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_第1頁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_第2頁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_第3頁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_第4頁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氣體摩爾體積21標準狀況下有關氣體的重要計算公式(1)n(mol)(2)M(gmol1)22.4(Lmol1)(gL1)使用范圍:適用于所有的氣體,無論是純凈氣體還是混合氣體。當氣體摩爾體積用22.4 Lmol1時必須是標準狀況下。3對氣體摩爾體積的理解(1)在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 Lmol1,因此我們認為22.4 Lmol1是在特定條件下(即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2)并不一定只有在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才是22.4 L。因為一定量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溫度和壓強,且體積與壓強成反比,與溫度成正比,故1 mol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22.4 L,在非標準狀況下

2、也有可能是22.4 L。1L22.4 L molV 3 物質(zhì)的質(zhì)量、粒子數(shù)、物質(zhì)的量等均為客觀因素,不會因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而氣體體積、氣體密度等會受外界條件的影響。 “22.4L/mol” 必須在必須在標準狀況標準狀況和和氣態(tài)物氣態(tài)物質(zhì)質(zhì)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使用,缺一不可。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使用,缺一不可。高考干擾選項一直設在高考干擾選項一直設在“標準狀況標準狀況”上,用上,用“常溫常壓常溫常壓”、“相同狀況相同狀況”、“通常狀況通常狀況”、“25,1.01105Pa”等說法來代替等說法來代替“標準狀況標準狀況”,干擾一直都有效。,干擾一直都有效。4一、阿伏加德羅定律一、阿伏加德羅定律

3、 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數(shù)目的分子。51.四同四同:同溫同壓同體積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數(shù)同分子數(shù)2、數(shù)學表達式、數(shù)學表達式相同條件下: V1/V2=N1/N2n1n2注意:注意:(1)“三同三同”定定“一同一同”。(2)適用于氣態(tài)物質(zhì)。既適用于單一氣體,)適用于氣態(tài)物質(zhì)。既適用于單一氣體, 又適用于混合氣體。又適用于混合氣體。6三、阿伏加德定律的推論三、阿伏加德定律的推論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因為R是常數(shù),所以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有:PV/nT=定值狀態(tài)狀態(tài)1狀態(tài)狀態(tài)2P1、V1、n1、T1P2、V2、n2、T2則有:則有:=P1V1P2V2n1T1n2T2適用范

4、圍:單一氣體、混合氣體、化學反應前后氣體。適用條件:密閉容器7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V=nRT P-壓強壓強V-體積體積n-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量R-常數(shù)常數(shù)T-熱力學溫度熱力學溫度(T=273+t)8介紹:介紹:克拉珀龍方程(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克拉珀龍方程(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PV=nRT (R=8.314 Pam3mol-1K-1)若若T=273KT=273K(00),),P=1.01P=1.0110105 5PaPa,n=1moln=1mol,R=8.314R=8.314( (即標準狀況)則即標準狀況)則 V=V=升升4.221001. 1273314. 81PnRT5=

5、 = = = 9氣體摩爾體積是阿伏加德羅定律的特例溫度溫度壓強壓強氣體的量氣體的量氣體的氣體的體積體積阿伏加德阿伏加德羅定律羅定律同溫同溫同壓同壓同分子數(shù)同分子數(shù)同體積同體積氣體摩爾氣體摩爾體積體積01大氣壓大氣壓1mol22.4L10. 根據(jù)根據(jù)克拉泊龍方程導出克拉泊龍方程導出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11思考:思考:升4 .221001. 1273314. 81PnRTV5=1mol1mol任何氣體只有在任何氣體只有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才標準狀況下其體積才約是約是22.422.4升嗎?升嗎?12例:例:1mol任何氣體在常溫下(任何氣體在常溫下(25),1.106105Pa

6、壓強時的體積是多少壓強時的體積是多少升?升?升升4.2210106. 1298314. 81PnRTV5= = = = 13氣體狀態(tài)方程氣體狀態(tài)方程:PV= n R T (1)PV=(m/M)RT(2)公式變形:公式變形:PM=m R T /V= RT即:即:M= RT/ P(3)二、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幾個推論二、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幾個推論14依據(jù):依據(jù):PV=n RT 或或 PV=RTMmP2V2P1V1=所以所以n1RT1n2RT21. 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 (已知P1=P2,T1=T2)2121nnVV= =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一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一語言敘說:在溫度、壓

7、強相同時,氣體的體積與物質(zhì) 的量成正比。15 練習練習1 1 同溫同壓下,同物質(zhì)的量的乙炔氣體(C2H2)與苯蒸氣(C6H6)體積比是( )(A)3:1 (B)1:1 (C)1:3 (D)2:3 B162.同溫同體積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已知T1=T2 ,V1=V2)依據(jù):依據(jù):PV=n RT 或或 PV=RTMmP2V2P1V1=n1RT1n2RT2所以所以2121nnPP= =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二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二語言敘說:在溫度、體積相同時,氣體的壓強與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17 練習練習2 2 1. 在某溫度下,將0.1摩Cl2和0.4摩H2充入容積為2升的密閉容器中,測

