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_第1頁
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_第2頁
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_第3頁
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_第4頁
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會計學(xué)1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生物化學(xué)脂質(zhì)1脂類的化學(xué)概念 脂類Lipid,也稱脂質(zhì) 元素組成:C、H、O,有的還含有N、P等。 化學(xué)觀點: 脂肪酸+醇酯,酯的衍生物 (1)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劑。 (2)是脂酸與醇所組成的酯。 (3)一般能被生物體利用,作為構(gòu)建、修補組織或供能。 (1)單脂()單脂(simple lipid) 脂(脂(fat)、油()、油(oil)、蠟()、蠟(wax) 磷脂: 含磷酸的單脂衍生物 糖脂: 含糖的單脂衍生物1提供能量。 人體內(nèi)氧化1g脂肪可得到38KJ熱能 氧化1g糖或蛋白質(zhì)只能得到17KJ熱能 2保護作用和御寒作用 3為脂溶性物質(zhì)提供溶劑,促進人及動物體吸收脂溶性

2、物質(zhì)。 4提供必需脂酸。 5構(gòu)建生物膜。 6脂類作為細胞表面的物質(zhì),與細胞識別、免疫等密切相關(guān)。 7有些脂類還具有維生素和激素的功能。 (一)脂肪(真脂)(fat) 1脂肪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 脂肪: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1)脂酸的特點 (2)常見的脂酸 飽和脂酸 不飽和脂酸 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321CH3(CH2)nCCCOHO(1)物理性質(zhì) (2)化學(xué)性質(zhì) 由酯鍵產(chǎn)生的性質(zhì)水解和皂化 皂化值(價)(saponification number or value): 皂化1g脂肪所需KOH的mg數(shù)。 TG平均Mr 3561000 皂化價A氫

3、化: CHCHNi or Pd or Pt加氫CH2CH2B鹵化: CHCH I2CHCHII碘值(價)(iodine number or value): 100g脂肪能吸收碘的g數(shù)。 C氧化氧化 溫和條件下氧化(如空氣) CHCHCHCHOOO2分裂醛(或酮)酸等過氧化物CHCHCHCHOOO2聚合CHCHOOx固體薄膜過氧化物劇烈條件下氧化(如臭氧) CHCHO3OCHOOHC水解醛醛酸臭氧化物例:CH3(CH2)7CH=CH(CH2)7COOHO3CH3(CH2)7CHOOOCH(CH2)7COOH油酸臭氧化物水解CH3(CH2)7CHO壬醛+OHC(CH2)7COOH+ H2O2壬醛酸

4、D酸?。╮ancidity) 酸敗的概念 :水解性酸?。河捎诠狻峄蛭⑸锏淖饔?,使油脂水解生成脂酸,低級脂酸有臭味,稱水解性酸敗。 氧化性酸?。河捎诳諝庵械难跏共伙柡椭嵫趸?,產(chǎn)生醛和酮等,稱氧化性酸敗。 酸值(價)(acid number or value):中和1g油脂中的自由脂酸所需KOH的mg數(shù)。 請思考:怎樣在實踐中防止酸敗?乙酰值(價)(aectylation number or value): 中和1g乙酰酯經(jīng)皂化釋放出的乙酸所需KOH的mg數(shù)。 1概念 2物理性質(zhì) 3化學(xué)性質(zhì) 4主要的蠟 (1)蜂蠟 (2)蟲蠟(白蠟) (3)羊毛蠟(羊毛脂) (一)磷脂(phospholip

5、id or phosphatide) 1甘油醇磷脂(glycerophosphatide) 甘油醇磷脂通式 1967年IUPAC-IUB(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國際理論和應(yīng)用化學(xué)協(xié)會以及國際生物化學(xué)協(xié)會建議采用立體專一編號。CH2OHCHHOCH2OHCH2OHCHHOCH2OPOOHOHCH2OHCOHHCH2OPOOHOHSn-甘油-3-磷酸Sn-甘油-1-磷酸123123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 Choline, PC):

6、也稱卵磷脂(lecithin) 飽和脂酸: 軟脂酸、硬脂酸不飽和脂酸: 油酸、亞油酸、亞麻酸、 花生四烯酸NHHHHOHNH4OHCH3NCH2CH2OHOHH3CCH3堿性醇性膽堿膽堿具有堿性、醇性。 (H3C)3N CH2CH2OHOHCH3COOH膽堿酯酶(H3C)3N CH2CH2OCOCH3OH+H2O+乙酰膽堿乙酰膽堿酶(2)防止脂肪肝。 (3)生物體內(nèi)的甲基供體。 (1)乙酰膽堿是重要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傳導(dǎo)神經(jīng)沖動。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也稱腦磷脂(cephalin) X: 乙醇胺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

