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莆膶W概論復習資料一、單選題 ( 每小題 1 分)1. 文學觀念是關于文學的普遍屬性的理性認識。在中外文論史上 , 文學觀念 形形色色、種類繁多 , 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體驗 論、語言論、文化論以外還有 (D ) 。A. 反映論B. 信息論C.意志論 D. 表現(xiàn)論2. 讀者接觸文學 ,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 , 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 括語言系統(tǒng)、表意、 ( B) 、閱讀期待、開放。A. 象征B. 蘊藉C. 假設D. 模仿3。文學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學形象, 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 歷史性B. 獨創(chuàng)性C.感
2、染性 D. 朦朧性4. (A ) 在人類的文學活動中 , 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文學體裁。A. 詩B. 小說C. 散文D. 劇本5. (C ) 是表現(xiàn)正義與邪惡兩種力量斗爭沖突中前者失敗或毀滅的戲劇。A. 正劇B. 喜劇.C 悲劇 D. 悲喜劇6. 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 ( B) 、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幾個 重要方面。A. 個體體驗B. 意識形態(tài)氛圍C. 擬想讀者D. 創(chuàng)作過程7. 文學閱讀是讀者在特定語境中對文學文本的讀解過程。語境包括個體語境 與社會語境 , 社會語境是指讀者閱讀時的 ( D) 。A. 文本存在方式B. 人與人的關系C. 文本媒介形式D. 社會生活關聯(lián)域8. 文學閱
3、讀中讀者與文本產(chǎn)生心靈共振與感應的情形屬于 (A ) 。A. 共鳴B. 凈化C. 領悟D. 欣賞9. ( C ) 被公認是社會歷史批評的重要代表 ,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決定文學創(chuàng)作 和文學發(fā)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說。A. 菲什B. 瓊斯C. 泰納D. 狄德羅10. ( D) 的批評也可稱作媒體批評。A. 道德教化型 C.理性認知型B. 審美欣賞型 D.消遣娛樂型11 在魏晉時期 , 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學”即“儒學”、“玄學”、“史學” 和“( C ) ”。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A. 佛學B. 詩學C. 文學D. 神學12. 文學文本是有待于閱讀的具有蘊藉性與開放性的 , 其特征主要包括語言系 統(tǒng)
4、、蘊藉、開放性、閱讀期待和 (D ) 。A. 表志B. 表象C. 表情D. 表意13. 注重呈現(xiàn)作者的主觀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A ) 文本。A. 表現(xiàn)型B. 再現(xiàn)型C. 象征型D. 創(chuàng)意型14. 文學典型是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xiàn)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 征主要表現(xiàn)為歷史性、感染性、多義性 (B ) 。A。指意性 B.獨創(chuàng)性c.隨意性 D.特殊性15. 隨筆這個名稱和形式都是法國作家 ( D) 創(chuàng)造的,隨后不久這種文體被引進 了英語。A.席勒 B, 培根c. 歌德 v. 蒙田16. 唐代出現(xiàn)了 (A ),有人物、情節(jié),已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備了小說 的形態(tài) , 對后光產(chǎn)生了很
5、大的影響。A. 傳奇 B 話本C;.志人志怪小說 D.章回體小說17. 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C)、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兒個 重要方面。A.擬想讀者B. 意識形態(tài)氛圍C. 個體體驗C. 表情性D.意識性D. 創(chuàng)作過程18. 當代西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屬于 (D ) 模式。A. 心理分析批評B. 語言批評C. 社會歷史批評D .文化批評19. 讀者接觸文學 , 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 ,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 包括語言系統(tǒng)、表意、 (D ) 、閱讀期待、開放。A. 模仿B. 象征C. 假設D. 蘊藉20. 文學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辭性特點 , 主要表現(xiàn)在涉義性、物質性、(A ) 、
6、語境依托性。A. 中介性 B 。表象性21.在研究長篇小說的文體語言的時候 ,俄國學者 ( C) 創(chuàng)造了“雜語”這個概 念。A. 集體行為B. 商業(yè)運作A. 車爾尼雪夫斯基 B. 高爾基C.巴赫金D. 什可洛夫斯基22. 文學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學形象 , 其特征主要有暗示 性、朦朧性、 ( B) 。A.獨創(chuàng)性B. 指意性C.感染性D. 歷史性23. 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 ( D) 的自覺運用。A.人物活動B. 語言符號C.具體形象D .敘述場景24. 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 ( C) 與機構制作特點。C. 個人創(chuàng)造A. 信息論D. 歷史演繹2
