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_第1頁
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_第2頁
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_第3頁
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_第4頁
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梅堯臣河豚魚詩及其相關爭議梅堯臣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是宋詩名篇,后世詩 學批評多有討論者。 考察此詩的創(chuàng)作以及后世對其的認識, 會發(fā) 現(xiàn)很多有趣的問題。 一、 河豚詩與宋詩風氣 梅圣俞的這首詩可能是文學史上第一次以詩歌的形式寫河 豚魚。其寫作背景,我們大致可以從詩題中得到了解。景祐五年 (1038),范仲淹知饒州,梅圣俞從建德縣任上卸下,應范仲淹 之邀,同游廬山,在宴席上,有人講起吃河豚的事,梅圣俞遂就 此而成詩一首。 至于詩中是純?yōu)橛涗浤俏豢腿怂務摰膬热葸€是 記錄當時梅自己的所感所想, 我們不得而知。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在樽俎酒席之間作詩, 本不是稀罕事, 然而很少有人就“其狀已 可怪

2、,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的丑惡之物進行 大篇創(chuàng)作的。這個現(xiàn)象值得關注。歐陽修六一詩話 記載:“此詩作于樽俎之間, 筆力雄贍, 頃刻而成?!蔽覀冎溃穲虺紝懺姟翱嘤谝髟?,以閑遠古淡為 意,故其構思極艱”(同上),考察其創(chuàng)作歷程,結合歐陽修的 話,景祐五年,恰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中前期,所謂古淡詩風已大致 形成,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梅圣俞突然寫出了一首迥異自 己詩歌風格的作品來呢?是否可以理解為樽俎之間談笑議論這 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讓梅圣俞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抱著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 所以能夠“頃刻而成”而不是“構思極艱”?自梅圣俞的這首詩問世后, 以河豚入詩詞者如雨后春筍, 最 著名的有東坡的惠

3、崇春江曉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 豚欲上時?!睎|坡甚至還會用河豚作為比擬來形容其他事物的特 征,如四月十一日初食茘枝:“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 烹腹腴?!庇秩鐟蜃黥~:“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 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眹烙幸硪灿忻鑼懞与?的作品:“蔞蒿短短荻芽肥,正是河豚欲上時。甘美遠勝西子乳, 吳王當日未曾知?!保ㄒ运囋反泣S。詩林廣記以此詩 為洪駒父作,菊坡叢話等皆從之,全宋詩兩存)而曾子 固金陵初食河豚戲書,范石湖河豚嘆、次韻唐子光教 授河豚所受的影響更大,明清時期,這樣的作品更是多如牛毛, 不勝枚舉。梅堯臣寫了這首詩之后,很多的日常飲食都被引進到詩歌表 現(xiàn)的范圍

4、之內了,比如歐陽修的初食車螯,很明顯就是受到 了這首河豚詩的影響,捫虱新話就評論說:“梅圣俞河豚詩 云:但言美無度,誰知死如麻。歐公食車螯詩亦云:但知 美無厭,誰謂來甚遐。然已覺牽強,不似梅詩為切題?!睎|坡 的詩集中也時時可見諸如蝦蟆培、鳊魚、食雉之類 的題目。甚至遠比河豚丑惡的事物也成為了詩歌描寫的對象,圣俞集中就有捫虱得蚤、八月九日晨興如廁有鴉啄蛆、聚 蚊這樣典型的作品。再看他的好友歐陽修的集子,同樣也有著和圣俞聚蚊、馬嚙雪、風吹沙這樣的作品。歐陽修 的學生東坡同樣如此,鴉種麥行、次韻太虛見戲耳聾這 些作品的語言風格、審美特征都與圣俞此詩有著或明或暗的聯(lián) 系。由此可見,宋初,在詩歌轉掖的關

5、鍵點上,梅圣俞帶進詩壇 的,除了他古淡的詩風之外,還有日?;脑姼桀}材取向、以丑 為美的審美趣味。作為宋初文壇盟主的歐陽修, 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候,無疑 是坦承了梅圣俞對于自己的影響,他在再和圣俞見答中說:“嗟哉我豈敢似子,論詩賴子初指迷?!倍髞碚咛K東坡,傳承 了歐陽修的衣缽,對梅圣俞同樣是敬仰尊崇, 對于梅歐以來的宋 詩風氣進一步發(fā)揚蹈厲,比如梅圣俞在河豚詩創(chuàng)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 的“此詩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的風采,形成了 一種游戲之作的風格。試舉幾例說明:竹坡詩話載東坡兩首戲作小詩,皆與食肉有關,一首是戲答佛?。骸斑h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采得百花 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

