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_第1頁
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_第2頁
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_第3頁
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_第4頁
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醫(yī)內科學教學大綱(供參考)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西醫(yī)內科學(Internal Medicine)開課(二級)學院:曙光臨床醫(yī)學院課程性質:專業(yè)課 學分:7 分 學時:本課程總學時為102學時,其中課堂講授87學時,教學見習15學時前期課程: 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寄生蟲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授課對象:七年制本科(醫(yī)學專業(yè)、基礎專業(yè)、衛(wèi)生管理專業(yè)、醫(yī)藥結合專業(yè))、留學生本科、研究生(非醫(yī)學專業(yè))考核方式:考試 課程基本要求(或課程簡介):(中文) 西醫(yī)內科學是研究內科常見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診療技術的臨床專業(yè)課。高等中醫(yī)院校的西醫(yī)內科包括傳染病、內科、

2、腫瘤及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是現(xiàn)代醫(yī)學各臨床學科的基礎。通過本課程教學,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西醫(yī)內科學原理,掌握常見內科疾病的診斷、防治知識和技能。(英文)Course IntroductionThe course of Internal Medicine is a specialty clinical course, which investigates the regularity of diseases proce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diseases, and the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

3、ases commonly encountered by practitioners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course includes infectious disease, oncologic disease, medical disease, and neurologic disease, which are the fundamentals of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

4、dents should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theories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information and skill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大綱內容:一、前 言 【課程目的】在高等中醫(yī)院校講授“西醫(yī)內科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系統(tǒng)掌握中醫(yī)學理論和技能的基礎上,學會內科常見病的現(xiàn)代醫(yī)學診療知識,掌握必要的危重病搶救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適應中醫(yī)臨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醫(yī)學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互相滲透與利用,更好地發(fā)揮中醫(yī)優(yōu)勢,促進中醫(yī)藥學及中西醫(yī)

5、結合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學要求】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危重病的處理原則;教學方式除強調課堂講授的重要性外,更應加強實踐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盡量應用PPT、多媒體、模擬醫(yī)院電子化標準病人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臨床見習是鞏固理論學習的重要手段,更是掌握本課程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應當加以重視。二、教學要求和內容、方法 緒言【目的要求】了解西醫(yī)內科學的范圍,學習要求及方法?!窘虒W內容】西醫(yī)內科學的范圍和內容。學習要求及方法。西醫(yī)內科的進展?!窘虒W方式】講課第一篇 呼吸系統(tǒng)疾病第一章 支氣管炎【目的要求】1 了解急、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病理改變以及臨床的關系。2 掌握

6、急、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3 熟悉急、慢性支氣管炎的防治。【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感染、理化因素、過敏反應)、病理變化3 臨床表現(xiàn)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咳嗽、吐痰、肺體征4.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5. 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臨床表現(xiàn)、血象、X線檢查(2)鑒別診斷:流行性感冒、上感、肺炎、肺結核等6. 治療(1)抗菌藥物(2)對癥治療(3)中醫(yī)治療7. 預防第二節(jié) 慢性支氣管炎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改變:病因與感染、理化刺激及過敏有關,重點介紹吸煙的危害,長期反復發(fā)作可致本病。3. 臨床表現(xiàn):著重介紹“咳、痰、喘、炎”的臨床特征

7、。4.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血常規(guī),痰液檢查、X線檢查及療效判斷標準“。5. 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參照“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2)鑒別診斷:肺結核、支氣管哮喘以及肺癌等。6. 并發(fā)癥:肺氣腫及肺心病等。7 治療:對癥處理,抗菌藥物的應用,中醫(yī)藥治療。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章 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防治原則?!窘虒W內容】1. 概述2. 病因及發(fā)病機理:主要病因是慢性支氣管炎并發(fā)阻塞性肺氣腫,重點介紹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肥大及右心衰竭等

