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_第1頁
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_第2頁
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_第3頁
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_第4頁
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從10世紀開始,在英國、法國等地,逐步產(chǎn)生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tài),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這種觀念在17、18世紀到達高峰。這一現(xiàn)象可以說明()2.B.王權觀念和民族國家得到開展D.英法民眾衛(wèi)生意識顯著增強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言進行寫作。很多作家在作品寫作語言也從拉丁文轉向本民族語言。由此可以看A.歐洲醫(yī)學水平長期停滯不前 C.啟蒙運動對西歐影響有限 文藝復興時期,但丁、彼特拉克、 中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jù), 出()A.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 C.其目標是反對封建君主專制B.近代民族國家意識正在形成D.這些作品屬于浪漫主義風格 TOC o

2、 1-5 h z . 16世紀后,大量歐洲人是通過直接閱讀書籍了解某種觀念,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從別 人那里聽到某種觀念。這使他們能夠自主比擬和對照不同文本表達的觀點,而不是面 對面地被一個雄辯的演說家征服。這反映了,當時()A,世界各地的文化聯(lián)系日趨緊密B .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迅速擴展C.技術進步對人文主義起促進作用 D.民族國家興起并強調民族語言.觀察下表,到的變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工程婚禮方式內容中世紀婚姻法用宗教儀式,需教會主持沒有證人,無需家長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 開舉行婚禮即可形成婚姻。新教的婚姻法可用世俗儀式需要家長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記,必須舉行公開的家長參加的婚禮,并且一定要有證

3、婚人。A.人文主義開展使宗教儀式簡化B.婚姻習俗逐漸擺脫宗教影C.社會進步使結婚程序更加規(guī)范D.世俗權力日益高于教會權力 TOC o 1-5 h z . 1529年,英王亨利親自主持召開國會,免去羅馬教廷在英國的代表約克大主教兼國 王樞機大臣烏爾西的職務。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國 教會和教士的保衛(wèi)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這說明英國()A.宗教神權遭遇挑戰(zhàn)B.立憲政體開始確立C.宗教改革更加徹底D.世俗主權逐漸回歸. 1533年,英國議會公布“禁止向羅馬教廷上訴法案”,強調:“英國由一個至高無上 的國王來統(tǒng)治,他擁有相應的至高無上的尊嚴和王產(chǎn)?!?1534年,公布至尊法案

4、, 從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國領土范圍內享有至高無上的世俗統(tǒng)治權和宗教管轄權。這 些法案的公布()A,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傳播B .推動了新基督教會創(chuàng)立C.完善了英國的代議制民主D.促進了民族國家的開展.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曾說:“教會這個詞有兩種含義。一是冥冥之中 的教會,它負責人的靈魂,此教會的首腦是耶穌。另一個是人間的教會,上帝把這個 教會托付給國王,讓君主掌管人間的教會”。這一言論意在()A.強調權力的合法來源B.否認教皇權威C.詮釋教會的真實含義D.強化專制王權.16世紀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獨立于羅馬教廷之外,自立為英國國教之首。與教取得合法地位,但與材料中“英國

5、宗教改革的特點”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解析】根據(jù)材料公眾群體開始受到重視”,“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 現(xiàn)世生存狀況而不問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可知這場運動是啟蒙運動,樹立了理性的 絕對權威,應選C項;宗教改革促進近代民族國家形成,與“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 現(xiàn)世生存狀況而不問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不符,排除A項;宗教改革動搖了教皇地 位,與“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現(xiàn)世生存狀況而不問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不符,排 除B項;工業(yè)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與“公眾群體開始受 到重視”的啟蒙運動不 符,排除D項。.【答案】B【解析】題干主旨與分權制衡無關,故A項錯誤;根據(jù)題干中“按照他的才 智標準跟那些與他自

