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GGD型配電柜作業(yè)指導書 一、總則本指導書適用于GGD型配電柜,作為生產裝配過程中的工藝指導。二、引用標準 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線工藝守則 Q/ON-OFF-GY-01 輔助回路(二次回路)配線工藝守則 Q/ON-OFF-GY-02 低壓電器安裝工藝守則 Q/ON-OFF-GY-03 接地保護電路安裝工藝守則 Q/ON-OFF-GY-04 線端熱縮管加工工藝 Q/ON-OFF-GY-06三、工藝要求說明:GGD型配電柜為外購柜體。說明:1.在實施生產作業(yè)之前,生產人員要詳細的閱讀該產品的電裝技術說明和電氣原理圖。2.領用柜體時,要檢查以下項目: -柜體表面無劃痕。 -門鉸鏈合適,有無蹭漆現(xiàn)象
2、。 -接地柱,走線支架,母線夾等結構附件數(shù)量是否齊全。 如有問題及時通知庫管員,由庫管員通知結構檢驗員。3. 領用元器件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嚴格核對材料表與實發(fā)數(shù)量。 -認真檢查元器件的規(guī)格型號是否與材料表相符。1. 元件安裝GGD型配電柜結構架用8MF冷彎型鋼板局部焊接組裝而成,零部件按模塊原理設計,并有具有相離孔距20mm的模數(shù)安裝孔。1.1分工一次配線工負責安裝主回路元件、配電柜內輔助回路元件,二次配線工負責安裝儀表門上的輔助回路元件。元件安裝的注意事項:1. 在元件安裝時,依據元件布置圖進行布件,如果有異議,比如依據元件布置圖安裝元件排列不下,與元件布置圖不相符時,飛弧距離、電器間
3、隙及爬電距離達不到要求,用戶的進出線困難等問題,找項目工程師或工藝負責人協(xié)商,有項目工程師的簽字認可。2. 在元件安裝的過程中,注意核對元器件的型號(電壓、電流)。1.2元件安裝1.2.1元件安裝時有元件布置圖的依據元件布置圖進行安裝。1.2.2元件安裝時,如果沒有元件布置圖,依據電氣原理圖布件時,要綜合考慮柜體的安裝方式,用戶的進出線要求,空開、接觸器的飛弧距離,一次配線所需要的空間,確定 N、PE排的安裝位置等。在方便配線的同時,要保證用戶的進出線空間、空開、接觸器的飛弧距離,電器間隙及爬電距離。進線刀開關及主空開進出線方式-根據技術圖紙要求確定進出線電纜方式。 1.2.3一次回路元件安裝
4、進線或負載側A. HD13BX和HS13BX型旋轉操作式刀開關安裝:旋轉操作式刀開關安裝:1.緊固旋轉機構安裝板,左右共六個平極十字攻花螺釘。2.安裝旋轉操作式刀開關旋轉機構,調整同柜門配合位置要求:四個M8*12外六角螺釘安裝,其中一個螺釘加爪墊。根據刀開關操作桿確定安裝梁位置(豎梁深度),安裝梁進行固定,螺釘朝外穿進行固定。使用M8*20螺釘(每根鍍鋅梁或板同噴塑框架安裝采用爪墊安裝,每根至少一個 )1.根據刀開關孔距同旋轉機構桿確定安裝梁上下位置,安裝梁進行固定。2.安裝刀開關。3.調整操作連桿螺母位置,保證刀片合閘到位,三個刀片中任何一個刀片到位置處相差不超過2mm。柜背面調整刀開關:
5、開關操作桿進行旋轉,調整連桿螺母,開關接點分合到位。調整到位后粘貼分、合閘標識。 圖1 刀開關安裝調試B.框架開關安裝: 根據柜門開孔高度移動柜體前后縱拉梁。框架開關安裝:1.根據框架開關深度確定橫梁安裝前后位置深度安裝開關固定梁(開關如果采用安裝板安裝,安裝板必須有加強勁)2.固定框架開關,安裝螺釘緊固。3.柜門外露開關面板5mm右。 圖2 框架開關安裝C.塑殼開關:塑殼開關:1.根據開關數(shù)量,出線電纜截面確定元件安裝位置。2.自加工部分的空間盡量壓縮,保證用戶出線空間。 圖3 塑殼開關安裝 注意:一般情況GGD型配電柜為前后開門,元件較多時可采用正反兩面安裝。開關容量較大,采用母線制作,前