8、病變過程。3. 臨床表現(xiàn):代償期具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失代償期常有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癥狀和體征。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血液檢查、血氣分析、X線檢查、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5. 鑒別診斷(1)診斷:慢性肺、胸疾病史,臨床表現(xiàn)結合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2)鑒別診斷:風心病、冠心病等。6. 并發(fā)癥:肺性腦病、酸堿平衡失調等。7. 治療(1)改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人工呼吸器的應用,呼吸興奮劑的應用(2)控制心力衰竭:側重講述與一般心力衰竭處理的不同點。(3)并發(fā)癥的處理:如肺性腦病,酸堿平衡失調等的治療。(4)中醫(yī)藥治療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

9、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章 支氣管哮喘【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及其與臨床的關系。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掌握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處理?!窘虒W內容】1 概述2 病因及發(fā)病機理:病因與變態(tài)反應有關,致敏原分外源性,內源性二種,結合基礎知識,速發(fā)性變態(tài)反映以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粘膜充血,水腫,分泌增加為主要病理改變。3 臨床表現(xiàn):著重介紹哮喘的典型發(fā)作及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臨床特征。4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血常規(guī),痰檢、免役球蛋白檢查,X線及肺功能測定等。5 診斷及鑒別診斷。(1)診斷。(2)鑒別診斷:心源性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6 并發(fā)癥:肺氣腫,肺心病等。7 治療:著重介紹支氣管

10、解痙劑的應用及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處理。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四章 慢性呼吸衰竭【目的要求】1 了解呼吸衰竭的原因,病理生理及其與臨床的關系。2 掌握呼吸衰竭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掌握呼吸衰竭的處理及搶救措施?!窘虒W內容】1 慢性呼吸衰竭:病因及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2 成人型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因和發(fā)病機理,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預防?!窘虒W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五章 肺炎【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病理改變。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及中毒性肺炎的處理?!窘虒W內容】1 概述2 病

11、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改變:肺炎雙球菌、病理變化分四期及其形態(tài)學特點。3 臨床表現(xiàn):本病之典型癥狀及體征、中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血常規(guī),痰檢、X線檢查等。5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2)鑒別診斷:干酪性肺炎、葡萄球菌性肺炎及肺炎支原體肺炎。6 并發(fā)癥:休克、胸膜炎、心肌炎等。7 治療:(1)青霉素及其他抗菌藥物的應用。 (2)中毒性肺炎的處理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六章 肺結核【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及與臨床分型的關系。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掌握主要抗結核藥物的應用及大咯血的處理?!窘虒W內容】1 概述2

12、 病原體、抗酸桿菌。3 流行病學。4 發(fā)病機能及病理變化:肺結核的基本病理變化及分型。5 臨床表現(xiàn):著重介紹本病臨床常見類型的典型表現(xiàn)。6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痰液檢查、結核菌素試驗、X線檢查等。7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2)鑒別診斷: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癌及其他發(fā)熱性疾病。8 治療: (1)抗結核藥的應用。 (2)對癥治療 (3)手術治療9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七章 原發(fā)性支氣管廢癌【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分類。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窘虒W內容】1 概述2 病因:可能與吸煙、工業(yè)性致癌因素、工業(yè)廢氣和大氣污染有

13、關,重點介紹吸煙的危害。3 病理改變:根據(jù)發(fā)生部位分型,根據(jù)癌細胞分化程度及形態(tài)、轉移方式分型。4 臨床表現(xiàn):強調早期癥狀、著重說明咳嗽咯血及肺外癥狀的特點及其對早期診斷的重要。5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肺癌細胞檢查、X線檢查、放射性核素檢查等。6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強調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確診。(2)鑒別診斷:肺炎、結核、膿腫、轉移性肺癌等。7 手術治療。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八章 氣胸【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常見病因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氣胸的并發(fā)癥及其防治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常見病因(包括針灸差錯)及發(fā)病機理3 臨床表現(xiàn):介紹氣胸的

