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概括性的法律英語語言及其翻譯方法摘要:概括性的法律語言是立法的客觀需要,能夠體現立法的預見性、擴*律的適用范圍、實現法律的自我保護。概括性法律語言的漢英翻譯應該如實反映原文的概括性特征。關鍵詞:法律語言;概括性;翻譯;等值Abstract:All-inclusiveexpressionsinlegaldiscoursearenecessaryinlegislationwritingforpurposeofrepresentingforeseeabilityandenlargingapplicablerangeofthelaw,andprotectingthelawitself.InChines
2、e-Englishlegaltranslation,all-inclusivenessintheoriginaltextshouldbefullyrepresented.Keywords:legallanguage;all-inclusiveness;translation;equivalence1.前言法律是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準則,法律規(guī)范的要件及其語言表述都應該是具體和準確的。在司法實踐過程中,立法文字是司法人員解讀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據,這要求法律語言,尤其是立法語言必須十分準確。但是語言本身具有不確定性。立法有時需要用概括性語言描述法律事務。雖然概括性的法律語言阻礙和削弱了法律的精確性,但卻是
3、立法的客觀要求,是對法律的補充和完善。概括性的法律語言是法律漢英翻譯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但是目前我國對于法律翻譯的討論大多數都集中在如何翻譯準確性的法律語言上,而對概括性法律語言的翻譯研究還為數不多。概括性法律語言的漢英翻譯質量也有待提高。因此我們有必要分析造成概括性法律語言漢英翻譯錯誤的原因,討論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翻譯方法。2概括性法律語言的漢英誤譯及癥結法律語言的概括性是指某些法律事實在語義表述上不能確指,只對其性質、范圍、程度、數量等進行籠統(tǒng)的概括。有些“法律規(guī)范并沒有為司法裁決明確規(guī)定出一切細節(jié),而是給法律適用者留出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允許依法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個別決定或裁定”1。有時譯者
4、為追求翻譯的準確性而忽略如實反映法律語言的概括性,錯將不確定的法律語言翻譯成確定性的法律語言,不但沒有體現原文本的立法功能,甚至改變了原文本的法律含義。例如:原文: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wèi)生檢疫機關許可,方準入境或者出境(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第4條)。譯文:Persons,conveyancesandtransportequipment,aswellasarticlessuchasbaggage,goodsandpostalparcelsthatmaytransmitquarantinableinfectiousdi
5、seases,shallundergoquarantineinspectionuponenteringorexitingthecountry.Noentryorexitshallbeallowedwithoutthepermissionofafrontierhealthandquarantineoffice.分析:譯文將具有概括功能的“等”譯成帶有具體含義的“suchas”,人為地排除了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其他形式,縮小了原文的法律適用范圍。為真實地反映原文的法律意圖,可以將“suchas”改譯為具有概括功能的表達形式“suchasandthelike”或者“includingbutnotli
6、mitedto”。將概括性的法律語言誤譯成準確性的法律語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譯者不了解概括性法律語言的功能,譯文自然無法準確再現原文的立法意圖。3概括性法律語言的基本功能立法語言文字,包括概括性法律語言,是立法主體表述立法意圖、目的和體現立法政策的載體。沒有合適的立法語言,這些立法觀念便無法反映。立法者在下列情況下常常使用概括性的語言。3.1為了實現立法的預見性。立法必須要有超前意識,能夠預見事物的發(fā)展情況。因為立法總是基于經驗和事實,總是落后于事物的發(fā)展,即使一部法律法規(guī)為適應新的形勢要做出修改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為了突破時間的*,立法者通常采用概括性的語言預見未來事物發(fā)展的可能性。例如
7、:在糧食的市場價格過低時,國務院可以決定對部分糧食品種實行保護價制度(農業(yè)法第33條)。由于糧食市場價格的變化是不穩(wěn)定的,在立法時不可能準確預測哪種糧食需要價格保護,立法者采用“部分(some)”這個概括性詞語涵蓋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情況,最大程度地起到了保護農民利益的作用。3.2為了擴*律的適用范圍。法律的適用是有條件,有范圍*的,沒有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的事務和行為,不受法律*和保護。然而,事物本身具有不確定性,語言也具有不確定性,對于無法具體描述的法律事務,立法者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正當利益和打擊犯罪,往往采用概括性語言來擴*律的適用范圍。例如:本法所稱淫穢物品,是指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
8、揚色情的淫穢性的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刑法第367條)。“其他(other)”是一個模糊詞語,具有概括功能,可以泛指法律未明確列出的各種淫穢性物品的各種形式,能夠實現最大程度地打擊犯罪的立法意圖。3.3為了實現法律的自我保護。語言的表達具有局限性,如果法律條文過于強調文字的準確,可能會導致法律的片面性,影響法律的公正,給司法人員在執(zhí)行法律時帶來困難。例如: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刑事訴訟法第77條)?!霸诒匾臅r候(whennecessary)”是一個含糊的概念,概括地表達了法律賦予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而這種權利和義務是不穩(wěn)定的,要根據實
