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醫(yī)學PPT課件_第1頁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醫(yī)學PPT課件_第2頁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醫(yī)學PPT課件_第3頁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醫(yī)學PPT課件_第4頁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醫(yī)學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用腧穴的定位與主治1目錄一、回顧腧穴的定位方法二、了解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及交接規(guī)律三、常用腧穴的定位與主治2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定位法,又稱取穴法,是指確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 常用有三種方法:1.解剖標志取穴法:又稱自然標志取穴法。包括固定標志和活動標志。2.骨度分寸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橫指同身寸。3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經絡十二經脈奇經八脈手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絡脈經脈足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別絡浮絡孫絡4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guī)律胸

2、手頭足腹手三陽足三陰手三陰足三陽5 常用腧穴的定位與主治 一、手太陰肺經(11穴)體表路線:起于中府穴上肢內側前緣止于拇指橈側端的少商穴。體內聯(lián)系:屬肺,絡大腸。并與胃、氣管、喉嚨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與肺臟有關的疾患,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癥。常用穴位:尺澤、列缺、少商。6 一、手太陰肺經(11穴)1.尺澤 Chz (合穴)定位: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主治:咳嗽,氣喘,咳血;咽喉腫痛;肘臂攣痛。備注:配列缺、肺俞等主治咳嗽、氣喘;點刺出血治療急性咽喉腫痛;配合谷等治療肘臂攣痛、肘關節(jié)屈伸不利;配委中主治急性吐瀉、中暑等。 7一、手太陰肺經(11穴)2.列缺L

3、eqe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任脈)定位: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主治:頸項痛,咽痛,咳嗽,頭痛,面癱等。備注:配風池、風門等治療感冒、咳嗽、頭痛等;配合谷、外關治項強等;配照海治咽喉疼痛。83.少商Shoshng (井穴)定位: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主治:咽喉腫痛,咳喘;急救:中風、昏迷、中暑;高熱抽搐、癲狂癇備注:三棱針點刺治療重癥肺炎所致的高熱、驚厥、呼吸急促患者和中風昏迷;配合谷治療咽喉腫痛。一、手太陰肺經(11穴)9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體表路線:起于商陽穴上肢外側前緣肩頸面頰左右交會于人中穴止于對側的迎香。體內聯(lián)系:屬大腸,絡肺。 并與鼻、下齒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本經

4、腧穴主治胃腸道、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常用穴位:合谷、曲池、肩髃。10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1.合谷Hg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掌骨間,當第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發(fā)熱惡寒等外感病證,熱病無汗或多汗;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備注:配太陽治頭痛;配太沖治目赤腫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腫痛;配三陰交治經閉,滯產;配地倉頰車治眼歪斜。11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2.曲池Qch (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主治:手臂痹痛;熱??;高血壓;腹痛吐瀉;咽喉腫

5、痛、齒痛、目赤痛。備注: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沖、大椎治高血壓。12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3.肩髃Jiny 定位:肩峰端下緣,在肩峰與肱骨大結節(jié)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主治:肩臂攣痛、上肢不遂;癮疹。備注:配肩髎、臂臑治肩臂疼痛;配曲池、陽陵泉治偏癱;配陽溪治風熱癮疹。13三、足陽明胃經(45穴)體表路線: 起于承泣穴下頜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額角(頭維)。 由大迎前下行沿頸前外側入缺盆胸前正中線旁開寸腹正中線旁開寸下肢外側前緣止于厲兌穴。體內聯(lián)系:屬胃,絡脾。并與喉嚨、唇、上齒、眼、鼻、耳、乳部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胃腸道和頭面五官疾患,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

6、或消谷善饑、咽喉腫痛、鼻衄、熱病、發(fā)狂等。 常用穴位:天樞、足三里、豐隆。1415三、足陽明胃經(45穴)1.天樞Tinsh(募穴 )定位:臍中旁開寸。主治: 胃痛、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泄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備注:配足三里治腹脹腸鳴;配氣海治繞臍痛;配上巨虛,下巨虛治便秘、泄瀉;配中極、三陰交、太沖治痛經。16三、足陽明胃經(45穴)2.足三里 Zsnl(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當犢鼻下寸,距脛骨前緣外開一橫指(中指)?!局髦巍课竿?,嘔吐,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虛勞羸瘦,為強壯保健要穴?!緜渥ⅰ颗渲须洹⒘呵鹬挝竿?;配內關治嘔吐;配氣海治腹脹;配膻

