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集(08-13含答案)_第1頁
最新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集(08-13含答案)_第2頁
最新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集(08-13含答案)_第3頁
最新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集(08-13含答案)_第4頁
最新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集(08-13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國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學概論一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在古希臘時期,最早提出文藝“模仿自然觀點的理論家是A.亞里士多德B.柏拉圖C.蘇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2.在文學研究中提出文學活動是世界、作品、藝術家、欣賞者四個要素構成的理論家是A.亞里士多德B.艾布拉姆斯C.蘇姍·朗格D.英加登3.把語言具體區(qū)分為“語言結構和“言語的語言學家是A.薩丕爾B.王力C.伊格爾頓D.索緒爾4.把典型形象稱為讀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國文論家是A.托爾

2、斯泰B.別林斯基C.杜勃羅留波夫D.車爾尼雪夫斯基5.把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理論開展到成熟階段的理論家是A.李贄B.葉晝C.金圣嘆D.毛宗崗6.“?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提出這一論斷的文論家是A.李贄B.葉晝C.金圣嘆D.毛宗崗7.從人物給人的不同審美感受把人物區(qū)分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的文論家是A.巴特爾B.熱奈特C.格雷馬斯D.福斯特8.“藝術表現(xiàn)本身,乃是使某種尚不確定的情感明晰起來,而不是把內心原來的情感原封不動地呈示出來。作出這一論斷的理論家是A.布洛克B.克羅齊C.科林伍德D.卡西爾9.文學風格最突出的特征是A.普通性B.特殊性C.典型

3、性D.獨創(chuàng)性10.在我國,從美學高度將文學風格區(qū)分為陽剛和陰柔兩大類型的人是A.方苞B.姚鼐C.王夫之D.劉熙載11.勞動說的提倡者是A.弗雷澤B.斯賓塞C.康德D.普列漢諾夫12.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藝術起源理論是A.摹仿說B.游戲說C.巫術說D.勞動說13.“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段關于文學的社會作用的著名論斷出自A.孔子B.孟子C.荀子D.韓非子14.文學消費生產著生產與A.生產者B.消費者C.購置者D.學習者15.提出“以讀者為中心,讀者決定一切的西文批評流派是A.接受美學B.結構主義C.解構主義D.英美新批評派16.提出以美學的和歷史的觀點作為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的人是A.

4、恩格斯B.馬克思C.列寧D.普列漢諾夫17.存在于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的西方文學主潮是A.現(xiàn)實主義B.浪漫主義C.現(xiàn)代主義D.后現(xiàn)代主義18.“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這段對文人“感物過程的描述出自A.陸機的?文賦?B.曹丕的?典論·論文?C.鐘嶸的?詩品序?D.劉勰的?文心雕龍?19.西方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tǒng)的理論綱領和自覺的文學觀念的文學思潮是A.古典主義B.浪漫主義C.現(xiàn)實主義D.表現(xiàn)主義20.19世紀中期,社會形態(tài)逐步進入帝國主義時期,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也逐步過渡到A.自然主義B.象征主義C.未來主義D.表現(xiàn)主義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

5、0分) 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西方典型論開展的階段有A.類型說B.個性典型觀C.共性與個性統(tǒng)一說D.馬克思主義典型觀E.“共名說22.最常見的人物類型有A.扁平人物B.正面人物C.圓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3.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學作品分成的類別有A.敘事作品B.抒情作品C.戲劇作品D.電影作品E.電視作品24.認為文藝的起源與人類的游戲本能有關的人有A.康德B.席勒C.斯賓塞D.黑格爾E.海德格爾25.巫術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愛德華·泰勒B.弗雷澤C.薩洛蒙·賴納許

6、D.康德E.黑格爾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26.文學27.典型環(huán)境28.期待視野29.共鳴30.文學思潮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7分,共28分31.簡述文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32.你怎樣理解抒情作品的抒情原那么?33.簡述物質生產與藝術生產不平衡的表現(xiàn)形態(tài)。34.文學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5小題12分,第36小題10分,共22分35.結合文學實際論述文學意境的審美特征。36.文學批評的意義有哪些?舉例說明。2021年10月份全國自考文學概論一歷年真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

7、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20世紀提出文學文本四層面說的西方文論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蘇珊·答案:C2.與自然科學相比,文學藝術關注的中心問題是A.自然世界的奧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D.作為一種自然而進入科學視野的人答案:B3.文學文本的文法層面的構成要素有A.語法、邏輯、修辭B.聲調、語調、情調C.詞法、句法、篇法D.字法、詞法、句法答案:C4.當今文藝學對“文本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為書本的文字D.語言的實際運用形態(tài)答案:D5.汪曾祺說:“一篇小說,要

