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常規(guī)品種(1小麥)_第1頁
第三章常規(guī)品種(1小麥)_第2頁
第三章常規(guī)品種(1小麥)_第3頁
第三章常規(guī)品種(1小麥)_第4頁
第三章常規(guī)品種(1小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種子生產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種子生產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種子生產基地的形式種子生產基地的形式:1. 自有良種繁育基地:自有良種繁育基地:2. 特約良種繁育基地特約良種繁育基地縣(聯(lián)縣)、鄉(xiāng)(聯(lián)鄉(xiāng))、村(聯(lián)村)統(tǒng)一管理的大型種子生產基地聯(lián)戶特約繁育基地專業(yè)戶特約繁育基地 種子生產基地應具備的條件種子生產基地應具備的條件自然與生產條件自然與生產條件u隔離條件好,具有空間隔離或天然屏障隔離的條件隔離條件好,具有空間隔離或天然屏障隔離的條件u無霜期相對較長,能滿足作物生育期對溫度的需求無霜期相對較長,能滿足作物生育期對溫度的需求u土地集中連片、肥沃、排灌方便,無灌溉條件的,降雨土地集中連片、肥沃

2、、排灌方便,無灌溉條件的,降雨充足充足u作物各種病蟲害輕。不能在重病地或病蟲害常發(fā)區(qū)以及作物各種病蟲害輕。不能在重病地或病蟲害常發(fā)區(qū)以及有檢疫性病蟲害的地區(qū)建立基地有檢疫性病蟲害的地區(qū)建立基地u交通方便,便于種子的運輸交通方便,便于種子的運輸u農業(yè)生產水平高,群眾有科學種田經驗,有較好的生產農業(yè)生產水平高,群眾有科學種田經驗,有較好的生產條件條件(如農機具和曬場等如農機具和曬場等)社會經濟條件社會經濟條件 第三章第三章 農作物常規(guī)品種的農作物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生產方法與技術種子生產方法與技術本章重點本章重點:小麥、棉花種子的生產方法和技術。小麥、棉花種子的生產方法和技術。本章難點本章難點:不同種子

3、生產方法的恰當選用。不同種子生產方法的恰當選用。常規(guī)品種:常規(guī)品種:指有性繁殖作物中,自交和常異交作物指有性繁殖作物中,自交和常異交作物 通過選擇、雜交、誘變等育種途徑培育通過選擇、雜交、誘變等育種途徑培育 而成的而成的純系(純)品種純系(純)品種。 這類品種雖因作物不同而各有特點,但有很多這類品種雖因作物不同而各有特點,但有很多相同地方。相同地方。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小麥常規(guī)種子小麥常規(guī)種子的繁育技術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種子生產的重要性體現在:小麥常規(guī)種子生產的重要性體現在:小麥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小麥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 和總產居第三位;和總產居第三位;在主要農

4、在主要農作物中種子需求量最大,常年播種面積作物中種子需求量最大,常年播種面積 4.54.5億畝,用種量億畝,用種量45億億kg;種子質量對產量和品質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種子質量對產量和品質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產上基本上均為常規(guī)種子。目前生產上基本上均為常規(guī)種子。一、小麥種子生產的生物學特性一、小麥種子生產的生物學特性1.1.小麥的生物學基本特點小麥的生物學基本特點屬于禾本科小麥屬,屬于禾本科小麥屬,AABBDD,2n=42,是典型的,是典型的自交作物自交作物,自然,自然 異交率異交率14%。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S45N67C,可適應不同的生態(tài)條件,可適應不同的

5、生態(tài)條件。喜冷涼濕潤氣候,主要分布在喜冷涼濕潤氣候,主要分布在N20-60 S20-40。屬屬低溫長日照作物低溫長日照作物,需要經過,需要經過 一定條件的一定條件的低溫春化階段低溫春化階段 長日照條件的光照階段長日照條件的光照階段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開花結實開花結實2.2.小麥栽培品種的分類小麥栽培品種的分類由于長期栽培,小麥對溫光反應的由于長期栽培,小麥對溫光反應的類型較多類型較多。按照小麥品種通過按照小麥品種通過春化階段春化階段所要求的溫度和時間不同分為所要求的溫度和時間不同分為3種類型:種類型: 冬性品種冬性品種 半冬性品種半冬性品種 春性品種春性品種按照小麥品種

