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7_第1頁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7_第2頁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7_第3頁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7_第4頁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 教學設計一、課型:新授課二、學情分析 世界海陸分布的原因探究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問題。就初中生的心理而言,本節(jié)內容可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本節(jié)重在讓學生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樹立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舉例說明海陸變遷的實例及原因。過程與方法:了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能解釋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說的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及探究科學的精神。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難點:海陸變遷的原

2、因及板塊相對運動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總結歸納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滄海桑田”地理小故事視頻導入。教師:其實“滄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陸的變遷,由此可見,古人很早就察覺到了海陸是變化的,那么海陸究竟是怎樣變遷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同走進今天的地理課堂。講授新課:板書: 第二章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師生共同明確目標?;顒右唬航處煟航Y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一”的相關內容。閱讀課本P3738內容,讀圖2.132.15:說出這三個實例說明的問題及形成原因?【結論】以上實例可以證明:海

3、陸是可以 (變遷或固定)的,導致其發(fā)生原因主要是 和 造成的,_也會造成海陸的變化。提示學生:1、自主勾畫記憶(2分鐘)2、組內交流、討論(2分鐘) 3、小組匯報、點撥總結(3分鐘)板書:一、滄海桑田 1、海陸變遷的證據 2、海陸變遷的原因(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勾畫并記憶組內討論)教師:多媒體展示課本P37圖2.13“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P38圖2.14“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道遺跡”和圖2.15“荷蘭的圍海大壩”。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地理現象,進而思考下面有趣的問題。(1)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fā)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2)海底發(fā)現古河道遺跡說明了什么問題?(3)荷蘭的圍海造陸說明了

4、什么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后學生代表發(fā)言,并歸納總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師評價后點撥歸納,并做相應連線題鞏固)過渡:剛才的幾個例子,說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陸是可以變遷的。那么,從全球來看,現在的海陸分布大勢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嗎?怎樣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呢?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呢?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議論)請大家不要著急下結論,現在我們從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會得到些什么啟示?;顒佣航處煟憾嗝襟w展示圖片“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并且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P41閱讀材料“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卮穑和ㄟ^閱讀了解怎樣從地圖上得到啟示,從此故事

5、中你又得到了哪些啟示?(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組內討論班內搶答、補充各小組根據表現加分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現身科學的精神。教師:魏格納用生命換來了大陸漂移說的建立,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一下大陸漂移說的相關內容:完成導學案上的”自主學習二“內容。 閱讀教材P38-41:讀圖2.16、2.17、2.18,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陸漂移假說,回答問題:1、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及其主要內容?2、結合圖2.19 、2.20,找出大陸漂移說的證據?學習指導:1、勾畫并記憶(3分鐘)2、小組交流,質疑解難(2分鐘) 3、小組匯報、點撥總結 (5分鐘)設計意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

6、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板書: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 2、大陸漂移說的科學依據及內容(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勾畫并記憶組內討論)教師:多媒體演示課本P40圖2.18“大陸的漂移”圖。學生:教師邊點擊,圖文結合,小組代表邊講述,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及主要內容。教師:進一步提問大西洋如何形成?太平洋又將如何變化?學生:組內討論代表到黑板前邊指圖邊回答。教師:展示課本P40圖2.19“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和課本P40圖2.20“海牛,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學生:各小組代表搶答說出大陸漂移說的科學依據。教師:補充總結,并對以上表現為相應小組加分。學以致用:據科學家考證

7、,在白雪皚皚的南極洲地下埋藏著大量的煤礦,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利用大陸漂移說解釋該現象)過渡:由此可見,海陸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極其緩慢的變化之中。那么,大陸為什么會漂移呢?據科學家證明是由于板塊的運動?;顒尤航處煟合旅婢驼埻瑢W們自己完成”自主學習三“和”自主學習四“的相關內容。 自主學習三 閱讀課本41文字、42頁圖2.22,完成下列問題。全球大致劃分為幾大板塊?并結合圖指出板塊名稱。2、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學習指導:1、勾畫并記憶(3分鐘) 2、小組匯報、點撥總結 (5分鐘)自主學習四 閱讀課本42-44頁,完成下列問題。

8、 舉例說明板塊運動方式及產生的現象?完成課本43頁活動題。3、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說明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規(guī)律。學習指導:1、自主勾畫并記憶(3分鐘)2、小組交流,質疑解難(2分鐘) 3、小組匯報、點撥總結(5分鐘)板書:三、板塊的運動 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 2、板塊構造學說的運動方式及產生現象(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勾畫并記憶組內討論)教師:多媒體展示課本P42圖2.22“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讓學生觀察,并分成學習小組討論。設計意圖:圖文并茂,直觀易于理解。學生:指圖說明,全球可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并回答相應的鞏固習題

9、。各小組代表搶答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2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3板塊的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和板塊的交界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教師:總結、評價各小組表現并相應加分。 教師:多媒體展示板塊運動的基本方式及產生現象的動態(tài)演示圖。并提出問題?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小?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設計意圖:直觀教學,便于理解。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搶答相應問題。教師:總結、評價各小組表現并相應加分。歸納出1、紅海是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運動形

10、成的,最終會形成新的海洋。2、地中海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下不斷縮小,最終將消失。3、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板塊處在不斷碰撞之中,珠穆朗瑪峰就會不斷增高。教師:多媒體展示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圖以及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與主要山系的分布圖。學生:結合相應地圖,學生搶答: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而且這兩個火山地震帶和全球主要山系的分布幾乎重合。學以致用: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為什么日本多地震而英國地震很少?(利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該現象)教師:總結、評價

11、各小組表現并相應加分。(綜合評價本節(jié)課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激勵其他小組向他們學習)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以上就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教師引導,通過導學案的知識樹進行總結)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知道了海陸變遷的原因,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及內容,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和板塊的運動方式不同產生的不同地表形態(tài),并能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教師:發(fā)放隨堂練習檢測指導:1、閉卷檢測,獨立完成(2分鐘)2、質疑解惑,互幫互學(1分鐘)3、小組匯報,師生點撥(1分鐘)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一、滄海桑田 1、海陸變遷的證據

12、2、海陸變遷的原因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 2、大陸漂移說的科學依據及內容三、板塊的運動 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 2、板塊構造學說的運動方式及產生現象九、隨堂練習1、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 )A亞歐大陸內部 B太平洋的島嶼上 C板塊交界處 D北美大陸2、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是( )A全球分為七大板塊 B各大板塊都“內穩(wěn)邊活” C各大板塊是穩(wěn)定的D各大板塊都朝同一方向運動3、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原因是( )A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交界處 B人類勞動破壞結果 C我國地形復雜多樣 D開采地下資源造成的4、澳大利亞大陸屬于( )A太平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 C印度洋板塊 D亞歐板塊5、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在板塊張裂的地區(qū)常形成( )A褶皺山脈 B海溝 C裂谷或海洋 D海嶺6、“滄海桑田”說明的地理知識是( )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農田 B茫茫大海在地殼運動過程中也有可能成為陸地 C大海也是農田 D大??梢员蝗祟惛脑斐闪继?、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 )A應立即收拾東西離開 B立即打電話告訴家人發(fā)生地震,然后逃跑 C立即躲到堅固的家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