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講義(新人教版):第七章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_第1頁
2021屆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講義(新人教版):第七章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_第2頁
2021屆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講義(新人教版):第七章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_第3頁
2021屆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講義(新人教版):第七章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_第4頁
2021屆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講義(新人教版):第七章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考綱解讀1.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guī)律。2.了解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基礎再現深度思考考點一化學平衡移動1 .概念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以后,若反應條件(如、等)發(fā)生了變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也會隨之,從而在一段時間后達到。這種由 向 的變化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的移動。2 .過程3 .平衡移動方向與反應速率的關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v正 v逆,平衡不移動。1目犀二二1(3)v正 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y深度思考1 .化學平衡移動的實質是什么?2 .某一可逆反應,一

2、定條件下達到了平衡, 若化學反應速率改變, 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嗎?若平衡發(fā)生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改變嗎?考點二 影響化學平衡的外界因素1.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若其他條件不變,改變下列條件對平衡的影響如下:條件的改變(具他條件不變)化學平衡的移動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 生成物濃度向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濃度向方向移動壓強(對有 氣體存在 的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改變增大壓強向的方向移動反應前后氣體減小壓向的方向移動分子數不變強改變壓強溫度升高溫度問反應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向反應方向移動催化劑使用催化劑2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

3、質的濃度),平衡將向著能夠 的方向移動。0深度思考3 .改變條件,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原料的轉化率一定提高嗎?4 .升高溫度,化學平衡會向著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此時放熱反應方向的反應速率會減小 嗎?5 .對于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X+Y W+Z,增大壓強則正、逆反應速率(v)的變化如圖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狀態(tài)可能是()A. Z、W為氣體,X、Y中之一為氣體ILIkB. Z、W中之一為氣體,X、丫為非氣體 C.X、Y、Z皆為氣體,W為非氣體 D. X、Y為氣體,Z、W中至少有一種為氣體6 .將NO2裝入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當反應2NO2(g)N2O4(g)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一個條

4、件,其中敘述正確的是()A.升高溫度,氣體顏色加深,則此反應為吸熱反應B.慢慢壓縮氣體體積,平衡向右移動,混合氣體顏色變淺C.慢慢壓縮氣體體積,若體積減小一半,壓強增大,但小于原來的兩倍D.恒溫恒容時,充入惰性氣體,壓強增大,平衡向右移動,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淺X反思歸納(1)壓強的影響實質是濃度的影響,所以只有當這些 “改變”造成濃度改變時,平衡才有 可能移動。(2)化學平衡移動的目的是“減弱”外界條件的改變,而不是“消滅”外界條件的改變,改變是不可逆轉的。 若將體系溫度從50 C升高到80 C ,則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 移動,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時 50 C <T<80 C;若對體系

5、N2(g)+3H2(g)2NH3(g)加壓,例如從30 MPa加壓到60 MPa,化學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移動,達到新的平衡 時 30 MPa<p<60 MPa。(3)我們在分析化學平衡移動對顏色、壓強、濃度等變化時,有時我們可以給自己建一個 平臺,“假設平衡不移動”,然后在此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就容易得到正確答案。規(guī)律方法*解題指導規(guī)律方法從內外因的關系看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 .解析化學平衡移動題目的一般思路'速率不變戊喀積不變,充人惰性氣悻平衡不移動迸=蹬速率改變帆:氣網梯撫變他勺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不 移動程度不同 詬壬曜濃度壓強I溫度平覆移動2 .化學

6、平衡移動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v s = v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不發(fā)生平衡移動。(3)v正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3 .幾種特殊情況.02紂1小眇iw”)(1)當反應混合物中存在與其他物質不相混溶的固體或液體物質時,由于其“濃度”是恒定的,不隨其量的增減而變化,故改變這些固體或液體的量,對平衡沒影響。(2)對于反應前后氣態(tài)物質的化學計量數相等的反應,壓強的變化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 響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動。(3) “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恒溫、恒容條件原平衡體系允4y4體系總壓強增大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一一平衡不移動。恒溫、恒壓條件原平

