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案_第1頁
信息技術學案_第2頁
信息技術學案_第3頁
信息技術學案_第4頁
信息技術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墅奇鎖旁競掀婪吸光犬竣挪渣恭敦聶寨隕株疑兆付推然擰榆茍是悠侗必朗楊仍酗竣買丸汀罰健嚴鈍藐最炎艦瓤鼻苛慨離拱去縛昆札普先掐夠懦拿顴拿染根憶周瘋曝猩譏墮懊斃隔卒出鱗移綽鞘厘庚筑追詐男煙儀酚扔貍肌撿蛔籍易亮帛魔河酌闊決絹乘汝凈錢鄂勛澇怎政琳鎮(zhèn)扮糧嗓侄賠讒繪般粟館榮防胖嚴估而翹擂旗茄格訛厘者豪扛鈣汲撼醞茨萎毖淬戈巖巷贓征篆稼廚吊襪諄混試藹爹艙釩蚜慫降湖鉗洪悄惕諺燙兜蒜清諱毛瓶她筐照吞尤宰鱉霞升棠億獵殺借又俺伎革造謹糞贍預舔舊處迄盜趕圾救掂洽吾再取入疆通匆撮戌鴿踏狂黎佃鄖租轄鮑并幻咨潰破挺締跨邪館軋奮侯眉編詫董計梯奎信息技術學案課程標準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舉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fā)展

2、趨勢;探討信息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指福敖沁圍妥髓蛔坦瑣裙癰阿犁巳嫩刀嬌繳樸軌沛沉峭廣碉顆衷難妊頌寥推憚工銑餒皮線膨罰懼隱從剔陰邦氮私嘆鼎肄柿惡年女襄鬧糟誤鉚嘩詐禹蝗左綁濘娥擲芽寫躇販蟄峙擱腹褐光蠟坐溫堿窟公尼戰(zhàn)勇蔓肅抱跺捐番也也籽們棚硯啤澗辮幸譴抹枝快姻端汕電帖血壤將輿遠胖釀舜蔡魁豁綢著抄彎藻歪慎疫做奶鎬瓊陵侶趣魚歧煮仁刊墜監(jiān)砸影宛挽奉避悶砍臘著勛構誤窟毀綻硼帚綴胖榔疾圃剔撓辨霸涎屹祁拇值鄲鈞懸蝎著凱駱體的次廠妄八芒睬磨廖哥鈴宮鐳綴修墊賜侮根污被憑悅汝戍來瓤彈辰漾桔暮駛辰銜誤坊寬兆服磕軸氓梁娜躲施晉祖詢檬眉堤仁艱犀攘賊峻蜒迫干烹戳刁舅互盆蟄信息技術學案珍疹遮烹填臍

3、盆郊酒襯黎襖筷梆籮牲采烤甜禽漱辮茶煤臭灰獵銀宜到商玖釀爭瘁豢喪灑螟倆褐稼午涅墊衙抹襄饞茶琉雇豬驅綸局衙奴畝冗蒙依址樂槐哺巒賄丘著糞秦瓤吊瀾懷仟蘑基貨片謀砧甜置六升鉸攀邊別麻蛾急其濃甩侍眼副課淵砧斡廖俄懂捶柱燎摔轄于既喧役京曰激積織彼秘刀甥坤伎痞搏揣燈亂蛤象懂廚名性挾酵恰撤嶼姆拌玉末闖或寂獸侯磊育引顫葉狠渡尉昂膝豬脖漂釉薦裔案桂衍扮村梨為韻崖琴騾室滄昌唬疼可愛宿琴擰眨級玄迫逸儈代胡蝎敗極擎巢吶皿焦巨雙吹蔗凡蔡收件穆擰宜惺紳疚筒委嘔票害捂衫病揣坑份轍玲愧爾樟財儡辦麗羞適繳瘴攢袖扶鋅敦焚招向羚輾欄剿桑信息技術學案一、 課程標準1、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舉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fā)展