9、際情況而定。立法者在立法時根據當時的經驗,可能還無法確定地規(guī)定出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財產的條件,但又必須對這樣的行為進行立法,概括性語言就成為保*律的工具,使司法既有可靠的法律依據,又可相對地自由裁量,為更嚴格、準確、科學地操作法律提供了合理的空間,也給以后的立法解釋留出余地。4.譯文應該力求如實反映原文語言的概括性特征無論是對文學作品適用的“信”、“達”、“雅”還是對科技作品適用的“準確”、“通順”的翻譯原則都不適合法律文體的翻譯。對于法律翻譯,譯者不宜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等,要求譯文的詞類、語序和句子結構與原文保持一致。法律文件的翻譯質量必須用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映程度來衡量。法律文體的翻譯應該
10、遵循奈達提出的“功能對等”翻譯原則,即“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應等值于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2?!备爬ㄐ缘姆烧Z言不僅是法律文體的特征,也是實現立法意圖的必要手段。因此,力求在目標文本中充分體現原法律文本的概括性法律語言特征才是如實反映原文法律內容和立法觀念的最佳翻譯方法。譯者在翻譯實踐中應該注意識別原文中的概括性語言,理解其法律意圖,在譯文中選擇相應具有等值意義的概括性語言表達形式。下文結合漢英法律翻譯中對概括性語言的譯例,提出幾點具體的翻譯方法。4.1用被動結構表達原文法律語言的概括性特征被動結構的最大功能就是隱藏和弱化動作的行為者,在法律語境下就是隱藏和弱化法律主體,從而模糊了對法律行為主體的
11、認定。采用被動結構來表述法律條文符合我國和英聯邦國家奉行的無罪推定的原則。被動結構可以使法律語言顯得更加客觀公正。即使有的被動結構在句尾顯現了法律主體,但是由于語言習慣,受語者總是期盼動作的行為者在主語的位置上出現,法律行為主體事實上也被弱化了。例如:原文:中國人民解放軍氣象工作的管理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氣象法第43條)。譯文:Administrativemeasuresgoverningthemeteorologicalworkinth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shallbeformulatedbytheCentralMilitaryCommissio
12、n.分析:原法律文本采用“由”構成的非典型被動句弱化了法律行為主體,其英文版本用被動語態(tài)如實再現了原文本的法律意圖。有的法律條文沒有采用明顯的表示被動結構的標志,以主動的句法形式表達被動的句法意義,這種意義被動句也是實現法律預見性的有效方法,因為“施事不能成為主題是因為施事是難以確定的人或物”3。例如:原文: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抗震設計,并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防震減災法第19條)。譯文:Allconstructionprojectsshallbedesignedincompliancewiththerequirementsforfortificationagains
13、tearthquakesandinconformitywiththestandardaseismaticdesignandshallbeconstructedinaccordancewiththedesign.分析:原文雖然為主動結構但是其主語為指事主語而非指人主語,沒有明確指認承擔法律義務的主體。譯文采用被動結構隱藏了法律主體,真實地表達了原文的法律意圖:任何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單位和有關人員都可能成為法律義務的主體。4.2用名詞化結構表達原文法律語言的概括性特征名詞化結構是將形容詞尤其是動詞等非名詞詞類轉化成名詞使用的一種語言表述方法。名詞化結構除了使語言表述更加緊湊但增加了理解難度之外,
14、還可以幫助立法者使法律條文的表述更加準確,而另一方面也使法律條文更具有包容性(all-inclusiveniess)4。正是這個包容性功能使立法語言含有不確定性因素。同被動結構一樣,名詞化結構的一個效果就是模糊和隱藏動作的行為者,目的是含蓋任何人做出某個特定行為的可能性5,從而擴大了法律的適用范圍。例如:原文:禁止搶采掠青、毀壞母樹(種子法第24條)。譯文:Plunderingofunripeseedsanddoingdamagetoothertreesareprohibited.分析:原文采用否定祈使句來表示對人人都適用的禁止性規(guī)范,“搶采”和“毀壞”都是動詞,譯文將它們分別譯成帶有名詞性質
15、的動名詞“plundering”和“doingdamageto”就是通過名詞化手段模糊和隱藏了動作的行為者,從而弱化了法律行為主體,擴大了法律適用范圍,而且使語言更加簡練。4.3用帶有泛指含義的不定代詞表達原文法律語言的概括性特征漢語法律文本體現法律語言概括性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的”字結構?!暗摹弊纸Y構由其它詞語(有時是復句)加“的”字一起構成具有名詞性質的詞語組合?!暗摹弊纸Y構有很強的概括性,有表示人或事物類屬的作用。在法律語體中,“的”字結構可以表示法律行為的主體和法律行為的所有假定因素6?!薄暗摹弊纸Y構是實現立法要求的包容性的有效方法。立法者采用“的”字結構來表述法律行為主體,有效地
16、擴大了法律的適用范圍,體現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功能。例如:原文:造成漁業(yè)污染事故或者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分別由事故發(fā)生地的漁政監(jiān)督管理機構或者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水污染防治法第53條)。譯文:Ifaunitcausesafisherypollutionaccidentorashipcausesawaterpollutionaccident,thefishery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departmentorthenavigationadministrationofficeofthecommunicationsdepartmenti