14、典型癥狀及體征4 X線檢查及對確定診斷的意義5 診斷和鑒別診斷6 并發(fā)癥:胸膜炎、胸腔積液、皮下幾縱隔氣腫等7 治療:著重介紹緊急簡易排氣法【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七章 原發(fā)性支氣管廢癌【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分類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可能與吸煙、工業(yè)性致癌因素、工業(yè)廢氣和大氣污染有關,重點介紹吸煙的危害3 病理改變:根據(jù)發(fā)生部位分型,根據(jù)癌細胞分化程度及形態(tài)、轉移方式分型4 臨床表現(xiàn):強調早期癥狀、著重說明咳嗽咯血及肺外癥狀的特點及其對早期診斷的重要5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肺癌細胞檢查、X線檢查、放射性核

15、素檢查等6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強調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確診(2)鑒別診斷:肺炎、結核、膿腫、轉移性肺癌等7 手術治療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篇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第九章 心力衰竭【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的診斷、鑒別診斷3 掌握本病的治療原則、急性肺水腫搶救【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1)基本病因(2)誘發(fā)病因3. 發(fā)病機理:重點講述神經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心肌肥厚等在心功能代償轉化為失代償時的各種病理生理變化4. 臨床表現(xiàn)(1)左心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腫)(2)右心衰竭(3)全心衰竭(4)心功能判斷5.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

16、斷(2)鑒別診斷: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肝腫大、水腫相鑒別6. 治療:著重介紹緊急簡易排氣法(1)消除病因和誘因(2)減輕心臟負荷:休息、控制鈉鹽攝入、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的應用(3)增強心肌收縮力:重點講述常用強心劑的臨床應用方法,簡介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藥物(4)急性肺水腫的搶救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章 常見心律失常【目的要求】1 熟悉心律失常的診斷方法2 了解各類心律失常的病因3. 掌握過早搏動、陣發(fā)性新動過速、心房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的診斷和處理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心律失常的診斷方法3. 過早搏動(1)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臨床表現(xiàn):癥狀、體征(

17、3)心電圖特征(4)治療4. 陣發(fā)性心動過速(1)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病因與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檢查治療:發(fā)作期治療、預防復發(fā)(2)室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病因與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檢查治療:發(fā)作期治療、預防復發(fā)5. 心房撲動和顫動(1)病因(2)臨床表現(xiàn)(3)心電圖檢查(4)治療:陣發(fā)性、慢性房顫的治療6. 房室傳導阻滯(1)病因(2)臨床表現(xiàn)(3)心電圖檢查(4)治療:病因治療、提高心率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一章 心臟驟停與復蘇【目的要求】1 掌握心臟驟停的診斷與緊急處理措施2 熟悉復蘇后處理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及病理生理3. 診斷4. 治療(1)

18、心肺復蘇(2)復蘇后處理【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二章 人工心臟起搏、心臟電復律和心血管介入性治療目的要求、了解、心臟電復律的作用機制、適應癥、方法、并發(fā)癥、了解心臟介入性治療的定義、內容教學內容、人工心臟起搏的作用機制、臨時起搏的適應癥、永久性起搏的適應癥、臨時性起搏及永久性起搏的起搏方法及手術時及手術后的并發(fā)癥、心臟電復律的作用機制、適應癥、禁忌癥、操作方法、并發(fā)癥。經皮穿刺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的適應癥、禁忌癥、并發(fā)癥。經皮穿刺腔內冠狀動脈內支架安置術的適應癥、禁忌癥、并發(fā)癥。射頻導管消融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并發(fā)癥【教學方式】自學第十三章 風濕熱和風濕性心臟病 第一節(jié)

19、風濕熱【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病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防治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病理:本病是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所引發(fā)的一種變態(tài)反應。病理改變主要為全身結締組織的炎性改變,可分為變性滲出期、增殖期和瘢痕期3. 臨床表現(xiàn):可有發(fā)熱、關節(jié)炎、心臟炎、皮下結節(jié)、環(huán)形紅斑及舞蹈癥等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咽培養(yǎng)、血沉、抗“O”、C反應蛋白、粘蛋白及心電圖檢查等5.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建議采用1984年再修訂的Jones標準和說明(2)鑒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結核變態(tài)反應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和病毒性心肌炎等6. 治療(1)一般治療:消除鏈球菌

