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1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核心突破古代詩歌鑒賞(打包5份)含答案古代詩歌鑒賞形象1. (2016銀川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破陣子晏殊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詞的下闋寫青年女子,試簡要分析她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并說說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 解析:下片寫人。通過人物動作、情態(tài)的描寫以及旁人的揣測,塑造了東鄰女這一形象?;卮鸨绢},抓住重點詞語“巧笑”“逢迎”“疑怪”“春夢好”“斗草”“笑”。注意體會人物行為
2、、情態(tài)所體現(xiàn)出的性格。要注意分條作答。答案:活潑天真、純潔無瑕的青年女子形象。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刻畫青年女子形象聲音: 巧笑;表情和動作:逢迎、笑從雙臉生;側(cè)面:疑怪昨宵春夢好。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遣悲懷元稹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元稹的原配夫人韋氏病逝后,元稹寫了不少悼亡詩,此為其中一首。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他的侄女謝道韞。黔婁:戰(zhàn)國時齊國的一位貧士。(1)下面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
3、謝道韞借指韋氏,以戰(zhàn)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B“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順遂,這是對韋氏婚后七年間艱苦生活的簡括,用以總結(jié)首聯(lián)內(nèi)容。C中間兩聯(lián)用筆干凈,既寫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D尾聯(lián)中的“復”字,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最后兩句,出語雖然慷慨,內(nèi)心深處卻是極其凄苦的。E這首詩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并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解析:選BDB項,“總結(jié)首聯(lián)內(nèi)容”有誤,應為“用以領起中間四句”;D項,“出語雖然慷慨”錯誤,應為“出語雖然平和”。(2)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妻子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6分)答案:詩人筆下的妻子
4、是一位能關心體貼丈夫、安于貧苦的賢淑的女性形象。(2分)頷聯(lián)借寫妻子為自己翻箱尋衣、賣釵沽酒,表現(xiàn)妻子對自己的關心體貼;(2分)頸聯(lián)借寫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饑、以槐樹落葉為柴,表現(xiàn)其安于貧苦的美好品德。(2分)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除夜宿石頭驛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此詩作于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據(jù)記載,戴叔倫晚年在撫州時曾被誣拿問,后得昭雪。作此詩時他正寄寓石頭驛(今屬江西),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xiāng)金壇(今屬江蘇)。詩的前四句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說明。?解析:理解這首詩時要特別關
5、注時間“除夜”和事件“旅館”“夜宿”。整首詩寫一個孤獨的旅客大年夜宿在旅館中,表達了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感。答案:刻畫出一位羈旅思鄉(xiāng)者的形象。除夕之夜,詩人遠離故鄉(xiāng),滯留驛舍,無人問候,只有寒燈為伴,孤獨凄涼。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訴衷情近柳永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盡日空凝睇。(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對“故人”的思念是全詞的中心,所以將“故人”寫得具體形象,聯(lián)系柳永其他羈旅行役之詞來看,“
6、故人”應指他在京都相識的民間歌妓們。B很注意上下片之間和意群之間的照應和映襯。如“佇立”與“靜倚”,“望處”與“凝睇”,“殘陽”與“遠水生光”等,它們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C“殘陽”“黯然情緒”“愁無際”“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等詞語,是詞人悲秋所生的遲暮之感與身處異鄉(xiāng)所生的懷人之悲的混合。D詞的下片抒發(fā)了詞人“秋光老盡”的遲暮之感和久望不見的懷人之悲。以詞人“凝睇”的動作描寫作結(ji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E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結(jié),戛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空”字極富表現(xiàn)力,既有望而不見之意又寫盡了內(nèi)心的空落和無奈之感。解析:選ADA項,本詞中并未將“故人”寫得具體形象,而是含糊其辭的。D項,“凝睇”
7、是神態(tài)描寫。(2)詞的上片中描寫的景物的特點前后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解答本題,要抓住詞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氣爽”“水生光”“山聳翠”等,給人以遼闊、清新優(yōu)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斷橋”“幽徑”“漁村”“孤煙”等,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參考答案:詞的上片中,前四句寫雨晴氣爽、江水澄明、遠山蒼翠,給人以平遠開闊、清新優(yōu)美之感。(3分)后三句抓住斷橋、幽徑、漁村、孤煙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圖,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3分)詩歌鑒賞詞的上片描寫秋景,江南水鄉(xiāng)的秋色在詞人的感受中是平遠開闊、疏淡優(yōu)美的?!坝昵鐨馑?,佇立江樓望
8、處”寫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氣爽,給人以舒適清新之感?!俺蚊鬟h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是寫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斑b認斷橋幽徑”一句,再進一步描繪江上秋晚的景色。這幅荒江日暮秋色圖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下片“殘陽里”句以“殘陽”的意象承上啟下,轉(zhuǎn)入抒情。至此,關于具體時間已用“暮山”“向晚”“殘陽”間接或直接地加以強調(diào),突出秋江日暮對游子情緒的影響。“脈脈朱闌靜倚”,是含情靜倚樓闌,轉(zhuǎn)入思索,動了“黯然情緒”,“黯然情緒”即傷別情緒。無際的離愁已使人如未飲先醉了。“如醉”表現(xiàn)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狀態(tài),“愁無際”。這黯然情緒是由“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引起的。這是在現(xiàn)實中悲秋
