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氣提高采收率機理_第1頁
注氣提高采收率機理_第2頁
注氣提高采收率機理_第3頁
注氣提高采收率機理_第4頁
注氣提高采收率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注煙道氣、二氧化碳驅油機理1.1 注煙道氣提高采收率由于煙道氣驅的成本較氮氣驅高,因此發(fā)展緩慢。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原油價格的上漲,煙道氣驅油技術又有了發(fā)展的空間。因為如果考慮環(huán)境效益,煙道氣驅要比氮氣驅經濟劃算。所以煙道氣近年來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1.1.1 煙道氣驅提高采收率機理煙道氣通常含有80%85%的氮氣和15%20%的二氧化碳以及少量雜質,也稱排出氣體,處理過的煙道氣,可用作驅油劑。煙道氣的化學成分不固定,其性質主要取決于氮氣和二氧化碳在煙道氣中所占的比例。煙道氣具有可壓縮性、溶解性、可混相性及腐蝕性。根據煙道氣中所含氣體的組成,提高采收率機理主要是二氧化碳驅

2、和氮氣驅機理。1.1.1.1二氧化碳機理由于煙道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高,所以不容易達到混相驅的要求,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非混相驅機理。即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膨脹、降低界面張力、溶解氣驅、乳化作用及降壓開采。由于二氧化碳在油中的溶解度大,在一定的溫度及壓力下,當原油與CO2接觸時,原油體積增加,黏度降低。CO2在原油中的溶解還可以降低界面張力及形成酸性乳化液。CO2在油中的溶解度隨壓力的增加而增加,當壓力降低時,飽和了CO2的原油中的CO2就會溢出,形成溶解氣驅。與CO2驅相關的另一個開采機理是由CO2形成的自由氣飽和度可以部分代替油藏中的殘余油18。1.2.1.2氮氣驅機理注氮氣提高采收率機理

3、主要有:(1)氮氣具有比較好的膨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驅替、氣舉和助排等作用;可以保持油氣藏流體的壓力;(2)氮氣可以進入水不能進入的低滲透層段,可降低滲透帶處于束縛狀態(tài)的原油驅替成為可流動的原油;(3)氮氣被注入油層后,可在油層中形成束縛氣飽和度,從而使含水飽和度及水相滲透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續(xù)水驅的波及體積;(4)氮氣不溶于水,微溶于油,能夠形成微氣泡,與油水形成乳狀液,降低原油黏度,提高采收率。氮氣與地層油接觸產生的溶解及抽提效應,一方面溶解效應使原油黏度、密度下降,改善原油性質,使處于驅替前緣被富化的氣體黏度、密度等性質接近于地層原油,氣油兩相間的界面張力則不斷降低,在合適的油層壓

4、力下甚至降到零而產生混相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注氮氣驅油效率將明顯提高;另一方面,抽提效應使原油性質變差,這種抽提作用在油井近井地帶表現更明顯、更強烈。煙道氣驅更適用于稠油油藏、低深透油藏、凝析氣藏和陡構造油藏。1.2注CO2提高采收率在各種注氣方式中,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環(huán)境要求的需要,二氧化碳驅顯得越來越重要,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開展了注二氧化碳驅的現場實驗。1.2.1CO2驅油機理將CO2作為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驅油劑已研究多年,在油田開發(fā)后期,注入CO2,能使原油膨脹,降低原油粘度,減少殘余油飽和度,從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產量

5、。CO2能夠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因有:( 1) CO2溶于原油能使原油體積膨脹,從而促使充滿油的空隙體積也增大,這為油在空隙介質中提供了條件。若隨后底層注水,還可使油藏中的殘余油量減少。( 2) CO2溶于原油可使原油粘度降低,促使原油流動性提高,其結果是用少量的驅油劑就可達到一定的驅油效率。( 3) CO2溶于原油能使毛細管的吸滲作用得到改善,從而使油層掃油范圍擴大,使水、油的流動性保持平衡。( 4) CO2溶于水使水的粘度有所增加,當注入粘度較高的水時,由于水的流動性降低,從而使水油粘度比例隨著油的流動性增大而減少。( 5) CO2水溶液能與巖石的碳酸巖成分發(fā)生反應,并使其溶解,從而提高儲集

6、層的滲透率性能,使注入井的吸收能力增強。6)CO2溶于水可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從而提高驅油效率。( 7) CO2可促使原油中的輕質烴類(C2C3)被抽提出來,從而使殘余油飽和度明顯降低。在不同原油的成分、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二氧化碳具有無限制地與原油混相的能力,實際上可以達到很好的驅油目的。( 8) CO2在油水中的擴散系數較高,其擴散作用可使二氧化碳本身重新分配并使相系統(tǒng)平衡狀態(tài)穩(wěn)定。(9)注入碳酸水,可大大降低殘余油飽和度,因為在含水帶內的碳酸水前緣,能形成和保持二氧化碳氣游離帶。CO2技術的作用機理可分為CO2混相驅和CO2非混相驅。CO2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主要有促使原油膨脹、改善油水流