20、感染(2)抗風濕治療(3)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節(jié) 風濕性心臟病【目的要求】1 了解各瓣膜病的病因和病理2 掌握二尖瓣病變和主動脈瓣病變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防治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病理:分別以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例,講述風濕熱等引起慢性心瓣膜損害的機理:重點講解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3. 臨床表現(xiàn):結合病理生理變化來闡明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癥狀和體征4. 特殊檢查:X線、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5. 并發(fā)癥: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和動脈

21、栓塞6. 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2)鑒別診斷:乳頭肌功能失調等7. 治療(1)代償期的治療(2)失代償期的治療(3)外科手術治療:講解手術指征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四章 高血壓病【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掌握高血壓病的治療原則及急救處理【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內分泌、攝鈉過多和遺傳因素等均參與發(fā)病過程3. 臨床表現(xiàn)(1) 一般征象:頭痛、頭暈、失眠、乏力等(2) 并發(fā)癥表現(xiàn):心、腦、腎受累時的相應表現(xiàn)(3) 臨床分型;緩進型高血壓病和急進型高血壓病作扼要介紹(4)

22、特殊類型高血壓2.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尿常規(guī)、血脂、腎功能、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和眼底檢查等3. 診斷與鑒別診斷(1) 診斷:參照1979年全國心血管流行病學及人群防治座談會制定的診斷標準(2) 鑒別診斷:腎實質病變、嗜鉻細胞瘤等4. 治療:降壓藥物的選擇和應用,高血壓危癥處理5.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五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掌握心絞痛的防治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教學內容1 概述:關于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命名。缺血性心臟病的定義和分類。本章只講述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2 病

23、因和發(fā)病機理:由于冠狀循環(huán)改變引起冠狀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機理3 臨床表現(xiàn)(1) 心絞痛:重點介紹典型心絞痛部位、性質、放射部位、持續(xù)時間、誘因、緩解方式等。心絞痛的分類(2)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特點,胃腸癥狀,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時的癥狀和體征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血沉、血脂、血糖、血清酶、肌紅蛋白、肌凝蛋白輕鏈、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放射性核素等檢查5 診斷與鑒別診斷(1) 診斷:參照197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2) 鑒別診斷:主要為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與急腹癥的鑒別6 治療(1) 心絞痛的治療(2) 急性心肌梗死的搶

24、救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七章 病毒性心肌炎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防治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病理:講述本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和病理解剖3 臨床表現(xiàn)常見癥狀與體征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血常規(guī)、血沉、血清酶、免疫球蛋白、心電圖、X線檢查和病毒分離等5 診斷與鑒別診斷(1) 診斷:參照1987年全國心肌炎、心肌病專題座談會制訂的診斷參考標準(2) 鑒別診斷:風濕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原發(fā)性心肌病6 治療:休息、促進心肌代謝藥物、控制心力衰竭、糾正心律失常和調節(jié)免疫功能等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

25、三篇 消化系統(tǒng)第十七章 胃炎目的要求1 了解胃炎的病因及病理特點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了解用藥原則及預防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 急性胃炎1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病理3 臨床表現(xiàn):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4 診斷5 治療6 預防第二節(jié) 慢性胃炎1 概述2 病因病理:病因可能與理化因素、細菌因素、中樞神經功能失調,膽汁返流,免疫因素有關(包括幽門螺桿菌)病理分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1 臨床表現(xiàn)2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胃液分析,胃鏡檢查及X線檢查等3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消化性潰瘍、胃癌、慢性膽囊炎4 治療a) 一般治療b) 對癥治療c) 其他治療5 預防【教學方

26、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章 消化性潰瘍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并發(fā)癥及處理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于發(fā)病機理可能與胃酸及胃蛋白酶增多、精神神經因素、胃黏膜屏障降低因素、幽門螺桿菌其他如各種內分泌因素等(3) 臨床表現(xiàn)1 癥狀:重點介紹上腹部疼痛的特點和規(guī)律2 體征4實驗室檢查與其他:胃液分析、胃鏡檢查、X線檢查、糞便隱血檢查等5并發(fā)癥: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6診斷與鑒別診斷(1) 診斷(2) 鑒別診斷:胃癌、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膽囊炎與膽結石、鉤蟲病、胃泌素瘤7治療1 一般治療2 藥物治療3 并發(fā)癥的處理