7、也稱腦磷脂(cephalin) X: 絲氨酸HOCH2CHCOOHNH2HOCH2CH2NH2卵磷脂與腦磷脂在體內(nèi)可互變 絲氨酸乙醇胺 膽堿HCNH3+CH2OHCOOCH2CH2OHNH3+CH2CH2OHN+(CH3)3CO2+CH3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 也稱肌醇磷脂(inositol phosphatide) X: 肌醇肌-肌醇(myo-inositol)OHOHOHOHOHOH654321(IP3 )(DG)IP3,DG是第二信使,與細胞內(nèi)信號傳遞有關(guān) 縮醛磷脂(plasmalogen): 也稱生醛磷脂或磷脂??s醛 (脂性醛基或稱、一不飽和醚基)

8、X: 膽堿,膽堿縮醛磷脂 乙醇胺,乙醇胺縮醛磷脂絲氨酸,絲氨酸縮醛磷脂C1:O CH CHR心磷脂(cardio lipid or cardiolipin): 也稱雙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 glycerol) 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 X: X: 甘油甘油CH2OHCHOHCH2OH 容易氧化 溶解度 可解離成兩性離子型或帶電荷的分子以磷脂酰膽堿為例pH7時,幾種常見的甘油醇磷脂的凈電荷 磷脂分子中有極 性頭和非極性尾 凡分子中含有極性基和非極性基的化合物稱兩親化合物(amphipathic compound) 水解 甘油醇磷脂可被酸、堿或酶水

9、解 甘油醇磷脂 脂酸 甘油磷酸 X 基團H+或OH-磷酸單酯酶甘油 磷酸酶水解: 與甘油醇磷脂的不同點 對光及空氣皆穩(wěn)定,可經(jīng)久不變。 溶解度:不溶于丙酮、乙醚,而溶于熱乙醇 與甘油醇磷脂的相同點 可解離成兩性離子型或帶電荷的分子 兩親化合物1、甘油醇糖脂 是由二酰甘油與己糖(主要是Gal、Man、deoxy-Glc等)以糖苷鍵連接而成。 組成:醇(鞘氨醇)、脂酸、糖 根據(jù)糖基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腦苷脂:糖基為中性糖 (2)神經(jīng)節(jié)苷脂:糖基中除中性糖基外,還含唾液酸。 糖脂的功能 (一)固醇的結(jié)構(gòu) 1天然固醇的通式 固醇是環(huán)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 CH3HOCH3RABCD12345678

10、91011121314151716CH3HOCH3R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716CH3HOCH3R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7162、-型異構(gòu)體 -型固醇-型固醇膽固醇(膽固醇(cholesterol) 1、分布:、分布:2、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CH3HOCH3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716CHCH3CH2CH2CH2CHCH3CH318192021222324252627Cholesterol3、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2)化學(xué)性質(zhì) 成酯反應(yīng) 加成反應(yīng) CH3CH3RO 氧化反應(yīng) 膽固烯酮 脫氫反應(yīng) CH3CH3R

11、HO787-脫氫膽固醇 膽固醇可變?yōu)橐恍┲匾幕衔?顏色反應(yīng) Liebermann- Burchard反應(yīng)(里伯曼-布卡德反應(yīng)) 膽固醇(氯仿溶液) 藍紫色 濃H2SO4Salkowski 反應(yīng)膽固醇(氯仿溶液) 藍綠色 (CH3CO)2O濃H2SO4 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的測定 膽固醇也是兩親分子 1、結(jié)構(gòu) ergosterol2、性質(zhì) CH3CH3HO78CHCHCHCHCHCH3CH32223CH3CH3(一) 細胞脂蛋白分布:組成: 蛋白質(zhì)部分: 主要是糖蛋白 脂質(zhì)部分: 主要是磷脂,其次是糖脂脂質(zhì)與蛋白質(zhì)以非共價鍵結(jié)合而成的復(fù)合物電泳法分類超離心法分類 乳糜微粒(CM, chylo

12、micron)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低密度脂蛋白(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脂蛋白(H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脂蛋白的功能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分及主要功能 (1)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劑。 (2)是脂酸與醇所組成的酯。 (3)一般能被生物體利用,作為構(gòu)建、修補組織或供能。 1提供能量。 人體內(nèi)氧化1g脂肪可得到38KJ熱能 氧化1g糖或蛋白質(zhì)只能得到17KJ熱能 2保護作用和御寒作用 3為脂溶性物質(zhì)提供溶劑,促進人及動物體吸收脂溶性物質(zhì)。 4提供必需脂酸。 5構(gòu)建生物膜。 6脂類作為細胞表面的物質(zhì),與細胞識別、免疫等密切相關(guān)。 7有些脂類還具有維生素和激素的功能。 (1)脂酸的特點 (2)常見的脂酸 飽和脂酸 不飽和脂酸 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