7、中、乳根治乳痛;配陽陵泉、懸鐘治下肢痹痛;常灸足三里可養(yǎng)身保健。 17三、足陽明胃經(45穴)3.豐隆 Fnglng (絡穴) 【定位】當外踝尖上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痰多咳嗽;下肢痿痹;腹脹、便秘?!緜渥ⅰ颗滹L池、脾俞治眩暈;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配神門、太沖治癇證;隔姜灸豐隆治老年性便秘。18四、足太陰脾經(21穴)體表路線: 起于隱白內踝前小腿內側中間(內踝上8寸前)下肢內側前緣(內踝上8寸后)腹部前正中線旁開4寸胸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止于腋中線第六肋間(大包)。體內聯(lián)系:屬脾,絡胃,并與咽、舌、心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和經脈

8、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等癥。 常用穴位:三陰交、陰陵泉、血海。1920四、足太陰脾經(21穴)1.三陰交Snynjio (交會穴) 【定位】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主治】 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腳氣?!緜渥ⅰ颗渥闳镏文c鳴泄瀉;配中極治月經不調;配子宮治療陰挺;配大敦治疝氣;配內關、神門治失眠。21四、足太陰脾經(21穴)2.陰陵泉 Ynlngqun(合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踝后下方凹陷處。【主治】 腹脹、泄瀉、水腫、黃疸、小

9、便不利或失禁;膝痛。【備注】配肝俞、至陽治黃疸;陰陵泉透陽陵泉治膝痛;配水分治水腫。22四、足太陰脾經(21穴)3、血?!径ㄎ弧?屈膝,在臏骨內上緣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簡便取穴法:患者屈膝,醫(yī)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緣,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約成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局髦巍吭陆洸徽{,痛經, 經閉等月經病;癮疹, 濕疹,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23五、手少陰心經(9穴)體表路線: 起于腋窩的極泉穴上肢內側后緣止于小指橈側端少沖穴。體內聯(lián)系:屬心,絡小腸。并與肺、咽喉、眼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心血管與神經、精神病癥,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如心煩、心悸、怔忡、失眠、癲癇、昏

10、迷、咽干、口渴、上臂內側痛等癥。 常用穴位:少海、神門、少沖。2425五、手少陰心經(9穴)1.少海 Shohi (合穴) 【定位】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局髦巍?心痛、癔病、神志??;肘臂攣痛;頭項痛,腋脅痛;瘰疬?!緜渥ⅰ颗淝刂沃獗蹟佂矗慌涮炀委燅ю?;配風池、后溪治頭痛項強。26五、手少陰心經(9穴)2.神門 Shnmn(輸穴;原穴) 【定位】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局髦巍?心病、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癲狂癇;高血壓;胸脅痛。【備注】配內關、心俞治心痛;配內關、三陰交、大陵治健忘、失眠。 27五、手少陰心經(9穴)3.少沖 Shochng

11、(井穴) 【定位】在小指末節(jié)橈側,距指甲角旁開0.1寸?!局髦巍啃募?、心痛、癲狂、昏迷;熱?。恍孛{痛?!緜渥ⅰ颗涮珱_、中沖、大椎治熱病、昏迷;配合谷、太沖、人中治小兒驚風;配內關、心俞治心悸、心痛。 28六、手太陽小腸經(19穴)體表路線: 起于小指外側端(少澤穴)上肢外側后緣 頭止于耳中聽宮穴。體內聯(lián)系:屬小腸,絡心。并與食道、橫膈、胃、眼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頭、枕、項背、肩胛部疼痛,眼、耳病癥,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如頭痛、眼痛、咽喉痛、下頜腫、落枕、失眠、耳聾、中耳炎,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后緣痛等癥 。 常用穴位:后溪、聽宮。2930六、手太陽小腸經(19穴)1.后溪 Hux

