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1頁
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2頁
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3頁
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4頁
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正確跟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教學重點:.能按照文言文的節(jié)奏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結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 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教學難點:抓住文中的動詞,了解事情的經過,體會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著 冷靜、保護同伴的美好品質。課文分析:.朗讀與理解并行這是一篇古文,短小精悍,總共30個字,但是因為語言形式與 白話文不同,所以學生在朗讀、理解上有

2、障礙。因此,教師應在朗讀 中,結合注釋和生活經驗,不斷引導學生一步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 到達讀正確、讀通順、讀出停頓與感情的目標。這樣,朗讀與理解雙 線并行,在朗讀中幫助理解,在理解中促進朗讀。.文字與畫面共舞文章雖短,但畫面感十足,根據(jù)課后“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 一講這個故事”這一要求,教師應抓住文中系列動詞,聚焦每個畫面, 讓學生看清、聽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還原成一個生動具體的白話故 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開展,讓人感覺如臨其境,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 力,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人物的 認識。.漢字教學不容忽視這篇課文中的生字不算多,也并不算難,但是漢字教學并不是孤

3、立存在的,它應該和諧地融入到整個教學中,與教學相得益彰。教師 應將漢字音、形、義的教學納入整個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自己 熟悉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如字源識字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一、圖片激趣,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的圖片。師:看見大屏幕上的這幅畫,大家會想起那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那?是生:司馬光砸缸。.誰能簡單說一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指名說)(教師及時點評、 表揚).師:說得真不錯,將故事的主要內容說得很清楚。這個故事最早是記錄在我國元代的一本歷史書一一宋史里面,(出 示PPT)也叫作“司馬光救友”。(出示PPT)請你讀一讀,思考一 下,相互交流說說這篇

4、故事和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讀,思考交流,指名回答).是的,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語言是現(xiàn)代文,而像這樣的語言就叫 “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板書:文言文)文 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是我們祖國語言文 字寶庫中一筆巨大的財富,學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言文司馬光。教師板書課題,指導 認識生字“司”。(右半包圍結構,橫折鉤要寫得端正,包住里面, 一橫不要連著橫折鉤,可以稍微寫出來一些,口要寫得略扁一些, 注意封口。)(學生書空).生齊讀課題兩遍,讀了課題我們知道這是一個人的名字,那么司 馬光中的姓是什么?名又是

5、什么呢?(生答)你還知道哪些復姓呢?(點評,相機出示課件復姓)預設:東方朔、歐陽修、司馬遷、司馬相如、諸葛亮、納蘭性德、尉 遲恭、皇甫嵩、上官婉兒.誰能介紹一下司馬光?(學生回答)(出示課件,補充簡介司馬 光)二、讀好文言文.過渡:偉大的人物總是在童年時就顯現(xiàn)出他的與眾不同來。小時 候的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孩呢?這篇文言文用短短的30個字就能 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學習文言文一點也不難,李老師給大家 幾點小技巧:(出示PPT)(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2)看課文的注釋,理解詞語的意思。(3)給字組詞,也是理解詞義的好方法。(4)還有聯(lián)系上下文、查找資料書、遇到難句反復多讀幾遍、讀 不懂的

6、做批注等方法。當然,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學習文言文,需要我 們一同去探究。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言文去學習吧!.(出示PPT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 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以前的文言文是沒有標 點符號的,標點符號以及節(jié)奏是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加上去的,請同學們 自由朗讀文言文,借著拼音與注釋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把句子讀通 順,試著自己理解意思,并把你的感受、理解寫在書上,不理解的地 方可以在旁邊打一個小問號,一會兒我們再一起解決。.學生自讀、指名讀,齊讀,師糾正字音。.文言文不僅要讀通讀順,更要讀懂,下面我們就要去攻克難關, 理解課文的意思。三、情境渲染