8、有一個貫串全篇的節(jié)奏。這是指小說注重A.結構B.聲音美C.格律D.押韻答案:B6.在德國,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A.黑格爾B.希爾特C.歌德D.席勒答案:B7.“意象的源頭可上溯到A.?周易·u31995X辭?B.?莊子?C.王充?論衡?D.葉燮?原詩?答案:A8.明末清初評點?水滸傳?的批評家是A.毛宗崗B.金圣嘆C.脂硯齋D.張竹坡答案:B9.決定文本時間長度的條件是A.故事時間的長短B.表達語言的長短C.表達節(jié)奏的快慢D.表達時距的變換答案:B10.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節(jié)B.情景C.故事D.場景答案:A11.西方傳統(tǒng)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為A.詩歌、小說

9、和劇本B.詩歌、小說和散文C.敘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戲劇作品D.敘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視作品答案:C12.構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是A.意與境渾B.真情實感C.客觀真實D.典型環(huán)境答案:B13.以下關于藝術情感與自然情感的認識正確的選項是A.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傳達性B.藝術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點C.自然情感沒有令人痛苦的消極情感D.藝術情感的明顯特征是私人性答案:B解析:P36614.作品中的精神狀態(tài)和精神力量的運動狀況稱為A.情調B.氣勢C.氣氛D.韻味答案:B15.曹丕“文以氣為主的觀點,關注的是風格要素中的A.獨特的言語形式B.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C.內容與形式D.讀者感受答案:B16.

10、作家從事具體創(chuàng)作活動的目的叫做A.創(chuàng)作沖動B.創(chuàng)作動機C.創(chuàng)作構思D.創(chuàng)作經驗答案:B17.以下不屬于創(chuàng)作過程的根本環(huán)節(jié)是A.生活材料的儲藏與選擇B.創(chuàng)作動機的發(fā)生C.藝術構思過程D.藝術傳達、修改與潤色答案:B18.“期待視野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爾C.姚斯D.理查茲答案:C19.最早出現(xiàn)的文學體裁是A.詩歌B.小說C.散文D.劇本答案:A20.西方第一個有系統(tǒng)的理論綱領和自覺的文學觀念的文學思潮是A.浪漫主義B.古典主義C.現(xiàn)實主義D.現(xiàn)代主義答案:B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

11、。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1.表達標記的作用有A.提示寫作意圖B.顯現(xiàn)人物形象特征C.加快表達節(jié)奏D.變換表達視角E.顯現(xiàn)表達者聲音答案:AB2.格雷馬斯提出的敘事行動素范疇包括A.主體對客體B.送信者對受信者C.助手對敵手D.英雄對假英雄E.主人公對反面角色答案:ABC3.抒情的一般原那么包括A.誠摯性原那么B.典型性原那么C.現(xiàn)實性原那么D.獨特性原那么E.感染性原那么答案:ADE4.抒情的修辭策略包括A.意象B.典型C.隱喻D.典故E.悖論答案:ACDE5.對于讀者而言,文學作品要成為有意義的接受客體,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A.滿足接受者的閱讀要求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C.具有

12、較高的倫理水平D.具有豐富的政治內容E.符合接受者的藝術趣味答案:ABE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1小題4分,2、3小題每題3分,共10分1.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答案:“再現(xiàn)說是在文學四要素中強調“世界與作品的對應關系,1分認為作品是對世界的模仿或再現(xiàn)。1分“表現(xiàn)說是在文學四要素中強調作品與作家的關系,1分認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1分2.文學流派答案:P502文學流派: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學觀念、創(chuàng)作傾向、藝術追求和美學風格的作家群體。文學流派這一概念的要點包括:首先它們都包括了一批作家,他們相對獨立,但又總是一作家集群;其次,一個文學流派內部的作家對文學問題抱有大致相近的看

13、法,像文學研究會的作家根本都認同文學為人生的理念,而學衡派那么對白話文學持有保守的意見,主張融合新舊文化與文學;再次,一個文學流派的作家的審美追求與藝術風格大抵近似,比方荒唐派戲劇家努力以荒唐的情節(jié)來表達他們對荒唐人生的認知,韓孟詩派在詩歌語言上力求不平凡,呈現(xiàn)出險怪、奇崛的面貌。3.文學消費答案:文學消費是相對于文學生產、文學產品而言的,1分它是指人們?yōu)榱藵M足自身文化、審美與娛樂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對文學產品加以占有、利用、閱讀或欣賞的一項活動。2分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5分,共25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學四要素是什么?答案:第一要素是作品,即藝術作品本身;1分第二要素是藝術生產者,