8、得其壓強為1大氣壓,點火充分反應后再恢復到原來溫 度 時 , 容 器 內(nèi) 的 壓 強 是 ( )(A)0.2大氣壓 (B)0.6大氣壓 (C ) 1 個 大 氣 壓 ( D ) 無 法 確 定C練習:某溫度下,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適量的氨氣和氯氣恰好完全反應:8 NH3+3 Cl2= N2+6 NH4Cl(固)則反應前后容器中的壓強比應接近于( )(A)11 :1 (B)1 :11 (C)7 :11 (D)11 :7A18依據(jù):依據(jù):PV=n RT 或或 PV=3. 同溫同壓下,同體積任何氣體的質(zhì)量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式量)之比(已知 T1=T2,P1=P2,V1=V2)RTMm所以所以P2V

9、2P1V1=m1M2RT1m2M1RT22121mmMM= =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三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三語言敘說:在溫度、壓強、體積相同時,氣體的質(zhì)量與摩爾質(zhì)量成反比。19 練習練習3 3 1.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或分子數(shù)或物質(zhì)的量)的下列氣體中,質(zhì)量最大的是( )(A)氦氣 (B)氫氣 (C)氧氣 (D)氮氣 2. 某氣體的質(zhì)量是同溫同壓同體積氫氣質(zhì)量的22倍,則該氣體的式量是( )(A)22 (B)66 (C)88 (D)44 CD20練習練習3 3.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下列氣體中,質(zhì) 量最大的是( ) (A)氦氣 (B)氫氣 (C)氧氣 (D)氮氣 C練習4. 同溫同壓下,同

10、體積的甲乙兩種氣體的質(zhì) 量比為7:4,如果乙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6, 則甲氣體的化學式為( ) (A)CO (B)HCl (C)SO2 (D)O2 A214. 同溫同壓下,相同質(zhì)量的任何氣體的體積與其摩爾質(zhì)量(式量)成反比( 已知 T1=T2,P1=P2,m1=m2)依據(jù):依據(jù):PV=n RT 或或 PV=RTMmP2V2P1V1=m1M2RT1m2M1RT2所以所以=1221MMVV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四語言敘說:在溫度、壓強相同時,等質(zhì)量的氣體,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成反比。221. 現(xiàn)有兩種氣體,它們的分子量分別為MA:MB(1)當兩種氣體質(zhì)量相同時,標準狀況下A與B的

11、體積比為 ,所含分子數(shù)比為 。(2)當兩種氣體(同溫同壓)的體積相同時,A和B的質(zhì)量比為 。 MB:MAMB:MAMA:MB練習練習: :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氣體的體積比是 。練習45:4235. 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密度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式量)之比(已知T1=T2,P1=P2)以及 =m/V則:則:2121MM= =r rr r依據(jù):PV=n RT 或 PV=RTMm2121nnVV=( (推論一已得)推論一已得)m1r r1 1m2r r2 2=m1M1m2M2所以所以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五語言敘說:在溫度、壓強相同時,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成正比。24

12、例、 求標準狀況下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 。 (同溫同壓下)(同溫同壓下) D-相對密度相對密度 D=D =r r1 M1r r2 M2=r r(O2)= 32g/mol22.4L/mol 2g/mol22.4L/molr r(H2)=解:解: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mol的氣體的氣體r r(H2)r r(O2)M(H2)M(O2) =251. 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下列氣體,密度與其它三者不同的是( )(A)N2 (B)C2H4 (C)CO (D)H2S2. 同溫同壓下,密度相同的氣體組是( )(A)CO、N2 (B)NO、CH4 (C)C2H4、NO (D)SO2、Cl2 DA練習526依據(jù):

13、依據(jù):PV=n RT 或或 PV=RTMm6. 同溫同體積下,相同質(zhì)量的任何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式量)與壓強成反比( 已知 T1=T2,V1=V2,m1=m2)P2V2P1V1m1M2RT1m2M1RT2=1221PP= =MMMM所以所以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六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六語言敘說:在溫度、體積,質(zhì)量相同時,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成正比。27例:在同溫度,同體積和同質(zhì)量的下列氣體中,氣體的壓強最小的是( )(A)CO2 (B) CH4 (C) H2 (D) COA練習練習628依據(jù):依據(jù):PV=n RTP2V2P1V1=n1RT1n2RT2P2P1V1V2=所以所以7

14、. 同物質(zhì)的量同溫度下,任何氣體體積與壓強成反比(已知n1=n2,T1=T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七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七語言敘說:在溫度、物質(zhì)的量相同時,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的體積成正比。298氣體的密度和相對密度(1)任意狀態(tài)下氣體密度:(氣體) gL1。(2)標準狀況下氣體密度:(氣體) gL1。(3)A氣體對B氣體的相對密度D(B) mV122.4L molM 22.4MrABr rr r ABMM 309求混合氣體平均式量的幾種方法:(1)已知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和總物質(zhì)的量 ,則 。(2)已知標準狀況下的氣體密度,則 22.4_Lmol1。(3)已知相同條件下兩種氣體的相對密度為d,則 d

15、Mr。(4)已知各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則MAa%MBb%MCc%。Mmn總總總總MM31隨堂檢測隨堂檢測1. 800mL的某氣體,在標準狀況下,質(zhì)量是1克,求這種氣體的式量。2. 某有機物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16克/升,求這種氣體的式量。3. 某有機物氣體在同溫同壓下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69,求該氣體的式量。 32 練習練習2 2 1.將H2、O2、N2三種氣體分別裝在三個容積相等的容器中,當溫度和密度完全相同時,三種氣體壓強(P)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P(H2)=P(O2)=P(N2) (B)P(H2)P(N2)P(O2)(C)P(H2)P(O2) P(N2) (D)P(N2

