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39頁)_第1頁
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39頁)_第2頁
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39頁)_第3頁
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39頁)_第4頁
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3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層結構工程測量施工本工程屬于超高層結構工程,高精度測量控制網(平面控制網和水準控制網)的建立及傳遞是整個工程測量的重要基礎。專業(yè)的測量人員及先進的測量設備是整個工程測量質量的有力保障。在整個工程測量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于主樓外筒鋼柱在超高情況下精確控制及內外筒連接鋼梁的準確定位。測量方法測前準備在施工測量放線之前,應做好如下準備:(1)內業(yè)計算:仔細熟讀圖紙,熟悉規(guī)范、施工方案,認真分析軸線與各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并做好記錄。(2)對總包提供的測量主控制點進行內業(yè)計算、現場復核確認,將全站儀進行閉合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主軸線、控制點的投測。確保各控制點、線符合規(guī)范要求。(3)對投測時需要

2、的各種器具及人員作好準備,儀器儀表應有計量檢測合格證。(4)將內業(yè)計算的成果制成專業(yè)表格,便于施測速率和質量的提高。(5)控制點的設置要對施工現場要進行認真觀察、分析,確保在日后施測過程中不會受到外界影響,避免不通視、人為損壞。測量總流程測量總流程圖鋼結構安裝允許偏差名 稱允許偏差(mm)建筑物傾斜H/2500+10.0)且50建筑總高度偏差eH/1000且-30e30單節(jié)柱傾斜H/1000且10層高偏差H5建筑物矢量彎曲eL/2500 且e25.上柱和下柱的扭轉e3同層柱頂標高差-5e5梁水平度eL/1000且e10地腳螺柱(錨栓)位移2.0基礎柱底標高-2e2建筑物定位軸線L/20000,

3、且不應大于3.0底層柱底軸線對定位軸線偏移3.0柱子定位軸線1.0主要測量工作序號主要測量工作1城市大地坐標與建筑坐標轉換統(tǒng)一2首級控制網的移交與復測3平面和高程二級控制網“外控法”布置4平面和高程二級控制網“內控法”垂直引測,同步控制內外筒軸線、標高5平面和高程三級控制網測量,控制柱、梁、剪力墻、門、洞口的軸線、標高6底板基礎平面鋼柱底預埋件、墻立面預埋件安裝定位測量7鋼柱三維坐標位置的定位校正測量,并分析氣候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控制網的建立建立三級控制網首級控制網總包負責二級控制網布置在0.0m樓面或基坑內的各主要軸線控制點、標高控制點三級控制網引測在柱、梁、剪力墻、門、洞口的軸線控制點、

4、標高控制點統(tǒng)一測量控制的坐標系本工程0.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8.000m。設計藍圖 “X-O-Y”為城市大地平面坐標系與“x-o-y”為建筑平面坐標系相同,不需要轉換,直接可以引用。首級控制網的移交與復測進場后,在業(yè)主、監(jiān)理的主持下,對首級測量控制網辦理正式的書面移交手續(xù),實地踏勘點位,對已經損壞的點位作出標記說明。復測首級控制網的點位精度,測量點位之間的邊長距離和夾角,計算點位誤差。如點位誤差較大,需進一步和業(yè)主、監(jiān)理核對并確認??偲矫娑ㄎ蝗缦聢D。控制點成果表(7月10日測量成果報告)點名標注類型坐標高程備注XY-1螺桿19390.925119662.9606.75-2螺桿19502.6

5、87119660.7447.00-3螺桿19573.792119670.7716.94-4螺桿19717.208119661.6157.80-5螺桿19796.212119779.9849.49-6螺桿19650.732119798.92011.87-7螺桿19557.626119813.49911.92A8螺桿19404.126119528.3278.00總包08.12.25日提供總平面定位圖(7月10日的測量定位圖)地下室施工階段的二級控制網布置地下室四層,基坑深度最深22.3米,周邊作了基坑圍護樁和錨固拉結。首級控制網的點位精度經復核無誤后,在基坑周邊布設首級控制網,采用“外控法”引測基