6、按照小麥品種對日照長度對日照長度的反應不同分為的反應不同分為3種類型:種類型: 反應遲鈍反應遲鈍 反應敏感反應敏感 反應中反應中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3.3.小麥的花器構造小麥的花器構造復穗狀花序,有許多相互對生的小穗組成,穗長一般為復穗狀花序,有許多相互對生的小穗組成,穗長一般為7-10cm。穗軸有明顯的節(jié)段(節(jié)片),每一節(jié)段上著生穗軸有明顯的節(jié)段(節(jié)片),每一節(jié)段上著生1個小穗。個小穗。小穗由小穗由2個護穎和個護穎和3-9朵小花組成,無柄,一般基部朵小花組成,無柄,一般基部2-4朵小花能良朵小花能良好好 發(fā)育,正常結實。發(fā)育,正常結實。每朵小花由每朵小花由1枚內穎和枚

7、內穎和1枚外穎,外穎的頂端有芒或無芒,中間有枚外穎,外穎的頂端有芒或無芒,中間有3枚枚 雄蕊,雄蕊,1枚雌蕊。枚雌蕊。雌蕊基部有雌蕊基部有2個鱗片,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個鱗片,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3部分組成,花柱成部分組成,花柱成熟熟 時呈羽毛狀分叉。時呈羽毛狀分叉。雄蕊由花絲和花藥雄蕊由花絲和花藥2部分組成。部分組成。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4.4.小麥的開花習性小麥的開花習性麥穗從旗葉葉鞘抽出后麥穗從旗葉葉鞘抽出后2-5d開始開花。開始開花。同一株開花順序:同一株開花順序:主莖穗 分蘗穗(按分蘗發(fā)生先后順序)同一穗開花順序:同一穗開花順序:中部偏上小穗 向上向下依次

8、開放。同一小穗開花順序:同一小穗開花順序:基部小花 從基部向上相繼開放。最適溫度最適溫度22-25C C,空氣相對濕度,空氣相對濕度70-80%。全株開花期全株開花期4-6 d,第,第2-3 d開花最多,上午開花最多,上午9-11時和下午時和下午3-5時時為一天為一天 內的兩個開花高峰。內的兩個開花高峰。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5.5.小麥的授粉受精過程小麥的授粉受精過程小麥開花時,鱗片迅速膨大,使內外穎張開(一般小麥開花時,鱗片迅速膨大,使內外穎張開(一般10-40)。)。開穎的同時,花絲迅速伸長,把花藥推出花瓣之外,此時花藥開裂,開穎的同時,花絲迅速伸長,把花藥推出花瓣

9、之外,此時花藥開裂, 部分花粉落在自己的花內進行授粉。部分花粉落在自己的花內進行授粉。開花后,漿片因失水而皺縮,內外稃閉合到原來的位置,花藥留在內開花后,漿片因失水而皺縮,內外稃閉合到原來的位置,花藥留在內 外稃之外,柱頭保持在花內外稃之外,柱頭保持在花內。授粉后授粉后1-2 h花粉粒開始萌發(fā),通過花粉管把精子輸送到胚囊中,再花粉粒開始萌發(fā),通過花粉管把精子輸送到胚囊中,再 經經40 h完成受精完成受精。正常情況下,柱頭保持授粉能力的時間為正常情況下,柱頭保持授粉能力的時間為8 d,以,以開花后開花后2-3d的受的受精精 能力最強能力最強?;ǚ蹓勖^短,一般?;ǚ蹓勖^短,一般散粉后散粉后3-