14、即藝術家;1分第三個要素是作品表現(xiàn)、反映或涉及的客觀狀況和與此有關的東西,即“自然或“世界;2分第四個要素是作品的聽眾、觀眾、讀者,即欣賞者。1分2.什么是文學語言組織?它有哪些特性?答案:文學語言組織是文學文本的最根本層次和直接現(xiàn)實,它是一種具有表現(xiàn)目的和個性特征的整體性語言構造。1分其特性是:1是一種語言性構造;1分2具有整體性;1分3具有表現(xiàn)性目的;1分4具有作家獨特的個性。1分3.文學形象喚起的美感的常見形式有哪些?答案:第一是直接給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過批判丑惡帶來的審美享受;2分第三是通過同情的目光,描繪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喚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歸;第四是通過對社會人生本質

15、上丑陋和荒唐的展示,表達人類失去美的痛苦和對美的渴望。3分4.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韻律?答案:1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結合和變化,可以構成和諧的音調,人們把這種和諧的音調稱為韻律。2分2把同一個音或類似的音予以有規(guī)律的反復排列,稱為韻;按照某種規(guī)律使讀音的長短、上下、強弱予以重復變化,稱為律。3分5.如何理解“風格是讀者識別出的一個風格?答案:這是從讀者鑒賞的角度來理解風格,2分讀者對某些作家作品的特征深有體悟,能夠很快地識別出來,并能用幾個字概括出來。3分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1小題15分,2、3每題10分,共35分1.試述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內涵。答案:1文學是意識形態(tài)性與審美特性有機結合

16、的“獨立系統(tǒng);2分2從性質上看,有集團傾向性又有人類共通性;2分3從主體特征看,是認識的又是情感的;2分4從目的功能上看,是無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2分【評分參考】總分值15分。答出以上要點者最多給8分,根據(jù)闡述的完滿程度,加17分。2.分析創(chuàng)作個性與日常個性的關系。答案:日常個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的獨特性,2分創(chuàng)作個性是在日常個性基礎上經過審美創(chuàng)造的升華而形成的獨特藝術風格。3分【評分參考】總分值10分。答出以上要點者最多給5分,根據(jù)闡述的完滿程度,加15分。3.舉例說明藝術構思的主要方式。答案:藝術構思的主要方式有藝術概括與藝術變形等。2分藝術概括是指對選定的材料進行提煉加工

17、的過程,具體包括藝術綜合與藝術簡化。2分藝術變形是指為了到達某種效果而有意將對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2分【評分參考】總分值10分。答出以上要點者最多給6分,根據(jù)闡述的完滿程度,加14分。全國2021年1月自考文學概論一試題課程代碼:00529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提出這一論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是( D )1-58A馬克思B列寧C恩格斯D毛澤東2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藝論著?文賦

18、?的作者是( C )導論-12A曹丕B劉勰C陸機D鐘嶸3認為巴爾扎克在他的“?人間喜劇?里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的理論家是( B )1-68A馬克思B恩格斯C列寧D普列漢諾夫4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敘事藝術理論的專著?詩學?的作者是( A )4-192A亞里士多德B柏拉圖C德謨克里特D賀拉斯5明確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國古代文論家是( A )3-159A王昌齡B皎然C司空圖D劉禹錫6“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景、曰情。提出這一論斷的我國文論家是( C )3-161A王昌齡B司空圖C王國維D王夫之7“每一個直覺或表象同時也是表現(xiàn)。沒有在表現(xiàn)中對象化了的東西就不

19、是直覺或表象,就還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實。心靈只有借造作、賦形、表現(xiàn)才能直覺。提出這一論斷的文論家是( B )5-251A布洛克B克羅齊C科林伍德D卡西爾8我國最早對文學風格進行分類,正式提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以氣分清、濁二體的人是( B )6-333A曹操B曹丕C曹植D陳琳9在西方,最早把文學的風格分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種的人是( D )6-332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10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的小說是( A )8-433A?紅樓夢?B?金瓶梅?C?三國演義?D?水滸傳?11提出“小說界革命的文論家是( D )4-193A康有為B劉熙載C王國維D

20、梁啟超12“召喚結構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8-427A伊瑟爾B姚斯C??翫德里達13文學消費者參與生產著( A )8-401A文學產品B文學結構C文學語言D文學情節(jié)14從近代敘事觀念來看,最重要的敘事作品樣式是( A )4-196A小說B戲劇文學C電影文學D電視文學15審美的“心理距離說的提出者是( A )8-415A布洛B尼采C叔本華D黑格爾16“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提出這一論斷的人是( A )8-449A馬克思B恩格斯C列寧D普列漢諾夫17“藝術起源于勞動理論的有力提倡者是( D )9-456A馬克思B恩格斯C列寧D普列漢諾夫18“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

