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零件的公差與配合 一、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一、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 1. 1. 有關有關“尺寸尺寸”的術語和意義的術語和意義(1 1)尺寸)尺寸 尺寸是用尺寸是用特定單位特定單位表示長度的數(shù)字。表示長度的數(shù)字。(2 2)基本尺寸)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是由設計者經(jīng)過計算或按經(jīng)驗確定后,再按標準選基本尺寸是由設計者經(jīng)過計算或按經(jīng)驗確定后,再按標準選取的標注在設計圖上的尺寸。取的標注在設計圖上的尺寸。(3 3)實際尺寸)實際尺寸 實際尺寸是通過測量所得的尺寸。實際尺寸是通過測量所得的尺寸。(4 4)極限尺寸)極限尺寸 極限尺寸是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其中:較大的一個極限尺寸是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
2、界限值。其中:較大的一個稱為稱為最大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稱為,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 公差與配合示意圖公差與配合示意圖 公差帶圖公差帶圖2. 2. 有關有關“公差、偏差及誤差公差、偏差及誤差”的術語和定的術語和定義義 (1 1)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尺寸偏差= =某一尺寸某一尺寸- -基本尺寸基本尺寸偏差包括:偏差包括:實際偏差實際偏差= =實際尺寸實際尺寸- -基本尺寸基本尺寸極限偏差極限偏差上偏差上偏差= =最大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下偏差= =最小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基本尺寸基本尺寸 2. 2. 有關有關“公差、偏差及誤差公差、偏差及誤
3、差”的術語和定的術語和定義義(2 2)尺寸公差(公差)尺寸公差(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尺寸公差尺寸公差 = = 最大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最小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 = = 上偏差上偏差- -下偏差下偏差(3 3)零線)零線 零線是在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也叫零線是在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也叫零偏差線。零偏差線。2. 2. 有關有關“公差、偏差及誤差公差、偏差及誤差”的術語和定的術語和定義義 (4 4)公差帶)公差帶 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下偏差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qū)下偏差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qū)
4、域稱為公差帶。域稱為公差帶。 在國家標準中,公差帶包括:在國家標準中,公差帶包括: 公差帶大小公差帶大小標準公差確定標準公差確定 公差帶位置公差帶位置由基本偏差確定由基本偏差確定上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下偏差零線零線基基本本尺尺寸寸下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上偏差2. 2. 有關有關“公差、偏差及誤差公差、偏差及誤差”的術語和定的術語和定義義(5 5)標準公差)標準公差 標準公差就是國家標準標準公差就是國家標準所確定的公差。所確定的公差。(6 6)基本偏差)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就是用來確定基本偏差就是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線的
5、那個偏差。零線的那個偏差。2. 2. 有關有關“公差、偏差及誤差公差、偏差及誤差”的術語和定的術語和定義義(7 7)誤差)誤差 誤差是指零件的設計值誤差是指零件的設計值X X0 0與加工后的實測值與加工后的實測值X Xi i之差,之差,用用X Xi i表示。表示。 即即 X Xi i = = X Xi i X X0 0 式中,式中,i = 1i = 1、2 2、3 3、n n,為測量次數(shù)。為測量次數(shù)。 誤差誤差X Xi i不恒為零不恒為零 !3. 3. 有關有關“配合配合”的術語和定義的術語和定義 (1 1)配合)配合 配合就是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與軸配合就是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
6、孔與軸公差帶之間的相配關系。公差帶之間的相配關系。 基孔制基孔制 基軸制基軸制 基孔制基孔制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孔公差帶,與不同基基孔制是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孔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本偏差的軸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孔制的孔為基準孔,它的下偏差為零?;鶞士椎拇字频目诪榛鶞士祝南缕顬榱?。基準孔的代號為號為“H”H”。ESEI=00基本尺寸H基軸制基軸制 基軸制是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軸公差帶,與不同基基軸制是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軸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本偏差的孔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軸制的軸為基準
7、軸,它的上偏差為零?;鶞瘦S的基軸制的軸為基準軸,它的上偏差為零。基準軸的代號為代號為“h”h”。es=0ei0基本尺寸h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2)(2)配合類型配合類型v間隙配合間隙配合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形成具有間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v過渡配合過渡配合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形成具有過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v過盈配合過盈配合當孔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迭,既可能形成間隙配合,也可能形成過盈配合?;字婆浜吓c基軸制配合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3)(3)配合公差配合公差v允許間隙或過盈