16、)P(O2) P(H2)B33 練習練習4 4 2. . 同溫同壓下,將同溫同壓下,將1 1體積的體積的NONO2 2和和2 2體積的體積的NONO進行比較,則進行比較,則NONO2 2與與NONO的:的:(1 1)分子數(shù)之比為)分子數(shù)之比為 ; (2 2)原子數(shù)之比為)原子數(shù)之比為 ; (3 3)質(zhì)量之比為)質(zhì)量之比為 ; (4 4)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5 5)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 。 1:23:41:234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應用應用351、已知氣體反應物的體積比,求生成、已知氣體反應物的體積比,求生成物的分子式。物的分子式。2、式量的確定。、式量的確定。3、判斷混

17、合氣體的組成。、判斷混合氣體的組成。4、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三、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應用三、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應用361、求生成物的分子式例題例題1、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體積X2(氣)跟(氣)跟3體積體積Y2(氣)化合生成(氣)化合生成2體積氣態(tài)化合物體積氣態(tài)化合物A,則化合,則化合物物A的化學式是(的化學式是( )A、XY3 B、XY C、X3Y D、X2Y3分析:分析:(1)由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同溫、同壓下,由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同溫、同壓下, V1/V2=n1/n2,得:得:n(X2): n(Y2): n(A) = 1: 3 :2(2

18、)由物質(zhì)的量之比)由物質(zhì)的量之比=化學方程式各物質(zhì)前的系數(shù)比,化學方程式各物質(zhì)前的系數(shù)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X2+3Y2=2A。(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分子式為的分子式為XY3。A小結(jié):小結(jié):一般思路:(一般思路:(1)微粒個數(shù)比)微粒個數(shù)比=物質(zhì)的量之比物質(zhì)的量之比=化學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系數(shù)比;(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系數(shù)比;(2)寫出化學反應方)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程式;(3)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定生成物的分子式。)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定生成物的分子式。 372、式量的確定、式量的確定例題2、有一真空瓶的質(zhì)量為m1g,該瓶充入氧氣后

19、總質(zhì)量為m2g;在相同狀況下,若改充某氣體A后,總質(zhì)量為m3g。則A的分子量為 。分析:分析:(1)m(O2)=m2m1(g)則:則:n(O2)=(m2m1)g/32gmol-1= (m2m1)/32 mol(2)m(A)=m3m1(g), 設氣體設氣體A的摩爾質(zhì)量為的摩爾質(zhì)量為M,則:則:n(A)=(m3m1)/M mol(3)因氣體)因氣體A與氧氣的體積相等,由推論:與氧氣的體積相等,由推論:V1/V2=n1/n2得:得:(m2m1)/32 mol = (m3m1)/M mol則:則:M=32(m3m1)/ (m2m1) (g/mol)32(m3m1)/ (m2m1)38小結(jié):求式量的幾種

20、方法:小結(jié):求式量的幾種方法:(1)應用阿伏加德羅定律求解。(如,例題)應用阿伏加德羅定律求解。(如,例題2)(2)已知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已知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求解:求解: M= 22 .4 (3)已知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壓強()已知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壓強(P)、溫度()、溫度(T)、)、 密度密度 () 求解:求解:M= R T / P(4)由摩爾質(zhì)量公式求解:)由摩爾質(zhì)量公式求解:M=m/n(5)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 M(混)(混)= m(總)(總)/ n(總)(總)(6)由氣體的相對密度求解(略)由氣體的相對密度求解(略) 393、判斷混合氣體的組成、判斷

21、混合氣體的組成例題例題3、常溫下,在密閉容器里分別充入兩種氣體各、常溫下,在密閉容器里分別充入兩種氣體各0.1mol,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溫度時,壓強降低為開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溫度時,壓強降低為開始時的始時的1/4。則原混合氣體可能是(。則原混合氣體可能是( )。)。A、H2和和O2 B、HC l和和NH3 C、H2和和C l2 D、CO和和O2分析:由題意,反應前后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由推論:分析:由題意,反應前后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由推論:同溫、同體積時:同溫、同體積時: P2 / P1 =n2 /n1,逐一分析。,逐一分析。A項:項: 2H2 + O2= 2H2

22、O(液)(液) 2mol 1mol 0.1mol 0.05mol 由計算知:余由計算知:余0.05molO2,因此因此P反應后反應后 / P反應前反應前 =n反應后反應后 /n反應前反應前=0.05mol/(0.1+0.1)mol=1/4。符合題意。符合題意。B項:項: HC l + NH3= NH4C l(固體)(固體) 1mol 1mol 0.1mol 0.1mol 無氣體剩余,反應后體系壓強降為無氣體剩余,反應后體系壓強降為0,不合題意,不合題意C項:項: H2 + C l2 = 2HCl 1mol 1mol 2mol 0.1mol 0.1mol 0.2mol 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