6、后開關位置調整均勻。D.電流互感器安裝:Ø 電流互感器優(yōu)先正面安裝,方便維修,可以用安裝梁固定安裝,也可以固定在銅排上,往銅排上安裝時,頂絲和銅排的熱縮管之間加電流互感器本身的墊片。如果銅排截面和電流互感器的安裝槽不匹配時,在銅排的后面墊35mm黃色絕緣板,寬度以電流互感器的安裝槽為準,高度和電流互感器等高。Ø 三個電流互感器安裝時,優(yōu)先采用水平排列(),電流互感器之間最小有3mm的間隙,有困難時采用“品”字型排列,B相的電流互感器與A、C相電流互感器之間最小有10mm的間隙。 圖4 電流互感器安裝 注:當主回路元件容量較小,數(shù)量較多,控制回路元件,采用導線制作可以考慮線槽
7、布件。1.2.4二次元件安裝:A.柜內控制部分元件根據元件布置圖進行安裝,無布置圖依據不妨礙用戶出線。原則:柜內可以直接放置的,柜內放置,空間有限時可采用接線端子、控制熔斷器、小型中繼豎梁側端子板安裝。柜內二次元件安裝:1.根據內部空間決定安裝位置。2.控制元件較多采用線槽布件。3.控制元件較少可以直接安裝??臻g盡量壓縮,保證用戶出線空間。 圖5 柜內接線端子安裝柜內二次元件安裝:1.柜內無空間,對于接線端子,熔斷器、HH5系列中繼等元器件、附件采用斜端子板安裝。2.安裝時需要注意安裝位置在柜門鉸鏈側。注意自接線側靠門。 圖6 側梁元件、端子安裝B.柜門燈、鈕等元件依據技術板面布置圖進行安裝,
8、有問題項目工程師協(xié)商解決:2. 元件標識粘貼2.1柜內元件:若元器件其本身帶有標記部位,直接貼于元器件上的標記部位上.無標記位置的粘貼于元件明顯位置或安裝板上左側應粘貼整齊。微斷開關、熔斷器、接線端子標識的粘貼。(電流端子斷開電點沖下) 圖7 元件標識粘貼2.2柜門元件代號的粘貼:粘貼在柜門內元器件位置左上方,同一排的元件代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用鉛筆畫一條同儀表門邊平行的直線,按直線粘貼。柜門元件標簽粘貼位置 圖8 柜門標簽粘貼3一次線配制3.1一次線配制前期工作:根據圖紙及元件容量及進出線,確定銅母線和導線截面、母線走向、聯(lián)接;依據連接和進、出線確定銅母線支撐。標準GGD柜匯流母線柜頂為三相
9、相線,柜后低部安裝N、PE排。柜頂母線系統(tǒng)相序:1.從柜正面數(shù)為遠、中、近、最近對應為A、B、C相。2.同批配電柜母線夾前后位置統(tǒng)一。 在匯流排并柜兩端頭母線夾外及零排靠側板處必須加防護,用螺釘同柜體框架固定。Ø 柜頂部母線夾相序位置及安裝:柜體前門柜后門A相B相C相 圖9 柜頂母線夾安裝Ø 配電柜內部,母線夾安裝GGD配電柜內部返排支撐安裝:1. 根據進、出線方式確定安裝部位。2.對于母線截面較小可采用絕緣子支撐,截面較大采用母線架安裝。3. 安裝支撐時不可將鋼性安裝梁繞進三相銅排內部。安裝過程中考慮銅排搭接距離、電氣間隙,支撐強度。零排、地排安裝位置:1. 零排截面較大
10、(寬度80100mm)采用專用零母線夾安裝。地排采用垂直安裝在柜體結構框架上,如果沒有空間可采用柜體框架水平安裝。2. 零排截面較?。▽挾?0mmj及以下)采用50mm絕緣子安裝。地排垂直安裝在柜體結構框架,在零排下部。 圖10 柜體內部返排支撐安裝Ø 零、地排支架安裝 圖11 零支架安裝-豎母線架及支撐間距見下表:母線寬度支撐間距(mm)固定螺栓15b30300=15mm為M520mm為M625mm、30mm為M830b50600M860750M10、12 備注:對于柜內塑殼開關等出現(xiàn)電纜截面較大的,出線注意增加絕緣支撐。進出、線電纜梁安裝配帶齊全。3.2 一次導線配制3.2.1導