7、5. 文學文本是文學閱讀的對象要素 , 其價值的實現(xiàn)必須通過(A ) 。A. 文學閱讀B. 商業(yè)炒作C. 媒體宣傳D .消費導引26. 文學“四要素”理論 , 是指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四要素” : 即宇宙、 作品、藝術家與 (D)A. 文化B. 情感C. 文采D. 觀眾27. 在中外文論史上 ,文學觀念形形色色、種類繁多 , 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 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表現(xiàn)論、文化論、語言論以外還有 (B ) 。B. 體驗論C, 意志論 D. 反映論28. 注重呈現(xiàn)作者的主觀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D ) 文本。A. 創(chuàng)意型B. 再現(xiàn)型C. 象征型D. 表現(xiàn)型29. 文學語言具有
8、一種陌生化特征?!澳吧币辉~,是俄國(A )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 形式主義B. 解構主義C. 新批評D. 結構主義30. 在研究長篇小說的文體語言的時候 , 俄國學者 (C ) 創(chuàng)造了“雜語”這個概 念。A. 車爾尼雪夫斯基B. 高爾基C. 巴赫金D. 什可洛夫斯基31. 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 ( B) 、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幾個 重要方面。A. 創(chuàng)作過程B. 意識形態(tài)氛圍C. 擬想讀者D. 個體體驗32. 在西方典型理論的背景下 , 其文學文本大多在情節(jié)豐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 鮮明又復雜的典型形象 ,在( D) 中塑造典型 ,追求那種細膩感和真實感。A. 情節(jié)B. 語言C.
9、 人物D. 細節(jié)33. 文學閱讀中讀者與文本產(chǎn)生心靈共振與感應的情形屬于 (A) 。A. 共鳴B. 凈化C. 領悟C. 表現(xiàn)論D.體驗論D. 欣賞34. 小說家的語言意識、語言功力歸根結底是建立在其 ( C) 上的, 借此小說家 才能捕捉并表達出對事物的獨特感受。A. 口語B. 書面語C. 母語D. 標準語35. 當代西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屬于 ( D) 模式。A. 心理分析批評B. 語言批評C. 社會歷史批評D .文化批評36 寓教于樂”說是西方文學觀念中 ( A) 的最典型的理論描述。A. 實用論B. 幕仿論37. 文學“四要素”理論 , 是指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四要素” : 即宇宙、
10、 作品、藝術家與 (B )A. 情感B. 觀眾C. 文采D. 文化38. 讀者接觸文學 ,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 , 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 括語言系統(tǒng)、表意、 ( A) 、閱讀期待、開放。A. 象征 B 。蘊藉C. 假設D. 模仿39. 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澳吧币辉~,是(C )形式主義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 英國B. 美國C. 俄國D. 德國40.文學典型是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xiàn)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歷史性、感染性、多義性 ( C)A. 個人創(chuàng)造B. 商業(yè)運作A. 隨意性B. 指意性C. 獨創(chuàng)性D. 特殊性41. 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是按照 ( A) 組織
11、起來的一系列事件。A. 因果邏輯B. 人物行動C. 敘述視角D. 時間順序42. 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 ( D) 的自覺運用A. 人物活動B. 語言符號C. 具體形象D. 敘述場景43. 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 (A ) 與機構制作特點。A. 信息論B. 文化論C. 集體行為D. 歷史演繹44 . 文學文本是文學閱讀的對象要素 , 其價值的實現(xiàn)必須通過 ( C) 。A. 媒體宣傳B. 商業(yè)炒作C. 文學閱讀D .消費導引45. 中國古代“觀物取象”的見解 , 強調文學作品與世界的不可分割的關系 , 這一觀點與西方的 (C ) 最為相似。A. 意志論B. 信息論
12、C. 摹仿論D. 反映論46. 文學觀念是關于文學的普遍屬性的理性認識。在中外文論史上 , 文學觀念 形形色色、種類繁多 , 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表現(xiàn) 論、體驗論、語言論以外還有 (B ) 。C. 意志論D. 反映論47. 讀者接觸文學 , 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 ,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 包括A. 意識性B. 表象性語言系統(tǒng)、表意、 ( A) 、閱讀期待、開放。A.象征B. 蘊藉C. 假設D. 模仿48. 以暗示方式披露隱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 B) 文本。A.象征型B. 表現(xiàn)型C. 再現(xiàn)型D. 創(chuàng)意型49. 文學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辭性特點 , 主要表現(xiàn)在涉義性、