23、,則體系壓強不變。不合題意。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體系壓強不變。不合題意。D項:項: 2CO + O2 = 2CO2 2mol 1mol 2mol 0.1mol 0.05mol 0.1mol據(jù)反應方程式知:據(jù)反應方程式知:O2過量,余過量,余0.05mol;生成;生成CO2 0.1mol,故故P反應后反應后/ P反應前反應前 =n反應后反應后 /n反應前反應前 =(0.1+0.05)mol /(0.1+0.1)mol = 3 / 4(不合題意)(不合題意)A40小結(jié):T、V不變時,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反應前后體系壓強的變化關系(1)若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反應前后體系)若反

24、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反應前后體系壓強不變。如:壓強不變。如: H2+C l2 =2HCl(點燃),則(點燃),則n1=n2,有有P1=P2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而言,在溫度、容積不變時: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而言,在溫度、容積不變時:(2)若為氣體物質(zhì)的量減少的化學反應,則反應后體系壓)若為氣體物質(zhì)的量減少的化學反應,則反應后體系壓強減小。如:強減小。如: 2CO+O2=2CO2(點燃)則(點燃)則n2n1,有有P2n1,有有P2P1414、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例題例題4、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放入、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放入3L氣體氣體R和氣和氣5L氣體氣體Q,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

25、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R(g)+5Q(g)=4X(g)+n y(g)。)。反應完全后,容器溫度不變,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原來的反應完全后,容器溫度不變,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原來的87.5%,則化學方程式中的則化學方程式中的n值是(值是( )。)。A、2 B、3 C、4 D、5解法一:可假設充入解法一:可假設充入3mol氣體氣體R和和5mol氣體氣體Q,由反應方程式:,由反應方程式: 2R(g)+5Q(g)=4X(g)+n y(g) 2mol 5mol 4mol n mol 3mol 5molR過量,余過量,余1mol R,生成,生成4mo l X氣體和氣體和n mo l Y氣體,則:氣體,則:

26、反應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為:反應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為: n反應后反應后=(4+n+1)mol由由P反應后反應后 / P反應前反應前 =n反應后反應后 /n反應前反應前 ,而,而P反應后反應后 / P反應前反應前=87.5% ,有:,有:(4+n+1)/(3+5) = 87.5%,所以:,所以:n=2.巧解:巧解:因反應完成后,壓強變小,故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因反應完成后,壓強變小,故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即:小的反應,即:2+54+n,得:,得:n3,只能選,只能選A。A分析:由題意:反應前后體積不變、溫度不變,則可由推論分析:由題意:反應前后體積不變、溫度不變,則可由推論P2 / P1 =n2

27、 /n1來解答。來解答。42本節(jié)小結(jié):43鞏固練習:1、在、在100C時,碳酸氫銨分解:時,碳酸氫銨分解: NH4HCO3(s)=NH3(g)+CO2(g)+H2O(g),求所得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為多少?求所得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為多少?2、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下列氣體,產(chǎn)生壓強最大的、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下列氣體,產(chǎn)生壓強最大的是(是( )A、H2 B、SO2 C、O2 D、CH41、分析:取、分析:取1molNH4HCO3考慮。由化學反應方程式:考慮。由化學反應方程式: NH4HCO3(s)=NH3(g)+CO2(g)+H2O(g), 79g 1mol 1mol 1mol則則1mol NH4

28、HCO3受熱分解生成受熱分解生成3mol氣體。氣體。1molNH4HCO3質(zhì)量為質(zhì)量為79g,由質(zhì)量守恒知,生成的,由質(zhì)量守恒知,生成的3mol氣體質(zhì)量也為氣體質(zhì)量也為79g。得:。得:M=m(總)(總)/ n(總)(總)= 79(g)/ 3 =26.3 g/mol2、分析: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時:、分析: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時:V1/V2= M2 / M1。而在而在同溫、同壓下:同溫、同壓下: V1/V2=n1/n2,所以有:所以有: n1/n2= P1 / P2 =M2 / M1。顯然,顯然,M越小,越小,P越大。選越大。選A。A442.2.氣體摩爾體積氣體摩爾體積: :(1)(1)含義含義:

29、 :氣體摩爾體積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氣體摩爾體積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 ,單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有的體積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有的體積, ,符號為符號為V Vm m, ,單位為單位為_。(2)(2)特例特例: :標準狀況是指標準狀況是指_,_,此情況下此情況下, ,氣體摩爾體積為氣體摩爾體積為_。(3)(3)氣體摩爾體積與物質(zhì)的量、氣體體積之間的關系氣體摩爾體積與物質(zhì)的量、氣體體積之間的關系為為_。L Lmolmol-1-1溫度為溫度為0,0,壓強為壓強為101 kPa101 kPa22.4 L22.4 Lmolmol-1-1mVnV=45明確氣體摩爾體積應用的明確氣體摩爾體積應用的“四誤

30、區(qū)四誤區(qū)”(1)(1)使用使用“條件條件”: :指標準狀況指標準狀況, ,即即00、101 kPa101 kPa而不是指而不是指常溫、常壓。常溫、常壓。(2)(2)使用對象使用對象: :必須是氣體物質(zhì)必須是氣體物質(zhì), ,可以是單一氣體可以是單一氣體, ,也可以也可以是混合氣體。是混合氣體。(3)(3)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 L22.4 Lmolmol-1-1, ,其其他條件下他條件下V Vm m不一定是不一定是22.4 L22.4 Lmolmol-1-1。(4)22.4 L(4)22.4 L氣體氣體, ,在標準狀況下是在標準狀況下是1 mol,1