12、(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定位】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第指掌關節(jié)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局髦巍款^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癲狂;瘧疾?!緜渥ⅰ颗淞腥薄溢娭雾棌娡?;配人中治急性腰扭傷;配環(huán)跳、陽陵泉治腿痛。31六、手太陽小腸經(19穴)2.聽宮 Tnggng【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局髦巍?耳鳴、耳聾、聤耳;齒痛。【備注】配翳風、中渚治耳鳴、耳聾;配頰車、合谷、下關治齒痛。32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體表路線:起于睛明后頭沿背脊旁下肢外側后緣止于至陰。體內聯(lián)系:屬膀胱,絡腎。并聯(lián)絡眼、腦、耳部。主治概要:主治頭面五官病,項、背、

13、腰、下肢病證及神志??;位于背部兩條側線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應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等;目痛,鼻塞多涕,頭痛以及項、背、腰、股、臀部及下肢后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 常用穴位:睛明、大杼、肺俞、脾俞、腎俞、委中、承山、昆侖、至陰。33341.睛明 Jngmng【定位】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主治】目赤腫痛、目眩、近視等目疾;急性腰扭傷;心動過速。 【備注】配合谷、四白治目生翳膜;配后溪、瞳子髎治目赤;配行間治雀目。 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35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2.大杼Dzh (八會穴之骨會)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咳嗽;頭痛

14、,項強,肩背痛。骨病。 3.肺俞 Fish(肺之背俞穴)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等肺疾;骨蒸潮熱,盜汗。 【備注】配列缺、合谷、外關治療風寒咳嗽;配尺澤、曲池、大椎治療風熱咳嗽;配肺俞、太淵、豐隆、合谷治療痰濕咳嗽。 36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4.脾俞 Psh(脾之背俞穴)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腸腑病證。背痛。【備注】配中脘、三陰交、足三里治療嘔吐;配胃俞、中脘、章門、足三里、關元俞治療泄瀉;配腎俞、三陰交治療消渴。 5.腎俞 Shnsh(腎之背俞穴)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

15、1.5寸。【主治】腰痛;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帶下等 泌尿系疾患;耳鳴,耳聾?!緜渥ⅰ?配氣海、三陰交、志室治療滑精;配關元、三陰交、太溪、水泉治療月經不調;配中脘、天樞、足三里治療五更泄瀉;配委中、太溪治療腰痛。 37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6.委中Wizhng (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腘橫紋中點。 【主治】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腹痛,急性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緜渥ⅰ颗淠I俞、陽陵泉、腰陽關、志室、太溪治療腰痛;配長強、次髎、上巨虛、承山治療便血。38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7.承山Chngshn【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

16、痔疾,便秘。 【備注】配環(huán)跳、陽陵泉治療下肢痿痹;配長強、百會、二白治療痔疾。 8.昆侖 Knln (經穴) 【定位】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局髦巍亢箢^痛,項強,腰骶疼痛,足踝腫痛;癲癇;滯產。 【備注】配風池、天柱、肩中俞、后溪治療項強;配太溪、丘墟、三陰交治療足跟痛。 39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9.至陰 Zhiyin (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局髦巍?胎位不正,滯產;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備注】艾灸至陰矯正胎位不正成功率較高。 40八、足少陰腎經(27穴)體表路線:起于足底涌泉穴繞內踝后下肢內側后緣腹正中線旁開0.5寸胸正中線旁開寸止于鎖骨下緣的俞府穴

17、。體內聯(lián)系:屬腎,絡膀胱。并與肝、肺、心、喉嚨、舌根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婦科、前陰病和腎、肺、咽喉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遺尿、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月經不調、痛經、遺精、陽痿等;耳聾、耳鳴、咽喉腫痛、腰脊強痛、小腿內側痛、內踝痛、足跟痛等。 常用穴位:涌泉、太溪。4142八、足少陰腎經(27穴)1.涌泉 Yngqun (井穴)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主治】昏厥、中暑、癲癇、小兒驚風等急癥及神志??;頭痛,頭暈;咯血,咽喉腫痛;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熱?!緜渥ⅰ繛榧本妊ㄖ唬渌疁?、內關治療昏厥;配前頂、印

