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下拔牙對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的臨床分析_第1頁
心理暗示下拔牙對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的臨床分析_第2頁
心理暗示下拔牙對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的臨床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心理暗示下拔牙對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的臨床分析        中分類號:R 78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4979(2000)03-0273-02 CLINICAL ANALYSI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CHANGE AFTER TOOTH EXTRACTION UNDER PSYCHOTHERAPY拔牙是口腔門診中最常見的手術處理之一。拔牙過程中患者常會發(fā)生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應激反應1。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可

2、因此發(fā)生意外。為了減少患者拔牙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增強手術的安全性,我們在拔牙前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對比觀察和研究心理暗示在拔牙過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兩組病例共218例,男118例,女100例。均經內科臨床檢查排除罹患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及嚴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心理暗示組和對照組,心理暗示組110人,對照組108人。心理暗示組男61人,女49人,對照組男57人,女51人。2方法兩組患者均先經內科醫(yī)生檢查,排除心血管系統(tǒng)和精神系統(tǒng)疾病,心理暗示組患者進入診室后,先由術者對其進行心理暗示。暗示內容包括:(1) 我們將給你注射高效麻醉劑;(2) 保證在絕對無痛下拔牙;(3) 手

3、術絕對安全,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颊咴诮邮芤陨闲睦戆凳竞螅肱P于門診牙科椅上,休息5min后測取第一次血壓和心率,然后用不含腎上腺素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出現麻醉癥狀后開始拔牙時測取第二次血壓及心率,拔牙完畢休息10min后再測第三次血壓及心率。對照組則不進行心理暗示,其余各項與心理暗示組完全相同。測量結果采用統(tǒng)計學U檢驗。3結果心理暗示組與對照組在拔牙前、拔牙時、拔牙后的血壓、心率變化情況見附表。附表心理暗示在拔牙時與拔牙前、后的血壓、心率變化情況項目組別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率(次/min)最低最高均數標準差最低最高均數標準差最低最高均數標準差拔牙前心理暗示組9014

4、0133.82.86090684.6609074.66.3對照組90140134.92.76990744.56090786.5拔牙時心理暗示組90150134.13.370110724.870100766.5對照組100120141.03.580140785.07012080.16.8拔牙后心理暗示組90140133.22.16595714.06010073.856.2對照組90170130.02.670120754.270100746.0注:mmHg換算成kPa的系數是0.1333223.1收縮壓 經統(tǒng)計學處理,心理暗示組拔牙前、后與拔牙時比較,均無顯著性差別。對照組,拔牙前、后與拔牙時比較

5、有顯著性差別(P<0.05)。心理暗示組與對照組拔牙時的收縮壓,差別有顯著性(P<0.05)。3.2舒張壓心理暗示組拔牙前、后與拔牙時比較,差別無顯著性。對照組拔牙前、后與拔牙時的差別有顯著性(P<0.05)。心理暗示組與對照組拔牙時的舒張壓,差別有顯著性(P<0.05)。3.3心率心理暗示組拔牙時與對照組拔牙時的心率,差別有顯著性(P<0.05)。4討論拔牙過程中患者可以發(fā)生明顯的血壓和脈搏的波動。據研究拔牙前的精神緊張和憂慮,麻醉和拔牙時的疼痛刺激和創(chuàng)傷可造成患者交感神經活性升高。除了引起心動過速外,可使腎上腺髓質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拔牙時血中兒茶酚胺濃度增高

6、,興奮心臟和血管內的-受體,使血壓明顯升高,心率加快,心臟負擔加大,心肌耗氧量增加。本文觀察結果表明,在心里暗示下拔牙,大多數患者可防止明顯的應激反應,有效地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其表現為:(1) 降低拔牙過程中的血壓和心率。拔牙時常常會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通過心理暗示可以對原血壓過高或心動過速患者有一定的保護意義。(2) 減少拔牙時的血壓和心率的過大波動。血壓和心率的波動范圍,心理暗示組都有較明顯的控制效果。對照組拔牙過程中患者血壓升高的最大幅度為60/50mmHg。心率加快的最大數為46次/min。而心理暗示則為25/20mmHg和18次/min。(3) 減少不良癥狀的發(fā)生。本文資料表明,

7、心理暗示組拔牙中發(fā)生不適的比例比對照組明顯降低。正常人拔牙過程中的血壓和心率波動的直接原因是患者對口腔科治療的恐懼、憂慮引起的精神緊張2,3,加之麻醉和拔牙時疼痛刺激,從而造成患者交感神經的活性升高,血中腎上腺素和兒茶酚胺濃度增高。而心理暗示下拔牙的理論依據是通過正確的心理暗示,使患者對暗示內容確信無疑,從而對恐懼和緊張產生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從源頭上降低了交感神經的活性。拔牙過程中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就可以避免大幅度的波動,從而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當然,麻醉和拔牙過程中的輕柔、仔細操作和完善的麻醉,絕對無痛下拔牙等都是心理暗示下拔牙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作者簡介:李志華(1965-),女,北京市,醫(yī)師.作者單位:李志華(北京鐵路總院口腔科100038)周叢豪(北京鐵路總院口腔科100038)參考文獻:1鮑賢鴻.100例拔牙前后血壓、脈搏的變化J.中華口腔科雜志,1982,17(1):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