11、線的選用:Ø 導線的線色:按電裝技術說明的要求選用導線,無說明時選用色線。Ø 導線的線徑:技術圖紙中注明線經時按技術圖紙選用,如不便于加工,改線徑征求項目工程師的同意。技術圖紙中無標注時,根據公司低壓配電成套裝置選線表選用需要特別注意第7條。3.2.2 配線:Ø 斷線-應按元件的實際長度斷線,斷線余量為:長度1m以內時余量100mm,長度1m以上時余量150mm。(原則上用盒尺測量)Ø 線束敷設-導線線束在板或梁后敷設,分支水平線束用塑料扎扣捆綁,垂直線束用螺旋管纏繞捆綁,捆綁時導線不應交叉,采用扎帶捆綁時間距80mm,在開關等元器件的分線處適當增加扎扣
12、,保證分線點直接對應元器件的接線點。整條線束橫平豎直,參照物安裝梁邊、U型豎梁。Ø 線束固定-水平線束固定間距250mm,盡量使用扎扣捆綁固定,無法固定時采用30*30的吸盤固定;垂直線束固定間距300mm ,直接固定在U型豎梁(U型豎梁前立面的內面),線束轉彎處增加固定點。經過電氣梁端頭時注意防護。3.2.3導線的連接Ø 無論單股導線或多股導線,分線時不能握死彎,用手握90度活彎,分線點直接對應開關的接線點。Ø 導線從分線點到元器件接線點的長度,以元器件的具體位置而定,導線到相同電器元件的接線點彎曲一致。Ø 采用單股導線時,端頭應折回頭彎,回頭彎的長度
13、以線皮間距元器件裸銅接點1mm為標準,回頭彎水平壓接;電器元件為螺釘壓接時,單股導線應彎圈,彎圈應為螺釘直徑的1.1倍,彎圈方向同螺釘緊固前進方向一致;壓接處線皮外露1mm,壓接牢固。Ø 采用多股導線時,端頭要涮錫,涮錫后保持線皮的清潔。兩根以上的導線連接時采用冷壓接線片,壓接時用專用壓線鉗壓接兩道,壓接的順序-先壓導線端,壓接后涮錫,涮錫的質量保證錫從接線片的開口處進入接線片內。接線片涮錫后套熱縮管,熱縮管要剪成直角,同一排導線的熱縮管成型后,應保持高度一致。3.3銅排加工與安裝3.3.1銅排截面的選擇:根據公司低壓配電成套裝置選線表選用特別注意第7條選用截面的要求,另外需要注意:
14、Ø 電裝技術說明中對銅排有要求時,依據該說明選用銅排,但橫封銅排不得小于20mm。Ø 從空開引出“”接銅排依據圖紙標注的電纜截面而定,相間電氣間隙不夠時,要進行銅排搭接或刻角,保證相間電氣間隙最小為13mm。Ø 母線制作參照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線工藝守則母線加工部分。Ø 銅排表面處理:無特殊要求的,匯流母線噴黑漆,豎母線及分支銅母線為表面鍍錫套黑色熱縮管。要求如下:分支母線熱縮管距電氣元件的接線端子為3mm;分支母排與主母排連接時熱塑管與搭接面間距5mm。3.3.2銅排的安裝Ø 銅排安裝時要保證橫平豎直,同一平面的銅排保證差距在13mm 內。&
15、#216; 母線平置時,貫穿螺釘應由下而上穿,其余情況下,螺母應置于維護側。貫穿螺栓連接的母線兩側均應有平墊圈、彈簧墊圈和螺母,螺栓長度宜露出螺母2-3扣。Ø 銅排安裝時,不應使電器的接線端子受額外壓力Ø 銅排安裝后,貼圓形色標用來區(qū)分相序: 粘貼部位在明顯位置,粘貼要求-同一排母線色標整齊一致,規(guī)格如下:-銅排寬度1015mm,用10的色標。-銅排寬度2030mm(包括30mm),用20的色標。-銅排寬度30mm以上,用30的色標。 注意:主匯流排過長分段制作,在分段后制作安裝完成后經檢驗員確認,完成確認需要對分段銅母線進行標識。內容包括:幾號柜至幾號柜(按柜體連接放置位
16、置)、相序等。銅排加工制作參考圖片:旋轉式刀開關進線排制作,滿足進線電纜搭接面??刂苹芈啡‰娫淳€在銅排上鉆5.2孔,用M5螺釘固定。上返母線夾的豎匯流母線制作。1 豎匯流截面在60*6以下時建議使用絕緣子支撐固定。2 60*6及以上時考慮使用母線夾固定。配電柜采用前后兩面安裝元件和銅排加工刀開關至塑殼開關經互感器母線制作3.3.4 零、地排制作:Ø N、PE排的截面:截面的選擇應符合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線工藝守則中表9的規(guī)定。由于考慮柜體的寬度和銅排的機械強度, N、PE排的截面應增大,最小不應小于40*4。Ø N、PE排加工:N、PE端子數(shù)量不能少于開關的饋出回路數(shù),且能