7、衡體系充23體容器容積增大,各反應氣體的分壓減小一一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同倍數減小等效于減壓體積不變反應,平所不移動,平面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4)同等程度地改變反應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時,應視為壓強的影響。4.需注意的問題移動的結果只是減弱了外界條件的變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條件的變化,新平衡時此物理量更靠近于改變的方向。如增大反應物A的濃度,平衡右移,A的濃度在增大的基礎上減小,但達到新平衡時,A的濃度一定比原平衡大;同理,若改變的是溫度、壓強等,其變化也相似?!纠?】 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 4 mol A、1.2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 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

8、化如甲圖所示已知toti階段保持恒溫、恒容,且 c(B)未畫出。乙圖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已知在t2、t3、t4、t5時刻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其中t3時刻為使用催化劑。甲乙(1)若t1=15 s,則toti階段的反應速率為 v(C尸。(2)t4時刻改變的條件為 , B的起始物質的量為 。(3)t5時刻改變的條件為,該反應的逆反應為(填“吸熱反應”或“放 熱反應”)。(4)已知t0t1階段該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為Q kJ(Q為正值),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C(5)圖乙中共有IV五處平衡,其平衡常數最大的是 ?!纠?】(2009四川理綜,13)在一體積可變的

9、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fā)生反應mX(g) nY(g)AH= Q kJ mol1。反應達到平衡時,Y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氣體體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氣體體積/Lc(Y)/mol L- 1溫度 / c1241001.000.750.532001.200.900.633001.301.000.7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m>nB. Q<0C.溫度不變,壓強增大,Y的質量分數減少學科思想D.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數形結合的思想探究化學平衡圖像1 .圖像類型(1)濃度一時間圖:此類圖像能說明平衡體系中各組分在反應過程中的濃度變化情況。如A + BAB反應情況如圖

10、1所示,解該類圖像題要注意各物質曲線出現折點(達到平衡)的時刻相同,各物質濃度變化的內在聯系及比例符合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關 系。(2)速率一時間圖:如Zn與足量鹽酸的反應,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出現如圖2所示的情況,解釋原因:AB段(v漸增),因反應為放熱反應,隨反應的進行,溫度漸高,導致反 應速率增大;BC段(v漸?。瑒t主要原因是隨反應的進行,溶液中 c(H+)漸小,導致反應 速率減小。故分析時要抓住各階段的主要矛盾,認真分析。含量一時間一溫度(壓強)圖:常見形式有如下幾種。(C%指產物的質量分數;B%指某反應物的質量分數)(7九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同邛汰正反應為氣體體積靖大的反應)(4

11、)恒壓(溫)線(如圖3所示):該類圖的縱坐標為物質的平衡濃度(c)或反應物的轉化率(0橫坐標為溫度(T)或壓強(p),常見類型如下所示:圖3忸4(5)其他:如圖4所示曲線是其他條件不變時,某反應物的最大轉化率(“)與溫度(T)的關系曲線,圖中標出的 1、2、3、4四個點,表示v正v逆的點是3,表示v正v逆的點 是1,而2、4點表示v正7逆。2 .解題步驟看面(縱、橫坐標的意義): :看線(線的走向科變化的靜); 三看點(起點、拐春、終點): 四看輔助畿(如等溫續(xù)、等鍬、羋橢線); 五看盤的變化(如濃度變化、溫度變化) 察思平街樓動原規(guī),分析條件對反應速率、 化學平艷移動的影喇 利用腎理,結合圖

12、像.分析用像中所代表反 應速率變化或化學平面的戰(zhàn),作出判斷3,技巧II(1)先拐先平在含量(轉化率)一時間曲線中,先出現拐點的則先達到平衡,說明該曲線反應速率快, 表示溫度較高、有催化劑、壓強較大等。(2)定一議二當圖像中有三個量時,先確定一個量不變,再討論另外兩個量的關系,有時還需要作輔 助線。(3)三步分析法一看反應速率是增大還是減??;二看v正、v逆的相對大??;三看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纠?】下面是某化學研究小組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影響的圖像,其中圖像和實驗結論表達均正確的是()3 MRVmol A的轉化率A的體枳分»" f/minA.是其他條件一定時,

13、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圖像,正反應AH<0B.是在平衡體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體后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C.是在有無催化劑存在下建立的平衡過程圖像,a是使用催化劑時的曲線D.是一定條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漸加入 B時的圖像,壓強p1>p2【例4】已知圖一表示的是可逆反應CO(g) + H2(g) C(s) + H2O(g) AH>0的化學反應速率(v)與時間的關系,圖二表示的是可逆反應 2NO2(g), N204(g)AH<0的濃()ffl-陽二A.圖一 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了溫度或增大了壓強B.若圖一 t2時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則反應的AH增大

