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課程》_第1頁
《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課程》_第2頁
《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課程》_第3頁
《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課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課程研究方案一、課題的提出新世紀之初,國家教育部已經(jīng)吹響了走進新課程的號角。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影響之深,是歷來教育不可及的.它將實現(xiàn)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體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歷史性轉變.盡管我們地處偏遠的山村,但作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責無旁貸,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中去。課程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重要的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jù),是集中體現(xiàn)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A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的主觀意志的產(chǎn)物,而是人們對特定

2、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當今世界,已進入科技信息朝代和知識經(jīng)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都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tǒng)的產(chǎn)業(yè)工人.那么如何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新型的知識勞動者。顯然學校的教育教學是關健部門,而讓學校教育教學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則必須擯棄傳統(tǒng)的陳舊的課程設制,讓科學的實際的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課程走進“尋常百姓家”。近幾年來,我的課程資源設制來源是依靠少數(shù)專家教授.他們開發(fā)的課程內在的學術品質上是很好的,但課程反映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與多樣性來說,他們是無能為力的。因而,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走進新課程積極倡導,各個學校、教師乃至家長在

3、課程資源開發(fā)中起積極主動作用。最大程度地注重學生對多元知識的需求,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實踐參與性。世紀之交,教育部對課程的設制明確提出了“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這種觀念的提出,在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彈性,讓地方和學校擁有相應的選擇余地。也能適應地方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特殊性,更能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體現(xiàn)學校辦學的獨特性。在走進新課程的理念下,我們偏遠的山區(qū)學校更應讓課程的設制和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有機的融合起來。我們有理由讓部分學科有延伸、拓展的空間。因為我們的家鄉(xiāng)借母溪南鄰五湖風光,北與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的天子山一脈相承,同屬武陵

4、山脈。這里自然資源多姿多彩,動植物種類尤為豐富。最近已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珍稀動物有:大鯢、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白頸長尾雉、穿山甲大小靈貓。珍稀植物有;銀杏、拱桐、鵝掌楸、巴東木蓮、杜仲、傘花木。還有大批溶洞(魚水洞、金雞洞等)急待人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開發(fā)這些資源,對生物、地理拓展了空間。這里也是史地資源、人文景觀的匯聚地。有史可搜,長征時,賀龍、蕭克率部途經(jīng)此地時,留下了可歌可泣英雄史、血淚篇。奇山異石古樹比比皆是,無數(shù)處神秘的洞穴期盼人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傳說中,秦始皇趕山填海的馬鞭、馬車也留在這崇山峻嶺之間。這里更是土家風情的處女地。我們家鄉(xiāng)世代是漢、土家、苗、白族等雜居,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風情

5、。特別是土家風情讓人尋味無窮:哭嫁娘、呈席、碾子對馬磨子水碾等古色古香這些資源對音樂、美術、語文課程拓展了空間。因此,為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下,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創(chuàng)新精神或學習自主能力,開展這一課題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二、課題的界定目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經(jīng)驗性成果較多,但往往偏重于論述或描述,很多經(jīng)驗性成果難以推廣和操作,既是推廣和操作,也似乎有生活脫離現(xiàn)實之感。我校選取的“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有效開發(fā)校本教材”,是根據(jù)走近新課程中所闡述的“校外課程資源主要有哪些,如何開發(fā)和利用”理念,建立在已有的實踐基礎上,去深入探討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新目標及實施的途徑和

6、方法。探討開發(fā)課程教學的新模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改革和更新已有的傳統(tǒng),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地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去發(fā)現(xiàn)、探索多元素的知識局面,能極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極積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與學都找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三、選題的目的和意義我們課題研究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是針對本鄉(xiāng)本土本校與學生的差異性提出的,它充分顯示課程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于地方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于學校鐵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無疑能夠激發(fā)本鄉(xiāng)本土和學校然課程開發(fā)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于真正實現(xiàn)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xiàn)了地方特色與學校特色。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