13、物質性、中介性、 (D ) 。B. 商業(yè)運作C. 集體行為C. 表情性D. 語境依托性50. 在西方典型理論的背景下 , 其文學文本大多在情節(jié)豐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 鮮明又復雜的典型形象 ,在( C) 中塑造典型 ,追求那種細膩感和真實感。A.細節(jié)B. 語言C. 人物D. 情節(jié)52. 小說中的時間是 (D ), 它既遵循時間的客觀性 , 同時賦予人的主觀感覺因 素。A.心理時間B. 主觀時間C. 客觀時間D .敘述時間53. 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 ( A) 與機構制作特點。A.個人創(chuàng)造D. 歷史演繹54 . 文學批評是在文學接受的基礎上 , 運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 , 對以( C)
14、為中 心的特定文學現(xiàn)象富于理性的具體分析和評價。A.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的摹仿B.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情感的表現(xiàn)A. 文學流派B. 作家C. 文學作品D .文學思潮二、多選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每小題至少有兩個以上正確答案 .請將正 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 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體現(xiàn)出的含義主要有 (ABCD)A. 文學即文章B. 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C. 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D .文學即博學2. 關于文學觀念的諸多認識中 , 體驗論的觀點較之于摹仿論、實用論以及表 現(xiàn)論而言有其獨特的文學主張,主要是(ABCDE )。C. 文學創(chuàng)作的任務不是忠實地記錄客觀感受或主觀情感D.
15、 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在于所傳達的體驗本身的特異性或神秘性E. 讀者閱讀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賦予其中的體驗3. 文學文本層面中的語言層是文學文本的第一層面 , 它是文學文本的具體語 言構造, 主要包括 (ABCD )。A. 語音B. 文法C. 辭格D. 語體E. 衍意4. 高雅文化文本是體現(xiàn)知識分子的個體理性沉思、社會批判或美學探索旨趣 的文學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BC)。A. 語言形式創(chuàng)新B. 社會關懷C。個性化趣味 D.觀賞的日常性 E.文體的模式化5. 文學媒介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單就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特殊歷程而言 ,主要 經(jīng)歷了 (ABCDE )A. 口語媒介B. 文字媒介C.
16、印刷媒介D. 大眾媒介E. 網(wǎng)絡媒介6. 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 , 文學意境的特點是 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 (AB ) 。A. 情景交融B. 虛實相生C. 真實寫照D. 感同身受7. 小說的空間是敘述空間 , 是由作家選擇的 (BCDE )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而構 成的。 A. 情節(jié)結構 B. 地域范圍C. 景致器物D. 社會環(huán)境E. 文化氛圍8. 一般來說,文學缺乏繪畫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號的具體性而帶有一定的 抽象性。A. 色彩B. 線條C. 語言D. 形體9. 語言批評模式是許多文學批評流派如 (ACD ) 等文學批評中涉及的文學語言 分析方法的一種概括。A
17、. 形式主義B. 解構主義C. 新批評D. 結構主義10 . 批評者的主體條件是多方面的 , 主要應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 :( ABC) 。A。審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C. 語言感受力D. 文學史眼光E. 藝術想象力11. 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體現(xiàn)出的含義主要有 (ABCD)A. 文學即文章B. 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C.易于保存 D 與身體語言相伴隨c. 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D. 文學即博學12. 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 (ABCDE)A. 語言層 C. 意蘊層B. 形象層 D.余意層 E.衍意層13. 大眾文化文本與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BCDE) A 信息和受
18、 眾的大量性 B 故事的類型化 C;.文體的流行性 D.觀賞的日常性 E.文體的模式化1.4。再現(xiàn)型文本是文學文本的呈現(xiàn)類型之一 ,其特征表現(xiàn)為 (ABC )。A. 客觀性B. 理智性C. 細節(jié)逼真性D. 象征性E. 寓意性15. 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 , 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tài) , 與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 )A. 簡便快捷 B 真切生動E. 與原始禮儀相伴隨16. 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 , 文學意境的特點是 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 (AC ) 。A. 情景交融B. 真實寫照C. 虛實相生 D 感同身受17. 西方小說更直接的來源是中世紀的 (ABDE