6、坑內二級控制網。由于主樓地下室-22.3m0.000m外圍鋼柱的施工安排為滯后吊裝,外筒結構后施工,故主樓地下室外圍鋼柱的吊裝測量校正,是用外筒二級控制網進行控制。地下室大底板施工階段鋼結構二級控制網布置詳圖地下室二級控制網布置圖-4層1層施工階段,將首級控制網的點位,采用“外控法”引測到基坑內核心筒四個角部,形成二級控制網。地下室施工-41層階段二級控制網布置圖主樓155層、56層76屋、77層94層的二級控制網布置首層激光控制點平面布置圖首層激光控制點詳圖55層激光點位置平面轉換圖155層二級測量控制點布置示意圖主樓核心筒1層55層平面結構形式相似,平面軸線控制見上圖:主樓1層55層二級測

7、量控制點布置示意圖。5676層以上的核心筒墻體內縮,如果取同一控制點,勢必會采取更多的措施,且精度不高。因此,56層以上的平面軸線控制點需要在56層做位置轉換,詳見下圖:56層二級控制點位置轉換圖平面軸線控制點的位置轉換方法,首先應以圖紙設計的軸線點理論坐標為根據,用原控制點坐標為起算進行測設;然后布網測量并平差,與理論值比較,當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時才可以繼續(xù)上投。56層76層的二級控制點見下圖:5676層二級測量控制點布置示意圖76層激光點位置平面轉換圖主樓核心筒56層76層平面結構形式相似,平面軸線控制見上圖:主樓56層76層二級測量控制點布置示意圖。77頂層核心筒墻體內縮,如果取同一控制點

8、,勢必會采取更多的措施,且精度不高。因此,76層以上的平面軸線控制點需要在76層做位置轉換,詳見下圖。76層二級控制點位置轉換圖平面軸線控制點的位置轉換方法,首先應以圖紙設計的軸線點理論坐標為根據,用原控制點坐標為起算進行測設;然后布網測量并平差,與理論值比較,當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時才可以繼續(xù)上投。77層94層的二級控制點見下圖:7794層二級測量控制點布置示意圖走道板門洞94層以下測量控制點懸挑鋼平臺平面圖將首層的測量控制點引測到懸挑架平臺上,對該層被引測的四個平臺上的測量控制點閉合平差,符合規(guī)范后,采取防護措施,保護好平臺上的測量控制點。每次測量,利用平臺上的控制點對鋼柱進行測量校正。測量控

9、制點懸挑鋼平臺立面詳圖控制點的向上引測平面軸線控制點的引測(1)地下室施工階段的各結構部位定位放線,其平面軸線控制點的引測采用將基坑周邊的首級測量控制點引測到基坑中,布置二級控制點,用極坐標法或直角坐標法進行細部放樣。(2)當樓板施工至0.000m時,在基坑周邊的二級測量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用極坐標法或直角坐標法放樣測設激光控制點,點位布置詳見:二級控制網布置示意圖。由于0.000m層人員走動頻繁,激光點測放到樓面后需進行特殊的保護,因此需在0.000m層混凝土樓面預埋鐵件,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且具有強度后,再次放樣測設激光控制點并進行多邊形閉合復測,調整點位誤差,打上陽沖眼十字中心點標示,示意

10、如下圖:0.000m樓面激光控制點點位做法(3)上部樓層平面軸線控制點的引測,首次在0.000m層混凝土樓面激光控制點上架設激光鉛直儀,垂直向上投遞平面軸線控制點,以后每隔42m中轉一次激光控制點,詳見:軸線、標高基準點垂直傳遞途徑示意圖。為提高激光點位捕捉的精度,減少分段引測誤差的積累,制作激光捕捉靶。 激光點位捕捉方法示意圖(4)激光點穿過樓層時,需在組合樓板上預留200200的孔洞,澆筑樓板砼后,將點位通過空洞引測到各樓層上。預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激光點穿過樓層的預留洞做法說明:1)澆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樓面垃圾物堵塞孔洞。2)麻線繃在鐵釘上便于儀器找準中心點,用完后將麻線拆除,以免下