21、也。說明了藝術起源與勞動有密切關系,這段話出自( D )9-457A?論語?B?老子?C?莊子?D?淮南子?19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相互影響( C )9-477A總是表現(xiàn)為對等的作用關系B總是表現(xiàn)為不對等的作用關系C并不總是表現(xiàn)為對等的作用關系D總是表現(xiàn)為完全對等的作用關系2018世紀末19世紀初取代古典主義成為歐洲文學主潮的是( C )9-490A現(xiàn)實主義B象征主義C浪漫主義D表現(xiàn)主義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表達視角有( ABCD )4-207A第

22、三人稱表達B第一人稱表達C第二人稱表達D表達視角和人稱的變換E全知全能式表達22表達時間主要包括的關系有( CDE )4-201A故事時間B文本時間C時距D次序E頻率23關于抒情本質的說法有( ACD)5-249A抒發(fā)感情即表現(xiàn)感情B抒發(fā)感情即宣泄感情C抒發(fā)感情即傳達感情D抒發(fā)感情即投射感情E抒發(fā)感情即轉移感情24西方提倡文學作品三分法的理論家有( BCE )5-241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黑格爾D歌德E雨果25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主要有( ABC)8-444A印象式批評B詮釋式批評C評點式批評D形式主義批評E本體論批評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26文學理論導論-2答:文學

23、理論以人類社會歷史的現(xiàn)實的一切文學現(xiàn)象作為研究對象,但它不像文學開展史和文學批評那樣去具體地分析和評論作家、作品、文學運動和文學思潮,它以美學方法論為總的指導,從理論高度和宏觀視野上說明文學的性質、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文學理論的根本內容一般可分為文學觀念論、作品論、創(chuàng)作論、接受論、源流論等方面。文學理論的這幾方面內容并不是人們主觀隨意確定的,而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文學本身所決定的。27文學形象3-134答:文學形象是指文本呈現(xiàn)的具體的感性的、具有藝術概括性的、表達著作家的審美理想的、具有審美價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圖畫。28文學風格6-301答:文學風格是指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在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和言語結構中所

24、顯示出來的、能引起讀者持久的審美享受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29內指性2-128答:內指性,是文學語言組織的一個普遍的和根本的特征,是文學語言的毋須外在驗證而內在自足的特性。30文學流派9-501答:文學流派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學觀念、創(chuàng)作傾向、藝術追求和美學風格的作家群體。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7分,共28分31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有什么區(qū)別?2-94答:“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是一對經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可從專用概念和一般術語兩個層次做一大致區(qū)分。(1)在專用概念層次上,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有著比較清楚的區(qū)別:文學文本足指由作者創(chuàng)作出來有待于讀者閱讀的語言系統(tǒng),而文學作品(work

25、)那么是指已經讀者閱讀并賦予特定意義的語言系統(tǒng)。一部由作者創(chuàng)作出來的“語言藝術品,當其未經讀者閱讀時,就還只是文學文本;而當其被讀者閱讀后,才變成作品。簡言之,文學文本加讀者閱讀等于文學作品。(2)以往文學理論多使用“文學作品,現(xiàn)在卻轉而強調文學文本并把它與文學作品區(qū)分開來,主要意在說明兩點:第一,文學的意義建立在文學文本的語言組織根底上,離開了語言組織不存在意義;第二,讀者才是把文本意義現(xiàn)實化的關鍵角色,其閱讀既可以尋求作者原意,也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開放的意義空間??梢?,區(qū)分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有助于使文學文本的根本的語言特性顯示出來,并且更加依賴于讀者的閱讀和保持意義的開放性。(3)不過,在一般地

26、使用術語時,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區(qū)分往往并不明顯,兩者有時都可以不加區(qū)分地用來指文學這種語言藝術品。如“這篇作品寫得不錯,這句話里的“作品完全可以換為“文本而不影響原義。這反映了“作品的傳統(tǒng)用法在現(xiàn)在一般術語運用時的一種延續(xù)形態(tài)。(4)這樣,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之間,在專用概念層次上是存在明顯區(qū)別的,而在一般術語運用上那么沒有多大區(qū)別。這也是學習時需要留意的:有時作為專用概念要區(qū)別文學文本與文學作品,而有時那么視為一般術語加以使用。32怎樣理解文學語言組織的審美特征?2-128答:文學語言組織的審美特性,是指文學語言組織的美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及其相應的構成法那么。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內指性、

27、音樂性、陌生化。1內指性是文學語言組織的一個普遍的和根本的特征,是文學語言的毋須外在驗證而內在自足的特性。它總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邏輯行事,而并不一定尋求與外在客觀事實相符。2音樂性是指文學語言組織所具有的富于音樂效果特性。3陌生化主要是從讀者的閱讀效果來說的,指文學語言組織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根據(jù)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家的觀點,陌生化是與“自動化相對立的。語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為著新奇,而是通過新奇使人從對生活的漠然或麻木中驚醒起來,感奮起來,“恢復對生活的感覺。33藝術靈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7-362答:藝術靈感的這種特殊的思維狀態(tài)大約有如下三大特征:1突發(fā)性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靈感的襲來是沒有任何先兆