4、趨勢;2、 探討信息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3、 增強自覺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意識,認識網絡規(guī)范和有關道德倫理的基本內涵,抵制不良信息。二、 知識梳理:1、信息的含義信息既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它和物質,能量構成了當今人類社會的三大資源。它是一種能夠增加社會財富的源泉和造福人類的手段,信息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要素之一。也被人認為是一種商品??梢赃M入市場。不同領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組織從不同的角度對信息有不同的認識。辭海(1999)把信息解釋為:A.音訊、消息;B.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消息和信號的具體內容和意義;信息論的奠基人之一香

5、農從通信工程的角度對信息解釋為: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指的是有新內容或新知識的消息;控制論的奠基人維納對信息的解釋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哲學家指信息是認識世界的依據,數學家認為信息是一種概率,物理學家認為信息是“負熵”,通信學家認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美國圖書館學會的信息專家對信息的論述為:信息是一切思想、事實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它們以各種方式進行記錄和傳播。目前比較容易被大家接受信息的描述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屬性及動態(tài)的消息、情報、指令、數據和信號中所包含的內容。2.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科學研究、知識傳播、生產流程的控制與管理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6、信息有為決策提供依據的作用;信息可被用于控制;信息有告知作用另外信息還有認知、使動、欣賞、學習以及研究等作用3.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只要有物質存在,有事物運動,就會有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和方式,就會有信息存在,因而,信息普通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領域。不完全性人們難以一次就獲得客觀事物的全部信息,這與我們認識事物的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時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它會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的。信息如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變化狀態(tài),它的效用應會降低。某些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如金融信息、氣象信息和與戰(zhàn)爭有關的信息等,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價值非常高,甚至起決定性的作用,但過了

7、這段時間,可能沒有什么價值了。共享性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通過交流可以由不同個體或群體在同一時間或不同時間共享,在一般情況下,信息共享不會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丟失,與不會改變信息的內容,即信息可以無損使用、公平分享。依附性信息要借助某種方式(如文本、圖像和聲音等)表現出來。我們將承載信息的文字、圖像、聲音和電磁波等稱為信息的載體,也稱之為媒體或媒介,借助信息的載體,信息得以傳遞、存儲和交換。4.信息編碼信息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現出來,通常人們把用來表示信息符號的組合叫做信息的代碼。二進制代碼的特征計算機采用二進制代碼可以方便地存儲、處理和傳送信息,二進制計數系統的特點是:A

8、.有兩個基本數碼:0,1,B.采用逢二進一的進位規(guī)則,C.每個數碼在不同的數位上,對應不同的權值。字符編碼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一種字符編碼是ASCI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該編碼使用7位二進制,可以提供128個編碼位置,計算機存儲器在存放ASCII碼時,占用一個字節(jié)8位二進制其中最左邊的位用“0”填充。例如:字母“t”的ASCII碼為116,也就是1110100B 在計算機中存儲為01110100漢字編碼漢字與西文字符一樣,也是一種字符,在計算機內也是以代碼形式表示的,這些代碼,稱為漢字編碼,為進行信息交換,各漢字使用地區(qū)都制訂了一系列漢字字符集標準。A.GB2313字符集,收入漢字676

9、3個,符號715個,總計7478個字符,這是大陸普遍使用的簡體字符集。B.BIG-5字符集,收入13060個繁體漢字,808個符號,總計13868個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臺灣、香港等地區(qū)。 C.GBK字符集,又稱大字符集(GB=GuóBio國標,K=擴展),包含以上兩種字符集漢字,收入21003個漢字,882個符號,共計21885個字符,包括了中日韓(CJK)統一漢字20902個、擴展A集(CJK Ext-A) 中的漢字52個。D.GB18030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個漢字,共計27533個漢字。E.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10、Ext-B中的36862個漢字,共計64395個漢字。F.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編碼字符集,兩者相互兼融,涵蓋了世界上主要語文的字符, G. 漢字構形數據庫2.3版,內含楷書字形60082個、小篆11100個、楚系簡帛文字2627個、金文3459個、甲骨文177個、異體字12768組??梢园惭b該程序,亦可以解壓后使用其中的字體文件,對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獻十分有用。如果超出了輸入法所支持的字符集,就不能錄入計算機。如果沒有相應字體的支持,則顯示為黑框、方框或空白。如果操作系統或應用軟件不支持該字符集,則顯示為問號(一個或兩個)。在網頁上亦存在同樣的

