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部編版)課內(nèi)外古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附有標準答案和譯文1)_第1頁
七年級(部編版)課內(nèi)外古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附有標準答案和譯文1)_第2頁
七年級(部編版)課內(nèi)外古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附有標準答案和譯文1)_第3頁
七年級(部編版)課內(nèi)外古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附有標準答案和譯文1)_第4頁
七年級(部編版)課內(nèi)外古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附有標準答案和譯文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冊新教材(部編版)第一課孫權(quán)勸學第一篇:(一)炳燭夜談晉平公問于師曠曰:“ 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 “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釋】炳燭:點燭。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昧行:在黑(二)孫權(quán)勸學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

2、略, 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 “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1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4 分)A 恐已暮 矣 ()B. 盲臣安 敢戲君乎(C. 士別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D. 及 魯肅過尋陽(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 分)A蒙辭以 軍中多務此獨以 跛之故B. 少而 好學,如日出之陽暮而 果大亡其財C.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 博士邪眾服為 確論D.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 光 其鄰人之 父亦云3.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限畫兩處)(2 分)吾 年 七 十 欲 學 恐 已 暮 矣。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1) . 士別三日,即

3、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29(2) .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4.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3 分)第二課木蘭詩第一篇:【甲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

4、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鬂,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 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 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

5、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 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 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薄皷|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鬢鬢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注釋: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籃子。系,絡繩(纏繞籃子的繩子)。下?lián)埙陧毞畔聯(lián)?,撫摩胡子(和下接詩句都是形容看得出神)。髭,嘴上邊的胡子。脫帽著帩?qi &

6、#224; o)頭把帽子脫下,只戴著紗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發(fā)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頭,包頭的紗巾。五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馬拉的車。踟躕徘徊,停滯不進的樣子。姝美麗的女子。謝這里是“請問”的意思。寧可愿意。一何怎么這樣。居上頭在前列。意思是他地位高,受人尊重。(11)專城居作為一城的長官(如太守等)。專,獨占。(12)潔白晰皮膚潔白。(13)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舉步輕緩,從容大方。( 14)殊出色,與眾不同。1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羅敷善 蠶桑()但坐 觀羅敷(脫帽著 峭頭()皆言夫婿殊 (4 分)2 .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A但 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 坐

7、觀羅敷B紫綺為 上襦愿為 市鞍馬C其子好騎東方千余騎D不聞 爺娘喚女聲不能稱前時之聞3 .翻譯下列句子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鬂。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4 .作者在敘述“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觀羅敷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描 寫?目的是什么?5 .甲乙兩文中都寫到古時的女子,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這兩個女子有什么異同?6 .請你運用第4 小題提到的這種寫法,把你的同桌描寫一下,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點。第三課賣油翁 第一篇:【甲】 陳康肅公堯(yá o)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 n)。嘗射于家圃 (p )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 ì ) 之,久而不去

8、。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h à n)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f a 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翁曰:“以吾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 以錢覆其口,徐以杓 (sh á 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 “吾亦無他 , 唯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疽摇?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識水,則雖壯, 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皆北方之學沒者

9、也。注釋:沒人:能潛水的人。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 分 )公亦以此自矜( )康肅笑而遣 之 ()夫沒者豈茍 然哉 ( )見舟而畏 之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 分)A 、公亦以 此自矜以 其言試之河B 、乃取一葫蘆置于 地 于 我如浮云C 、乃 取一葫蘆置于地去后 乃 至D 、康肅笑而 遣之七歲而 能涉3、下列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故北方之勇者問/ 于沒人而求/ 其所以沒 / 以其言試之河/ 未有不溺者B、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C、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 /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D、故北方

10、之勇者/問于沒人 /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4、翻譯下面句子。(4 分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5、 甲 文中體現(xiàn)陳堯咨傲慢的語句是, 表明賣油翁觀點的語句是 。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試之河, 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語句回答,6 分 )6、結(jié)合甲、乙兩文來談談這兩篇文章都給了你哪些啟迪?(3分 )第四課陋室銘第一篇:(一)【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劉禹錫陋室銘

11、)【乙】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公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復,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節(jié)選自王禹傅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注 刳(k):剖,削。雉堞:城墻。平挹江瀨(1à i ):奔流的江水盡收眼底。瀨

