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課件_第1頁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課件_第2頁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課件_第3頁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課件_第4頁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5.路德提出了“信仰耶穌即可得救”這一原則的實質意義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會的作用和神學信條 B.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C.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勢力D.維護了德意志各階層的利益16.以下關于宗教改革運動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 B.摧毀了天主教會的宗教獨裁C.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D.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AC復習檢查:第1頁,共43頁。17.下列各項,體現(xiàn)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共同點的是A.反對禁欲主義 B.推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C.矛頭直指教皇 D.有利于資本主義的興起18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穌即可得救”這一原則的意義在于 A使德國逐漸走向統(tǒng)一 B確定了“教隨國定

2、”的原則C推翻了羅馬教皇利奧十世的統(tǒng)治 D削弱了羅馬天主教會對世俗生活的控制19、“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和“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詩人的詩句。這位詩人最有可能是A陳子昂B盂浩然 C杜甫D杜牧DDC第2頁,共43頁。12、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是怎樣看法,但是在我看來,我不過象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為時而發(fā)現(xiàn)一塊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卻還在我的面前末曾發(fā)現(xiàn)呢?” 牛頓臨終遺言材料二 生物母體生出的眾多后代,這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條件而斗爭,眾多的后代不會絕對相同,其中優(yōu)秀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取勝了,其他被淘汰了,這就是優(yōu)勝劣汰。

3、摘自物種起源序材料三 1860年的英國牛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剛剛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廣泛的注意和爭論,學術界內部亦有分歧。達爾文主義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堅定地捍衛(wèi)進化論,遭到牛津大主教威爾伯福斯的譏諷,他責問道:我要請問一下坐在我的旁邊,在我講完以后會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請問“與猴子發(fā)生關系的是你祖父這一方,還是你祖母這一方?”面對這惡意中傷,赫胥黎從容不迫地從科學事實方面進行駁斥。第3頁,共43頁。請回答:(1)材料一指出“牛頓為發(fā)現(xiàn)一塊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牛頓發(fā)現(xiàn)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麗的貝殼” 萬有引力定律和著名的運動三定律; (2)材料二是達爾文的

4、什么學說?其核心是什么?生物進化論; 核心是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 (3)據材料三結合所知識,為什么赫胥黎遭到牛津大主教的譏諷和惡意中傷? 給你的啟示是什么?因為赫胥黎堅定地捍衛(wèi)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挑戰(zhàn)了基督教的神創(chuàng)論。啟示:科學戰(zhàn)勝非科學(偽科學)的斗爭非常困難,將是長期的。 第4頁,共43頁。13、材料一 1969年,美國國防部為了能在核戰(zhàn)爭爆發(fā)時保障軍隊內部的通訊聯(lián)絡,建立了由4臺計算機互聯(lián)而成的實驗性分組交換網絡阿帕網。到1974年4月,阿帕網擴大到包括15個節(jié)點并管理23個大學工作站的規(guī)模。 1991年,歐洲核子物理中心發(fā)明了用超文本鏈接網頁的環(huán)球網(WordWideWeb

5、,縮寫為WWW),也稱為“萬維網”,從而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文獻檢索和查閱方法,使得互聯(lián)網成為一個巨大的信息庫。此后,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更為迅速,信息產業(yè)遂成為全球最為炙手可熱的新行業(yè)。如今,美國信息產業(yè)的出口已經占到全部出口的半數(shù)以上。材料二 信息泛濫、網上黃毒、沉溺于網絡以及利用網絡犯罪等等,也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孟子說惠能“逐萬物而不返”?,F(xiàn)代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逐信息而不返”。面對爆炸的信息,人們有可能是“逐信息而不返”。面對爆炸的信息,人們有可能反而對自己的生命缺少體驗,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逐漸減退乃至消失。因此,有人說:“現(xiàn)代文明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如何將信息轉換為有組織的知識體系?!钡?

6、頁,共43頁。(1)軍事需要的刺激 過程:由軍事上的需要到科學研究,由局部網絡到全球網絡的過程。 影響:不僅促進了科研的發(fā)展,而且?guī)恿诵畔a業(yè)的發(fā)展、壯大。 (2)說明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也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應當引起全社會的警惕。 (3)啟示:計算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和應用。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計算機網絡出現(xiàn)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概括其發(fā)展過程 ,并指出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影響。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問題? (3)上述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第6頁,共43頁。14 根據以下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科技發(fā)明到產品投入市場所有平均時間第7頁,共43頁。(1)科學

7、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科學技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加大。(2)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推動下經濟的巨大發(fā)展,資本主義以全球為市場進行擴張,世界領土瓜分完畢;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新的通訊手段的發(fā)展(3)略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哪些特點? (2)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技革命是怎樣推動世界成為一個整體的? (3)請列舉中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所取得的三項成果。 第8頁,共43頁。 第14課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第9頁,共43頁。課程標準: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魏源、林則徐、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有識之士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里程2、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