9、所生的遲暮之感與客處異鄉(xiāng)所生的懷人的傷別意緒的混合?,F(xiàn)實的景物增強了傷別意緒,因而無法消除,唯有“盡日空凝睇”以寄托對“故人”的思念。5. (2016豫冀晉百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西湖春日王安國爭得才如杜牧之,試來湖上輒題詩。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濃吐雜芳熏巘崿,濕飛雙翠破漣漪。人間幸有蓑兼笠,且上漁舟作釣師。 爭得:怎得。巘崿(x ):指山巒。本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了西湖怎樣的特點?解析:詩歌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運用工筆刻畫來描寫景物。敲茶鼓,聲,聽覺;卓酒旗,形,視覺;吐雜芳,嗅覺;濕,觸覺。同時,又動靜結(jié)合,敲茶鼓與破漣漪是動,其
10、他為靜?;卮鸨绢}先逐句將畫面描繪出來,再概括特點。特點要結(jié)合詩人的感情來概括。答案:描寫寺院香火旺盛,在春煙氤氳中響起茶鼓;樓臺于夕陽斜照中矗立,酒旗在風中招展;起伏的山巒被“雜芳”熏染,花香四溢;西湖水面平靜,畫舫來去劃出層層漣漪。詩人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各種角度,動靜結(jié)合,描繪出西湖一派賞心悅目、春意盎然的旖旎風光。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贈 內(nèi) 人張祜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注內(nèi)人:大內(nèi)(皇宮)中人,指宮女。她們一入深宮內(nèi)院,就與外界隔絕,被剝奪了自由和人生幸福。禁門:宮門。窠:巢穴。紅焰:指燈芯。(1)下列對這首詩
11、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這是一首宮怨詩,但詩人匠心獨運,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寫她們的凄涼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們的愁腸萬轉(zhuǎn)的怨情。B詩的首句“禁門宮樹”,點明地點,但門而曰“禁門”,樹而曰“宮樹”,就烘托出了富麗堂皇、軒昂宏闊的氣象。C“媚眼”兩字,說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個字傳神地點出了莊姜之美。D詩的后兩句筆鋒一轉(zhuǎn),把鏡頭從戶外轉(zhuǎn)向戶內(nèi),從宮院的樹梢頭移到室內(nèi)的燈光下,描寫了一個宮女斜拔玉釵與飛蛾嬉戲的情景,表現(xiàn)了宮女的喜悅之情。E詩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細節(jié)描寫,是說明“斜拔玉釵”的意向所在,生動地顯示了這位少女拯救飛蛾的心愿。解析
12、:選BDB項,“富麗堂皇、軒昂宏闊的氣象”不正確,應為“宮禁森嚴、重門深鎖的環(huán)境氣氛”;D項,“與飛蛾嬉戲的情景,表現(xiàn)了宮女的喜悅之情”錯,應為“撥救飛蛾的情景,表現(xiàn)了宮女對飛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憐之情”。(2)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宮女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詩的第二句寫“內(nèi)人”仰首凝望鷺窠的動作,飛鳥尚可自由飛出宮禁,也有溫暖巢穴,自己何時才能走出宮門,重回故鄉(xiāng)!凝望中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詩歌的三、四兩句中“內(nèi)人”斜拔玉釵、撥救飛蛾的動作顯示了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當她看到飛蛾投火時感傷自己的命運好似飛蛾,便剔開紅焰,救出飛蛾,既是對飛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對自我
13、命運的哀憐。本題可據(jù)此回答。參考答案:一位凄涼孤寂、青春虛度又善良美貌的宮女?!懊难邸北憩F(xiàn)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宮,與世隔絕?!拔┛础斌w現(xiàn)出女子的孤寂、凄涼,只有枝頭的一窩棲止的飛鳥才可以陪伴她?!靶卑巍薄疤揲_”“救”一系列的動作體現(xiàn)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飛蛾撲火死去,也是出于對自我命運的哀憐。詩歌鑒賞本詩意在寫宮女靜夜的孤寂無聊;先寫宮門森嚴,時光飛逝;次寫麗質(zhì)不寵,艷羨宿鷺;再寫斜拔玉釵,豐姿裊娜;最后寫剔焰救蛾,使其重生。雖是無意,卻頗有情。有感于自身深鎖宮禁,恰如飛蛾撲焰,大有憐蛾自憐的情感。全詩造意深曲,耐人尋味。7. (2016皖南八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采桑子歐陽修
14、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西湖: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北潁河與泉河交匯處的天然湖泊。這首詞上片出現(xiàn)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解析:詞的上片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去寫。描繪了行舟湖上所見春草碧色、春水綠波與長長的堤影掩映的美景;而柔和的笙歌,隱隱地在春風中吹送。寥寥數(shù)筆, 營造了一種安謐、恬靜的氣氛。答案:出現(xiàn)了輕舟(短棹)、綠水、芳草、長堤、笙歌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湖水綿延、芳草滿堤,隱隱有笙歌相伴的怡人的春日西湖美景。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漁 家 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
15、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注沈:同“沉”。綠蟻:本來指古代釀酒時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蟻。(1)下列對這首詞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玉人浴出新妝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現(xiàn)了梅花輕盈嬌美、冰清玉潔的特征。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梅花的美麗可愛。C詞的上片和下片寫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側(cè)重于側(cè)面烘托,下片側(cè)重于正面描寫。D全詞描繪出一幅冷清淡雅的圖畫,借此表現(xiàn)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獨立的堅強品格。E全詞移情于物,以景傳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體現(xiàn)了李詞的特色