27、4 中醫(yī)藥治療8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十九章 胃癌目的要求1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其與臨床的關系2掌握本病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3了解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a) 概述b) 病因與發(fā)病機理:病因可能與遺傳、飲食、環(huán)境因素或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惡性貧血等疾病有關病理:大體形態(tài)為彌漫浸潤型、潰瘍型、腫塊型;細胞形態(tài)學分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實質性癌。轉移途徑為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直接轉移、移植轉移c) 臨床表現(xiàn):上腹部不適、食欲不振、消瘦、惡心、嘔吐、嘔血或黑便、腹部腫塊、淋巴結腫大、腹水、惡病變等d) 實驗室檢查與其他:血液檢查、糞便隱血檢查、胃液檢查、X線鋇餐檢

28、查、胃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B超檢查、血清檢測癌胚抗原(CFA)等e) 診斷與鑒別診斷i. 診斷ii. 鑒別診斷:胃潰瘍、慢性胃炎、臨近器官的腫瘤f) 治療i. 外科手術療法ii. 內科療法iii. 中醫(yī)藥治療g)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章 潰瘍性結腸炎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2 掌握各種慢性腹瀉的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方法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病理:本病病因不明,與自身免疫、神經精神因素、感染有關病理主要為直腸和乙狀結腸的黏膜充血、水腫、出血及潰瘍等3 臨床表現(xiàn):以腹瀉為主,排出含有黏液、膿血的糞便。腹部壓痛及腸鳴音亢進4 實驗室檢查與其他:大便

29、常規(guī)、大便細菌培養(yǎng)加敏測、血沉、乙狀結腸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X結鋇劑灌腸檢查5 診斷與鑒別診斷1 診斷2 鑒別診斷: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結腸過敏、腸結核、結腸癌、血吸蟲病、局限性腸炎等6 治療1 一般治療2 藥物治療3 手術治療4 中醫(yī)藥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一章 肝硬化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與臨床的關系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并發(fā)癥及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本章著重介紹門脈性肝硬化2 病因病理:病因:病毒性肝炎、營養(yǎng)障礙、酒精、循環(huán)障礙、其他3 臨床表現(xiàn):包括肝功能代償和肝功能代償不全期。肝功能代償不全期可出現(xiàn)肝功能減退

30、和門靜脈高壓兩組表現(xiàn)4 實驗室檢查與其他a) 實驗室檢查:肝功能檢查、免疫學檢查、腹水檢查b) 食管及胃底靜脈的鋇劑造影檢查c) 內窺鏡檢查:胃鏡、腹腔鏡d) B型超聲波檢e) 放射性核素檢5 并發(fā)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原發(fā)性肝癌、感染6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與慢性肝炎、原發(fā)性肝癌、消化性潰瘍大出血、胃癌、糜爛性胃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腎炎、結核性腹膜炎等鑒別7 治療a) 一般治療b) 藥物治療c) 腹水的治療d) 并發(fā)癥的治療e) 中醫(yī)藥治療f)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二章 原發(fā)性肝癌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原因、病理。(2) 掌握

31、本病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可能與肝炎、肝硬變、黃曲霉素等致癌化學物、寄生蟲病、遺傳、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有關。(3) 病理。(4) 臨床表現(xiàn):出現(xiàn)時已屬晚期,可有肝區(qū)疼痛、肝臟進行性腫大、黃疸、發(fā)熱及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瘦、乏力、水腫、進行性貧血等。(5) 實驗室檢查與其他:i. 實驗室檢查、甲胎蛋白、血清酶測定。ii. B型超聲波檢查。iii. CT檢查。iv. X線肝血管造影。v. 數(shù)字減硬肝動脈造影(DSA)vi. 放射性核素:67鎵肝掃描。113銦肝血池顯影檢查。vii. 核磁共振顯象檢查(MRI)等。(6)

