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答案_第1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答案_第2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答案_第3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答案_第4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四年級科學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1.1空氣的性質1、你還有什么辦法證明空氣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轉會看到有氣泡冒出;把海綿放到水里擠壓會看到有氣泡冒出;把餅干、磚頭放到水里也會看到有氣泡冒出。這些都能證明空氣的存在2、把一團紙巾塞在杯底,將杯子倒立豎直壓入水中,紙團會濕嗎?為什么會這樣?答:不會,因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3、用力吹瓶子里的氣球,氣球吹得大嗎?為什么這樣?怎樣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氣球呢?答:不會,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所以氣球就吹不大。松開套住瓶口的氣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氣被氣球從縫隙里或者小孔中擠出來,騰出瓶子里的空

2、間,氣球就能吹大了。4、把倆只充氣的氣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們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想一想,實驗的結果說明了什么?答:刺破氣球的那端木棍翹起來,說明空氣有質量。5、解開氣球的繩子,讓氣球的口對著自己的臉,你有什么感覺?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答:有風吹過臉龐,說明空氣具有流動性。6、用手壓氣墊”有什么感覺?再用力壓一壓,感覺又怎樣?松開手后你看見了什么?怎樣解釋這些現(xiàn)象?答:感覺用手壓時塑料袋內(nèi)有東西向上彈(或者像上頂)手。再用力壓一壓,感覺向上彈(或者像上頂)力氣變大。松開手后看見氣墊”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說明(1)塑料袋內(nèi)有空氣存在。(2)空氣占據(jù)了袋內(nèi)的空間。(3)空氣可以被

3、壓縮。(4)壓縮空氣有彈性。7、水和空氣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點: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一定的形狀,都是透明的,都會流動,都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不同點空氣是氣體,水是液體;空氣容易被壓縮,水不容易被壓縮;空氣比水輕等。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壓縮空氣?答:氣錘、噴霧器、氣墊船、氣墊懸浮列車、氣槍、橡皮艇、氣壓釧釘槍、汽車上的氣壓開關門等都是利用壓縮空氣來工作的。9、探究噴氣式氣球充氣量的多少與他跑的距離是否有關?答:課本上的空填遠”。結論充氣量多,氣球跑得遠。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證明壓縮空氣有彈性實驗名稱:壓縮空氣有彈性實驗材料:充氣的氣球實驗過程:(1)用手壓時有什

4、么感受?再用力壓感覺又怎樣?(2)、松開手后看見什么,怎樣解釋。實驗結論: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1.2熱空氣和冷空氣1、空氣受熱或受冷后會往哪兒流動?答: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受冷后會下沉。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證明空氣受熱會上升實驗名稱:空氣受熱會上升實驗材料:蠟燭,火柴實驗過程:(1)、點燃蠟燭(2)、把手分別放在靠近蠟燭火焰的各個方向,感覺熱空氣在那里。實驗結論:空氣受熱后會上升2、試解釋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答: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就會上升。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實驗名稱: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實驗材料:火柴、同樣大小的紙杯兩個,細線若干、均勻的細木棍一根實驗過程:

5、(1)、將紙杯底部各打三個空,用細線固定在細木棍的兩端。(2)、在細木棍中間系上細線,調節(jié)細線是木棍保持平衡。(3)、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燒的火柴烤熱另一端紙杯內(nèi)的空氣。(4)、移開燃燒的火柴,同時松開扶住木棍的手,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實驗結論: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輕3、制冷空調、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適?為什么?答:制冷空調應掛在上方,這樣,可以利用冷熱空氣的對流使冷空氣自然向下流動,較快降低室內(nèi)的氣溫。而取暖器則相反,應放置在下放,讓熱空氣自然上升,較快提高室內(nèi)氣溫。4、大自然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都有冷熱的不同,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空氣的流動就形