8、的變動量稱為配合公差。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稱為配合公差。v間隙配合:配合公差間隙配合:配合公差= =最大間隙最大間隙最小間隙最小間隙v過盈配合:配合公差過盈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過盈最大過盈最小過盈最小過盈v過渡配合:配合公差過渡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間隙最大間隙+最大過盈最大過盈 配合公差=軸公差+孔公差 二、標準公差系列與基本偏差系列二、標準公差系列與基本偏差系列 1. 1. 標準公差系列標準公差系列(1 1)公差等級)公差等級 標準公差共分標準公差共分2020級級: : IT01IT01、IT0IT0、IT1IT1、IT2IT2、到到IT18IT18。 IT IT國際標準公差國際標準公差
9、(ISO ToleranceISO Tolerance)的縮寫代號的縮寫代號 IT7IT7表示標準公差表示標準公差7 7級。級。 從從IT01IT01至至IT18IT18,公差等級依次降低,相應的標準公差公差等級依次降低,相應的標準公差數(shù)值依次增大。數(shù)值依次增大。 1. 1. 標準公差系列標準公差系列IT01 =0.3+0.008DIT0 =0.5+0.012DIT1=0.8+0.020DIT2=(IT1)(IT5/IT1)1/4IT3=(IT1)(IT5/IT1)2/4IT4=(IT1)(IT5/IT1)3/4IT5=7iIT6 =10iIT7 =16iIT8=25iIT9=40iIT10=
10、64iIT11=100iIT12=160iIT13 =250iIT14 =400iIT15=640iIT16=1000iIT17=1600iIT18=2500i(2 2)標準公差的計算)標準公差的計算1. 1. 標準公差系列標準公差系列(3 3)公差單位()公差單位(公差因子公差因子, ,單位單位mm)當尺寸500mm時, 30.450.001()DDumi反映加工誤差反映測量誤差1. 1. 標準公差系列標準公差系列(4 4)基本尺寸分段)基本尺寸分段 例:基本尺寸例:基本尺寸45 mm45 mm(在在3030mmmm50mm 50mm 尺寸段)的尺寸段)的IT6IT6與與IT7IT7的公差值
11、。的公差值。 計算基本尺寸計算基本尺寸 公差單位公差單位 IT6 = 10 i = 101.5616 (m mm) IT7 = 16 i = 161.5624.9725 (m mm)305038.73()Dmm30.4538.730.001 38.731.56()umi 2. 2. 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2. 2. 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1 1)軸的基本偏差)軸的基本偏差 有了基本偏差和標準公差,就不難求出軸的另一個有了基本偏差和標準公差,就不難求出軸的另一個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 eses = = eiei + IT + IT eiei
12、 = = eses ITIT 2. 2. 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1 1)軸的基本偏差)軸的基本偏差 1 1)a a、b b、c c三種用于大間隙或熱動配合;三種用于大間隙或熱動配合;2 2)d d、e e、f f主要用于旋轉運動;主要用于旋轉運動;3 3)g g主要用于滑動和半液體摩擦,或用于定位配合;主要用于滑動和半液體摩擦,或用于定位配合;4 4)cdcd、efef、fgfg適用于小尺寸的旋轉運動件;適用于小尺寸的旋轉運動件;5 5)jj h h主要用于過渡配合,對中性好;主要用于過渡配合,對中性好;6 6)pp zczc主要用于過盈配合,保證軸和孔有足夠的主要用于過盈配合,保證軸和孔
13、有足夠的連接強度。連接強度。2. 2. 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2 2)孔的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 當基本尺寸當基本尺寸500500mmmm時,孔的基本偏差是從軸時,孔的基本偏差是從軸 的基的基本偏差換算得來的。本偏差換算得來的。 孔與軸基本偏差換算的前提是:孔與軸基本偏差換算的前提是: “基本偏差代號相當時,應保持配合相同基本偏差代號相當時,應保持配合相同”。三、公差與配合的基準制與公差等級三、公差與配合的基準制與公差等級 尺寸500mm軸軸的(方框內(nèi)的)一般常用和(圓圈內(nèi)的)優(yōu)先公差1. 1. 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尺寸500mm孔的(方框內(nèi)的)一般常用和(圓圈
14、內(nèi)的)優(yōu)先公差1. 1. 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基孔制優(yōu)先配合公差帶 基軸制優(yōu)先配合公差帶1. 1. 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公差與配合2. 2. 公差與配合的選用公差與配合的選用v選擇公差與配合的原則:選擇公差與配合的原則:是在保證機械產(chǎn)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制造的是在保證機械產(chǎn)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制造的可行性,并應使制造成本最低??尚行?,并應使制造成本最低。v選擇公差與配合的主要內(nèi)容有:選擇公差與配合的主要內(nèi)容有: 1 1)確定基準制;)確定基準制;一般情況下,應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一般情況下,應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 2 2)確定公差等級;)確
15、定公差等級; 3 3)確定配合種類。)確定配合種類。應盡可能選用優(yōu)先配合和常用配合。應盡可能選用優(yōu)先配合和常用配合。 公差等級的選用公差等級的選用選用的原則如下:選用的原則如下:(1)(1) 對于基本尺寸對于基本尺寸500500mmmm的軸孔配合,當標準公差的軸孔配合,當標準公差IT8IT8時,國家標準推薦孔比軸低一級相配合;但時,國家標準推薦孔比軸低一級相配合;但當標準公差當標準公差IT8IT8級或基本尺寸級或基本尺寸500500mmmm的配合,推的配合,推薦采用同級孔、軸配合。薦采用同級孔、軸配合。(2)(2) 選擇公差等級,既要滿足設計要求,又要考慮加選擇公差等級,既要滿足設計要求,又要
16、考慮加工的可能性與經(jīng)濟性。工的可能性與經(jīng)濟性。 公差等級的選用公差等級的選用vIT01IT01、IT0IT0、IT1IT1級公差一般用于高精度量塊和其它精密標準級公差一般用于高精度量塊和其它精密標準量塊的尺寸。量塊的尺寸。vIT2IT2IT5IT5級公差用于特別精密的零件尺寸。級公差用于特別精密的零件尺寸。vIT5IT5(孔到孔到IT6IT6)級公差用于高精度和重要表面的配合尺寸;級公差用于高精度和重要表面的配合尺寸; vIT6IT6(孔到孔到IT7IT7)級公差用于零件較精密的配合尺寸;級公差用于零件較精密的配合尺寸;vIT7IT7IT8IT8級用于一般精度要求的配合尺寸;級用于一般精度要求
17、的配合尺寸;vIT9IT9IT10IT10級常用于一般要求的配合尺寸,或精度要求較高級常用于一般要求的配合尺寸,或精度要求較高的與鍵配合的槽寬尺寸。的與鍵配合的槽寬尺寸。vIT11IT11IT12IT12級公差用于不重要的配合尺寸。級公差用于不重要的配合尺寸。vIT12IT12IT18IT18級公差用于未注公差的尺寸。級公差用于未注公差的尺寸。四、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四、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 (一)(一) 形狀公差和形狀誤差形狀公差和形狀誤差1 1. . 形狀公差形狀公差 構成機械零件構成機械零件形狀的幾何要素形狀的幾何要素所允許所允許的變動量的變動量稱為形狀公差稱為形狀公差。2 2. . 形狀誤
