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_第1頁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_第2頁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_第3頁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_第4頁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1《十五從軍征》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西城區(qū)中考一模)(一)閱讀《十五從軍征》,完成11-12題。(共5分)十五從軍征《樂府詩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蓖脧墓犯]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11.根據(jù)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3分)《十五從軍征》用兩個數(shù)字“十五”“八十”寫出了主人公從軍時間久,用一組問答表現(xiàn)了主人公由①到的心情,用四種事物“②”“雉”“谷”“葵”描繪了主人公家中③的景象。12.“淚”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捕捉這個意象,有助于理解詩歌中的不同形象。請根據(jù)你對下面作品的理解,完成表格。(2分)意象作品語句形象淚《十五從軍征》淚落沾我衣①《春望》感時花濺淚感時傷世的詩人《漁家傲·秋思》將軍白發(fā)征夫淚②的將士答案:(二)(共5分)11.①示例:期望失望②答案:兔③示例:荒涼破敗評分標準:共3分。每空1分。①③空意思對即可。12.示例:①悲傷痛苦的老兵②思鄉(xiāng)憂國評分標準:共2分。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海淀中考一模)(二)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10-11題。(共6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10.這首詞以一“壯”字貫通全篇。詞中敘寫了出征前_____①_____、演奏軍樂、沙場閱兵的情景,描繪了激烈的戰(zhàn)爭場面,可謂雄壯;然后抒發(fā)了_____②_____,是為豪壯;而結(jié)句所表達的年華已逝、功業(yè)未成的慨嘆則轉(zhuǎn)為悲壯。(2分)11.詞中畫線句與曹植《白馬篇》中“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①”句都塑造了為國而戰(zhàn)的勇士形象,但所用手法不盡相同。請分別加以賞析。(要求:兩處選擇不同手法)(4分)注:①[螭(chī)]傳說中一種無角的龍。答案:(二)(共6分)10.答案:①分食牛肉②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之情(2分。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11.答案示例:辛詞句從視覺和聽覺角度,描寫戰(zhàn)馬像的盧馬一樣飛馳,弓弦聲響如雷鳴一般,刻畫出戰(zhàn)士們驍勇善戰(zhàn)、奮勇殺敵的英姿。曹詩句運用夸張,將戰(zhàn)士的身手與猴猿、豹螭的迅捷勇猛相比,突顯出勇士矯健敏捷、英武出眾的特點。(4分。每處2分。手法1分,特點1分)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東城中考一模)(二)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11-12題。(共5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11.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2分)本詞展現(xiàn)了詞人由“醉”到“夢”再到“醒”的心路歷程。他壯志難酬,“挑燈看劍”中的①之情,并未被夢境中的美好所消解,而是在“②”一句中變得更加凝重深沉。12.朱光潛在《無言之美》中說:“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就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苯Y(jié)合這句話,賞析本詞中的畫線句。(3分)答案:(二)(共5分)11.答案示例:①惆悵郁悶②可憐白發(fā)生(共2分。共2空,每空1分)12.答案示例:畫線句雖然只說戰(zhàn)馬的飛奔和弓箭的驚鳴,留下將士策馬射箭、沖鋒陷陣等戰(zhàn)斗場面不說,但是形成的將士英勇無畏、詞人意氣昂揚等美感,更大更深更真切。(共3分。只說,1分;不說,1分;美感,1分)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通州中考一模)(二)(共6分)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各題。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9.本詞以“挑燈看劍”的現(xiàn)實起筆,隨即轉(zhuǎn)入夢境,再現(xiàn)了軍營生活及①______最后一句“可憐白發(fā)生”抒發(fā)了詞人____________的感慨。10.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與畫線句同樣描寫戰(zhàn)事,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兩處語句是如何表達各自情感的。答案:(二)(共6分)【答案】9.①.戰(zhàn)斗場面②.壯志難酬,報國無門10.示例:《漁家傲·秋思》用“連角起”“千嶂”“落日”“孤城閉”等意象,描繪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畫面,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國家的擔憂。而《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用“吹角連營”“八百里”“五十弦”等意象,展現(xiàn)了豪邁熱烈的軍營氣氛,表達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第一空,“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意思是戰(zhàn)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據(jù)此可概括為:戰(zhàn)斗場面。第二空,“了卻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復中原的大業(yè)?!摆A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說: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說,他這一生要為抗金復國建立功業(yè)。這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有為的積極思想。“可憐白發(fā)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zhàn)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F(xiàn)實中自己已是白發(fā)漸生,時不我與,斗志難酬,其中的悲憤抑郁讓人動容。據(jù)此可概括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10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把握?!八拿孢吢曔B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意思是:黃昏時分,號角吹起,邊塞特有的風聲、馬嘯聲、羌笛聲和著號角聲從四面八方回響起來。連綿起伏的群山里,夕陽西下,青煙升騰,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門緊閉?!八拿孢吢曔B角起”寫出邊塞戰(zhàn)馬嘶嗚、朔風狂吹樹木的尖嘯和軍營號角的凄厲;“長煙落日”本有塞外蒼茫的意境,但與“孤城閉”連接之后又含有了肅殺之氣。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國家的擔憂?!皦艋卮到沁B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意思是: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酒食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zhàn)場上閱兵。“夢回吹角連營”,詞人借軍營的號角聲,營造了軍營緊張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夢回軍營,渴望參與征戰(zhàn),收復失地的心愿?!拔迨曳饴暋保~人借軍中奏起的高亢激越的邊塞樂曲,抒發(fā)了戍邊將士的壯志豪情,表達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5《望岳》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海淀中考二模)(二)閱讀《望岳》,完成7~8題。(共6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7.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前兩句以問答形式領(lǐng)起全篇,“青未了”寫出了泰山的郁郁蔥蔥,綿延無盡。B.“鐘神秀”以擬人筆法寫出了大自然對泰山的鐘愛,它將神奇秀麗聚集于泰山。C.“蕩胸生層云”一句寫詩人看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變幻不已,心胸為之蕩漾。D.詩歌最后兩句寫詩人登臨絕頂之后生發(fā)感慨,表現(xiàn)了他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8.蘇軾有“詩賦以一字見工拙”之語,本詩中“陰陽割昏曉”和孟郊《游終南山》中“南山塞天地”皆因加點字而成為寫山的奇句。請分別賞析兩句中的一字之妙。(4分)答案:(二)(共6分)7.答案:D(2分)8.答案示例:“割”是分割、分開之意,寫出了泰山橫亙而形成山南山北明暗不同的情形;“塞”字是塞滿、充塞之意,寫出了終南山充塞于天地之間的景象。兩個字都表現(xiàn)出山的雄偉高俊,表達了詩人的贊嘆之情。(4分。兩字的分析各1分,特點1分,情感1分)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房山中考一模)(二)(共5分)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9.根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全詩以雪為主線。