6、己同一類的人過和平而有組織的生活”,“和平”而“有組織”的 生活,只能在國家形成之后才有可能,于是人們按照社會契約建立國家,故B項正確; 題干主旨與天賦人權無關,故C項錯誤;人民主權意即社會的權利掌握在人民手中, 這與題干無關,故D項錯誤。.【答案】A【解析】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對大革命的紀 念表達了對民主共和的追求,應選A項;鏟除封建專制思想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 項;題干表達追求資產(chǎn)階級民主自由,談不上全新愛國主義,排除C項;民主共和制 度在1875年已經(jīng)建立,排除D項。.【答案】D【解析】“政府和議會重新遷回巴黎;確定馬賽曲為國歌;7月14日為 法蘭西國慶節(jié)

7、”說明是維護共和體制,不是維護1789年革命成果,故A項錯誤;“政 府和議會重新遷回巴黎;確定馬賽曲為國歌;7月14日為法蘭西國慶節(jié)”說明是 維護共和體制,不是鞏固1875年憲法地位,故B項錯誤;“政府和議會重新遷回巴黎; 確定馬賽曲為國歌;7月14日為法蘭西國慶節(jié)”說明是維護共和體制,但無法從 根本上防止君主復辟,故C項錯誤;“政府和議會重新遷回巴黎;確定馬賽曲為 國歌;7月14日為法蘭西國慶節(jié)說明是維護共和體制,弘揚共和傳統(tǒng),故D項正確。.【答案】C【解析】據(jù)材料“世俗世界里,個人必須服從世俗權威。無論信仰世界還是 現(xiàn)實世界,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因而都不可違背”說明路德主張將基督徒的信仰世界和現(xiàn)

8、 實世界分開,強調個人必須服從世俗權威,這種主張有利于加強封建諸侯的權力,適 應了民族國家開展趨勢,應選C項;據(jù)材料“督徒作為個人屬于信仰的世界,每個人 都為自己的信仰負責”結合所學可知路德不主張信仰自由,排除A項;材料“個人必 須服從世俗權威”說明不是自由平等,排除B項;否認了羅馬教廷權威與各封建諸侯 的利益無關,排除D項。.【答案】D【解析】據(jù)材料“以便對外交涉中參酌援引”可知,清政府已經(jīng)具有了 參引國際法處理外交事務的意識,應選D項;材料只提及萬國公法在中國的用處, 并未提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無法反映其成為國際準那么,排除A項;清政府印發(fā)萬 國公法并在對外交涉中“參酌援引”的做法,能夠表

9、達清政府從盲目自大心態(tài)中清 醒,但并不能反映這種心態(tài)的消失,且1864年清政府的這種心態(tài)并未消失,排除B 項;1864年向西方學習的內容主要還是限于科技方面,并未發(fā)生變化,排除C項。.【答案】B【解析】據(jù)材料“1941年”可知,這一做法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放寬少數(shù) 民族居民參政的條件,目的是激發(fā)少數(shù)民族的革命意識,應選B項;抗日戰(zhàn)爭時期, 共產(chǎn)黨尚未成為執(zhí)政黨,不存在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說法,排除A項;材料中的做法是放 寬少數(shù)民族居民參政的條件,吸引其積極參政,與民族團結無關,排除C項;民族區(qū) 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才逐漸確立起來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答案】C【解析】相對“所有會員國

10、聯(lián)合行動以阻止侵略”的做法,“大國一致”原 那么制裁侵略會提高效率,且可以借助大國的力量,增強聯(lián)合國維護和平的能力,應選C項;“大國一致”原那么,實際是縮小了聯(lián)合國的代表范圍,排除A項;材料中的措施 提高了聯(lián)合國制裁侵略的效率,也相應提高了國際合作的水平,排除B項;“大國一 致”原那么,表達了大國之間的聯(lián)合和制衡,會起到遏制美國稱霸的作用,排除D項。.【答案】D【解析】為了實現(xiàn)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新中國實行民族 區(qū)域自治制度,應選D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處理中共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 排除A項;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排除B項;政治協(xié) 商制度是為了保

11、證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參政議政,排除C項。.【答案】C【解析】“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 動派,沒有大批從少數(shù)民 族出身的共產(chǎn)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說明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是為了解決少數(shù)民族 問題,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當家作主,應選C項;共同綱領規(guī)定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排除A項;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的指示有利于解決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問題,但是不能徹底 解決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問題;排除B項;我國首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是在1947年建立的, 排除D項。.【答案】A【解析】材料中“少數(shù)民族的經(jīng)濟和文化”跟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有關,應選 A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表達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跟民族制