18、差:形狀誤差: 形狀誤差是指形狀誤差是指被測實際要素對理想要素被測實際要素對理想要素的變動量的變動量。(二)(二) 形狀公差的項目形狀公差的項目 v直線度直線度v平面度平面度v圓度圓度v圓柱度圓柱度v線輪廓度線輪廓度v面輪廓度面輪廓度直線度:直線度: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1 1)在給定平面內(nèi)的直線度公差帶)在給定平面內(nèi)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平面內(nèi)的直線度公差帶給定平面內(nèi)的直線度公差帶直線度:直線度: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2 2)在給定一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在給定一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一個方向上
19、的直線度公差帶給定一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直線度:直線度: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直線的允許變動量3 3)在給定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在給定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給定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2. 2. 平面度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是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平面的允許變平面度公差是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平面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 t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qū)域。的區(qū)域。 平面度公差帶平面度公差帶3 3. .圓度圓度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圓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實際被測要素對理
20、想圓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垂直于軸線的任一截面上半徑差為公差值是垂直于軸線的任一截面上半徑差為公差值t t的兩的兩個同心圓間的區(qū)域。個同心圓間的區(qū)域。 圓度公差帶圓度公差帶4 4. .圓柱度公差圓柱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圓柱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圓柱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半徑差為公差值帶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 t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 圓柱度公差帶圓柱度公差帶5 5. .線輪廓度公差線輪廓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線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線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 t,對對理想輪廓線理想輪廓
21、線對稱分布的對稱分布的兩等距曲線之間的區(qū)域。兩等距曲線之間的區(qū)域。 線輪廓度公差帶線輪廓度公差帶6 6. .面輪廓度公差面輪廓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面的允許變動量,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面的允許變動量,其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 t,對對理想輪廓面理想輪廓面對稱分布對稱分布的兩等距曲面之間的區(qū)域,理想輪廓面由理論正確的兩等距曲面之間的區(qū)域,理想輪廓面由理論正確尺寸標出。尺寸標出。 面輪廓度公差帶面輪廓度公差帶(三)位置公差的概念(三)位置公差的概念v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是關聯(lián)實際關聯(lián)實際要素的位置對要素的位置對基準基準的變動全量。的變動全量。v位置公差帶位置公差帶是限
22、制是限制關聯(lián)實際要素變動關聯(lián)實際要素變動的的區(qū)域,被測實際要素要在此區(qū)域內(nèi)才合區(qū)域,被測實際要素要在此區(qū)域內(nèi)才合格格(三)位置公差的種類(三)位置公差的種類v定向位置公差定向位置公差v定位位置公差定位位置公差v跳動位置公差跳動位置公差 1.1.定向位置公差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平行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0的要求。的要求。 以平面為基準的平行度公差帶以平面為基準的平行度公差帶1.1.定向位置公差定向位置公差垂直度垂直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9 90的要求的要求。 以軸線為基準的垂直度公差帶以軸線為基準的
23、垂直度公差帶1.1.定向位置公差定向位置公差傾斜度傾斜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一定角度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要求。的要求。 傾斜度公差帶傾斜度公差帶2.2.定位位置公差定位位置公差同軸度同軸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同軸。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同軸。同軸度公差帶同軸度公差帶2.2.定位位置公差定位位置公差對稱度對稱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共面。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共面。對稱度公差帶對稱度公差帶2.2.定位位置公差定位位置公差位置度位置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有一定的位置關系。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有一定的位置關系??纵S線的位置度
24、公差帶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帶3.3.跳動位置公差跳動位置公差v圓跳動圓跳動v全跳動全跳動3.3.跳動位置公差跳動位置公差圓跳動圓跳動 單個被測實際要素單個被測實際要素在在任一截面上任一截面上相對于基準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允許跳動量。的允許跳動量。 根據(jù)允許變動的方向的不同,圓跳動可分為:v徑向圓跳動徑向圓跳動v端面圓跳動端面圓跳動徑向圓跳動徑向圓跳動 徑向圓跳動用于控制圓柱表面任一橫截面上的跳動量徑向圓跳動用于控制圓柱表面任一橫截面上的跳動量。 徑向圓跳動公差帶徑向圓跳動公差帶端面圓跳動端面圓跳動 端面端面圓跳動用于控制圓跳動用于控制端面端面任一任一測量直徑處測量直徑處,在軸,在軸向方向的向方向