開篇通過“白草折”為飛雪出場作鋪墊;接著運用比喻,以“①______”寫出邊塞雪景的奇麗;然后通過“不得控”“凍不翻”等細節(jié)表現(xiàn)出②______;最后通過“雪滿天山路”表明雪地難行,又借“③______”一句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送別之情。10.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币馑际茄赞o沒有文采,不會流傳很遠。請仿照下面示例,從本詩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處,對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進行點評。示例:“去時雪滿天山路”中的“滿”字,寫出了大雪阻塞山路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前路艱難的擔心。答案:(二)(共5分)【答案】9.①.千樹萬樹梨花開②.天氣的寒冷③.雪上空留馬行處10.答案示例1:“忽如一夜春風來”中的“忽”寫出了邊塞天氣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答案示例2:“愁云慘淡萬里凝”中的“凝”寫出了冬云的濃密厚重,表明天氣的奇寒,暗含著作者因不舍友人離去的憂愁?!?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一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為: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這句寫出了雪后美景,用春花比喻冬雪,一片銀白的世界在作者眼中變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明麗春光。據(jù)此可知,詩人用比喻的修辭,以“千樹萬樹梨花開”寫出邊塞雪景的奇麗。二空,“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意為:將軍戰(zhàn)士們冷得拉不開弓,鎧甲凍得難以穿上?!凹娂娔貉┫罗@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意為: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由此可知,詩人用“不得控”“凍不翻”等細節(jié)表現(xiàn)出天氣的寒冷。三空,“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意為: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最后通過“雪滿天山路”表明雪地難行,又借“雪上空留馬行處”一句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送別之情?!?0題詳解】本題考查詞句賞析。示例1:“忽如一夜春風來”意為: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昂觥币鉃楹鋈弧⑼蝗?,一個“忽”字,既寫出邊塞地區(qū)天氣變化無常,又寫出大雪來的急促,側(cè)面表現(xiàn)出作者內(nèi)心的驚喜。示例2:“愁云慘淡萬里凝”意為: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一個“凝”字寫出了冬日天空烏云的濃密厚重,側(cè)面表現(xiàn)天氣的嚴寒,暗含作者因不舍友人離去的憂愁之情。7《江城子·密州出獵》《滿江紅》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大興初三一模)(二)古詩文閱讀。(共6分)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滿江紅秋瑾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鄬z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11.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委婉表意,增強詩詞的表現(xiàn)力。《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蘇軾借“遣馮唐”的典故,自比魏尚,委婉表達①?!稘M江紅》中②的典故喻指國破,孤立無援,蘊含著秋瑾深切的憂思。(2分)12.兩首詞的畫線句都體現(xiàn)詞人心中的豪情,請簡要分析。(4分)答案:(二)(共6分)11.答案示例:渴望得到重用四面楚歌(共2分。每空1分)12.答案:蘇軾用“鬢微霜,又何妨”,表明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更在意的是朝廷能夠給他建功立業(yè)的機會,表現(xiàn)出詞人的豪邁狂放,可見其愛國豪情。秋瑾用“殊未屑”表達出自己不愿被女兒身所束縛,決心報效國家的愿望,足見其愛國豪情。8《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豐臺初三一模)(二)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第11-12題。(共6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11.根據(jù)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2分)這是辛棄疾閑居上饒時寫的一首詞。開篇寫實,“醉里挑燈看劍”體現(xiàn)出詞人因①而愁苦。接著虛寫縱橫馳騁的軍旅生活,在豪情萬丈之時卻又驟然歸于現(xiàn)實,收束于“②”。前后內(nèi)容的巨大反差,給這首壯詞平添了慷慨悲涼的色彩。12.聲音元素的加入,使詩詞中的畫面更具立體感。請結(jié)合這首詞中的“弓如霹靂弦驚”,以及《雁門太守行》中的“角聲滿天秋色里”,具體分析聲音描寫的作用。(4分)答:答案:(二)(6分)11.(2分)答案示例:①渴望重返戰(zhàn)場而不得(或:壯志難酬)②可白發(fā)生(評分說明:每空1分,①意思對即可)12.(4分)答案示例:“弓如露房弦驚”描寫弓箭齊發(fā),響聲如雷,充分表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激烈,讀來更覺豪壯;“角聲滿天秋色里”寫出號角聲響徹深秋的天地之間,描繪了激烈的苦戰(zhàn)場面,渲染了悲涼慘切的戰(zhàn)地氛圍。(評分說明:指出具體內(nèi)容各1分,分析表達效果各1分)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門頭溝初三一模)(二)(共5分)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9.本詩是一首邊塞詩,首句的“卷”“折”二字寫出了胡地北風的_______?!昂鋈缫灰勾猴L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兩句運用比喻,表達出作者晨起看到雪景時的_______之情。本詩又是一首送別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兩句,表現(xiàn)了送別時場面的_______。10.請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1)詩歌畫線句表達了詩入對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惆悵之情。請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發(fā)揮想象談談這種情感是如何表達的。(2)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談談“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的表達效果。答案:(二)(共5分)【答案】9.①.猛烈②.驚喜(驚奇欣喜)③.隆重與熱烈;悲壯10.(1)示例:道別后詩人還站在原處目送友人,直到不見蹤影仍呆望離去友人在雪上留下的馬蹄印跡。這兩句寫出了道別后詩人還站在原處目送友人,直到不見蹤影仍呆望離去友人在雪上留下的馬蹄痕跡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流露了詩人孤寂惆悵之感。(2)示例:這兩句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無邊沙漠結(jié)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jié)在長空的情景,描繪了雪中胡地的整體形象,凸顯胡地天氣環(huán)境的惡劣?!痉治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概括?!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北風卷地”形象地寫出了風的情態(tài),妙在由風而見雪;“白草折”突出風的來勢兇猛?!昂鋈纭倍?,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之態(tài),而且再次傳達出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在主帥的中軍擺開筵席,傾其所有地搬來各種樂器,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宴會一直持續(xù)到暮色來臨。筆墨不多,卻表現(xiàn)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宴會結(jié)束就要離別,故還有幾分悲壯?!?0題詳解】本題考查情感的表達和詩句的表達效果。①本題考查重點詩句情感的表達。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佇立在風雪中遠望朋友離去,朋友的身影已經(jīng)消失,詩人凝視著雪地上的馬蹄印,惜別之情油然而生。所以采用的是借景抒情,表達對返京朋友的依依不舍和無限惆悵之情。②本題考查詩句的表達效果?!板j@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第一句描繪了沙漠縱橫交錯著無邊堅冰的畫面,對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做了總結(jié);第二句“愁云慘淡萬里凝”寫了天空中布滿暗淡的陰云,引出詩人為友人長途跋涉而產(chǎn)生的擔憂之情,由此自然轉(zhuǎn)入下文的送別。10《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朝陽初三一模)(二)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7-8題。(共5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7.根據(jù)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2分)這首詞上片由“挑燈看劍”寫起,描述①。下片首先描寫戰(zhàn)斗場面,繼而直抒胸臆,“②”一句,凝聚著作者萬千感慨。8.這首詞處處扣著“壯”來寫,風格雄壯。結(jié)合畫線句中體現(xiàn)“壯”的形象,簡要說說你的理解。(3分)答案:(二)(共5分)7.答案示例:①軍旅生活②可憐白發(fā)生(共2分。每空1分)8.