6、”還有一首豬肉頌:“黃州好豬 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 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眱墒自?語言淺近平白,頗似平常所謂“打油詩”。本來打油詩只是民間 流行的一種詩體,到了宋代大量詩人寫有類似的作品,像東坡這樣的才氣縱橫的作者,即使游戲之中的作品,也不會忘記用典, 比如第一首中的“遠公沽酒飲陶潛”、第二首中的“火候足”。要追求這種游戲風氣的源頭, 梅堯臣那首樽俎之間頃刻而成的河豚魚詩不能不說與此有些關系梅圣俞的詩歌影響了宋代詩壇轉掖的兩位關鍵人物,其對整個宋詩風氣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元人龔嘯評價圣俞云:“去浮靡之習,于昆體極弊之際,存古淡之

7、道,于諸大家未起之先?!?(四部叢刊本宛陵集,跋前二詩)二、 歐陽修的評論與對河豚詩的爭議作為梅圣俞的好友,歐陽修對梅的這首河豚魚詩大加贊賞,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兩則這樣的資料。一則是他的書梅圣俞河豚 魚詩后:“予友梅圣俞于范饒州席上賦此河豚魚詩,余每體中 不康,誦之數(shù)過,輒佳,亦屢書以示人為奇贈。翰林東閣書?!?里面提到的那種“誦之數(shù)過, 輒佳”的神奇效果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難 以體會,也難以核實是否真是如此了。另一則與此相關的資料, 至關重要,后世的評論多是圍繞這則材料展開的,此即六一詩 話中的一條:“梅圣俞嘗于范希文席上賦河豚魚詩云:春洲 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shù)魚蝦。河豚常出于 春

8、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故知 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圣俞平生苦于吟詠,以閑 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 刻而成,遂為絕唱?!睔W公這則材料,從兩個方面肯定了梅圣俞的這首河豚魚詩, 一是“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原因是歐公認為這兩句 既準確地扣住了河豚魚食用的時令、風物,同時文辭清新協(xié)暢;二是這首詩與梅圣俞平生“苦于吟詠,以閑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的作詩風格迥異,而是“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 刻而成”,所以得到了歐公的激賞,被評為“絕唱”。后世論者的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圍繞梅詩首兩句的時 令、風物是否準確,是否存在

9、“為文造情”、“為情造景”的嫌 疑展開的。比如孔平仲珩璜新論云:“永叔稱圣俞河豚詩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于此時,貴不數(shù)魚蝦。以謂河 豚食柳絮而肥。圣俞破題兩句便說盡河豚好處。乃永叔褒譽之 詞。其實不爾,此魚盛于二月,至柳絮時魚已過矣?!笨滓愀革@ 然認為梅圣俞犯了基本的常識性錯誤,將不在同一節(jié)令的幾種事 物寫到了一起,頗有點“雪中芭蕉”的意味。 其實孔毅父這段話 背后想要說的是既然有這種常識性錯誤的存在,無疑梅圣俞這首河豚魚詩連一首合格的詩都算不上,哪還能被稱為“絕唱”呢?歐陽永叔的那段話也只能被理解為礙于朋友的情面而作出的“褒譽之詞”了。類似這樣的質疑,我們從陳巖肖庚溪詩話、 胡仔

10、苕溪漁隱叢話、葉夢得石林詩話、朱弁曲洧舊聞 等等詩話筆記中都能看到。然而,在質疑的同時,也有很多批評者從實際出發(fā)去求證梅詩首四句的真實性。比如上文提到的陳巖肖庚溪詩話就作出了這樣的解釋:“蓋此魚由海而 上,近海處先得之,魚至江左則春已暮矣。江陰毗陵無荻芽,秣 陵等處則以荻芽芼之,然則圣俞所詠乃江左河豚魚也。”這樣的 解釋也確實頗合乎實際,所以逐漸為批評者所接受, 以后對前四 句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者幾乎沒有,反而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肯 定。典型的如王士禛漁洋詩話:“坡詩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東坡的這首詩在其時令風物的真實性上也 曾遭到如同梅圣俞河豚魚詩一樣的質疑, 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11、云:“此二月景致,是時河豚已盛矣。欲上之語,似未為穩(wěn)。”) 非但風韻之妙,蓋河豚食蒿蘆則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 芽,春岸飛楊花。無一字泛設也?!敝链耍盁o一字泛設”的結論終結了對于這首詩時令、風物上真實性的討論。自然,這首詩也就有了進入好詩序列的資格。 而事實上自宋而下,雖然圍繞這首詩頗有爭議, 但對它尤其是其 首兩句交口稱贊者代不乏人,如阮閱詩話總龜記載:“梅圣 俞河豚詩曰: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于此時,貴不數(shù) 魚蝦。劉原甫戲曰:鄭都官有鷓鴣詩,謂之鄭鷓鴣;圣俞有 河豚詩,當呼為梅河豚也?!壁w翼陔余叢考說:“詩亦有 破題,六一詩話謂,梅圣俞河豚詩開首春洲生荻芽,春岸 飛楊花,只此破