11、次阻擋激光投點。(5)激光控制點投測到上部樓層后,組成多邊形圖形。在多邊形的各個點上架設全站儀,復測多邊形的角度、邊長誤差,進行點位誤差調整并作好點位標記。如點位誤差較大,應重新投測激光控制點。(6)由于鋼結構施工在前,上部樓層的激光點位置未澆筑混凝土樓板,需在主樓核心墻側面焊接測量控制點的懸挑鋼平臺,把激光控制點投測到鋼平臺上并作好標記。平面控制軸線測放線步驟:任意架設儀器于鋼柱上的M點,后視垂直引測上來的兩通視基準點A、B,校核兩通視點位A、B的投測精度至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計算通視邊、A、B與建筑軸線的相對坐標關系,即可測放出該樓層所有的軸線。全站儀在鋼柱上的架設方法示意如下:平面控制軸線

12、測量放線示意圖主樓標高控制點的引測地下室施工階段的高程點位要求盡量布置在基礎沉降區(qū)及大型施工機械行走影響的區(qū)域之外。確保點位之間通視條件良好,便于聯(lián)測。主要方法如下:(1)布設高程基點:根據總包提供的高程控制點,將其高程引測至2#M900D塔吊的下方,再將其轉移到南面裙樓-4層混凝土柱上,作好標記,即為地下室高程控制點。此點每月與S4控制點進行閉合一次。(2)標高控制網的垂直引測:在高程傳遞的過程中,有兩種常規(guī)的方法可供選擇,比較如下: 引測 方法比較項目鋼 尺全 站 儀綜合改正溫度、拉力、尺長改正儀器自身溫度氣壓改正引測原理鋼尺精密量距三角高程測量數據處理人工計算程式化自動處理誤差分析系統(tǒng)誤

13、差(客觀因素)偶然誤差(人為因素)累積誤差(人為因素)系統(tǒng)誤差(客觀因素)示意圖計算式H=H0+HZ = H0+H+LSin比較結論過程繁瑣、累積誤差大簡便、快捷詳細步驟為:(1)地下室基準標高點引測選擇34個標高點組成閉合回路,用水準儀配合塔尺和鋼卷尺順著基坑圍護樁往下量測至地下室基礎。到基坑復測水準環(huán)路閉合差,當閉合差較大時重新引測標高基準點。(2)首層+1.000m標高基準點測量引測用水準儀引測首層+1.000m標高線至剪力墻外墻面,各點之間復測閉合后彈墨線標示。(3)地上各層+1.000m標高基準點測量引測地上樓層基準標高點首次由全站儀從首層樓面豎向引測,每升高42m引測中轉一次,42

14、米之間各樓層的標高用鋼卷尺順主樓核芯筒外墻面往上量測。全站儀引測標高基準點的方法如下:a、在0.000m層的砼樓面架設全站儀,輸入當時的氣溫、氣壓數據,對全站儀進行氣象改正設置。b、全站儀后視核心筒墻面+1.000m標高基準線,測得儀器高度值。對儀器內Z向坐標進行設置,包括反射棱鏡的常數設置。示意如下:全站儀照準+1.00米標高線確定Z坐標值c、全站儀望遠鏡垂直向上,順著激光控制點的預留洞口垂直往上測量距離,頂部反射棱鏡放在土建提模架或需要測量標高的樓層位置,鏡頭向下對準全站儀。由于全息反射貼片配合遠距離測距時反射信號較弱,影響測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鏡配合全站儀進行距離測量。反射棱鏡放置

15、示意如下:第1步第2步第3步d、計算得到反射棱鏡位置的標高后,用水準儀后視全站儀測得的標高點,計算水準儀儀高值,將該處標高轉移到剪力墻側面距離本樓層高度+1.000m處,并彈墨線標示。e、軸線、標高基準點垂直傳遞途徑示意軸線、標高基準點垂直傳遞途徑示意圖平面和高程控制基準點位埋設及保護措施由于本工程工期較長,為確保現場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的穩(wěn)定性,場區(qū)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采用永久點的方法來埋設,測量人員應經常去現場巡視樁點的情況??刂泣c在施工測量使用過程中,定期進行復測,如有變動或破壞應及時由總包恢復并函告鋼結構分包方。其永久點埋設及保護措施如下所示:保護措施示意圖預埋件的測量定位地腳螺栓測量定