答案示例:畫線句抓住了戰(zhàn)場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馬”和“弓”,寫出馬快弦急,說明戰(zhàn)斗的激烈,襯托了人的意氣風發(fā)、英勇無畏。情感豪邁,風格雄壯。(共3分。形象,1分;理解,2分)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二)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11-12題。(共6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11.根據(jù)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3分)送別前,來自南方的詩人用一個“①”字,寫出了見到北地雪景時的驚奇之情;餞別時,他面對“紛紛暮雪”,感受到了北地②的特點;臨別時,詩人用一個“③”字,表現(xiàn)了冰天雪地、路途艱難;送別后,他又借雪景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12.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與本詩“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都寫出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請仿照示例,從李白詩句中選擇一個意象,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感的。(3分)示例:岑參詩句中寫到“馬行處”,指的是馬走過的痕跡。此時的馬蹄印由近及遠,逐漸消失在詩人的視野中??吹今R蹄印就像看到友人漸行漸遠的身影,離愁別緒涌上心頭。詩人借助“馬行處”傳達對友人的惜別之意和因朋友返京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答案:(二)(共6分)11.答案:①忽/即②奇寒③滿(3分)12.答案示例:李白詩句中寫到“長江”,江水滔滔不絕,流向天際,如綿長的情感。友人乘船已經(jīng)遠去,詩人憑欄目送,將依依惜別友人的不舍之情寄托在滔滔的江水之中。(3分。選擇意象1分,意象特點1分,寫出意象與情感的關(guān)聯(lián)1分)12《木蘭詩》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北京石景山中考二模)(二)閱讀《木蘭詩》,完成第11~12題。(共5分)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1.根據(jù)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2分)本詩先詳述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以及奔赴戰(zhàn)場時①_________的心理,接著一筆帶過木蘭在沙場的征戰(zhàn)生活,最后詳述木蘭拒官還鄉(xiāng)、②_________的喜悅心情,一個感人至深的女性英雄形象躍然紙上。12.本詩最后寫木蘭恢復女兒裝束與伙伴相見的場面,讀來風趣幽默。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這種風趣幽默是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3分)答:答案:(二)(共5分)11.答案:①思念父母②回歸女兒身/與家人團聚(共2分。每空1分)12.答案示例:當伙伴發(fā)現(xiàn)木蘭是女兒身時,都極為驚訝,感嘆同行十二年,竟都沒有發(fā)覺,具有很強的喜劇色彩;詩歌最后以雙兔傍地,雌雄莫辨的妙喻,解釋木蘭女兒身不被發(fā)現(xiàn)的原因,借以表現(xiàn)木蘭的機智和自得,讀來讓人會心一笑。(3分)13《登賀蘭山修赤木口》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屆寧夏中考題)(二)9.閱讀回答問題。(4分)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寧夏巡撫楊守禮奏請朝廷,決心修筑赤木口關(guān)墻,重新設(shè)防。赤木口關(guān)墻動工之際,楊守禮到現(xiàn)場巡視,并賦詩一首,記錄了當時的情景,詩曰:登賀蘭山修赤木口曉登赤木口,萬壑怒生風。良馬猶驚險,衰身欲墮空?;I邊不計苦,凈虜豈言功。沙里三杯酒,出山見月東。楊守禮(1484—1555),字秉節(jié),號南澗,山西人,明朝正德六年(1511)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1)、下面對詩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A.首聯(lián)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怒”字賦予風以人的情態(tài),寫出了狂風在群山萬壑中奔騰的氣勢,突出了風的強勁。B.頷聯(lián)中的“驚”“墮”二字描寫了在赤木口良馬也受到驚嚇,詩人也好像要墜崖,側(cè)面描寫出赤木口關(guān)地勢的險要。C.頸聯(lián)用“不計苦”“豈言功”直接抒情,表明心意。尾聯(lián)借用酒與月,將慷慨豪邁之中的悠然灑脫之情進行了抒發(fā)。D.這首詩即景抒情,寫籌建邊關(guān),表達抗敵的情懷。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情感悲愴,營造出了痛苦傷悲的蒼涼之境。(2)、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簡要賞析。(2分)答案:9.(1)D(2)示例一: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心系國家的巡撫形象。他重修關(guān)口之志堅定,早出晚歸,身涉險境,盡職盡責,為國操勞;詩人有豪情壯志,不計辛苦,不慕名利,令人感佩。示例二:詩人楊守禮想要修建固若金湯的赤木口關(guān),讓外敵無法入侵國土。他是一個盡職盡責,不怕艱難,一心為國,不求回報的巡撫。14司空曙《發(fā)渝州卻寄韋判官》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福建省中考題)(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4~5題。(7分)發(fā)渝州卻寄韋判官司空曙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平明分手空江轉(zhuǎn),惟有猿聲滿水云。4.這是一首贈別詩,請寫出分別的時間、地點和贈別的對象。(3分)5.分別前后詩人的情感有明顯變化,請簡要概括。(4分)答案:(一)(7分)4.(3分)分別的時間:平明。分別的地點:渝州津亭。贈別的對象:韋判官。5.(4分)分別前:暢快。分別后:惆悵。15戴叔倫《過友人隱居》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題)二、古詩文閱讀(16分)(一)(4分)5.閱讀下面唐詩,完成小題。過友人隱居戴叔倫瀟灑絕塵喧,清溪流繞門。水聲鳴石瀨①,蘿影到林軒。地靜留眠鹿,庭虛②下飲猿。春花正夾岸,何必問桃源?!咀ⅰ竣偈癁|: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這里指石潭。②虛:空。閱讀全詩,梳理內(nèi)容,完成填空。眼前景友人隱居處的環(huán)境景象特點思考:詩歌中“_______”最能體現(xiàn)意境。庭院外清溪繞門而過、_______、藤蘿掩映著林間小屋寧靜清幽庭院內(nèi)林鹿棲息庭院、猿猴下樹飲水心中情結(jié)尾以用典、反問的手法,表達了詩人_______之情?!敬鸢浮竣?桃源②.急流發(fā)出悅耳聲音③.對友人清靜、閑逸、超脫的隱居生活的艷羨之情?!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賞析。(1)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詩人跨過溪水,來到了朋友隱居的庭院。庭院空曠而幽靜,甚至能引來林鹿棲息,猿猴下樹,這些平日機靈警惕的動物,在這里可以放下警惕,用純粹自然的狀態(tài)生活。詩人站在庭院中,回望門前的溪水,看到溪水兩岸的春花正在盛放,姹紫嫣紅,清香撲鼻,沿著溪流,綿延到目光所不及的地方。置身其間,詩人恍然如醉,覺得這里正如“桃花源”一般,遠離紅塵喧囂,持守純真恬淡,體悟天人合一。因此“桃源”二字,最能表現(xiàn)意境。(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庭院外”的提示,找到“瀟灑絕塵喧,清溪流繞門。水聲鳴石瀨,蘿影到林軒”,結(jié)合詩意“超逸絕俗的你遠離喧囂的紅塵,清澈的溪水在門前蜿蜒流去。叮咚水聲由溪水沖擊著石頭發(fā)出;藤蘿枝蔓掩映著林中的小屋”和題干“清溪繞門而過、_____、藤蘿掩映著林間小屋”提示,可知,此處填:急流發(fā)出悅耳聲音。(3)本題考查思想感情。首句“瀟灑絕塵喧”可見友人隱居之所遠離塵喧,非常清幽,體現(xiàn)友人居所與塵世喧囂隔絕的特點,而“清溪流繞門”的綠水環(huán)繞居所的場景讓人在美麗中又感受到清幽寧靜。“水聲鳴石瀨”則以動寫靜,也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幽靜?!巴ヌ撓嘛嬙场北憩F(xiàn)出空曠的庭院下猿猴飲水的場景,表現(xiàn)出自然的安閑。最后一句“春花正夾岸,何必問桃源”以用典和反問表示出:此景甚美,不必再去尋找桃花源的心情,強調(diào)此地勝過了桃源的意思。據(jù)此分析可知,表達了對友人清靜、閑逸、超脫的隱居生活的艷羨之情。16《月夜憶舍弟》《秦州雜詩(其一)》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甘肅省臨夏州中考題)(四)(4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題目?!炯住吭乱箲浬岬堋疽摇壳刂蓦s詩①(其一)杜甫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guān)愁。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水落魚龍②夜,山空鳥鼠③秋。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咀⑨尅竣偾刂荩焊拭C天水古稱。安史之亂后,杜甫棄職攜眷西行,客居秦州三個月,寫下著名的《秦州雜詩二十首》?!炯住吭娨矊懹谇刂?。②魚龍:指魚龍川,今名北河。③鳥鼠:指鳥鼠山,位于今甘肅渭源縣。與“魚龍”指代秦州境內(nèi)山水。18.安史之亂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詩從______兩個感官角度描寫了籠罩著悲涼氣氛的邊地秋夜之景,【乙】詩則借______兩個地名來表現(xiàn)秋的肅殺凄涼,暗示秦州也不是樂土。19.兩首詩創(chuàng)作背景相同,請簡要說說抒發(fā)了杜甫怎樣的情感。【答案】18.①.視覺、聽覺②.魚龍、鳥鼠19.兩首詩都抒發(fā)了杜甫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飽受艱難困苦的憂慮關(guān)懷之情,對身處戰(zhàn)亂、兄弟離散的憂慮、牽掛和思親之情,對自身輾轉(zhuǎn)漂泊、老病無成的傷感之情,以及渴望安寧、向往和平的愿望?!