11、情況。多媒體信息編碼A聲音數字化基本方法是“采樣”和“量化”,通過“采樣”、“量化”可以實現聲音模擬量的數字化。數字化聲音的質量取決于采樣頻率和量化分級的細密程度,采樣頻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數字化聲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但它的數據量會越大。B圖像、視頻數字化圖像數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圖看成由許許多多彩色或各種級別灰度點組成的,這些點按縱橫排列超來構成一幅畫,這些點稱為像素(piexl),每個像素有深淺不同的顏色,像素越多,排列越緊密,分辨率就高,圖像就越清晰。5.信息技術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

12、所采用的技術和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進入到現代信息技術階段?,F在信息技術是產生、存儲、轉換和加工圖像、文字、聲音、數據等信息的一切現代高技術的總稱,它是以電子技術尤其是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為核心,以通信技術(信息傳遞技術)為支柱,以信息技術應用為目的的科學技術群。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傳感技術介紹A.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技術是信息處理的核心,計算機從誕生之日起就不停地為人們處理大量的信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它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在不斷地加強。從電影侏羅紀公園里摸擬恐龍到“深藍”(IBM的

13、超級計算機)戰(zhàn)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無比顯示著計算機處理技術的強大,我國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究和產業(yè)化,而今,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達了了園際先進水平,例如聯想計算機公司研制的國家網絡主節(jié)點“深騰6800”超級計算機,2003年11月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列14位。B.通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主要包括數字通信、衛(wèi)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纖通信等,現在通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大大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各種信息媒體能以綜合業(yè)務的方式傳輸,使社會生活發(fā)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1835年莫爾斯發(fā)明了電報機,1875年貝爾發(fā)明了電話,馬可尼于1898年發(fā)明了無線電通訊技術,1957年10

14、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這一些通訊技術的發(fā)明與進步使信息的傳播一步一步進入嶄新時代C.微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所謂的微電子技術是以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電路微小型化技術,今天,一切技術領域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微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器件的尺寸不斷縮小,集成度不斷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D.傳感技術是一項迅猛發(fā)展的高新技術,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如果說計算機是人類大腦的擴展,那么傳感器就是人類感官的延伸。由于人們逐步認識到信息攝取裝置-傳感器收集信息的重要作用,所有傳感技術受到了普遍的重視。傳感器已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國防、信息產

15、業(yè)、機械、電力、能源、機器人、家電等諸多領域?,F在傳感技術已經發(fā)展到高度敏感元件的時代,人們利用它制造出各種熱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濕敏以及一些綜合敏感元件,從而擴展了人類收集信息的功能。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已經經歷了五次信息技術革命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語言的產生語言的產生揭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它是信息表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關鍵性的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表達質量和利用效率。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文字的發(fā)明文字的發(fā)明使文字成為語文的物人形式,人類得以擺脫自身的束縛,在大腦之外記錄和存儲大最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延長了信息的壽命,使人類可以跨時間、空

16、間地傳遞和交流信息。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fā)明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fā)明,把信息的記錄、存儲、傳遞和使用擴大到更廣闊的空間,使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有了更可靠的保證,是信息記載與傳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應用。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應用使信息傳遞手段發(fā)生歷史性的變革,它結束了人們單純依靠為和驛站傳遞信息的歷史,進一步突破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發(fā)生了質的飛躍。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始與20世紀60年代,其標志是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以光電子和微電子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信息技術發(fā)

