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鰭養(yǎng)殖技術一、黃鰭的育種技術1、野生黃鰭苗種的挑選技術野生黃鰭苗種的挑選應注意以下幾點:1.1. 定大?。鹤匀粶囟认拢斯わ曫B(yǎng)商品鰭時間在5-6個月,增重2-8倍,一般在3倍左右居多。而年底只有規(guī)格在100克以上的個體才有較高的價格。所以4-5月份放養(yǎng)的苗種尾重應在30克以上,而且隨時間推退,選養(yǎng)苗種也需隨之增大,當年才能獲取較高的養(yǎng)殖效益。1.2. 知來源:黃鰭苗種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獲二種來源。人工繁育苗質量穩(wěn)定,但目前極少,難以滿足人工養(yǎng)殖的需要;自然水域捕獲野生黃鰭方法主要有籠捕、電捕、針釣、藥捕、針*和徒手捕捉等。其中只有籠捕苗種成活率高,而另外幾種方法所獲苗種成活率低。因此,挑選時
2、應先掌握苗種來源途徑。1.3. 看體色:常見的黃鰭品種有:深黃大斑鰭,該種鰭個體肥壯,體色深黃,背部和兩側分布不規(guī)則褐黑色大斑,大斑從體前端至后端在背部和兩側聯(lián)接成數(shù)條斑線;土紅大斑鰭,其體色土紅,尤以兩側較明顯,其它特征與深黃大斑鰭相似;淺黃細斑鰭,體色淺黃,斑點細密,不明顯,幾乎無斑線;青灰細斑鰭,體色青灰,身體上有點狀褐黑色斑點,但不形成斑線,人稱花鰭。實踐證明,前二種鰭生長速度最快,是人工養(yǎng)殖的最優(yōu)良品種。1.4. 查疾?。禾暨x鰭苗時常見有四種疾病:鰭體表有明顯紅色帶血塊狀腐爛病灶,為腐爛??;尾部發(fā)白,粘液脫落,為水霉??;頭大體細,甚至呈僵硬狀卷曲、顫抖,為體內寄生蟲?。桓亻T紅腫發(fā)炎突
3、出,為腸炎病。凡帶有該類疾病的鰭,選用時均應剔除。1.5. 探外傷:以口帶血有針眼,頭部及皮膚擦傷,腹部皮膚磨傷,身體有*眼等常見。腹部磨傷,如果腹部不朝上較難發(fā)現(xiàn),應注意檢查。如將黃鰭倒入3%5%的食鹽水中,受傷個體會立即竄跳起來,這類鰭也在淘汰之列(但也有部分特別敏感的健康鰭會竄跳,應檢查外表,仔細辨別)。1.6. 試力量:健康鰭,手抓時感覺鰭體硬朗并有較大的掙逃力量;手抓即著,柔軟無力,兩端下垂者為不健康鰭。1.7. 摸粘液:病傷和中毒黃鰭,全身或局部粘液脫落或減少,手抓無光滑感或光滑感不強,或粘液明顯脫落。黃鰭一旦失去屏障作用的粘液就不能存活。1.8. 觀敏感:將黃鰭倒入淺水的盆中,游
4、姿正常,稍遇聲響或干擾,整盆黃鰭會因忽然受驚抖動而出水響聲,說明黃鰭敏感健康。那些浮頭”,肚皮朝上的屬不健康個體,應剔除。2、有關黃鰭苗種的運輸技術2.1、黃鰭的呼吸機理稚鰭具有胸鰭和鰭褶,上有許多毛細血管,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后來胸鰭和鰭褶退化消失,魚燃基本退化,燃耙上僅留一點痕跡,不能獨立在水中呼吸,主要依靠口腔、咽喉呼吸,即豎直前半段身體,吻端伸出水面呼吸,所以空氣中含氧量不能太低。當然,黃鰭在冬眠期其皮膚(側線孔)和泄殖孔也能承擔微呼吸。當水質惡化、混濁或受外界驚擾時,黃鰭前鼻只呼不吸,后鼻則吸而不呼,所以水中溶氧量也不能太低。其它魚類在溶氧量小于2mg/L水中難成活,運輸時要充氧運輸,
5、而黃鰭可以在溶氧量0.51mg/L的水中成活。另外,黃鰭生命力強,喜歡群聚成團(尤其是小鰭)。這些給黃鰭運輸帶來了便利,但運輸密度也不能太高。雄鰭伸出水面呼吸頻率較高,雌鰭較低,小鰭甚至不到水面吞吐空氣。試驗證明:黃鰭耗氧率與個體大小、環(huán)境溫度高低及晝夜節(jié)律交替有關,體重20105g的黃鰭,在25C27C的室溫下,平均耗氧率為63.6414.46mg/kg?h,個體越小,耗氧率越高;從10C25C耗氧率隨溫度升高而增高,而在25C35C,耗氧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黃鰭晚上的耗氧率平均比白天高26.99%。這些為黃鰭運輸提供了定量依據。2.2、短途運輸即運輸路程小于50公里的運輸。一般采用濕潤法運