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第①空:根據(jù)“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戍樓上的更鼓聲斷絕了人行,秋夜的邊塞傳來了孤雁哀鳴)”可知,“戍鼓”即邊塞駐軍的鼓聲,其聲悲壯而沉重。“邊秋一雁聲”則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結(jié)合,進一步增強了悲涼的氣氛。詩人選取了一只孤雁在秋空中悲鳴的意象,與“戍鼓”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荒涼而悲戚的畫面。由此可知感官角度是:視覺和聽覺。第②空:根據(jù)“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笨芍?,借“魚龍”和“鳥鼠”兩個地名來表現(xiàn)秋的肅殺凄涼。這里的“魚龍”和“鳥鼠”都是秦州地區(qū)的地名,詩人通過這兩個地名,以及“水落”和“山空”的描繪,展現(xiàn)了秦州秋季的荒涼和蕭條。這樣的景象與“秋”的季節(jié)特點相結(jié)合,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悲涼氛圍,暗示秦州也不是樂土。【19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甲詩首聯(lián)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路斷行人,戍鼓聲聲,孤雁哀鳴。接下來從視聽角度描繪了邊塞的荒涼冷落。最后寫兄弟因戰(zhàn)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信,生死未卜。尾聯(lián)點題,“寄書長不達”,音訊隔絕,久未通音信。乙詩開篇兩句即言所見,蘊含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家事的傷心。接著兩句寫初到秦州時所見景色,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秦州地近邊塞,其景蕭瑟荒涼。最后兩句寫詩人西眺秦州,心為之“折”,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只有對景傷嘆。由此可知,抒發(fā)了杜甫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對親人的憂慮,以及身處亂世,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感慨。兩首詩都表達了對戰(zhàn)亂的厭惡和期望和平的愿望。17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甘肅省中考題)(四)古詩閱讀(5分)19.賞析古詩,完成對話。戲問花門酒家翁岑參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壺百甕花門②口。道旁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注釋】①沽:買或賣。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②花門:即花門樓,涼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小文: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抒情小詩。詩人來到?jīng)鲋莩侵?,看到了?)“______”的春色和老人(2)“______”的場面。小逸:此情此景堪稱盛唐時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動的風俗畫。從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邊塞百姓(3)______的生活。小文:最有情趣的是,詩人與賣酒老翁開玩笑:(4)______小逸:詩人是“戲問”,你覺得老翁會如何“戲答”呢?小文:我想,老翁會說:(5)______【答案】①.(道旁)榆莢巧似錢②.(七十仍)沽酒③.安樂(幸福、美好)④.(道旁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榆錢也是錢,用榆錢換你的酒可以嗎?)⑤.示例:請你一壺又何妨?。愕腻X是假錢,我的酒可是真酒。)(符合語境即可)【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第二空、第三空:“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花門樓口。詩的開頭兩句純用白描的手法,從花門樓前酒店落筆,如實寫出老翁待客、美酒飄香的情境。這可以算得上是盛唐時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字里行間烘托出邊塞安定,閭閻不驚的時代氣氛,故第二空詩人看到的場面填:(七十仍)沽酒;第三空詩人感受到邊塞百姓生活填:安樂(幸福、美好)。第一空、第四空:“道旁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小詩的后兩句是說,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這兩句詩人不是索然寡味的實寫付錢買酒的全過程,而是在偶見春色的剎那之間,立即從榆莢形似錢幣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動人的詩意,用輕松詼諧的語調(diào)問那位當壚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燦燦的榆錢來買您的美酒,你肯不肯呀?由“道旁榆莢巧似錢”可知詩歌描寫的是春季景色,故第一空填:道旁榆莢巧似錢。第四空詩人與賣酒老翁開玩笑的詩句填:(道旁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榆錢也是錢,用榆錢換你的酒可以嗎?)第五空:考查拓展運用。題干要求填寫老翁“戲答”。此詩寫詩人在春光初臨的涼州城中,對賣酒老人的詼諧戲問,展現(xiàn)出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根據(jù)主題和詩歌詼諧、幽默的格調(diào),合理想象,填寫符合語境的內(nèi)容即可。示例:一壺美酒迎貴客,榆錢一串也無妨。1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廣西中考題)(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詩歌開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動寫出風吹茅屋、茅草紛飛的情形。B.詩人稱呼“南村群童”為“盜賊”,表明了他對群童的痛恨。C.“俄項”兩句借描寫狂風停息的情景,營造深夜恬靜的氛圍。D.“嬌兒惡臥踏里裂”寫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狀。15.這首詩交織著詩人的種種痛苦和強烈的渴望,請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寫出你的理解。(3分)答案:14.D15.示例:杜甫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xiàn)“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xiàn)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xiàn)實的崇高理想19《減字木蘭花》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貴州省中考題)減字木蘭花①[宋]盧炳莎②衫筠笠。正是村村農(nóng)務□。綠水千畦。慚愧③秧針出得齊。風斜雨細。麥欲黃時寒又至。馌④婦耕夫。畫作今年稔⑤歲圖?!咀⑨尅竣龠x自《全宋詞》。減字木蘭花,詞牌名。②莎:通“蓑”。③慚愧:難得,僥幸。④馌yè:給在田間勞動的人送飯,③稔rěn:谷物成熟。18.下列場景與原詞內(nèi)容最相符的一項是()A.草蓑竹笠濕B.田間稚子嬉C.風雨麥已黃D.寒風雪又至19.詞中“□”處,有人推測是“時”字,有人推測是“急”字,你贊同哪種觀點?請聯(lián)系全詞內(nèi)容闡述理由。【答案】18.C19.示例:贊同“急”字,能展現(xiàn)農(nóng)民勞作的辛勤,也能凸顯農(nóng)忙時節(jié)的緊張氣氛?!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詩詞內(nèi)容理解與辨析。A.“草蓑竹笠濕”:意思是用草編制的蓑衣和竹子做的斗笠是潮濕的。但原詞中未提到蓑衣斗笠潮濕這一細節(jié),不符合原詞內(nèi)容;B.“田間稚子嬉”:指在田間有小孩子玩耍嬉戲。原詞主要描寫的是農(nóng)忙場景,沒有關(guān)于小孩子在田間玩耍的表述,不符合原詞內(nèi)容;C.“風雨麥已黃”:描繪了在風雨之中麥子已經(jīng)變黃,即將成熟景象。與原詞中“麥欲黃時寒又至”所表達的麥子將要變黃的情景相符;D.“寒風雪又至”:說的是寒冷的風和雪再次到來。原詞只是說寒冷的風和雪再次到來,并未提及下雪,不符合原詞內(nèi)容;故選C。【19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煉字。上闋描繪了農(nóng)民們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忙于農(nóng)事,秧苗出得整齊的場景,體現(xiàn)了農(nóng)事的繁忙。下闋寫風斜雨細,麥將黃時又遇寒,送飯的農(nóng)婦和耕地的農(nóng)夫,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為今年豐收努力的畫面?!吧荔摅摇U谴宕遛r(nóng)務”的意思是,農(nóng)民們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在田間緊張地忙碌著,這正是家家戶戶農(nóng)忙的時節(jié)。“急”字更能凸顯農(nóng)忙時節(jié)的緊張氣氛,與上下闋的整體氛圍相契合,生動地展現(xiàn)出農(nóng)民們搶農(nóng)時、忙生產(chǎn)的急切心情。而“時”字相對較為平淡,不能很好地突出農(nóng)忙時的緊迫之感。故推測是“急”字。20蘇軾《定風波》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河北省中考題)(二)閱讀(共18分)學習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定風波》時,小冀同學查找了一些資料。請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定風波①蘇軾三月七日②,沙湖③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④,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⑦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⑧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人出游遇雨,卻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聆聽雨韻,思索人生。