6、成了風。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冷熱空氣的對流實驗名稱:冷熱空氣的對流實驗材料:水槽2個同樣大小玻璃瓶2個香一根玻璃片2片,熱水、冰塊實驗過程:1、將一個水槽中放冰塊,將另一個水槽中倒入熱水。2、將兩個空玻璃瓶分別放入兩個水槽中。3、在熱水瓶中放入點燃的香,當瓶內(nèi)充滿煙后移走。4、將冷瓶到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板觀察煙的流動。5、重復1、2、3步驟。將有煙的熱瓶到放在冷瓶上,抽掉玻璃板觀察煙的流動。實驗結論: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1.3空氣中有什么1、猜一猜,下面那支蠟燭最先熄滅,那支燃燒的最久?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答:第二支先滅,第一支最持久。因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氣最少,第一

7、支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燃燒需要空氣。2、實驗二有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瓶里剩下的氣體還能支持燃燒嗎?根據(jù)以上研究,我們可以初步確定空氣中至少有幾種氣體?它們各具有什么性質?答:試驗中可以看到蠟燭燃燒一會后熄滅,瓶內(nèi)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說明燃燒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氣,瓶內(nèi)還有氣體。瓶里剩下的氣體不能支持燃燒??諝庵兄辽賰煞N氣體,一種支持燃燒,一種不支持燃燒。3、11頁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搖晃幾下,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變化。說明什么?答: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4、沿著杯壁慢慢傾倒二氧化碳,仔細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說明什么?答:會看到杯底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

8、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比空氣重。5、還有什么辦法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答:秋季早晨草葉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屬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從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鏡片上會有水霧等。這些都能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實驗與制作1)設計實驗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名稱:空氣的成分實驗材料:水槽、蠟燭、玻璃片、去掉底的飲料瓶、火柴實驗過程:(1)把蠟燭放在水槽中點燃,罩上飲料瓶,擰緊瓶塞。觀察現(xiàn)象。(2)、把水槽內(nèi)的水加到飲料瓶里的高度。(3)擰開瓶蓋,迅速將火柴插入瓶內(nèi),觀察現(xiàn)象實驗結論: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氣體支持燃燒,另一種氣體不支持燃燒。2)設計實驗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A、實驗名稱: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

9、石灰水變渾濁實驗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備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備用、燒杯一個實驗過程:(1)、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燒杯中,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樣子的,(2)、倒入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搖晃后觀察現(xiàn)象。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實驗名稱: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實驗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備用,燒杯,細鐵絲彎成梯狀實驗過程:(1)安裝蠟燭,使蠟燭分別居于燒杯的底部和中部。(2)、沿杯壁慢慢傾倒二氧化碳觀察現(xiàn)象實驗結論: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比空氣重。1.4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下面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答:這四個例子說明人和動植物離不開空氣。2、說一說我們能為凈化空氣做些什么?答:植樹

10、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第二單元冷和熱2.1冷熱與溫度1、如果把兩只手的食指先分別插入冷水杯和熱水杯中,過5秒鐘后再同時插入溫水杯中,兩個手指的感覺會一樣嗎?對上述現(xiàn)象作出自己的解釋。答:不一樣,插入冷水杯的手指插入溫水杯中后感到熱,而插入熱水杯的手指插入溫水杯中后感到冷。光憑自己的感覺不能準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2、一杯熱水會逐漸變涼,你認為熱水變量的過程是怎樣的呢?是先快后慢,還是均勻下降,還是?答:溫度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的。溫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3、溫度為什么會這樣變化?答:熱水剛倒入杯中時,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相差很大,熱量散發(fā)得很快,當逐漸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變小

11、時,熱的散發(fā)速度就減慢了。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熱水在降溫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名稱:熱水在降溫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材料:鐵架臺、三腳架、石棉網(wǎng)、燒杯、溫度計實驗過程:(1)把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上,石棉網(wǎng)放在三腳架上,溫度計固定在鐵架臺的鐵架上,下部浸在熱水中。(2)、每隔兩分鐘觀察一次并記錄當時的水溫??偨Y降溫規(guī)律。實驗結論:熱水降溫先快后慢2.2熱的傳遞1、熱在固體中是怎樣傳遞的?答: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導溫度低的地方。2、熱在液體中是怎樣傳遞的?答:液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相互混合。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熱在固體、液體中的傳播(任選其一)1)實驗名稱:熱在固體中的傳播