31、mol,在非標準狀況下在非標準狀況下, ,可能是可能是1 mol,1 mol,也可能不是也可能不是1 mol1 mol。46小結(jié):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主要計算關系小結(jié):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主要計算關系mMM NANAVVmVm n N47基礎自測基礎自測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物質(zhì)的體積約為任何物質(zhì)的體積約為22.4 LB1 mol氣體的體積約為氣體的體積約為22.4 LC1 mol氖氣和氖氣和1 mol氧氣的體積相等氧氣的體積相等D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 mol氖氣和氯氣混合氣體氖氣和氯氣混合氣體(任意體積任意體積比比)的體積約為的體

32、積約為22.4 L【答案答案】D2在同溫同壓下,在同溫同壓下,A容器中盛有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們所含的原子總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之,若使它們所含的原子總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之比是比是()A2 1B1 2C2 3D1 3【答案答案】A483兩個體積相等的容器,一個盛兩個體積相等的容器,一個盛NO,另一個盛,另一個盛N2和和O2,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nèi)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nèi)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A中子總數(shù)中子總數(shù)B質(zhì)子總數(shù)質(zhì)子總數(shù) C分子總數(shù)分子總數(shù) D質(zhì)量質(zhì)量【答案答案】C4下列關于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下列關于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C

33、O2和和CO的敘述:的敘述:質(zhì)量相等密度相等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所含碳原質(zhì)量相等密度相等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所含碳原子數(shù)相等。其中正確的是子數(shù)相等。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答案】C5(1)在標準狀況下,在標準狀況下,8.96 L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為的質(zhì)量為7.6 g,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為,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為_,混,混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為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為_,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2)上述混合氣體與標準狀況下上述混合氣體與標準狀況下16.8 L氧氣混合點燃,完氧氣混合點燃,完全反應后,冷卻至標準狀況,反應后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

34、全反應后,冷卻至標準狀況,反應后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為量為_?!敬鸢复鸢浮?1)19 gmol1;6.72 L;2.8 g496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判斷元素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判斷元素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1)0 、1.01105 Pa時氣態(tài)單質(zhì)時氣態(tài)單質(zhì)Xn的密度為的密度為d gL1,則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_。(2)相同狀況下,一定體積的相同狀況下,一定體積的X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氣態(tài)氫化物HmX的質(zhì)量的質(zhì)量是 等 體 積是 等 體 積 N H3的的 2 倍 , 則倍 , 則 X 的 相 對 原 子 質(zhì) 量 為的 相 對 原 子 質(zhì) 量 為_。(3)a個個X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原子的總質(zhì)

35、量為b g,則,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可表示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可表示為為_?!敬鸢复鸢浮?1)(2)34m(m1,2)(3) NAba50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方法探究方法探究提煉方法展示技巧提煉方法展示技巧方法歸納方法歸納考點一: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和計算考點一: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和計算規(guī)律技巧規(guī)律技巧1n、m、V、N之間的換算關系之間的換算關系明確以明確以“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量”為中心的各物理量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是解為中心的各物理量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是解題的關鍵,其關系如下:題的關鍵,其關系如下: 即即n VVmmMANN51例例1 1(2007年海南,年海南,4)下列有關氣體體積的敘述中正確下列有關氣體體積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36、的是()A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tài)物質(zhì)體積的大小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tài)物質(zhì)體積的大小由構(gòu)成氣體分子的大小決定由構(gòu)成氣體分子的大小決定B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tài)物質(zhì)體積的大小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tài)物質(zhì)體積的大小由物質(zhì)的量多少決定由物質(zhì)的量多少決定C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同,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一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同,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一定不同定不同D氣體摩爾體積是指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 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22.4 L【解析解析】氣體體積是由氣體分子數(shù)目多少及氣體分子間氣體體積是由氣體分子數(shù)目多少及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決定的,與氣體分子本身的大

37、小無關,而氣體分子平均距離決定的,與氣體分子本身的大小無關,而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又是由外界因素中的溫度與壓強決定的,故間的平均距離又是由外界因素中的溫度與壓強決定的,故A項錯誤而項錯誤而B項正確;相同分子數(shù)目的氣體,若外界溫度和壓項正確;相同分子數(shù)目的氣體,若外界溫度和壓強不同,其體積就可能不同,故強不同,其體積就可能不同,故C項錯誤;氣體摩爾體積是項錯誤;氣體摩爾體積是指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但其指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但其數(shù)值不一定為數(shù)值不一定為22.4 L,故,故D項錯誤。項錯誤?!敬鸢复鸢浮緽52變式訓練變式訓練1 1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

38、是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0.2 mol任何物質(zhì)的體積都為任何物質(zhì)的體積都為4.48 L若若1 mol氣體的體積為氣體的體積為22.4 L,則它一定處于標準狀況,則它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下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和1 L H2O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 g H2和和14 g N2的體積相同的體積相同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6.021023 個分子所占的體積約為個分子所占的體積約為22.4 L同種氣體的摩爾體積總是相同的同種氣體的摩爾體積總是相同的標準狀況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的混合物標準狀況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