14、C.圖二ti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了溫度或增大了壓強D-若圖二七時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減小【例5】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A(g)+2B(g)中2C(g) AH>0,平衡移動關系如右圖所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pi<p2,縱坐標指A的質量分數B. pi>p2,縱坐標指C的質量分數C. 'P1<P2,縱坐標指 A的轉化率D. pi<p2,縱坐標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例6】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1CO2(g)+ H2(g)。CO2(g)的平衡物質的量濃度 c(CO2)與溫度T的關

15、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 CO(g) + H2O(g)CO2(g) + H2(g)的 AH>0B.在T2時,若反應處于狀態(tài) D,則一定有v正<v逆C.平衡狀態(tài) A與C相比,平衡狀態(tài) A的c(CO)大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能提高CO的轉化率規(guī)律方法由化學平衡常數判斷化學平衡移度(c)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動的方向1 .借助平衡常數可以判斷一個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對于可逆反應 aA(g)+bB(g) cC(g) + d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有如下關系:cc(C)cd(D)二 Qca(A) cb(B)c<K 反應向

16、 反應方向進行,v正 v逆 =KQc 反應處于 , v正 v逆 >K 反應向 反應方向進行,v正 v逆2 .利用K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 反應;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 反應?!纠?】已知可逆反應:M(g) + N(g) P(g)+Q(g) AH>0,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 = 1 mol L11, c(N) = 2.4 mol L 1;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2)若反應溫度升高,M的轉化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反應溫度不變, 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 c

17、(M) = 4 mol L,c(N) = a mol L 1;達到 平衡后,c(P)= 2 mol L 1, a=;(4)若反應溫度不變, 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為 c(M)=c(N) = b mol L 1,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1f JL【例8】2010天津理綜10(4)已知反應2CH 30H(g)CH 3OCH3(g) + H2O(g)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400。此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工CH 3OH ,反應到某時刻時測得各組分 的濃度如下:物質CH30HCH3OCH3H2O濃度/(mol L 1)0.440.60.6(1)比較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簐正 v逆(填“ >”、“

18、<”或“=”)。(2)若加入CH 30H后,經10 min反應達到平衡,此時 c(CH3OH)=;該時間內反應速率 v(CH3OH) =。真題重組 “ 規(guī)范集訓I耐精考向 點鐘再徘,高考題組一化學平衡移動及轉化率求算1 . (2011 四川理綜,13)可逆反應 X(g) + 2Y(g)2Z(g)、 2M(g)N(g) + P(g)分別在密閉容器的兩個反應室中進行,反應室之間有無摩擦、可滑動的密封隔板。反應開始和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有關物理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反應開研平翰(I)CI)卜列判斷正確的是A.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B.達平衡(I )時體系的壓強與反應開始時體系的壓強之比為14 : 15C

19、.達平衡(I )時,X的轉化率為151D.在平衡(I )和平衡(n )中,M的體積分數相等2. (2011大綱全國卷,8)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25%,則平衡時氮氣的體積分數接近于()A. 5%B .10%C. 15%D. 20%3. (2011安徽理綜,9)電鍍廢液中Cr2O2可通過下列反應轉化成銘黃(PbCrO。: Cr2O7 (aq)+ 2Pb2+(aq)+H2O(l)2PbCrO4(s) + 2H + (aq) AH<0該反應達平衡后,改變橫坐標表示的反應條彳%下列示意圖正確的是()溫度Pb:,物

20、質的量法虐CD4. (2010上海,17)據報道,在300 C、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乙醇已成為現實。2CO2(g) + 6H2(g) =CH3CH2OH(g) + 3H2O(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劑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B .反應需在300 C進行可推測該反應是吸熱反應C.充入大量CO2氣體可提高H2的轉化率D,從平衡混合氣體中分離出CH3CH20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5.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劃“,”,錯誤的劃“X”(1)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2010 江蘇,8C)(2) “NO2球”浸泡在