7、,引導想象,理解課文內容.出示第一句齊讀,這句是什么意思?:群兒戲于庭,(理解前半 句)(群:一堆小伙伴;于:在的意思)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想象說話:古人的庭院里有花有草,最適合孩子們玩兒了,想想看他 們在玩什么呢?你試著讀一讀。指導朗讀,讀出高興、喜悅之情。.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開心地做游戲,正當他們玩得高興 時,發(fā)生了什么事?生:一個孩子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師:文中是怎么說的?生:文中說“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保ò鍟阂粌?登)師:(課件出示句子)“甕”是指什么? “足跌沒水中”又怎么理解? 生:“甕”是指大缸。生:“足跌沒水中”意思是孩子掉進缸里,被水淹沒了。(板書:跌 沒)師

8、:理解得很好,一個小伙伴爬上了水甕,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一 一“足跌沒水中”。撲通一聲,有人落水了。“足”通常我們說的是 “腳”,腳跌落了,也就是“失足跌落”的意思?!皼]”是淹沒、沉 下去的意思。小伙伴失足掉進了甕里,甕里盛滿了水,他一掉進去就 漂浮了。自己的小伙伴掉進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這樣危急的 情況,該怎么讀。(指導學生朗讀).師: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會說什么?(展 開想象)文中是怎么說的?生:眾皆棄去。師:這句話怎么理解?生:一看到有人落入缸內,小孩子們都嚇壞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其 他孩子都亂作一團,全都跑了。這里的“眾”和前面的“群”人數(shù)有什么區(qū)別? (PP

9、T)群”是 指所有的人,包括司馬光和掉進的小孩,“眾”不包括司馬光的掉進 的小孩。皆的意思是什么?全 全都嚇跑了,有誰沒有跑?(司馬光和落水 的小孩).師:是的,那么其他小伙伴都驚慌失措不知道怎么辦的嚇跑了, 還有的去呼叫大人了,(板書:眾皆棄去)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讀原文,齊讀)生:光持石擊甕破之。師:(出示課件)請學生再讀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生:司馬光拿起一塊石頭朝大水缸擊去,大水缸被打破了。光指的是誰?(司馬光)文言文中,我們不需要寫出全名。師:之 指的是什么?(對了,這里的 之 是對前面光持石擊甕破 的解釋。)師:司馬光是用小的石塊嗎?他只砸了一次嗎?他是怎么用石塊砸甕

10、的?是亂砸嗎?是的,持 是舉起 擊 是用力朝一個地方狠狠砸去。(板書:光 持 擊) 師:請大家想象一下當時司馬光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然后講給大 家聽聽,并表演一下當時司馬光砸缸的情景(指導有感情讀,加上動作,指導朗讀:“光持石擊甕破之”要讀出 沉著的語氣、敬佩的語氣).故事的結果怎樣?齊讀“水迸,兒得活”。什么意思?(生回答) 理解“迸”的意思。(迸:是指甕爆裂開了之后,水一下子冒出來了。 水流得快嗎?)指導“水迸,兒得活”要讀出高興的語氣。.司馬光成功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想對他說什么?生1:司馬光是一個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善良果斷的人。生2:我想對司馬光說:“你是我們學習的典范?!鄙?

11、:司馬光,我真為你驕傲。.文中哪句寫出了司馬光很聰明。(指名讀,齊讀。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四、鞏固、拓展.學習到這里,誰能用簡短的一句話概括這篇故事講了什么?(司馬光砸缸救友).故事都有起因、經過、結果。請你們再讀一讀,試試分一分、劃 一劃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讀).學生回答,師進行指導補充:(PPT出示).學習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回答,教師點評補充、 鼓勵).是的,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冷靜、多觀察、思考。后來司馬 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從以前流傳至今,我們還將他的故事制作成郵票 呢,除了司馬光的故事,我們還有許多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出示PPT) 課后去讀一讀,相信你們一定能從中有所收獲。.下面我們試著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