12、題已道盡河豚好處?!庇终f:“圣俞以詠河豚 詩最工而稱為梅河豚也?!痹俦热缥谭骄V石洲詩話:“宛陵 以河豚詩得名,然此詩亦自起處有神耳?!边@樣的文獻很多,不 煩贅舉。歐公的第二個觀點定圣俞此河豚詩為“絕唱”,歷代也頗有爭議。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人劉績。他在霏雪錄中寫道:“唐 人詠物詩,于景意事情外別有一種思致不可言傳,必心領神會始 得。此后人所以不及唐也。如陸魯望白蓮詩云:素蘤多蒙 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妙處不在言句上,宋人都曉不得。如東坡詠荔支、梅圣俞詠河豚, 此等類非詩,特俗所謂偈子耳?!彼J為,詠物詩應該要追求一 種“不可言傳”的“思致”,并舉陸龜蒙的詩為證。

13、細讀陸詩, 確有一種神韻和思致,含蓄婉約,寫物又似寫人。東坡歌詠荔枝 的作品很多,比如四月一日初食茘枝、食荔枝二首, 不知道劉績具體指的是哪一首。 然而用劉績提出的標準來衡量東 坡和圣俞的這幾首詩,確實不具有那種“思致”。有的地方語言 也顯得平白淺近,確有“偈子”的味道,比如河豚詩中的“其狀 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再如東坡四月一日初食茘枝“南 村諸楊北村盧,白花青葉冬不枯”。劉績的批評在某種程度上確 實指出了圣俞、東坡詩歌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除了劉績之外,還 有很多人持同樣的觀點,比如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公(歐 陽修)許河豚詩為絕唱,惟首二語春洲生荻芽,春岸飛蘆花 差可無忝,余則有韻之文耳。”還

14、有陳衍的宋詩精華錄:“此 詩絕佳者,實只首四句,余皆詞費。然所謂探驪得珠,其余鱗爪 之而聽之而已?!比欢?,宋詩勝處本不在韻而在氣。 如果我們從“氣”這個角 度去看圣俞的這首河豚詩, 就能體會這首詩的好處,正如張宗泰再跋詩林廣記中所云:“梅圣俞河豚魚詩,雖乏形象玲瓏之 妙,亦無粗俗鄙俚之習?!逼鋵嵾@首詩中轉折跌宕,前四句破題之后一轉而寫河豚的“怪狀”和劇毒,“持問南方人”又一轉, 寫面對這種鮮美卻有劇毒的河豚時人們癡迷的態(tài)度,“自思空咄嗟”又一轉,以韓愈和柳宗元的事例將河豚與籠蛇、蝦蟆對比, 勸人們少食河豚,最后以左傳中的“甚美惡亦稱”作結,畫 龍點睛,輕輕五字將全詩收住,雖是“頃刻而成”,但是

15、章法絲 毫不亂。比喻、想像運用靈活,揮灑自如,格局開闊,一氣而下, 歐公“筆力雄贍”的評價還是恰當?shù)摹?所以,陳巖肖庚溪詩話 就說:“圣俞詩多古淡,而此詩特雄贍,故尤爲人稱美。如曰: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烹炰茍失所,入喉爲鎮(zhèn)铘。又曰:退之來潮陽,始憚餐籠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二物雖 可憎,性命無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甚美惡亦稱,此 言誠可嘉。真佳作也?!庇纱丝梢姡ビ岽撕与嘣妱偬幈静辉凇绊崱保谄洹靶?贍”且又結構謹嚴。初讀之下或許會有缺乏形象玲瓏之妙的感 覺,然而不可將這首詩徹底地貶成“偈子”而說得一無是處,換個角度,或許才能看出其好處。由此亦可回到前面歐陽修六一 詩話的看