16、位在埋件施工過程中預埋錨栓的定位尤為重要,否則將影響整個后期鋼柱,鋼梁及其他構件的安裝,在埋件預埋前測量技術人員應認真分析圖紙,掌握軸線與各構件之間的尺寸,將圖紙上尺寸按比例大小反映到平面上。由于螺桿不易固定,故在預埋前在螺桿上加裝一塊自制定位套架加以固定,在套架上分出中心線,但因大多埋件都是在鋼筋綁扎完后直接進行預埋,鋼筋易松動,不便施工放線。即在預埋過程中將全站儀架設到空曠便于觀測的位置,在埋件四周用全站儀測設埋件中心坐標,用油筆作好標記作為控制點,用絲線對準兩頭控制點拉直,將埋件中心線對準絲線進行預埋,同時用水準儀對螺栓頂部進行標高監(jiān)測,待標高到位后,再由全站儀直接對預埋件進行精測,待達

17、到測量精度要求后,再用鋼筋對埋件四周進行加固。然后在螺栓頂部及絲扣處涂上黃油,用布條進行包扎。以防止生銹和混凝土澆灌時碰壞絲扣。在土建澆筑混凝土時,要對螺栓進行監(jiān)測,以免由于碰撞給螺栓帶來移位,隨時對螺栓進行糾正,注意對成品的保護?;炷翝补嗤戤吅蠹纯扇∠侣菟ǖ墓潭ㄤ摪濉T儆萌緝x在混凝土上測設螺栓中心線,由鋼尺量出螺栓的偏差。如出現較大偏差應及時對螺栓做出相應調整。螺栓預埋固定如下圖:外筒鋼柱地腳螺栓固定示意圖內筒鋼柱地腳螺栓固定示意圖核心墻立面預埋件的測量定位鋼筋綁扎前,將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軸線和標高測設到下一樓層。根據下一樓層上的埋件軸線和標高控制線,在土建核心墻水平鋼筋綁扎前,把埋件初

18、步就位,等土建鋼筋基本綁扎完,利用土建鋼管腳手架,對預埋件進行精確校正,如遇豎向或水平鋼筋阻擋,應及時調整鋼筋綁扎位置。精確校正埋件標高,并排焊接兩根12mm鋼筋作為埋件托筋,埋件與核心墻鋼筋之間焊接固定,如下圖所示:埋件就位安裝剖面示意圖埋件安裝立面示意圖埋件測量定位示意圖埋件安裝就位固定后,由總包、監(jiān)理測量復核,驗收合格后澆注混凝土。核心筒鋼柱測量方法內業(yè)計算柱頂中心坐標,并在柱頂作好點位標示。在土建提模平臺上的二次控制網豎向投點處架設全站儀,測量柱頂中心軸線偏差,檢查單節(jié)柱垂直度。每根柱測量兩個點,檢查鋼柱扭曲。 核心筒鋼柱測量示意圖鋼柱的安裝校正鋼柱吊裝臨時固定后,鋼柱校正即可進行,鋼

19、柱的校正內容包括安裝前的準備工作、柱底就位、柱底標高校正、柱身垂直度校正等。鋼柱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根據所測放的軸線校正預埋件偏差過大的螺栓,以利于鋼柱安裝后的柱底就位。(2)在鋼柱底板邊緣劃出鋼柱的中心線,為鋼柱安裝就位做準備。(3)清除預埋件上的絲口保護套、螺絲上的砼和鋼銹并給絲口涂抹黃油。(4)用水平儀從高程點引測標高,調平設置在柱腳底部的標高調節(jié)螺母。柱底就位柱底就位應盡可能在鋼柱安裝時一步到位,少量的校正可用千斤頂和撬棍校正。柱底就位后軸線偏差應不大于3mm。鋼柱標高控制測量本工程鋼柱的標高控制主要測量控制各節(jié)柱頂標高,由于鋼材壓縮變形、基礎沉降及鋼材線脹變形(=K*t*H K即為