6、輸,比較省事,成本低。運輸容器有木箱、木桶、麻袋口編織袋等,為了保持濕潤,底部可鋪墊一層濕草或濕蒲包或粘泥甚至雞蛋清,防止鰭體摩擦受傷。使用木箱、木桶、算筐裝運時,還要在四周和蓋上打洞,以便通氣。要避免陽光直射,夏季運輸時還要注意降溫,經常在桶蓋、箱蓋上放上冰塊,盛放密度不宜超過40kg/平方米。當然采用帶水運輸法效果更好,盛放密度可達50kg/平方米,但成本較高,比較費事。2.3、中途運輸路程在50500公里之間,一般采用帶水運輸法運輸。運輸容器有木桶、帆布袋、水缸、泡沫箱、鐵皮箱等。鰭與水重量比為1:1,天氣炎熱時將冰塊放在網蓋上,使融化的冰水滴入水中逐漸降溫。同時按黃鰭重量10%的比例放
7、入泥鯽;,促進黃鰭活動并使容器內氧氣有所增加。潑灑慶大霉素4萬單位/L或金霉素10g/立方米,并放入一些柔軟的水草。盛放密度不宜超過40kg/平方米。2.4、長途運輸長途運輸路程大于500公里,運輸時間要12天,距離遠,時間長,風險大,要嚴格掌握好運輸時間、溫度和密度,其要領如下:2.4.1運輸工具運輸容器有木桶、泡沫箱、鐵皮箱等。一般用泡沫箱效果較好,成本低,重量小,能堆放,易于保溫。泡沫箱規(guī)格以50cm40cm25cm較好,規(guī)格太大,搬運不方便,泡沫箱易壞;規(guī)格太小,占用空間太大,操作費事。當然,還可按運輸工具(面包車、農用車等)的具體尺寸適當加以調整。泡沫箱內墊以塑料薄膜,以防滲水;蓋上
8、等距離打幾排洞,以便透氣。2.4.2饑餓運輸前一定要讓黃鰭在水泥池、塑料盆、薄膜圍隔池等暫養(yǎng)池中饑餓12天,使其腹部排空。2.4.3高密度鍛煉在23天內逐日增加盛放密度,直到10kg/平方米,讓黃鰭逐步適應高密度環(huán)境,期間不要喂食,并勤換水。2.4.4梯級降溫黃鰭運輸溫度在10C15C較好。如果溫度較高,一定要梯級降溫,即每次放入較前一次低2C3C的水中浸泡1030min不等,隨著浸泡次數(shù)的增加而縮短浸泡時間,直到水溫降到10C15C。2.4.5嚴格控制運輸密度每箱放鰭種不宜超過10kg,要求黃鰭的高度小于15cm,鰭與水的重量比為1:1,并按照溫度和黃鰭規(guī)格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大鰭種密度較大
9、,小鰭種密度較低;溫度高時密度較低,溫度低時密度較高。2.4.6容器內放好魚巢和冰塊魚巢用消毒過的塑料袋較好,可起到隔離黃鰭和在運輸途中支撐黃鰭身體的作用。水草因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氣,在長途運輸中最好不用。冰塊勿直接放置,用飲料瓶裝滿水在冰箱內凍成冰以后放入泡沫箱中,并稍旋松瓶蓋讓冰水緩慢滴出逐漸降溫,每個泡沫箱可放2瓶。灑入惡喳酸1g/立方米或慶大霉素4萬單位ZLo然后將處理好的鰭種放入容器中,蓋上蓋子,并用膠帶包扎作好標簽或記號。2.4.7運輸時間一般在早晨或晚上起運,最好趁陰雨天運輸。2.4.8換水和分池運輸途中看水質和氣溫情況,可以換12次水。到達目的地后要及時消毒分池,飼補復合維生素
10、和增強免疫力的中藥如金銀花、黃芷、茯苓等.3、黃鰭的選種技術黃鰭和品種很多,大體上可分為黃、白、青、赤、黑幾種,其中生命力最強的是青、黃兩種,脊側和勁部黃色的也為優(yōu)良。為了確保養(yǎng)殖產量高效益,在發(fā)展黃鰭養(yǎng)殖生產上要逐步做到選優(yōu)去劣,培育和使用優(yōu)良品種。(1) 苗種的來源。目前鰭魚的來源主要靠采捕或購買天然幼鰭。春天,氣溫回升是捕捉鰭種的最好季節(jié),其他季節(jié)可利用黃鰭夜間覓食的習性來捕捉。捕苗一方法以鰭籠誘捕和手捉為好。此外,撈取黃鰭受精卵,進行人工卵化,培育黃鰭苗,也是一個好辦法。(2) 苗種的質量。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可作為苗種。那些用鉤捕受傷的,放養(yǎng)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長也相當緩慢。因此
