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_第1頁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_第2頁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_第3頁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_第4頁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PEOPLIES HOSPITAL OF SUIYANG液 制 品 使 用內一科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血液制品是指從人類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療物質,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漿源醫(yī)藥產品。目前,血液是一種稀缺資源,血液制品資源有限,雖進行嚴格檢測,但仍具有傳播疾病的風險,不當輸注血液制品可能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臨床應用血液制品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血液制品使用原則1、 嚴格掌握適應證和應用指征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險或需要改善生活質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輸注血液制品,如治療或預防血液成分的減少或丟失,應盡量選用血液制品替代物。2、 血液制品的選擇根據患者的需求,合理

2、選擇血液制品的種類。選擇血液制品時,要保障來源合法性。安全的血液制品來自無償獻血者和國家法定的采、供血機構。商業(yè)來源的血液制品傳播疾病的風險最高。3、 避免輸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應在輸注血液制品時,要密切觀察患者輸注情況,避免可能發(fā)生的任何不良反應,并做好不良反應處理應急預案。二、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1、全血及血液成分的臨床應用管理要求。由醫(yī)院領導、業(yè)務主管部門及科室負責人組成的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來源管理醫(yī)療機構臨床治療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血站供給。輸注前經過交叉配血檢測,確定與受血者相容。醫(yī)療機構因應急用血需要臨時采集血液時,必

3、須遵守 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guī)定。( 2)程序管理制定包括全血及血液成分庫存管理(包括用血計劃、入庫、 復核、保存等) ,患者用血需求評估,輸血治療告知程序,輸血前實驗室檢查,輸血申請(包括血液成分選擇,填寫申請,血樣采集,輸血科接收并審核等),輸血前交叉配血檢測,全血及血液成分的發(fā)放,臨床輸注管理(包括核對、輸注、監(jiān)測等),輸血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評估及處理,輸血治療效果評估等臨床用血各階段的操作程序。( 3)人員管理輸血相關醫(yī)護人員應掌握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關藥物等。臨床輸血相關的醫(yī)護人員要詳細核對患者與血液制品的相關信

4、息,確保輸血安全。( 4)臨床用血分級管理1) 根據本醫(yī)療機構特點,制定不同級別臨床醫(yī)師的申請用血量權限。2)主治醫(yī)師以上職稱(含)的臨床醫(yī)師負責簽發(fā)輸血申請單。3) 一次臨床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 毫升時, 需經輸血科(血庫)醫(yī)師會診,由用血科室主任和輸血科(血庫)會診醫(yī)師簽名后報醫(yī)務處(科)批準。4) 緊急情況下臨床醫(yī)師可以高于上條所列權限使用全血及血液成分,并嚴格記錄救治過程。2、應用管理醫(y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血漿源醫(yī)藥產品特別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對使用血漿源醫(yī)藥產品進行有效地的血液警戒和藥物警戒。遵循不良反應“可疑即報”的原則。并注意血漿源醫(yī)藥產品中的防腐劑、穩(wěn)定劑等輔料

5、的不良反應或潛在風險,如血漿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穩(wěn)定劑對血漿源醫(yī)藥產品質量產生影響等。三、落實與督查1. 必須加強血液制品臨床應用的管理,建立、健全本科室促進、指導、 監(jiān)督血液制品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制度,并將血液制品合理使用納入醫(yī)療質量和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體系。2.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藥品管理法、 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2011 版 、 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 處方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和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要履行職責,開展合理應用血液制品的培訓與教育,督導本院血液制品臨床合理應用工作。依據指導原則和“實施細則”,定期與不定期進行監(jiān)督檢查,內容

6、包括:血液制品使用情況調查分析,醫(yī)師、 輸血科醫(yī)療技術人員與護理人員血液制品知識調查。對不合理使用血液制品的情況提出糾正與改進意見。四、附各類血制品特點(一)各類紅細胞制品的特點紅細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具有重要的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生理功能。臨床上需要輸血的患者約80%以上需補充紅細胞。紅細胞制品的種類很多,國外常用的制品包括添加劑紅細胞、濃縮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年輕紅細胞、冷凍融化的紅細胞等。而國內常用的是懸浮紅細胞、濃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冰凍紅細胞等。其特點具體如下:1. 懸浮紅細胞是目前國內外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紅細胞制品,用離心的方法分出全血中大部分(90%)

7、血漿后, 加入各種晶體鹽紅細胞保存液,這類紅細胞是含有全血中全部的紅細胞、一定量的白細胞、血小板、 少量血漿和添加劑或代血漿的混懸液,具有補充紅細胞的作用,另外代漿血還具有擴充血容量的作用。一般保存于42,在含有腺嘌呤的添加劑保存液中保存的紅細胞保存期為35 d 。凡用單袋制備的代漿血必須在24 h 內輸注,臨床輸用時不得加入任何藥物(生理鹽水除外),以免紅細胞發(fā)生變性、凝血或溶血。另外因該制品含有一定量白細胞,長期輸用的患者有可能發(fā)生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2. 濃縮紅細胞可以在全血有效期內任何時間分離出部分血漿制備而成 , 濃縮紅細胞含有全血中全部紅細胞、白細胞、 大部分和部分血漿,其中紅細胞比