19、)。A. 英雄史詩B. 騎士傳奇C. 神話D. 寓言E. 民間故事18. 以勻速敘述為標準 , 如果要在較短的敘述語言中講述較長時間中發(fā)生的事 小說家就要采用加速敘述的語言策略 :( AC) 。A. 省略 B 減緩C. 概略D. 停頓19. 運用語言批評模式的著名理論家有 (ABDE)A. 雅各布森 B, 什克洛夫斯基C. 弗洛德D. 艾略特E. 理查茲20. 大眾文化讀物為出版商和公眾所熱衷 , 依靠文化市場與制作的優(yōu)勢成批生 產(chǎn),主要包括 (BCDE)。A. 學術論文B. 奇聞逸事C. 暢銷書刊D .明星掌故21. 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體現(xiàn)出的含義主要有 (ABCD)A. 文學即文章B
20、. 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C. 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D .文學即博學22. 文學文本層面中的語言層是文學文本的第一層面 , 它是文學文本的具體語 言構造,主要包括 (ABCDA. 語音B. 文法C. 辭格D. 語體E. 衍意23. 文學媒介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 單就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特殊歷程而言經(jīng)歷了 ABCDEA. 口語媒介B. 文字媒介C. 印刷媒介 D, 大眾媒介E. 網(wǎng)絡媒介24. 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ABC)余意層、衍意層。A. 語言層B. 形象層C. 意蘊層D. 語音層E. 文法層, 主要25.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 , 文學意境的特點是 感會于
21、心、韻味無窮和 (AB)A 情景交融 B,虛實相生C 真實寫照 D.感同身受26. 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澳吧币辉~,是(AB)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 俄國 E. 形式主義C. 美國D .解構主義E. 結構主義27. 意境理論是補不斷發(fā)展和士富的理論。古典文學中的意境的審美形態(tài) (ABC)A 較為單純 B. 情感抒發(fā)較為含蓄C 呈現(xiàn)空靈的追求 D.顯得意味多樣28. 西方散文的界說與中國散文一樣,至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CD) A。抒情性B. 嚴肅性C. 模糊性D. 邊緣性29. 批評者的主體條件是多方面的 , 主要應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 (ABCD)A. 語言層A。審美感受力 B.理
22、性分析能力C. 語言感受力D. 文學史眼光30. 讀者的主體條件是讀者據(jù)以閱讀的自身條件因素 , 大致包括 (ABCD)A. 閱讀期待B. 語言閱讀C. 形象感受D .意蘊體味31. 關于文學觀念的諸多認識中 , 體驗論的觀點較之于摹仿論、實用論以及表現(xiàn)論而言有其獨特的文學主張,主要是(A BC DE )0A.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的摹仿B.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情感的表現(xiàn)C. 文學創(chuàng)作的任務不是忠實地記錄客觀感受或主觀情感D. 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在于所傳達的體驗本身的特異性或神秘性E. 讀者閱讀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賦予其中的體驗32.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 (ABCE )余意層、衍意層0B.
23、語音層C. 意蘊層D. 形象層E. 文法層33. 高雅文化文本是體現(xiàn)知識分子的個體理性沉思、社會批判或美學探索旨趣J、L.,、”、,、/-,、”、 丄, 的文學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BCDA. 觀賞的日常性B. 社會關懷C. 個性化趣味D. 語言形式創(chuàng)新E. 文體的模式化34. 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 ,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tài) , 與文字媒介不同 的是:它 ACEA. 簡便快捷 B 真切生動C 易于保存 D 與身體語言相伴隨E. 與原始禮儀相伴隨35. 意境理論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豐富的理論。古典文學中的意境的審美形態(tài)(ABC)。A. 較為單純B. 情感抒發(fā)較為含蓄C. 呈現(xiàn)空靈的追求D
24、. 顯得意味多樣36. 敘事詩是以講述故事為主體的詩體。它以寫人敘事來抒情 , 表現(xiàn)詩人對客 觀事物的態(tài)度。敘事詩主要包括 (ABD)。A. 史詩B. 詩劇C. 田園詩D. 故事詩E. 詠史詩37. 以勻速敘述為標準 , 如果要在較短的敘述語言中講述較長時間中發(fā)生的事 小說家就要采用加速敘述的語言策略 ( AC) 。A. 省略B. 減緩C. 概略D. 停頓38 一般來說,文學缺乏繪畫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號的具體性而帶有一定的 抽象性。A. 色彩B. 語言C. 線條D. 形體39 . 從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和文學閱讀的實際狀況看 , 文學批評者的角色可以大 致分為三種類型,即(ACD)。A.