10、4 h就失去發(fā)芽能力就失去發(fā)芽能力。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二、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生產特點、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生產特點、 類型和質量標準類型和質量標準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生產特點: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生產特點:后代群體的遺傳結構簡單,基因型和表現型一致,繁育技術難度后代群體的遺傳結構簡單,基因型和表現型一致,繁育技術難度 較小。較小。種子生產中的關鍵問題種子生產中的關鍵問題:保持品種純度,防止品種混雜退化、種:保持品種純度,防止品種混雜退化、種 性降低。性降低。引起小麥品種混雜退化的主要原因:引起小麥品種混雜退化的主要原因:機械混雜、

11、生物學混雜、品機械混雜、生物學混雜、品 種群體內殘存異質基因型的分離、基因突變和選擇不當。種群體內殘存異質基因型的分離、基因突變和選擇不當。品種發(fā)生混雜退化后的表現:品種發(fā)生混雜退化后的表現:典型性降低、生長按語不一致、整典型性降低、生長按語不一致、整 齊度差,最終導致產量降低,品質下降。齊度差,最終導致產量降低,品質下降。表表3.1 3.1 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質量標準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質量標準 (GB4401-1996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級別級別純度純度(% %)凈度凈度(% %)發(fā)芽率發(fā)芽率(% %)水分水分(% %)原種原種99.998.085

12、13.0良種良種99.098.08513.0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類型: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種子類型:原種、良種原種、良種三、小麥原種的生產三、小麥原種的生產原種:原種:指用育種家種子直接繁育的種子;指用育種家種子直接繁育的種子; 或按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生產的達到原種質量標準的種子?;虬丛N生產技術規(guī)程生產的達到原種質量標準的種子。生產原種的技術依據:生產原種的技術依據:小麥原種的生產操作技術規(guī)程。小麥原種的生產操作技術規(guī)程。 (GB/T 17317-1998GB/T 17317-1998)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原種的生產方法概括有小麥原種的生產方法概括有6 6種種: : 小麥常

13、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1.三年三圃制(三圃制)三年三圃制(三圃制)2.二年二圃制(二圃制)二年二圃制(二圃制)3.四級種子生產程序四級種子生產程序4.保種圃法保種圃法5.株系循環(huán)法株系循環(huán)法6.一圃制一圃制1.1.三年三圃制(三圃制)三年三圃制(三圃制)(1 1)三圃三圃: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種圃。: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種圃。(2 2)具體方法步驟如下:)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選擇單株(穗)選擇單株(穗) A.A.材料來源:材料來源:a.a.原種圃,原種圃, b.種子田或大田設選擇圃。要求種子田生長種子田或大田設選擇圃。要求種子田生長發(fā)育好、發(fā)育好、 純度高,

14、設置選擇圃的大田需地力均勻一純度高,設置選擇圃的大田需地力均勻一致,有排致,有排 灌條件。灌條件。 B.B.選擇標準選擇標準:品種的特征特性。:品種的特征特性。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C.C.選擇時期選擇時期:分田間選擇和室內選擇。分田間選擇和室內選擇。 田間田間選擇:選擇:分三次,分三次, a.苗期:根據葉型、葉色、分蘗進行初選,做好標記;苗期:根據葉型、葉色、分蘗進行初選,做好標記; b.抽穗一灌漿期:在初選好的基礎上根據株型、葉型、抗病性抽穗一灌漿期:在初選好的基礎上根據株型、葉型、抗病性、抽、抽 雄期等進行復選,做好標記;雄期等進行復選,做好標記; c.成熟收獲前:

15、穗部性狀(穗形、穗色、芒色)、抗病、抗逆性成熟收獲前:穗部性狀(穗形、穗色、芒色)、抗病、抗逆性、 成熟期等決選。成熟期等決選。 室內選擇室內選擇:據粒色、粒型、飽滿度、病蟲粒、秕粒數等進行。保留株據粒色、粒型、飽滿度、病蟲粒、秕粒數等進行。保留株 (穗),除去秕、破粒,查清粒數,分別裝袋。(穗),除去秕、破粒,查清粒數,分別裝袋。D.D.選擇數量選擇數量:最后當選株數量應根據下年株(行)圃的面積而定。冬麥:最后當選株數量應根據下年株(行)圃的面積而定。冬麥 區(qū)一般每畝需區(qū)一般每畝需300個株行,個株行,1000個穗行。田間選株數量應比所需量個穗行。田間選株數量應比所需量多多 3-5倍。倍。小