32、診斷與鑒別診斷:i. 診斷ii. 鑒別診斷:轉移性肝癌、肝膿腫、肝硬變,其他上腹部腫物。(7) 治療早期手術切除,中晚期采取綜合治療措施。(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 第二十三章 急性胰腺炎 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其與臨床的聯(lián)系。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與病理:病因有膽道疾病、十二指腸乳頭臨近部位的病變、胰管梗阻、飲食不當、感染、手術和外傷等。病理分間質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3 臨床表現(xiàn):持續(xù)性上腹部劇痛、惡心、嘔吐、發(fā)熱、黃疸、休克等。4 實驗室檢查與其他:血尿淀粉酶測定等生化檢查及B型超聲波檢查、C

33、T檢查。5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消化性潰瘍穿孔、膽結石及急性膽囊炎、急性腸梗阻。6 治療:a) 一般治療。b) 藥物治療。c) 抗休克治療。d) 手術治療適應癥。e) 中醫(yī)藥治療。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四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目的要求1 熟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見病因。2 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及治療。教學內容1 病因2 臨床表現(xiàn):包括失血性休克。3 診斷:出血的診斷、病因診斷。4 治療:一般急救措施、止血措施、失血性休克處理。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四篇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第二十五章急性腎小球腎炎目的要求1 了解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

34、因、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2 掌握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方法。 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變化:感染與免疫反應、腎小球彌漫、增值性炎癥。3 臨床表現(xiàn):血尿、少尿、水腫、高血壓。4 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查、補體測定等。5 診斷和鑒別診斷:(1)診斷:病史、癥狀、尿異常、補體。(2)鑒別診斷:其他原因所致腎小球疾病鑒別。6 治療:一般治療、對癥治療、治療感染灶、中醫(yī)藥治療。7 預防第二十六章慢性腎小球腎炎目的要求了解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掌握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熟悉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方法。教學內

35、容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變化:急性腎炎或其他腎小球疾病遷延,腎小球硬化,腎小管委瑣、間質纖維化。3 臨床表現(xiàn):水腫、高血壓、尿異常、腎功能損害。 分型:普通型、腎病型、高血壓型、急性發(fā)作型。4 實驗室及特殊檢查:尿液及血液檢查、腎功能、腎活檢。5 診斷和鑒別診斷:與腎盂腎炎、原法性高血壓、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癥相鑒別。6 治療:一般治療、對癥處理、免疫抑制劑、中醫(yī)藥治療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七章腎病綜合征 目的要求了解腎病綜合征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掌握腎病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熟悉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教學內容定義、分類及常見病因,發(fā)病原理。原

36、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五種病理類型(簡介)臨床表現(xiàn):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水腫及高脂血癥。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不同病理類型的臨床特點。并發(fā)癥: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腎功能衰竭、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診斷和鑒別診斷:與其他以腎病綜合征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鑒別??偟闹委熢瓌t,一般治療,利尿對癥治療及特殊免疫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環(huán)磷酰胺的作用原理、適應癥、給藥方法、注意事項及藥物副作用等)。降脂和抗凝治療。決定腎病綜合征預后的因素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二十八章尿路感染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原體、感染途徑、發(fā)病機理及病理變化。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

