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F 094-2021 具有SRv6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_第1頁
T∕TAF 094-2021 具有SRv6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_第2頁
T∕TAF 094-2021 具有SRv6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_第3頁
T∕TAF 094-2021 具有SRv6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_第4頁
T∕TAF 094-2021 具有SRv6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33.050CCS M 30團體標準T/TAF 094-2021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Testing methods of router with SRv6 function2021-08-13 發(fā)布2021-08-13 實施電信終端產業(yè)協(xié)會 發(fā)布T/TAF 094-2021 PAGE * ROMAN III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II HYPERLINK l _bookmark1 引言III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范圍1 HYPERLINK l _bookmark3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_bo

2、okmark4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 HYPERLINK l _bookmark5 術語和定義1 HYPERLINK l _bookmark6 縮略語1 HYPERLINK l _bookmark7 測試環(huán)境2 HYPERLINK l _bookmark8 功能測試5 HYPERLINK l _bookmark9 SRv6 端點行為5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SRv6 Policy 頭節(jié)點行為11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SRv6 SID 分配12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SRv6 網絡管理15 HYPERLINK l _

3、bookmark13 SRv6 VPN16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SRv6 BE19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SRv6 TE20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SRv6 可靠性24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性能測試26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SRv6 標簽深度26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SRv6 TE 隧道數(shù)量27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SRv6 轉發(fā)吞吐量27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SRv6 轉發(fā)時

4、延28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SRv6 轉發(fā)丟包率28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參考文獻30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電信終端產業(yè)協(xié)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偉、王小雨、羅丹、周開波、張

5、治兵、郝也、葉郁柏、萬曉蘭、周繼華、雷培源、李巖峰、李偉、仇俊杰、李江波、常喜強、李亞平、郭學讓。引言隨著IPv6的規(guī)模部署,以SRv6為代表的的新的承載技術迅速發(fā)展。目前主流設備廠商均已支持SRv6, 但當前國內尚沒有SRv6設備相關的測試標準。本標準針對SRv6路由器的典型應用場景,結合SRv6的功能特性,提出SRv6端點行為、SRv6 Policy頭節(jié)點行為、SRv6 SID分配、SRv6網絡管理、SRv6 VPN、SRv6 BE、SRv6 TE、SRv6可靠性、SRv6性能等方面的測試方法。T/TAF 094-2021 PAGE 30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測試方法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

6、路由器設備在作為 SRv6 路由器時,在 SRv6 方面的測試方法,包括 SRv6 端點行為、SRv6 Policy 頭節(jié)點行為、SRv6 SID 分配、SRv6 網絡管理、SRv6 VPN、SRv6 BE、SRv6 TE、SRv6 可靠性、性能等。本文件適用于具有SRv6 功能的路由器設備測試。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訂單)適用于本文件。T/TAF 093-2021 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術語、定義和縮略語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

7、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SRv6 路由器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router能夠生成并處理 SRv6 報文的路由器節(jié)點。3.1.2SRv6 控制器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controller通過 BGP-LS 等協(xié)議擴展收集網絡拓撲信息、TE 信息及 SRv6 信息,通過全局信息集中算路,并能通過 PCEP 或 BGP SRv6 策略協(xié)議擴展方式將路徑信息下發(fā)到網絡設備??s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S:自治系統(tǒng)(Autonomous System) BE:盡力而為(Best Effort)BGP:邊界網關協(xié)議(Border

8、Gateway Protocol)BGP-LS:邊界網關協(xié)議鏈路狀態(tài)分布(BGP Link State Distribution) BSID:綁定SID(Binding SID)CE:用戶網絡邊緣設備(Customer Edge) DUT:被測設備(Device Under Test)ECMP:等值負載分擔(Equal-Cost Multiple Path)EVPN:以太虛擬專用網絡(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IB:轉發(fā)信息表(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FRR: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IGP:內部網關協(xié)議(