25、媒體型B. 學者型C. 讀者型 l. 學院型40. 關于文學觀念的諸多認識中 , 體驗論的觀點較之于摹仿論、實用論以及表 現(xiàn)論而言有其獨特的文學主張,主要是(ABCDE )A.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的摹仿B. 文學不是對于世界情感的表現(xiàn)C. 文學創(chuàng)作的任務不是忠實地記錄客觀感受或主觀情感D. 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在于所傳達的體驗本身的特異性或神秘性E. 讀者閱讀作品 , 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賦予其中的體驗41 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ACD)余意層、衍意層。A. 語言層B. 語音層C. 意蘊層D. 形象層E. 文法層42. 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 : 語言層、形象層 (CDE)。A. 語音層B
26、. 文法層C. 意蘊層D. 余意層E. 衍意層43. 再現(xiàn)型文本是文學文本的呈現(xiàn)類型之一 , 其特征表現(xiàn)為 (ACE)。 A. 客觀性B.寓意性 C.細節(jié)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44 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 ,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tài) , 與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A. 簡便快捷B. 真切生動C. 易于保存D. 與身體語言相伴隨E. 與原始禮儀相伴隨45. 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 , 文學意境的特點是 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 (AC ) 。A. 情景交融B. 真實寫照C. 虛實相生D. 感同身受46 喜劇以 (ABCE ) 等手法 , 揭露落后丑惡人物和現(xiàn)
27、象的丑陋庸俗、虛偽荒謬。A. 夸張B. 幽默C. 變形D. 沖突E. 諷刺47. 以勻速敘述為標準 , 如果要在較短的敘述語言中講述較長時間中發(fā)生的事 小說家就要采用加速敘述的語言策略 (AC) 。A. 省略B. 減緩C. 概略D. 停頓48. 般來說,文學缺乏繪畫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號的具體性而帶有一定 的抽象性。A. 色彩B. 語言C. 線條D. 形體49. 由于批評家具有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修養(yǎng)與理論背景 ,其思維更加 (ABD )。A. 科學化 B 規(guī)范化C 客觀化 D 理性化51. 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里提出文學四要素理論。他認為 , 任何 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28、(AB)和觀眾。A. 作品D. 余意層E. 衍意層B. 藝術家C. 語言D. 情E. 符號52. 高雅文化文本是體現(xiàn)知識分子的個體理性沉思、社會批判或美學探索旨 趣的文學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BC)。A. 語言形式創(chuàng)新B. 社會關懷C. 個性化趣味D. 觀賞的日常性E. 文體的模式化53. 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 : 語言層、形象層 (CDE ) 。A. 語音層B. 文法層C. 意蘊層54. 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 , 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tài) , 與文字媒介不 同的是:它(ABDE)A. 簡便快捷B. 真切生動C. 易于保存D .與身體語言相伴隨E. 與原始禮儀相伴隨55.
29、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詞,是(AB)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 俄國B. 形式主義C. 美國D .解構主義E. 結構主義56. 意境理論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豐富的理論。 古典文學中的意境的審美形態(tài) (ABC )A. 較為單純B. 情感抒發(fā)較為含蓄C. 呈現(xiàn)空靈的追求D. 顯得意味多樣57. 由彼德拉克創(chuàng)立的十四行詩 (商籟體 ,sonnet) 是西方典型的一種格律詩 十四行詩句通常為 (ABC ) 。A. 起首八行B. 末尾六行C. 英語中是五音步詩D .法語中是七音步詩58 一般來說,文學缺乏繪畫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號的具體性而帶有一定的 抽象性。A, 色彩 B. 線條C.