16、。解析:選CDC項,應是上片側(cè)重于正面描寫,下片側(cè)重于側(cè)面烘托;D項,“冷清淡雅”錯誤,應為“清新淡雅”。(2)請簡要分析這首詞中梅花的形象。(6分)答: 解析:這是一道分析詩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題目,注意從對梅花的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中進行總結(jié),答題時先答出特征,然后結(jié)合詞句進行具體的分析。參考答案:詞中展現(xiàn)了梅花美麗明艷、冰清玉潔的形象。上片寫寒梅雪中綻放,表現(xiàn)梅花的光潤明艷、冰清玉潔。下片寫月下賞梅,側(cè)面烘托梅花的美麗高潔,贊頌了梅花高潔的品格。詩歌鑒賞這是一首詠梅詞。上片寫寒梅初放?!碍傊Α敝父惭冶拿分?。半開放的寒梅點綴著它,愈顯得光明潤澤。詞人接著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將開未開
17、之梅的輕盈嬌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冰清玉潔、明艷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下片轉(zhuǎn)用側(cè)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觀賞,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瓏剔透,使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值此良宵,且備金樽、綠蟻,花前共一醉。詞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擬人、想象等多種手法,從正面刻畫梅花形象。在對寒梅作了總體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筆點染其形象美和神態(tài)美。同時,此時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傳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體現(xiàn)了李詞的特色。9. (2016資陽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詠琴劉允濟昔在龍門側(cè),誰想鳳鳴時。雕琢今為器,宮商不自持。巴人緩疏節(jié),楚客弄繁絲。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diào)悲。詩人塑造了一
18、個什么樣的“琴”的形象?請簡要分析。?解析:琴的前身是梧桐樹,能招來發(fā)天籟之聲的鳳凰。卻被商人制成謀利的琴。琴本可以奏出精妙高亢的曲調(diào),但巴人楚客對此并不賞識,結(jié)果琴只能用來彈奏低沉、傷悲的曲調(diào)。琴的形象是失意的、悲慘的。答案:詩人塑造了一把最初受到器重,終被束縛的失意的古琴形象。人們用良材做成一把高貴的古琴,而琴欲為高張之曲,卻被人反彈了 “下調(diào)”。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弈棋二首呈任公漸(其一)黃庭堅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校兩棋。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東一目誠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注蜩甲:莊子中有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19、,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當枯樹,手臂當樹枝。湘東一目:南史載,梁湘東王蕭繹,早年一目失明。此處喻指圍棋只有一“眼”,而圍棋有兩個“眼”才能活。(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首聯(lián)寫公事之余,雙方開始下棋,既呼應標題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內(nèi)容。B“碧落”指天空,這和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C“尚可持”與“誠堪死”構(gòu)成轉(zhuǎn)折,說明落后一方已經(jīng)走出危局,扭轉(zhuǎn)了不利形勢。D尾聯(lián)以反問的句式表明了對一向珍惜光陰的人在下棋上浪費時間的不滿。E詩歌重點描寫了弈棋者在下棋過程中的狀態(tài),而沒有重點描寫雙方的博弈過程。解析:選CDC項,“落后一方已經(jīng)走
20、出危局,扭轉(zhuǎn)了不利形勢”錯,“尚可持”即尚且可以與之對峙,明顯沒有扭轉(zhuǎn)不利形勢。D項,“表明了的不滿”錯,用反問的句式寫下棋者十分專注,連時間都忘了,并沒有不滿之意。(2)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出了弈棋者怎樣的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 參考答案:弈棋者的形象:心思縝密、神情專注、意志堅定。(3分)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絲”,足見弈棋者心思縝密;以佝僂丈人承蜩的典故寫弈棋者神情專注;用湘東王蕭繹一目失明的典故寫弈棋者在處于不利局勢的情形下的努力,突出弈棋者的意志堅定。(3分)詩歌鑒賞這是一首以描寫下棋為題材的詩。首聯(lián)是說公事之余,二人下棋。頷聯(lián)用比喻的手法寫弈棋者殫精竭慮,務求勝算;又引用莊
21、子中佝僂丈人承蜩的典故表現(xiàn)弈棋者意志集中,已達到忘我境界。頸聯(lián)極寫弈棋者一意扭轉(zhuǎn)危局,展現(xiàn)弈棋者斗志的堅定?!跋鏂|一目”用南朝梁湘東王蕭繹一目失明的典故,喻弈棋者處于不利局勢;然而面對不利局勢,弈棋者卻不服輸,仍然在精心運籌,希望換個平分天下的局面。尾聯(lián)以反問作結(jié),表明一向珍惜光陰的人因一心鏖戰(zhàn),連夜闌更盡、星沉月落也都忘卻了,從側(cè)面襯托了弈棋者的專注。11.(2016臨川一中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念奴嬌梅辛棄疾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笑殺東君虛占斷,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漂泊天涯
22、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東君:司春之神。篽:禁苑。瑣窗:雕刻或繪有連環(huán)形花紋之窗。閬苑:傳說中在昆侖山之巔,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詩詞中常用來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首詞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詞人借詠梅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解析:詞的上片寫梅之風韻。通過梅花的生存環(huán)境,體現(xiàn)其凌寒獨放、溫柔明秀的風格及超凡入圣的品格。詞的下片寫梅的遭遇,暗示詞人身世。既寫梅花開放時曾一度受寵,又言梅花凋落時漂泊天涯、憔悴不堪的現(xiàn)狀。但不論是“萬里風煙”還是“一溪霜月”,都無法使其屈服,表現(xiàn)出梅花的堅貞?!安蝗鐨w去”言歸隱之意。答案:冰清玉潔,高雅脫俗。梅花花影
23、稀疏,花色淺淡,傲霜斗雪。在春之百花的映襯之下更顯自然脫俗,堅貞不屈。綻放之時惹人摘取,凋零之時漂泊天涯,猶存一種堅貞品格。詞人托物言志,借花言人,抒寫心中傲岸不屈的精神以及歸隱情思。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虞 美 人秦觀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注秦觀:“蘇門四學士”之一,卻不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詞的開篇“和露”兩個字,讓人想到碧桃的枝葉上掛著的晶瑩的露珠,把水靈靈的碧桃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B“輕寒細