12、 度無關,排除B項;政治協(xié)商制度表達的是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排除C項;“一 國兩制”是關于祖國統(tǒng)一問題的,排除D項。.【答案】D【解析】“(中國歷史上)民族開展在地區(qū)上是互相交叉的”這是實施民族區(qū) 域自治的國情,應選D項;“漢族曾經(jīng)長時期統(tǒng)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qū)擴張;可是 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進入過內地,統(tǒng)治中原”不能說明團結,排除A項;“漢族曾經(jīng) 長時期統(tǒng)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qū)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進入過內地,統(tǒng)治 中原”不能說明反對外族的要求,排除B項;“這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xiàn)象”無法 表達民族的共同繁榮,排除C項。.【答案】B【解析】“少數(shù)民族同胞在藝術殿堂中獲得認可”直接也文化

13、繁榮相關,故 選B項;“藝術殿堂中獲得認可”與“自治”無關,排除A項;“藝術殿堂中獲得認可” 與“經(jīng)濟的開展“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著名少數(shù)民族歌手簡表”為當代歌手, 其成就在藝術領域,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建設的直接作用,排除D項。.【答案】C【解析】略.【答案】D【解析】該制度涉及少數(shù)民族管理問題,與行政區(qū)劃無直接關聯(lián),故A項錯 誤;該制度僅涉及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故B項錯誤;民族區(qū)域自治早在建國初期就得 到實施,提高了少數(shù)民族當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中華人民 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實施”,該法實施的意義就在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有了 法律的保障,故D項正確。.【答案】C【解析】材

14、料中的“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意味著與新中國 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必須斷絕與國民黨當局的一切外交關系,新中國不成認國民政府 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 系,即“另起爐灶”,應選C項;“一邊倒”是中國政府在外交上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 陣營一邊,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清掃干凈屋子再請客”首先是清除帝國主 義在中國的剩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然后再考慮與西方國家建立外 交關系的問題,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于1953年提出,與 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答案】D【解析】1955年亞非會議上,中國提出的

15、“求同存異”外交方針獲得了亞非 國家的認同,這促進了中國與這些亞非國家外交關系的建立,應選D項;建國初期蘇 聯(lián)等17個國家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即標志著美國孤立政策的失敗,排除A項;50年代我國綜合國力沒有太大提高,排除B項;非洲國家不是我國鄰國,排除C項。.【答案】B【解析】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開展友好關系。1953 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對當時和以 后的國際關系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與材料中“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為解決 建交國家逐年減少的問題”相符,應選B項;新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在建國 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lián)等

16、17個國家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與材料中“一1953年”“為 解決建交國家逐年減少的問題”不符,排除A項;是1954年,排除C項;1955年, 萬隆會議上周恩來鮮明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排除D項。.【答案】B【解析】略.【答案】(1)原因:教皇權力影響了英國王權;天主教對英國經(jīng)濟上的剝削和壓榨;羅馬教廷 不肯批準亨利八世的離婚請求。(每點2分,6分)(2)影響:打擊了歐洲天主教的勢力;加強了英國國王的權力,教會附屬于國王;加 強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英國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 英國民族的獨立性;改革不徹底引發(fā)了之后進一步的清教運動。(任答四 點即可,9分).【答案】(1)特點:

17、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結果;呈現(xiàn)出被動轉型的特征。(4分)評析:沒有改變近代中國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促進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轉變;指導 了外交機構的建立;推進了外交學的開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歷 程;加速了西學東漸的進程等。(9分,其歷史影響從政治、外交及思想文 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條理清晰即可酌情賦分,原那么上4個要點) (2)理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建立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新秩序;和 平開展道路;構建和諧世界等。(6分,原那么上答出3個要點,答案相近即 可酌情給分)意義:反映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有利于中國和 平開展;促進了世界繁榮進步。(6分,原