30、 語言 . 形體59.讀者的主體條件是讀者據(jù)以閱讀的自身條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 )。A. 閱讀期待B. 語言閱讀C. 形象感受D. 意蘊體味60 . 從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和文學閱讀的實際狀況看 , 文學批評者的角色可以大 致分為三種類型,即(ACD )。A. 媒體型B. 學者型C. 讀者型D. 學院型三、判斷題 (每小題 1 分, 共 10 分。正確劃“丫” ,錯誤劃“又”。 ) 1 。文學 的原初含義不僅指今天意義的詩歌、抒情散文等 , 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學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語言作品,也可以稱之為文學。(V)2,文學語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學語言必需華麗、精巧。(X) 3。文學觀念上, 西方的
31、“表現(xiàn)”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 , 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xiàn) , 所以二者是相 同的。(X)4. 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 , 文學藝術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X)5. 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chǎn)生。 (V)6. 在文學文本語言中 , 如果出現(xiàn)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xiàn)象 , 就有了雜 語或者互文性現(xiàn)象。 (X)7. 西方典型理論是在認識論哲學占主導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V)8. 文學與影視得以匯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屬于敘事藝術。 (V)9.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個人創(chuàng)造與機構制作特點10. 文學閱讀作為消費活動 , 與一般的物質商品消費表現(xiàn)為個人對物質產(chǎn)品的 占有、享受和
32、耗費是一致的。(V)11. 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 , 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 式。(V.)12. 同樣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xiàn) ,但西方的“表現(xiàn)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 是有所不同的。 (V)13. 從意象的接受效果來看 , 文學意象往往顯得意味多樣 , 景象晦暗 , 不能最終 確定其意義。 (V)14. 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為結構線索 ,突出情感的強烈和激越 ,以情 感為文本構成的主體。 (V)15. 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chǎn)生。 ( )16. 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敘述視角的自覺運 用。(X)17. 文學閱讀的鑒賞功能 , 是指讀者在文學閱讀中
33、會對文學文本發(fā)生審美感 動。V18. 從批評者與作者的關系來看 ,文學批評對作家不具有規(guī)范引導作用。 (X)19. 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 ,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 式。20. 文學的廣義理解 ,即一切語言性符號。 (V)V)21.文學語言比普通語言更依賴文本語境和文化語境。(V)22. 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具個性的形象 , 往往和此前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 , 成為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 (V)23.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其形象直接地訴諸讀者的想象。(X)24. 文學寫作中的擬想讀者,等同于現(xiàn)實讀者(X)o25. 讀者與跨文化語境 , 是指讀者在閱讀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嘗試理解其 他
34、民族生活的情形 (V)o26. 心理分析批評的理論基礎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及其以意識為對象、以 泛性論為核心的心理分析學文藝理論。(X)27 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 ,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 式。(V)28. 文學語言富有文采 , 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飾的簡樸的語言形態(tài)。 (V)29. 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 , 文學藝術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X)30. 文學媒介是文學文本得以傳播的外在物質形態(tài)及渠道。 (V)31. 在文學文本語言中 , 如果出現(xiàn)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xiàn)象 , 就有了雜 語或者互文性現(xiàn)象。 (X)32. 從意象的接受效果來看 ,文學意象往往顯得意
35、味多樣 ,景象晦暗,不能最終 確定其意義。 (V)33.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 其形象直接地訴諸讀者的想象。 (X)34.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是指作者自身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境遇。(X)35. 文學閱讀具有消費功能 , 是讀者在文學閱讀過程中把文學文本當作與其他 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來消費(V)。36. 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評客體根據(jù)特定審美理想和批評標準去分析、評價和判 斷對象的能力 (V)。37. 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 , 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 式。(V)38. 文學的廣義理解 , 即一切語言性符號。 (X)39. 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 , 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