17、適用于連接隨額定電流而定的最小至最大截面積的銅導線和電纜。比如,進線電纜為3*120+2*70,那么N、PE排上就應該預留壓接70mm2電纜的壓接空間,用Ø10壓接螺釘。Ø N、PE排安裝為方便用戶接線盡量采用垂直安裝,當元件安裝靠下出線空間不夠時可以水平安裝。4.二次線配制4.1配線前工作:Ø 準備導線:電裝技術說明無特殊要求時,用黑色多股軟線,電流回路選用BVR-2.5,其余選用BVR-1.5,屏蔽線按要求選用。Ø 打印線號管:線號管長度應為2025mm,剪成直角,線號打印清晰、牢固,相應線徑選用相應線號管,不得任意混用。4.2下線:下線前核實所有的
18、二次元件位置;下線時依據圖紙標注的儀表門接線點和柜內的元件對應點,考慮走線的方式進行下線,導線的余量不超過200mm,下線后穿上相應的線號管。4.3配線:Ø 配線原則:從儀表門開始配線,向柜內延伸。Ø 儀表門配線-線束要保持橫平豎直,參照物:水平線束與儀表門的橫邊平行,垂直線束與儀表門的豎邊平行。 -線束內導線用100 mm長的扎扣捆綁,用20*20的吸盤固定。捆綁時導線不應交叉,扎扣間距5060 mm,分線點整加扎扣,吸盤間距150200 mm,吸盤要橫平豎直。 -儀表門的線束要經過過門卡子進入柜內,卡子和線束之間,纏繞3-4層黑色膠帶(膠帶要纏繞整齊)。儀表門常用的配線
19、見圖25。Ø 過門線要求 -過門線束長度一般應為250300mm。-過門線束用8的螺旋管纏繞,纏螺旋管之間的間距1015mm。-過門線束進入柜內的第一固定點在安裝梁,固定點的位置和儀表門的過門卡子相對應,固定后線束打圓弧彎繞過U形豎梁進入U形豎梁的后立面。 圖12 儀表門配線Ø 配電柜內線束敷設-配電柜內主線束沿U形豎梁的后立面敷設,線束纏繞8的螺旋管。-主線束到二次元件的安裝梁時,開始分線、加線。線束沿安裝梁的后面盡量用扎扣捆綁,確實無固定點時用30*30的吸盤固定,線束要和安裝板彎邊平行,分線時,分線點要對應電器元件的接線點,不得傾斜。4.4電器元件接線方式Ø
20、 根據元件接點高度和接線方式不同進行接線,指示燈、按鈕多為上海二工產品AD16指示燈、LA39按鈕,接線量為100mm(以門板為基準)彎曲圓弧彎。Ø 儀表:儀表分線后,按規(guī)定的儀表接線方式,儀表線握彎的彎曲點與儀表邊沿平齊為標準,彎曲一致。Ø 轉換開關:多為上海二工產品LW39系列產品,線束距轉換開關25mm左右進行分線,同轉換開關平行對接點分線。Ø 3TH中間繼電器:中間繼電器上接線點分為上下兩層對應接線,彎曲的部位上下對稱。接線端子相類似元件如接觸器等接線相同。Ø 對于線槽部分接線,導線出線槽時同元件接點對齊就近分線。Ø 電源線的接線方式-
21、同開關連接電源線對應開關接點直接彎曲圓弧彎。-同銅排連接-從銅排的一側彎曲圓弧彎,彎曲一致。 同開關連接注意壓接順序:空開觸點的主接觸面 一次導線 二次導線4.5導線壓接Ø 首先確定導線長度進行斷線,剝線、壓接線片、涮錫、接線點的壓接。在壓接接線片之前,先檢查線號管字體方向,讀號方式:線號管垂直放置時,線號應從下向上讀;線號管水平放置時,線號從左向右讀。Ø 根據接線片長度確定剝線長度,用專用的剝線鉗的合適鉗口進行剝線。Ø 根據合同電裝說明確定接線片是否要求涮錫,如果要求冷壓能使用預絕緣護套接線片的盡量采用,對于OT、UT接線片也采用冷壓。對于有涮錫要求的產品在壓接
