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_第1頁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_第2頁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_第3頁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_第4頁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公路交通運輸事業(yè)日益蓬勃發(fā)展,車輛擁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隨之呈上升趨勢。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終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實踐中較為常見。下面從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適用問題。行為人明知自己的違章行為千萬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離現(xiàn)場,就應當負刑事責任,而不論其在事故中責任的大小。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具體性質的認定。在刑法修訂之前,對此類案件的處理,理論上也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將這種情況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從生重情節(jié)處理,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認為行為人在肇事后見死不求,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轉化為故意殺人的條

2、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為成立故意殺人必須具備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條件。四、肇事者的認識錯誤對其罪責的影響。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場合,要令肇事者承擔故意的罪責,他對客觀方面構成的要件事實必須有認識,但是如果交通肇事者的認識與客觀情況不一致時,就產(chǎn)生了認識錯誤的問題,而此認識錯誤對肇事者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能產(chǎn)生影響并進而影響肇事者的責任輕重。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規(guī)定的適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兩種情況: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肇事者肇事后將受害者棄于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叢林、涵洞等。關鍵詞: 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 救助近年來,我國的公路交通運輸事業(yè)日益蓬勃發(fā)展,車輛擁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隨之呈上升趨勢

3、。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終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實踐中較為常見。這類案件如何處理,在理論上和實踐爭議較大,加上現(xiàn)行刑法在原刑法的基礎上對交通肇事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使這類問題的性質認定更為復雜。有鑒于此,本人結合本科階段所學知識及實踐,對交通肇事逃逸的問題進行粗淺的理論探討,以求教于刑法學界前輩。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適用問題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千萬了重大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懼心理,置傷者、死者于不顧,而逃離現(xiàn)場的行為。在刑法修訂之前,對此類案件的處理,理論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意見認為,逃逸只是量刑的加重情節(jié)應以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或全部責任為前提,如果肇事在事故中

4、被認為負同等以下責任,則不應追究刑期事責任,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其理由是參照1987年的通知精神:違反道路交通規(guī)章制度,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的,在具體分析事故發(fā)生的主客觀原因的基礎上,對于構成交通肇事罪、應負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的肇事者,應依照刑法規(guī)定追究其刑事責任。由此推定,若肇事者逃逸后,憑現(xiàn)場遺留痕跡能劃分事故責任的,仍根據(jù)其事故責任的大小來確定其是否應負刑事責任。另一種意見認為只要行為人明知自己的違章行為千萬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離現(xiàn)場,就應當負刑事責任,而不論其在事故中責任的大小。我贊同第二種觀點。原因如下:(一) 交通肇事逃逸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一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嚴重侵犯了交通

5、運輸安全及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調整的交通秩序。因交通肇事者不能及時歸案,難以查明事實真相,給司法機關偵破和查處交通肇事案件增加了難度,耗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增加了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二是加重了對被害人的危害后果。逃逸行為往往造成延遲傷者及時送診的時間,尤其是過往車輛和行人稀少時,有的被害人因送診過遲而喪失搶救機會,有的被害人因家庭困難無錢墊付治療費用,不能及時對癥下藥,造成不應有的后遺癥發(fā)生。此類事例并不少見。(二)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罪犯具有嚴重的主觀惡性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主觀的罪過在一定形式下可以反映其主觀危害性。而逃逸行為則是對其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的延伸。行為人造成他人人身傷

6、害和財產(chǎn)重大損失后逃離現(xiàn)場,對傷亡者棄之不顧,不履行對傷者的救助義務,其行為更充分的反映了其主觀惡性的程度遠遠大于一般肇事者,應當予嚴懲。(三)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我國刑法明文禁止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和應受處罰性在刑法修訂之前,通知只將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規(guī)定為從重量刑的情節(jié)。而修訂后的刑法則對逃逸行為另行規(guī)定了相應的量刑幅度。因而不應以行為人在事故中負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為前提。否則,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就無法追究刑事責任了。此外,有些肇事者歸案后往往避重就輕,推卸責任。而交通事故發(fā)生的瞬間往往是動態(tài)的,復雜的,造成取證困難,如果在偵察中需查明到底哪一方負主要或全部責任,往往給辦案人員帶來困難,