18、那么上答出3個要點,答案相近即 可酌情給分).【答案】論題:冷戰(zhàn)環(huán)境下新中國成立初期推行“一邊倒”外交方針。(2分) 闡述: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冷戰(zhàn)政策,并對中國實行外 交封鎖,中國只能倒向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一邊。其結果是中國與蘇聯(lián)等國建交,并 與蘇聯(lián)簽訂同盟互助條約,成功突破外交封鎖。(4分)“一邊倒”與獨立自主并不矛盾,它的最終目的是捍衛(wèi)獨立和主權;倒向蘇聯(lián)等社會 主義國家,并不意味著盲目順從蘇聯(lián)而不維護國家利益。(2分)它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對西方國家外交等問題上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牽制和約束。 (2分)總之,新中國成立之初,鑒于美國的冷戰(zhàn)政策和對中國的封鎖.新中

19、國成立初期采取 了 “一邊倒”的外交方針。(2分).【答案】(1)表現(xiàn):由“一邊倒”到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求同存異”方針。(2分) 影響:它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的限制,為我國外交工作翻開了一個新局面; 捍衛(wèi)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和開展了日益廣 泛、友好的合作關系,為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一個 越來越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和條件;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 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那么。(任答兩點即可,6分)(12分)例如1:新中國外交政策的“變”從以下角度論述:外交重心從求獨立到求開展;從重視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革 命外交到國家正常外交;從一邊倒到和

20、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從相對封閉到對外開放; 從結盟到不結盟例如2:新中國外交政策的“不變”從以下角度論述: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建立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新 秩序;重視睦鄰友好;重視與開展中國家關系例如3:也可以就現(xiàn)代中國外交政策變化的原因、變化的作用等方面進行自擬論 題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TOC o 1-5 h z 之前相比,英國國教內部變動不大,大致保存了天主教的教階禮儀。英王意在()A.加強專制王權C.打擊教會神權A.加強專制王權C.打擊教會神權B.與意大利爭奪殖民霸權D.緩和與羅馬教廷的關系1648年,歐洲諸國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成認神圣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許多邦國 是獨立的主權國

21、家。這對近代歐洲的重要影響是()A.動搖了人們對基督教的信仰B.確立了教權與王權平等的原那么C.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歐的勢力16世紀初,英王亨利八世剛剛即位時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 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金玫瑰”。但時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開對抗教廷和教皇的 道路,英國國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國的地位。此舉的深遠影響是()A.英國國教成為日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旗幟B.英國封建專制王權得到鞏固C.英國民族意識增強及民族國家開展D.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1534年英國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國教會、教士的保衛(wèi)者和唯一的 最高元首”。與教廷決裂后,亨利八

22、世解散修道院,將教產(chǎn)出售給支持者。由此可見, 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是()A.典型地表達了世俗權力對教權的控制B.極力維護國家主權和國民的經(jīng)濟利益C.確立了 “政教合一”原那么,國家政權基督教化D.確立了 “教隨國定”原那么,新教取得合法地位.英國學者約翰羅伯遜認為近代西方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公眾群體開始受到重 視”,“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現(xiàn)世生存狀況而不問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這場運動 ( )A.促進近代民族國家形成B.動搖了教皇地位C.樹立了理性的絕對權威D.改變了世界格局.近代西方思想家格勞秀斯認為:“在人所獨具的特性中有一種要求社交的強烈愿望,亦 即要求過社會生活愿望一一這并不是指任何一種生

23、活,而是指按照他的才智標準跟那 些與他自己同一類的人過和平而有組織的生活J由此可見,格勞秀斯主張()A.分權制衡 B.社會契約 C.天賦人權D.人民主權. 1879年法國將誕生于大革命期間的馬賽曲定為國歌。從1880年開始,法國政府 將攻占巴士底獄的日子7月14日定為國慶日,又要求將“自由、平等、博愛”三個詞 語鐫刻在各個政府機構建筑的門楣上方,辦公大樓人口也必須要懸掛國旗一一三色旗。 這些做法意在()A.推行與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B.鏟除封建專制思想的社會影響C.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全新形式D.推動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國建立. 1879年6月,法國參、眾兩院做出了幾項具有象征意義的決定:政府和議會