12、,湍急的水。遼復(xi6ng ):寫視野的遼闊綿遠。復,綿遠。4分)名:勞:具:暇: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有仙則名無案牘之勞形不可具狀公退之暇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兩項是(4分)A 無案牘之 勞形B此獨以 跛之故C比屋皆然D刳去其 節(jié)予獨愛蓮 之 出淤泥而不染以 其價廉而工省也公欣 然 曰意將隧入以攻其 后也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4. 【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4分)5. 【甲】文表明陋室環(huán)境幽雅的句子是,【乙】文集中概括小竹樓風光清幽寂靜、遼闊廣遠的句子是。(2分)第五課愛蓮說第

13、一篇:( 甲 )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故稱瑞耳。體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 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注釋 ?。?這里是嗅?。ㄌm的香味)。氳氳(y ny

14、 n)無所: 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種顏色。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 分 )亭亭凈植 () 陶后鮮 有聞()而名 之不可()莫能肖 也()2 .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組是()。 (4 分 )A、體兼彩,而 不極于色濯清漣而 不妖B. 純以 情韻勝其詩以 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C、牡丹之 愛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D. 其 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 子好騎3 .請給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ㄌ崾荆嚎梢约游逄帢它c)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 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5 .

15、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第六課河中石獸第一篇:(甲)一老河兵四聞之,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乙)趙括(人名,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將領)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人名,趙奢,趙括之父,趙國良將)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括母問奢其故,奢曰:

16、“兵, 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壁w括既代廉頗(人名,趙國名將), 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人名,秦國將領)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殺趙括。括軍敗, 數(shù)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選自史記)【注釋】難:駁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樱╧ ng):活埋。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 分 )佯 敗走() 爾輩不能究物理(括母問奢其故 () 求之下流,固 顛(2下列句子中加粗加斜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 分)A是非木柿如是 再嚙B不知其 二者多矣C一老河兵聞之D分斷其軍

17、為 二嘗與其 父奢言兵事秦悉坑之 。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 坎穴3.下列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 分)A、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 /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殺趙括B、四十余日軍餓/ 趙括出銳卒/ 自搏戰(zhàn)秦軍殺趙括C、四十余日/軍餓 /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殺趙括D、四十余日/軍餓 /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 /軍殺趙括4翻譯下列句子。(4 分 )、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4讀了以上兩則故事,你從中分別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均在20 字以內(nèi) )(4分 )參考答案:第一篇:晉平公問于師曠曰:“ 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 “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

18、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咀⑨尅勘T:點燭。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昧行:在黑(二)孫權(quán)勸學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 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 “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1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4 分)A 恐已暮 矣

19、 ()B. 盲臣安 敢戲君乎(C. 士別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D. 及 魯肅過尋陽(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 分)A蒙辭以 軍中多務此獨以 跛之故B. 少而 好學,如日出之陽暮而 果大亡其財C.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 博士邪眾服為 確論D.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 光 其鄰人之 父亦云4.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限畫兩處)(2 分)吾 年 七 十 欲 學 恐 已 暮 矣。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1) .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4.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3 分)1、遲、晚怎么 再

20、次、重新 等到、到(共4 分,每個1 分)2. B、D3. 吾年七十 /欲學 /恐已暮矣。(一處1 分)4. (1)士別幾日,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了,長兄怎么知曉事情這么晚?。。?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而成為博士嗎?(4 分,每處2 分,大意相近即可)4、年紀大;事務多。(2 分,每處各1 分,意思正確即可)5. 、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 3 分,語意明確、句子通順、所答內(nèi)容與文段有關(guān)即可)譯文:晉平公問師曠說," 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 師曠回答說:" 為什么不炳燭而學 ?" 平公說

21、 :" 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其君主的呢?" 師曠回答說;" 我怎敢戲弄我的君主呢! 我聽說過 : 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 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 ?" 平公說 :" 好啊 !"第二課木蘭詩第一篇:【甲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

22、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鬂,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

23、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 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 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 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 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薄皷|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鬢鬢頗有須。盈盈公府

24、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注釋: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籃子。系,絡繩(纏繞籃子的繩子)。下?lián)埙陧毞畔聯(lián)樱瑩崮樱ê拖陆釉娋涠际切稳菘吹贸錾瘢?。髭,嘴上邊的胡子。脫帽著帩?qi à o)頭把帽子脫下,只戴著紗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發(fā)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頭,包頭的紗巾。五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馬拉的車。踟躕徘徊,停滯不進的樣子。姝美麗的女子。謝這里是“請問”的意思。寧可愿意。一何怎么這樣。居上頭在前列。意思是他地位高,受人尊重。(11)專城居作為一城的長官(如太守等)。專,獨占。(12)潔白晰皮膚潔白。(13)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