7、導致案件不能及時審結。二、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具體性質的認定在刑法修訂之前,對此類案件的處理,理論上也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將這種情況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從重情節(jié),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認為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見死不求,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這時行為人對被害人死亡所持有的心理狀態(tài)已由交通肇事罪時的過失轉化為間接故意,因而將其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從重情節(jié)處理不科學,而應定間接故意殺人罪。我認為,此兩種觀點均有討論的余地。第一種觀點錯誤的將一部分本應屬于故意殺人的行為納入了交通肇事罪的處理范圍。誠然,在司法實踐中,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后由于驚慌和害怕,對受害者的傷情,救助可能性以及受害者所處的狀況欠缺明

8、確的認識。因而也就形成不了對危害結果希望或放任的意志態(tài)度,對此種情況,依故意殺人罪處理顯失妥當。但是,也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當時的情況下,認識到受害者傷情較重,如果及時搶救,有可能防止結果的發(fā)生,而且,鑒于受害者所處的位置,第三者加以救助的可能性極小,認識到自己的不求助行為極有可能致受者與死地,但是由于害怕承擔罪責,放棄了保證結果不發(fā)生的意志努力而駕車逃逸,最終受害者由于得不到及時的救助而死亡。第二種觀點錯誤的將一部分本屬交通肇事的行為納入了故意殺人罪加以評價,從而有主觀歸罪之嫌。這種觀點片面的強調肇事者的主觀惡的心理態(tài)度,籠統(tǒng)的認為凡是此種情況,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一概的由過失轉化為故意,從而

9、怠于對不救助行為是否包含致受害者死亡的現(xiàn)實危險性做細致深入的分析。三、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轉化為故意殺人的條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為成立故意殺人必須具備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條件。從客觀方面看,肇事者實施了在應當救助且有救助可能性的情況下而不救助以致受害者死亡的行為。對此,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肇事者負有救助的義務。這是不作為犯罪成立的一個條件。如果一個人沒有作為義務那么他也不可能成為不作為犯罪。肇事者的救助義務是來自其先前行為的,即由于肇事者的肇事而使受害者的生命處于危險狀態(tài)。因此肇事者負有義務采取措施救助傷者。關于肇事行為引起的救助義務,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研究:(一)肇事者對受害者的

10、心理態(tài)度。這種救助義務必須產(chǎn)生于肇事者因過失致他人的生命處于危險狀態(tài)之中,如果甲是故意撞傷乙的,使其生命處于危險狀態(tài)的,這時如果期待甲對乙采取救助行為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如果甲故意撞傷乙后又對乙采取積極的救助措施應屬于故意犯罪的犯罪中止,說明甲犯罪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可以作為從寬處理的酌定情節(jié)。(二)肇事者無罪過撞傷他人,是否派生出救助義務。如:甲照章駕車,乙違章騎自行車,甲意外撞傷乙并使其嚴重失血,有生命危險。司機甲有無救助義務?我認為:此種情況不屬于交通肇事的范圍。因為交通肇事罪首先是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而發(fā)生的,而此種情況下,司機甲并沒有過失,所以并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其次,肇事者有救助的可能

11、性。因違章駕車致人重傷后,肇事者即居于保證受害者生命安全的地位。但是在客觀實際上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的情況下,肇事者并非不救助而是救助不能。所以,如果在客觀上對肇事者而言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則他無成立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斷有無可能性?我們認為,救助的可能性是交通肇事認定為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所以有無救助可能性,應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做出客觀的判斷,至于肇事者對這種可能性有無認識的問題,則屬于主觀要件研究的范疇。最后,肇事者的不救助行為對受害者的生命安危具有絕對的支配性。所謂絕對的支配性,是指如果肇事者不對受害者加以救助,其他人便無法加以干預,由此他對受害者的生命安危處于獨一無二的排他性保護

