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練習(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練習(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練習(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高中歷史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練習(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高中歷史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練習(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時間:25分鐘分值:30分)A組(基礎題)1赫魯曉夫上臺后,首先對農村作了實際調查,對農業(yè)和糧食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農業(yè)改革。下列結論不符合其調查結果的是 ()。A農業(yè)生產管理過于集中B農民對勞動生產的成果漠不關心C農產品的收購價格過高D農業(yè)發(fā)展不能滿足居民生活需求解析赫魯曉夫時期,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已經阻礙了社會發(fā)展和進步,在這種體制下,農業(yè)生產實行集體化,管理集中,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yè)發(fā)展不能滿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三項正確;斯大林體制下,農產品價格過低而不是過高,故C項錯誤。答案C2赫魯曉夫改革最深遠的影響是 ()。A農民

2、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B通過推行“物質利益原則”,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C赫魯曉夫時蘇聯工業(yè)總產值年均增長達10%以上D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解析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雖然他的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但在實踐上卻是對傳統模式的一種沖擊,這一舉措影響深遠。答案D3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幾乎每兩位科學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導彈,軍工生產接近國民生產總值的40%。從長遠來看,這一現象對蘇聯社會發(fā)展產生的最大影響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業(yè)迅速發(fā)展解析著重于

3、研究軍事等重工業(yè),造成農輕重之間的比例失調。答案B4“改革不是某種心血來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實質恰恰在于:它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從理論上實踐上完全恢復列寧的社會主義構想?!辈牧现兴f改革的情況是指 ()。A斯大林改革 B赫魯曉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 解析在以上四個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魯曉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僅僅是在經濟領域,只有戈爾巴喬夫改革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答案D5對蘇聯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的是 ()。A新經濟政策 B赫魯曉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解析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的重點是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承認了市場對經濟

4、的調節(jié)作用,從根本上變革了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而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對斯大林時期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小修小補。答案D6從內容上看戈爾巴喬夫改革與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A導致了蘇聯的解體B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C注意經濟方法在改革中的應用D對原有的經濟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解析題干要求從“內容”入手,A項是錯誤的;B項錯在“同時”;C項經濟方法在這些改革中都有體現;戈爾巴喬夫改革對原有的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的徹底改革,這是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所沒有的。答案DB組(能力題)7一些史學家認為,“以一半是失敗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這種較長遠的

5、政治眼光看來,諸如赫魯曉夫這樣偉大的革新者們,只有在當他們的經歷成為歷史以后,才能得到我們充分的理解和尊敬?!鄙鲜鲇^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 ()。A徹底沖破了蘇聯原有模式的束縛B打破了單一的公有制形式C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原有觀念的束縛解析要一分為二的評價赫魯曉夫改革。盡管改革沒有突破原有體制的框架,但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并取得一定成效。答案D8勃列日涅夫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重工業(yè)上,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A成為超級大國B增強綜合國力C增強軍事和綜合國力,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D以重工業(yè)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勃列日涅夫時期是

6、美蘇爭霸的第二個階段,為了在軍事上超過美國,蘇聯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重工業(yè)上。因此,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發(fā)展軍事實力,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答案C9下表為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情況一覽表。下列四個選項是有人從表格數據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時 間國民收入平均年增長率工業(yè)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率196619707.8%8.5%197119755.7%7.4%197619804.3%4.4%A.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國民經濟逐年下降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點放在工業(yè)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C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緩慢,最終制約了工業(yè)的發(fā)展D與美國軍備競賽,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沉重包袱解析雖然勃列日涅

7、夫改革的重點在以軍事工業(yè)為主的重工業(yè)上,但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緩慢,最終制約了工業(yè)的發(fā)展,與美國軍備競賽,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沉重包袱,致使工業(yè)總產值不斷下降。答案B10就蘇聯改革,有人評述說:“赫魯曉夫把蘇聯改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改垮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死了”。說“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死了”的主要論據可能涉及戈氏 ()。A沒有進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軍備競賽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危機C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將改革引向歧途D缺乏從政經驗和應對政策,個人獨斷專行解析本題考查戈爾巴喬夫改革,屬于其內容的是C項。A項是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共同點,B項是勃列日涅夫的,D項是赫魯曉夫的。答案C11(10分)閱

8、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寧說:“在一個遭受帝國主義戰(zhàn)爭破壞的國家里,實行已經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務,而是共產主義的任務,是推進社會主義的主要門徑?!?921年列寧又說:“我們用簡捷、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從沖擊轉到圍攻的方法上去?!碧K聯興亡史材料二1950年,蘇聯國防工業(yè)獲得重大突破,但工業(yè)消費品供應不足,而且質量較差。農業(yè)發(fā)展緩慢,到1953年全蘇人均糧食仍低于1913年。集體農莊向國家義務交售了糧食總產量的60%和全部甜菜與皮棉。農莊莊員的勞動報酬很低,這種狀況在此后很長時間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世界當代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說明蘇俄的經濟政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6分)(2)依據材料二,歸納蘇聯在發(fā)展國民經濟上存在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和最終導致的社會后果。(4分)答案(1)變化:從戰(zh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