16、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株(穗)行圃(比較)株(穗)行圃(比較) A.A.播前準備播前準備:材料統(tǒng)一編號,抄寫田間計劃書,繪制田間種植圖。:材料統(tǒng)一編號,抄寫田間計劃書,繪制田間種植圖。 整地:平整,劃好排、走道。整地:平整,劃好排、走道。 B.B.田間種植方法田間種植方法:將當選單株(穗)按統(tǒng)一編號,順序開溝單粒點播,開:將當選單株(穗)按統(tǒng)一編號,順序開溝單粒點播,開 溝深淺一致。穗(株)行圃:溝深淺一致。穗(株)行圃: 每穗種每穗種1行,行長行,行長2m,行距,行距24-30cm,粒距,粒距3-6cm; 每隔每隔49或或99個穗行設個穗行設CK。 每株種每株種2-4行,

17、行長行,行長4-6m,行距,行距24-30cm, 粒距粒距3-6cm。每隔。每隔9或或 19個株行(每逢個株行(每逢10或或20)設)設ck。每排之間留。每排之間留50-60cm走道。走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 C.C.田間觀察記載田間觀察記載:要固定專人,按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標準記載。:要固定專人,按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標準記載。 苗期苗期:幼苗葉鞘顏色、生長習性、葉色、分蘗生長勢、抗病性、耐寒性:幼苗葉鞘顏色、生長習性、葉色、分蘗生長勢、抗病性、耐寒性、 抗旱性等??购敌缘取?抽穗楊花階段抽穗楊花階段:株型、葉型、抗病性、抽穗期及整齊度、并比較各株行:株型、葉型、抗病性、抽穗期及整齊

18、度、并比較各株行的的 典型性和一致性。典型性和一致性。 成熟階段成熟階段:株型、株高、穗部性狀(形、色、整齊度、小穗著生密度、:株型、株高、穗部性狀(形、色、整齊度、小穗著生密度、護護 穎、芒),抗倒,抗病性,成熟,落黃等。穎、芒),抗倒,抗病性,成熟,落黃等。 D.D.收獲和室內決選收獲和室內決選:先收淘汰行、保護行、:先收淘汰行、保護行、ck行,后收保留行。行,后收保留行。 每行捆成一捆,掛上紙牌,曬干后掛藏。每行捆成一捆,掛上紙牌,曬干后掛藏。 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株(穗)系圃株(穗)系圃田間種植方法田間種植方法:將上年當選的株(穗)行種子,分別種一小區(qū),小區(qū)將上

19、年當選的株(穗)行種子,分別種一小區(qū),小區(qū) 面積為面積為66.67(0.1畝畝),具體視收獲種子量而定。長寬比例,具體視收獲種子量而定。長寬比例1:35, 行距行距20-25cm.。播種方法播種方法:耬播、開溝條播、單粒點播為主,播量耬播、開溝條播、單粒點播為主,播量34kg/畝。畝。 逢逢10(隔(隔9)設)設ck,其它要求及田間觀察記載、收獲與穗行圃相同。,其它要求及田間觀察記載、收獲與穗行圃相同。 但要求更嚴格,并分小區(qū)測產,對于符合原品種的典型性狀,雜株率但要求更嚴格,并分小區(qū)測產,對于符合原品種的典型性狀,雜株率 1/1000,產量不低于鄰近,產量不低于鄰近ck的株(穗)行當選,對田