36、(V)40. 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chǎn)生。 (V)41. 對文學語言的理解不能脫離文本語境和歷史語境。 (V)42. 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具個性的形象 ,與我們常說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 , 是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 (V)43. 戲劇通過借鑒小說的“場面”來增強自身的具體性和真實感。(X)44. 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 ,是指作者自身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境遇。 (X)45. 讀者與跨時代語境 , 是指讀者閱讀行為發(fā)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 代的情形。 (V)46.傳記批評的目的是把文學作品的意義和成就歸功于作家對生活的真實反 映。(X)47.同樣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xiàn) , 但西方的“表現(xiàn)論”與中國的“詩
37、言志”論 是有所不同的。V)48. 文學的狹義理解,即一切語言性符號。X)49. 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V)50. 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chǎn)生。V)51. 在文學文本語言中 , 如果出現(xiàn)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xiàn)象 , 就有了 雜語或者互文性現(xiàn)象。X)52. 從意象的表達方式來看 , 一個意象往往通過隱喻、轉義等等方式 , 暗示其內 在的意義。V)53. 戲劇通過借鑒小說的“場面”來增強自身的具體性和真實感。X)54. 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是指作者自身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境遇。X) 55 讀者與跨時代語境,是指讀者閱讀行為發(fā)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
38、情形。V)56. 要對文學批評對象做出科學評價 ,就要善于抓住對象的共性特點以找到展 開批評的突破口。X)57. 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 , 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 (V)四、簡答題(每小題 10 分,共 26 分1. 簡要闡釋文學典型的特征。答案要點 :第一,從價值形態(tài)看 ,典型是“這一個” ,具有獨創(chuàng)性 ;第二,從審美表現(xiàn)看 ,典 型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性寫照 ,具有歷史性;第三,從閱讀接受看 ,典型給人的感受復雜 多樣,具有多義性;第四,從修辭效果看 ,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發(fā)人的強烈認同感 ,具 有感染性。最后加以闡述。2. 簡要闡釋文學閱讀中讀者的主體條件。答案要點 :1閱讀期
39、待 ;2語言閱讀 ;3形象感受 ;4意蘊體味。最后加以闡述。3. 簡要闡釋文學文本層面內容。答案要點 :(1 ) 語言層;2 ) 形象層;(3 ) 意蘊層 ;(4) 余意層 ;(5) 衍意層。最后加以闡述。4. 簡要闡釋文學媒介的特點。要點:(1 ) 涉義性; (2) 物質性;(3 ) 中介性;(4) 語境依托性。5. 簡要說明歷史上的文學批評論答案要點: 第一 ,批評是藝術說2第二, 批評是科學說。3第三, 批評是兼容說。4第四, 批評是意識形態(tài)說。 (闡述解釋 2 分)6. 簡要說明散文“結構形散神聚”的特點。答案要點 : 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 , “形散而神聚”。2“形散”指散文
40、結構自由隨意 ,不拘成法 ; “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 手法等都被統(tǒng)一的主題、情感、意蘊所凝聚。所以 , 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 ,神聚才 是散文內在的精髓。闡述解釋。7.簡要說明文學與影視能夠匯通的基本原因?答案要點 :1首先, 文學與影視得以匯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屬于敘事藝術。其次, 小說這門藝術樣式本來就蘊含著某些電影因素。3再次, 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敘述場景的自覺運 用。闡述解釋 (6 分)8. 簡單闡釋文學的特征。答案要點 :1文學是一種語言性作品2文學語言富有文采3文學要表情達意。闡述解釋(6 分)9. 簡要闡述文學閱讀的一般過程。答案要點 :1發(fā)生階段
41、; 發(fā)展階段 ;高潮階段 ; 后效階段。闡述解釋 (6 分)10. 簡要闡釋文學的基本屬性。答案要點 : 文學呈現(xiàn)為語言蘊藉 ;2文學表現(xiàn)個體生存體驗 ;3文學再現(xiàn)社會境遇。4闡述解釋11. 簡要闡述文學閱讀的一般過程。答案要點: 發(fā)生階段; 發(fā)展階段 ;高潮階段 ; 后效階段。闡述解釋五、論述題 ( 每小題 20 分 , 共 40 分)1. 以自己熟悉的文學典型形象為例 , 闡述文學典型的基本特征。答案要點 :從價值形態(tài)看 , 典型是“這一個” , 具有獨創(chuàng)性。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 具個性的形象 , 往往和此前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 , 成為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2從審美表現(xiàn)看 ,典型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
42、實性寫照 , 具有歷史性。典型形象的塑 造往往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完成的一個形象 , 因此,也就往往成為一定時期文化和社 會狀況的深刻揭示 , 具有豐富的歷史性、現(xiàn)實性的內涵。3從閱讀接受看 , 典型給人的感受復雜多樣 , 具有多義性。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歷史 性的典型形象 , 也就因此具有復雜的文化、審美的內涵 ,造就一種復雜多樣的閱讀感 受。往往一個典型 , 就是一個矛盾的復合體 , 具有多種意義讀解的可能性。4從修辭效果看 ,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發(fā)人的強烈認同感 , 具有感染性。典型 具有強烈的召喚魅力和感染色彩 , 往往和讀者的情感體驗產(chǎn)生呼應 ,激發(fā)起人們的認 同。2. 請結合實例談談小說的時空
