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1.gif)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2.gif)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3.gif)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4.gif)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e9e1ae6f-1c51-4064-a185-7f50a84f6a3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鞏固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區(qū)分、應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確的質量概念。 2.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學會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目標解析: 本節(jié)課復習的內容比較抽象,在復習克和千克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使用數(shù)學的語言描述身邊物體質量的狀態(tài),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估計出物體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的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jīng)驗。在復習簡單推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shù)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鞏固克和千克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質量觀念,培
2、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引入新知 (一)回顧復習過程 請學生回憶已經(jīng)復習過本學期的哪些內容,對這些知識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復習克和千克、推理這兩部分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反思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復習克和千克 1.梳理。 (1)說一說,你在水果店買東西時都見過什么? (2)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么單位?質量單位有哪些? 2.直觀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會想到什么? (2)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約是1克或者1千
3、克? (3)實物展示:1片口香糖約重1克,2袋500克的鹽重1千克。 3.進率關系。 (1)已經(jīng)明確了克和千克是質量單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2)說一說多少塊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鹽同樣重? 4.測量。 (1)測量物體的輕重要用到什么?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說一說自己所認識的秤。 5.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7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交流時重點說一說第3小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7題。 要求學生課前調查,填寫調查結果,課上根據(jù)調查結果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質量的關注,通過操作、提問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
4、驗,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結構。在練習時要讓學生說說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 (二)復習推理 1.復習推理(一)。 (1)創(chuàng)設情境:李冰、王明、張強、夏雨一起排隊上車。張強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間,夏雨是最后一個,李冰不是第一個。請把他們的名字從前往后寫下來。 (2)思考:你先確定誰的位置?為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推理的過程,提供充分表達的機會。 (4)指名說一說推理的方法及過程,其他同學補充,引導學生注意表達的有序性。 2.復習推理(二)。 (1)出示題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shù),并且每個數(shù)在每行、每列都出現(xiàn)一次。B應該是幾?
5、(2)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教師注意適時點撥。 設計意圖:推理重在過程,復習中讓學生經(jīng)歷想推理過程、說推理過程、演示推理過程、觀察推理過程等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對推理的方法進行提煉和改善。讓學生明確推理時一般要找到一個關鍵句,作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數(shù)的方法,將“確認”與“排除”交替進行,這樣提升了效果,學生也能輕松接受。 三、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一)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你能用我們今天的復習內容解決身邊的哪些問題?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加深對表內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 2.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
6、混合運算的計算能力。 3.經(jīng)歷整理過程,構建表內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間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思維能力。 4.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價值,提升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目標解析: 在問題中經(jīng)歷表內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的整理過程,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鞏固計算的方法;在對比中明辨混合運算的順序,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1.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試商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余數(shù)為什么要小于除數(shù)。 2.鞏固同級、不同級及帶小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深化對運算及其之間關系的理解,提高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整理除法相關知識,逐步學會整理
7、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揭示課題 (一)游戲活動: 教師選12個小朋友上臺。 1.分組。 讓其他同學給他們分分組,要求每組人數(shù)同樣多,且每組不止1人。 (可以每組2人,分成6個組;可以每組3人,分4個組;可以每組4人,分3個組,可以每組6人,分2個組。) 2.搶答。 分好組后,開始搶答游戲。 ( 課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 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復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形式,既引導
8、學生復習已學的知識,即除法的意義和乘法口訣,從而揭示課題,又調動學生參與復習的積極性,提高復習的效率。 二、回顧梳理,構建聯(lián)系 (一)復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 1.課件出示: (1)16枝鉛筆,裝在4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多少只? (2)16枝鉛筆,每8枝裝一盒,需要幾個盒子? (3)16枝鉛筆,裝在7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幾枝?還剩幾枝? 2.學生分析后列式并計算。 3.學生匯報 (1)三道題如何列式,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計算時用什么乘法口訣? (3)第三題余數(shù)是多少?余數(shù)與除數(shù)有什么關系? 4.學生自主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除法問題?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裝一盒,至少需要幾個盒子? 5.說