25、形容舉步輕緩,從容大方。( 14)殊出色,與眾不同。1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羅敷善 蠶桑()但坐 觀羅敷(脫帽著 峭頭()皆言夫婿殊 (4 分)2 .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A但 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 坐觀羅敷B紫綺為 上襦愿為 市鞍馬C其子好騎東方千余騎D不聞 爺娘喚女聲不能稱前時之聞3 .翻譯下列句子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鬂。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4 .作者在敘述“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觀羅敷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描 寫?目的是什么?5 .甲乙兩文中都寫到古時的女子,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這兩個女子有什么異同?6 .請你運用第4 小題提到的這種寫法,把你的

26、同桌描寫一下,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點。1. 善于因為戴出色,與眾不同2. A.D3. 脫去我打仗時的戰(zhàn)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裙,對著窗戶整理像云一樣的鬢發(fā)。(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出色4. 細節(jié)描寫;側(cè)面烘托羅敷的美。5. 甲文 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而乙文中的羅敷是一位外表美麗,熱愛勞動的典型的農(nóng)家女子。用夸張的妙計針對使君的荒唐行為,不僅突出了使君的不軌野心,更表現(xiàn)了羅敷的機智和善于與使君斗爭的人物性格。6. 開放題,略。譯文 :太陽從

27、東南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小樓。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羅敷。羅敷善于養(yǎng)蠶采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cè)采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huán);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樱ㄗ⒁曀?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希望引起羅敷對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以致于農(nóng)活都沒有干完,回來后相互埋怨,只是因為仔細看了羅敷的美貌。太守乘車從南邊來到這,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美麗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兒,自家起

28、名叫做羅敷?!碧赜謫枺骸傲_敷多少歲了?”小吏回答: “還不到二十歲,但已經(jīng)過了十五了?!碧卣垎柫_敷:“愿意與我一起乘車嗎?”羅敷上前回話: “太守你怎么這樣愚蠢! 太守你已經(jīng)有妻子了,羅敷我也已經(jīng)有丈夫了?。ㄕ煞虍敼伲┰跂|方,隨從人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頭。怎么識別我丈夫呢?騎白馬后面跟隨小黑馬的那個大官就是,用青絲拴著馬尾,那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上千上萬錢,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歲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皮膚潔白,有一些胡子;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出色?!钡谌?/p>

29、課賣油翁第一篇:(沈周朱、孫盧翁、錦杭、佳儀、晉喆)【甲】 陳康肅公堯(yá o)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 n)。嘗射于家圃 (p )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 ì ) 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h à n)之??得C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f a 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翁曰:“以吾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 以錢覆其口,徐以杓 (sh á 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 “吾亦無他 , 唯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疽摇?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

30、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識水,則雖壯, 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注釋:沒人:能潛水的人。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 分 )公亦以此自矜( )康肅笑而遣 之 ()夫沒者豈茍 然哉 ( )見舟而畏 之 ()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 分)A 、公亦以 此自矜以 其言試之河B 、乃取一葫蘆置于 地 于 我如浮云C 、乃 取一葫蘆置于地去后 乃 至D 、康肅笑而 遣之七歲而 能涉5、下列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

31、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 /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B、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C、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 /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D、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 /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4、翻譯下面句子。(4 分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5、甲文中體現(xiàn)陳堯咨傲慢的語句是, 表明賣油翁觀點的語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試之河, 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語句回答,6 分 )6、結(jié)合甲、乙兩文來談談這兩篇文章都給了你哪些啟迪?(3分 )參考答案:1 .(4 分 )(1)夸耀(2)打

32、發(fā)(3)隨便、隨意(4)畏懼、害怕2 .D3 .C(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4、翻譯下面句子。(4 分,每小題2 分,譯出大意,語句通順即可)(1)(賣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點了點頭。(2)(南方人)天天與水為伴,十五歲就學會了潛水的方法。5、 (6 分,每空2 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無他,但手熟爾。(我亦無他,惟手熟爾。)乙文:生不識水。(不學而務求其道)6、 (3 分,表述完整、意對即可)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譯文: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因為他們每天與水為伴,七歲就能趟水,十歲就能浮水,十五歲