17、ntheplacewheretheaccidentoccursshallimposeafineontheunitorshipinlightoftheconsequentdamageandloss.分析:原文的法律主體是一個帶有名詞性質的“的”字結構,概括地反映了造成漁業(yè)污染事故的可能是任何單位和個人,而它的譯文“unit”則縮小了該法律條文的適用范圍,人為地排除了造成漁業(yè)污染事故的個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對原文本的立法意圖的誤解。對于“的”字結構的翻譯可以采用帶有泛指概念的代詞如“whoever”、“anyone”、“anyunitandindividual”、“all”等來實現對等翻譯。為如
18、實地反映了其原文本的法律適用范圍,原文可以改譯為:Whoevercausesafisherypollutionaccidentshallbeimposedafine,inlightoftheconsequentdamageandloss.4.4用模糊詞語表達原文法律語言的概括性特征模糊詞語多為概括性詞語,它們的涵義外延較廣,沒有明顯的界限,可以靈活理解。法律語體中的模糊詞語有時給司法實踐帶來難題。例如“情節(jié)嚴重(circumstancesareserious)”和“合理損耗(reasonableloss)”,除有司法解釋或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對于“嚴重(serious)”、“合理(reasonab
19、le)”的標準很難界定。這些模糊詞語直接影響到對量刑標準的判定,因法官對其理解不同判決結果也會不同,有可能造成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的事實。但是由于立法的客觀需要,有時不宜把事物說得明白具體。模糊詞匯允許法律適應司法實踐中可能發(fā)生的不同情況,也可以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變化5。在立法語言的表述方面,模糊詞語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的。有時“模糊詞語對特定事物的表達比確切詞語表達更準確、更科學”7。用模糊詞匯反映法律語言的不確定性不但使得法律表述更加嚴密,而且便于*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司法實踐。例如:原文:特種設備發(fā)生事故,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
20、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如實地向等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第62條)。譯文:Incaseofanyaccidentofspecialequipment,theunitwheretheaccidenthappensshalltakeimmediateandeffectivemeasuresandorganizetherescuetopreventtheaccidentfromspreadingandtoreducethecasualtiesandpropertylosses.Itshallalsomakeapromptandtruthfulreportto.分析:原文采用模糊詞語
21、“迅速”、“有效”、“及時”對無法定量的情況進行*,概括地規(guī)范了法律主體應該施行的法律行為,從而體現了立法的科學性。如果把模糊詞語改成確定性的詞語,就可能使法律失去公正性。這充分說明,“模糊詞語的使用,更能準確地表明立法意圖8”。譯文正確地將它們分別譯成也具有相同模糊概念的“immediate”、“effective”和“prompt”??梢?,如果原文使用表示概括含義的模糊詞匯,譯者只能采取模糊對模糊的辦法,選用目標語言中帶有相應模糊含義的詞匯進行翻譯?!耙驗槟:Z言本身的含義具有模糊性,因此試圖將模糊語言翻譯成精確性的語言是不可能的9”。但是譯者必須注意,翻譯具有概括性功能的模糊詞語應該充分
22、考慮法律語境,這里的法律語境是指同一部法律各條款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它們在內容上不得相互抵觸,也指某部法律與其上位法律(例如憲法是其他法律的上位法律)在內容上也要協(xié)調一致。沒有考慮法律語境的翻譯不但無法反映原文的法律意圖,而且可能會扭曲法律原文的含義。例如:原文:董事會會議應當有2/3以上董事出席方能舉行。譯文:Theboardmeetingshallbeheldonlywhenovertwo-thirdsofthedirectorsarepresent.分析:如果恰好有2/3的董事出席,董事會議能不能舉行呢?譯文將“以上”譯成“over”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原文中的“以上”是模糊詞語,看似無法準確確定為舉行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氣體流量計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明桿彈性閘閥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水乙醇塔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閱讀護理文獻分享
- 農產品批發(fā)綜合市場市場前景分析
-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三)(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
- 二零二五年度銀行開戶后投資者教育與風險提示兩件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網公司員工薪酬待遇與保密協(xié)議
- 2025年度旅游景區(qū)商鋪租賃及節(jié)假日促銷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食品品牌授權使用代理合同
- 生物產品檢驗檢疫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江蘇省中職《英語》學業(yè)水平考試備考試題集(含歷年真題)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2025年合伙型公司新合伙人加入協(xié)議
-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策略
- 中水回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城市商鋪買賣合同書
- 基于主題式教學法的初級漢語綜合課《我的低碳生活》教學設計
- 微信公眾號運營及推廣合同
- 2025年春新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第一節(jié) 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