25、的跳動量跳動量。 端面圓跳動公差帶端面圓跳動公差帶3.3.跳動位置公差跳動位置公差全跳動全跳動整個被測實際要素整個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相對于基準要素的允許跳動總量允許跳動總量。根據(jù)允許變動的方向根據(jù)允許變動的方向的不同的不同,全全跳動可分為跳動可分為: :v徑向徑向全全跳動跳動v端面端面全全跳動跳動徑向全跳動徑向全跳動 徑向徑向全全跳動用于控制跳動用于控制整個整個圓柱表面上的跳動圓柱表面上的跳動總總量量。徑向全跳動公差帶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端面全跳動端面全跳動 端面端面圓跳動用于控制圓跳動用于控制整個端面在軸向方向的整個端面在軸向方向的跳動跳動總總量量。端面全跳動公差帶端面全跳動公差帶(四
26、)形位公差的選用(四)形位公差的選用 (1 1) 形位公差應比尺寸公差?。盒挝还顟瘸叽绻钚。簎 例如:例如: 圓柱形零件的形狀公差(軸線直線度除外),圓柱形零件的形狀公差(軸線直線度除外),一般情況下應小于其尺寸公差值一般情況下應小于其尺寸公差值,平行度公差值應小于相,平行度公差值應小于相應的距離尺寸公差值。應的距離尺寸公差值。u 圓度、圓柱度圓度、圓柱度公差值約為同級的尺寸公差值公差值約為同級的尺寸公差值的的50%50%,故,故一般可按同級選取一般可按同級選取。比如,尺寸公差為。比如,尺寸公差為IT6IT6,則圓度、圓柱則圓度、圓柱度公差也選度公差也選6 6級。級。u 但并不是圓度、圓
27、柱度公差必須按尺寸公差同級選取,但并不是圓度、圓柱度公差必須按尺寸公差同級選取,也可也可根據(jù)零件的功能要求選取相鄰級,必要時可按比尺寸根據(jù)零件的功能要求選取相鄰級,必要時可按比尺寸公差等級高半級到公差等級高半級到2 2級。級。(四)形位公差的選用(四)形位公差的選用(2 2)一般形狀公差應比位置公差?。┮话阈螤罟顟任恢霉钚?同一要素上給定的形狀公差值應小于位置公差值。如同一要素上給定的形狀公差值應小于位置公差值。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應小于該平面對基準的平行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應小于該平面對基準的平行度公差值。度公差值。(3 3)表面粗糙度與形狀公差的大概的比例關系:)表面粗糙度
28、與形狀公差的大概的比例關系: 通常,表面粗糙度的通常,表面粗糙度的R Ra a值可取為形狀公差值的值可取為形狀公差值的(20(20% %2525%)%)。(四)形位公差的選用(四)形位公差的選用(4)對于制造難度大的零件應該選取較大的形對于制造難度大的零件應該選取較大的形位公差位公差 對剛性較差的零件(如細長軸)和結構特殊的要對剛性較差的零件(如細長軸)和結構特殊的要素(如大跨距的孔或軸的同軸度公差),在保證零件素(如大跨距的孔或軸的同軸度公差),在保證零件功能的前提下,考慮到制造較困難,應適當降低功能的前提下,考慮到制造較困難,應適當降低1-21-2級級形位公差值。形位公差值。(五)形位公差
29、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一、被測要素的標注方法一、被測要素的標注方法 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采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采用框格的形式標注;用框格的形式標注;該框格具有帶箭頭的指引線。該框格具有帶箭頭的指引線。從框格的左邊起,從框格的左邊起,第一格填寫形位公差第一格填寫形位公差特征項目的符號特征項目的符號,第二格填寫形位第二格填寫形位公差值公差值,第三格及往后填寫第三格及往后填寫基準的字母基準的字母。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時,框格只有兩格,只標注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時,框格只有兩格,只標注前兩項內(nèi)容前兩項內(nèi)容。 二、二、指引線表示法指引線表示法v指引線的彎折點最多兩個??拷蚋竦哪且欢?/p>
30、指引線指引線的彎折點最多兩個??拷蚋竦哪且欢沃敢€一定要垂直于框格的一條邊。一定要垂直于框格的一條邊。v指引指引線箭頭的方向應是線箭頭的方向應是公差帶變動的寬度方向公差帶變動的寬度方向或或直徑直徑方向方向v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時,指引線的箭頭應與尺寸線明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時,指引線的箭頭應與尺寸線明顯錯開顯錯開( (大于大于3mm)3mm),表示方法為:,表示方法為:u指引線的箭頭置于要素的指引線的箭頭置于要素的輪廓線上或輪廓線的延長線上輪廓線上或輪廓線的延長線上。u被測要素為中心要素時,被測要素為中心要素時,指引線的箭頭應與尺寸線對齊指引線的箭頭應與尺寸線對齊。(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
31、法(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三、三、框格表示法框格表示法v框格應水平布置,內(nèi)容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填寫??蚋駪讲贾茫瑑?nèi)容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填寫。 v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采用兩格框格標注。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采用兩格框格標注。v被測要素為關聯(lián)要素的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被測要素為關聯(lián)要素的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幾種形式。從第三格起填寫基準的字母等幾種形式。從第三格起填寫基準的字母(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四、四、形位公差值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種: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種:“t”t”、“tt” 。v當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測要素的
32、當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測要素的檢測方向一定時,標注檢測方向一定時,標注“t”t”,例如平面度、圓度、圓,例如平面度、圓度、圓柱度、圓跳動和全跳動公差值的標注。柱度、圓跳動和全跳動公差值的標注。v當被測要素為軸線或圓心等中心要素且檢測方向為徑當被測要素為軸線或圓心等中心要素且檢測方向為徑向任意角度時,公差帶的形狀為圓柱或圓形,標注向任意角度時,公差帶的形狀為圓柱或圓形,標注“tt”,(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五、五、基準表示方法基準表示方法v基準字母用英文大寫字母表示。為不致引起誤解,國家標準基準字母用英文大寫字母表示。為不致引起誤解,國家標
33、準GBGBT1182T118219961996規(guī)定基準字母禁用下列規(guī)定基準字母禁用下列9 9個字母:個字母:E E、I I、J J、M M、O O、P P、L L、R R、F F?;鶞首帜敢话悴辉S與圖樣中任何向視圖的字母相同?;鶞首帜敢话悴辉S與圖樣中任何向視圖的字母相同。 v基準符號以帶小圓的大寫字母用連線基準符號以帶小圓的大寫字母用連線( (細實線細實線) )與粗的短橫線相連。與粗的短橫線相連。粗的短橫線的長度一般等于小圓的直徑。連線應畫在粗的短橫線中粗的短橫線的長度一般等于小圓的直徑。連線應畫在粗的短橫線中間,長度一般等于小圓的直徑。間,長度一般等于小圓的直徑。v基準要素為中心要素時,基準
