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計劃、教案(二上)_第1頁
總復習計劃、教案(二上)_第2頁
總復習計劃、教案(二上)_第3頁
總復習計劃、教案(二上)_第4頁
總復習計劃、教案(二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上總復習計劃一、復習內容: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 。復習共分為以下幾部分: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tǒng)計,數(shù)學廣角??倧土暰唧w內容的說明:1、“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教材中安排了兩道小題,著重復習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復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習的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教學中應注意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表述即可,教師不必總結出條文讓學生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具體計算,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

2、法,如學生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學生計算正確就可以了。2、“表內乘法”的復習。教材主要從兩方面復習: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乘法口訣是計算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熟記。因此,教材安排了讓學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訣。對于乘法計算,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復習乘法口訣時,既要注意全面,同時,要注意有所側重。如的乘法口訣,數(shù)目比較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應該多讓學生做些練習。另外,對乘法口訣,應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避免機械背誦。復習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圖中描述的事情,要解決題目的問題,應該怎樣做?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

3、論后,按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也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來敘述。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1)“米和厘米”的復習。本學期所學的長度單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學生能夠形成比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用適當?shù)臏y量工具量出有關物體或距離的長度,并會在某些情景下對物體或距離的長度進行簡單的估計。教材安排了兩道題。第4題是讓學生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長度。這種練習對學生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題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并訓練測量方法。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

4、通過活動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長”,也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用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示這些長度。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借助某一具體實物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2)“角和直角”的復習。本學期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要求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學會畫角和直角。教材先通過數(shù)圖中角和直角的個數(shù),復習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過在圖中加一條線段的活動,把畫直角和數(shù)直角結合起來復習。復習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會在

5、幾何中發(fā)現(xiàn)角或直角,并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另一方面,應盡量結合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實物的面上有什么樣的角(對直角要進行判斷),使學生經常注意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4、“觀察物體”的復習。教材中安排了兩個題目。第7題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第8題是畫軸對稱圖形。復習觀察物體時,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想像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應該是哪個圖。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些其他實際物體,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必要求過高,只要能說清楚就可以了。復習對稱圖形時,先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然后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對稱圖形。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5、“

6、統(tǒng)計”的復習。本學期所學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要求學生在一年級下冊的基礎上,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用一格表示兩個物體,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統(tǒng)計圖的作用。復習時,可以先分組討論統(tǒng)計圖表示的內容,并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再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其他問題。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充分討論。在匯報時,可有意識地讓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發(fā)言。二、復習目標: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2、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來鞏固計算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學習數(shù)學信心。三、復習重

7、點: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以及解決問題。 復習難點:畫直角和鏡面對稱。四、班級情況分析和措施:(一)班級優(yōu)生情況: 二(1)班:郭譯銘、潘文杰、宋瑞鑫、王中翰、余澤銳、胡晨衍、馬卓群、宋爾晨、于鴻艷、俞楊、王熠珩、周品藝 二(2)班:柴顥哲、毛國力、王梓鑫、周惠琳、程欣怡、葛清揚、胡逸婕、沈覓兒、沈藝晴、盛佳瑩、孫筱愉、周靜蕾1、上課能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和教師的提問,積極舉手發(fā)言,有自己的主見,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語言的邏輯性較強。2、課堂內外的各項作業(yè)都能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yè)的準確率較高。3、口算的正確率較高,概念的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強。(二)班級學困生情況: 二

8、(1)班:方浩然、蔣陳旭、李星辰、祁景行、許子超、楊宇帆、顧詩涵、雷思靈、潘晨怡、張歌宸 二(2)班:方旭亮、李偉豪、毛澤西、徐浩然、周宇航、韓秋瑜、金楊琳、徐晨露、楊琪、張心蕊這些學生首先是學習習慣較差,上課不夠專心,本身又有惰性,依賴性很強(如口算懶于練習,導致速度慢,正確率不高)。其次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較弱,記憶也不好。(特別表現(xiàn)在概念理解的填空題,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題方面)(三)分析缺陷與整改。根據平時教學的情況,我發(fā)現(xiàn)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以及口算乘法的準確率不高。本學期復習期間重點抓計算人人過關?;靖拍詈途C合應用部分,基本題掌握較好,綜合性、靈活性強的題目就不太理想,本學