39、的混合物22.4 L,則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則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NAA B C D53【解析解析】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0.2 mol氣體的體積為氣體的體積為4.48 L,而而0.2 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并不是固體或液體的體積并不是4.48 L,故錯;非標,故錯;非標準狀況下,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也有可能是氣體的體積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也有可能是22.4 L,故錯;標準狀況下,故錯;標準狀況下,H2O為固體或固液混合為固體或固液混合物,因此物,因此1 L H2O的物質(zhì)的量與的物質(zhì)的量與1 L HCl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相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相同,故錯;同,故錯;1 g H2和和1

40、4 g N2的物質(zhì)的量都為的物質(zhì)的量都為0.5 mol, 因此因此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都為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都為11.2 L, 故對;故對;6.021023個個分子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不一定是分子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不一定是22.4 L,因為它不一,因為它不一定是氣體分子,故錯;摩爾體積取決于溫度和壓強,在定是氣體分子,故錯;摩爾體積取決于溫度和壓強,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相同,故錯;標準相同溫度和壓強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相同,故錯;標準狀況下,狀況下,22.4 L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1 mol, 則則1 mol氣體所氣體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含的分子數(shù)為NA,故對

41、。,故對?!敬鸢复鸢浮緿54考點二: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考點二: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規(guī)律技巧規(guī)律技巧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相同條件相同條件推導結(jié)論推導結(jié)論文字表達文字表達T、p 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的體積之比物質(zhì)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的體積之比物質(zhì)的量之比分子數(shù)之比的量之比分子數(shù)之比T、V 同溫同體積下,任何氣體的壓強之比物同溫同體積下,任何氣體的壓強之比物質(zhì)的量之比分子數(shù)之比質(zhì)的量之比分子數(shù)之比T、p、V 同溫同壓同體積下,任何氣體的質(zhì)量之比同溫同壓同體積下,任何氣體的質(zhì)量之比摩爾質(zhì)量之比摩爾質(zhì)量之比T、p、V 同溫同壓同體積下,任何氣體的密度之比同溫同壓同體積下

42、,任何氣體的密度之比質(zhì)量之比摩爾質(zhì)量之比質(zhì)量之比摩爾質(zhì)量之比T、p、m 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任何氣體,密度和體積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任何氣體,密度和體積成反比,密度和物質(zhì)的量成反比成反比,密度和物質(zhì)的量成反比12VV12nn12NN12pp12nn12NN12MM12mm12r rr r12mm12MM12r rr r21VV12nn55特別提醒特別提醒以上推論在運用時必須注意適用的條件和對象。以上推論在運用時必須注意適用的條件和對象。對于公式切勿死記硬背,應理解其推導方法對于公式切勿死記硬背,應理解其推導方法(即根據(jù)理即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 RT進行推導進行推導)。例例2 2

43、(2007年全國年全國)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順序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解析解析】由由pVnRT,n ,mV可得,同溫、可得,同溫、同密度的不同氣體之間有如下關系:同密度的不同氣體之間有如下關系: ,由于,由于M(O2)M(Ne)M(H2),所以有,所以有p(H2)p(Ne)p(O2)?!敬鸢复鸢浮緿m

44、MmM12pp21MM56變式訓練變式訓練2 2 同溫同壓下,同溫同壓下,x g甲氣體和甲氣體和y g乙氣體占有相乙氣體占有相同的體積,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同的體積,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x y等于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等于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Bx y等于等質(zhì)量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等于等質(zhì)量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Cx y等于同溫同壓下甲與乙的密度之比等于同溫同壓下甲與乙的密度之比 Dy x等于同溫同體積下等質(zhì)量的甲與乙的壓強之比等于同溫同體積下等質(zhì)量的甲與乙的壓強之比【解析解析】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

45、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所以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所以x g甲氣體和甲氣體和y g乙氣體就具乙氣體就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或是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即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或是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即 ,所以所以x yM(甲甲) M(乙乙), 故故A項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項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之比等密度之比等于其摩爾質(zhì)量之比,即于其摩爾質(zhì)量之比,即 , 故故C項正確;同溫項正確;同溫同體積下,等同體積下,等質(zhì)量質(zhì)量(即即xy)則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則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 即即p(甲甲) p(乙乙)n(甲甲) n(乙乙) M(乙乙) M(甲甲)y x, 故故D項正確。項正

46、確。【答案答案】BxM甲甲yM乙乙r rr r甲甲乙乙MM甲甲乙乙xM甲甲yM乙乙57考點三:物質(zhì)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考點三:物質(zhì)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規(guī)律技巧規(guī)律技巧1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純凈物之間量的關系,因此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純凈物之間量的關系,因此不純物質(zhì)的量必須換算成純凈物的量,才能按化學方程式列不純物質(zhì)的量必須換算成純凈物的量,才能按化學方程式列出比例式進行計算。出比例式進行計算。2在比例式中,同一物質(zhì)用同一單位,不同物質(zhì)可以在比例式中,同一物質(zhì)用同一單位,不同物質(zhì)可以用兩種不同的單位,只要注意它們成比例關系就行。即在比用兩種不同的單位,只要注意它們成比例關系就行。