43、情境是如何構成的 ?答案要點: 敘述時間既遵循時間的客觀性 ,同時賦予人的主觀感覺因素 , 是客 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矛盾統(tǒng)一。小說中的空間是敘述空間。敘述空間不是純客觀的空間,是由作家選擇的地域范圍、景致器物、社會環(huán)境、文化氛圍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敘述空 間與敘述時間緊密相連 , 敘述空間要在特定的時間段中伸張延展 , 敘述時間也要在特 定的空間中連綿持續(xù)。敘述空間的各個因素和敘述時間的不同類型相組合 , 就創(chuàng)設 建構出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的虛構性的動態(tài)立體的時空情境。( 學生回答問題只要能夠圍繞要點組織答案 , 且能夠言之有理 , 持之有據(jù)即可以 給相應分數(shù)。 )3. 閱讀杜牧這首山行
44、以及簡析性文字內容 , 結合課程學習所涉及到的文 學的屬性問題 , 談談你對文學屬性的認識。 (要求必須結合詩文的具體內容談認識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 , 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 霜葉紅于二月花?!咀⑨尅?1. 山行:在山里走。 2.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 3.徑:小路。4. 坐: 因為、由于。5. 于 : 比。【簡析】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 ,由下而上 ,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 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jié) ; “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 ; “斜”字照應句首的 “遠”字 , 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 , 故可乘車游山。次
45、句“白云生處有人家” , 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 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 , 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使人聯(lián)想到炊鞠裊裊 , 雞鳴犬吠 , 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 ,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 , 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 道。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 實在太迷人了 , 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 ,它蘊含多 層意思:(1) 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 ,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 , 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 , 楓林才
46、格外美麗。 (3) 詩人流連忘返 , 到了傍晚 , 還舍不得登車離去 ,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 因為停車甚久 ,觀察人微 ,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霜葉紅于二月花” , 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 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 , 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 ; 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 , 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 , 而 且更能耐寒 , 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 ,而且進而詠物言志 , 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 志 趣的寄托 , 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答案要點 :1文學呈現(xiàn)為語言蘊藉 ; 文學表現(xiàn)個體生存體驗 ; 文學再現(xiàn)社會境遇。4. 文學批評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就其中一兩個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闡述。答案要點:反復閱讀文本;尋找突破口;條理化;確定結論 ; 文字表述。(評分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只要能夠圍繞要點組織答案 ,且能夠言之有理 ,持之 有據(jù)即可以給相應分數(shù) )5. 以電影魂斷藍橋最后一段的劇本文本為范例 , 談談你對影視文學特征的 認識五十八 ( 場)滑鐵盧橋上夜霧濃重?,斃氉砸兄鴺驒跅U , 似乎向橋下望著什么 ? 一陣皮鞋聲。一個打扮妖艷但面孔浮腫的中年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全新贖樓合同
- 林業(yè)碳匯項目開發(fā)合作合同
- 關于合同簽訂的往來文書范例集
- 購銷合同書集合
- 《稅率》(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四川大學《城市設計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電子商務網(wǎng)絡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培賢國際職業(yè)學院《試驗設計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畢業(yè)設計展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職業(yè)健康檢查流程圖
- 提高電費回收率(QC)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單元知識要點
- 呼吸系統(tǒng)疾病與麻醉(薛張剛)
- WOMAC骨性關節(jié)炎指數(shù)評分表
- CRPS電源設計向導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SH/T 1627.1-1996工業(yè)用乙腈
- GB/T 5534-2008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guī)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滌劑試驗方法總砷的測定
- GB/T 20057-2012滾動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平擋圈和套圈無擋邊端倒角尺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