16、法,他一方面指出梅堯臣寫詩“構思極艱”,另一方 面又說“此詩頃刻而成”。 看起來,由于梅堯臣的詩歌創(chuàng)作 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較為純熟的境界,因此,即使是“頃刻而成”的作品,也能夠體現(xiàn)出嚴謹?shù)慕Y構,仍能見出其嚴肅的創(chuàng)作精神。三、“詠河豚”與“罵題”不管對于圣俞這首河豚詩如何爭論, 總體而言,其首四句的 評價基本上是肯定的,所以,宋人陳應行吟窗雜錄(據(jù)四 庫全書總目,此書為偽托陳應行之名,實出于蔡君謨之孫蔡傅 手,下稱雜錄)只摘取梅詩前四句:“春洲生荻芽,春岸飛 楊花。河豚于此時,貴不若魚蝦?!眴栴}在于,雜錄在摘句 時將梅圣俞的這首詩題改成了詠河豚,沿襲這一題目的,不 止此一例,曾慥類說、劉績霏雪錄、趙

17、翼陔余叢考 中引用圣俞河豚詩時,均用“詠河豚”為題。然而,細讀圣俞這首詩,除被陳應行摘取的四句詩為贊美河 豚外,其他文字幾乎都在圍繞河豚“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來寫的。以致很多人認為這首詩是在奉勸人們不要拿自己的生命 開玩笑,少吃河豚。比如葉適題歐公書梅圣俞河豚詩后:“余 嘗戲語鄉(xiāng)人:河豚雖毒,而人能啖之,毒又甚矣。梅圣俞勤 勤憂人,以豢河豚致死,乃謂籠蛇蝦蟆為無苦。其為人計固厚, 然二物獨何罪乎! ”到了朱熹,則干脆說:“擇之云:歐公好 梅圣俞詩,然圣俞詩也多有未成就處。曰:圣俞詩不好底多, 如河豚詩,當時諸公說道恁地好,據(jù)某看來,只似個上門罵人底 詩。只似脫了衣裳,上人門罵人父一般,初無

18、深遠底意思?!保ㄖ熳诱Z類)既然是一首“罵人底詩”,而且是“脫了衣裳”, 自然應該是語言粗俗骯臟, 結構不成章法的。但是通過上文的分 析,梅圣俞此詩沒有粗俗或者不成章法的弊端,朱熹的批評是言過其實了,所以張宗泰再跋詩林廣記才會批評蔡正孫“乃引 朱文公說,謂此等詩如脫了衣服,上人門罵人祖父一般,則詆諶太甚矣”。張的觀點是中肯的。這意義上的“罵題”是不能成立的?!傲R題”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從反面立意,這一點倒是適用于圣俞的河豚詩。 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將這首河豚詩看 成是“罵題”,畢竟整體看來,圣俞詩中還是奉勸人們少食河豚 的內容為多,從他的立意“甚美惡亦稱”就可以看出來。這樣一來,就產(chǎn)生問題了:梅詩這

19、樣的“罵題”可以題為“詠”嗎? “詠XX”的題目該作何解?韋昭國語韋氏解中有一段對“詠”的解釋:“詠,風也, 謂以文辭風托事物以動行也?!睆倪@個解釋中可以知道,“詠”具有“風”和“托”的雙重性質。詩大序云:“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 風。”“托”即“比興寄托”。劉熙載藝概進一步解釋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由此可知,“詠”并不 帶有現(xiàn)代漢語中價值判斷色彩,它要求的是“風”是“托”是“有我”。也就是說,詠物就是體物,一方面要能夠抓住所詠事 物的特征,一方面要物我合一、有所“風托”,至于對這個事物 所持有的態(tài)度是肯定還是否定,并不在“詠”的含義之中。如此,貝y “罵題”題為“詠XX”,應該是可以的。莫礪鋒先生在論后人對唐詩名篇的修改 中提到了后人對 唐詩刪改的幾種方式,不管其有何不同,它們的效果基本都是一 樣的:使原詩更加精警。而且雖然刪改以后的新詩不能包含原詩 的全部內容,但能保證主旨基本相同,不會改變原詩的意思。但這樣的規(guī)律到了吟窗雜錄對梅圣俞河豚詩的刪改中就不再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