12、實驗材料:酒精燈、金屬勺、蠟燭、火柴實驗過程:(1)點燃蠟燭,在金屬勺前端、中間、后端分別點上蠟,等其凝固(2)、用試管夾夾住金屬勺,用酒精燈在前端加熱,觀察現(xiàn)象蠟的熔化情形實驗結論: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2)實驗名稱:熱在液體中的傳播實驗材料:酒精燈、三腳架、燒杯、茶葉末實驗過程:(1)把三腳架放在酒精燈上,三腳架上放石棉網(wǎng),石棉網(wǎng)上放燒杯。(2)、點燃酒精燈,把茶葉末放入水中加熱,觀察茶葉末的運動實驗結論: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互相混合。3、在夏天的烈日下,為什么很多物體摸上去很燙?答:陽光因自身的溫度而向外發(fā)射能量,熱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從一種物體

13、傳給其他物體。4、分析圖中熱的傳遞方式答:對流(壺中的水);傳導(爐子到水壺);輻射(爐中的熱傳到四周)。2.3加熱和冷卻1、糖和蠟加熱和冷卻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還有哪些物質加熱和冷卻后會有與糖和蠟一樣的變化?答:糖和蠟受熱會熔化成液體,冷卻后又凝結成固體。如松香、巧克力、動物脂肪、固體潤滑油等。2、銅球加熱和冷卻后會有什么變化?答:銅球受熱后會膨脹,冷卻后會收縮。3、水加熱和冷卻后有沒有類似銅球的變化?答:水和銅球一樣受熱后會膨脹,冷卻后會收縮。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物體的熱脹冷縮(固體液體和氣體任選其一)(1)實驗名稱: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實驗材料:固體體脹演示器、酒精燈、火柴、水槽、冷水實驗

14、過程:(1)銅球穿過鐵圈(2)、給銅球加熱,不能穿過鐵圈(3)把銅球放入冷水中,銅球又穿過鐵圈實驗結論: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2)實驗名稱:研究液體的熱脹冷縮實驗材料:細管、膠塞、平底燒瓶、紅顏色的水、水槽、熱水實驗過程:(1)細管插在膠塞中間,用膠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紅顏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記下細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熱水,觀察細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實驗結論: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3)實驗名稱:研究氣體的熱脹冷縮實驗材料:氣球、水槽2個、平底燒瓶、熱水、冷水實驗過程:1)把氣球套在平底燒瓶口2)、把燒瓶放在熱水中,歡察現(xiàn)象。3)把燒瓶放在冷水中,歡察現(xiàn)象。實驗結

15、論: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4、設計出研究空氣加熱和冷卻后體積變化的實驗。答:材料選擇:瓶口套有氣球的瓶子,裝冷水的盆子,裝熱水的盆子。步驟:(1)將瓶口套有氣球的瓶子放入裝熱水的盆子,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2)再將瓶子放在室溫下,過一會,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5、想一想,怎樣標出溫度計上的刻度?答: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使用起來才方便。華氏溫標用°F,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是32F,水的沸點是212°Fo攝氏溫標用°C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是0°C,水的沸點是100°Co6、在生產(chǎn)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加熱和冷卻做哪些事?你還能說出哪些?答:使

16、乒乓球變鼓、彎玻璃管、煉鋼提純、鐵軌留縫隙。還有夏天架線要松一些、夏天車胎里的氣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彎塑料眼鏡腿大面積水泥地上的夾縫、橋面上的縫隙等。2.4吸熱與散熱1、實驗一: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降溫速度比水快。實驗二: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金屬片的升溫速度比紙板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金屬片的降溫速度比紙板快。這兩個實驗說明了什么?答: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通常優(yōu)于液體。2、同一種物質,如果表面顏色不同,他們的吸熱和散熱的性能一樣嗎?答:深色物體升溫快,降溫快;淺色物體升溫慢,降溫也慢。實驗與制作

17、利用有和水設計實驗研究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實驗名稱:研究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實驗材料:水、油、酒精燈2個、鐵架臺2個、燒杯2個、石棉網(wǎng)2個、火柴、溫度計2個實驗過程:(1)、同時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一分鐘記錄水和油的溫度(2)、停止加熱后,每隔一分鐘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測量六分鐘實驗結論: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不同,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降溫速度比水快。3、為什么冰箱后的散熱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的散熱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為深色物體的散熱性能好。4、為什么沙漠地區(qū)的人喜歡穿白色而寬大的衣服?答:熱帶地區(qū)的人們常穿的白

