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二備_第1頁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二備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奇妙的克隆 談家楨 教學目標 1.1. 篩選和了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2. 把握行文結構,領會說明方法,品析課文語言。 3.3. 感受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與精神,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重點難點 把握行文結構,領會說明方法,品析課文語言。 教學過程 一、析題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的文章是奇妙的克隆,什么是克隆 ? 奇妙在哪里? 不看書,你知道多少,說一說。 二、研讀探究 這篇文章是科技說明文,同學們在掃讀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在結 構安排上與其他的文章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它有小標題) 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有小標題。那么這樣長又比較難 的文章,我們怎樣

2、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呢 ?讓我們嘗試著用四種方法來解讀這四 個片段。 (一)用簡介的方法讀第一部分 1 1、 簡介什么是克?。?凡此種種,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后 代,這就是無性繁殖。又稱克隆。 2 2、 還有這樣的語句嗎? (1 1) 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這種來自一 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后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2 2) 但是,如果我們用外科手術將一個胚胎分割成兩塊、四塊、八塊 最后通過特殊的方法使一個胚胎長成兩個、 四個、八個生物體,這些生物體 就是克隆個體。而這兩個、四個、八個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系 (也叫克?。?( (

3、二二) ) 用闡釋的方法讀第二部分 克隆實驗部分實驗對象有哪些?作者是用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實驗的 ? 一條是以中外科學實驗為線索,這樣寫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 研究成果和貢獻;一條是以實驗對象即由魚類、兩棲類到哺乳類為線索來安排材 料。這樣寫便于認清克隆技術發(fā)展的脈絡。 由低級到高級,這樣的順序符合人們 認知的規(guī)律。另外,無性繁殖屬于低級繁殖,動、植物越進化、越高級,就越難 進行無性繁殖。這一順序說明了克隆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 ( (三三) ) 用分析的方法讀第三部分 分析這一部分三個自然段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第一段在本部分中起什么作 用? 我們用分析的方法把這一部分三個自然段的作用分

4、析了出來。第一段 :引出 說明對象,統(tǒng)領全篇; ;第二段: :具體介紹多利羊誕生的過程;第三段: :闡述多利羊誕 生的意義,總結全篇。由此看來,這一部分還是邏輯順序。 ( (四四) ) 用提取信息的方法讀第四部分 用提取信息法閱讀本部分并提取信息: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好處有哪幾方 面?請速讀課文,提取信息。 它能有效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它可以用來挽救珍稀的野生動物。它對 人類疾病的防治、延長人的壽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總結:通過簡介,理解概念;經過闡釋,發(fā)現(xiàn)順序;透過分析,明確作用;提 取信息,了解好處。 三、鮮明的情感色彩 文中有許多表現(xiàn)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與精神的句子,找

5、一找, 加以體會。 (1)(1) 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yǎng), 經過 385385 天 5959 代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后, 用直徑 1010 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yǎng)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2)(2) 在 189189 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 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 8080 多天培養(yǎng)后長成 8 8 厘米長的鯽魚。 (3)(3) 依靠高超的外科手術從爪蟾蝌蚪的腸上皮細胞、 肝細胞、 腎細胞中取 出核,并把這些細胞的核精確地放進已被紫外線破壞了細胞核的卵細胞內。 (4)(4) 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 鼠。 (5)(5) 經過

6、 247247 次失敗之后,他們在 19961996 年 7 7 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 克隆雌性小綿羊。 第二部分寫中國科學家的貢獻,有一種自豪感。 四、認識作者 能將這樣高深的技術介紹得通俗易懂,作者是誰 ? “談家楨(1909(1909- -2008)2008),國際遺傳學家,我國現(xiàn)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杰出 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浙江寧波人。1980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復旦大 學副校長,中國遺傳學會會長,遺傳學報主編,美國、意大利國家科學院外 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和紐約科學院榮譽終身院士。 這位百歲老人有許多經典語錄,讀一讀會有不小的收獲。 談老語錄 “堅持真理使人獲得自由。 “搞科學,最重要的品德是求真。 “我這一生沒有金錢,財富就是學生。 “現(xiàn)在中國的科研發(fā)展正當時候,我要追回失去的時間。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我的座右銘,也是世界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人體進化秘最玄,尋蹤苦覓窮辨源。萬類古今何相似,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