7、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此,課程結構的選擇最終必須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加選修和拓展課程的建設。我校這種課程的研發(fā),力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師生共同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啟迪與新發(fā)現(xiàn),不僅激發(fā)了師生教與學的動機,又有助于教學理念的豐富和拓展,并有助于在本鄉(xiāng)本校特色的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揮其理論的指導意義。四、理論依據(jù) 走進新課程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結合起來,把正規(guī)教育與非正規(guī)教育融合起來,積極鼓勵學校和學生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或其他時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五、研究的原則 更新教育觀念,以新的教育理論

8、教學,以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為目的,以師生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拓展課堂資源為目標,以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發(fā)展為原則.六、研究方法 采取社會調查法,實地考察法進行研究,具體行動為: 1、與當?shù)馗扇喝〉寐?lián)系,盡可能爭取當?shù)氐母刹咳罕妼W校課程設置的理解、支持、幫助。 2、定期定時組織團隊或班級有的放矢的進行課程資源教學。 3、追蹤學生、詢問老師、調查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目的、學習效果進行信息反饋。 七、研究的內容 1、利用南溪坪的人文資源,建立一個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為主題的愛國主義示范基地。每年兩次由少先隊、共青團組織,深入南溪兩畔,進行社會調查,收集紅

9、軍長征時,紅二、六軍團在南溪兩如何進行打地豪分田地,如何發(fā)展壯大游擊隊。詳細了解游擊隊長符開堂先烈的革命歷程。 2、利用的自然資源、自然風光等有效資源,建立一個生物、地理、大語文課課堂教育教學基地。生物教師每學期帶領集體收集借母溪風景區(qū)珍稀植物或動物的標本,并能根據(jù)實地考察,采集證實這一帶動植物的多樣性和保護價值。 八、研究的對象 以全校少先隊和共青團為主體,以五至八年級全體學生為骨干。 十、研究的保證條件 本課題已取得縣教研室有領導的肯定與支持。課題由副校長張長文同志親自主持。校長常務副校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直接參與研究,能有效保證研究過程中政令暢通、人力、財物及各項經(jīng)費的開支。在運作過程

10、中,還將爭取南溪坪村、借母溪村的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 十一、研究成果形式活動開展紀實、階段性研究報告、成果匯報展示課、小論文、小調查、證書等形式。 十二、課題研究的組織 課題研究組組長、總課題組負責人:張長文(副校長)。主要負責:把握課題研究方向,指導性工作,驗收課題研究階段成果,協(xié)調課題工作,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性服務保障。 課題組主要成員:張長文、羅宗席、符辰書、周建國、張長甲、孟令真、張成章、楊淑紅、符阿強、鄭玉、符喬秀、盧德正、周耀烈、張長旺、符鳳姣、周海如、符克儉。 該課題組成員17人,有學校行政一班人,“縣十佳教研員”、學校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17人中有16人具備大專學歷,平均年齡

11、35歲,年富力強,愛崗敬業(yè),具有中學高級職稱1人,中一或小高中級職稱的9人,課題組成員有9人獲縣級以上教育教學大獎。 十三、研究實施步驟 1、時間安排:2007.9-2010.8 2、實驗年限:3年左右. 3、準備階段:(2007.9-2008.8)主要工作:成立以張長文同志為課題主持人的課題小組,確立課題成員,并爭取在市或省課題規(guī)劃上立項,并在南溪坪建立愛國主義學習的示范基地。深入民間訪問,收集紅二、六軍團長征在南溪兩畔的事跡,收集南溪坪游擊隊如何在這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并在南溪坪小學辦一個南溪坪游擊隊革命活動陳列館。2007年秋末初冬由盧德正帶七年級深入借母溪進行社會調查,實地考察、標本采集等活動。每年清明節(jié)團隊活動必須到烈士的墓前掃墓,了解其革命史事。 4、研究階段:(2008.9-2009.8)主要工作:2008年秋季,歷史、政治、大語文教育活動到南溪兩畔進一步深入了解、挖掘、綜合紅軍二、六軍團長征的史事及符玉堂游擊隊長其人其事.并作出資料整理、匯編。生物、地理、自然等學科深入借母溪進行實地考察、收集。并寫出實驗報告、總結性文章。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