11、,一般不宜選用。在捕捉鰭魚種苗時,不要用鐵絲鉤傷鰭魚。如在市場上購買,則不能買用糖精、火湯喂過的鰭苗。(3) 苗種規(guī)格。苗種規(guī)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為宜。這種規(guī)格的苗種整齊,生活力強,放養(yǎng)后成活率高,增重快,產量高。4、黃鰭產卵孵化管理六措施養(yǎng)黃鰭,種苗是關鍵,因黃鰭繁殖技術難度較高,筆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黃鰭苗的實踐經驗,歸納如下6條,供參考。(1) 選好場地。在黃鰭養(yǎng)殖池里要種植水浮蓮、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塊、磚頭、模擬自然生態(tài)形式,以利其產卵。(2) 調好水質水位。親黃鰭養(yǎng)殖池水,必須是無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堿度PH值應在6.2-7.8之間為宜,水位深20厘米30厘米,新
12、建的水泥池還要進行脫堿處理,經常用1PPm2PPm漂白粉消毒。(3) 放養(yǎng)密度要適當。親黃鰭個體要適中,親黃鰭必須提選體質強壯、大小適宜的個體,太小做親鰭,產卵量差,孵化率低。最好選擇100克-150克的黃紹做產卵親鰭最佳,黃鰭雄雌比例約1:34,放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放親黃鰭10條左右。(4) 投喂飼料要合理。親黃鰭繁殖季節(jié)4月一9月,要投喂蛋白質較高的飼料,如:魚漿、蚯蚓,再搭配親鰭全價配合詞料,性成熟的親黃繕經過高蛋白飼料投喂后一般5天-7天就會產卵,卯產在水草或石頭邊,只要是有白色泡沫為親蟹的產卵巢。(5) 掌握好水溫,孵化好黃鰭卵。產卵量一般每次約500粒,多者可達1000余粒。黃鋸產卵季
13、節(jié)每天早上要在親黃鰭池邊巡池,若發(fā)現(xiàn)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就輕輕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后膨脹到4毫米左右,孵化時間隨水的溫度高低約4夭-7夭,水溫25度時6天就全部孵化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溫28度經10天左右,體長達26毫米,卵黃囊還沒有完全消失,再經過7天-10天卵黃鰭就完全收完,就能攝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適當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經過35天左右幼鰭氏至5厘米-6厘米就可收入飼養(yǎng)池飼養(yǎng),必須大小分開投放。(6) 定時定量投喂。不論是產卵親黃鰭還是剛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時定量投喂,產卵親黃鰭每天投喂2次,早上8時左右,下午6時左右各投喂-次,每次按親黃鰭總體重的2%3%,幼苗每天投喂1
14、次,在下午5時-7時之間。這樣投喂有利于親黃鰭多產卵。5、黃鰭的雄化育苗技術黃鰭在雌性階段時的生長速率只有變成雄性階段的30%左右。在商品鰭的催肥中,采用提前雄化鰭苗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5.1、雄化對象。鰭苗自腹下卵黃囊消失的夏花期即可開始施藥雄化,此時進行雄化周期最短;單重達20克左右時的幼苗期開始雄化效果也較好,但用藥時間要長一些。單重達50克以上的青年期還可進行雄化,但需在入秋時開始進行;開春后還得補施10天左右效果才明顯。單重達100克以上時進行施藥,可加速向雄性逆轉,但產卵期不宜施藥。5.2、施藥方法。夏花施藥前2天不投食,第三天喂熟蛋黃時,先將蛋黃研成糊狀,按每2枚蛋黃加入含甲基睪