那“穿林打葉”的風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們當作背景音樂;那料峭的春風,最多不過把酒吹醒,讓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懷坦蕩,可以包容天地,聽任自然。這樣,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陽光照耀,都能隨遇而安。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diào),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現(xiàn)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①選自《東坡樂府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風波,詞牌名。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這時蘇軾被貶居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沙湖)在黃州東南三十里處。④〔雨具先去〕有人帶雨具先走了。⑤〔吟嘯〕高聲吟詠。⑥(芒鞋)草鞋。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蕭瑟)指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資料夾資料一:[甲]蘇子瞻以詩得罪,貶黃州。[乙]子瞻在黃州及嶺表①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所與游者,亦不盡擇。[丙]東坡在黃,即坡之下,種稻為田五十畝,自牧一牛。(選自《蘇東坡軼事匯編》)①(嶺表)古地區(qū)名。即嶺南、嶺外。資料二: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選自《東坡志林》)資料三:公幅巾①芒屩②,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筑室于東坡。(選自《東坡樂府箋》)①〔幅巾〕裹頭用的絲巾。②〔芒屩〕芒,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以編織草鞋。屏,草鞋。資料四:嘗與孫綽①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②吟嘯自若。(選自《晉書》)①〔孫綽〕東晉文學家。②〔安〕即謝安,東晉政治家。死后追贈為太傅。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2)亦不盡擇(資料一·乙)(3)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資料三)(4)諸人并懼(資料四)5.下列對“資料一·乙”中畫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B.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C.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D.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已而遂晴,故作此詞。(《定風波》)(2)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資料二)7.從小冀同學查找的資料看,蘇軾號“東坡居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8.“回首向來蕭瑟處”中的“回首”有兩個意思,請寫出來。9.蘇軾在風雨中“吟嘯”,謝安在風浪中“吟嘯”。他們在困境中的做法給了你什么啟示?【答案】4.(1)任由、任憑(2)挑選(3)跟隨(4)害怕,恐懼5.B6.(1)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因此做了這首詞。(2)(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師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7.(1)“東坡”是作者耕種、放牧之地;(2)是作者居住的地方。(3)是作者淡泊名利的精神的象征。8.(1)表面意思:回望方才的遇雨之處;(2)深層含義:對自己平生經(jīng)歷過的宦海風波的感悟和反思。9.示例1:蘇軾的“吟嘯”告訴我們:要有不畏懼困難的精神,要有樂觀豁達的胸襟。示例2:謝安的“吟嘯”告訴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重點詞語意思。(1)句意為: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任:任由、任憑。(2)句意為:交往的人也不怎么挑選。擇:挑選。(3)句意為:和鄉(xiāng)間老農(nóng)一起跟隨著在山溪野谷中游歷。從:跟隨。(4)句意為:許多人都害怕。懼:害怕,恐懼?!?題詳解】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據(jù)句子意思進行斷句。再結(jié)合語法結(jié)構(gòu)輔助斷句。句意為:軾在黃州和嶺南時,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是召喚人來和他聊天,就一定會出門拜訪客人。其中“子瞻在黃州及嶺表”交代了蘇軾居住的地點,“每旦起”交代了時間,“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則是敘述蘇軾的日常生活情境。斷句為: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同時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現(xiàn)象的準確理解與翻譯。句中重點詞語有:(1)已而:不久、過了一會兒;遂:就;晴:放晴;故:所以;作:寫;此:這。(2)為:是;亦:也;曰:叫做;予:我;買:購買;其:那里?!?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據(jù)資料一[丙]文中“東坡在黃,即坡之下,種稻為田五十畝,自牧一牛”可知,這表明“東坡”是作者日常耕種田地、放牛的地方。依據(jù)資料三“筑室于東坡”可知,這是作者建造房屋居住的地方。依據(jù)資料一[甲]“蘇子瞻以詩得罪,貶黃州”,資料三“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可知,這是被貶居此地后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游歷的地方,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榮利、曠達自適的高尚品質(zhì)。據(jù)此,注意整理概括即可?!?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寫作背景: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盎厥紫騺硎捝帯本湟馐腔仡^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這是作者獨自欣賞景色遇到的雨后之景。依據(jù)寫作背景可知,這是作者在雨中游歷的感悟。感悟到自己遭遇不公的待遇。“雨”象征著自己平生所經(jīng)歷過的為官經(jīng)歷和波折?!?題詳解】本題考查主題理解能力。依據(jù)蘇軾的《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詩歌意思可知,作者在雨中邊走邊吟詠長嘯,這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迸發(fā)和外在的表現(xiàn)。抒發(fā)了詩人對前途艱難的無所畏懼、泰然自若的態(tài)度。示例: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告訴我們:即使遭遇困難,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迎難而上,勇于挑戰(zhàn)。依據(jù)資料四“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吟嘯自若”句意可知,謝安乘船遇到風浪也無所畏懼,泰然處之。示例: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鎮(zhèn)定自若,思考解決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军c睛】參考譯文:《定風波》: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仆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因此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仡^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資料一:[甲]蘇東坡字子瞻,憑借(自己寫的)一首詩歌獲得罪過。被貶到黃州。[乙]蘇軾在黃州和嶺南時,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是召喚人來和他聊天,就一定會出門拜訪客人。交往的人也不怎么挑選。[丙]蘇軾(居?。┰邳S州(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于是在(黃州的赤壁以西的)東坡的下面,(親自)耕種了五十畝水稻,親自放牧一頭牛。資料二:(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也叫螺師店。我在那里購買了田地。資料三:戴著幅巾穿著芒鞋,和鄉(xiāng)間老農(nóng)一起跟隨著在山溪野谷中游歷,在東坡蓋了房子。資料四:(謝安)曾經(jīng)和孫綽等人去泛海游玩。(一次)大風刮起波浪洶涌,許多人都害怕,(謝安)吟唱吹口哨和平時一樣鎮(zhèn)定。21崔顥《黃鶴樓》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題)(二)(4分)17.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敬鸢浮渴惆l(fā)了詩人吊古傷今的惆悵之情和思鄉(xiāng)之情。前四句寫昔人乘鶴而去,只余空樓,千百年來只有悠悠的白云空自浮動,詩人吊古傷今,生發(fā)惆悵之情;后兩句描寫日暮時分,詩人遙望家鄉(xiāng)卻只見江霧迷蒙,生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情感主旨。結(jié)合首聯(lián)“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座尋??梢姷慕瓨?。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頷聯(lián)“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抒發(fā)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安粡头怠?,包含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鞍自啤弊兓秒y測,寓托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嗟嘆。