24、重新遷 回巴黎;確定馬賽曲為國歌;7月14日為法蘭西國慶節(jié)。這些舉措最深遠的影響 是()A.維護了 1789年革命成果B.鞏固了 1875年憲法地位C.從根本上防止君主制復辟D.大力弘揚了共和文化傳統(tǒng).路德認為,基督徒作為個人屬于信仰的世界,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信仰負責。世俗世界 里,個人必須服從世俗權威。無論信仰世界還是現(xiàn)實世界,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因而都不 可違背。這種主張在當時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諸侯的普遍歡迎,主要是因為它()A.推動了德國宗教信仰自由B.宜揚了自由平等思想C.適應了民族國家開展趨勢D.否認了羅馬教廷權威. 1864年,恰值萬國公法漢譯本面世,總理衙門曾為此專門撥付500兩銀子,命

25、令將印成的300部萬國公法分發(fā)給各通商口岸,以便對外交涉中“參酌援引”。這 是19世紀70年代前期中國人所能接觸到的國際法漢譯專著。這反映當時()A.萬國公法成為國際準那么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態(tài)的消失C.西學東漸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D.清政府有運用國際法的意識. 1941年公布的陜甘寧邊區(qū)各級參政會選舉條例,不僅規(guī)定凡居住邊區(qū)境內年滿十 八周歲的人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而且具體規(guī)定十名以上的少數(shù)民族居民,可選 出一名鄉(xiāng)市參議員,一百名以上的少數(shù)民族居民,可選出一名邊區(qū)參議員。這一做法 的主要因的是()A.完善制度構建提高執(zhí)政能力B.激發(fā)少數(shù)民族革命意識C.抵抗國民政府破壞民族團結D.落實民族區(qū)域

26、自治制度.國聯(lián)盟約第10條要求所有會員國聯(lián)合行動以阻止侵略,1945年成立的聯(lián)合國那么將制 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決議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大國一致”原那么。 這說明聯(lián)合國()A.具有了更廣泛的代表性B.降低了國際合作的水平C.增強了維護和平的能力D.成為了美國稱霸的工具.新中國實行既表達民族平等,又鞏固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政治協(xié)商制度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毛澤東在1949年11月發(fā)表的關于大量吸收和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說:“在 目前時期應一律組織聯(lián)合政府,即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府。在這種合作中大批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 部。此外,青海、甘

27、肅,新疆、寧夏、陜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數(shù)民族存在地方的地 委,都 應開辦少數(shù)民族干部訓練班,或干部訓練學校。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 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從少數(shù)民族出身的共產(chǎn)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J該指示()A.標志著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夠徹底解決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問題C.有利于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當家作主D.推動我國首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建立. “在一九五八年,少數(shù)民族的經(jīng)濟和文化,也有了巨大的躍進。據(jù)統(tǒng)計,內蒙古、新 疆、廣西、寧夏等地,一九五八年工業(yè)總產(chǎn)值比一九五七年增長百分之八十八,糧食 產(chǎn)量也增長了百分之八十三J這一現(xiàn)象直接得益于()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政治協(xié)商制度D

28、. “一國兩制”.周恩來曾說:“(中國歷史上)民族開展在地區(qū)上是互相交叉的漢族曾經(jīng)長時期統(tǒng) 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qū)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進入過內地,統(tǒng)治中原。這 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xiàn)象?!睋?jù)此可以看出,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 是()A.民族團結平等的歷史傳統(tǒng)B.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C.民族共同繁榮的經(jīng)濟任務D.民族雜居融合的現(xiàn)實國情.著名少數(shù)民族歌手簡表歌手民族歌手民族阿里郎組合朝鮮族布仁巴雅爾蒙古族 TOC o 1-5 h z 越來越多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在藝術殿堂中獲得認可,這說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烏蘭圖雅蒙古族阿朵家族上降央卓瑪藏族彝人制造彝族A.保障了少數(shù)民族的高度自