9、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SIS:中間系統(tǒng)到中間系統(tǒng)(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L3VPN:三層虛擬專用網(Layer 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OSPF:開放最短路徑優(yōu)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PCEP:路徑計算單元協(xié)議(Path Calculation Element Protocol) PE:網絡邊界設備(Provider Edge)SBFD:無縫雙向轉發(fā)檢測(Seamless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10、) SID:段標識符(Segment IDentity)SRH:分段路由報頭(Segment Routing Header) SRv6:IPv6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TE: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I-LFA:拓撲無關的無環(huán)路備份路徑(Topology-Independent Loop-free Alternate) VPLS:虛擬專用局域網服務(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VPN: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WS:虛擬專用線路服務(Virtual Privat

11、e Wire Service)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如圖1至圖7所示。測試環(huán)境中DUT1、DUT2、DUT3、DUT4、DUT5為被測設備;A、B指網絡性能測試儀表的端口;SF1、SF2是指提供特定網絡服務的節(jié)點,例如防火墻功能,負載均衡功能等;協(xié)議分析儀是指用來分析數(shù)據(jù)包的設備。圖1 測試環(huán)境1圖2 測試環(huán)境2圖3 測試環(huán)境3圖4 測試環(huán)境4圖5 測試環(huán)境5圖6 測試環(huán)境6圖7 測試環(huán)境7功能測試SRv6 端點行為測試編號1測試項目End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a)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12、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的 End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 End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測試項目En

13、d.X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X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b)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X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X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3 中,DUT1 本地查看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Locator

14、 網段的End.X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3測試項目End.T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T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c)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1) 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T 段

15、;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T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3 中,DUT2 本地查看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Locator 網段的End.T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4測試項目End.DX4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X4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d)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

16、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DX4 段;從測試儀端口A 往端口B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End.DX4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DX4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5測試項目End.DX6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

17、X6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e)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DX6 段;從測試儀端口A 往端口B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End.DX6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DX6 類型;在步驟

18、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6測試項目End.DT4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T4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f)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依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T4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

19、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T4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 End. DT4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7測試項目End.DT6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T6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g)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

20、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T6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T6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 DT6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8測試項目End.DT46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

21、支持 End.DT46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h)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T46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T46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

22、段的End. DT46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9測試項目End.DX2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X2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i)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23、. DX2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X2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 DX2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0測試項目End.DX2V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X2V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j)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

24、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X2V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X2V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 DX2V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1測

25、試項目End.DT2U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T2U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k)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T2U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T2U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

26、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 DT2U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2測試項目End.DT2M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DT2M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l)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27、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DT2M 段;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DUT1 上封裝對應 End. DT2M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DUT3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End. DT2M 類型;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3測試項目End.B6.Encaps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B6.Encaps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m)測

28、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2測試步驟1) 按照測試環(huán)境 2,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DUT4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1,在 DUT2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2,分別在 DUT1、DUT2 上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3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數(shù)據(jù)包封裝上兩層 IPv6 報文頭和 SRH 擴展頭,外

29、層 IPv6 報文頭的目的地址為 SRv6 Policy2 的第一個 SID,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4測試項目End.B6.Encaps.Red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B6.Encaps.Red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n)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2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2,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DUT4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

30、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1,在 DUT2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2,分別在 DUT1、DUT2 上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3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數(shù)據(jù)包封裝上兩層 IPv6 報文頭和 SRH 擴展頭,外層 SRH 擴展頭中首跳 SID 被剝離,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5測試項目End.BM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End.

31、BM 端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1 o)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2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2,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DUT4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在 DUT2 上創(chuàng)建 SR-MPLS Policy 策略;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3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數(shù)據(jù)包的

32、IPv6 報文頭前插入了 SR-MPLS Policy 包含的標簽棧,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SRv6 Policy 頭節(jié)點行為測試編號16測試項目H.Encaps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H.Encaps 頭節(jié)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2 a)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

33、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三層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數(shù)據(jù)包封裝上外層 IPv6 報文頭和 SRH 擴展頭,外層 IPv6 報文頭的目的地址為 SRv6 Policy 的第一個 SID,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7測試項目H.Encaps.Red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H.Encaps.Red 頭節(jié)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