20、鋼材的線脹系數)等的綜合影響,隨著施工樓層高度的增加,柱頂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差會越來越大,因此柱頂設計標高不能作為鋼柱標高控制的標準,此時需要有一個對整個建筑物基礎沉降觀測及結構變形驗算的綜合考慮,從而近似得出每一節(jié)鋼柱頂部實際應該控制的目標高度。操作難度較大。故確定鋼柱高度采用相對標高控制。為保證整個建筑物的設計標高不受影響,每次標高引測均從0.0米開始,始終按設計標高控制每次吊裝的柱頂標高。層高偏差控制目標:5mm。當層間高度偏差超限時可通過加墊板墊高或切割襯板降低上一節(jié)鋼柱標高的方法來達到對鋼柱標高進行控制的目的。鋼柱測量示意圖鋼柱垂直度測量柱底就位和柱底標高校正完成后,即可用經緯儀檢查

21、垂直度。方法是在柱身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用經緯儀照準鋼柱柱頂處側面中心點,然后比較該中心點的投影點與柱底處該點所對應柱側面中心點的差值,即為鋼柱此方向垂直度的偏差值。單節(jié)鋼柱垂直度經校正后偏差值/1000且絕對偏差10mm。當視線不通時,可將儀器偏離其所在的軸線,但偏離的角度應不大于15度。經緯儀校正地下室鋼柱垂直度如視線被擋或由于場地狹窄,不便架設經緯儀的情況下,可改為由全站儀對柱頂的三維坐標進行控制。結合本工程鋼柱外型有多種型號特點,如有箱形柱,H形柱,王字柱及十字柱。應根據鋼柱本身外型特點制定不同的測控方法。如箱形、H形可采用同一種測控方法,即在柱角四周頂部,用油漆筆做上控制記號,事先在圖

22、紙上計算出柱子四角的三維坐標值(x、y、z),在柱子吊裝到位后,將全站儀架設到視野開闊的點上,在柱子校正過程中,將小棱鏡置于柱子頂部四角逐一測量各點,直到柱子設計坐標值與儀器所測坐標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不同型號鋼柱測量觀測點位布置示意圖如下:矩型鋼柱主要控制點王字型鋼柱主要控制點十型鋼柱主要控制點鋼柱測量校正方法(1)對于第二節(jié)以上的鋼柱吊裝首先是柱與柱接頭的相互對準,塔吊松勾后用全站儀進行三維坐標點進行垂直控制,校正上節(jié)鋼柱垂直度時要考慮下節(jié)鋼柱相對于軸線的偏差,校正后上節(jié)柱頂對于下一節(jié)柱頂的偏差為,使柱頂偏回到設計允許的范圍內,從而便于柱間和斜撐的順利吊裝以及保證鋼柱安裝的精度。(2)當一片區(qū)

23、的鋼柱、梁和斜撐安裝完畢后,對這一片區(qū)鋼柱需要整體進行測量校正;對于局部尺寸偏差,用千斤頂或倒鏈收緊合攏或頂開來調校。校正后緊固高強螺栓。(3)當高強螺栓緊固(初擰)完成后,對這一片區(qū)的鋼柱再次進行整體觀測,并做好記錄,根據記錄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決定對焊前偏差是否還需要進行局部尺寸調整以及確定焊接順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縮的傾斜預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組進行施焊。當焊接完成后,對該片區(qū)的鋼柱、鋼梁再次復測,并做好記錄,焊后復測資料作為上一節(jié)鋼柱吊裝校正和焊接時的參考依據。吊裝測量流程如下吊裝測量流程鋼柱測量坐標實測值與理論值對比糾偏由于外框柱,每節(jié)柱頂的坐標值都有變化,測控過程必須根據設計坐標

24、值來控制實際坐標值。下表為測量坐標理論值。現場實測值與理論值對比,再進行校正糾偏,直至滿足規(guī)范為止。地下室柱腳中心坐標值P1(柱腳底中心)坐標理論值理論值與實測值對比構件編號XYZXYZ各鋼柱中心坐標以鋼結構深化圖中數據為準,深化圖分期分批出圖,由總包、監(jiān)理、業(yè)主、設計院審核確認后才能使用。21層和58層外筒鋼柱標高調整在21層與58層此處鋼柱標高調整值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并由各方討論確定。調整值樣表見下表。21層外筒鋼柱標高調整柱號結構標高鋼柱標高實際標高調整標高Z1-192.670m95.1795.17+A95.17+BZ1-292.670m95.1795.17+A95.17+BZ1-392.