34、符號的連線與尺寸線對齊?;鶞室鼗鶞室貫橹行囊貢r,基準符號的連線與尺寸線對齊?;鶞室貫檩喞貢r,基準符號的連線與尺寸線應明顯錯開,粗的短橫線為輪廓要素時,基準符號的連線與尺寸線應明顯錯開,粗的短橫線應靠近基準要素的輪廓線或它的延長線上。應靠近基準要素的輪廓線或它的延長線上。 (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五)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的表示方法形位公差舉例v試將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右圖中在右圖中(1)左端面的平面度為)左端面的平面度為0.01mm,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為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為0.04mm。(2)70H7的孔的的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35、垂直度公差為0.02mm。(3)210h7對對70H7的同軸度為的同軸度為0.03mm。(4)4- 20H8孔對孔對左端面(第一左端面(第一基準)和基準)和70H7的的軸線的位置度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公差為0.15mm。210h770H74- 20H80.010.04AA 0.02 A0.03BB0.15 A B形位形位公差標注舉例公差標注舉例v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上。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上。v(1)100h6圓柱表面的圓圓柱表面的圓度公差為度公差為0.005mm。v(2)100h6軸線對軸線對40P7孔 軸 線 的 同 軸 度 公 差 為孔 軸 線 的 同 軸 度 公 差 為0.015 。
36、v(3)40P孔的圓柱度公孔的圓柱度公差為差為0.005mm。v( 4 ) 左 端 的 凸 臺 平 面 對左 端 的 凸 臺 平 面 對40P7孔軸線的垂直度公差孔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為0.01 mm。v(5)右凸臺端面對左凸臺端右凸臺端面對左凸臺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2mm。0.0050.015C0.005 0.01C0.02AAHome標注的解釋標注的解釋v說明右圖中說明右圖中標注的形位標注的形位公差的含義。公差的含義。 解釋含義解釋含義v其其含義為:含義為:代 號解釋代號含義公差帶形狀 外圓柱面的圓度公差為0外圓柱面對基準軸線B的徑向跳動公差為0.015在同一正截面上,半
37、徑差為0 004mm的兩同心圓間的區(qū)域在垂直于基準軸線B的任一測量平面內(nèi),半徑差為0.015mm,圓心在基準軸線B上的兩同心圓間的區(qū)域左端面對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1距離為公差值0.01,平行基準平面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Home公差帶四要素分析公差帶四要素分析v如圖如圖4-22所示銷軸的三種形位公差標注,它所示銷軸的三種形位公差標注,它們的公差帶有何不同?們的公差帶有何不同? 分析分析v圖圖a為給定方向上素線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寬度為給定方向上素線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等于公差值002mm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v圖圖b為軸線在任意方向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直
38、徑為軸線在任意方向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直徑等于公差值等于公差值002mm的圓柱體內(nèi)的區(qū)域。的圓柱體內(nèi)的區(qū)域。v圖圖c為給定方向上被測素線對基準素線的平行度,為給定方向上被測素線對基準素線的平行度,其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其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002mm且平行于基且平行于基準準A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Home五、表面粗糙度五、表面粗糙度基本概念基本概念v零件表面的形貌可分為三種情況:零件表面的形貌可分為三種情況:(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具有的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其,其波長波長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 50。屬
39、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2)表面波紋度:零件表面中)表面波紋度: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長和波高之比等于峰谷的波長和波高之比等于501000的不平程度稱為波紋度的不平程度稱為波紋度。會引起零件運轉時的振動、噪聲,。會引起零件運轉時的振動、噪聲,特別是對旋轉零件(如軸承)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目前表面波紋特別是對旋轉零件(如軸承)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目前表面波紋度還沒有制定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第度還沒有制定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第57技術委員會正在制技術委員會正在制定表面波紋度有關國際標準。定表面波紋度有關國際標準。(3)形狀誤差)形狀誤差 :零件表面中峰谷的: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長
40、和波高之比大于波長和波高之比大于1000的不的不平程度屬于形狀誤差。平程度屬于形狀誤差。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性能的影響表面粗糙度對零件性能的影響v影響零件的耐磨性。影響零件的耐磨性。v影響配合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影響配合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v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v影響零件的抗腐蝕性。影響零件的抗腐蝕性。v影響零件的密封性。影響零件的密封性。v對零件的外觀、測量精度、表面光學性能、導電對零件的外觀、測量精度、表面光學性能、導電導熱性能和膠合強度等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導熱性能和膠合強度等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一)v取樣長度取樣長度l:為評定