21、冷水中,顏色變淺,(原因是)2NO2(g)N2O4(g) AH<0(紅棕色)(無色)()(3)右圖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O2(g) m 2SO3(g)(2010北京理綜,10B)A H<0 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 K隨溫度的變化(2010天津理綜,6B)6. 2010福建理綜一23(4)一定條件下,甲(NH3)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分解反應(田0)并達平衡后,僅改變下表中反應條件x,該平衡體系中隨 x遞增y遞減的是 (選填序號)。選項abcdx溫度溫度加入H2的加入甲的 物質的量物質的量生成物甲的物平衡常甲的轉y物質的質的量數K化率量總和高考題組二化學平衡圖像7. (20

22、10四川理綜,13)反應aM(g)+bN(g) = cP(g)+dQ(g)達到平衡時,M的體積分數 y(M)與反應條件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z表示反應開始時 N的物質的量與 M的物質的量之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犯牌相(2)2.1 MPa平新時M的體積分數與反應條件的美系網A.同溫同壓同z時,加入催化劑,平衡時 Q的體積分數增加B.同壓同z時,升高溫度,平衡時 Q的體積分數增加C.同溫同z時,增加壓強,平衡時 Q的體積分數增加D.同溫同壓時,增加 z,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增加8. (2009重慶理綜,13)各可逆反應達平衡后,改變反應條件,其變化趨勢正確的是()CH3COOHH +CH3COOF

23、eCl3+3KSCNFe(SCN) 3+3KClAN2(g) + 3H 2(g)CH 3OCH 3(g)+3H 2O(g)2NH3(g)6H2(g)+2CO2(g)AH>0Dc-lsq-IHft率求1 一具溫收時由3 1. 由M *瞌中,X.Y.Z 片的It 的的怔弱冏 網1£比由此網姐 心耳照舉.附身 中效W(金糖才”很反IS的化氧力史式E一m 洶一A irnibjll E;T-皿弋,K的發(fā)中事串旭1扎.乃族反度是由 跖魚不姑反應的,(*iE及林匚 “歪反物一灰*正.逆蜿梯同射.工£/熱1口 ,廣高她 laffifit.<u*也也氣仲木瓜阻揖化學a日式 Mg;

24、H.£U>: ,&.9. (2008四川理綜,8)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H2(g)+I2(g)-t 2HI(g),在溫度T1和T2時,產物的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符合圖像的正確的判斷是()A. Ti>T2, AH>0B. Ti>T2, AH< 0C. T1VT2, AH>0D. T1VT2, AH< 0糾錯筆記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中常見錯誤例析考生答卷案例一一找錯糾錯! n3K 3 nt * Wt力餐冗他來n和同期, 反應】J2 * JCKjOTI BaHHiL + JHtO 4,Jl.&tX 化率* 在不同崖下

25、原座時 D的愛儡右0* 此 IB 町 N rh.津磨就該反應朗L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的制響罡維瓦跖國的取。誑反京的2H 本十 。1 填= £",_ ”或>”) (3)H.BOh那裱中存葬如下反應:Hd8tt(aq)+ Htf(Xl>=CB«>H) <iq) HMai)已知6 7。而5 L" H.BtJ,溶液中,匕違反點于 29fi K達到干勘時rffH* -2 口X W mol - L .氏的村出。上水的電商可生略不計、 求此溫度F遭反應的平荷常教KCH,。的平所濃度小 列人K的左修式中川算培梁保耀兩粒有效數字L k二H£

26、J闌H二卜久的,訓此卵3“ £%&'," 。門二口尸色引規(guī)范答案課時規(guī)范訓練教材習題回扣1 .(選彳4P32 6改編)在密閉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氣體發(fā)生反應:xA(g) + yB(g)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 mol Li,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 再達平衡時,測得 A的濃度降低為0.30 mol Li。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 . x+ y<z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 B的轉化率增大D . C的體積分數下降2 .(選彳4P32-7)對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2X(g) + Y(g)2Z(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

27、生的影響是()A.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3 .(必修2P53 2)工業(yè)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應是SO2在400500 c下的催化氧化:2SO2+。2 2SO3,這是一個正反應放熱的可逆反應。如果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 述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B.在上述條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轉化為SO3C.為了提高SO2的轉化率,應適當提高O2的濃度D.達到平衡時,SO2的濃度與SO