24、雨情何限”中,寒是“輕寒”,雨是“細雨”,詞人以動襯靜,寫出了春天風物宜人的特點。C“不道春難管”,跟上一句構(gòu)成對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不能長留在人間,表達了詞人的無奈和憂憤之情。D詞的最后兩句說的是因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達出惜春傷花之意。E“虞美人”是著名的詞牌之一,原為唐朝教坊曲,最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后來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diào)。解析:選BCB項,“以動襯靜”錯誤;C項,應為表達了對春光的惋惜之情而非“憂憤之情”。(2)“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答: 參考答案:“一枝如畫
25、”寫出了碧桃的美麗;(2分)在亂山深處這樣荒涼的環(huán)境中“為誰開”,表達了它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和不得志的遭遇。(2分)詞人以花自喻,寄托了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詩歌鑒賞“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兩句先聲奪人,高雅富麗。那是只有天宮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又況且和露而種,更呈其鮮艷欲滴之嬌情妍態(tài)。“不是”二字頗耐人玩味?!皝y山深處水瀠回”中一“亂”一“深”,見其托身非所、處地之荒僻。盡管依然在瀠回盤繞的溪水邊開得盈盈如畫,“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沒人欣賞沒人問,美又何然?也許可以保持那份高潔與矜持,然而總是遺恨!從而表現(xiàn)出碧桃不得志的遭遇和寂寞難耐的凄苦心境。下片前兩句見其惜春之心。微
26、微春寒,細雨霏霏,這一枝如畫桃花更顯出脈脈含情,無奈這春天宜人的風物很快溜走,詞人終于發(fā)出了“不道春難管”的傷嘆。末尾兩句,因為春光易逝,詞人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達出惜春傷花之意。此詞通過碧桃這一美麗的形象,來寄托詞人懷才不遇、不被賞識的身世感慨。詞人善于利用轉(zhuǎn)折突變的方式表達感情:先充分描寫碧桃的非凡、美麗,然后突然轉(zhuǎn)寫它生非其地,強調(diào)它身世的悲哀;先寫春光多情,讓人愜意,然后筆墨一轉(zhuǎn),嘆惜其不由人意。這種轉(zhuǎn)折變化中,造成一種情緒上的跌宕起落,收到了百轉(zhuǎn)千回、凄咽惻斷的藝術效果。古代詩歌鑒賞情感1(2018成都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滿庭
27、芳蘇軾有王長官者,棄官黃州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余,因為賦此。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干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云溪上、竹塢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夢里相對殘釭。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陳慥:字季常,眉州人。東坡至黃州,季常數(shù)從之游。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黃陂置南司州;王長官時住黃陂。摐摐:擬聲詞。釭:燈。(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上闋開篇三句語出不凡,既包含著詩人歲月流逝、傲視天下的感慨,又將王長官其人與長江共論,有贊頌之意。B“古縣”表明
28、歷史悠久,“云溪”“竹塢”“松窗”凸顯環(huán)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則寫與王長官黃州會面的因由。C下闋轉(zhuǎn)入景語,描寫雨過風起、煙云迷離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側(cè)面表現(xiàn)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D“居士先生老矣”是勸酒之辭,意思是王先生雖然老矣,但相見如夢,還是要把酒言歡,珍惜相逢,一醉方休。E“逢逢”是象聲詞,形容鼓聲,此處寫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聲催發(fā),表現(xiàn)了相聚的愉悅和二人的相得。解析:ADA項,這三句無“傲視天下”意,主要表達的是對王長官的贊頌之情;D項,“居士先生老矣”是詞人自嘆,一個“老”字感嘆生命短促、人生無常,并不是勸酒之辭。(選A得3分,選D得2分)(2)詞作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
29、全詞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作品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題,可抓住詞中的意象及情感詞分析。上片“凜然蒼檜,霜干苦難雙”兩句喻友人品格之高;“竹塢松窗”以竹松比喻襯托友人的正直耿介?!霸葡薄爸駢]”“松窗”則描繪了王先生幽靜的居住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他的隱逸情趣。下片寫會飲的場景,“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充滿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居士先生老矣”,是詞人對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感嘆?!罢鎵衾锵鄬堚G”,寫三人相飲歡談,彼此情投意合。末三句“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寫分手之際,船鼓催發(fā),滿懷惜別之意。答案:對友人的贊頌之情。借“蒼檜”“云溪”“松窗”,贊頌友人風骨凜然,志趣高雅。相聚的歡愉之
30、情。友人相見恨晚,要“一飲空缸”,酒逢知己千杯少,豪爽奔放。惜別之情。主客相見恨晚而船鼓催發(fā),表現(xiàn)了相互留戀、不忍離別的悵然。(每點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野泊對月有感周莘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病客情。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欲問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 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逋逃:此處意為逃避戰(zhàn)亂。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詩的最后兩聯(lián)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 分析。?解析: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從詩句中的“逋逃病客”“愁”“驚”“群盜縱橫”等關鍵詞和解釋中的相關信息可以分析出的漂泊