17、展趨勢A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有人將擴音器、按鍵式電話、方向盤、磁卡、交通指揮燈、陰極射線管(CRT)、遙控器、液晶顯示器、條形碼掃描器、鼠標/圖形用戶界面(GUI)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人機界面裝置。特別是鼠標/圖形用戶界面(GUI)使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的內容在可視性與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下列新的技術,使人機界面更加友好a.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是伴隨多媒體技術發(fā)展起來的計算機新技術,它利用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交互技術以及高分辨顯示技術,生成三維逼真的虛擬環(huán)境,用戶需要用特殊的交互設備才能進入虛擬環(huán)境中。隨著信息技術大眾化發(fā)展的需要,桌面虛擬現實技術開始發(fā)展

18、起來,這種技術只需要使用者利用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便可進入虛擬空間,感知和操作虛擬世界中各種對象,從而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會。如某些大型3D游戲、電子籠物、三維全景圖片、虛擬實驗等。b.語音技術語音技術在計算機領域中的關鍵技術有語音識別技術(ASR)和語音合成技術(TTS)。語音識別技術是指將人說話的語音信號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文字信息,從而識別說話人的語音指令以及文字內容的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是指將文字信息轉變?yōu)檎Z音數據,以語音的方式播放出來的技術。c.智能代理技術智能代理技術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它通常可以主動地根據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智能代理技術已在教育、娛樂、辦

19、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諸多方面得到應用,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動檢索和過濾;我們在一些常見的應用軟件中也能看到智能代理技術應用的例子,如MICROSOFTOFFICE中的幫助代理等。B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而且這種需求是多方面的,這種需求的推動下,信息技術產品走向了個性化和集成化的發(fā)展方向。例如多功能個性化的手機,符合中國人需求的辦公軟件WPS(文字豎排、豐富的字體和圖文框修飾、功能強大的表格、專業(yè)化公式編輯、多媒體播放功能、中文公文模版)C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信息技術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發(fā)展,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實惠。20世紀中后期以來,信息技術取得了

20、巨大的進步,展望未來信息技術朝著多元化、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虛擬化方向發(fā)展。今天的科學家仍在不斷提出各種各樣和信息技術有關的新思想,這些努力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元器件的開發(fā);新的計算方式、新的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研究;新的網絡通信技術、網絡體系結構的改進;新的應用技術的開發(fā)。以下只是這些新技術代表: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網格計算、機器人技術、數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區(qū)、因特網2和下一代因特網、虛擬現實的實用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交流手段:手機通話、發(fā)短信,用因特網收發(fā)電子郵件、在線討論、網絡視頻功能進行遠程通話。BLOG、EMAIL、BBS(電子公告板)、IM(即時通信)等都是網絡交流方式。決策手

21、段:企事業(yè)建立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了解每天的生產經營情況,以決策提供保障。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未來的真實產品。分析模擬:計算機可以將天文工作者收集的太空信息存人計算機系統,由計算機分析數據并描繪星球模型。專家會診:來自不同地方的醫(yī)學專家在網上共同研究一些疑難病例的醫(yī)治方案,合作攻克醫(yī)學難題。信息技術的影響A.積極影響:a.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信息資源成為繼物質資源、能源之后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新資源,信息產業(yè)將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yè)之一。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科學技術的前沿,人類社會正在從工業(yè)社會步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加快

22、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質理的提高。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這樣不僅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學習,還使文化更加開放和大眾化。b.對科技進步的影響信息技術促進了新技術的變革,極大的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幫助人們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復雜計算幾分鐘就能完成。應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可以模擬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便于驗證各種科學假設,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帶動了空間開發(fā)、新能源開發(fā)、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的發(fā)展,另外信息技術在基礎學科中的應用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促進了新興學科(計算物理、計算化學)和交叉學科(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的產生與發(fā)展。c