7、度比、溶解氣驅等。一般稀油油藏主要采用CO2混相驅,而稠油油藏主要采用CO2非混相驅。在稀油油藏條件下CO2易與原油發(fā)生混相,在混相壓力下,處于超臨界狀態(tài)下的CO2可以降低所xx的油水界面xx。CO2注入濃度越大,油水相界面張力越小,原油越容易被驅替。通過調整注入氣體的段塞使CO2形成混相,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幅度。非混相CO2驅開采稠油的機理主要是: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使原油膨脹,乳化作用及降壓開采。CO2在油中的溶解度隨壓力增加而增加。當壓力降低時,CO2從飽和CO2原油中溢出并驅動原油,形成溶解氣驅。氣態(tài)CO2滲入地層與地層水反應產生的碳酸,能有效改善井筒周圍地層的滲透率。提

8、高驅油機理。與CO2驅相關的另一個開采機理是由CO2形成的自由氣可以部分代替油藏中的殘余油。CO2驅油機理主要有以下幾點:(1)降低原油粘度CO2溶于原油后,降低了原油粘度,原油粘度越高,粘度降低程度越大。原油粘度降低時,原油流動能力增加,從而提高了原油產量。并且原油初始粘度越高,CO2降粘效果越明顯,如下表1-1所示。(2)改善原油與水的流度比大量的CO2溶于原油和水,將使原油和水碳酸化。原油碳酸化后,其粘度隨之降低,大慶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在45和12.7MPa的條件下進行了有關試驗,試驗表明,CO2在油田注入水中的溶解度為5%(質量),而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為15%(質量);由于大量CO2溶于原油

9、中,使原油粘度由9.8mPas降至U2.9mPas,使原油體積增加了17.2%,同時也增加了原油的流度。水碳酸化后,水的粘度將提高20%以上,同時也降低了水的流度。因為碳酸化后,油和水的流度趨向靠近,所以改善了油與水流度比,擴大了波及體積。表1-1CO2降粘效果原油初始粘度(mPa.s)100090001006001010019CO2完全飽和時原油粘度(mPa.s)15160350.50.9(3)使原油體積膨脹CO2大量溶于原油中,可使原油體積膨脹,原油體積膨脹的大小,不但取決于原油分子量的大小,而且也取決于CO2的溶解量。CO2溶于原油,使原油體積膨脹,也增加了液體內的動能,從而提高了驅油效

10、率。(4)高溶混能力驅油盡管在地層條件下CO2與許多原油只是部分溶混,但是當CO2與原油接觸時,一部分CO2溶解在原油中,同時,CO2也將一部分烴從原油中提取出來,這就使CO2被烴富化,最終導致CO2溶混能力大大提高。這個過程隨著驅替前緣不斷前移而得到加強,驅替演變?yōu)榛煜囹專@也使CO2混相驅油所需要的壓力要比任何一種氣態(tài)烴所需要的混相壓力都低得多。用氣態(tài)炫與輕質原油混相也要2730MPa,而用CO2混相壓力只要910MPa即能滿足。在高溫高壓下CO2與原油溶混機理主要體現在烴從原油中蒸發(fā)出來與CO2混相,即主要是蒸發(fā)作用;在低溫條件下主要是CO2向原油的凝聚作用和吸附作用。當壓力低于混相壓力

11、時,CO2和原油混合物有三個相存在:氣態(tài)CO2并含有原油的輕質組份;失去輕質組份而呈液態(tài)的原油,由原油中分離出來的以固體沉淀方式存在的瀝青和蠟。(5)分子擴散作用非混相CO2驅油機理主要建立在CO2溶于油引起油特性改變的基礎上。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油的粘度和增加油的體積,以便獲得最佳驅油效率,必須在油藏溫度和壓力條件下,要有足夠的時間使CO2飽和原油。但是,地層基巖是復雜的,注入的CO2也很難與油藏中原油完全混合好。而多數情況下,CO2是通過分子的緩慢擴散作用溶于原油的。(6)降低界面張力殘余油飽和度隨著油水界面張力的減小而降低;多數油藏的油水界面張力為1020mN/m,要想使殘余油飽和度趨向于零,必須使油水界面張力降低到0.001mN/m或更低。界面張力降到0.04mN/m以下,采收率便會明顯地提高。CO2驅油的主要作用是使原油中輕質烴萃取和汽化,大量的烴與CO2混合,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張力,也大大降低了殘余油飽和度,從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7)溶解氣驅作用大量的CO2溶于原油中,具有溶解氣驅作用。降壓采油機理與溶解氣驅相似,隨著壓力下降,CO2從液體中逸出,液體內產生氣體驅動力,提高了驅油效果。另外,一些CO2驅替原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