41、表面粗糙度所規(guī)定的為評定表面粗糙度所規(guī)定的一段基準線長度一段基準線長度。應與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適應。規(guī)定取樣長度是為了限制和應與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適應。規(guī)定取樣長度是為了限制和減弱表面波紋度對表面粗糙測量結果的影響,減弱表面波紋度對表面粗糙測量結果的影響,一般在一個取一般在一個取樣長度內(nèi)應包含個以上的波峰和波谷樣長度內(nèi)應包含個以上的波峰和波谷v評定長度評定長度 ln:為了全面、充分地反映被測表面的特性,在評為了全面、充分地反映被測表面的特性,在評定或測量表面輪廓時所必需的一段長度。評定長度可包括一定或測量表面輪廓時所必需的一段長度。評定長度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取樣長度。表面不均勻的表面,宜選用較長
42、的評定個或多個取樣長度。表面不均勻的表面,宜選用較長的評定長度。長度。 v評定長度一般按評定長度一般按5個取樣長度來確定。個取樣長度來確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一)基準線LnLLLL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二)v評定表面粗糙度的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準線基準線:評定表面粗糙度的一:評定表面粗糙度的一段參考線。有以下兩種:段參考線。有以下兩種:輪廓的最小二乘中線輪廓的最小二乘中線m:在取樣長度內(nèi),使輪廓上各在取樣長度內(nèi),使輪廓上各點至一條該線的距離平方和為最小。即:點至一條該線的距離平方和為最小。即:輪廓算術平均中線輪廓算術平均中線m :在取樣長度
43、內(nèi),將實際輪廓劃:在取樣長度內(nèi),將實際輪廓劃分上下兩部分,且使上下面積相等的直線分上下兩部分,且使上下面積相等的直線 。即:。即:F1+F2+Fn= G1+G2+Gnmin12niiy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術語(二)LF1F2y=f(x)FnG1G2Gmx0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一)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一)v國家標準國家標準GB3505-83和和GB/T1031-95中規(guī)定了中規(guī)定了6個評定參個評定參數(shù),其中有關高度特性的參數(shù)數(shù),其中有關高度特性的參數(shù)3個(個(Ra、Rz、Ry),間),間距特性的參數(shù)有距特性的參數(shù)有2個,形狀特性參數(shù)有個,形狀特性參數(shù)有1個,其中高度參數(shù)
44、個,其中高度參數(shù)是主要的。是主要的。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一)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一)(1)輪廓算術平均偏差)輪廓算術平均偏差a 在取樣長度內(nèi),被測實際輪廓上各點至輪廓中線距離絕在取樣長度內(nèi),被測實際輪廓上各點至輪廓中線距離絕對值的平均值,即對值的平均值,即 dxxylRla0)(1niiaynR11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二)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二)(2)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z 在取樣長度內(nèi)個最大的輪廓峰高在取樣長度內(nèi)個最大的輪廓峰高ypi平均值與平均值與5個最大個最大輪廓谷深輪廓谷深yvi平均值之和。平均值之和。 55151iviipizyyR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三)表面
45、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三)(3)輪廓最大高度)輪廓最大高度y 在取樣長度內(nèi),輪廓的峰頂線和谷底線之間的距離。峰在取樣長度內(nèi),輪廓的峰頂線和谷底線之間的距離。峰頂線和谷底線平行于中線且分別通過輪廓最高點和最低點。頂線和谷底線平行于中線且分別通過輪廓最高點和最低點。 Ry =ypmax+yvmax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v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如無特殊要求,一般僅選用高度如無特殊要求,一般僅選用高度參數(shù)。參數(shù)。推薦優(yōu)先選用推薦優(yōu)先選用Ra值值,因為,因為Ra能充分反映零件表能充分反映零件表面輪廓的特征。以下情況下例外:面輪廓的特征。以下情況下例外:當表面過于粗糙
46、(當表面過于粗糙(Ra6.3m)或過于光滑(或過于光滑( Ra 0.025 m )時,可選用)時,可選用Rz,因為此范圍便于選擇因為此范圍便于選擇用于測量用于測量Rz的儀器測量。的儀器測量。當測量面積很小時,如頂尖、刀具的刃部、儀表的當測量面積很小時,如頂尖、刀具的刃部、儀表的小元件的表面,可選用小元件的表面,可選用Ry值。值。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的選擇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的選擇v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的選擇原則是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的選擇原則是:在滿足零件表面功能要:在滿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取較大的參數(shù)值。求的前提下,盡量選取較大的參數(shù)值。 v一般原則:一般原則: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
47、工作表面粗糙度值小;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值??;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要??;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要??;受循環(huán)載荷的表面要??;受循環(huán)載荷的表面要小;配合要求高、聯(lián)接要求可靠、受重載表面粗糙度值都應小;配合要求高、聯(lián)接要求可靠、受重載表面粗糙度值都應?。煌痪?,小尺寸比大尺寸、軸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同一精度,小尺寸比大尺寸、軸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表面粗糙度的符號表面粗糙度的符號v在圖樣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號有三種:在圖樣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號有三種:va為基本符號,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獲得;為基本符號,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獲得;b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示表