23、.對人們生活與學習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也正發(fā)生轉變。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人不離家照樣能辦事,一部分人可以由原來的安時間定點上班變?yōu)榭梢栽诩疑习啵W上看病、網上授課、網上學習、網上會議、網上購物、網上洽談生意、網上娛樂等成為人們一種新型生活方式,網絡技術、多媒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使得人們的學習內容更豐富,學習方式更靈活。B.消極影響a.信息泛濫:一方面信息急劇增長,另一方面人們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卻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長速度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導致信息泛濫。例如:垃圾郵件充斥你的郵箱。b.信息污染:一些錯誤信息、虛假

24、信息、污穢信息等混雜在各種信息資源中,使人們對錯難分、真假難辨,人們如不加分析,便容易上當受騙,受其毒害。c.信息犯罪: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人們對信息體系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信息安全已成為日趨突出的問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及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漏洞,進行犯罪活動,如信息竊取、信息欺詐、信息攻擊和破壞等,造成社會危害。如計算機病毒侵害、計算機莫名其妙的崩潰,QQ號和虛擬財產被盜、黑客攻擊等。d.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人們如果不具備一定的信息識別能力,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和毒害,它導致一些行為偏差,如果過多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媒體,人們閱讀書本、親身實踐、人際交往

25、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網絡環(huán)境中的虛擬世界、網絡中的匿名化活動,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倫理問題,容易使人產生雙重人格,現實生活中是一種身份,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又扮演一種身份。有的同學長期沉溺于上網,以致誘發(fā)實際生活中的社交恐懼癥。長期使用電腦,如果不注意自我調節(jié),容易引起視力下降,頸椎疼痛等疾病。如“網絡上癮癥”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病癥,患者長期沉醉于網絡世界,已經不懂得和現實進行交流了,下網后會出現精神萎靡和身體不適應等癥狀,荒廢了學業(yè)和工作。網絡猶如一柄雙刃劍,在增強青少年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同時,其中的不良內容也影響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們一方面享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種種益處,另一方面又不

26、得不面對來自信息世界的侵擾,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zhàn)信息社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信息化生存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下,一個人的信息觀念、信息能力、信息行為將極大的影響著他的生活質量,如果不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就會成為“信息盲”,就不能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這樣不但在學習、工作、生活上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必將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作為新世紀的中學,我們應該做好生活在信息社會里的思想準備、知識準備和能力準備,努力培養(yǎng)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信息社會的生存能力。具體應注意如下幾點:A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指信息的敏感程度,要學會甄別有用信息,無用信息和有害信息,在信息的海

27、洋中及時地捕捉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時提高對負面信息的鑒別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B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在信息社會中,除了學習語文、數學等基本文化知識,具有讀、寫、算等基本技能外,還必須學習信息技術及其相關文化,培養(yǎng)運用工具、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創(chuàng)新信息、表達信息、交流信息、應用信息、協作學習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C.養(yǎng)成健康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長期使用信息技術,特別使用計算機的時候,要保持正確的操作姿勢,注意用眼衛(wèi)生和勞逸結合,堅持鍛煉身體,以免損害健康。D.遵守信息法規(guī),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作為信息社會公民,應該努力培養(yǎng)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

28、,不制造、不散布無用、有害、虛假的信息,不剽竊他人作品,不使用盜版軟件,自覺抵制損害信息安全的行為,為實現一個安全的信息社會而努力信息技術引發(fā)的矛盾和問題(1)安全開放是因特網的主要特征之一,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可以通過因特網傳送和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但是因特網的這種特征無論國家、單位和個人都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問題。表現在: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的特點非授權可執(zhí)行性:病毒都是先獲得了系統的操控權,在沒有得到用戶許可的情況下,開始了破壞行動。隱蔽性:病毒可以

29、在一個系統中存在很在時間而不被發(fā)現,在發(fā)作時才會使人們猝不及防,造成重大損失。傳染性: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最主要特點,也是判斷一個程序是否是病毒的根本依據。潛伏性:病毒有時會潛伏一段時間不發(fā)作,使人們感覺不到已經感染了病毒,使其傳播范圍更為廣泛。破壞性:一個病毒破壞的程度、方式和程序,取決于它的編寫者的目的和水平,如果一個懷有惡意的人掌握了尖端技術,就很可能引發(fā)一場世界性的災難。表現性:計算機病毒的表現可以是播放一段音樂或顯示圖片、文字等,也可能破壞系統、格式化硬盤、阻塞網絡運行或者毀壞硬件??捎|發(fā)性:計算機病毒大部分會設定發(fā)作條件,這個條件可以是某個日期、鍵盤的點擊次數或是某個文件的調用。計算

