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有答案不管從事何種工作,假如要想做出高效、實效,務(wù)必先從自身的工作方案開場。有了方案,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頭腦空洞,不知從哪里著手開展工作。下文為您準備了中考物理一模模擬試題的內(nèi)容:一、填空題1.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動車上,透過車窗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后挪動,他是以_車_為參照物;該車僅用30 min 跑完120 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為_240_km/h。2.2019,宜賓小剛學了長度測量以后,在分組探究活動中,估計教室里所用課桌的高度約為80_cm_填上適宜的長度單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測量橡皮擦的長度,如下圖,圖中橡皮擦的長度是_3.10_cm。,第2題圖 ,第3題圖3.

2、2019,合肥模擬如下圖是拍攝蘋果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斷蘋果的運動是_變速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照片上A與B的間距所對應(yīng)的蘋果的實際運動路程為57 cm,那么蘋果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1.9_ m/s。4.2019,上海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以甲為參照物,乙是_運動_選填靜止或運動甲、乙各運動8 m,所用時間相差_9_s;甲在上坡過程中,其重力勢能_增大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5.2019,蕪湖模擬甲、乙兩人從相距15 km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甲的速度為3 km/h,乙的速度為2 km/h,甲帶一條狗,同甲一起出發(fā),狗的速度為

3、4 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這樣持續(xù)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時,這條狗一共走了_12_km。二、選擇題6.2019,武漢如下圖,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小強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他覺得自己的列車開場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旁邊列車的車尾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他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DA.小強感覺自己乘坐的列車前進了是以站臺為參照物B.小強發(fā)現(xiàn)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坐在旁邊的小紅為參照物C.小強發(fā)現(xiàn)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坐在旁邊列車的車尾為參照物D.小強先后不同的感覺是因為他選擇的參照物不同而造成的7.2019,北京PM2

4、.5是指空氣中直徑很小的顆粒,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fā)絲粗細的二非常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顆粒直徑的數(shù)值,關(guān)于它的單位,以下選項中正確的選項是DA.米 B.分米 C.厘米 D. 微米8.2019,淮北模擬我們可以用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來描繪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下圖,某物體分別沿兩條途徑從A點運動到B點:第一次先從A到D,再從D到B;第二次直接從A到B,那么物體的兩次運動B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一樣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一樣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9.2019,南昌如下圖是一個小球在一樣時間間隔里運動情景的物理

5、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景描繪正確的選項是BA.小球從高處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D.小球從碗邊釋放滾下10.2019,襄陽2019年9月29日建成通車的臥龍大橋是襄陽首座斜拉橋,全長4 343.5 m,橋面寬31.5 m,雙向六車道。假如一輛大車通過該橋的速度是60 km/h,那么所用的時間是保存整數(shù)位AA.4 min B.6 min C.8 min D.10 min11.2019,銅陵模擬陽光明媚的春天,王爺爺帶著三人駕著小汽車一起去春游,行駛途中,同一時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觀察指針式速度表,觀察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此時車的實際行駛速度應(yīng)該是AA.100 km/

6、h B.98 km/hC.96 km/h D.沒有觀察到12.2019,杭州短跑運發(fā)動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 s末的速度為9.0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CA.在前5 s內(nèi)運發(fā)動的平均速度為4.5 m/sB.在后5 s內(nèi)運發(fā)動的平均速度為9.6 m/s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發(fā)動的平均速度為10.0 m/s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發(fā)動的平均速度為5.1 m/s13.2019,阜陽模擬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間隔 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D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場運動,但物體A比B遲3 s才

7、開場運動 t=0時刻,A在O點,B在間隔 O點5 m處 從第3 s開場,vAvB,5 s末A、B相遇 5 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正確 B.只有正確C.只有正確 D.只有正確14.2019,紹興如圖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實驗時的一頁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數(shù)據(jù)如表格。表中第二列是時間,第三列是物體沿斜面運動的間隔 ,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時添加的。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C1 1 324 2 1309 3 29816 4 52625 5 82436 6 1 19249 7 1 60064 8 2 104A.物體具有慣性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運動的間隔 與時間的

8、平方成正比D.物體運動間隔 的增加量與時間成正比15.2019,濰坊小華同學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車站點,他經(jīng)常騎公共自行車去上學,某一次從家到學校運動的st圖象如下圖,那么小華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CA.135 m/s B.168.75 m/sC.2.25 m/s D.2.81 m/s三、實驗題16.2019,河南在如下圖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場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_40_cm,假如測得時間tAB=1.6 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_25_cm/s。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

9、,假如小車過了B點才停頓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小_。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不正確_,理由是_這樣測得的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會偏小_。四、計算題17.2019,宿州模擬甲、乙兩地的間隔 是900 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途中??苛藥讉€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 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為25 s。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解:1火車從甲地到乙地所用時間:t1=16:30-7:30=9 h,火車的平均速度:v1=s1t1=900 km9 h=100 km/h2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