28、的。許多詩人、作家甚至常常是在非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中突然得到靈感,然后才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靈感是在長期思考、積累的根底上,大量被儲存到無意識心理層面的情感、認識內容,經過一定時期的醞釀突然呈現(xiàn)于意識的層面,以至于連詩人和作家自己都不知道它們從何處而來。2迷狂性當作家處于靈感狀態(tài)時,他的思維就不再是正常的思維了。這時他處于“迷狂之中。柏拉圖之所以用“神靈憑附和“迷狂來解釋和形容藝術靈感,正是由于他十分準確地了解到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那種獨特的心理狀態(tài)。他對靈感產生原因的解釋當然是神秘主義的,但他對靈感狀態(tài)的描述卻是十分真實的。靈感狀態(tài)意味著作家進入了自我封閉的獨特的幻象世界。唯其如此他才能夠獲得超凡的藝術創(chuàng)造

29、力。3創(chuàng)造性所謂創(chuàng)造性是指藝術靈感能夠使作家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在瞬間中到達一個頂峰,平常狀態(tài)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都很輕易地得到解決。很長時間的思路阻塞也在一時之間豁然貫穿。靈感對于創(chuàng)作活動是如何難能可貴。34文學批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8-443449答:我們從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西方當代的批評方法和馬克思主義批評方法這三個方面予以簡要介紹。一、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評、詮釋式批評和評點式批評。1、印象式批評這是感想式的鑒賞式的批評,或三言二語、點到即止,或以詩論詩、用形象比喻表達感受。中國古代的詩話詞話,大都屬于這種印象式批評。2、詮釋式批評這是以詮解詞句、闡釋原意為主的批評

30、方法。我國歷來有注經的文化傳統(tǒng),?詩經?的注解即開詮釋式批評之先河。3、評點式批評即在原作上加以批注、點評并與原作一起印行的一種批評方法,有題頭批、文末批、眉批、夾批、旁批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它一般是具有較高鑒賞水平和學識功底的批評家在閱讀作品時隨感隨寫的即興議論。二、西方當代的批評方法西方當代的文學批評方法種類繁多。它們大都依據(jù)于某種文化思潮或文學理論,有自己的特色、合理性以及一定的局限與缺乏。1、英美新批評派批評也稱為本體論批評、文本批評、形式主義批評。20世紀20年代肇端于英國,四五十年代在美國批評界占統(tǒng)治地位。代表人物右休姆、理查茲、蘭索姆等人。他們主張作品中心論,反對浪漫主義表現(xiàn)論和傳

31、記批評,認為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自足的情感與想象的世界。2、精神分析批評精神分析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它是奧地利精神病醫(yī)生弗洛伊德所開創(chuàng)。后來弗洛伊德把自己的理論用于文學批評,由此形成一個批評流派。這派批評首先強調泛性欲主義,用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創(chuàng)作動機。3、神話原型批評作為批評方法,它起源于20世紀初英國的儀式批評,二次大戰(zhàn)后興盛于北美,并在英美新批評派后占據(jù)重要地位。這派批評首先對“神話給予寬泛解釋,認為它不僅指原始神話,而且包括現(xiàn)代用神話思維即超現(xiàn)實想象方式創(chuàng)作的一切作品。4、結構主義批評結構主義是20世紀重要的文化思潮與學術思想。結構主義批評認為,文學作品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是完整的自

32、我調節(jié)的實體,是按語言規(guī)律組織起來的語言的產物。5、接受美學批評這派批評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德國,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爾,一般認為姚斯的論文?作為向文學科學挑戰(zhàn)的文學史?為其開端。接受美學批評的宗旨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以讀者為中心,讀者決定一切。6、女性主義批評又譯為女權主義批評。它的根本出發(fā)點是性別與社會性別,核心宗旨是反對傳統(tǒng)的男性中心主義的文化,是對傳統(tǒng)價值觀與文學批評傳統(tǒng)某種程度的顛覆與質疑。7、后結構主義批評又稱解構主義批評或消解式批評。它是在結構主義根底上開展起來的,又是對結構主義不滿和否認的產物。三、馬克思主義的批評方法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方法是歷史的觀點與美學的觀點相結

