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之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附答案詳解)_第1頁
2020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之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附答案詳解)_第2頁
2020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之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附答案詳解)_第3頁
2020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之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附答案詳解)_第4頁
2020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之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附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趨向于暖濕化B.趨向于冷濕化氣候變化與氣候類型專題訓練一、選擇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小題后面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商丘位于河南東部,地處黃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下圖為商丘地區(qū)19712010年氣溫、降水量和日照變化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12題。AC.趨向于暖干化D.趨向于冷干化2該地區(qū)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農作物是()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下圖是某科考隊員在北冰洋抓拍到的一只北極熊生活照片。科學家預計,到了2050年,北極熊的數(shù)量將減少30%。據(jù)此完成34題。3照片拍攝的最佳季節(jié)是()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

2、北極熊數(shù)量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被淹死B.氣溫寒冷,被凍死C.食物缺乏,被餓死D.市場需求,被殺死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涼爽的氣候條件是“數(shù)據(jù)中心”選址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貴州以其天然的優(yōu)勢吸引著眾多世界級企業(yè)的數(shù)據(jù)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富士康在貴州貴安新區(qū)興建其世界首創(chuàng)的綠色隧道式數(shù)據(jù)中心。下圖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兩山之間的埡口,頂部覆土復植,隧道內置6000臺服務器。據(jù)此完成56題。5貴州氣候涼爽主要因為()A.緯度較高B.海拔較高C.降水較多D.距海較近6數(shù)據(jù)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A.室內采光B.山體排水C.防災減災D.通風降溫下圖為不同大陸上緯

3、度相近的三個氣象站測得的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shù)資料。讀圖完成79題。地年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主要受制于()A.信風B.西風C.臺風D.季風地最可能位于()A.亞洲東部B.北美西部C.非洲南部D.澳大利亞地日照時數(shù)明顯高于兩地,主要原因是()A.距海遠B.雨天少C.氣溫高D.海拔高中國國家天文臺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將在圖中地合作建設天文觀測基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地?;睾0渭s2900m,距離該大學所在的城市約100km。該基地將成為我國第二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據(jù)圖完成1011題。080茲/6(r402326圖例A山脈亍河流降水M/mm氣溫/T甲降水臺/mm降水量/mm400350300250

4、2001501(X)5012345678丙r“8642O0C&42mX22222/!一Kccrlc-c-ccc-050505054332211氣溫/慕J26/22厶?14_129101112月圖中地、地、地、地與甲、乙、丙、丁氣候資料相匹配的一組是()氣溫/尤282624222018161412一甲;一丙;一乙;一丁一甲;一乙;一丙;一丁一乙;一甲;一??;一丙D一丙;一乙;一丁;一甲推測中國選擇在地建設天文觀測基地的有利條件不包括()氣候干旱,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夜天數(shù)多受人類活動影響小,大氣透明度高,夜晚燈光少西部沿海受大氣環(huán)流及近岸寒流影響,云霧較小和中國處于不同半球,觀測的時空互補性好二

5、、綜合題(共2題,共56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6分)冰川的發(fā)育規(guī)模,主要受到低溫與最大降雪量的影響。最大冰期是指青藏高原歷次冰川作用中冰川規(guī)模最大的時期。隨著青藏高原的抬升,喜馬拉雅山作為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降水屏障愈來愈明顯,限制了青藏高原冰川的發(fā)展。下圖為青藏高原地區(qū)部分山脈分布示意圖,下表為青藏高原中東部冰川環(huán)境相關數(shù)據(jù)。最大冰期冰川面積(km2)現(xiàn)代冰川面積(kn?)最犬冰期雪線高(m)最大冰期雪線處68月氣溫(匸)唐古拉山2451979042502.3阿尼瑪卿山646915028502.3果洛山19038345029稻城海子山696503800工4;注:雪線即

6、冰川年積累量和年消融量的平衡線。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最大冰期果洛山雪線低于唐古拉山和稻城海子山的原因。(6分)說出與最大冰期相比現(xiàn)代冰川面積發(fā)生的變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分析當?shù)乇ㄔ诩铀傧诘倪^程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fā)的原因。(6分)推斷最大冰期雪線處68月氣溫高低與年降水量大小的相關性,并說明依據(jù)。(8分)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30分)南極大陸素有“白色沙漠”之稱,95%以上的面積被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另外,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余種。目前,我國在南極大陸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2020屆高考地理一

7、輪專題訓練和泰山站,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島選址奠基(圖中A點附近)。下圖為我國南極科考站位置簡圖及泰山站外景圖。分析南極大陸被稱為“白色沙漠”的原因。(6分)與北極地區(qū)相比,分析南極地區(qū)極端最低氣溫更低的原因。(8分)說明南極地區(qū)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科考活動的不利影響;簡析位于南極冰蓋之巔的昆侖站適合天文觀測的原因。(10分)試分析泰山站外形設計采用圓形外表、碟形結構和高架設計的原因。(6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該地的日照曲線呈下降趨勢,氣溫和降水曲線呈波狀上升狀態(tài),說明氣候趨于暖濕化。2答案A解析該地處于黃淮平原地區(qū),屬于暖溫帶,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A項

8、正確;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區(qū),該地種植水稻的面積較小,故B項錯誤;甜菜屬于中溫帶作物,本地區(qū)很少種植,C項錯誤;甘蔗是亞熱帶、熱帶作物,D項錯誤。3答案B解析嚴冬季節(jié),北極熊外出活動大大減少,進入冬眠狀態(tài)。讀圖可知,圖示北冰洋有部分區(qū)域海冰消融,北極熊站在浮冰上,應為北極地區(qū)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故B項正確。4答案C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解析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huán)境下冰山會減少,北極熊賴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區(qū)消失,北極熊捕食困難,食物鏈中斷,數(shù)量減少,瀕臨滅絕。5答案B解析貴州地處云貴高原。讀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可知,該地海拔多為1000m以上,根據(jù)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地勢高,氣溫較低,