前兩聯(lián)吊古傷今,生發(fā)惆悵之情;頸聯(lián)“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繪了作者晴日在黃鶴樓看到的景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碧綠的芳草覆蓋著鸚鵡洲。他鄉(xiāng)的景色如此明麗美好,更加觸動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直抒胸臆,句意是: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芍?,暮靄沉沉中,故鄉(xiāng)杳不可見,怎不令人心生無限哀愁?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22《定風波》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考題)二、閱讀理解及分析(第6-25題,共48分)(一)(共4分)賞析《定風波》,完成6-7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6、請描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展現(xiàn)的畫面。(2分)7、小序中寫到“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請結(jié)合詞句說說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2分)答案:【答案】6.示例:詞人出游遇雨,對穿林打葉的風雨并不留意,依然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聆聽雨韻,思索人生。7.示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以看出詞人“道中遇雨”的從容,表現(xiàn)了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描述詩句畫面的能力。描繪畫面,就是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中展現(xiàn)的畫面和意境?!澳牬┝执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意思是: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據(jù)此添加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進行描述即可。示例:細密的春雨打得竹葉刷刷地作響,詩人穿著蓑衣和芒鞋,手持竹杖,有時長嘯,有時吟唱著詩,不慌不忙,輕快從容地在竹林中前行?!?題詳解】本題考查作者情感。這首詞是作者因烏臺詩案被貶的第三年所作。詞人借途中遇風雨的生活小事,抒寫了作者任天而動、苦樂隨緣、開朗達觀、意存歸隱的人生態(tài)度和坦蕩胸懷。詞中“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煙雨”“風雨”一語雙關(guān),“雨”原指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即“沙湖道中”遇到下雨。而結(jié)合背景看,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他由自然中的風雨想到了人生中所經(jīng)歷的困難,這些挫折和不順也如同風雨一樣襲擊而來。由此可知,“風雨”隱喻仕途(或人生)挫折(或困境)。再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可知,詞人雖然歷經(jīng)“風雨”,屢遭挫折,身處逆境?!巴薪岳仟N,余獨不覺”,別人遇到這種情況緊張慌亂,但作者不畏懼,不頹喪,依然笑傲人生,樂觀曠達,對生活滿懷希望,表現(xiàn)了他積極自信、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23《過零丁洋》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中考題)7.賞析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按要求回答問題。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開頭,作者回顧身世,意在暗示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B.頷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大宋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將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C.頸聯(lián)“惶恐”“零丁”反復出現(xiàn),渲染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險惡。D.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全詩格調(diào)沉郁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2)請說說尾聯(lián)運用的抒情方式及表達的情感?!敬鸢浮浚?)C(2)示例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發(fā)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示例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慷慨陳詞,直抒胸中正氣,表現(xiàn)出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斗志。【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C.賞析有誤。頸聯(lián)“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意思是: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士譃┦勤M江十八灘之一,水流湍急,令人驚恐,也叫惶恐灘。文天祥起兵勤王時曾路過這里。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現(xiàn)名伶丁洋,文天祥兵敗被俘,押送過此。前者為追憶,后者乃當前實況,兩者均親身經(jīng)歷。一身為戰(zhàn)將,一為階下囚。故作戰(zhàn)將,面對強大敵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復國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為階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此句對仗工整,出語自然,以對兩件令人痛心的具體情境的感慨,強化了詩人內(nèi)心的隱痛敘寫,流露出詩人的一腔悲憤和盈握血淚。而非“渲染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險惡”。故選C?!拘?詳解】本題考查抒情方式和思想情感。尾聯(lián)“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直抒胸臆,悲壯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diào)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表達了詩人赤誠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激勵了無數(shù)的愛國之士為了民族大業(yè)而拋頭顱、灑熱血。24韋莊《章臺夜思》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湖北省中考題)(一)(7—8題,共4分)。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兩則批注。章臺①夜思②唐末五代時期·韋莊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③,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來。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釋:①〔章臺〕即章華臺,在今湖北境內(nèi)。②該詩選自《唐詩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號角聲。④〔殊〕尚,還。這首詩先寫“夜”,后寫“思”。請結(jié)合提示,完成填空題。7.批注一:立象盡意。首聯(lián)、頷聯(lián)借“清瑟”“孤燈”“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寫盡孤凄悲涼。8.批注二:煉字傳情。尾聯(lián)“又”字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①.楚角②.殘月8.作者的無限秋思與哀愁,表達了作者無盡的懷人思鄉(xiāng)之情?!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內(nèi)容。本詩以“夜思”為題,全篇雖未現(xiàn)一個“思”字,卻選取了一系列引人“思”情的意象表達作者的“思”。開篇四句,首聯(lián)、頷聯(lián)意思是:凄清的瑟聲,在長夜發(fā)出哀怨的音調(diào);而伴隨這哀怨樂曲的,又是秋夜悲鳴的風雨聲。孤燈下,又聽見楚角聲哀,清冷的殘月徐徐沉下章臺。詩人聽到了清幽的瑟聲、悲涼的楚角,獨對孤燈,看到的是窗外一鉤殘月,引起無盡的懷人思鄉(xiāng)之情。因此首聯(lián)、頷聯(lián)中“清瑟”“孤燈”“楚角”“殘月”等意象,展現(xiàn)了“思”的意境,寫盡了作者的孤凄悲涼之感?!?題詳解】本題考查煉字。尾聯(lián)“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承“故人殊未來”一句遞進一層,揭出思鄉(xiāng)之苦?!肮嗜耸馕磥怼?,長期不知“故人”音訊,兇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寫家書;可是山長水遠,“鄉(xiāng)書不可寄”,這就更添幾分悲苦。時值秋季,芳草凋零,故人不來,秋雁“又”回,家書難寄。結(jié)句以景收尾。“秋雁又南回”,點出時當冷落的清秋季節(jié),每每看那結(jié)伴南飛的大雁,詩人內(nèi)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結(jié)。