34、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2 b)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三層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數(shù)據(jù)包封裝上外層 IPv6 報文頭和 SRH 擴展頭,外層 SRH 擴展頭中首跳 SID 被剝離,流量可正常

35、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8測試項目H.Encaps.L2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H.Encaps.L2 頭節(jié)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2 c)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1) 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

36、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二層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二層數(shù)據(jù)報文外封裝了 IPv6 報文頭和SRH 擴展頭,外層 IPv6 報文頭的目的地址為 SRv6 Policy 的第一個 SID,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19測試項目H.Encaps.L2.Red 行為測試測試目的測試設備支持 H.Encaps.L2.Red 頭節(jié)點行為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2 d)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

37、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DUT3 上配置 SRv6 及 IGP 相關參數(shù),配置 Locator 網段,并在 IGP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在 DUT1 上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二層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二層數(shù)據(jù)報文外封裝了 IPv6 報文頭和 SRH 擴展頭,外層 SRH 擴展頭中首跳 SID 被剝離,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

38、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SRv6 SID 分配測試編號20測試項目手工配置 SID 測試測試目的設備手工可配置的 SID 包括:End、End.X、End.DT4、End.DT6、End.DX2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3 a)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在 DUT1 中 SRv6 視圖下配置 Locator 段,于 Locator 段視圖下配置 End 模式的 opcode 段;在 DUT1 中 SRv6 視圖下配置 Locator 段,于 Locator 段視圖下配置需要指定出接口及下一跳的 End.X 模式的

39、 opcode 段;4. 在 DUT1 上配置 VPN 實例 VPN1,在 SRv6 視圖下配置 Locator 段,于Locator 段下分別配置對應VPN1 的類型為End.DT4、End.DT6 模式的opcode 段;在 DUT1 中SRv6 視圖下配置 Locator 段,于 Locator 段視圖下配置 End.DX2模式的 opcode 段;預期結果在步驟 2 中,在本地查看 local SID 表項,存在一條與 Locator 網段對應的靜態(tài) End 類型條目;在步驟 3 中,在本地查看 local SID 表項,存在一條與 Locator 網段及出接口對應的靜態(tài) End.X

40、類型條目;在步驟 4 中,在本地查看 local SID 表項,存在與 Locator 網段對應的靜態(tài) End.DT4、End.DT6 類型條目;在步驟 5 中,在本地查看 local SID 表項,存在與 Locator 網段對應的End.DX2 類型條目;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1測試項目ISIS 動態(tài)分配并通告 SID 測試測試目的設備支持通過 ISIS 動態(tài)分配 End 和 End.X SID;設備支持 ISIS 鄰居間可以互相通告End、End.X SID。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3 b)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

41、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在 DUT1、DUT2 上 SRv6 視圖下僅配置 Locator 網段,不配置 opcode 段,并在 ISIS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預期結果1) 在步驟 2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動態(tài) End 類型和 End.X 類型條目,DUT2 上可查看到 DUT1 通告的 End 和 End.X SID。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2測試項目OSPFv3 動態(tài)分配并通告 SID 測試測試目的設備支持通過 OSPFv3 動態(tài)分配 End 和 End.X

42、 SID;設備支持 OSPFv3 鄰居間可以互相通告 End、End.X SID。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3 c)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在 DUT1、DUT2 上 SRv6 視圖下僅配置 Locator 網段,不配置 opcode 段,并在 OSPFv3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預期結果1) 在步驟 2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動態(tài) End 類型和 End.X 類型條目,DUT2 上可查看到 DUT1 通告的 End 和 End.XSID。

43、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3測試項目BGP 動態(tài)分配并通告 SID 測試測試目的1) 通過 BGP 可動態(tài)分配 End.DT4、End.DT6、End.DX4、End.DX6 SID;2) BGP peer 間可以互相通告 End.DT4、End.DT6、End.DX4、End.DX6 SID。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3 d)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測試儀端口 A、B 分別模擬 CE1、CE2,DUT1、DUT2 作為 PE1、PE2,CE1、CE2 分別通過 VPN 接入