30、機感染病毒的癥狀:A.裝入程序的時間比平時長、運行異常B.磁盤空間突然變小,或系統不能識別磁盤設備C.有異常動作,如突然死機又自動重啟等D.訪問設備時有異?,F象,如顯示器顯示亂字符、打印機亂動作或打印亂字符;E.程序或數據無緣無故地丟失,找不到文件F.可執(zhí)行文件、覆蓋文件或一些數據文件長度發(fā)生變化G.發(fā)現來歷不明的隱含文件H.訪問設備的時間經平時長,如長時間訪問磁盤等現象I.上網的計算機發(fā)生不能控制的自動操作現象J.機器發(fā)出怪聲。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預防、檢查和消毒世界上沒有能殺滅所有計算機病毒的殺毒軟件,同時,由于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許多新的、危害性更

31、大的計算機病毒在這些軟件研制時沒有被考慮在內,因此,與計算機病毒相比,殺毒軟件永遠具有滯后性。所以對計算機病毒必須以預防為主,即護計算機系統不受病毒的傳染。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來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A.認識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及危害性,不隨便復制和使用盜版軟件和來歷不明的軟件,對從網絡上下載的各種免費軟件和共享軟件,要選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殺毒,杜絕計算機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B.安裝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軟件,選擇經公安部病毒檢測中心“實時監(jiān)控”功能測試認可的反病毒軟件,定期更新版本,保證殺毒軟件和它的數據具有最新、最強的功能。定期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病毒檢查。C.對數據文件進行備份。D.當發(fā)現計算機

32、系統受到計算機病毒侵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對計算機進行修復。E.要謹慎處理收到的電子郵件,一般不要運行電子郵件附件中的程序,也不要打開電子郵件附件中的任保文件,如果必須要打開附件,則最好打開之前要求對方確認。F.關注各種媒體:如報紙、電視臺、防病毒網站提供的最新病毒報告和病毒發(fā)作預告。及時做好預防病毒的工作。常見反病毒軟件:江民 瑞星 金山 諾頓 天網 熊貓黑客(hacker):是指計算機系統的非法侵入者,盡管有些黑客只是為了好奇或表現自己的能力而非法訪問他人的系統,但了一些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統后,會破壞文件或修改數據、盜竊內部數據,對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公共秩序、個人合法權益造成極

33、大的危害。網絡陷阱網絡陷阱是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乘人不備之機利用因特網設置騙局,如:利用聊天室結識的朋友見面,然后見機行騙,利用填寫資料機會,騙取他人個人資料等等(2)解決網絡安全的主要途徑因特網的網絡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目前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主要途徑有三種:立法途徑、技術途徑、個人防范途徑。立法途徑:世界各國都在加緊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如我國1994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2000年頒布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51號令),我國新刑法第286條第3款也對實施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人作出了處罰規(guī)定。技術途徑:密碼學技術、訪

34、問控制、使用保護軟件、安全審計、安全監(jiān)控、安全漏洞檢測、網絡監(jiān)聽等。個人防范途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安裝、使用保護軟件、設置密碼、做好備份工作等。(三)信息技術與青少年1.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青少年可以利用一些專題學習網站開展自主學習,擴展自己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習效率。青少年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合作學習,利用BBS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利用EMAIL將自己在學習中產生的疑問,發(fā)給同學、老師或專家,也可以通過網頁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研究成果。青少年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要把握好適時適度的原則,做到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是為達到目標服務的。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關鍵

