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_第1頁
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_第2頁
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_第3頁
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_第4頁
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會學考研與西方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集一、中山大學647社會學理論考研真題中山大學2018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生須知;全部答案一律寫在答題紙t 上,答在試題紙上的不計分?答: 題要寫清題號,不必抄題. :科目代碼,647科目名稱,社會學理論考試時間】2017年12月24日上午一、單選題】每題Z分,合計40分)1、對于孔鐫來說,群體、社會、科學和個人都會經過三個階段:()A.初級、次級、第三皺B.原始、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C.神學的、形而上的.實證主義的D.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2、符號互動論的開創(chuàng)者是()A庫利 B林頓 C托馬斯 D米德3、需要層次論是誰初次提出的?A弗洛伊德B萊格

2、C米德 D馬斯洛4、由一對夫婦與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稱為()A.聯(lián)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瓶組家庭 D.核心家庭5、有觀點認為,各種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評價和比較的,因為從各種不同的文化 模式所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來看,每一種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這是文化多 樣性中的()A.文化中心主義 B.文化躺權主義C.文化絕對主義D.文化相對主義6、行為者個人將社會規(guī)范內化為自己持有的觀念,從而自覺地按照社會規(guī)范的要 求約束自己的社會行為,這種社會控制是()A.積極性控制B.微觀控制C.制度化控制 D.內在控制7、一位教師與學生、校長、圖書館員、校醫(yī)院人員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關系叫做 ()A復

3、式角色 B角色叢 C實際角色 D自致角色8、“生物人”通過社會文化教化,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被 稱為()A,正向社會化B.基本社會化 C.再社會化D,繼續(xù)社會化考試完畢,試題隨答題紙一起交回.笫I頁共3頁二、論述題(第1題30分,第2題3。分,第4題50分)h “所謂社會事實,就是所有可能對個體施加一種外在約束的行動方式,而不論 這種方式是否限定不變;或者,也可以說是所有可能普遍存在于一個既定的社會,同 時又獨立于在個體身上的顯現(xiàn)而自主存在的行動方式如何理解涂爾干抄這段話對社 會事實的定義,這段話所表達的社會學分析立場是什么?(30分)2、社會治理與傳統(tǒng)的社會管理有什么區(qū)別

4、?如何認識我國社會治理中的國家與社 會的關系? (3。分)3、米爾斯如何區(qū)分新老中產階級以及如何看待新中產階級的地位?分析當今中國 的中產階級現(xiàn)象和發(fā)展,談談你是如何認識中產階級的地位和作用? (50分)二、西方社會學理論一、概念題1科層制中山大學2015年研答:科層制,又稱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是指法理型統(tǒng)治下組織機構的特殊形式, 由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在這種統(tǒng)治形式下,組織按照合理性的原則 來設計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實現(xiàn)組織目標。官員們的職務等級是按照集權體系所安 排的固定有序的體系,并且有著與職務相對應的嚴格的權限規(guī)定。組織運轉依靠 的是沒有人情味的職責、規(guī)定和準則,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

5、。官員的任命與提升 所依據(jù)主要是他的業(yè)績,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權力都有合法的權限。在韋伯看來,所有 這一切都保證了組織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2模式變量中山大學2015年研答:模式變量是指帕森斯提出的一種類型學的工具。他認為,任行動者在其他 行動者進行互動時,必然要面對五種類型的選擇,即“五種模式。模式變量的 五對范疇是:普遍性與特殊性;擴散性與專一性;情感性與中立性;先賦性與自 獲性;私利性與公益性。帕森斯的模式變量被用來分析傳統(tǒng)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的特 征,被用來解釋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化,因為模式變量不僅突出了兩種對立 的價值特征,也能被用來強調個人價值觀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主導地位。3剝奪一滿足命題中山大學2

6、015年研答:剝奪一滿足命題是指獲得的報酬和獎勵遵循經濟學上的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這就是說,一個人在最近越是經常地得到某種報酬,那么隨著報酬的增加,此人 所獲得此報酬的滿足感和價值感就會減少。剝奪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報酬后所經 歷時間的長度。滿足是指一個人在剛剛過去時間里得到的報酬使他不再馬上需要 更多的酬賞?;袈沟倪@個命題是對前三個命題的限定,即個人的行動與獲得報 酬的滿足感必須把時間因素考慮進去。他說,如果一個人時常得到報酬,起初他 會有非常滿足的感覺,但此后這種報酬如果重復出現(xiàn),其價值就會降低。其情形 猶如一個非常饑餓的人吃第一個燒餅是感到極大的舒服,然而繼續(xù)給他吃第二 個、第三個以及第

7、n個燒餅,伴隨著他越來越飽,那種舒服感和滿足感會越來 越小,乃至消失。4鏡中我中山大學2015年研答:鏡中我,又稱“鏡中自我,由美國社會學家?guī)炖岢觯侵竿ㄟ^他人對自 己的態(tài)度和反應這面鏡子而形成的一種自我觀念。他認為自我是社會的產物。沒 有他人的反應和評價,就不會有自我觀念的形成。鏡中我從想象得來,分三個步 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表現(xiàn);想象他人對這種表現(xiàn)的判斷;形成自 我觀念。在想象別人對自己估計是好感還是惡感,認為自己驕傲還是謙卑時,他必然會作 出改進,以期達到與別人更加協(xié)調。這一概念以直觀的形式,說明人與社會是在 交往與社會的實踐中逐漸形成自我的性格,逐漸適應于在社會中生活與工作。5