29、治B.推動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繁榮C.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的開展D.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共產(chǎn)黨運用馬克思列寧 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制度有利于()A.貫徹“一國兩制”B.發(fā)揮經(jīng)濟特區(qū)作用C.保證民族平等團結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第二次會議于1984年5月31日修訂通過,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實 施標志著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A.開始成為一項行政區(qū)劃制度B .在全國開始全面推行C .提高了少數(shù)民族的政治地

30、位D.進入法制化建設軌道.新中國的第一次外交活動是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時任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以公函 方式通知尚留駐中國的使領館。將毛澤東宣讀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送達各國政府, 聲明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愿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這表達了新中 國的外交方針是()A. “一邊倒”B. “清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另起爐灶”D.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下表為19551959年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統(tǒng)計表。這一局面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 為()時間建交國家1955 年尼泊爾1956 年埃及、敘利亞、也門1957 年斯里蘭卡1958 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1959 年蘇丹、幾內亞A.

31、美國孤立政策的失敗B.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C.睦鄰友好關系的開展D.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閱讀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shù)據(jù)簡表,為解決建交國家逐年減少的問題, 當時新中國采取的主要對策是()A.繼續(xù)采取“ 一邊倒”方針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國家109100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C.率團參加日內瓦會議D.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20世紀50年代,某外交方針的提出是為了解決新中國與鄰近新興民族獨立國家之間 的問題。隨著時間的開展,它逐漸成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經(jīng)濟開展程度的國家之間 開展交流與合作所遵循的原那么。這一外交方針政策是()A. “另起爐灶”方針B.和平共

32、處五項原那么C. “求同存異”方針D. “全方位”外交二、非選擇題.16世紀2030年代,歐洲大陸宗教改革的浪潮涉及不列顛孤島。羅馬教廷遲遲不肯批 準亨利八世(14911547) ?上訴的離婚案,是誘發(fā)英格蘭宗教改革的導火線。在這場運動 中,民族感情激勵著英國人,他們?yōu)閷崿F(xiàn)民族獨立而支持英王。宗教改革前夕,作為外來勢 力的羅馬教皇,不但在英國享有教會管理權和世俗司法權,而且通過英格蘭天主教會廣占田 產(chǎn)、征斂賦稅,嚴重地阻礙了英國的獨立開展。改革伊始,亨利通過議會立法的方式,對英 國天主教會特權加以限制。1531年2月,亨利召集主教會議,迫使他們接受國王為教會的 最高首腦唯一的至尊領袖。1534

33、年公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賦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 教會管理權。此外,議會還公布法案,禁止主救將上任首年俸祿、年貢和十一稅上交教廷, 查封修道院財產(chǎn),從經(jīng)濟上割斷英國天主教會同羅馬教廷之間的聯(lián)系。但從信仰上而言,亨 利八世原本是個正統(tǒng)的天主教徒和天主教“信仰的保衛(wèi)者”,根本反對馬丁 路德等外來的 新教信仰對其臣民的精神沖擊,所以他根本無意改革天主教教義和禮儀,甚至還反對和阻止 這種改革。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的原因。(6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的影響。(9分).外交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政治活動,閱讀材料,完成以

34、下要求。材料一中國近代(18401949)外交轉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結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會內部 新因素產(chǎn)生與開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動反響,而是針對外部強敵對晚清政府與國家平安造成 的威脅所做出的被動對策。這個特點決定了中國近代外交特型的開展過程,就是如何處理中 國傳統(tǒng)外交觀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現(xiàn)念與制度之間關系的過程,也是中國外交近代轉型的過程。 盡管晚清外交特型沒有能夠指導晚清外交奏響勝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與制度的 挑戰(zhàn)下,在中國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還是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價值,這就是:它在一定程 度上促使中國步入近代化軌道;推進了中國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諸領域內西學東漸 的進程;