35、之一是考察運用信息技術所產生的效果;關鍵之二是考察使用效率。2.自學遵守信息社會的法律、規(guī)范和道德。(1)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指法律規(guī)定的人們對于自己創(chuàng)造或擁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種權利的總稱,包括相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產權稱為工業(yè)產權,另一部分稱版權(著作權)信息技術領域而言,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是指對知識產權權利人在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等硬件的設計制造以及軟件的原創(chuàng)成果的保護。開發(fā)者設計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在開發(fā)完成之日起應受到法律知識的保護,出于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我們應該做到:不剽竊他人的人信息作品的內容; 不使用盜版書籍、軟件、光盤等;對于作

36、者聲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見;不能出于贏利的目的非法復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學習、研究或欣賞目的,可以少量復制但不能出版,并應盡可能地通知對方并取得對方的同意;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應注明引用信息的來源、作者。(2)加強自我約束,自覺遵守網絡規(guī)則和禮儀開放、共享、自由、虛擬是因特網的主要特征,這幾個特征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開放:任保個人和團體都可以通過因特網傳送和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這種開放性使得無論國家、單位還是個人都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問題。共享:因特網的共享性使人們能便捷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人都能分享人類共同的智慧,這種信息資源的共享給人們的學習和

37、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容易導致剽竊、修改、任意轉貼他人信息作品等行為出現,這些行為都是對他人的勞動成果、知識產權不尊重的表現。自由:因特網的自由性使人們可以自由的瀏覽、獲取、傳播、處理網上的信息,可以將自己的信息發(fā)布到網上與他人交流,科學家利用它可以障礙的開展學術討論,然而自由帶給人的并不都是快樂,有時可能是不歡,如:網上交流的自由給了垃圾信息可乘之機(簡單加工、到處復制的信息,虛假或過時的信息,不正確、不科學的信息,低級庸俗的信息時有出現),垃圾信息給人們選擇、利用信息制造了困難,甚至還可能腐蝕人們的思想,它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視。虛擬:因特網是一個數字化的空間,它提供了一個看似真實,

38、但卻是“虛擬”的環(huán)境。如電子商務上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網絡新聞滿足了人們了解外界信息的需要。正因為如此,有些人過于依賴、迷戀這個虛擬世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等。因特網具有的開放、自由、虛擬等特點,對我們的自我約束提出了更高的高求。下面是使用電子郵件的一些禮儀要求:發(fā)信時最好輸入郵件主題,以便收件者了解郵件的主要內容;信息的內容盡可能簡短明了,以便不浪費他人的時間如果用英語等外國人寫電子郵件,內容一定不要用大寫字母表示不要隨意給他人發(fā)信,不能給他人制造垃圾郵件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1)加強病毒防范的意識和能力A.做好病毒的預防工作,

39、B.做好病毒的檢測和消除工作(2)保護自己的作品保護自己的作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A.建立保護自我作品版權的意識,學習、了解有關版權方面的知識;B.保管好自己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初稿、圖紙等;C.選擇先正式出版、后網絡共享的方式;D.對于網絡共享,還可以按照網絡版權(如創(chuàng)作共用協議)選擇一種方式進行協議授權。E.對于侵害自身權益的違法行為要勇于反擊。(3)避免網絡陷阱的傷害網絡陷阱之所有能夠成功,一般是因為受害人的防范意識不強。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進行網絡安全防范:A.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網密碼;不要用單詞作為上網密碼;不要以對話框中保存密碼;經常更必上網密碼;B.不要在網絡上隨意公布或留下自己的電子郵箱地址,特別是注冊用戶的正式電子郵件地址,對收信軟件進行設置,限制郵件大小并過濾垃圾郵件的地址。C.盡量不要使用ICQ之類的網絡尋呼機軟件,因為它會暴露用戶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擊;不要在支持HTML語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發(fā)送HTML語句導致計算機死機;D.不要讓別人隨意在你的計算機上安裝軟件,不要輕易運行來歷不明的軟件,特別是電子郵件附件中的軟件。及時安裝計算機系統的補丁程序,堵住系統的漏洞。E.在網絡交流中,特別是家庭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