9、一說:表內除法與有余數(shù)除法的異同。 6.練一練: (1)出示習題:如果每枝鉛筆8角,小英帶了6元錢,她最多能買幾枝?還剩多少錢?(列式并用豎式計算) (2)匯報交流,并說說用豎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3)比較: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第一種錯誤的原因,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為12角里面還有1個8角,還能買一枝鉛筆。)從而進一步理解為什么余數(shù)一定要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表內除法和有余數(shù)的除法串在一起,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經(jīng)歷知識的整理過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
10、計算的能力。 (二)復習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 128-64+36 6+18÷3 48÷8×6 8×(36-29) 64-40÷8 (1)說一說:先請學生說說這些混合運算的順序。 (2)分一分:讓學生將這些算式按運算順序進行分類。 如:第一類: 128-64+36 48÷8×6 第二類: 64-40÷8 6+18÷3 第三類: 8×(36-29) (3)根據(jù)分類結果分別計算。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舉出類似的例子。 2.練一練: (1)課件出示: 18-6÷3 (18-6)÷3
11、18÷6×3 18-6×3 (2)學生計算。 (3)匯報交流計算方法:先看運算順序,然后計算。 設計意圖:混合運算的重點是先看運算順序,因此在復習前出示三類不同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說運算順序再分類,既突出運算順序的重要性,又給學生復習混合運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進一步提高混合運算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基礎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 結合直觀圖鞏固對除法及有余數(shù)除法意義的理解,溝通兩者間的關系。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 鞏固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強化試商的技能。 3.完成練習二十二第3題。 以說出“先算什么,再計算”
12、的方式,突出對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鞏固,同時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能力。 (二)實踐應用。 1.40個圖形如下排列:第34個圖形是( ),40個圖形中有( )個。 2.小晨準備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頁的圖書,第一天看了12頁,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幾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復習題的選擇突出了不同層次,由簡單鞏固到實際應用,不僅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還充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升 談話: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方法?還有哪些疑問?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三種角的特點,會辨認直角、鈍角、銳角,能夠尺子畫角。 2、滲透比較角的大小的方
13、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種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與直角比較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老師穿西服(很多角)出現(xiàn)在課堂上,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到教室里,這個老朋友就在老師的衣服上,請你仔細觀察。 1、讓學生說說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點。 2、 二、觀察主題圖 1、請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嗎?說說在哪里。 2、除了我們認識過的過的直角,還有什么些什么樣子的角? 三、體會比較鈍角和銳角 1、請你用身體來表示出這些角來。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較一下主題圖上這些角,你發(fā)現(xiàn)可以把圖上的這些分分成幾類? 3
14、、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書上把它們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紙折出銳角嗎?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銳角?讓學生邊比邊說。 5、折出鈍角說說 6、找出生活中的三種角。 7、完成39頁第1題。 四、動手畫角 1、動手試畫,說說你是怎么樣畫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據(jù)老師的要求畫角。 五、完成39頁第2題。 六、用三角板拼出鈍角,看誰拼的多。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畫銳角和鈍角。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找角、畫角等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
15、、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課堂中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大家都認識潘老師,你們一定不知道潘老師還會變魔術吧。不信,你們看,老師可以用手中的這張紙變一個大家都認識的老朋友!你認識嗎? 師:關于角,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生:我知道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一個角。 生:像國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類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周末了,同學們都喜歡去游樂園吧,今天潘老師就帶大家
16、去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根據(jù)上學期所學的有關角的知識,找一找,圖中哪里有角? 師:同學們太棒了,找到了這么多的角。(課件演示:去掉背景圖后所顯示大小不同的角。)它們長得一樣嗎?你們能根據(jù)它的特點分分類嗎? 1、給“角”分類。 師: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學具卡片,先獨立思考,你按什么標準分類?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1)分成兩類:一類是直角,一類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類:直角分一類,比直角小為一類,比直角大的可以為一類。 師:這樣分更細致一些,我們發(fā)現(xiàn)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師:那你們是怎么知道1號角和3號角就比直角
17、大?而4號角和5號角就比直角小呢? 師:嗯,如果這些角比較接近直角,開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們看不出怎么辦呢?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較。(驗證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頂點和所量的角的頂點對齊,一條直角邊和角的一條邊重合,這樣就可以比較這個角的開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稱。 師:在這三類角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實其他兩類也是叫的兄弟,一個是直角的弟弟,一個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為什么說4號角和5號角是直角的弟弟嗎?(比直角小)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銳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像這樣,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鈍角。今天我們就老
18、學習銳角和鈍角。(板書課題) 師:角家族我們認識了銳角、直角和鈍角。 師:那么給這3個兄弟排排隊吧,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板書:鈍角>直角>銳角) 現(xiàn)在老師提兩個問題,我敢誰第一問題,提出后,所有人的小手都能舉起來,而第二個問題提出來后,舉起小手的就會寥寥無幾了。信不信? 第1個問題:什么樣的角水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 第2個問題:用什么辦法開判斷一個角是不是銳角或鈍角? 師:(得出結論)和直角比,開口比較明顯的,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來,但開口大小比較接近直角的,我們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來驗證。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找到好辦法了,我們在來用一用,看看我們的高招靈