18、色長袍吸熱性能差,而且寬大的長袍中可行成氣體對流,因此會使人感覺涼爽。5、為什么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不一樣?答:海水和沙的吸熱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陽光下,沙升溫快,海水升溫慢,所以水中涼快,而沙灘溫度高。2.5水在加熱和冷卻后1、我們見過哪些形態(tài)的水?答:云、霧、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空氣中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水蒸氣)2、空氣中的水從哪里來?答:空氣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去的。實驗與制作設計實驗研究雨的成因實驗名稱:雨的成因實驗材料:酒精燈、石棉網(wǎng)、燒杯、玻璃片、水實驗過程:(1)、加熱燒杯里的水,至沸騰。(2)、把玻璃片放在燒杯的上方,

19、觀察現(xiàn)象。實驗結論: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變成的。3、蒸發(fā)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答:蒸發(fā)的快慢與蒸發(fā)面積、空氣流通程度及周圍的溫度有關。4、水有哪幾種形態(tài)?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會互相轉化?答:水有氣體、固體、液體三種狀態(tài)。水受熱變成水蒸氣,受冷變成冰。水蒸氣受冷變成水或冰。冰受熱變成水或水蒸氣。5、為什么年年下雨,雨卻總是下不完?答: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云在空中飄蕩遇冷變成雨或雪降落下來。雨水和雪水有的流入江河,有的滲入地下,地下水有的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它們都源源不斷的流入海洋里,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時時刻刻都在蒸發(fā)??所以年年下雨,雨卻總是下不完。6、水在自然界是怎

20、樣循環(huán)的?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蒸發(fā)到天空中變成云和霧、天空中的云遇冷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變成雨和雪,從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過程。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3.1聲音的產(chǎn)生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鮮袋發(fā)出聲音。答:例如:(1)揉、搓保鮮袋;(2)繃緊保鮮袋,放在唇間吹;(3)吹足氣后用指頭彈擊保鮮袋;(4)吹足氣體系緊再擠破;(5)來回抖動保鮮袋。2、不借助其他任何物體,只利用自己的身體,你能發(fā)出多少種聲音來?答:很多種聲音。如吹口哨、彈舌、拍手掌、跺腳、打哈欠、說話、唱歌等。3: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使物體發(fā)出聲音,你知道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答:因為物體都發(fā)

21、生了振動,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4:敲擊音錢,然后輕輕按住,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答:我感到音錢在振動,隨后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了,因為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5:你能從以上活動中找出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嗎?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實驗與制作實驗名稱:探究聲音發(fā)生的原因。實驗材料:尺子、小鼓、鼓錘、豆子實驗過程:1)一手壓住尺子,另一手彈撥,我們會聽到尺子發(fā)出嗡嗡的聲音,同時會看到尺子在振動。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擊鼓面,我們會聽到鼓面發(fā)出咚咚的聲音,同時看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動。實驗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3.2聲音的傳播1、先搖一搖燒瓶中的小鈴,你聽到聲音了嗎?往燒瓶子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燒開,

22、然后將皮管夾緊,再搖小鈴,還能聽到鈴聲嗎?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答:開始能聽到,用注水加熱法趕去燒瓶內(nèi)的空氣,會發(fā)現(xiàn)鈴聲變小或聽不到,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固體、液體能傳播聲音嗎?答:能。3、塑料袋里裝什么時聽聲音的效果最好?用哪個袋子時最不容易聽到聲音?答:裝沙子時效果最好,用空氣袋時最不容易聽到聲音。實驗與制作1)實驗名稱:探究沙子、水和空氣傳播聲音的效果。實驗材料:三只分別裝有沙子、水和空氣的塑料袋,鉛筆實驗過程:(1)、把桌面整理干凈,分別將裝有沙子、水和空氣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輕輕地貼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2)、在距離一臂遠處,用鉛筆上的橡皮輕輕敲桌子,用耳朵認真