48、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c表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 a b c表面粗糙度的代號表面粗糙度的代號va1、a2 處為粗糙度高度參數(shù)的處為粗糙度高度參數(shù)的允許值(允許值(m););vb處標注加工方法、鍍涂或其它處標注加工方法、鍍涂或其它表面處理;表面處理;vc處標出取樣長度(處標出取樣長度(mm););vd標出加工紋理方向符號;標出加工紋理方向符號;ve處標出加工余量(處標出加工余量(mm););vf處標出間距參數(shù)值(處標出間距參數(shù)值(mm)或或輪廓支承長度率。輪廓支承長度率。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表面粗糙度的標注v標注時將其標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
49、、引出線或它標注時將其標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引出線或它們的延長線上,符號的尖端必須從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們的延長線上,符號的尖端必須從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v高度參數(shù):當選用高度參數(shù):當選用Ra時,只需在代號中標出其參數(shù)值,時,只需在代號中標出其參數(shù)值,“Ra”本身可以省略;本身可以省略;v當選用當選用Rz或或Ry時,參數(shù)和參數(shù)值都應標出;時,參數(shù)和參數(shù)值都應標出;v當所有實測值不允許超過規(guī)定值時,應在圖樣上標注最當所有實測值不允許超過規(guī)定值時,應在圖樣上標注最大值或最小值。大值或最小值。v取樣長度:如按國標選用,則可省略標注;取樣長度:如按國標選用,則可省略標注;標注舉例標注舉例六、公差
50、原則六、公差原則公差原則的定義公差原則的定義v定義定義:處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關系的:處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關系的規(guī)定。規(guī)定。 v分類分類: v 獨立原則包容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相關原則公差原則一、有關定義、符號一、有關定義、符號v局部局部實際尺寸實際尺寸(Da、da):實際要素的):實際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兩對應點間的距離。任意正截面上,兩對應點間的距離。 v體外(體內(nèi))體外(體內(nèi))作用尺寸作用尺寸 v最大(小)實體狀態(tài)最大(?。嶓w狀態(tài)(MMC、LMC) v最大(?。嶓w最大(小)實體尺寸尺寸(MMS、LMS) v邊界、最大(?。嶓w邊界、最大(?。嶓w邊界邊界 v最大(?。嶓w實
51、效狀態(tài)最大(?。嶓w實效狀態(tài)(MMVC、LMVC) v最大(?。嶓w最大(小)實體實效邊界實效邊界 v最大(?。嶓w最大(小)實體實效尺寸實效尺寸(MMVS、LMVS) v 體內(nèi)da體外體內(nèi)Da體外作用尺寸體外作用尺寸v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內(nèi)表面(孔)上,與實際內(nèi)表面(孔)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與實際外表面(軸)或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體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稱作用尺寸。稱作用尺寸。圖例圖例50-0.025-0.050BA1 A2 A3 A4 0.0
52、12局部實際尺寸和單一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關聯(lián)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v是局部實際尺寸與位置誤差綜合的結果。是局部實際尺寸與位置誤差綜合的結果。是指結合面全長上,是指結合面全長上,與實際孔內(nèi)接(或與實際軸外接)的最大(或最?。┑睦硐胼S(或孔)的尺寸。而該理想軸(或而該理想軸(或孔)必須與基準要素保持圖樣上給定的孔)必須與基準要素保持圖樣上給定的功能關系。功能關系。 A1A2 A3 BG基準平面9010-0.028-0.013G0.01 G關聯(lián)體外作用尺寸關聯(lián)體外作用尺寸圖例圖例體內(nèi)作用尺寸體內(nèi)作用尺寸v在被測要素的給定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內(nèi)長度上,與實際內(nèi)表面(孔)體內(nèi)相表面(孔)體內(nèi)相接的
53、最小理想面,接的最小理想面,或與實際外表面或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內(nèi)相接的(軸)體內(nèi)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內(nèi)或寬度,稱為體內(nèi)作用尺寸。作用尺寸。 最大實體狀態(tài)(尺寸、邊界)最大實體狀態(tài)(尺寸、邊界)v最大實體狀態(tài)(最大實體狀態(tài)(MMC):):實際要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具有素在給定長度上具有最大實體時的時的狀態(tài)。狀態(tài)。 v最大實體尺寸(最大實體尺寸(MMS):):實際要素實際要素在最大實體狀態(tài)下的極限尺寸。在最大實體狀態(tài)下的極限尺寸。 (軸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最大極限尺寸dmax,孔的最,孔的最小極限尺寸小極限尺寸Dmin) v邊界:邊界: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由設
54、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的極限包容面。 v最大實體邊界:最大實體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的邊界。寸的邊界。200-0.03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尺寸、邊界)vMMVC:圖樣上給定的被測要素的最大實體圖樣上給定的被測要素的最大實體尺寸(尺寸(MMS)和該要素軸線、中心平面的定)和該要素軸線、中心平面的定向或定位形位公差所形成的向或定位形位公差所形成的綜合極限狀態(tài)綜合極限狀態(tài)。 vMMVS: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的體外作用尺寸。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的體外作用尺寸。MMVS=MMSt形形位位 其中:對外表面取其中:對外表面取“+”;對內(nèi)表面??;對內(nèi)表面取“-” v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55、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的邊界。最大實體實效尺寸(單一要素)最大實體實效尺寸(單一要素)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lián)要素)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lián)要素)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尺寸、邊界)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尺寸、邊界)vLMVCLMVC:在給定長度上,實際尺寸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在給定長度上,實際尺寸要素處于最小實體狀態(tài),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于給出公狀態(tài),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于給出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 vLMVSLMVS: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的體內(nèi)作用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