8、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10頁,共43頁。一、開眼看世界(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zhàn)爭第11頁,共43頁。(1)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危機四伏 (2)西方:資本主義社會 迅速崛起(3)鴉片戰(zhàn)爭驚醒志士2、主要代表:林則徐、魏源1、背景一、開眼看世界(19世紀40年代)(從東西方角度思考)模塊鏈接:必修1第10課第50頁第12頁,共43頁。林則徐在廣東主持軍務期間,積極探求西方軍事科學技術,引進西方先進船艦大炮并加以仿制。設立譯館,“所得夷書,就地翻譯”,編譯出四洲志、各國律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13頁,共43頁。魏源 “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

9、,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焙鴪D志書影核心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4頁,共43頁。2、主要代表:1、背景:一、開眼看世界(19世紀40年代)3、影響:(1)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形勢,啟迪當時的思想解放(2)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林則徐魏源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第15頁,共43頁。1、19世紀40年代中國知識界萌發(fā)“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產生這種思想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傳入 B西方的洋槍洋炮驚醒了有識之士C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認識 D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2、林則徐之所以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為他為了了解外國情況,翻譯外文資料組織人員編寫各國律例和四洲志搜

10、集、繪制西方戰(zhàn)艦圖樣 領導了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 A B C DBA鞏固訓練第16頁,共43頁。二、“中體西用”(19世紀6090年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17頁,共43頁。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面臨內憂外患(1)內憂:太平天國運動危及清政府統(tǒng)治二、“中體西用”(19世紀6090年代)2、含義:(1)“中學為體”以封建綱常名教作為根本(2)“西學為用”采用西方先進科技來挽救封建統(tǒng)治3、實踐:洋務運動(2)外患:列強加緊侵略模塊鏈接:必修2 第9課第41頁第18頁,共43頁。討論:有人說“洋務派是林則徐、魏源的繼承者?!蹦闶欠裢??請闡明理由同意。理由:都代表地主階級利益; 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

11、; 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不同意。理由:洋務派側重于對內鎮(zhèn)壓農民起義; 林則徐、魏源側重于對外抵御列強侵略; 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等實踐活動; 林則徐、魏源實踐較少;第19頁,共43頁。三、維新變法思想1、早期維新思想( 19世紀60年代)(1)背景:(2)代表:政治;經濟; 文化;(4)評價:進步: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也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基礎(3)主張:洋務運動的展開 外國侵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王韜、鄭觀應等局限: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沒有付諸實踐第20頁,共43頁。材料解析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

12、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函材料二: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火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以足持哉? 鄭觀應盛世危言材料三:中華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國強兵,為天下之望國也,則亦已耳。茍欲安內攘外,君國子民,持公法以求升平之局,其必自設立議院始矣。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請回答(1)李鴻章與鄭觀應探索中國富強之路問題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2)鄭觀應對洋務運動提出了怎樣的批評? 第21頁,共43頁。(1)相同

13、:都主張學習西方 不同:李鴻章只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不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鄧觀應主張既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又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2)他批評洋務運動舍本求末、只學科技不學政治制度第22頁,共43頁。2、維新思想進一步發(fā)展(19世紀90年代)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三、維新變法思想第23頁,共43頁。三、維新變法思想2、維新思想進一步發(fā)展(19世紀90年代)(1)背景:第24頁,共43頁。第25頁,共43頁。甲午中日戰(zhàn)爭前后民辦企業(yè)比較表 時間 企業(yè)數(shù)資金額(萬元)18631894 119 68018951898 274 1432第26頁,共43頁。三、維新變法思想2、維新思想進一步發(fā)展(

14、19世紀90年代)文化:(1)背景:思考:維新派代表從不同的角度宣傳維新思想 ,閱讀材料結合教材找出其主張。(2)代表: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政治:經濟: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加重,帝國主義侵略加深早期維新思想發(fā)展,西學的不斷傳入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增強第27頁,共43頁。 “上師堯舜三代,外采東西強國,立憲法,開國會,行三足鼎立之制,則中國之治強,計日可待”康 有為(18581927)新學偽經考把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經典斥為偽經;孔子改制考則將孔子當做民權、平等的倡導者。第28頁,共43頁。梁啟超(18731929)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

15、,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代表作:變法通議 第29頁,共43頁。嚴復(18541921)封建君主是“大盜竊國”,主張國家屬于人民,王侯將相是人民的公仆。觀今日之世變,蓋自秦以來未有若斯之亟第30頁,共43頁??涤袨榱簡⒊険舴饨▽V浦贫群皖B固派宣傳伸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嚴 復民主君仆、主權在民借經學、孔子,宣傳變法的必要性第31頁,共43頁。特點: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結合馬克思指出:“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他們的名字、口號、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痹颍簭倪@句話能看出維新變法思想宣傳呈現(xiàn)什么特點?為什么呈現(xiàn)這