著一“又”字,說明這樣郁郁寡歡的日子,他已過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無可奈何;“又”字將悲情推到了一個高潮,表達了詩人無限的秋思與哀愁,和無盡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25鄭燮《詠芭蕉》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題)(一)古詩文閱讀(共18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詠芭蕉鄭燮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咀⑨尅苦嵺疲禾柊鍢?,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人稱為“三絕”?!对伆沤丁肥窃娙藨讶酥?。7.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題為《詠芭蕉》,詩歌從芭蕉葉的形態(tài)、長勢著筆來描寫芭蕉。B.詩中“多情”一詞將芭蕉葉擬人化,賦予芭蕉葉以人的情態(tài)。C.詩中用“抽不盡”寫出了詩人相思之情的綿綿不絕。D.“卻教風雨怨秋聲”一句直接抒發(fā)了詩人對秋風秋雨和秋天的怨恨之情。8.詩畫攝影協(xié)會準備以《詠芭蕉》為素材制作一段視頻,請你完善下面的拍攝腳本。鏡頭鏡頭描述情感鏡頭一:芭蕉葉葉茂盛、層層疊疊的芭蕉葉相思懷人鏡頭二:葉舒葉生(1)鏡頭三:雨打芭蕉(2)【答案】7.D8.(1)鏡頭描述:大的芭蕉葉舒展著,小的芭蕉葉生長著。情感:相思綿綿。(2)鏡頭描述:風雨吹打著芭蕉葉,芭蕉葉被打的低低的、顫顫的。情感:愁怨風雨?!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賞析理解。D.“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意思是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盡,倒也罷了,風雨吹芭蕉作一片秋聲,更能惹動無限愁思。詩人把自己主觀的情感賦予本為無情的芭蕉,認為“一葉才舒一葉生”,將芭蕉寫得繾綣多情。詩人又用外來的風雨比喻外界對于芭蕉的摧殘,益發(fā)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所以這首詩是托物言志,借芭蕉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故題干“直接”二字理解錯誤;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意象和情感。“鏡頭描述”是把鏡頭內(nèi)的景物描繪出來,突出其特點;“情感”則是分析景物蘊含的情感。結(jié)合“一葉才舒一葉生”的翻譯“一片葉子才舒展開一片葉子又生長了”可知,這里寫出了芭蕉葉一片一片舒展、生長的樣子,芭蕉葉中既有成熟的、展開的葉子,也有新生的、稚嫩的葉子,大小葉子參差有致。故可描述鏡頭:大的、舒展的芭蕉葉下是小的、嫩嫩的芭蕉葉。結(jié)合“芭蕉葉葉為多情”和“自是相思抽不盡”可知,芭蕉葉被作者賦予了相思之情,芭蕉葉不斷生長,就如同相思之情綿綿不斷,故情感是:相思不斷或相思綿綿。結(jié)合“卻教風雨怨秋聲”意思“風雨吹芭蕉作一片秋聲,更能惹動無限愁思”可知,這里有風雨、有芭蕉葉這兩個意象,詩句描繪了風雨吹打著芭蕉葉的畫面。故鏡頭描述:風雨吹打著芭蕉葉,芭蕉葉被雨打的顫顫巍巍、高低起伏。結(jié)合全詩可知,芭蕉葉象征著相思,風雨對芭蕉葉進行吹打,風雨對相思進行吹打,一個“怨”字寫出了芭蕉葉對風雨的怨恨,也表達了詩人對外界如同風雨一般惡劣環(huán)境的怨恨。故情感是:愁怨?jié)M懷。26顏仁郁《農(nóng)家》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湖南省中考題)(三)古詩文閱讀(18分)14.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農(nóng)家顏仁郁半夜呼兒趁曉耕,羸①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nóng)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注釋]①羸(léi)牛:瘦弱的牛。這首詩后兩句與李紳《憫農(nóng)》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答案】相同點: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深刻同情和理解。顏仁郁的詩中“時人不識農(nóng)家苦”,與李紳《憫農(nóng)》中的“誰知盤中餐”,都指出了社會上很多人并不了解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對他們的辛勤付出缺乏認識和感激。兩首詩都強調(diào)了糧食的來之不易。顏仁郁詩中的“將謂田中谷自生”與李紳的“粒粒皆辛苦”都揭示了每一粒糧食背后都是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結(jié)果。不同點:表達方式上,顏仁郁的詩通過描繪具體的農(nóng)家生活場景——半夜起床耕作、瘦弱的牛艱難前行,更直觀地展示了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而李紳的《憫農(nóng)》則通過反問的方式,引發(fā)讀者對糧食來源的思考。情感色彩上,顏仁郁的詩更側(cè)重于描述和揭示農(nóng)民的苦難,情感更為沉重;而李紳的《憫農(nóng)》則更多地表達了對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尊重和敬意,情感上帶有一種贊美和倡導節(jié)約的意味?!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對比鑒賞。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異同點即可。相同點:這兩首詩雖然都關(guān)注農(nóng)民勞作,李紳《憫農(nóng)》中的“誰知盤中餐”和顏仁郁的詩中“時人不識農(nóng)家苦”都表達了對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深刻同情和理解?!稇戅r(nóng)》“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抒發(fā)感慨,啟迪人們珍惜糧食。顏仁郁《農(nóng)家》詩中的“將謂田中谷自生”表達了對農(nóng)民的同情和對“時人”無知的批評。兩首詩都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鼓勵人們珍惜糧食,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不同點:兩首詩表達的側(cè)重點和表達手法各有不同。顏仁郁的詩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讓讀者感受到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和不易;而李紳的《憫農(nóng)》則通過簡潔有力的反問,喚起人們對農(nóng)民工作的認識和尊重。兩首詩都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鼓勵人們珍惜糧食,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情感色彩上,顏仁郁的詩感情更加強烈,更側(cè)重于描述和揭示農(nóng)民的苦難,有相當?shù)呐辛Χ?,過去常用來譏諷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謀生艱難、耽于吃喝玩樂的人們。而李紳的《憫農(nóng)》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來揭示生活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更多地表達了對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尊重和敬意,倡導節(jié)約,啟迪人們?nèi)ニ妓?,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27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題)四、詩歌鑒賞5.閱讀古詩,完成題目。下第①后上②永崇③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芙蓉④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注釋】①下第:落第,未考中。②上:上書。③永崇:指長安。④芙蓉:荷花,蓮花。作者借用某個事物來暗示自己的情志,于是這個事物就有了某種寓意,成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請結(jié)合本詩最后兩句,對此作具體分析。答案:5.本詩最后兩句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以“芙蓉”(即荷花)自喻,借寫芙蓉生在秋江上,不怨東風(春風)不來,未得和百花一齊開放,來表現(xiàn)自己科舉落第后的懷才不遇和雖遭挫折卻樂觀豁達的胸襟。這里的“芙蓉”不僅是作者高潔情操的寫照,也寄寓了作者對自己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對高尚品格的堅守,即使面對逆境也不失風骨,不怨天尤人,而是保持一種積極向上、自我肯定的人生態(tài)度?!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寫作手法分析。詩歌大意:天上的碧桃和著甘露種植,日邊的紅杏倚著彩云栽培。木芙蓉生長在這秋天的江畔,從不抱怨東風不讓她及時開放。從詩歌的整體背景來看,高蟾在科舉考試中落第,心情自然是復雜而失落的。但他并沒有直接抒發(fā)這種情感,而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寄托自己的情志,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巧妙之處。在“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這兩句中,作者選取了“芙蓉”(即荷花)作為自己情感的載體。荷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被視為高潔、清雅的象征,與世俗的污濁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將自己比作秋江上的荷花,既展現(xiàn)了自己高潔的品格,也暗示了自己當前的處境——如同荷花一樣,雖在秋江之上,未能與春日百花爭艷,但依舊保持著自身的清麗與高雅?!安幌驏|風怨未開”一句,更是將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這里的“東風”可以理解為科舉考試的風向標,也可以看作是世俗的評判標準。作者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因為未能得到科舉的青睞(即“未開”),就去怨恨那“東風”(即科舉制度或世俗眼光)。這種態(tài)度展現(xiàn)了作者超脫于世俗之外的高遠志向和豁達胸襟。他明白,自己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外界的認可與否,而是取決于自己內(nèi)心的堅守與追求。因此,這兩句詩不僅是對荷花生長環(huán)境的客觀描述,更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深刻抒發(fā)。