31、孤寂之情;詩人自己為逃避戰(zhàn)亂而“野泊”,一身亂離,卻還心系朝廷,“欲問行朝近消息”“群盜尚縱橫”,表現(xiàn)其對國運的關切和憂慮。答案:漂泊思歸之情。“酒添客淚”寫出了詩人身在客中,不由傷感落淚,想要借酒澆愁,依舊愁心難抑,“歸心”則透露了詩人的思歸之情。憂國傷時之情?!坝麊栃谐ⅰ币痪浔憩F(xiàn)了詩人對朝廷的關切,“眼中群盜尚縱橫”一句則勾勒了遍地兵荒馬亂的景象,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和憂慮。3.(2018福州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11分)甲詩送僧往湖南劉商閑出東林日影斜,稻苗深淺映袈裟。船到南湖風浪靜,可憐秋水照蓮花。乙詩送濬上人劉商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錫遠頭陀。眼看
32、庭樹梅花發(fā),不見詩人獨詠歌。頭陀:行腳乞食的和尚。(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甲詩“閑”字寫出詩人出東林乃隨性而為,猶如白云無心出岫。B甲詩運用光影、色彩對比,寫出僧人與自然妙合無痕,富有禪意。C甲詩末句秋水、禪僧、蓮花融為一體,烘托了一種凄清的氛圍。D乙詩中的落葉、寒山與老僧構(gòu)成一幅淡遠蕭疏的畫面,詩中有畫。E兩詩皆以實寫手法,融詩之趣與畫之美為一體,視覺沖擊力強。解析:選CEC項,應為澄明純凈的氛圍,沒有凄清之意。E項,“實寫手法”錯,乙詩“眼看庭樹梅花發(fā),不見詩人獨詠歌”應是虛寫的手法,是寫詩人看庭院梅花即將開放,想象那時不見友人,卻只剩下我一人獨自在花下吟詠
33、的情景。(2)這兩首詩皆為送別詩,請簡要分析二者情感的異同。(6分)解析:本題考查比較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甲詩后兩句寫船行南湖,詩人內(nèi)心與南湖風浪一般俱靜,詩人以“秋水”喻心境的澄明通透,“蓮花”喻人心潔凈無垢,表達了詩人對僧友澄明潔凈內(nèi)心世界和出塵風致的欣賞之情。乙詩后兩句寫眼看著庭院中的梅花就要綻放了,只有詩人獨自歌詠,表達了詩人對濬上人遠行后不能同在梅樹下吟詠詩歌的遺憾之情。答案:異:甲詩寫出詩人對僧友澄明潔凈內(nèi)心世界和出塵風致的欣賞之情。(2分)乙詩表達了詩人對濬上人遠行后不能同在梅樹下吟詠詩歌的遺憾之情。(2分)同:這兩首詩均為送別詩,卻無離別詩的悲苦之情。(2分)4.閱讀下面這首唐
34、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送丘為落第歸江東王維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為客黃金盡,還家白發(fā)新。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知禰不能薦,羞為獻納臣。 為客黃金盡: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禰:禰衡,有才辯,孔融曾上表推薦他。獻納臣:進獻忠言之臣,這里是詩人自指。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解析:詩人認為自己明知丘為有才華而不能將他推薦給朝廷,自愧不如孔融,羞中寓憤,對賢才遭棄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憤慨。情緒由惜別轉(zhuǎn)到內(nèi)疚,以至于牢騷不平,激昂慷慨。詩寫送別,抒發(fā)的卻不是一般的離情別緒,而是對人才的愛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對黑暗政治的激憤。全詩從離別寫到歸
35、程,由近及遠;詩情則由哀憐轉(zhuǎn)為羞憤,由淺入深。答案: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首聯(lián)用一“憐”字直接表達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頷聯(lián)表現(xiàn)對丘為盤資耗盡困于長安、返回時憂愁煎熬新添白發(fā)的困境的憐憫。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為有才華而不能將他推薦給朝廷的自責。同時羞中寓憤,暗含著對賢才遭棄的憤慨。(意思相近即可)$來寫到朋友將在長沙稍作停留,不會像賈誼悼念屈原一樣傷感,以此鼓勵安慰朋友。11(2018江淮十校聯(lián)考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送董判官高適逢君說行邁,倚劍別交親。幕府為才子,將軍作主人。近關多雨雪,出塞有風塵。長策須當用,男兒莫顧身。(1)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p>
36、項是(5分)()A詩的首聯(lián)點出友人即將遠行?!耙袆Α倍譃殛P鍵字眼,它不僅使“行邁”“別交親”顯得悲壯,而且暗示了友人是從戎遠行。B詩的頷聯(lián)寫詩人對友人赴邊后即受重用的祝賀,表達了對董判官的贊譽和慰勉。與此同時,還流露出一股羨慕之情。C多次出塞,因此詩中對于邊塞的“多雨雪”和“風塵”的描寫并非夸張之筆,而是實寫出關塞的景物特點。D詩的三、四兩聯(lián)把雨雪風塵之苦和莫顧一身,施展長策,立功邊陲放一起寫,運用對比手法,使詩歌頓生波瀾。E詩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調(diào)使開頭“行邁”頹喪之氣為之一振,使作品顯得氣勢流暢,格調(diào)雄健,毫無一般送別詩的兒女離別之態(tài)。解析:選BDB項,詩的頷聯(lián)寫詩人對友人赴邊后即受重用
37、的祝賀,表達了對董判官的贊譽和慰勉。與此同時,還流露出一股羨慕之情?!凹词苤赜谩笨浯蠡驘o中生有。D項,“對比”手法錯,應為“先抑后揚”。(2)本詩尾聯(lián)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勉勵友人莫畏艱辛,要經(jīng)得住雨雪風塵之苦,為保衛(wèi)邊防貢獻良策,為祖國立功奮不顧身;(3分)反映了詩人自己立功邊塞的愿望和為國事獻身的精神。(3分)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清平樂張炎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shù)筆,斯可矣。賦此以紀情事云。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
38、間。 楚子:指屈原。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詩人、畫家鄭思肖,善畫無根墨蘭,宋亡后,隱居蘇州,不仕。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jié)合下闋內(nèi)容簡要分析。? ? 解析:解答此題,可先從內(nèi)容上來看,下闋寫對蘭花的贊美,然后由物及人,聯(lián)想到“所南翁”及自己的情懷?!肮隆薄袄鋮s”“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幽香不到人間”,將蘭花孤傲、不愿與塵世同流合污、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與情懷表達出來。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看,寫蘭花的品質(zhì),其實也是贊美所南翁的堅貞氣節(jié)及表明自己的高潔情懷。可以從托物言志的手法入手作答。答案:下闋寫芳香貞節(jié)的蘭花只應生在深山中,不與那混濁的塵世同流合污。即便畫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飄到
39、人間。詞人借對蘭花的禮贊,既贊頌了鄭思肖隱居不仕的堅貞氣節(jié),又表露了自己不慕流俗的高潔情懷。古代詩歌鑒賞技巧1(2018大慶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11分)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的鄰居,也是元豐年間(10781086)閑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一位鄰里好友。排闥(t):推門,撞開門。闥,小門。(1)下面對詩歌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詩歌前兩句寫庭前優(yōu)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陰先生居住環(huán)境干凈、香雅、清幽的特點,側(cè)面烘托了主人湖陰先生的高潔形象。B