35、指導了中國近代外交理念的特變和外交機構的建立;推動了外交學作為一門專門學 科在中國的形成、開展和運用。摘編自李敏試論中國近代外交的轉型材料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各國要同心協(xié)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平安、共同繁榮、開放 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思想為人類社會實現(xiàn)共同開展、持續(xù)繁榮、長治久安繪制了藍圖, 反映了中外優(yōu)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對中國和平開展, 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一思想繼承和開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 想和主張,是當代中國外交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是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已屢次被 聯(lián)合國文件引用,產(chǎn)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摘編自楊

36、潔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依據(jù)材料一,指出中國近代外交轉型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其歷史影響。(13 分)(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外交理念變化的表現(xiàn)及構 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xiàn)實意義。(12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20世紀下半期世界形勢與中國外交時段世界形勢中國外交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蘇聯(lián)實施冷戰(zhàn)政策兩極格局形成美蘇爭霸歐洲煤鋼聯(lián)營成立日內日瓦會議召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執(zhí)行“另起爐灶” “清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外交方針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參加日內瓦會議從材料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中外圖文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

37、(要求: 寫明論題,中外關聯(lián),史論結合。)萬隆會議召開參加萬隆會議20世紀60年代不結盟運動興起日本、歐共體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顯現(xiàn)實行“一大片兩個拳頭出擊”外交 策略(即依靠廣大亞非拉國家,反對美國 和蘇聯(lián)的霸權主義)20世紀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中美關系正?;⒄浇⑼饨魂P系中日關系正?;?0世紀80年代和平與開展已經(jīng)成為世界潮流奉行“無敵國外交”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積極參加地區(qū)性國際組織20世紀90年代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瓦解歐盟成立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建國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爭取和實行“一邊倒”的初衷是為了

38、更好地堅持獨立自主和愛 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的原那么。當客觀條件發(fā)生變化時,“一邊倒”同這一原那么發(fā)生矛盾 時,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如既往地把原那么放在首要位置,毫不猶豫地調整了對外政策。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我國對外政策調整的具體表現(xiàn)并分析其產(chǎn)生 的影響。(8分)材料二六十年來中國外交堅持了 “變”與“不變”原那么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的對立統(tǒng) 一:一方面,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中國外交經(jīng)歷了幾次大的戰(zhàn)略調整;另一方面,獨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貫穿其中。中國外交的基本內容正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中不 斷充實、開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

39、了中國外交獨特而又豐富的內涵和 風格。邙艷湘新中國外交政策中的“變”與“不變”(2)結合材料與所學現(xiàn)代中國對外關系的相關知識,圍繞“現(xiàn)代中國外交政策”自行擬定 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 史實依據(jù))(12分)高二歷史第四單元綜合檢測試題答案.【答案】B【解析】“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突出了國王的神圣性, 是王權強化的表現(xiàn),應選B項;“在英國、法國等地,逐步產(chǎn)生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 態(tài)”無法判斷當時的醫(yī)學水平,排除A項;“從10世紀開始,在英國、法國等地,逐 步產(chǎn)生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tài)”此時并沒有發(fā)生啟蒙運動,排除C項;“認為國王的

40、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這是迷信不是衛(wèi)生意識,排除D項。.【答案】B【解析】“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jù)”表達了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主張,“寫 作語言也.轉向本民族語言”說明這些作品具有民族性,因此 反映出近代民族國 家意識正在形成,應選B項;人文主義指的是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價值,不符合題意, 排除A項;據(jù)所學文藝復興的知識可知,此時的文藝作品并未表達反對封建君主專制 的思想,排除C項;浪漫主義風格產(chǎn)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 除D項。.【答案】C【解析】從材料“大量歐洲人”說明不是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故A項錯誤;材 料說明歐洲獲取知識的方式變化而不是宗教改革運動,故B項錯誤;據(jù)材料“16世 紀后,大量歐洲人是通過直接閱讀書籍了解某種觀念”可知印刷技術的進步,據(jù)材料 “這使他們能夠自主比擬和對照不同文本表達的觀點”說明技術進步推動了人文主義, 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人們通過書籍獲取知識而不是民族語言的傳播,故D項錯誤。.【答案】D【解析】根據(jù)表格信息比照可知,新教的婚姻法允許世俗儀式,重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