20、間當選株(的株(穗)行當選,對田間當選株(穗)穗) 系混合脫粒。系混合脫粒。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原種圃原種圃田間種植:田間種植:上年當選株(穗)系混脫種子稀條播種植,行距上年當選株(穗)系混脫種子稀條播種植,行距 20-25cm,4-5kg/mu,擴大繁殖系數,擴大繁殖系數去雜去劣:去雜去劣:抽穗抽穗-成熟進行成熟進行2-3次田間去雜去劣工作,對拔次田間去雜去劣工作,對拔除的雜劣株要帶出田外除的雜劣株要帶出田外收獲貯藏:收獲貯藏:嚴防混雜嚴防混雜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圖圖1 1 “ “三圃制三圃制”生產原種程序示意圖生產原種程序示意圖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

21、繁育技術小麥常規(guī)品種的繁育技術(3)程)程序序(4 4)“三圃制三圃制”的特點的特點 作用和優(yōu)點作用和優(yōu)點: “三圃制三圃制”是自交作物種子生產的基本方法;是自交作物種子生產的基本方法; 幾十年來,對保持和提高品種純度、特別是對幾十年來,對保持和提高品種純度、特別是對嚴重混雜嚴重混雜 退化的品種和遺傳性不穩(wěn)定的品種,起到很重要退化的品種和遺傳性不穩(wěn)定的品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作用。 缺點:缺點:投資大,成本高。投資大,成本高。 生產周期長,應變能力差。生產周期長,應變能力差。 增加品種世代,使品種老化。增加品種世代,使品種老化。 原種生產單位經費短缺,難以勝任繁育任務。原種生產單位經費短缺,

22、難以勝任繁育任務。 2.2.二年二圃制(二圃制)二年二圃制(二圃制) 二圃二圃:株(穗)行圃和原種圃。株(穗)行圃和原種圃。 方法和程序:方法和程序:除比三年三圃制少一株(系)圃外,其它均相同。利用除比三年三圃制少一株(系)圃外,其它均相同。利用入選優(yōu)典型株(穗)行混脫生產原種。入選優(yōu)典型株(穗)行混脫生產原種。3. 3. 四級種子生產程序四級種子生產程序(1 1)概念與提出)概念與提出四級種子生產程序四級種子生產程序:就是把繁育種子按世代高低和質量標準等分成四就是把繁育種子按世代高低和質量標準等分成四 級,即育種者種子級,即育種者種子原原種原原種原種原種良種,良種應用于良種,良種應用于生產生

23、產 的主要形式是統(tǒng)一供種。的主要形式是統(tǒng)一供種。提出:提出:該程序是河南省大專院校(農大、豫西農專)、科研單位(農科該程序是河南省大專院校(農大、豫西農專)、科研單位(農科 院)、種子部門根據過去長期應用的院)、種子部門根據過去長期應用的“三圃制三圃制”存在之不足和存在之不足和種子規(guī)種子規(guī) ?;a的發(fā)展形勢,迫切需要生產周期短、方法簡便、質量模化生產的發(fā)展形勢,迫切需要生產周期短、方法簡便、質量高、高、 成本低、有利于規(guī)?;姆N子生產體系,于成本低、有利于規(guī)模化的種子生產體系,于1988年提出來的。年提出來的。1996年被列為河南省實施年被列為河南省實施種子產業(yè)化工程種子產業(yè)化工程的一項重要

24、措施的一項重要措施。(2 2)生產程序)生產程序育種者種子:該品種通過審定時,育種者所掌握育種者種子:該品種通過審定時,育種者所掌握 的那部分種子。的那部分種子。 標準:標準:a.該品種通過審定時,由育種者直接生產和掌握的該品種通過審定時,由育種者直接生產和掌握的 原始種子;原始種子;b.具有該品種的典型性;具有該品種的典型性;c.遺傳性比較穩(wěn)定;遺傳性比較穩(wěn)定;d.品種純度達品種純度達100%;e.世代最低(通過品種審定時的世代);世代最低(通過品種審定時的世代);f.產量及其它主要性狀符合確定推廣時原有水平。產量及其它主要性狀符合確定推廣時原有水平。原原種:原原種:據來源不同分為:據來源不

