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有感_第1頁
《蘇東坡傳》讀后有感_第2頁
《蘇東坡傳》讀后有感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蘇東坡傳讀后有感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傳讀后有感林語堂著,張振玉譯的蘇東坡傳展現(xiàn)了北宋的一 大文豪”東坡居士”蘇軾的曲折的一生,展現(xiàn)了一個天才的 成長歷程,更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位參透世事奧秘的傳奇人物的 心路歷程,給讀者面對困難和逆境帶來了深刻的啟示,為讀 者領(lǐng)略生命的本質(zhì)與奧秘提供了思考方式,此外,由于林語 堂先生是用英文寫的蘇東坡傳,我想,這本書定能幫助 國外的讀者不僅更好地了解蘇軾,而且更好地了解中國式智 慧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蘇軾是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 詞人,散文家。他既有”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大氣磅礴的作品,又有”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柔和清新的筆墨,既有和僧 人道士同

2、游的歡快與放浪,又有做一方之父母官是為人民擔 憂的辛苦,此外還有”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率意灑脫 之筆。蘇東坡用一只生花妙筆描繪著自己的色彩斑斕的一 生。作為一名政客,他仕途不順,但在被貶謫之際仍能淡 然處之,為民謀利。在王安石強力推行變法時,他看到了變 法的必要性及變法的合理性,但是他也看到了變法急于求成 和不太符合實際情況的弊端,王安石變法的出發(fā)點是好的, 但是操之過急,更像是一次革命,強度過于激烈,必然會遭 到保守勢力的拼死抵抗,而且變法在某些情況下并沒有切合 農(nóng)村與農(nóng)民的實際情況,而且由于王安石的過于自信及用人 不當,變法是極難成功的。蘇軾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發(fā)出 了不同的聲音,當時

3、變法一派的勢力如日中天,他被認為是 變法的反對者,名列”元祐黨人碑”之首,后世永不得被朝 廷錄用。后來變法失敗,守舊一派上臺執(zhí)政,廢除一切新法, 這種行為顯然是十分愚蠢并且對國家有害的,所以為了大宋 王朝的吏治民生,蘇東坡挺身而出,據(jù)理力爭,力陳新法之 尚存可取之處,又為守舊黨人所不容,仕途依舊坎坷,令人 唏噓不已。但是蘇東坡就是蘇東坡,而非尋常之人,他在杭 州之時就修建湖堤,造福一方百姓,被貶于瓊州之時,教書 育人,大力發(fā)展當?shù)氐慕逃?,使瓊州的文化水平有了質(zhì)的飛 躍,可謂”功莫大焉”,也體現(xiàn)了他的務(wù)實與愛民如子。蘇東坡并沒有局限于文學,他是一個興趣廣泛,在很 多方面都有突出成就的人。比如他在

4、佛理,道法方面有獨到 的見解,在赤壁賦中其”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 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的觀點包含佛教的世界觀;在繪畫方面,他也絕非等閑之輩,開創(chuàng) 了文人畫的先河;他也曾致力于在杭州和廣州興修水利,造 福一方百姓;他也曾與百姓共同勞動,一起耕耘,留下了” 東坡肉”的美談(也可以說是美食);在醫(yī)學方面,他還研 究草藥,成為公認的權(quán)威林語堂先生似乎認為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王安石的性格缺陷,及極狹小的心胸,我認為很有道理。正 是因為他的性格上過于執(zhí)拗,在他當權(quán)之時,幾乎所有的事 物都由他一人的意愿決定,正所謂”兼聽則明”,而這位” 拗相公”幾乎不聽,可以想象一下

5、他的消息是有多么的閉 塞,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忠正賢良和仗義執(zhí)言的大臣都一 個一個離他而去,他的身邊聚集了一批才不副位的愛對他俯 首帖耳的小人,而有才華有思想的士大夫基本上都沒有和他 站在一起,一方面是因為”拗相公”的脾氣和胸懷,另一方 面是因為利益?!比藶樨斔溃B為食亡”,利益決定選邊站 的位置,反對派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因為王安石的新法嚴重 觸犯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才拼死抵抗的。而王安石并不僅僅 是因為受到神宗皇帝的青睞就能夠變法的,本質(zhì)上變法是皇 帝的工具,用以集中權(quán)力的工具,因為在他之前的皇帝給他 留下了一大批能臣,比如韓琦,范仲淹之流,這些大臣有的 是三朝元老,位高權(quán)重,可想而知當時剛剛

6、即位的神宗皇帝 難免會有權(quán)傾于下的擔憂,正如他的祖先宋太祖曾經(jīng)”杯酒 釋兵權(quán)”,神宗皇帝選擇了在自己為太子之時就跟隨自己的 王安石,對當時是”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的王安石 委以重任,讓他全力變法,其實在皇帝的眼中,王安石使他 的一個有力的身邊,替他馴服老臣,神宗是一個雄心勃勃的 皇帝,堅持推行新法 20多年,瞅著機會,差點滅掉虎踞在 趙宋王朝西北部的西夏,而他的權(quán)力,毫無疑問,在一定程 度上來自于變法,來自于王安石,王安石雖然性格執(zhí)拗,畢 竟在神宗身邊那么多年,神宗的意思還是應(yīng)該了然于胸的, 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有他的戲。然而當時的蘇軾年輕氣盛又身 在廬山之中,可能更多地是仗義執(zhí)言據(jù)理力爭,真是”拗相 公”遇上了”拗相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