22、完接線片后進行涮錫。Ø 接線片選用:根據合同電裝說明和元件接點確定選用接線片種類。對于接線片不要求涮熄的的合同選用合適的預絕緣接線片。-電源線、CP系列電流、電壓表,N、PE排上壓接導線,采用OT接線片。- HH52P、HH54P中間繼電器 、RT18熔斷器等采用UT接線片螺釘壓接式端子。- AD16指示燈、LA39按鈕、LW39轉換開關、3TH中間繼電器的開、閉點,卡籠式接線端子,比如BT系列,CP系列互感器采用IT接線片。-西門子框架開關、施耐德框架開關、H-2519端子采用預絕緣接線片。-西門子塑殼開關、施耐德框架開關內部輔助觸點、分勵線圈上連接導線采用涮錫壓接。Ø
23、壓接線片:用專用二次壓線鉗選用合適鉗口壓接,選用合適鉗口,壓接時壓線鉗壓到底,壓線鉗彈簧彈開鉗口,首次壓接查看接線片是否壓接到位,鉗口是否磨損。檢查保證壓接緊固。Ø 接線片焊接:接線片壓接后進行焊錫處理,焊錫要飽滿、無虛焊、漏焊。焊接注意:首先電烙鐵要熱,對元件焊點、導線焊點進行焊錫,時間控制在2S以內,其次再把導線焊點和元件焊點放在一起,用電烙鐵加熱熔焊。Ø 接線點壓接-接線點壓接時,接線片要完全被壓接在接線點的壓接特別注意UT接線片的壓接,杜絕U形接線片一邊壓在端子內,一邊壓在端子外。-接線點必須緊固,壓接后用手垂直用力,接線片不能從壓接端子內脫落。-元件上不接線的端子也要適當擰緊,預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螺釘脫落。Ø 接線參照下圖: 圖13 柜門二次線制作5.保護地線5.1有接地要求的元件必須接地,例如:控制變壓器,框架開關等采用就近接地,保護地線截面依據接地工藝選用。5.2儀表門接地采用就近接地原則,從儀表門接地點(6)到U型豎梁前立面對應點(用6接線片)進行連接,用6mm2編織線,編織線的長度為200mm,如果過長,用扎扣扎住,同噴塑層連接需要使用爪墊。5.3柜體接地從柜體接地點和PE排進行連接。用黃綠軟線套黑色塑料套。按主開關容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1.1正數(shù)與負數(shù)》同步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法學概論考試的備考經驗交流及試題及答案
- 年度培訓與發(fā)展方案計劃
- 山東省青島市廣雅中學2025年數(shù)學八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實施教研活動常態(tài)化計劃
- 落實計劃的執(zhí)行力提升
- 行政程序的合法性與透明性研究試題及答案
- 服務器維護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財務合規(guī)管理的重要性計劃
- 2025屆湖北省黃州思源實驗學校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電力企業(y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規(guī)范
- MT 191-1989煤礦井下用橡膠管安全性能檢驗規(guī)范
- GB/T 6416-1986影響鋼熔化焊接頭質量的技術因素
- GB/T 5650-1985擴口式管接頭空心螺栓
- GB/T 3620.2-2007鈦及鈦合金加工產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 GB/T 29617-2013數(shù)字密度計測試液體密度、相對密度和API比重的試驗方法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
- 智能制造最新版課件
- 室間質評操作規(guī)程
- 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預防與護理進展課件
- 中醫(yī)診所規(guī)章制度(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