8、積為70% 5%。濃縮紅細胞于42保存,保存期與全血相同,其他特點與懸浮紅細胞和代血漿相同。3. 洗滌紅細胞:一般手工洗滌紅細胞可以去除紅細胞中80% 90%的白細胞、99%以上的血漿蛋白。使用機器洗滌后的紅細胞中,白細胞減至5X108/L以下,幾乎不含任何血漿蛋白。洗滌紅細胞不僅可降低白細胞引起的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也可以減少或避免血漿蛋白所致的過敏反應,適應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需輸血的患者及對血漿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產生抗體的患者。無論哪種方法洗滌后的紅細胞均應在24 h 內輸注,因為洗滌過程中破壞了原血袋的密閉系統(tǒng),有操作污染的可能。當然, 紅細胞制品的使用要嚴格

9、掌握輸血指征: 內科: 血紅蛋白 6070 g/L ;外科:血紅蛋白100 g/L,患者需要增加運氧能力時 , 大量失血時丟失了大量紅細胞以及慢性貧血的患者。有下列情況時不宜輸注紅細胞:以擴充血容量為目的輸血不用紅細胞,因為這樣只會增加血液黏度。以補鐵為目的不輸紅細胞,因為能通過消化道補給的不通過輸血補充。以促進傷口愈合為目的的不輸紅細胞,因為輸紅細胞達不到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以增加患者血小板和粒細胞為目的也不輸紅細胞,因為濃縮紅細胞中的血小板和粒細胞與全血一樣, 很少對治療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出血和粒細胞減少的感染起作用,應輸濃縮血小板和濃縮粒細胞。此外還應注意輸注紅細胞的不良反應:溶血反應、發(fā)

10、熱反應、變態(tài)反應及輸血傳播的疾病。( 二 ) 新鮮冰凍血漿新鮮冰凍血漿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穩(wěn)定的第V因子和第m因子。冰凍后血漿中的有效成分可保存1 年,使用前于37水浴中迅速融化,防止纖維蛋白析出。融化后的血漿應立即經輸血濾網濾過輸注,以免不穩(wěn)定凝血因子失活。融化后的血漿不應再冰凍保存,輸注血漿有傳播某些傳染病的可能,有些病毒顆粒片段存在血漿中,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等。因此目前提倡用高敏感度的試劑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IV抗體和丙型肝炎抗體,提高檢出率,減少輸血傳播傳染病的幾率。但無論任何檢測都不能絕對杜絕輸血后感染傳染病。另外還存在同種抗原和抗體問題,血漿中除含有少量的

11、白細胞具有抗原外,還有不少血漿蛋白質成分也具有不同的抗原表型。因此, 在不同個體間的輸注有可能產生同種免疫,導致輸注血漿制品的免疫性輸血反應。有些又屬于變態(tài)反應,所以說能不輸血者盡量不要輸血。(三)去除白細胞輸血含有白細胞輸血可導致發(fā)熱反應,同種異體免疫反應和某些病毒的傳播, 所以去除白細胞輸血的作用包括:能大大降低非溶血輸血發(fā)熱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為在輸血后4 h 以內發(fā)熱,發(fā)生率國外報道為4331%發(fā)生主要原因是一次或多次輸入。預防 HLA同種異體免疫反應,降低血小板輸注無效的發(fā)生率。防止部分輸血相關病毒的傳染。 降低輸血后移植物對抗宿主病的發(fā)生率。而新一代白細胞濾器的出現,使白細胞濾除率大

12、于90%白細胞殘留量小于X 106/L,紅細胞回收率達93%,不損傷紅細胞,應用于臨床非溶血輸血發(fā)熱反應幾乎為零,而且有操作簡單,效果可靠等優(yōu)點,已為臨床大量使用所證實, 去除白細胞輸血已成為現代輸血技術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使輸血更安全、有效,這點已為國內外學者所共識,而且受到各國政府的支持,我國衛(wèi)生部已將少白細胞的血液制劑列入成分輸血的項目中,從而使輸血更進一步向零風險靠近。(4) 濃縮血小板手工制備的濃縮血小板的分離率應大于 70% 400 mL全血分離的 Pc應等于或大于x 1010/L,混入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應小于(23) X 108/L 。我單位供應臨床的以機制血小板為主,應為臨床常采

13、用多個濃縮血小板給一個患者輸注,才能達到治療目的,而手工血小板給這種患者輸注需要反復多次輸注,大約會有30 70%患者形成同種免疫,有的患者輸注血小板后產生發(fā)熱或輸血小板無效等副作用。有的還容易產生HLA抗體而引起輸血反應。機制血小板一個治療量相當于 7袋 400 ml全血制備出的濃縮血小板,含量在x 1011/L ,并且是少白細胞, 臨床已證明輸注機制少白細胞的血小板可減少同種免疫及輸注無效的發(fā)生。(5) 冷沉淀冷沉淀是新鮮冰凍血漿在15條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主要含有第m因子、纖維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等。冷沉淀一般是由400 ml 全血分離血漿制備的,其容量大約為2030 ml ,每袋含第m因子約80100 U,纖維蛋白原約250 mg及其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