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血管生理(08-09-24-25)_第1頁
4.3.血管生理(08-09-24-25)_第2頁
4.3.血管生理(08-09-24-25)_第3頁
4.3.血管生理(08-09-24-25)_第4頁
4.3.血管生理(08-09-24-2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 Blood Circulation第四節(jié) 血管生理血管的基本組成動脈, 毛細血管,靜脈外膜中層內膜管腔靜脈瓣Endothelial cellSystemic Pathway of Blood Through VesselsElastic arteryMuscular arteryArterioleCapillaryVeinHeartVenule彈力血管肌性血管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靜脈一、各類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特點1. 主動脈和大動脈 彈性貯器血管2. 中動脈 分配血管 3. 小動脈和微動脈 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4. 毛細血管前括約肌 閘門作用 5. 真毛細血管 交換血管 6. 微

2、靜脈 毛細血管后阻力7. 靜脈 容量血管主動脈和大動脈 彈性貯器血管靠近心臟中層中含有大量的彈力纖維心舒期推動血液繼續(xù)前進內膜外膜中層中動脈 分配血管中層含有較多的平滑肌,而彈性纖維較少。平滑肌受血管運動纖維的調節(jié)血管直徑的微小變化,將對血流和血壓產(chǎn)生明顯影響小動脈阻力血管對血流的阻力最大動脈壓降落最陡處血流通過小動脈后不再波動主動脈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靜脈腔靜脈肌性動脈BloodPressure(mmHg)真毛細血管 交換血管管壁薄,僅有內膜層 組成毛細血管床負責血液和組織之間的物質交換 毛細血管前括約肌 閘門作用 內皮細胞前阻力血管后阻力血管靜脈 容量血管 小靜脈匯合成大靜脈 分三層結構

3、管腔內有靜脈瓣管壁比同行動脈薄, 管腔大動-靜脈短路內膜外膜中層靜脈瓣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壓力 泊肅葉定律:Q = k r4(P1 - P2)/ L k =/ 8 Q = r4(P1 - P2 )/ 8 (一) 血流量和血流速度1. 血流量: 單位時間內流經(jīng)血管某一截面的血流量。決定血流量的關鍵因素血管的半徑 2.血流速度 與同類血管的總橫截面積成反比,與血流量成正比。3.血流方式湍流層流 10 of 15 小動脈和微動脈(特別是微動脈)是產(chǎn)生阻力的主要部位,該處的血流阻力,稱為外周阻力,其舒縮活動對血流阻力進行非常有效的調節(jié)。(二)血流阻力Q =P/RQ = r4(P1 - P2 )/ 8

4、 LR = 8 Lr4 血流阻力與血液粘滯性成正比,與血管半徑的四次方成反比。血液粘滯性及影響因素1) 血細胞比容2) 溫度7 of 15(三)血壓血壓(blood pressure,BP):血管系統(tǒng)各段壓力、速度、面積及血流的關系是指血管內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1) BP形成的前提條件心血管系統(tǒng)內有血液充盈循環(huán)系統(tǒng)平均充盈壓 : 7mmHg(2) BP形成的基本因素 心臟射血 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 外周阻力1. 動脈血壓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2. 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及其生理變動(1) 動脈血壓的測量收縮壓脈壓舒張壓Blood pressure (mmHg)5 of 13收縮壓Sys

5、tolic pressure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12 of 13收縮壓: 100120 mmHg舒張壓: 6080 mmHg脈搏壓(脈壓): 3040 mmHg平均動脈壓 (舒張壓+1/3脈壓): 100 mmHg1 mmHg = 0.133 kPa 1 cmH2O = 0.098 kPa(2) 正常值血壓正常值的性別、年齡差異3. 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心臟因素 血管因素心臟每搏輸出量心率(1)(2)外周阻力主動脈和大動脈的順應性(3)(4) 血液因素循環(huán)血量(5)血液性質(6)Effectors that affect BP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壓搏出量增加心率增加外周阻力增

6、加彈性貯器下降循環(huán)血量下降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不同情況下的脈搏圖(二)動脈脈搏 1. 形成機制:在心動周期中,心臟射血造成動脈血管內壓力發(fā)生周期變化,使動脈血管出現(xiàn)搏動。 2. 波形3.傳播速度與血管彈性有關大A 中動脈 靜脈端小動脈Arteriole小靜脈Venule毛細血管血壓(四) 微循環(huán)血流的調節(jié)Autoregulation and capillary dynamics 3 of 38 1.神經(jīng)調節(jié) 血管運動纖維 2.體液調節(jié) 激素的調節(jié) 代謝產(chǎn)物的作用Autoregulation and capillary dynamics 7-13 of 38擴血管因素:CO2,O2,pH組織局部溫

7、度 六、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一)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原理與過程毛細血管 A端毛細血管 V端Autoregulation and capillary dynamics 22 of 38 有效濾過壓 = (毛細血管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 (EFP) -(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動脈端靜脈端生成回流組織液EFP = 13 mmHgEFP = -5 mmHg生成力量回流力量321488252522毛細血管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生成力量回流力量(二) 影響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因素1. 毛細血管血壓3. 組織液膠體滲透壓2. 血漿膠體滲透壓4.淋巴循環(huán)七、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一

8、)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過程毛細淋巴管結構示意圖Lymph nodeLymphaticcapillariesLymphaticvesselsPulmonaryCapillarynetworkBlood flowSystemicCapillarynetworkLymphaticcapillaries(二) 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義1.回收蛋白質;2.運輸脂肪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3.調節(jié)血漿與組織液之間液體平衡;4.清除組織中的紅細胞、細菌或其他微粒;5.與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有關。33 of 38橡皮腫SUMMARY小 結 組織液在毛細血管動脈端生成,在靜脈端回流。 各類血管在結構和功能上各有特點。 物質交換的場所在毛細血管床。 局部理化因素調節(jié)各細胞的血液供應。 淋巴管道是血液循環(huán)的輔助系統(tǒng)。血液充盈心血管系統(tǒng)是BP形成的前提,心臟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是產(chǎn)生血壓的條件。靜脈系統(tǒng)容量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