25、同分為: 型原原種:型原原種:由育種者種子直接繁殖而來的種子。由育種者種子直接繁殖而來的種子。 型原原種型原原種:育種者在該品種中選足夠數量的單株,通過株行、育種者在該品種中選足夠數量的單株,通過株行、 株系鑒定,入選優(yōu)系的混合種子。株系鑒定,入選優(yōu)系的混合種子。 一般應以一般應以型為主,當型為主,當型不足時才用型不足時才用型。型。 標準:標準: a.由育種子者種子繁殖而來或由育種者通過提純方法直接生產的種子;由育種子者種子繁殖而來或由育種者通過提純方法直接生產的種子; b.具該品種的典型性;具該品種的典型性; c.遺傳性比較穩(wěn)定;遺傳性比較穩(wěn)定; d.純度純度100%; e.比育種者種子多一

26、世代;比育種者種子多一世代; f.產量和其它性狀與育種者種子相同。產量和其它性狀與育種者種子相同。原種:原種:由原原種精量稀播直接繁殖而來。由原原種精量稀播直接繁殖而來。 遺傳性狀同前,產量及其它性狀僅次于原原遺傳性狀同前,產量及其它性狀僅次于原原種。種。 一般在原種場生產。一般在原種場生產。良種:良種:由原種直接繁殖而來。由原種直接繁殖而來。 遺傳性狀同前,產量及其它性狀僅次于原種,遺傳性狀同前,產量及其它性狀僅次于原種, 一般在良種場或特約種子村生產。一般在良種場或特約種子村生產。良種田收獲的種子,統(tǒng)一收購,供應大田生產良種田收獲的種子,統(tǒng)一收購,供應大田生產。圖圖2 2 四級種子生產程序

27、示意圖四級種子生產程序示意圖(3 3)該程序的優(yōu)越性)該程序的優(yōu)越性1. 每輪均從育種者種子開始,能從根本上保持優(yōu)良每輪均從育種者種子開始,能從根本上保持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和種性充分發(fā)揮其增產潛力。品種的純度和種性充分發(fā)揮其增產潛力。2. 操作簡便,經濟省工,生產年限短。操作簡便,經濟省工,生產年限短。 A.A.在各級種子繁殖過程中,都省去了選擇、考種等繁鎖環(huán)在各級種子繁殖過程中,都省去了選擇、考種等繁鎖環(huán) 節(jié),只需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節(jié),只需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1- -2次嚴格田間去雜去劣。次嚴格田間去雜去劣。 B.B.利用原原種,利用原原種,1年即可生產出原種,時間縮短年即可生產出原種,時間縮短2年,大大

28、年,大大 減少了額外投資。減少了額外投資。節(jié)約種源,便于低世代貯藏節(jié)約種源,便于低世代貯藏 若原原種、原種、良種播量分別為:若原原種、原種、良種播量分別為:3kg/mu、4kg/mu、5kg/mu, 產量分別為:產量分別為:250kg/mu、300kg/mu、350kg/mu, 良種繁殖田地力水平良種繁殖田地力水平400kg/ mu, 則則30kg的育種者種子的育種者種子,3年后生產的良種可供年后生產的良種可供100萬畝大田用種,萬畝大田用種, 大大減少了用種量。育種者種子也便于低世代貯存,逐年大大減少了用種量。育種者種子也便于低世代貯存,逐年 分期利用。分期利用。減少繁殖代數,延長使用時間減

29、少繁殖代數,延長使用時間 育種者種子低溫、低濕貯藏,短周期低世代繁殖,從而保證大育種者種子低溫、低濕貯藏,短周期低世代繁殖,從而保證大 田用種均為低世代種子。田用種均為低世代種子。有利于實現種子標準化有利于實現種子標準化 該程序的種子均由育種者種子而來,各級種子生產由育種者指該程序的種子均由育種者種子而來,各級種子生產由育種者指 導,由特約種子基地承擔,所以種源統(tǒng)一。導,由特約種子基地承擔,所以種源統(tǒng)一。 育繁推一體化,形成了合力育繁推一體化,形成了合力 A.A.育種單位:負責育種者種子和原原種的生產,因對自己的品種最育種單位:負責育種者種子和原原種的生產,因對自己的品種最 熟悉,且有強烈的責