15、丸1毫克的酒精溶液2.5毫升,充分攪勻后投喂,投喂量以不過剩為準。連續(xù)投喂6天后,將蛋黃改用蚯蚓漿,喂藥量增加為每50克蚯蚓用2毫克(先以5毫升酒精溶解),連續(xù)投喂15天后即停藥。采取夏花施藥雄化后,一般不會有雌性鰭出現(xiàn)。為可靠起見,在單體重至10克左右時,還可施藥15天,藥量無須加大。如果是對單體重15克以上的幼苗進行雄化,用藥量為500克活蚯蚓拌藥3克。連續(xù)投喂一個月即完全雄化。5.3、注意事項。雄化對象以專育的優(yōu)良品種為佳,其單體年增重可達350克,野生種增重不太明顯,用藥量不宜過大,但可逐步增加允許量。投喂時食臺面積較平時要大些,以免先后爭食不均。雄化時間池內不宜施用消毒劑,但可施用生
16、灰,投放量可按5-20毫克/千克計,春秋為5-10毫克/千克,夏季為10-20毫克/千克。6、黃鰭快速育肥技術在每年冬季黃鰭市場銷售價格較高,尤其是大規(guī)格的鰭魚相當走俏,其銷售價每公斤高達70元左右。5月至11月是黃鰭育肥的黃金時期,選擇好育肥鰭苗;供應充足及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做好水質、控溫、投喂、防病等日常管理工作,通過6個月左右時間的育肥,黃鰭可增重35倍,鰭魚規(guī)格一般可達150克以上,其市場銷售價格高,經濟效益十分顯著。6.1、選擇鰭魚用于人工育肥的鰭苗,規(guī)格應稍大,單條體重應在3040克以上較好。一般可直接購買人工繁殖的商品鰭苗或收購當?shù)匾吧掫~。目前黃鰭的繁殖均采用自然繁殖”方式,由于
17、黃鰭繁殖的特殊性,目前國內尚沒有大批量繁殖培育的商品鰭魚苗提供,育肥的鰭苗來源主要是收購野生鰭魚。用來育肥的鰭苗應收購籠捕、水草聚捕、徒手捕捉、電捕方式捕捉的鰭苗。收購的鰭苗應避免捕鰭者不科學和長時間的貯存,以免引起鰭魚發(fā)燒、感冒或感染等,購回的鰭苗進行淘汰傷、殘、弱、病鰭后,先放入觀察池逐步使用鰭寶2號”;鱗寶新5號”、鰭寶新4號”和多種維生素;鰭寶6號”以及鰭寶1號”等藥物對黃鰭病蟲害進行防治處理,確保鰭苗健康后作為育肥對象。6.2、育肥飼料黃鰭吃食較少,但對蛋白質的要求較高,而且對蚯蚓、蠅蛆等具有特別的喜食性。廣泛利用豬糞、牛糞、雞糞等畜禽糞便,加入EM菌劑發(fā)酵后,大量養(yǎng)殖蚯蚓和蠅蛆。生
18、產出的無菌蚯蚓、蠅蛆,既迎合了黃鰭的喜食習性,為馴食提供了較好的動物餌料,同時又提供了廉價的高蛋白飼料,這樣可大大降低育肥成本,提高育肥利潤。其它動物性餌料還可選擇利用小魚蝦、田螺、河蚌、動物內臟等。育肥飼料采用動物餌料和魚飼料配合,不要使用單一的蚯蚓、蠅蛆等動物餌進行育肥,否則飼料轉化率較低,育肥周期增長而影響育肥較果。配合飼料采用動物餌料50%60%,魚飼料40%50%,濃縮料的用量占魚飼料的1%。魚飼料可直接購買鯉魚料、鰻魚料、江團料或蛙料等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飼料,加入蚯蚓等動物餌料、濃縮料和粘合劑加工成軟團或軟條飼料。具體法:把魚料粉碎,加入絞碎后的蚯蚓等動物餌料和濃縮料,再加入少
19、量粘合劑和適量水拌勻上機,用絞肉機(備3-5毫米???,根據黃鰭大小選擇使用)絞成細條狀的軟條飼料,稍晾一會兒,用手輕輕翻動,讓較長的條自然斷開即可。小規(guī)模養(yǎng)鰭可采用拌團的方式:粉碎的魚料加入切碎的蚯蚓等動物餌料,再加入濃縮料和少量粘合劑并加入適量的水拌成團即可。也可把動物餌料絞碎后加入粘合劑、濃縮飼料和適量的水調制成糊狀,然后把顆粒魚飼料直接倒入進行調制成團狀配合飼料,配合料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不宜久存。動物餌料較缺乏的,可利用有限的動物餌料進行鰭魚的馴食,然后逐步加入魚飼料,直至全部投喂魚飼料。飼喂黃鰭為了減輕勞動強度,我們可以先用動物餌料進行馴化,然后逐步加入魚飼料進行馴化,然后可以達到直接投喂魚