33、合,是融合了歷史批評的美學批評。在馬克思主義批評方法中,歷史的觀點與美學的觀點是相互聯(lián)系、辯證統(tǒng)一的。它既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批評,又是作品藝術形式的批評;既是社會的、歷史的批評,又是文學的、審美的批評。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5小題12分,第36小題10分,共22分35聯(lián)系具體的文學作品論述文學的文化意義。1-41答:文學的文化意義至少有以下四點: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狀況人的生存是偏于動物性還是人性,這是文化首先關心的事情。2叩問人的生存意義文化把人的生物性的欲望變成一種美學的哲學的精神活動。3溝通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文化的群體性是十分突出的。文化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群體、一個民族、

34、一個國家、一個共同體在長期的歷史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思想和行為準那么。4憧憬人類的未來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之一,就是動物總是渾渾噩噩地活著,它們沒有理想,不能預測未來。5需要補充的是,文學的文化意義不但表現(xiàn)在對人的生存狀況、生命意義等人文關心上面,而且還表現(xiàn)在對文學自身的理解上面。36結合文學作品分析典型為什么具有藝術魅力。3-151答:典型的藝術魅力,主要來自典型獨特的審美效果。這種審美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文學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現(xiàn)出無窮魅力。美國現(xiàn)代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認為,藝術是一種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發(fā)人們的美感。典型卻是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

35、因而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特別具有滿足人類在最充分的意義上直觀自身的審美價值。2典型的藝術魅力還來自它的真實性。這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原那么,更是馬克思主義典型觀的核心命題,它為藝術典型規(guī)定了嚴格的歷史尺度。3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還來自它的新穎性。新穎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獨創(chuàng)性。在文學典型的畫廊里,絕不允許重復。全國2021年1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一)試題課程代碼:00529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在中國古代文論中,和“教化說一起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重要觀念的是( C

36、 )1-25A.“文以載道說B.“寓教于樂說C.“言志說D.“娛樂說2.英加登認為“形而上特質只有某些文本才會具有,而這些文本指的是( B )2-99A.“恐怖的文學B.“偉大的文學C.“荒唐的文學D.“經典的文學3.“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指的是( A )3-141A.文學形象并不滿足于對生活做簡單的摹仿B.文學形象是重視形似的C.繪畫形象要求與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相似D.對繪畫和文學形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4.西方“典型的文藝理論思想傳入我國的時間是( B )3-146A.鴉片戰(zhàn)爭時期B.五四以后C.建國以后D.文革時期5.賀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樂說,其代表作是( B )1-25A.?詩學?B.?

37、詩藝?C.?美育書簡?D.?拉奧孔?6.對文學作品要能夠做到“入乎其內和“出乎其外,只有這樣才能體驗到文學的美感。而“出入說的提倡者是( C )1-86A.魯迅B.梁啟超C.王國維D.宗白華7.中國傳統(tǒng)的風格理論起源于( A )6-306A.魏晉B.漢代C.隋唐D.秦代8.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D )7-389A.潤色與修改B.藝術傳達C.材料儲藏D.藝術構思9.認為文學本身是一個不依賴任何外在事物而獨立自足存在的感情與想象的世界,這種批評方法是( B )8-445A.接受美學批評B.形式主義批評C.結構主義批評D.社會批評10.“野蠻人的世界觀就是給一切現(xiàn)象憑空加上無所不在的人格

38、化的神靈的任性作用,這種“萬物有靈論的觀念出自( A )9-454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澤?金枝?C.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D.維柯?新科學?11.小說起源于( C )9-480A.史詩B.宗教C.神話D.巫術12.中國對文藝理論的奉獻是( B )5-264教材中無法找到標準答案A.意象B.意境C.典型D.性格13.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B )3-154A.雨果B.別林斯基C.歌德D.康德14.神話原型批評的集大成者是( C )8-446A.弗洛伊德B.榮格C.弗萊D.弗雷澤15.“韻味說是意境的審美魅力所在,認為“有韻那么生,無韻那么死的是( B )3-169A.王國維

39、B.陸時雍C.王昌齡D.司空圖16.文本時間長度小于故事時間長度的粗略表達,被稱為( D )4-202A.省略B.減緩C.停頓D.概略1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觀念的是( D )5-247A.蘇珊·朗格B.立普斯C.克萊夫·貝爾D.黑格爾18.一個時代文學繁榮的重要標志是( C )6-331A.文學風格的獨創(chuàng)性B.文學風格的穩(wěn)定性C.文學風格的多樣性D.文學風格的審美性19.模仿說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時候逐漸被取代,取代它的是( B )9-490A.現(xiàn)實主義思潮B.浪漫主義思潮C.現(xiàn)代主義思潮D.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20.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專門討論了文學是如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