47、即在比例式中要遵循例式中要遵循“上、下單位要一致,左右單位要對應上、下單位要一致,左右單位要對應”的原的原則。則。 3如果是離子反應,可以根據(jù)離子方程式進行計算。如果是離子反應,可以根據(jù)離子方程式進行計算。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也可以利用電子轉(zhuǎn)移關系進行有關計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也可以利用電子轉(zhuǎn)移關系進行有關計算。算。58例例3 3(2007年天津理綜年天津理綜)黃鐵礦主要成分是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某硫酸。某硫酸廠在進行黃鐵礦成分測定時,取廠在進行黃鐵礦成分測定時,取0.1000 g樣品在空氣中充分樣品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將生成的燃燒,將生成的SO2氣體與足量氣體與足量Fe2(SO4)3溶液

48、完全反應后,溶液完全反應后,用濃度為用濃度為0.02000 molL1的的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消耗K2Cr2O7溶液溶液25.00 mL。已知:已知: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1)樣品中樣品中FeS2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假設雜質(zhì)不參加反假設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應)_。(2)若燃燒若燃燒6 g FeS2產(chǎn)生的產(chǎn)生的SO2全部轉(zhuǎn)化為全部轉(zhuǎn)化為SO3氣體時放出氣體時放出9.83 kJ熱量,產(chǎn)生的熱量,產(chǎn)生的SO3與水全部化合生成與水全部化合生成H2SO4,放出,放出13.03 kJ熱量,寫出熱量

49、,寫出SO3氣體轉(zhuǎn)化為氣體轉(zhuǎn)化為H2SO4的熱化學方程式:的熱化學方程式:_。(3)煅燒煅燒10 t上述黃鐵礦,理論上產(chǎn)生上述黃鐵礦,理論上產(chǎn)生SO2的體積的體積(標準狀標準狀況下況下)為為_L,制得,制得98%的硫酸質(zhì)量為的硫酸質(zhì)量為_t,SO2全部轉(zhuǎn)化為全部轉(zhuǎn)化為H2SO4時放出的熱量是時放出的熱量是_kJ。59【解析解析】(1) 3FeS26SO212Fe22Cr2O72360 g 2 mol 0.1000 gw0.025 L0.02000 molL1 w90.00% (2)n(FeS2) mol0.05 mol,n(SO2)n(SO3)0.1 mol,則,則SO3生成生成1 mol H

50、2SO4放出的熱量為放出的熱量為130.3 kJ,熱化學,熱化學方程式為方程式為SO3(g)H2O(l)H2SO4(l);H130.3 kJmol1。(3)FeS22SO22H2SO40.12103 t 222.4 L 0.196103 t90% t V(SO2) m(溶液溶液)98%V(SO2)3.36106 L;m(溶液溶液)15 t;n(SO2)n(SO3)1.5105 mol,放出的熱量為,放出的熱量為1.5105 mol(98.3130.3) kJmol13.43107 kJ?!敬鸢复鸢浮?1)90.00%(2)SO3(g)H2O(l)H2SO4(l);H130.3 kJmol1(3

51、)3.36106;15;3.4310760變式訓練變式訓練3 3為測定人呼出氣體中為測定人呼出氣體中CO2的含量,將的含量,將1000 mL呼出的氣體通入呼出的氣體通入50.0 mL Ba(OH)2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過濾后取出收,過濾后取出20.0 mL澄清溶液,向其中滴加澄清溶液,向其中滴加0.100 molL1的鹽酸,當用去的鹽酸,當用去20.4 mL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另取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另取20.0 mL原原Ba(OH)2溶液,用相同的鹽酸與之反應,當耗去溶液,用相同的鹽酸與之反應,當耗去36.4 mL鹽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人呼出氣體中酸時,恰好完全反

52、應。試計算人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定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定)。【解析解析】根據(jù)題意,氣體通入根據(jù)題意,氣體通入Ba(OH)2溶液中,其中溶液中,其中CO2完全被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生成溶液吸收,生成BaCO3沉淀,向過濾后沉淀,向過濾后的的20.0 mL澄清溶液中加入鹽酸,應該是未反應完的澄清溶液中加入鹽酸,應該是未反應完的Ba(OH)2溶液繼續(xù)與鹽酸反應。溶液繼續(xù)與鹽酸反應。61Ba(OH)22HClBaCl2H2O1 2nBa(OH)20.100 molL1(36.420.4)103 LnBa(OH)28.0104 mol則則50 mL B

53、a(OH)2溶液中與溶液中與CO2反應的反應的Ba(OH)2的物質(zhì)的的物質(zhì)的量為:量為:8.0104 mol2103 molCO2Ba(OH)2BaCO3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由化學方程式可知:n(CO2)nBa(OH)22103 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V(CO2)2103 mol22.4 Lmol14.48102 L人呼出氣體中人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的體積分數(shù)為:100% 4.48%?!敬鸢复鸢浮咳撕舫鰵怏w中人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的體積分數(shù)為4.48%。62體驗成功體驗成功1(2010海口調(diào)研??谡{(diào)研)人們常用干冰營造云霧繚繞的舞臺效人們常