44、 PE、PE2,在 PE 上配置 Locator 段,并在 BGP 的 VPN 實例中 IPv4、IPv6 地址族下引用該 Locator 段;PE 之間建立 MP-IBGP 對等體,配置對等體之間交換 SRv6,并將私網路由迭代到 End.DT4 SID 和 End.DT6 SID;在 PE 設備上的 BGP VPN 實例地址族下開啟使能 DX4、DX6 功能;PE 之間建立 MP-IBGP 對等體,配置對等體之間交換 SRv6,并將私網路由迭代到 End.DX4 SID 和 End.DX6 SID。預期結果在步驟 2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

45、r 網段的動態(tài) End.DT4 類型條目和 End.DT6 類型條目;在步驟 3 中,在 PE 設備上查看 BGP VPNv4 和 VPNv6 路由表,對端 PE 發(fā)送的路由攜帶 SID 屬性數(shù)據(jù);在步驟 4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動態(tài)類型條目和 End.DX6 類型條目;在步驟 5 中,在 PE 設備上查看 BGP VPNv4 和 VPNv6 路由表,對端 PE 發(fā)送的路由攜帶 SID 屬性數(shù)據(jù)。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4測試項目SID 優(yōu)先級測試測試目的同種類型的 SID 同時存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時,靜

46、態(tài) SID 優(yōu)先。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3 e)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在DUT1 上SRv6 視圖下僅配置Locator 網段,不配置opcode 段,并在OSPFv3 或 ISIS 中引用該 Locator 段;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 和End.X 段;配置 VPN,并在 BGP 的 VPN 實例中 IPv4、IPv6 地址族下引用Locator 段, 并使能 DX4、DX6 功能;將步驟 2 中的 Locator 網段配置上 opcode End.DT4

47、、End.DT6、End.DX4、End.DX6 段。預期結果在步驟 2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動態(tài) End 類型條目和 End.X 類型條目;在步驟 3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靜態(tài) End 類型和 End.X 類型條目;在步驟 4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存在對應 Locator 網段的動態(tài) End.DT4、End.DT6、End.DX4、End.DX6 類型條目在步驟 5 中,DUT1 本地查看 local-sid 表項,僅存在對應 Locat

48、or 網段的靜態(tài) End.DT4、End.DT6、End.DX4、End.DX6 類型條目;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SRv6 網絡管理測試編號25測試項目SRv6 Ping SID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Ping SID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4 a)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配置IGP 協(xié)議發(fā)布 Locator;DUT1 Ping DUT3 的 End SID, 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3 中,

49、DUT1 收到 ping 響應,SRv6 報文封裝正確。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6測試項目SRv6 SID Traceroute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SID Traceroute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4 b)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配置IGP 協(xié)議發(fā)布 Locator;DUT1 Traceroute DUT3 的 End SID, 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3 中,DUT1 收到 T

50、raceroute 響應,SRv6 報文封裝正確。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7測試項目SRv6 TE Policy Ping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TE Policy Ping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4 c)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配置IGP 協(xié)議發(fā)布 Locator;在 DUT1 上配置 SRv6 TE Policy,end-point 對應為 DUT3 上 loop 口地址, 轉發(fā)路徑:DUT1-DUT2-DUT3;在 DUT1 上

51、進行 SRv6 TE Policy Ping 操作,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DUT1 收到 SRv6 TE Policy Ping 響應,SRv6 報文封裝正確,路徑為 DUT1-DUT2-DUT3。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8測試項目SRv6 TE Policy Traceroute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TE Policy Traceroute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4 d)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配置 SR

52、v6 SID 相關參數(shù),配置IGP 協(xié)議發(fā)布 Locator;在 DUT1 上配置 SRv6 TE Policy,end-point 對應為 DUT3 上 loop 口地址, 轉發(fā)路徑:DUT1-DUT2-DUT3;在 DUT1 上進行 SRv6 Policy Traceroute 操作,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DUT1 收到 SRv6 TE Policy Traceroute 響應,SRv6 報文封裝正確,路徑為 DUT1-DUT2-DUT3。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29測試項目網絡測量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53、基于 SRv6 的隨流測量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4 e)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1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1,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配置IGP 協(xié)議發(fā)布 Locator;在 DUT1 上配置 SRv6 TE Policy,end-point 對應為 DUT3 上 loop 口地址, 轉發(fā)路徑:DUT1-DUT2-DUT3;所有 DUT 設備開啟網絡測量功能,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在 DUT2 上鏡像入方向流量到協(xié)議分析儀,并查看。預期結果1) 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