37、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方法。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與發(fā)病機理、感染途徑、誘發(fā)因素及病理變化,著重介紹大腸桿菌感染及感染途徑在發(fā)病上的意義。3 臨床表現(xiàn):急性“尿路感染”著重介紹發(fā)熱等全身癥狀及尿路刺激癥狀。慢性“尿路感染”著重介紹慢性腎盂腎炎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4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及菌落技術、血常規(guī)、腎功檢查、X線腎盂造影等。5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泌尿系結核及結石、慢性腎炎等。6 治療:抗菌藥物在急、慢性尿路感染上的應用,中醫(yī)藥治療。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章 急性腎功能衰竭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38、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腎前性、腎性、腎后性3 臨床表現(xiàn):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4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腎功能、血生化、其他。5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根據(jù)病史、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等。b) 鑒別診斷:慢性腎衰、腎小球疾病所致急性腎衰、急性間質性腎炎 6 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各期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第三十章 慢性腎功能衰竭目的要求1.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尿毒癥的處理措施。教學內容1.概述2.病因和發(fā)病機理。3.臨床表現(xiàn):各系統(tǒng)中毒表現(xiàn),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39、4.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腎功能、血生化、其他。5.腎功能分期。6.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根據(jù)病史、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等。b) 鑒別診斷:注意對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消化道癥狀、貧血、出血、昏迷等鑒別。7 治療一般治療、飲食療法、糾正水電質及酸堿平衡、對癥處理、血液凈化療法、腎移植、中醫(yī)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五篇 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疾病第三十一章 貧血目的要求1 了解貧血的基本分類方法及常見貧血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卻鐵性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常見貧血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 貧血概述1 貧血的分類:a) 根據(jù)紅細胞形態(tài)分類。b)

40、根據(jù)病因和發(fā)病機理分類。2 臨床表現(xiàn)。3 診斷: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第二節(jié) 缺鐵性貧血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a) 失血。b) 鐵的需要量增多而攝入不足。c) 鐵的吸收不足。4 臨床表現(xiàn)5 實驗室檢查:血液、骨髓、血清鐵檢查。6 治療。a) 病因治療。b) 鐵劑治療。7 預防第三節(jié) 再生障礙性貧血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分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兩類,后者常與藥物,化學毒物,物理因素,感染等有關。介紹干細胞學說、微環(huán)境學說及免疫學說。3 臨床表現(xiàn):常有貧血、出血、感染三大癥狀和體征。敘述急性型和慢性型的臨床特點。4 實驗室檢查:血象及骨髓象。5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白

41、血病、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6 治療:去除病因,支持對癥治療,刺激骨髓造血藥物、骨髓移植、中醫(yī)藥治療等。7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二章 白血病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病因病理及常用的臨床分型。2 掌握急、慢性白血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及分類。3 急性白血病。a) 臨床特征:發(fā)熱、貧血、出血及白血病細胞浸潤所致各種征象。b) 實驗室檢查、血象、骨髓象、細胞化學染色。c) 診斷和鑒別診斷。i. 診斷ii. 鑒別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原法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類白血病反應。d) 治療。i. 一般治療。ii. 化學藥物療法

42、。iii. 骨髓移植。iv. 中醫(yī)藥治療。4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a) 臨床特征:與急性白血病之不同點。b) 實驗室檢查:血象、骨髓象、染色體檢查。c) 診斷和鑒別診斷。d) 慢粒急性變。e) 治療i. 化學藥物治療。ii. 放射治療。iii. 其他療法。5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三章 淋巴瘤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分類。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了解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及病理分類:病毒感染學說,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淋巴瘤。3 臨床表現(xiàn):分別介紹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淋巴瘤。4 實驗室檢查:血液、骨髓、免疫學檢查。5 診斷和鑒別診斷

43、。a) 診斷:淋巴結腫大、骨髓檢查、淋巴結活檢等、淋巴瘤分期。b) 鑒別診斷:與其他淋巴結腫大疾病鑒別。6 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四章 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掌握本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3 臨床表現(xiàn)。4 實驗室檢查。5 診斷與鑒別診斷。6 治療及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五章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 熟悉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了解本病的治療方法。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與發(fā)病機理:重點

44、介紹免疫學說。3 臨床表現(xiàn):急性型、慢性型。4 實驗室檢查:血象、骨髓象、凝血象等。5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b) 鑒別診斷:過敏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7 治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脾切除、中醫(yī)藥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六章 散性血管內凝血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要點。3 熟悉本病的處理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3 臨床表現(xiàn)。4 實驗室檢查。5 診斷。6 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六篇 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第三十七章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 掌握