25、670m95.1795.17+A95.17+BZ1-492.670m95.1795.17+A95.17+BZ1-592.670m95.1795.17+A95.17+BZ1-692.670m95.1795.17+A95.17+BZ1-792.670m95.1795.17+A95.17+BZ1-892.670m95.1795.17+A95.17+BZ2-192.670m94.1794.17+A94.17+BZ2-292.670m94.1794.17+A94.17+BZ2-392.670m94.1794.17+A94.17+BZ2-492.670m94.1794.17+A94.17+BZ3-192.

26、670m95.1795.17+A95.17+BZ3-292.670m95.1795.17+A95.17+BZ3-392.670m95.1795.17+A95.17+BZ3-492.670m95.1795.17+A95.17+B備注:A數值由現場實際測量確定,B數值由各方討論確定。58層外筒鋼柱標高調整柱號結構標高鋼柱標高實際標高調整標高Z1-1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2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3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4252.070m253.57253.5

27、7+ A253.57+ BZ1-5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6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7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1-8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2-1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2-2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2-3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2-4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28、BZ3-1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3-2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3-3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Z3-4252.070m253.57253.57+ A253.57+ B備注:A數值由現場實際測量確定,B數值由各方討論確定。日照和焊接變形對鋼柱垂直度偏差影響的分析與預控1、日照影響的分析與預控:由于日光照射在鋼柱的一側,鋼柱將會向背光的一側發(fā)生附加的傾斜位移。尤其是夏季上午9:0010:00和下午2:003:00時,柱兩側溫差在3C 10C,這時可考慮對鋼柱按如下理論公式=a

29、*t*L/2h(其中:柱頂因溫差影響產生的位移值、a:鋼材的線膨脹系數、t:柱兩面的溫差、L:鋼柱的長度、h:溫差方向柱截面的厚度)進行預偏,預偏方向與太陽光照方向相反。示意如下:溫度荷載對鋼柱的影響示意圖2、關于典型鋼柱焊接收縮變形影響的分析與預控:鋼柱校正完后,鋼柱垂直度和軸線位置都校正正確的情況下,如果不考慮焊接收縮影響時往往會發(fā)生較大的焊接變形。施工經驗證明,鋼板厚度50mm以上時,梁-柱焊縫收縮一般約為2mm,柱-柱焊縫收縮一般約為3.5mm,每節(jié)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頂垂直度位移值約為2.5mm,故在測量校正時除中心柱外尤其是對邊緣柱均應考慮焊接變形對鋼柱進行預控,包括焊接收縮對鋼柱標

30、高的影響也一樣要進行預控。(1)具體做法:在鋼柱的四面沿對接縫上下各焊接一塊馬板,根據千分表的大小及在監(jiān)測的同時滿足焊接操作的需要,設置馬板的大小及上下間距。對稱擺放千分表于優(yōu)先焊接的柱兩側對應的下面馬板上,調節(jié)千分表鎢鋼針與上面的馬板頂緊,固定旋鈕,記下此時千分表初始讀數,即可開始焊接準備。具體做法見下面的示意圖。在焊接的過程中定時觀察千分表表盤的讀數,比較兩表盤讀數差值,套用相應的計算公式即可知鋼柱由于不稱施焊所造成的焊接變形。千分表工作原理及千分表監(jiān)測焊接變形方法示意圖如下所示:千分表測量示意圖經計算得出如下所示位移公式:=(s2-s1)*L/h。鋼柱位移示意圖公式:=(s2-s1)L/

31、h(2)變形分析:正常情況下鋼柱對稱焊接所造成的柱頂位移一般2.5mm,對于一根10000*1000*1000的箱形柱,根據上圖位移公式=(s2-s1)*L/h可知,在對該鋼柱進行焊接變形監(jiān)測時兩表盤讀數差不超過0.25mm(千分表測量精度0.001mm),故當讀數差超過這一范圍時即表示焊接變形過大,這時可提示焊接操作人員重新調整焊接順序,從而達到對焊接變形進行實時監(jiān)測的目的。根據焊接變形的實時監(jiān)測,結合焊工焊接操作全過程,通過不斷地分析總結,焊接工即可摸索出一套做到完全對稱施焊的經驗來。否則需不斷地通過千分表配合觀測來進一步摸索經驗,直到擺脫對千分表的依賴為止。腰桁架與伸臂桁架控制點的布置主