54、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數(shù)據(jù)報文中封裝了測量指令,可測量網絡的時延及丟包率等信息。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SRv6 VPN測試編號30測試項目SRv6 BE 承載 IPv4 VPN 業(yè)務功能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BE 承載 IPv4 VPN 業(yè)務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5 a)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測試儀端口 A、B 分別模擬 CE1、CE2,DUT1、DUT2 作為 PE1、PE2,CE1、CE2 分別通過 VPN 接入 PE1、PE2,并注入 IPv4 私網

55、路由;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創(chuàng)建 End.DT4 方式的 SID,DUT1 和 DUT2 之間建立 L3VPN 或 EVPN 鄰居;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在 PE1 上查看對端發(fā)布的路由前綴 FIB,出口為 SRv6 BE;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31測試項目SRv6 TE Policy 承載 IPv4 VPN 業(yè)務功能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TE Policy 承載 IPv4 VPN 業(yè)務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56、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5 b)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測試儀端口 A、B 分別模擬 CE1、CE2,DUT1、DUT2 作為 PE1、PE2,CE1、CE2 分別通過 VPN 接入 PE1、PE2,并注入 IPv4 私網路由;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DUT1 和 DUT2 之間建立 L3VPN 或 EVPN 鄰居,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使被測設備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在 PE1 上查看對端發(fā)布的路由前綴 FIB,出口

57、為 SRv6 Policy;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32測試項目SRv6 BE 承載 IPv6 VPN 業(yè)務功能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BE 承載 IPv6 VPN 業(yè)務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5 c)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測試儀端口 A、B 分別模擬 CE1、CE2,DUT1、DUT2 作為 PE1、PE2,CE1、CE2 分別通過 VPN 接入 PE1、PE2,并注入 IPv6 私

58、網路由;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創(chuàng)建 End.DT6 方式的 SID,DUT1 和 DUT2 之間建立 L3VPN 或 EVPN 鄰居;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在 PE1 上查看對端發(fā)布的路由前綴 FIB,出口為 SRv6 BE;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33測試項目SRv6 TE Policy 承載 IPv6 VPN 業(yè)務功能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SRv6 TE Policy 承載 IPv6 VPN 業(yè)務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59、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5 d)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測試儀端口 A、B 分別模擬 CE1、CE2,DUT1、DUT2 作為 PE1、PE2,CE1、CE2 分別通過 VPN 接入 PE1、PE2,并注入 IPv6 私網路由;配置 SRv6 SID 相關參數(shù),DUT1 和 DUT2 之間建立 L3VPN 或 EVPN 鄰居,創(chuàng)建 SRv6 Policy,配置策略使被測設備優(yōu)選 SRv6 Policy 轉發(fā);從測試儀端口 A 往端口 B 發(fā)送驗證數(shù)據(jù)報文。預期結果在步驟 3 中,在 PE1 上查看對端發(fā)布的路由前綴 FIB,出

60、口為 SRv6 Policy;在步驟 4 中,流量可正常轉發(fā),端口 B 收到端口 A 發(fā)送的全部報文,無丟包。判定原則測試結果應與預期結果相符,否則不符合要求測試編號34測試項目EVPN VPWS for SRv6 policy 功能測試目的設備支持 EVPN VPWS over SRV6 policy 功能技術要求具有 SRv6 功能的路由器技術要求 4.5 e)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 3測試步驟按照測試環(huán)境 3,配置所有 DUT 使 IPv6 路由可達;DUT1、DUT2 配置 EVPN 鄰居,建立 EVPN VPWS;DUT1、DUT2 與測試儀器對接的端口綁定 VPWS;創(chuàng)建DX2 方式的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