18、堂、神門治療小兒驚風;配太溪、照海、魚際治療咽喉腫痛。吳茱萸粉醋調貼敷涌泉穴可以起到溫陽降逆、引火下行的作用。 43八、足少陰腎經(27穴)2.太溪 Tix (原穴,輸穴) 【定位】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中點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眩、失眠、健忘、遺精、陽痿等腎虛證;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等五官病證;咳嗽、氣喘、胸痛等肺部疾患;消渴、小便頻數、便秘;月經不調;腰脊痛,下肢厥冷?!緜渥ⅰ颗浯罅辍⑸耖T、少沖、志室治療失眠;配尺澤、魚際、孔最治療咯血;配氣海、三陰交、志室治療滑精。44九、手厥陰心包經(9穴)體表路線:起于乳頭外側天池穴上肢內側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沖穴。體內聯(lián)系:屬

19、心包,絡上、中、下焦。 主治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如心痛、胸悶、心悸、心煩、癲狂;腋腫、肘臂攣急、掌心發(fā)熱等。 常用穴位:曲澤、內關。45461.曲澤 Qz(合穴) 【定位】 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主治】心痛、心悸等心臟病證;胃痛、嘔吐、泄瀉等急性胃腸??;肘臂攣痛;熱病。 【備注】配內關、中脘治療嘔吐;配委中、曲池治療中暑。 九、手厥陰心包經(9穴)472.內關Nigun (絡穴,八脈交會穴) 【定位】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局髦巍啃耐?、心悸、胸悶、胸痛等心胸病證;胃痛、嘔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癲狂等神志病證;

20、上肢臂痛、偏癱、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證。 【備注】配大陵、神門治療失眠;配郄門治療心痛;配足三里、中脘治療胃痛、嘔吐。 九、手厥陰心包經(9穴)48十、手少陽三焦經(23穴)體表路線:起于無名指尺側端關沖手背上肢外側正中肩頸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絲竹空。 體內聯(lián)系:屬上、中、下三焦,絡心包。并與耳、眼有聯(lián)系。 主治概要:主治側頭、耳、胸脅、咽喉病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頰腫和耳后、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常用穴位:外關、翳風。4950十、手少陽三焦經(23穴)1.外關 Wigun(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定位】在前臂背側,

21、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熱?。幻{肋痛,上肢痹痛。 【備注】配太陽、率谷治療偏頭痛;配足臨泣治療耳聾、目痛、頰腫、項強、肩痛;配后溪治療落枕;配陽池、中渚治療手指疼痛、腕關節(jié)疼痛。 51十、手少陽三焦經(23穴)2.翳風Yfng 【定位】在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中。 【主治】口眼喎斜、牙關緊閉、齒痛、頰腫、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瘰疬。 【備注】配聽宮、聽會治療耳鳴、耳聾;配地倉、頰車、陽白治療面癱;配下關、頰車、合谷治療頰痛。 52十一、足少陽膽經(44穴)體表路線:起于目外眥旁瞳子髎穴繞耳前后頭側頸、胸、腹側面

22、下肢外側正中外踝前止于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穴。體內聯(lián)系:屬膽,絡肝。與目、耳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口苦,目眩,瘧疾等;目外眥痛,缺盆部腫痛,腋下腫,胸、脅、股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發(fā)熱等。 常用穴位:風池、肩井、環(huán)跳、陽陵泉。5354十一、足少陽膽經(44穴)1.風池Fngch 【定位】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平風府穴。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耳鳴等頭面五官病證;中風、不寐、癲癇等神志病證;頸項強痛。 【備注】配大椎、后溪治療頸項強痛;配睛明、太陽、太沖治療目赤腫痛;針刺風池穴對視神經萎縮患者療效較好。 552.

23、肩井JIanjing 【定位】位于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前直對乳中。 【主治】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頸項強痛等肩頸上肢部病證;瘰疬;乳癰,乳汁不下;難產,胞衣不下。【備注】配肩髃、天宗主治肩背痹痛;配乳根、少澤主治乳汁不足、乳癰。十一、足少陽膽經(44穴)56十一、足少陽膽經(44穴)3.環(huán)跳Huntio 【定位】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證。 【備注】配殷門、陽陵泉、委中、昆侖治療下肢痹痛;配風池、曲池治療風疹。 574.陽陵泉Ynglngqun(合穴,八會穴-筋會) 【定位】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黃