16、樣的特點?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統(tǒng)地位,可以減少變法阻力第32頁,共43頁。(1)原因:(2)代表:(3)實踐:三、維新變法思想2、維新思想進一步發(fā)展(19世紀90年代)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人民的覺醒(突出)歷史功績戊戌變法(1898)第33頁,共43頁。1、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有激發(fā)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 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促進了人民的覺醒 使中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 A. B. C. D.B鞏固訓練第34頁,共43頁。 2、促使清朝統(tǒng)治集團分化和光緒帝支持變

17、法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危機的加深B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C統(tǒng)治集體內部爭奪統(tǒng)治權的斗爭D康有為的宣傳A第35頁,共43頁。3、19世紀末,維新變法從社會思潮發(fā)展成為運動的關鍵是( ) A、維新派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張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 B、維新派把維新變法和救亡圖存結合起來 C、維新派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D、維新派得到光緒帝的支持4、我們之所以把維新與頑固派的論戰(zhàn)稱為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為( ) A、論戰(zhàn)最早震動了清朝君臣閉目塞聽,愚昧無知狀態(tài) B、論戰(zhàn)中提出改革科舉制度,學習西方的要求 C、論占中維新提出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張 D、論戰(zhàn)抨擊了封建信條,并闡述了資產階級政治主張BD第36頁

18、,共43頁。5、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是 ( )A照搬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結合 D第37頁,共43頁。6、一般認為,西學東漸是指西方學術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這種潮流不斷加強,期間涌現(xiàn)了許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幾位人物:著有新學偽經考一書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著有海國圖志一書人物編號(1)以上三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國近代史上哪三個派別。(2)概述編號所代表派別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的主要主張。 (3)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 習過程中呈現(xiàn)的特點。

19、第38頁,共43頁。(3)救亡圖存是學習西方的主題、目的向西方學習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從學造器物層次(師夷長技和洋務運動)到仿行制度層次(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層次(新文化運動)。第39頁,共43頁。3、資產階級維新派: 君主立憲制本課小結:1、地主階級抵抗派 (開明知識分子): “師夷長技以制夷”2、地主階級洋務派: “中體西用” 近代向西方學習歷程技術學習(“器物”)制度模仿向西方學習不斷深入第40頁,共43頁。梁啟超一生有過兩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89年(光緒十五年)年僅十七歲的梁啟超考中了舉人,與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訂婚,1891年(光緒十七年)梁啟超

20、十九歲時入京與與長他四歲的李蕙仙成婚,李惠仙與梁啟超結婚時,帶了兩位丫環(huán),其中一位即王桂荃,1903年她成為梁啟超的側室。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而逝,梁啟超為此寫下了祭梁夫人文。1968年在“文化革命”中,王桂荃與孩子們四散分離,最后死在在一間陰暗的小屋里。第41頁,共43頁。梁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長女,詩詞研究專家。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長子,著名建筑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其妻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

21、,三子,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殤。 梁思莊(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1912年),四子,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從事社會活動。 梁思寧(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軍參加中國革命。 梁思禮(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42頁,共43頁。1、從未有過現(xiàn)在這樣的執(zhí)著,不需要承諾無需誓言,只是想珍惜,僅此而已。2、無數(shù)個黃昏,單薄的身影,徘徊在飄滿落黃的深巷,風,輕撫著卷曲的秀發(fā),街燈照著淚痕劃過的臉頰。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葉,素顏難描落葉怨!愛到魄散不知倦

22、!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亂。3、經常聽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讓我那孤單的靈魂與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卻又心甘情愿。4、愛上你,緣于那一滴淚。晶瑩剔透中飽含著凄美,輕輕滑落的瞬間,為我種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5、將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經認為真正的愛不用說出來,但是我錯了,其實愛要說出來,讓她明白讓她知道你的愛,但我卻錯過了。6、要走的,任憑你怎么哭叫也呼喚不回來,不走的,任憑你怎么驅趕,也不會棄你而去遠離你的!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8、別離,離我們不再遙遠,現(xiàn)在總是美好,終將成為過去,匱乏太多。9、指尖觸掠著匆匆流失的東西,心里反而平靜了許多。是不是悲傷

23、消磨了傲氣,讓我成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戀,不知說不出的愛的痛苦,你是否還記得,曾經還有一個人是那樣深深的愛你?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過去,多美的回憶。夢想與現(xiàn)實交錯,頹廢與純真相依。12、深沉的孤獨中,無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溫度,你的纖手,你的話語!一種渴望一種期待一種失落,一種真情,讓我此刻如此的難過。19、傷心也許總是難以避免,落淚成為不舍的表現(xiàn),而無言的揮手更需要莫大的勇氣。一個腳步,一段距離;一次離別,一份傷感。13、回憶在無數(shù)次的發(fā)酵中膨脹成了苦澀,這苦澀滴穿著溫柔,蟄伏在每個長夜的背后,驚醒了隱藏的疼痛,變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