通過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將自己對科舉落第的失落與不甘、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追求、對高潔品格的堅守與自豪等復雜情感都寄托在了“芙蓉”這一形象之上,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意蘊悠長。據(jù)此概括作答即可。28《蘭》《跋盆蘭》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題)二(65分)(一)古詩文閱讀(24分)參加校文學社組織的“蘭”主題詩文共讀活動。【甲】蘭(明)陳汝言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xiāng)。雖承愛護力,長養(yǎng)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①。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選自明·簟溪子《蘭史》,中國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注】①雕傷:花木枯萎。雕,通“凋”,凋落,衰敗?!疽摇堪息倥杼m(明)李流芳①己未春,余北上至濠梁,病還。夜則苦不寐獨處惘惘非對友生流連酒肆即無以遣日。二月二日,與子薪、韞父、爾凝、家伯季從子,泛舟南郊,聽江君長弦歌。值雨,子薪偕爾凝、君長宿余家。盆蘭正開,出以共賞。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②花雖數(shù)莖,然參差掩映,態(tài)變頗具。其葩或黃或紫,或碧或素。其狀或含或吐,或離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攲;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②,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來而如就③,或往而如奔?;蛳囝櫠缧?,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④而如傲,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或獨立而如思。蓋子薪為余言如此,非有詩腸畫筆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不能作一詩記之,欲作數(shù)筆寫生,而亦復不果。然是夜與子薪對花劇⑤談甚歡,胸中落落一無所有,伏枕便酣睡至曉,從此病頓減。此花與愛花人皆我良藥,不可忘也。(選自《檀園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有刪改)【注】①跋: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后面,多用來評價內(nèi)容或說明寫作經(jīng)過。②承:捧著。③就:前往。④偃蹇(jiǎn):高聳的樣子。⑤劇:流暢,此處指暢快。4.甲詩“長養(yǎng)非其方”中的“長”字,有同學認為應該讀“cháng”,有同學認為應該讀“zhǎng”。你贊同哪種讀法?談談你的理解。5.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超出三處不得分)。夜則苦A不寐B獨處C惘惘D非對友生E流連F酒肆G即無以H遣日6.根據(jù)方法提示解釋乙文中加點的詞。文中詞句方法解釋或相顧而如笑【查工具書】顧:①看;②考慮;③拜訪;④反而(1)_____(填序號)或倚而如困結(jié)合語境】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2)_____而亦復不果課內(nèi)關(guān)聯(lián)】未果,尋病終(《桃花源記》)(3)_____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8.朱自清在《經(jīng)典常談》中說,好詩往往“自然達意,委婉盡情”,甲詩也有這樣的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9.請梳理乙文中“蘭”能讓作者“從此病頓減”的原因。10.有感于“蘭”的品質(zhì),你想制作一枚蘭花書簽,勉勵自己做“蘭”一樣的人。請結(jié)合對詩文的感悟,撰寫書簽上的文字。(不超過50字)答案:(一)古詩文閱讀(24分)【4~10題答案】【答案】4.示例一:我贊同讀“cháng”,“長養(yǎng)”理解為長時間地養(yǎng)育。示例二:我贊同讀“zhǎng”,“長養(yǎng)”理解為使生長、培養(yǎng)。5.BDG6.①.①②.困倦;疲乏③.實現(xiàn)7.子薪以前就有賞花的癖好,這天晚上點上蠟燭照著看花,不停地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8.甲詩“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自然地寫出蘭花生長在深山,散發(fā)著濃郁的幽香,“雖承愛護力,長養(yǎng)非其方”委婉地表達出蘭花雖被移到高堂卻因生長環(huán)境改變而可能受到傷害,體現(xiàn)了“自然達意,委婉盡情”的特點。9.①盆蘭色彩絢麗,形態(tài)萬千,令人賞心悅目;②與好友子薪等一起賞花暢談很愉快。10.示例:如蘭之淡雅,似蘭之堅韌,綻放自我,芬芳人生。參考譯文【乙】己未年春天,我向北行至濠梁,生病后返回。夜晚就苦于不能入睡,獨自一個人感到迷茫,如果不是和朋友交往、留戀酒肆,就沒有辦法打發(fā)日子。二月二日,和子薪、韞父、爾凝、家伯的季從子,在南郊泛舟,聽江君長彈弦唱歌。正遇到下雨,子薪和爾凝、君長在我家住宿。盆中的蘭花正好開放,拿出來一起欣賞。子薪向來有喜愛花的癖好,點著蠟燭照著蘭花,不停地發(fā)出贊嘆聲?;m然只有幾莖,然而參差不齊、相互掩映,姿態(tài)變化很有特點。它的花有的是黃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碧綠,有的是白色。它的形狀有的含著,有的吐出,有的分離,有的合攏,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端正,有的傾斜;有的俯身好像在俯瞰,有的仰頭好像在承接,有的平著好像在作揖,有的斜著好像在斜視,有的過來好像在靠近,有的離去好像在奔跑。有的相互對視好像在歡笑,有的相互背對好像在生氣,有的遮掩抑制好像在害羞,有的高傲好像在矜持,有的挺拔好像在莊重,有的倚靠好像在困倦,有的成群面向好像在交談,有的獨自站立好像在思考。大概子薪對我這樣描述,不是有詩人的情思和畫家的筆法,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我已經(jīng)因為生病不能寫一首詩來記錄它,想作幾筆寫生畫,也最終沒有做成。然而這天晚上和子薪對著花盡情暢談非常愉快,心中空曠沒有任何雜念,伏在枕頭上就酣然入睡直到天亮,從此病一下子減輕了很多。這花和愛花的人都是我的良藥,不能忘記啊。29《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蝶戀花·上巳召親族》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中考題)(三)(8分)12、閱讀下面的詩詞,補全對話。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蝶戀花·上巳召親族②李清照永夜懨懨歡意少??諌糸L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注]①作于安史之亂長安陷落后。②作于李清照南渡后,當時統(tǒng)治者安于現(xiàn)狀。甲:是的。我也了解到,在這一天人們會與親友結(jié)伴到水邊洗沐,去垢除災。乙:你看,詞人李清照和親友相聚時把酒品梅,“①______”一句可見她心情愉悅。甲:但是,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她心中那揮之不去的愁緒,你看“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就是在訴說她②______的心情。乙:對。她身處江南,仍夢憶長安。此處“長安”說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甲:是啊。岑參也寫到都城長安,他借“故園菊”表達③______。乙:李清照對長安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希望南宋統(tǒng)治者④______。甲:可見,許多文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安”,這個“長安”看似是一座城,實則是深藏在文人心中的⑤______。答案:12.①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②對春光流逝、年華老去的無奈與感傷的心情③表達對故園的思念、對國事的憂患,以及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④能夠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繁榮⑤深藏在文人心中的家國情懷30薩都剌《過廣陵驛》閱讀練習及答案(2024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題)(二)詩歌閱讀(6分)過廣陵驛薩都剌①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shù)株黃菊鮮。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寒砧②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自笑棲遲淮海客③,十年心事一燈前?!咀ⅰ竣偎_都剌,元朝詩人。②砧,搗衣石。③棲遲,長久居留。詩人長年客居南方,故稱淮???。8.《新元史》評薩都剌的詩具有“清麗”的特點,請結(jié)合“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賞析。9.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析詩中“自笑”的內(nèi)涵?!敬鸢浮?.該句使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對于同樣分處兩地的人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9.詩人“自笑”自己是一個在江南滯留的客人,十多年的心事,只有一盞明燈知曉而已,帶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也是對自己的寬慰,同時又有著惆悵而又無可奈何之情?!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詩句賞析?!昂枞f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的意思是:月色如水,不遠處點點砧聲敲響,更顯一片寧靜;繁霜滿天,云天間一聲秋雁鳴叫,也催促游子踏上歸程。作者連用“寒砧、寒月,老雁、霜天”四個意象,視覺上寫月光如水,繁霜滿天,聽覺上寫點點砧聲敲響,一聲秋雁鳴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