33、就能潛水了.潛水的技術(shù),怎么是輕易掌握的呢?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邊居住,于是到了十五歲就能了解了游水的本領.生來就不識水性,就算張得強壯,看見來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會潛水的人請教,追求他們之所以能夠潛水的本領,根據(jù)會潛水的人的話,到河里去試,沒有不被淹著的.所以說凡是不通過學習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學習潛水的北方人一樣.第四課陋室銘第一篇:(孫盧翁、錦杭、晉喆、哲屹)(一)【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p>

34、之有?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公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比屋皆然,波樓通。 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復,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節(jié)選自王禹傅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注 刳(k):剖,削。雉堞:城墻。平挹江瀨(1à i ):奔流的江水盡收眼底。瀨,湍急的水。遼復(xi6ng ):寫視野的遼闊綿遠。復,綿遠。1解釋下列

35、加點的詞。(4分)有仙則名名:無案牘之勞形勞:不可具狀具:公退之暇暇: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兩項是(A 無案牘之 勞形B此獨以 跛之故C比屋皆然D刳去其 節(jié)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分)予獨愛蓮 之 出淤泥而不染以 其價廉而工省也公欣 然 曰意將隧入以攻其 后也4分)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4. 【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4分)5. 【甲】文表明陋室環(huán)境幽雅的句子是,【乙】文集中概括小竹樓風光清幽寂靜、遼闊廣遠的句子是。(2分)1著名,出名。使勞累。詳細??臻e。(每題1分)2. A.B3. 這是簡陋的房子,只

36、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這時,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風帆沙鳥、煙云竹樹罷了。(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4. 托物言志;陋室銘中借寫陋室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操;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借竹樓表達了作者遭貶之后恬淡自適的生活態(tài)度及居陋自持的高潔志趣。(手法 l 分,分析3分,分析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5.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復,不可具狀 (每句 l 分)譯文:黃岡地區(qū)盛產(chǎn)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工破開它,刮去竹節(jié)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戶戶都這樣,因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在月城的西北角,矮墻塌毀,野草叢生,我利用(那里的空地),蓋了兩間小竹

37、樓,跟月波樓接通。(登上小樓)遠望山色一覽無余,平視江波,幽靜遼遠,(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降下驟雨最相適宜,會聽到瀑布的聲音;冬天飄著大雪最為適宜,(這時小樓)會聽到碎玉落地般的聲響。(這里)最適宜彈琴,琴聲和諧流暢;最適宜吟詩,詩韻清新絕妙,最適宜下棋,棋聲丁丁悅耳;最適于投壺,箭聲錚錚動聽。這些樂趣,都是竹樓給予的。在辦完公事后的閑暇時間,披著鳥羽編織的大氅,戴上華陽巾,手拿一卷周易,焚著香火,自己默默坐著,排除世俗雜念。這時,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風帆沙鳥、煙云竹樹罷了。等到酒醒之后,茶盡煙消,送走夕陽,迎來皓月,這也正是謫居生活中的快樂之處啊!第五課愛蓮說第一篇:( 乙 )

38、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故稱瑞耳。體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 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注釋?。哼@里是嗅取(蘭的香味)。 氳氳(y ny n)無所: 彌漫飄

39、忽,沒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種顏色。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 分 )亭亭凈植 () 陶后鮮 有聞(而名 之不可()莫能肖 也()2 .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組是()。 (4 分 )A、體兼彩,而 不極于色B. 純以 情韻勝C、牡丹之 愛D. 其 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3.請給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濯清漣而 不妖其詩以 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 間其 子好騎(提示:可以加五處標點)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 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5 .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什么寫

40、作手法,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1. 樹立 少 說出 酷似,逼真( “相似”亦可 )(4 分。每格l 分 )2 .AC(4 分 )3 .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4 . ( 蓮 ) 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 分?!叭尽薄ⅰ板?、“妖”各 0.5 分 )大概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xù)之間,純粹憑借情韻取勝。5 .( 甲 )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傲岸、淡泊名利且潔身自好 的生活態(tài)度; 而 ( 乙 ) 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高潔的品性,體現(xiàn)了作者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

41、操。譯文:蘭花的香氣,并不是非得靠近才可以聞嗅品賞的;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xù)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姹紫嫣紅、艷麗眩目的,使人能夠得到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tài)意趣,即使是善于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會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同。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褻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第六課河中石獸第一篇:(甲)一老河兵四聞之,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