8、貨幣哲學中山大學2015年研答:貨幣哲學是指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的著作。在這本書中,齊美爾以其獨 具特色的形式互動理論,揭示互動對于社會關系本質的影響,他詳盡研究了社會 交換關系,特別是以貨幣為媒介的社會交換關系所產生的社會后果。齊美爾認為, 正是以貨幣為媒介的社會交換關系,導致了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與勞動產品之間的日 漸分離,導致了社會關系的客體化。因此,他將對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和文化矛盾 分析的重點,放在了經濟交換關系,特別是貨幣關系上。雖然說并不是所有的經 濟交換都是以貨幣為媒介,但從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來看,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在交 換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6失范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默頓認為,失

9、范是在人們用社會認為合法的手段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文化目標時 發(fā)生的,而對于這種情形的一個共同的反應,就是越軌行為(當觸犯刑律時即為 犯罪行為),即用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手段來實現(xiàn)自己的文化目標。涂爾干認為凡 是存在著不明確的、彼此沖突和分散的規(guī)范的地方,個人與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 意義的關系,或者沒有規(guī)定獲得快樂的界限,這就是社會失范。7角色距離北京科技大學2013年研答:角色距離概念是符號互動論者、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 距離是指一個人自身的素質、能力、水平與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差異現(xiàn)象。 一個人扮演社會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個人的水平、素質、品格 和能力與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

10、求之間總會有差異,所以角色距離是普遍存在的。 8社會事實北京科技大學2013年研答:社會事實是指一切行為方式,不論它是固定的還是不固定的,凡是能從外部 給予個人以約束的,或者換一句話說,普遍存在于該社會各處并具有其固有存在 的,不管其在個人身上的表現(xiàn)如何,都叫做社會事實。社會事實是法國社會學家 涂爾干提出的一個概念。涂爾干的這一界定包含了社會事實區(qū)別于個體(或心理) 現(xiàn)象的三個突出特征:社會事實對于個人來說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觀性; 社會事實對個人具有約束力;社會事實具有普遍性。9目的(工具)合理性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目的合理性行動是韋伯在分析社會行動的類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又稱工具 合理

11、性行動。它是指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情況和其他人的舉止的期待,并利用這種 期待作為條件或者作為手段,以期實現(xiàn)自己合乎理性所爭取和考慮的作 為成果的目的的行動。10利他性自殺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利他性自殺是指在社會組織高度聚合和社會整合力量過強的狀態(tài)下產生的, 個人對集體的犧牲。這種自殺類型主要存在于集體意識強烈的低級社會和現(xiàn)代社 會的軍隊中。自殺論是涂爾干的代表作品,該書通過對自殺現(xiàn)象的分析來說 明社會現(xiàn)象與社會整合之間的關系。涂爾干討論了三種自殺類型,包括利他性自 殺、利己性自殺、失范性自殺。11潛功能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默頓在”顯在功能和潛在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此文

12、被認為對推動功能主義的經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潛功能和顯功能是相對應的兩 個概念。顯功能是顯而易見、可以被預料和認識到的客觀后果,而潛功能是指沒 有被預料也沒有被認識的客觀后果。12索引性表達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索引性表達是指日常溝通行動”依賴于對意義的共同完成且未經申明的假設 和共享知識”,就其意義而言,它是完全依賴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 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達,盡管模糊和不精確,卻不妨礙社會互動的進行。 索引性表達是加芬克爾在常人方法論研究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13慣習中山大學2013年研答:布迪厄用慣習”來表述人類實踐深層的社會結構與認知結構。實踐過程中 持久潛在的行為傾向

13、系統(tǒng)就是慣習,它存在于實踐者的身體和行為之中,構成了 一種實踐感,即是對實踐的前認知把握。布迪厄認為學術場域面臨看兩方面 的力量:一是場域內部的;二是場域外部的。社會學領域處于外部和內部的極大 張力之中。在場域內部,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慣習,因為不同的理論或者觀點方 法的主張者所提供的知識是一種文化資本,這些不同的文化資本都有著被同行接 受的強烈愿望,以及與之空切聯(lián)系的各種利益,所以都極力想占據(jù)學術領域的支 配權力,合法化、常規(guī)化,形成符號資本。14社會控制南開大學2012年研答:社會控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體系運用社會規(guī) 范以及與之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社會成員(包括社會

14、個體、社會群體及社會組 織)的社會行為及價值觀念進行指導和約束,對各類社會關系進行調節(jié)和制約的 過程。狹義的社會控制是指對社會越軌者施以社會懲罰和重新教育的過程。社會 學研究中一般在廣義上使用社會控制這一概念。15舒茨(Alfred Schutz )南開大學2012年研答:舒茨是美國社會學家,現(xiàn)象學社會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經典著作社會世界的 意義構造。他反對實證主義社會學把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 自然科學模式研究社會現(xiàn)象及其過程的做法。他關注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觀因素, 認為社會學研究的出發(fā)點不是實證主義所說的社會事實,而是社會事實的意 義。他主張社會學應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對互為主體性的人們的微觀互動過程進 行研究,認識社會的結構、變化和性質。故他也把自己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稱為生 活世界構成的現(xiàn)象學。16社會理論的基礎南開大學2012年研答:社會理論的基礎是美國社會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