40、詩歌后兩句用“護田”和“排闥”兩詞,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還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退居時期仍有對高潔清雅品格的喜愛和向往之心。C詩歌贊美了庭院的清幽,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詩人對這種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無奈和苦痛。D詩歌景物描寫極具層次,從院內(nèi)寫到了院外,多角度觀察,由遠及近,既是對主人的贊嘆,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tài)。E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人,但寫山水就是寫人,景與人處處照應,句句關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經(jīng)錘煉又無斧鑿之痕,韻味深長。解析:選CDC項,“生活的無奈與苦痛”情感理解錯誤;D項,由遠及近錯誤。(答對一項得2分,答對兩項得5分)(2)詩的后兩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請
41、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題,先點明修辭,然后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分析?!白o田”“排闥”兩詞賦予水和山人的動作,用了比擬的修辭;“一水護田”和“兩山排闥”相對,“將綠繞”和“送青來”相對,用了對偶的修辭;“綠”“青”用顏色代指農(nóng)作物,用了借代的修辭。答案:詩人運用了對偶、擬人、借代的修辭手法,把山水寫得有情有趣。(任答兩種2分)“一水”對“二山”,整齊美觀,音律和諧。山水本是無情之物,運用擬人,詩人說水“護田”,山“送青”,水對田有一種護惜之情,山對人有一種友愛之情,化無情為有情,將山水賦予人的情思,構(gòu)思極其巧妙,令人叫絕。水環(huán)繞綠色農(nóng)作物,用色彩綠色
42、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綠,與景致的優(yōu)美。(結(jié)合詩句分析兩種修辭手法4分)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端居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閑居。素秋:秋天的代稱。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解析:三、四兩句從室內(nèi)的“空床”移向室外階下的“青苔”“紅樹”,將自己內(nèi)心的“寥落”“愁”移于“青苔與紅樹”,移情入景,使客觀景物帶上濃厚的主觀色彩。這兩句中“雨中寥落月中愁”是互文手法,暗示出像這樣夜不能寐、思念遠人已非一夕。答案:第三、四句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
43、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擬人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3.(2018深圳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柳宗元、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而久遭貶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謫。此詩便作于兩人在衡陽分手、各赴謫地之時。伏波:這里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為翁仲,此指伏波將軍廟前的石像。濯纓:洗濯冠纓。楚辭漁父中有“滄浪之水
44、清兮,可以濯我纓”之句。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首聯(lián)寫兩人在長期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謫,兩句表現(xiàn)了命運之多變,人生之艱辛。B“伏波故道風煙在”在寫詩人行進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fā)之意。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D“直以慵疏招物議”,表面說因為官慵懶粗疏而招來非議,實則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心中憤激不平。E“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刺權(quán)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調(diào)侃、自嘲之意。解析:選BDB項,表達的不是“自勉奮發(fā)”
45、之意,而是在追憶前賢的同時,古(人)今(我)對比,感慨自身飄零于世,壯志難酬。要注意結(jié)合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傾向,并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D項,“表明自己懷才不遇”不對,這里表達的情緒是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詩人的反話,他們招致“物議”的真正原因是為人迂直,堅持操守,所以為小人所不容。(2)尾聯(lián)“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是怎樣抒發(fā)感情的?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答案: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表現(xiàn)詩人珍重惜別的感傷,以及歷盡艱辛的悲愴。用典(或以典結(jié)情)?!板t”用楚辭之典,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無畏打擊,保持志行之高潔。(每點3分,共6分)
46、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西湖: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北潁河與泉河交匯處的天然湖泊。詞的下闋主要是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描寫西湖春色的?抒發(fā)了詞人的什么感情?解析:“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靜中有動,寫風平浪靜時水面晶瑩澄澈,游人不覺船移,只是看到漣漪才有船身滑動之感;“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驚起沙灘的水鳥,愈加襯托出西湖之幽靜。答案:使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或以動襯靜的手法)。一、二句寫風平浪靜,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緩慢移
47、動寫出了“靜”。三、四句寫漣漪微起,驚動了沙洲上的水鳥,水鳥掠過堤岸飛去,寫出了“動”,愈顯西湖幽靜。動靜相襯,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發(fā)了詞人流連山水的愉快心情。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紅梅蘇軾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對紅梅綠葉與青枝的贊美。B“冰容”二字運用絕妙,繪出了梅花玉潔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從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不