45、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藥物治療原則及甲亢危象的處理。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與發(fā)病機理:自身免疫、遺傳因素、精神創(chuàng)傷。3 臨床表現(xiàn):重點介紹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臨床表現(xiàn)。甲狀腺危象。4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基礎代謝率測定、TT3及TT4測定、甲狀腺攝131碘率測定等。5 診斷與鑒別診斷 。a) 診斷b) 鑒別診斷:單純性甲狀腺腫,結核病、風濕熱等。6 治療。2、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3、 放射形碘治療。4、 手術治療。5、 甲狀腺危象的處理。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 第三十八章 糖尿病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并發(fā)癥。3

46、熟悉本病的防治方法。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與發(fā)病機理。3 臨床表現(xiàn):癥狀:“三多”、“一少”等。臨床分型。4 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血管病變、神經病變、感染等。5 實驗室檢查:尿糖、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等。6 診斷與鑒別診斷。a) 診斷:參照WHO診斷標準。b) 鑒別診斷:糖尿病主要需要與繼發(fā)性糖尿相鑒別。7 治療。a) 飲食治療。b) 藥物治療。c)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處理。8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三十九章 血脂異常目的要求1.了解脂蛋白得構成與代謝。了解本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掌握高脂血癥的分類3.熟悉本病的診斷及治療。教學內容1. 脂蛋白的構成

47、與代謝2. 血脂及其代謝3. 高脂血癥的分類:臨床分類、病因分類4. 診斷5. 治療:防治目標、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6. 預防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四十章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目的要求1.了解尿酸代謝。了解本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2.掌握本病的分類3.熟悉本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教學內容1. 尿酸代謝2. 痛風病因及分類、發(fā)生機制。3. 臨床表現(xiàn):急性關節(jié)炎、痛風石急慢性關節(jié)炎、痛風性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4. 診斷與鑒別診斷:類風關、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5. 治療與預防:飲食治療、終止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間歇期和慢性期治療、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治療、繼發(fā)性痛風治療、急性腎衰竭治療教

48、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 第七篇 結締組織疾病第四十一章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改變:免疫反應、滑膜炎。3 臨床表現(xiàn):周身及關節(jié)癥狀,關節(jié)外癥狀。4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血象、血沉、類風濕因子、X線等。5 診斷與鑒別診斷。6 治療。第一節(jié) 一般療法第二節(jié) 藥物療法第三節(jié) 中醫(yī)藥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四十二章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2 掌握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3 熟悉本病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病因

49、、發(fā)病機理及病理改變,多種因素所致的自體免疫反應。3 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多系統(tǒng)、多臟器的損害。4 實驗室檢查:血象、血沉、免疫學檢查。5 診斷和鑒別診斷。6 治療:a) 一般治療。b) 藥物治療。c) 中醫(yī)治療。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八篇 急性中毒第一章 急性中毒總論目的要求1 掌握主要化學藥物中毒的診斷要點及鑒別。2掌握急性中毒搶救的一般原則。教學內容1 概述2 中毒的途徑:主要介紹口服和呼吸道途徑中毒等。3 爭端要點及鑒別診斷包括臨床表現(xiàn),嘔吐物、排泄物、剩余藥物和藥物鑒定。4 中毒處理a) 一般處理原則:側重介紹補液洗胃、催吐、導瀉和皮膚清晰原則等。b) 特殊解毒處理:

50、重點介紹安定劑、安眠藥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四十四章 有機磷殺蟲藥中毒目的要求1 了解有機磷的常見種類和中毒機理。2 掌握本病的搶救。教學內容第三章 概述第四章 發(fā)病機理:有機磷進入人體后導致體內乙酰膽堿積聚:引起神經功能紊亂。第五章 臨床表現(xiàn):分輕、中、重三型。主要出現(xiàn)皮膚蒼白、出汗、肌束震顫、瞳孔改變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第六章 診斷要點第七章 搶救措施:重點介紹阿托品類和氯磷定等常用解毒劑的應用方法。 教學方式講課,結合臨床見習典型癥狀示教。第八篇 神經系統(tǒng)疾病第四十五章 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目的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因。2 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