40、變化的,該篇是( A )1-31A.時序B.神思C.風骨D.體道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文學四要素包括( ABCE )1-17A.作家B.作品C.讀者D.社會E.世界22.與人的知、情、意的審美需要相適應,文學形成的審美類型有( ABE )3-137A.寫實性形象B.抒情性形象C.象征意象D.荒唐意象E.表意性形象23.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包括( ACE )8-444A.印象式批評B.文本式批評C.詮釋式批評D.形象式批評E.評點式批評24.抒情的

41、本質是( BCD )5-249A.宣泄情感B.表現(xiàn)情感C.傳達情感D.投射情感E.發(fā)泄情感25.在表達性文本中,故事包括( BDE )4-216A.環(huán)境B.情節(jié)C.人物D.事件E.情景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26.藝術靈感7-362答:藝術靈感是指在藝術活動中主體情緒沖動、思路暢通、創(chuàng)造力極強的思維狀態(tài)。27文學思潮9-482文學思潮是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流行的文學觀念與文學創(chuàng)作潮流,它與特定的社會思潮、哲學思想相關聯(lián),表達了一定歷史時段內文學的主要趨向,同時它又會影響、標準同一時代中相當一局部作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28價值閱讀1-49答:簡要地說,“價值閱讀就是通過對作品

42、的閱讀和理解,發(fā)現(xiàn)作品的價值意義,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義。29文學風格6-301答:文學風格是指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在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和言語結構中所顯示出來的、能引起讀者持久的審美享受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5分,共20分30文學形象的特征是什么?3-138答:文學形象可以分為不同性質的形象,這樣,它們必然具有各自獨特的特征。然而它們作為文學形象,也具有各種文學形象都具有的總體特征。這種總體特征表現(xiàn)為:1文學形象的具體可感性文學作為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與其他意識形態(tài)不同,最明顯的特征是它以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為手段來實現(xiàn)其一切目的。2文學形象的藝術概括性首先文學形象往往通過個別概括一

43、般,通過偶然表現(xiàn)必然。還有以形象暗示和說明某種觀念和道理。由于意蘊的豐富性,也形成了文學形象概括方式的多樣性。由于文學形象多樣的概括功能,才使文學形象具有無限的表現(xiàn)力,成為文學藝術表現(xiàn)的中心環(huán)節(jié)。3文學形象的審美理想性文學形象,往往有一種妙肖自然的品格,文學形象已經不同于自然和生活中物象了。正確的審美理想總是通過個人因素存在的、符合社會開展趨勢的、表達時代精神的、與人類社會理想相統(tǒng)一的正面素質充分展現(xiàn)出來。4文學形象的審美屬性由于文學形象與審美理想的密切關系,這就決定了文學形象的審美屬性。文學形象必須是灌注了作家審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蘊,又具有審美價值的形象。因此是否具有審美屬性,便成了文學

44、形象與非文學形象的分水嶺。對文學形象審美屬性的理解也不能簡單化,應當注意到文學形象喚起的美感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31文學批評的方式有哪些?8-443答:我們從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西方當代的批評方法和馬克思主義批評方法這三個方面予以簡要介紹。一、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評、詮釋式批評和評點式批評。1、印象式批評這是感想式的鑒賞式的批評,或三言二語、點到即止,或以詩論詩、用形象比喻表達感受。中國古代的詩話詞話,大都屬于這種印象式批評。2、詮釋式批評這是以詮解詞句、闡釋原意為主的批評方法。我國歷來有注經的文化傳統(tǒng),?詩經?的注解即開詮釋式批評之先河。3、評點式批評即在原作上

45、加以批注、點評并與原作一起印行的一種批評方法,有題頭批、文末批、眉批、夾批、旁批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二、西方當代的批評方法西方當代的文學批評方法種類繁多。它們大都依據(jù)于某種文化思潮或文學理論,有自己的特色、合理性以及一定的局限與缺乏。1、英美新批評派批評也稱為本體論批評、文本批評、形式主義批評。20世紀20年代肇端于英國,四五十年代在美國批評界占統(tǒng)治地位。代表人物右休姆、理查茲、蘭索姆等人。他們主張作品中心論,反對浪漫主義表現(xiàn)論和傳記批評,認為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自足的情感與想象的世界。2、精神分析批評精神分析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它是奧地利精神病醫(yī)生弗洛伊德所開創(chuàng)。后來弗洛伊德把自己的理論

46、用于文學批評,由此形成一個批評流派。這派批評首先強調泛性欲主義,用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創(chuàng)作動機。3、神話原型批評作為批評方法,它起源于20世紀初英國的儀式批評,二次大戰(zhàn)后興盛于北美,并在英美新批評派后占據(jù)重要地位。這派批評首先對“神話給予寬泛解釋,認為它不僅指原始神話,而且包括現(xiàn)代用神話思維即超現(xiàn)實想象方式創(chuàng)作的一切作品。4、結構主義批評結構主義是20世紀重要的文化思潮與學術思想。結構主義批評認為,文學作品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是完整的自我調節(jié)的實體,是按語言規(guī)律組織起來的語言的產物。5、接受美學批評這派批評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德國,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爾,一般認為姚斯的論文?作為向文學科學挑