30、任感,所以能較好地保持品種的種性。熟悉,且有強烈的責任感,所以能較好地保持品種的種性。 B.B.種子生產部門:利用其人才、基地、設備優(yōu)勢,保證種子生產的種子生產部門:利用其人才、基地、設備優(yōu)勢,保證種子生產的 質和量。質和量。 C.C.各級種子管理部門:負責種源管理,試驗,示范,推廣的實施和各級種子管理部門:負責種源管理,試驗,示范,推廣的實施和 組織協(xié)調。組織協(xié)調。 各部門聯(lián)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利益分享,風險共擔,兼顧了各各部門聯(lián)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利益分享,風險共擔,兼顧了各 方面的利益,形成了合力,也給種子生產注入了活力。否則,育種方面的利益,形成了合力,也給種子生產注入了活力。否則,育種

31、者種子、原原種、原種的生產均只投入,無效益,即使育種者想搞者種子、原原種、原種的生產均只投入,無效益,即使育種者想搞 好,也因資金不足而無能為力。好,也因資金不足而無能為力。(4)該程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確立育種者種子的重要地位 a、保護育種者的知識產權;、保護育種者的知識產權; b、把育種者種子圃和育種者的保種圃列于種子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把育種者種子圃和育種者的保種圃列于種子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c、搞好育種者種子的集中貯藏,分期利用等。、搞好育種者種子的集中貯藏,分期利用等。強化種源管理和世代監(jiān)督強化種源管理和世代監(jiān)督 a、對即將審定通過的新品種的育種者種子圃驗收發(fā)證,并列為新、對即將審定通過的新品種

32、的育種者種子圃驗收發(fā)證,并列為新 品種審定的條件之一;品種審定的條件之一; b、監(jiān)督原原種生產;、監(jiān)督原原種生產; c、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 d、實行商標制和種子生產的級別授權制。、實行商標制和種子生產的級別授權制。4 4、株系循環(huán)法、株系循環(huán)法 選單株、株行比較、混系繁殖技術等與三圃制相同。選單株、株行比較、混系繁殖技術等與三圃制相同。具體程序見圖具體程序見圖3。 圖3 株系循環(huán)法生產原種程序示意圖特點:特點:A. 以后的原種生產均在第一次選株的基礎上進行,以后的原種生產均在第一次選株的基礎上進行, 所以要求第一次選株數量要大,選擇標準要嚴。所以要求第一次選株數量要大,選擇

33、標準要嚴。 B.B.如果某一品種應用時間比較長,在株系循環(huán)過程如果某一品種應用時間比較長,在株系循環(huán)過程 中出現個別不整齊現象,可從選單株開始進行下中出現個別不整齊現象,可從選單株開始進行下 一輪的生產。一輪的生產。 5 5、設置保種圃、設置保種圃150個單株個單株株行鑒定株行鑒定:保留整齊一致,符合品種典型性的株行,淘保留整齊一致,符合品種典型性的株行,淘 汰汰20%, 余余120個個株行株行。在每個保留的株行中選擇。在每個保留的株行中選擇5-10個個 優(yōu)良株混脫,得到的群體比原來株行大,比原來株系優(yōu)良株混脫,得到的群體比原來株行大,比原來株系 小,所以稱為小,所以稱為大株行或小株系大株行或