20、飼料。這樣我們可以先把魚飼料顆粒加入濃縮飼料和少量粘合劑后再澆入適量的水,直接灑入鰭池喂鰭。投量要適度,以在10分鐘內吃完較好,待鰭吃完顆粒料后,再投喂蚯蚓或蠅蛆等動物餌料。6.3、育肥管理6.3.1、分級飼養(yǎng):進行育肥的鰭苗要進行大小分級,個體差異達1倍以上的應分池進行飼養(yǎng),避免鰭魚吃食爭斗,造成受傷和造成鰭魚個體差異越來越大,影響育肥效果。分級應在大盆中或小池子中先放入與觀察池水溫相近的水,然后入分級篩,再倒入鰭魚并輕輕搖動篩子進行分級,切勿進行干篩。經分級后的鰭魚按每平方米1.5公斤的密度投放到育肥鰭池,到收獲時每平方米鰭池可出產成品鰭魚69公斤。6.3.2、飼料投喂:育肥期間溫度較高,
21、黃鰭采食量大,應供給充足的飼料。投喂做到四定”定時:讓黃鰭養(yǎng)成良好的采食習慣,每天投喂應準時,一般在大黑以前1小時左右進行投喂。定點:投料臺設在排水孔附近,便于觀察黃鰭吃食和健康狀況,也有利于殘余餌料的清除,以免污染水質。網箱養(yǎng)鰭,每4-5m2面積,剪去一團水草的水面部分作為投料點。定質:投喂黃鰭的飼料要穩(wěn)定,不要隨意更換飼料或更改飼料配方,以免引起黃鰭采食量降低或消化不良。定量:隨著水溫逐漸升高,黃鰭采食量逐步增大,投喂量應逐漸加大,一般隨著水溫逐漸升高,黃鰭采食量逐步增大,可增至鰭體重的68%,以滿足黃鰭快速生長的需要。投料后進行巡池觀看,若黃鰭池的飼料已基本吃完卻仍有黃鰭在外張望時,應適當進行補投。6.3.3、水質管理:育肥期間,黃鰭采食量大,排泄物多,水體易出現(xiàn)污染,一旦水質惡化,黃鰭采食時吃進了部分污水,同時有害物質滲入黃鰭的血液,引起黃鰭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年度新材料研發(fā)項目授信合同擔保與技術轉化
- 2025年度個人住宅防水施工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議2篇
- 2025年中國汽車發(fā)電機水泵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息肉癌變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國鏟膠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多信使觀測與分析-深度研究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承包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至2031年中國單軸步進電機控制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中高壓三葉羅茨風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雙級水環(huán)式真空泵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項目工地春節(jié)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廠安全培訓課件
- 紅色主題研學課程設計
- 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處理
- 裝置自動控制的先進性說明
- 《企業(yè)管理課件:團隊管理知識點詳解PPT》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二 軟文的寫作
- 英語詞匯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 《插畫設計》課程標準
- 高中英語名詞性從句講解
- 尤單抗注射液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