9、氣候涼爽。6答案D解析貴州位于東部季風區(qū),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數(shù)據(jù)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空氣流通,另外,山地埡口部位本身具有峽谷風,風速較大,利于通風降溫。7答案D解析讀圖,根據(jù)氣溫、降水資料,地最冷月氣溫在0C以上,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應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受季風影響。8答案B解析地雨熱不同期,7月份氣溫最高,是夏季,氣候特征是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為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應位于30N到40N的大陸西岸,可能位于北美西部。9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地全年降水稀少,天氣晴朗,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少,所以日照時數(shù)多。10答案A解析地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降

10、水多,氣溫高,對應甲圖。地海拔高,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較少;地地處南美洲東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響以及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形成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要比地多而比地少,因此地對應丙圖,地對應乙圖。地地處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溫減濕作用以及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形成熱帶沙漠氣候,降水最少且氣溫較低,地對應丁圖。11答案C解析結合題干和圖示信息,可知地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少,晴夜天數(shù)多;大氣能見度高,距城市較遠,夜晚燈光少;與中國本土相比,地處南半球、西半球,觀測的時空互補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魯寒流影響,多霧。12答案(1)果洛山緯度高于稻城海子山,同海拔高度氣溫較低;果洛山比唐古拉山更接近青藏高原東

11、部邊緣,降雪較多。變小甚至消失。喜馬拉雅山不斷抬升,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青藏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高原降水(雪)減少;全球變暖,該區(qū)域氣溫升高,冰川面積消退明顯。當?shù)乇ㄖ饕植荚诟吆0紊絽^(qū);冰川在加速消融的過程中,冰川融水量加大,流水搬運能力加強;(季節(jié)性)凍土消融,巖體穩(wěn)定性變差,受重力作用,容易誘發(f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結論:雪線處68月氣溫高低與年降水量大小正相關。依據(jù):雪線是冰川年積累量和年消融量的平衡線,雪線處冰川年積累量與年消融量保持動態(tài)半衡或(年積累量與年消融量呈正相關)68月氣溫越高,對應年消融量也越大,也就對應年積累量越大;或(68月氣溫與年消融量及年積累量正

12、相關)年積累量越大也就對應雪線處年降水量越大。解析第(1)題,影響雪線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氣候,地理位置對氣候的影響主要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分析。第(2)題,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判斷現(xiàn)代冰川面積的變化特點。影響冰川面積變化的因素主要是氣候變化。根據(jù)材料信息“隨著青藏高原的抬升,喜馬拉雅山作為降水屏障愈來愈明顯,限制了青藏高原冰川的發(fā)展”可知,造成冰川面積變化的重要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造成氣候條件的變化;氣候變化的重要表現(xiàn)還有全球變暖。第(3)題,滑坡、泥石流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是地形、地質、流水條件。分析的突破口是冰川消融。冰川消融使水量增大,巖體穩(wěn)定性變差,從而加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第(4)題,讀

13、圖,根據(jù)地理位置可知,青藏高原降水由東南向西北減少;結合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二者呈正相關。氣溫高,冰川消融量大;降水量大,冰川積累量大。13答案(1)南極大陸地處高緯度地區(qū),且受極地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平均海拔高,大風天多,導致氣溫低,降水少,氣候干燥,地表終年被冰雪覆蓋,呈白色;南極大陸惡劣的自然條件不適合植被的生長,地表缺少植被猶如沙漠。南極地區(qū)為陸地而北極地區(qū)為海洋,冬季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南極地區(qū)海拔更高,氣溫更低;南極地區(qū)終年冰雪覆蓋,反射率強,吸收太陽輻射量相對較少;南極處于冬季時,地球位于遠日點,極夜時間比北極長,降溫時間更長;南極地區(qū)周圍是勢力強勁的西風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緯度的

14、熱量向高緯度輸送不利影響:地表被冰雪覆蓋,不利于隊員行走和科考設備的運輸;氣溫低,易造成隊員凍傷;多大風等,使隊員生活工作不便;冰雪環(huán)境反光對眼睛影響較大,紫外線輻射較強危害隊員身體健康;冬半年夜長,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不適合科考活動進行。原因:常年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海拔高,空氣稀薄,且大氣污染小,大氣透明度高;海拔高,視野開闊;有較長的極夜期,可連續(xù)觀測。圓形外表視野開闊,便于科學觀測;碟形結構可減少風阻,減弱強風侵襲;高架設計利于大風通過,吹走建筑附近積雪,避免暴雪堆積甚至掩埋建筑物。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專題訓練解析第題,從“白色”“沙漠”兩個方面分析原因,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稀少,降水稀少,空氣干燥的荒漠地區(qū)。南極大陸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平均海拔高,多大風氣候,其氣溫更低,降水稀少,缺乏植被,因而稱為沙漠;白色,是因為南極地區(qū)終年被冰雪覆蓋。第(2)題,從南北極的自然特征、地球運動、洋流分布方面分析。南極地區(qū)為陸地,北極地區(qū)是海洋,陸地比熱容小于海洋,冬季降溫更快,氣溫更低。根據(jù)材料可知,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其海拔比北極地區(qū)高,氣溫更低,終年被冰雪覆蓋,地表反射率比北極的海洋大,吸收太陽輻射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