19、不靈。(課件出示幾個不用的角,請同學來判斷) 教師出示兩張實物卡片,角的大小比較接近直角的。請同學們到前面來驗證。 師:看來這樣的問題難不倒大家,課件出示,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倒題。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師: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僅藏在游樂園里,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哪里見到了角,是什么角? 很好,其實數(shù)學知識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等待大家去發(fā)現(xiàn)。 4畫“角”。 師:既然我們認識了銳角和鈍角,想不想畫一畫,那誰來說一說,你想怎么畫一個銳角或鈍角呢?(先畫后畫)(課件出示畫法,請學生來畫) 師:你能試著畫一個盡可能小的銳角和一個盡可
20、能大的鈍角嗎? 三、教畫人物簡筆畫 師:角在美術中也有妙處!在美術中有一種畫叫人物簡筆畫,它是非常簡單的圖形拼擺起來表示人物的一些簡單動作,像這樣用圓表示頭部,用線段表示身體,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師:請同學試著創(chuàng)造,用我們學會的角來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創(chuàng)造出那些姿勢。(學生作品展示) 四、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鼎尖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5 內容分析: 買鮮花是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通過創(chuàng)設 “買鮮花”的問題情境,通過“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這個問題,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并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應先
21、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解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讓學生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在既有除法又有減法時,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也能熟練地進行加減運算,上節(jié)課又剛剛學習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利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不會有太大困難。但學生的知識底缊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針對個別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22、,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有關除加、除減的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做獎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學方法: 用引導法、交流法、觀察法。利用課件、圖片,創(chuàng)建設了4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用激勵的語言、及時的評價,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整個課堂的學習,課后練習分層進行,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問題 師:同學們,三八婦女節(jié),快到了,你準備給媽媽送點什么禮物?(學生說一說)小紅準備買一束花送給媽媽,那么,現(xiàn)
23、在我們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題圖 2、誰來說說,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圖片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鮮花,小紅真想能把它們全部買回家送給她親愛的媽媽,可是,她口袋里的錢非常有限,只夠買兩種鮮花,而且每樣只能買一枝。同學們,如果你是小紅,你打算怎么買呢? 4、小組內交流。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買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買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運算順序 師:小紅聽到同學們那么熱情地幫她,內心非常地高興,她還讓我替她謝謝你們呢。而且啊,她還說,她
24、最喜歡就是同學所想的配法,也就是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們能否動動小腦筋幫幫小紅算算,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導學生思考: (1)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價錢) (2)1枝菊花多少錢?(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錢?(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價錢) (4)再求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嘗試列式解答。 (6)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并說說理由。8÷4=2(元) 2+4=6(元) (7)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像這樣有聯(lián)系的兩個算式,我們可以寫成一個綜合算式,誰會?(8÷
25、;4+4)那么,這條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們計算時,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設計意圖:難點就在于此,通過小組的合作,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合意識。 (引導學生說出:1枝菊花的價錢不知道,所以必須先算1枝菊花的價錢,也就是先算除法,再來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總價錢,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們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們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紹綜合算式的計算格式和書寫方法(邊講解示范,邊板書)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減混合運算順序 師:誰來幫老師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題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剛才小紅的問題,我們一下子就把它解決了,老師相信,這個問題也難不倒你們。好,現(xiàn)在讓同學們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并嘗試在草稿紙上列式計算。 (3)嗯,大部分同學已想好了,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說說吧。 (4)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1枝康乃馨的價錢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價錢比較誰便宜了。) (6)還可以怎么列算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交通安全知識普及與駕駛技能培訓合同
- 企業(yè)并購居間合同委托書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勞動合同地址確認及員工離職補償協(xié)議
- 三農田灌溉方案與實施手冊
- 汽車維修保養(yǎng)規(guī)范手冊
- 醫(yī)療器械產品采購合同
- 石材購銷合同補充合同
- 合作收購不良資產協(xié)議
- 人力資源管理勞動法律法規(guī)遵守作業(yè)指導書
- 企業(yè)并購交易操作指導書
- 2025年度有限責任公司拆伙協(xié)議書范本4篇
- 【8道期末】安徽省蕪湖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解析)
- 2025中考關于名詞的語法填空專練(二)(含答案)
- 3可伸縮的橡皮筋 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冀人版
- 班組現(xiàn)場5S與目視化管理
- 和達投資集團(杭州)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政企單位春節(jié)元宵猜燈謎活動謎語200個(含謎底)
- 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素養(yǎng)評估卷(含答案)
- 專題15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講義)(解析版)-2024年高考二輪復習
- 養(yǎng)生館拓客培訓
-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章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