48、愿趨時的情感。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無奈。D“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E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解析:選ACA項,只是表達了對紅梅的贊美。C項,“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沒有透露出無奈,而是說紅梅斗雪凌霜的本性。(2)詩人是用哪些藝術手法來勾畫梅花的?就其中兩點作賞析。(6分)答案:擬人。(1分)如“怕愁貪睡”四字是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貪睡的嬌憨之態(tài)。(1分)用典。(1分)“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這句引典故作結(jié),點明主旨,鎖住全篇,含蓄蘊藉。(1分)托物言志。(1分)借
49、詠梅來表達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1分)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后游杜甫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统钊珵闇p,舍此復何之?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全詩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請簡要分析。?解析:整首詩借景抒情,關鍵詞“客愁”寫出了詩人情感,結(jié)合解釋進一步印證。再局部分析,看所用修辭或手法。答案:運用了擬人手法,將寺、橋、花柳擬人化,用“憶”“憐”“待”“無私”描寫山寺之景好像在等待著“我”再度登臨,
50、生動形象,別具情味,表達再次游覽此地的喜悅之情。運用了反襯(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寺橋有情,花柳無私,原野浸潤,沙地暄暖,以此美景來襯托自己的“客愁”,以喜寫悲,益增其哀。7(2018烏魯木齊診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省試湘靈鼓瑟錢起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嗾{(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這是一首應試詩(又叫“試帖詩”),是錢起在參加由禮部主持的省試時所作?!跋骒`鼓瑟”是考試約定的題目。湘靈,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蒼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化為水神。云和,古
51、山名。馮夷,傳說中的河神名。(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開頭兩句倒裝,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語意,讓人想起湘靈彈奏哀傷樂曲的情景,開門見山,點明題意,堪稱應試詩之典范。B“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中“空自”二字,點出馮夷并不理解湘靈的哀怨,詩人借這兩句表達世間知音難遇、心事無人知曉的落寞和感傷。C“蒼梧”代指葬在蒼梧山的舜帝;“白芷”,一種香草,在此喻指湘靈。這兩句可見舜帝與湘靈雙方心心相印,情意相通,彼此思慕,感情忠貞。D“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此二句,樂曲進入最高潮,湘靈深深地哀怨隨流水與悲風“傳瀟浦”“過洞庭”,綿延不絕,凄婉幽怨,動人心魄。E
52、尾聯(lián)以靜寫動,以景結(jié)情。曲終人散,不見伊人,只剩一川江水,幾峰青山。畫面極其省凈明麗、靜謐美好,給人留下了回味悠長的廣闊空間。解析:選AD(答對一個給2分,答對兩個給5分)解析:B項,“表達世間知音難遇、心事無人知曉的落寞和感傷”的理解有誤,“馮夷”“楚客”的表現(xiàn)都突出了瑟音巨大的感染力。C項,“在此喻指湘靈”的分析有誤。這兩句是說瑟音感動了舜帝,也引得白芷搖動芬芳。沒有比喻。E項,“以靜寫動”賞析有誤,景確為靜景,但“寫動”無從落實。(2)同樣是寫樂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與本詩畫線句子在手法上有何異同?請簡要賞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詞表達技巧的能力。
53、本題要求比較手法上的異同,可從所用手法及表達效果上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主要運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辭手法,“花底滑”突出了琵琶聲的婉轉(zhuǎn)流利,而“冰下難”突出了琵琶聲的滯塞難通;“苦調(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指瑟聲哀婉悲苦,能使堅硬的金石為之凄楚;瑟聲清亢響亮,它可以響遏行云,傳到那窮高極遠的蒼穹中去。這兩句運用擬人和夸張,虛寫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答案:同:都是直接(正面)描寫樂音及其變化。(2分)異:白詩兩句主要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手法,實寫聽到的琵琶聲的婉轉(zhuǎn)流利和滯塞難通;錢詩兩句主要運用夸張、擬人的修辭手法,虛寫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4分)8.閱讀下面這
54、首宋詞,完成后面的 題目。點絳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張元幹山暗秋云,暝鴉接翅啼榕樹。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還知否。燕將雛去。又是流年度。 丙寅: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當時秦檜執(zhí)政,張元幹已去官多年。 張元幹:南宋主戰(zhàn)派,曾入仕途,后因詞得罪秦檜被削除名籍,長期閑居。暝鴉接翅啼榕樹:指傍晚烏鴉啼聲不斷,一個接一個回到榕樹宿巢。從表達技巧的角度賞析“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的妙處。?解析:詞句的意思是“故人不知何處,詞人在溪光亭聽了一夜大雨之聲”。詞句以人問,以景答,使用設問手法,將故人不在身邊的失落之情用景物表達出來,寓情于景。答案:以“故人何處”設問, 以“一
55、夜溪亭雨”形象作答,含蓄不盡,意味深長(或耐人尋味)。寓情于景,詞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聽大雨之聲,間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產(chǎn)生的深深的惆悵、憂慮與思念之情,拓展了詩歌的意境,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9(2018吉林調(diào)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秋夜二首(其一)孔文仲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聲沖夢斷,霜氣襲衣單。利劍摧鋒鍔,蒼鹯縮羽翰。平生沖斗氣,變作淚汍瀾。孔文仲,生性狷直,為官廉潔,但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因而被罷官。此詩寫于被罷官后。蒼鹯(zhn):一種猛禽。羽翰:翅膀。汍瀾:流淚的樣子。(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首句詰問夜晚為何如此漫長,詩