9、期班級新授和復習期間,加強學生靈活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對認字少、理解能力弱的學生多加關注,保證個別輔導的時間,多與家長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信任,共同輔導教育,爭取在本學期優(yōu)秀率有所上升。(四)具體措施:(針對班級的實際)1、跟其他班統(tǒng)一進度復習,保證時間復習,保證時間輔導優(yōu)秀生、學困生。2、根據自己班級實際情況認真修改二次復習教案,上好每一節(jié)復習課,體現(xiàn)班級個性。發(fā)現(xiàn)薄弱的知識點及時想辦法出點子,進行有效復習。用好手中的一切資料,認真批改、認真講評,當天任務當天清掉。4、摸清班級每一位學生情況,對有可能上升優(yōu)的小朋友要多加關注,對較弱的學困生要耐心,保證時間輔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想辦法來提高

10、他。明確自己在復習階段重點抓什么。(重點抓口算,希望 通過努力達100%優(yōu)秀率,以及培養(yǎng)學生練習考試時耐心考試,認真檢查的好習慣;還要特別關注有可能上升優(yōu)的小朋友提高優(yōu)秀人數(shù),同時關注輔導學困生,減少學困生人數(shù)。)五、復習方法:第一輪分課時復習 第二輪以復習卷為主第一課時: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復習課教學目標(一)通過對學過的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題比較歸類,總結出計算的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二)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三)養(yǎng)成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計算法則,熟練地進行口算和筆算難點:在計算方法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提高計算能力教學過

11、程設計(一)課前談話師:今天我們復習學過的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規(guī)律,希望大家仔細觀察,用心思考,看誰掌握得又快又好(二)復習口算1加法(1)口算下面各題(要求說出想的過程) (2)觀察以上6道題,從數(shù)字上看能歸納為幾種情況?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歸納如下:以上6道題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兩位數(shù)與整十數(shù)相加,有、兩題第二種情況,兩位數(shù)與一位數(shù)相加,有其中,兩題是不進位加法,兩題是進位加法(3)雖然各題的線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題在計算方法上,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在計算方法上發(fā)現(xiàn)它們的規(guī)律是:先把兩位數(shù)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再進行計算2減法(

12、1)口算下面各題(要求說出想的過程) (2)觀察以上4道題,從數(shù)字上看能歸納為幾種情況?以上4道題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有題第二種情況,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有,題其中題是不退位減法,題是退位減法(3)在計算方法上你能總結出規(guī)律嗎?在計算方法上發(fā)現(xiàn)要把被減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數(shù),另一部分是一位數(shù)或兩位數(shù)(也就是十幾),先做減法,再用所得的差與整十數(shù)相加3練習(1)用已經總結出來的計算規(guī)律口算下面各題,并口述計算過程:543=48 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8017=97 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258=33 把25分成2

13、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689=95 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796=73 把79分成70和9,9減6是3,70加3得737540=35 把75分成70和5,70減40得30,30加5得35306=24 把30分成20和10,10減6得4,20加4得24859=76 把85分成70和15,15減9得6,70加6得76師:當我們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計算過程省略,迅速準確地說出得數(shù)(2)口算8170 3028 384 918622 423 5220 635(三)復習筆算1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可分組練習,做在練習本上,并指定6名學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

14、寫一道題)1354= 4827= 5723=8742= 6235= 7052=做完后用投影片訂正討論: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學討論)相同處:(1)相同數(shù)位對齊;(2)從個位算起不同處:筆算兩位數(shù)加法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筆算兩位數(shù)減法時,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 10再減3鞏固練習(1)給小馬虎治病一號病例: 診斷:個位4加9得13,橫線下個位寫3,向十位進1,十位5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9,小馬虎忘記把進上來的1加上,所以錯了處方: 把進上來的1,寫在十位下面二號病例: 診斷:個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這道題是不進位加法,小馬虎當成進位加

15、法做的,所以錯了處方: 認真細致地做題三號病例: 診斷:個位2減5不夠減,從十位借1,向個位退10,12減5得7,小馬虎只用退下來的10減5,忘記了個位上的2,所以錯了處方: 從十位退1后,個位要算12減5四號病例: 診斷:個位0減8不夠,從十位借1向個位退10,10減8得2,十位上退1剩3,3減1得2小馬虎計算十位時,仍然用4減1得3,造成錯誤處方: 從十位4退1剩3,3減1得2在十位寫2(2)在里最大能填幾?最小能填幾? 第二課時表內乘法復習課教學目標:1、通過分門別類的、有針對性的復習,使學生全面鞏固表內乘法的知識點,熟練掌握45句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計算和解決問題。2、在練習不同的題

16、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使學生掌握做各種題型的技巧與方法。3、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認真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熟練掌握45句乘法口訣。教學難點: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歸納總結、感知知識體系。1、出示加法算式:4+4+4+4+4+4 請學生觀察特點,引出“像這樣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2、請學生回憶相關知識要點。(板書)3、出示一棵知識茂密的大樹,讓學生初步感知簡單的知識體系。(如下圖)二、針對重點、全面復習舊知。1、把下列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6+6+6+6= 7+7+7+7+7+7+7+7= 請學生反饋,核對。2、看圖列式 師:同學們完