34、小株系。 (分系種植)(分系種植) 基礎種子基礎種子 原種原種 保種圃保種圃 其余混收(其余混收(核心種子核心種子) 基礎種子田基礎種子田 原種田原種田 混系繁殖混系繁殖 擴大繁殖擴大繁殖 分系選株留種(分系選株留種(5-10株)株) 按系混合種植按系混合種植 基礎種子基礎種子 原種原種 保種圃保種圃 其余混收(核心種子)其余混收(核心種子) 基礎種子田基礎種子田 原種田原種田 混系繁殖混系繁殖 擴大繁殖擴大繁殖 圖圖4 4 保種圃法生產原種示意圖保種圃法生產原種示意圖據江蘇各地實施的經驗,一個小麥品種建立據江蘇各地實施的經驗,一個小麥品種建立1 1畝畝的保種圃的保種圃,保存保存50-1005

35、0-100個系個系,可產,可產原種原種2020萬萬kgkg。全縣可實現以原種和原。全縣可實現以原種和原種一代供種。小麥面積大的縣可設種一代供種。小麥面積大的縣可設2 2畝保種圃。畝保種圃。保種圃、基礎種子田、原種田的種植方式為:保種圃、基礎種子田、原種田的種植方式為: 原種田原種田 基礎種子田基礎種子田 保種圃保種圃 6. 6.一圃制一圃制 由濮陽市及安陽市種子管理站提出。由濮陽市及安陽市種子管理站提出。(1 1)程序:單粒播、分株鑒定、整株去雜、混合收獲。)程序:單粒播、分株鑒定、整株去雜、混合收獲。(2 2)具體方法:)具體方法: 選擇種源:選擇種源:高純度育種者種子或原種高純度育種者種子

36、或原種,種子經精選或粒選,最好,種子經精選或粒選,最好 使用包衣種子,確保一播全苗。使用包衣種子,確保一播全苗。 精細整地。精細整地。 規(guī)格播種:行株距規(guī)格播種:行株距25257 710cm10cm,每隔,每隔6-96-9行設一寬行(行設一寬行(50cm50cm) 或作畦,便于田間觀察、去雜去劣和管理?;蛘咝芯嗷蜃髌?,便于田間觀察、去雜去劣和管理?;蛘咝芯?525和和15cm15cm 寬窄行種植,株距寬窄行種植,株距7-10cm7-10cm。面積大時,可用點播機點播。面積大時,可用點播機點播。 加強管理。加強管理。 去雜去劣:幼苗期、黃熟期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進行分株鑒定。去雜去劣:幼苗期、黃熟

37、期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進行分株鑒定。 苗期依據性狀:幼苗習性、葉色、抗寒性等。苗期依據性狀:幼苗習性、葉色、抗寒性等。 嚴防混雜。嚴防混雜。 繁殖系數。點播與繁殖田、大田比例為繁殖系數。點播與繁殖田、大田比例為1 1:6060:240240(3 3)優(yōu)點:)優(yōu)點: 方法簡易,省時、省工、成本低;方法簡易,省時、省工、成本低; 生產周期短,有利于品種迅速推廣;生產周期短,有利于品種迅速推廣; 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品種的遺傳穩(wěn)定性;種源起點高雜株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品種的遺傳穩(wěn)定性;種源起點高雜株少, 單粒點播,易于整株排雜,能有效避免單粒點播,易于整株排雜,能有效避免“三圃制三圃制”因人為因人為定定

38、向選擇使品種向選擇使品種“走樣走樣”的弊端。的弊端。 繁殖代數少,延長了品種使用年限;繁殖代數少,延長了品種使用年限; 節(jié)約種源,繁殖系數高。節(jié)約種源,繁殖系數高。(4 4)效果)效果 見表見表1。表表1 一圃制與二圃制、三圃制應用效果比較一圃制與二圃制、三圃制應用效果比較原種生產方法原種生產方法一圃制一圃制二圃制二圃制三圃制三圃制兩年平均產量兩年平均產量488442.9438.4較較“三圃制三圃制”%+2.2+1.02-( (其效果與基礎材料的純度直接相關其效果與基礎材料的純度直接相關) )四、小麥良種的生產以上方法得到的原種,一般數量都很有限,不能滿足大田以上方法得到的原種,一般數量都很有限,不能滿足大田用種需要,必須進一步繁殖。用種需要,必須進一步繁殖。根據原種數量及下年用種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