56、人以反問的語氣強烈表達出內(nèi)心之愁緒。B首聯(lián)以季節(jié)、時間和居所的環(huán)境來作襯托,突出了詩人清貧的生活狀況以及孤寂的心緒。C“雨聲沖夢斷”承“孤枕夜何永”而來,極寫詩人難眠輾轉(zhuǎn)反側(cè)之苦;“霜氣襲衣單”承“破窗秋已寒”而來,極寫寒氣逼人之甚??梢娗辶疄楣俚脑娙吮涣T官后的痛楚。D尾聯(lián)寫出詩人平生氣沖斗牛,志存高遠,想不到卻遭遇此種黯然神傷的落寞結(jié)果。此聯(lián)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E全詩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頷聯(lián)借秋夜冷雨打斷睡意,抒發(fā)詩人衣單難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聯(lián)借淚水抒寫了詩人內(nèi)心的失望與痛苦。解析:選DE(選D給2分;選E給3分)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D項,運用“比喻”錯,尾聯(lián)沒有使用比喻
57、。E項,“尾聯(lián)借淚水抒寫了詩人內(nèi)心的失望與痛苦”錯,這不是借景抒情,而是直抒胸臆。(2)請分析在頸聯(lián)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作用。(6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作答時可參照解釋,了解寫作背景和詩人的性格。頸聯(lián)中,“利劍摧鋒鍔”,是借劍寫人,詩人懷抱利器,心念社稷,本想奮發(fā)有為,但利劍的“鋒鍔”卻被摧殘了?!吧n鹯縮羽翰”,是以猛禽自比。詩人本想奮飛萬里,如“蒼鹯”翱翔蒼穹,但現(xiàn)實卻硬逼使自己垂下了羽翼。此聯(lián)以“利劍”“蒼鹯”自喻,既寫出了心志的高遠,又寫出了壯懷之難酬,貼切生動。答案:運用了形象貼切的比喻手法。(2分)此聯(lián)以“利劍”“蒼鹯”自喻,既寫出了心志的高遠,要為國家出力,又寫出
58、了遭遇現(xiàn)實的挫折,壯志之難酬。(4分)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旅宿杜牧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頸聯(lián)是怎樣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來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解析:首先找出頸聯(lián)中哪是實景,哪是虛景,并用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摹詩句。其次指出意圖,分析所要表達的情感。句中“遠夢”為虛,“家書”為實。答案:虛寫,夢回故鄉(xiāng),可路遠,醒來時天已大亮。實寫的是遠離故鄉(xiāng),書信難達。這樣虛實結(jié)合,表達羈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11(2018大慶質(zhì)檢)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11分)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謝逸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
59、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闌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豆蔻:植物名,春日開花。詩詞中常用以比喻少女。步搖:古代婦女首飾。以下三句皆寫婦女的首飾。煙草:形容草色如煙。(1)下列對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開篇“豆蔻梢頭春色淺”,巧妙地隱括了杜牧贈別詩中句: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奔让鲗懘荷袦\的初春時節(jié),又暗指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B第三句寫和緩的春風徐徐拂動著薄薄紗衣的長袖,從服飾的描寫中,使人想見少女楚楚動人的身姿。C上片結(jié)尾一句,寫生機勃勃的春燕在樓陰中比翼雙飛,輕盈自在,這情景不由得觸動了少女的情懷。D結(jié)尾
60、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終于出現(xiàn),視野遠處,只有“一川煙草平如剪”。E此詞以委婉含蓄的筆調(diào),寫女子面對春天的美麗景色,盛裝打扮,倚欄眺遠的喜悅之情。解析:選DE(答對一項得3分,答對兩項得5分)D項,“結(jié)尾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終于出現(xiàn)”錯誤,并沒有出現(xiàn)。E項,此詞寫女子春日里見春燕雙飛而自悲獨居、油然懷遠的情懷。(2)與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相比,兩首詞結(jié)尾在寫法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是比較鑒賞。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結(jié)尾“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是直抒胸臆(或卒章顯志)表達離愁,而本詞結(jié)尾“一川煙草平如剪”描寫了一平如剪的帶著煙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硅膠模把手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紋面鍍金填油胸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民用航空器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無節(jié)刨切枋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配電箱租賃與維護服務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全天候音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三尖杉磷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預處理飼料級硫酸銅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銅珠粒淋浴軟管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鐵路貨運物流信息化建設合作協(xié)議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簡要分析課件
- 2023年MRI技術操作規(guī)范
- 辦公用品、易耗品供貨服務方案
- 自行聯(lián)系單位實習申請表
- 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guī)范
- 媒介社會學備課
- 2023年檢驗檢測機構(gòu)質(zhì)量手冊(依據(jù)2023年版評審準則編制)
- 三相分離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每節(jié)課后練習+答案(共28份)
- 葫蘆島尚楚環(huán)??萍加邢薰踞t(y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全國物業(yè)管理項目經(jīng)理考試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