47、戰(zhàn)的文學史?為其開端。接受美學批評的宗旨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以讀者為中心,讀者決定一切。 6、女性主義批評又譯為女權主義批評。它的根本出發(fā)點是性別與社會性別,核心宗旨是反對傳統(tǒng)的男性中心主義的文化,是對傳統(tǒng)價值觀與文學批評傳統(tǒng)某種程度的顛覆與質疑。7、后結構主義批評又稱解構主義批評或消解式批評。它是在結構主義根底上開展起來的,又是對結構主義不滿和否認的產物。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德里達、后期的巴爾特、美國耶魯學派的德曼、米勒等人。后結構主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它的最大特征是反對和批判邏各斯中心主義?!斑壐魉挂饧凑Z言或定義,是關于正確說明每件事物是什么的本真說明。三、馬克思主義的批評方法馬克思

48、主義文學批評方法是歷史的觀點與美學的觀點相結合,是融合了歷史批評的美學批評。在馬克思主義批評方法中,歷史的觀點與美學的觀點是相互聯(lián)系、辯證統(tǒng)一的。它既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批評,又是作品藝術形式的批評;既是社會的、歷史的批評,又是文學的、審美的批評。恩格斯提出的“德國戲劇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同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的完美融合的要求與理想,充分表達了歷史觀點與美學觀點的統(tǒng)一性。32為什么說文學開展以社會開展為前提?9-462答:文學的開展離不開社會的開展,文學的開展以社會的開展為前提,同時又是整個社會開展的一個組成局部。1社會開展為文學內容開展提供根底集體神話、民間文學與

49、文人文學、民族文學和世界文學,都是文學在一定開展階段上表現(xiàn)出的不同社會屬性。它們隨著社會的開展而出現(xiàn),并反映著社會的現(xiàn)狀和變化。事實證明,社會開展為文學內容和性質的開展提供了根底,兩者呈現(xiàn)為同步關系。2社會開展為文學形式開展提供動力在文學開展史中,文學形式是隨社會的開展演變,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少樣到多樣、從萌芽到成熟完善的開展過程。3社會開展影響文學開展的機制社會開展影響文學開展是有它的運行機制的。也就是說,社會總是通過自己不同層次的結構變化以及一定的方式、途徑去制約文學的開展。33文學象征意象的藝術特征是什么?3-175答:文學象征意象是以表達觀念、哲理為目的,以象征為根本藝術手段的

50、具有荒唐性和審美求解性的藝術形象。它和典型、意境鼎足而居,也是到達藝術至境的高級形象形態(tài)之一。它的根本特征是:1哲理性這是文學象征意象的本質特征。文學象征意象作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便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對事物的哲理性觀念、意念,或者說是一種哲理性思考。2象征性這是文學意象根本表現(xiàn)手段。這里的“象征,是取狹義象征論。另有一種廣義象征論,認為一切文學藝術作品都是象征的。3荒唐性這是文學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象征意象的荒唐性可以從兩個層面上來理解。其一是指形象形態(tài)上的荒唐性。其二是指生活情理上的荒唐性。4求解性這是文學象征意象的審美特征。由于象征意象創(chuàng)造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哲理或觀念,那么對象征

51、意象藝術的審美過程,便形成了不斷追問、不斷求解的審美鑒賞的過程。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4、35小題各12分,第36小題14分,共38分34試述文學開展與社會開展的不平衡關系。9-469答:1馬克思又提出了物質生產與藝術生產不平衡關系的理論。所謂“不平衡關系,就是說藝術的繁榮與開展,并非總是與社會的一般開展、與物質生產的一般開展相一致,兩者之間并不總是按比例增長的,物質生產相對落后與藝術生產相對興旺的情況在文學史上時有發(fā)生。2馬克思認為:“關于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開展成比例的,因而也決不是同仿佛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根底的一般開展成比例的。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某些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有在藝術開展的不興旺階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說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的關系中有這種情形,那么,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開展的關系上有這種情形,就缺乏為奇了。困難只在于對這些矛盾做一般的表述。一旦它們的特殊性被確定了,它們也就被解釋明白了。3一方面藝術開展以經濟開展為根底,另一方面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又存在著不平衡關系,這看起來似乎互相矛盾。解釋這種情形的關鍵在于理解“特殊性,即要對一個時代文學開展所依賴的經濟條件以及其他方面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特殊性做出具體的分析。35意境的特征是什么?舉例說明。3-160答:文學意境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藝術至境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