56、的體內(nèi)作用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LMVS=LMS t形形位位 其中:對外表面取其中:對外表面取“-”;對內(nèi)表面?。粚?nèi)表面取“+” v最小實體實效邊界最小實體實效邊界: :尺寸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尺寸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 (一)獨立原則(一)獨立原則v定義定義:圖樣上給定:圖樣上給定的每一個尺寸和形的每一個尺寸和形狀、位置要求均是狀、位置要求均是獨立的,應分別滿獨立的,應分別滿足要求。足要求。 v標注標注:不需加注任:不需加注任何符號。何符號。0標注30-0.03300.015獨立原則的應用獨立原則的應用v應用應用:應用較多,在有配合要求或雖無:應用較多,
57、在有配合要求或雖無配合要求,但有功能要求的幾何要素都配合要求,但有功能要求的幾何要素都可采用??刹捎谩_m適用于尺寸精度與形位精度精用于尺寸精度與形位精度精度要求相差較大,需分別滿足要求,或度要求相差較大,需分別滿足要求,或兩者無聯(lián)系,保證運動精度、密封性,兩者無聯(lián)系,保證運動精度、密封性,未注公差等場合。未注公差等場合。 v測量:測量:應用獨立原則時,形位誤差的數(shù)應用獨立原則時,形位誤差的數(shù)值一般用通用量具測量。值一般用通用量具測量。包容要求包容要求v定義定義:實際要素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其:實際要素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其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最小實體尺寸。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最小實體尺寸。 v
58、標注標注:在單一要素尺寸極限偏差或公差帶:在單一要素尺寸極限偏差或公差帶代號之后加注符號代號之后加注符號“ ”, v應用應用:適用于單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嚴:適用于單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嚴格保證配合性質(zhì)的場合。格保證配合性質(zhì)的場合。 v邊界邊界:最大實體邊界。:最大實體邊界。 v測量:測量:可采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專用量具)??刹捎霉饣瑯O限量規(guī)(專用量具)。包容要求標注包容要求標注300-0.033E30h7 E包容要求應用舉例包容要求應用舉例v如圖所示,圓柱表面遵守包容要求。如圖所示,圓柱表面遵守包容要求。 v圓柱表面必須在最大實體邊界內(nèi)。該邊界的尺圓柱表面必須在最大實體邊界內(nèi)。該邊界的尺寸為最
59、大實體尺寸寸為最大實體尺寸20mm, v其局部實際尺寸在其局部實際尺寸在 19.97mm20mm內(nèi)。內(nèi)。200-0.03 E直線度/mm Da/mm0 20(dM)19.97-0.030.03 0.02-0.02最大實體要求最大實體要求v定義定義:控制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處于其最大實:控制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處于其最大實體實效邊界之內(nèi)的一種公差要求。當其實際尺體實效邊界之內(nèi)的一種公差要求。當其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其形位誤差值超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其形位誤差值超出其給出的公差值,即形位誤差值能得到補償。出其給出的公差值,即形位誤差值能得到補償。 v標注標注: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在被測
60、要素形位公: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在被測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標注符號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標注符號“ M ”;應用于;應用于基準要素時,應在形位公差框格內(nèi)的基準字母基準要素時,應在形位公差框格內(nèi)的基準字母代號后標注符號代號后標注符號“ M ”。100-0.030.015 M40+0.1 00.1 M A M200+0.033A最大實體要求標注用于被測要素時用于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時n n 最大實體要求的應用最大實體要求的應用(被測要素)(被測要素)v應用應用:適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只要求可裝配性的:適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只要求可裝配性的零件,能充分利用圖樣上給出的公差,提高零件的合零件,能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7519:2025 E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TPD) -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drawings
- 聘用項目總工合同
- 個體診所聘用合同
- 預定租房合同協(xié)議
- 攝像攝影服務合同
- 工地門衛(wèi)勞動合同
- 勞務派遣人員勞動合同書
- 13足球運球繞桿 教學設計 -九年級體育與健康
- 天津音樂學院《寫作與溝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科技大學《大數(shù)據(jù)處理框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模擬試卷(含答案)
- 數(shù)據(jù)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兒園小班開學家長會課件
- 中藥抗骨質(zhì)疏松作用
- 中建綜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規(guī)范大全
- 幼兒園開學家長會PPT模板(含完整內(nèi)容)
- 表冷器更換施工方案
- 瀝青集料篩分反算計算表格(自動計算)
- 哲學與人生(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惡性高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