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春季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題練習(xí)題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春季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題練習(xí)題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春季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題練習(xí)題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春季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題練習(xí)題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五年級春季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題練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默寫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并回答問題。_(1)前兩句的意思是_(2)后兩句的意思是_(3)本詩作者是_朝的著名愛國詩人_,他的字_號_。我們曾學(xué)過他的詩示兒:_,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_。(4)本詩和示兒中的“王師”是指_。(5)在本詩中“_,_”兩行詩展示了一幅滾滾黃河入海,氣勢磅礴;兩岸高山巍峨,直聳入云,雄偉壯麗的畫面,表達(dá)了作者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癬,_”兩行詩寫出了南宋的老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表達(dá)了詩人對中原人民深受壓迫的無限關(guān)懷、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的愛國情懷以及對當(dāng)時朝廷的憤憤不滿

2、。(6)老百姓所期盼的“王師”干什么去了呢?林升的_給了我們回答:山外青山樓外樓,_。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_。2. 閱讀課文,完成練習(xí)。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譽之曰(稱贊) 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處) 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2“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人,你會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_4學(xué)了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_5請你

3、用“自相矛盾”造句。_3. 閱讀課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題。古人談讀書(三)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_,如井蛙之_,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請在上面的空白處填上合適的詞語。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此三者”指:_、_、_。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是_、_、_。(引用原文回答)3由“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_4. 閱讀文章,完成練習(xí)。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1解釋加點的字。(1)其子

4、曰   其:_(2)其鄰人之父亦云   云:_(3)暮而果大亡其財   亡:_(4)而疑鄰人之父   之:_2翻譯文言句子。(1)天雨墻壞。_(2)其家甚智其子。_3本文的主旨,至少有兩種角度的解釋。請按要求回答。(1)從消極方面來說這篇文章的主旨是:_(2)從積極方面來說這篇文章的主旨是:_4假如你是這位鄰居,在知道被懷疑后,你是否會跟這位富人說明真相?為什么?_5請你續(xù)寫100字左右的結(jié)尾說明這個人懷疑鄰居的錯誤。_5. 古詩文閱讀。程門立雪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

5、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注釋)見:拜見。蓋:大約。瞑坐:打瞌睡。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既:已經(jīng)。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頤偶瞑坐。_(2)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_2“時與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楊時與游酢在欣賞程家的雪景。B.楊時與游酢想拜見程頤,又擔(dān)心打擾程頤休息。C.楊時與游酢沒有經(jīng)過程頤允許,不敢擅自離開。3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_6. 讀楊氏之子,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

6、:“_?!?楊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選自_。2在橫線上將課文內(nèi)容補充完整。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甚聰惠:_乃呼兒出:_詣其父:_指以示兒:_4用“   ”畫出體現(xiàn)楊氏子“甚聰惠”的句子。5楊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7.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楊氏之子(節(jié)選)梁國楊氏(sì shì)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7、(qín qíng)?!?用“”畫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先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字,然后再翻譯句子。(1)孔君平詣其父,乃呼兒出。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盻(3)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盻3“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4填空:“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边@句話起到_作用。5你認(rèn)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孩?_8. 讀故事,完成練習(xí)。魏文侯與虞人(虞人:管理山澤打獵的小官)期(約定時間)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

8、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9. 文言文閱讀。古人談讀書鑒賞。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1)蓋士人讀書_(2)第三要有恒_(3)如井蛙之窺天_(4)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_2翻譯句子。(1)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翻譯:_(2)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翻譯:_10. 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   )者,先自度(  

9、)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   )信度,無自信也?!保?)給加點的字注音。(2)試著解釋下列詞語。度第一個:_  第二個:_操_遂_(3)你覺得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_11.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1那個賣盾與矛的人說的自相矛盾的話是哪些?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2“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A.吾盾

10、之堅,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說的盾沒有那么堅固,矛也沒有那么銳利3對于那個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_4學(xué)習(xí)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A.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詞。B.說話、做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要相互抵觸,產(chǎn)生矛盾。C.做生意不能同時賣兩種東西。D.同學(xué)之間要互相團(tuán)結(jié),不要發(fā)生矛盾。12.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1對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11、 )A.諸兒競走取之(跑)B.唯戎不動(只有)C.人問之(它,指“道邊的李子”)D.取之信然(的確如此)2“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钡囊馑际鞘裁??_3“人問之”,你認(rèn)為別人問王戎的會是什么問題呢?_4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_5文中王戎從道邊李樹多子推斷出這個李子樹上結(jié)的果子是苦的,你在生活中觀察過什么現(xiàn)象?又得出了什么推理?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欲:履

12、:度:遂:2下列對“至之市,而忘操之”這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到了集市,忘記了操練B.到了集市,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C.到了集市,把尺碼丟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發(fā)現(xiàn)尺碼3下列對“何不試之以足”這句話的理解準(zhǔn)確的一項是()。A.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試試鞋呢?B.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C.這是別人對鄭人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4從“寧信度,無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鄭人_。14. 閱讀理解。 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币粌阂匀粘踹h(yuǎn),而日中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hng  cng)滄涼涼,及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  sú)為汝多知乎!”注釋:盂:古代的圓口器皿。湯:熱水。1圈出文中括號內(nèi)正確的讀音。2照樣子寫詞語。例:大如車蓋   淚如泉涌  _   _   _3選擇帶線詞的解釋,在括號里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