24、疸、口苦、呃逆、嘔吐、脅肋疼痛等肝膽病證;下肢痿痹、膝臏腫痛等下肢、膝關節(jié)疾患;肩痛。【備注】 配支溝治療脅肋痛;配日月治療膽囊炎;配環(huán)跳、委中、懸鐘等治療下肢痿痹。十一、足少陽膽經(44穴)58十二、足厥陰肝經( 14穴)體表路線:起于大敦下肢內側中間腹上注于肺止于期門。體內聯(lián)系:屬肝,絡膽。與胃、喉嚨、目、肺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肝膽、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胸滿、嘔逆、遺尿、癃閉等;腰痛、疝氣、少腹腫等。常用穴位:大敦、太沖。5960十二、足厥陰肝經( 14穴)1.大敦Ddn (井穴)【定位】足大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主治】疝氣;經閉、崩漏、陰挺、遺尿、小便不利等

25、婦科及前陰病證;癲癇。 【備注】配太沖、氣海、地機治療疝氣;配隱白治療崩漏;配太沖、曲泉治療睪丸腫痛。61十二、足厥陰肝經( 14穴)2.太沖Taichng (輸穴,原穴)【定位】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青盲、口喎等頭面五官病證;中風,癲癇,小兒驚風;黃疸、脅痛、口苦、腹脹等肝胃病證;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婦科病證;遺尿,癃閉;下肢痿痹,足跗腫痛。 【備注】配合谷稱為四關穴,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口喎等。 62十三、督脈( 28穴)體表路線:起于尾骨尖下長強穴腰背項部正中巔頂前額正中鼻柱人中溝止于上唇系帶與齒齦相接處的齦交穴 。體內聯(lián)系:與生殖器、

26、脊髓、腦、鼻有聯(lián)系。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項、頭部及相應內臟病證。如腰背強痛、脊強反折、頭重、癲癇等。常用穴位:長強、腰陽關、命門、大椎、百會、水溝(人中)。6364十三、督脈( 28穴)1.長強Chngqing (絡穴)【定位】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痔疾,脫肛,泄瀉,便秘;肩背痛,癲狂癇;腰痛,尾骶骨痛。 【備注】 配承山主治痔疾、便秘;配大腸俞、承山、百會主治脫肛。 65十三、督脈( 28穴)2.腰陽關Yoynggun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 【備注】配腎俞、

27、次髎、委中主治腰腿痛。66十三、督脈( 28穴)3.命門Mngmn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遺尿,尿頻;泄瀉。 【備注】配腎俞主治腎虛尿多、腰酸背痛;配腎俞、氣海、然谷主治陽痿、早泄、滑精。67十三、督脈( 28穴)4.大椎Dzhu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熱病,瘧疾;感冒,咳嗽,氣喘;癲癇,小兒驚風;頭項強痛;風疹,痤瘡。【備注】配曲池、列缺、風門主治感冒;配后溪、間使主治瘧疾。68十三、督脈( 28穴)5.百會Bihu 【定位】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

28、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頭痛,眩暈;中風失語,癲狂癇;失眠,健忘;脫肛,陰挺,久瀉?!緜渥ⅰ颗淠X空、天柱主治頭風、眼花;配承山、長強主治脫肛、痔疾;配脾俞主治久瀉下陷。 69十三、督脈( 28穴)6.水溝Shugu 【定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昏迷,暈厥,中風,癲狂癇;口歪,牙關緊閉;閃挫腰痛,脊膂強痛;消渴,黃疸,遍身水腫。 【備注】配上星、迎香主治鼻衄;配內關、足三里主治休克。 70十四、任脈( 24穴)體表路線:起于前后陰之間會陰穴腹胸頸前正中止于頦唇溝中點的承漿穴。 體內聯(lián)系:與生殖器、唇、目有聯(lián)系。 主治概要:主要治療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病證,部分腧穴有保健作用,少數腧穴可治療神志病。如疝氣、帶下、腹中結塊等。常用穴位:中極、關元、氣海、神闕。7172十四、任脈(24穴)1.中極Zhongji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局髦巍?陽痿,遺精,遺尿,癃閉,尿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不孕;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腫。 【備注】配關元、百會、三陰交主治遺尿。73十四、任脈(24穴)2.關元Gunyun (小腸募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局髦巍?陽痿,遺精,遺尿,癃閉,尿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