23、傾聽。實驗結論:沙子傳播聲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氣。2)實驗名稱:聲音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實驗材料:鉛筆實驗過程:用鋼筆敲擊桌面的中心,我們不論站在桌子的哪個方向,都能聽到鉛筆敲擊桌子的聲音。實驗結論:聲音傳播的方向是向著各個方向的(或四面八方)。3)制作名稱:做一個生電話制作材料:兩個紙杯、一根長線、兩根牙簽制作過程:(1)、找兩個紙杯,在每個杯底戳一個小洞。(2)、找一根長線,穿過兩個杯底的洞,在線頭處捆上一小段牙簽或打個結。這樣一個土電話就做成了。制作評價:這就是我制作的士電話。它的優(yōu)點主要有動手做科學:利用身邊的材料,試做一件小樂器,彈一段簡單的樂曲。制作名稱:制作一件小樂器。(答

24、案不唯一,還可以制作其它樂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樣的瓶子七個、水、金屬棒、音高標簽制作過程:(1)依次在七個瓶子中從少到多裝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屬棒敲擊瓶子,調試音高。(2)在各個瓶子上貼上音高標志。(3)用金屬棒彈奏樂曲。制作評價: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它的優(yōu)點主要有3.3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敲小鼓,看紙屏架上吊著的小球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答:小球會振動,這是因為敲鼓時,鼓聲沖擊紙屏,使紙屏振動,從而引起紙屏架上吊著的小球振動。2、如果把助聽器”朝向一個細微的聲音,有什么不同的感覺?答:能聽到細微的聲音。3、用一定的音量對著助聽器”小的一端聽話,音量會不會發(fā)生變化?

25、答:音量會變大。4、身處嘈雜的環(huán)境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答:(1)用手捂住耳朵。(2)戴上耳塞;(3)離開噪聲區(qū)。5、我們能為減少噪聲污染做些什么?答:(1)減少噪音源;(2)在家中安裝雙層玻璃窗:(3)多用木質家具以吸收噪音。6、我們應當怎樣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答:同情、關心、理解、幫助。實驗與制作制作名稱:制作一個喇叭狀的助聽器”制作材料:一張大紙、膠水制作過程:(1)、把一張大紙卷成圓錐狀,將小的一端靠近耳朵。(2)、如果把助聽器”朝向一個細微的聲音,會聽到細微的聲音。制作評價:這就是我制作的喇叭狀的助聽器它的優(yōu)點主要有3.4不同的聲音1、你的嗓音和其他人的嗓音一樣嗎?你們的聲

26、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答:不一樣,不同人聲音的強弱、高低不同。2、想一想,聲音的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答:聲音的強弱取決與聲源的振幅和距離。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聲源振幅越大時,聲音越強;距離聲源越近時,也會感到聲音越強,反之,由聲音弱。3、用同樣大的力分別敲擊同材料,但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差別?答:這些材料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4、想一想,聲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關?答:聲音的高低與弦松緊、長短、粗細有關系,變緊、變短、變細的弦發(fā)出的聲音高。實驗與制作制作名稱:制作一件小樂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樣的瓶子七個、水、金屬棒、音高標簽制作過程:(1)依次在七個瓶子中從少到多裝上

27、不同量的水,用金屬棒敲擊瓶子,調試音高。(2)在各個瓶子上貼上音高標志。(3)用金屬棒彈奏樂曲。制作評價: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它的優(yōu)點主要有第四單元吃的學問4.1我們吃什么1、人為什么要吃食物?答:(1)使我們身體健康。(2)可以使我們有力氣。(3)食物中有營養(yǎng)成分。2、研究我們的統(tǒng)計結果,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答:有些同學存在偏食、挑食現(xiàn)象。3、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好不好?為什么?答:不好,因為沒有一種食物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偏食、挑食。實驗與制作實驗名稱:檢測土豆、花生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實驗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紙實驗過程:(1)滴幾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會我們發(fā)現(xiàn)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變藍了。(2)、將花生剝?nèi)テ?,在白紙上涂抹一下,我們發(fā)現(xiàn)白紙上留下了油跡。實驗結論:土豆中含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