12、地位。總之,要認定肇事者的不救助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就必須綜合分析受害者的傷情,所處的狀況以及肇事者對作為的義務、救助可能性和受害者所處狀況的認識態(tài)度。四、肇事者的認識錯誤對其罪責的影響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場合,要令肇事者承擔故意的罪責,他對客觀方面構成的要件事實必須有認識,但是如果肇事者的認識與客觀情況不一致時,就產(chǎn)生了認識錯誤的問題,而此認識錯誤對肇事者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能產(chǎn)生影響并進而影響肇事者的責任輕重。在司法實踐中,肇事者的認識錯誤分為救助義務的錯誤、救助可能性的錯誤和對因果過程絕對支配性的錯誤。(一)、救助義務的錯誤。即救助義務存在而肇事者誤認為不存在。如甲撞傷乙,但是甲對此一無所知。對

13、此種錯誤,依事實錯誤的處理原則,一般可考慮依交通肇事罪處理。(二)、對救助可能性的認識錯誤。即肇事者肇事后,客觀存在著救助可能性,而他誤認為不存在。(三)、對因果過程絕對支配性的錯誤。即肇事者肇事后對于自己的不救助行為對受害者的死亡結果的發(fā)生的支配力產(chǎn)生了錯誤認識,這種肇事者的認識錯誤有可能影響肇事者的刑事責任。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規(guī)定的適用從司法實踐來看,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兩種情況:其一、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其二、肇事者肇事后將受害者棄于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叢林、涵洞等。對于第一種情況,肇事者是否成立故意殺人罪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第二種情況,肇事者主觀上存在故意,客觀上實話了對受害者的生死有決定

14、力的不救助行為,肇事者的行為完全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因此刑法第133條交通肇事罪所規(guī)定的第三檔刑的致命缺陷在于它將本屬故意殺人罪的不救助行為納入交通肇事罪加以評價,這于情、于法理是不相容的。但是,如果法律不是嘲笑的對象,而是裁判的準則的話,如何對這種缺陷立法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則是我們不容推卸的義務。對于此項規(guī)定,我國刑法學界主要有三種解釋:其一,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場合,事實上發(fā)生了第二次交通事故,顯然刑法將同種數(shù)罪規(guī)定了一個法定刑;其二、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兩種情形:1、肇事后畏駕車逃走,以致延誤搶救時機,引起被害人死亡;2、在倉皇潛逃時又撞死撞傷他人。其三、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交通

15、事故出現(xiàn)后,肇事者不及時搶救被害人,而是逃離現(xiàn)場,致使被害人搶救不及時而死亡。這是多數(shù)學者的見解。就上述前兩種觀點而言,我們傾向于把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理解為先行肇事行為的受害者,因為在司法實踐中,肇事后逃逸致電先行肇事的受害人死亡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對此在立法者看來,應在立法中加以規(guī)定,而那種發(fā)生二次交通事故的解釋恐怕不是立法者的意愿。就第三種見解而言,客觀的說,這種解釋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但是,這種解釋還是將一部分故意殺人行為包括在交通肇事罪中。我們認為,對該規(guī)定解釋時應把握以下三點:其一、應將故意殺人行為從中分離出來;其二、由于交通肇事罪的罪過形式是過失,該項規(guī)定亦應解釋為過失;其三、該項

16、規(guī)定是不作為的犯罪,其作為義務的根據(jù)是肇事者先行的肇事行為。綜上三點,我們認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它規(guī)定了過失的不作為犯,即肇事者肇事后,由于對救助義務、救助可能性以及不救助行為本身是否包含著致受害者死亡的現(xiàn)實危險性欠缺正確的認識而逃離現(xiàn)場,最終致使被害人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 參考文獻:1、199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3、劉家琛主編刑法(分則)及配套規(guī)定新釋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21頁;4、戴玉忠主編現(xiàn)行刑事法律司法解釋分解集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61頁、172頁;5、趙秉志主編新刑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