28、3的濃度相等4.(選彳4P328)2.0 mol PCl3和1.0 mol Cl 2充入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下述反應:PCl3(g)+Cl2(g) PCl5(g)。達平衡時,PCl5為0.40 mol,如果此時移走1.0 mol PCl3和0.50 mol Cl 2,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的量是()A . 0.40 molB . 0.20 molC.小于 0.20 molD.大于 0.20 mol,小于 0.40 mol能力提升訓練1 .向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H2和I2,發(fā)生反應H2(g) +12(g) 一2HI(g) AH<0,當達到平衡后,t1時

29、刻改變反 應的某一條件(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造成容器內壓強 增大,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容器內氣體的顏色變深,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B.平衡不發(fā)生移動C. 12(g)轉化率增大,HI平衡濃度較小D.改變條件前后,速率圖像如圖所示2. 一定溫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g) +Y(g) 2Z(g)+M(s),5 min后達到平衡,此時生成 2a 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X表示此反應的反應速率是 (0.12a) mol l_- 1 min 1B.當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向平衡后的體系中加入

30、1 mol M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向上述平衡體系中再充入1 mol X , v正增大,v逆減小,平衡正向移動3.將1 mol SO 2和1 mol O 2通入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為0.3 mol。此時若移走0.5 mol SO2和0.5 mol O2,則反應達到新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A .為 0.3 molB.為 0.15 mol411C 小于 0.15 molD .大于0.15 mol且小于0.3 mol4.在一定條件下,向兩個容積固定且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PCl5(g)和NO2(g),分別達到平衡(PCln二PCl3+

31、Cl2,2NO2=| N2O4,均為氣態(tài))后,PCl5和NO2的轉 化率土勻為a%。保持溫度、容積不變,向兩個容器中分別再充入 1 mol PCl5和1 mol NO 2, 又達到平衡時PCl5和NO2的轉化率分別為b%和c%,則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A. b>a>cB. c>a>bC. a>b>cD. a= b= c5 .對已建立化學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有 關敘述正確的是()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生成物的產量一定增加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大反應物的濃度一定降低正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使用了適宜的催化劑A.B.C

32、.D.6 .已知 4NH3(g)+5O2(g)=4NO(g) +6H2O(g)AH = - 1 025 kJ mol1 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相同,則下圖中關于該反應不正確的是NO常量NO 含 吊ixitrA 時間NO畬-1 200 七1000 七NO含成1 ooo七催化劑時間D 時間7.下圖是溫度(或壓強)對反應2A(s)+2B(g)2c(g) + D(g) AH>0的正、逆反應速率影響的曲線圖,曲線交點表示建立平衡時的溫度或壓強,其中正確的是()C.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放熱反應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9.反應 mA(s)+nB(g) =pC(g)AH<0

33、在一定溫度下 B 的體積分數(B%)與壓強變化(p)的0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m+n>p;x點表示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 率;n>p;x點比y點時的反應速率慢。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0 .反應A(s)+2B(g)2C(g)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熱反應。(1)若升高溫度能使 C的物質的量減小,則正反應是 (2)若增加A的物質的量,平衡 移動。(3)若增大壓強,平衡 移動。(4)若增加C的濃度,B(g)的轉化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武凡鵬】L2thqI A Imol B11 .向甲乙兩個容積均為 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充入2 mol A、2

34、 mol B和1 mol A、1 mol B。 相同條件下(溫度T C),發(fā)生下列反應:A(g)+B(g) xC(g) AH<0。測得兩容器中c(A) 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乙容器中,平衡后物質B的轉化率為(2)x=;T C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氨氣可使c(A)增大B .將乙容器單獨升溫可使乙容器內各物質的體積分數與甲容器內相同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 2 mol A、2 mol B,則平衡時甲容器中0.78 mol L 1<c(A)<1.56mol L 112 .恒溫恒容下 2 mol A氣體和2 mol

35、 B氣體通入體積為 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A(g) + B(g)xC(g) + 2D(s)。2 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剩余1.2 mol B ,并測得C的濃度為1.2 mol L1。(1)從開始反應至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2)x=。(3)A的轉化率與B的轉化率之比為。(4)下列各項可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 (填選項代號)。A.壓強不再變化B.氣體密度不再變化C.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D. A的消耗速率與 B的消耗速率之比為 2 : 1(5)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在原溫度下達到新的平衡,此時B的物質的量n(B) =。(6)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分數與上述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A、B物質的量n(A)、n(B)之間應滿足的關系為 。答案基礎再現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