54、用干冰營造云霧繚繞的舞臺效果,這是因為干冰在室溫下很容易直接變成氣體。在此過程果,這是因為干冰在室溫下很容易直接變成氣體。在此過程中體積可以增大很多倍,原因是中體積可以增大很多倍,原因是()【答案答案】D 632(2010德州調(diào)研德州調(diào)研)標準狀況下,標準狀況下,1 L下列各物質(zhì)具有相下列各物質(zhì)具有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一組是同物質(zhì)的量的一組是()ACO和和H2O BCl2和和P2O5CHCl和和SO2 DNH3和和C6H6【解析解析】由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相由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或分子數(shù)或分子數(shù))。A項中

55、水為液項中水為液體,體,B項中項中P2O5為固體,為固體,D項中項中C6H6為液體,故為液體,故A、B、D三三項均錯誤。項均錯誤?!敬鸢复鸢浮緾3(2010南昌模擬南昌模擬)下列各選項中的兩種氣體,分子數(shù)一下列各選項中的兩種氣體,分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定相等的是()A質(zhì)量相等、密度不等的質(zhì)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和C2H4B體積相等、密度不等的體積相等、密度不等的CO和和N2C質(zhì)量相等、體積相等的質(zhì)量相等、體積相等的H2和和O2D體積相等、壓強相等的體積相等、壓強相等的H2和和O2【解析解析】N2和和C2H4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時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時物質(zhì)的量也相等,故物質(zhì)的量

56、也相等,故A項正確;項正確;CO和和N2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但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但它們體積相等、密度不等,即質(zhì)量不相等,因而物質(zhì)的量不它們體積相等、密度不等,即質(zhì)量不相等,因而物質(zhì)的量不相等,故相等,故B項錯誤;根據(jù)氣體性質(zhì),相同溫度、相同壓強、項錯誤;根據(jù)氣體性質(zhì),相同溫度、相同壓強、相同體積的氣體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具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故故C、D兩項均錯誤。兩項均錯誤?!敬鸢复鸢浮緼644(2010江西師大附中月考江西師大附中月考)右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右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1 g C3H6、1 g M氣體在相同體積的容器中壓強和溫度的關系,氣體在相同體積的容器中壓強和溫度的關系,

57、試根據(jù)圖判斷試根據(jù)圖判斷M氣體可能是氣體可能是()AC2H4BCO2CC3H8DH2S【解析解析】本題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應用。在溫度本題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應用。在溫度和體積相同時,壓強和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質(zhì)量相同和體積相同時,壓強和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質(zhì)量相同時,物質(zhì)的量與摩爾質(zhì)量成反比,由此可見,在質(zhì)量、溫度時,物質(zhì)的量與摩爾質(zhì)量成反比,由此可見,在質(zhì)量、溫度與體積相同時,摩爾質(zhì)量與壓強成反比。在計算時以溫度為與體積相同時,摩爾質(zhì)量與壓強成反比。在計算時以溫度為50 時較方便。時較方便?!敬鸢复鸢浮緼655(2010濟南聯(lián)考濟南聯(lián)考)有一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有一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

58、量為30的由的由CO、C2H4和和O2組成的混合氣體,經(jīng)點燃充分燃燒后,測得組成的混合氣體,經(jīng)點燃充分燃燒后,測得反應后的混合氣體中不再含有反應后的混合氣體中不再含有CO和和C2H4。請回答下列問。請回答下列問題:題:(1)原混合氣體中原混合氣體中O2的體積分數(shù)的體積分數(shù)w(O2)為為_。(2)原混合氣體中原混合氣體中CO的體積分數(shù)的體積分數(shù)w(CO)的取值范圍為的取值范圍為_。(3)原混合氣體中原混合氣體中C2H4的體積分數(shù)的體積分數(shù)w(C2H4)的取值范圍的取值范圍為為_?!窘馕鼋馕觥?1)CO、C2H4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均為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均為28,故,故CO、C2H4的混合氣體可看做整體分析

59、,由十字交叉法:的混合氣體可看做整體分析,由十字交叉法:66 ,故原混合氣體中,故原混合氣體中O2的體積分數(shù)的體積分數(shù) w(O2)50%。(2)由由(1)可設可設CO、C2H4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1 mol,O2為為1 mol,其中,其中CO的物質(zhì)的量為的物質(zhì)的量為a、C2H4為為b。當。當CO、C2H4完全完全反應,反應,O2也恰好消耗完時,有:也恰好消耗完時,有:2COO2 2CO2C2H43O2 2CO22H2O 2 1 1 3 a 0.5a b 3b , 此狀況為臨界狀態(tài),此狀況為臨界狀態(tài),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分析可知: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分析可知:0.8 moln(CO)1 mol、

60、0n(C2H4)0.2 mol,才能滿足,才能滿足CO、C2H4無剩余的條件,故無剩余的條件,故有:有:40%w(CO)50%、0w(C2H4)10%。【答案答案】(1)50%(2)40%w(CO)50%(3)0t2t1)時的密度時的密度()和氣體摩爾體積和氣體摩爾體積(Vm)如下:如下:可知,可知,t2 時無水氯化鋁存在形式的化學式為時無水氯化鋁存在形式的化學式為()AAlCl3 BAlCl3和和Al2Cl6CAl3Cl9 DAl2Cl6【解析解析】t2 時,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時,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2.67 gL170.0 Lmol1186.9 gmol1,而,而M(AlCl3)133.5 g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