32、要控制點布置在桁架上方鋼柱柱頂中心。同時在分斷口中心,斷口附近的上弦節(jié)點上方和下弦節(jié)點下方的左右200mm處,用鋼尺分中找出觀測控制點。參考設計院給定的桁架起拱值,經過各方的討論確定后,由內業(yè)人員計算出中心點坐標值,作為控制桁架的主控制和輔助控制點。 200mm200mm200mm200mm桁架測??刂泣c的布設示意圖(1)桁架的安裝測控: 全站儀+小棱鏡。將全站儀架設在控制軸線上,整平對中后,輸入測站點(X,Y)坐標數據,然后將小棱鏡放置到桁架觀測點上,用小棱鏡底部中線對準控制點,用全站儀十字絲中心照準小棱鏡,所測設數據與控制點設計坐標值進行對比得出偏差,如偏差較大,則用倒鏈和千斤頂對軸線方向

33、進行校正,直到偏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然后用同種的方法對桁架另一端進行校正,各點到位后再由焊工對節(jié)口進行點焊加固。加固好后再對桁架進行一次全面復測,并做好原始數據復測記錄。(2)桁架的標高控制:全站儀+小棱鏡標高的控制可將塔尺置于上弦桿頂部,垂直放置,用水準儀監(jiān)測上弦桿頂部的設計高程,對各節(jié)點進行高程控制。在斷口附近的上弦節(jié)點上方和下弦節(jié)點下方的左右200mm處,用鋼尺分中找出觀測控制點,由內業(yè)人員計算出中心點坐標值,作為桁架對接控制點。 鑄鋼節(jié)點測量定位1、控制點的設置:將鑄鋼件各柱頭分中,沿接口處中心線向內量100mm,用陽沖打上點,作為控制點(如下圖),然后用全站儀對各點進行三維坐標控制,而桁

34、架另一端則與巨型柱中鋼柱連接,直接用連接板進行連接安裝。鑄鋼節(jié)點測量示意圖2、鑄鋼節(jié)點的安裝就位:全站儀+小棱鏡。在節(jié)點吊裝前,先讓架子工將胎架搭設到與鑄鋼節(jié)點底部標高相同位置,但不能高于節(jié)點底部標高,這樣可便于鑄鋼節(jié)點標高的調整。待節(jié)點吊裝到位后,先將鑄鋼節(jié)點放到需要就位的大致位置的胎架上,然后與轉換桁架連接的一個接口進行大致固定,用肉眼先進行位置觀察,大致調整節(jié)點各連接口所對位置。然后再用全站儀進行觀測校正。即將小棱鏡最下面的尖點處放到鑄鋼節(jié)點做好的控制點上,對準儀器目鏡方向,將棱鏡水泡慢慢調平居中,然后用全站儀目鏡十字絲中點照準棱鏡十字絲中點進行觀測,根據儀器提供的X、Y方向用倒鏈或千斤

35、頂進行前后左右調整,當位置與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后,再將與轉換桁架連接的接口讓焊工進行點焊加固,其它各接口用鋼柱作支撐對鑄鋼節(jié)點進行加固,然后再將各桿件對號入座形式進行連接。頂拱結構測量定位主樓94F至頂層為頂拱結構,由于鋼管桁架的底座為鉸支座連接,即對測量校正定位造成了一定難度,為滿足在施工中能達到設計要求,故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測控。測量控制點測量控制點在94層轉換一次,利用7694層的二級測量控制點,在四個控制點處向96層轉移控制點,見下圖:測量控制點轉換立面圖測量控制點轉換平面圖94層以上控制點平面圖測量方法1、管桁架對接節(jié)點的測量標記方法:在各鋼節(jié)點管壁外表面,連接與各桿件的相貫線的交點即為節(jié)點三維控制點,然后用陽沖打點,用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