17、成的非常細心,獎勵大家一些漂亮的花吧?。ㄕn件出示): ?朵你能算出一共有幾朵嗎?試著列式解答。乘加: ( )乘減: ( ) 集體訂正核對。3、補充口訣 (1)淘淘作業(yè)總是遇到困難,請學生分析原因,并幫忙改正(課件出示): (五八)十四四七(三十二)七九(三十六)(2)學生獨立完成以下題目:四六( ) ( )十四三九( ) ( )五十四四七( ) ( )三十二 反饋訂正答案。4、重新分析乘法口訣表 師:課前,老師留了一個預習作業(yè),請大家按照積的取值范圍,把45句口訣分類,誰來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 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利用課件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不同取值范圍的口訣。 并即興請學生說一說尋找與

18、分類的方法。 師:看來,乘法口訣表里的奧秘還真不少,老師建議大家根據積的范圍再來記一記這些口訣,你會發(fā)現(xiàn)對你現(xiàn)在或以后的學習都非常有幫助。5、挑戰(zhàn)1分鐘師:同學們口訣掌握的非常熟練了,那么能用這些口訣熟練計算嗎?下面我們就來試試,一起挑戰(zhàn)1分鐘吧!先別著急寫,先觀察哪些算式需要格外小心,先把它圈起來。 學生1分鐘之內獨立完成以下題目:53= 77= 65= 28=55= 49= 96= 64=33= 73= 88= 84=57= 62= 47+9= 99-8=6、( )里最大能填幾?師:淘淘最頭疼的就是這樣的題了,怎樣保證( )里填的是最大的呢?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好方法,請生用這些小竅門來

19、試一試: 5( )( )8( )4( )7訂正核對。7、哭笑不得的小法官。 請學生判斷,認為對就露出笑臉,認為錯就露出哭臉。 課件出示: (1) ( )9=54,( )里應填5。 (2)兩個因數(shù)都是5,積是10。 (3)下圖表示2的4倍。 (請學生說一說2的4倍表示幾個幾) 請學生說一說理由。8、精挑細選(1)3個7相加寫成算式是: 73 7+7+7 3+7 37(2)結果小于50的乘法算式有: 48 6020 65 96以上兩題請學生先仔細讀題,把重點字或詞找出來,再選擇。9、解決問題 (1)出示以下兩道題,請學生讀題,分析題意,區(qū)分不同,再列式解答: *操場邊有兩排楊樹,第一排有4棵, *

20、操場邊上有4排柳樹,每排有5棵,第二排有5棵,一共有多少棵楊樹? 一共有多少棵柳樹? 求4和5相加 求4個5相加(2)生獨立解答,核對。 8個 : : ?個 (3)我和另外8個同學每人搬3把椅子,一共能搬多少把? 請學生說一說一共有幾名同學,強調:“我和8個同學”表示9個人。三、拓展延伸、結束課堂學習。(1)*動腦筋:一條繩子對折一次,再對折一次后是9米,猜猜這條繩子打開后是多長?(2)總結本節(jié)課收獲。第三課時: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這些知識。并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教學過程:一、米和厘米1、問:(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

21、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量課本的長度。(在實物投影中操作)(3)集體評議。強調在量時,為了方便要把尺的“0”刻度對準課本的一端,再看看課本的另一端對著幾,這課本的長度就是幾厘米。但如果把1、2等刻度看做0刻度,再往下數(shù)也可以。(4)同桌合作測量桌子的長度。(5) 量黑板的長度可用什么工具方便?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 得出1米= 100厘米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2、鞏固反饋(1)兩人互相量身高,_米_厘米(2)以4人小組為單位,

22、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3)在( )內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教室長6( ) 黑板長2( )小明身高124( ) 課桌長50( )數(shù)學書寬15( ) 粉筆長10( )(4)、課本103頁第4、5題(5)、畫線段:說一說我們在畫線段時要注意什么?指名在黑板上畫一條7厘米長的線段,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集體交流。二、角和直角1、說說一個角有什么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2、說說下面的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為什么?(小黑板出示畫好的圖形)3、教師出示活動的角,回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4、鞏固畫直角的方法:1)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用什么辦法?指名在黑板上演示。2)師生共同回憶畫直角的方法,邊講邊在黑板上演示。3)學生獨立畫角:畫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還有一個三角形中三個角都不是直角。4)交流指正。5、課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