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栽培技術要點_第1頁
萵筍栽培技術要點_第2頁
萵筍栽培技術要點_第3頁
萵筍栽培技術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萵筍栽培技術要點一、品種選擇    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科興3號、掛絲紅、耐熱白葉尖,苦荬葉、耐熱大花葉、特耐熱二白皮等。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尖、耐寒二白皮、苦馬葉等。     二、播期確定    春萵筍,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三、培育壯苗 

2、;   3.1 整土。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3.2 種子處理。在59月播種的,由于炎熱高溫,種子發(fā)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方法一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后用濕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濕布包好,置于井下離水面30厘米左右,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fā)芽;方法二將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泡6-7小時,撈出甩干多余的水后,放入冰箱的冷藏箱,每隔4小時拿出,置

3、于常溫下46小時,交替進行,連續(xù)23天,然后將種子置于陰涼處12天即可出芽;方法三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后,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內,在-35下冷凍(藏)24小時,然后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fā)芽。 3.3 播種。一般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種子50100克,可以定植667平方米大田。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后覆土35毫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wǎng)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后,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

4、陽網(wǎng)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夏萵筍選陰天播種。45月上中旬播濕籽蓋薄膜,出苗后撤去薄膜。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wǎng)至出苗或2片真葉。大雨天用遮陽網(wǎng)覆蓋防雨水沖刷。10平方米播種510克。2片真葉前間苗1次,45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壯苗還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間苗、定苗和移栽緩苗后,結合澆水施腐熟稀糞水。雨天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左右澆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陸續(xù)采收嫩株上市。    秋

5、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濕澆透,播后澆蓋1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1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wǎng),播發(fā)芽籽或濕籽。出苗前雙層浮面覆蓋在苗床土上,出苗后蓋銀灰色遮陽網(wǎng)。早晚澆水肥,保持床土濕潤,及時除草間苗。 四、定植與田間管理    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壤土,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1.5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將苗床澆水。    春萵筍,苗齡2530天,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宜,栽后澆壓蔸水。以葉上市,株行距15×20厘米。地膜覆蓋栽培的

6、,底肥一次施足,并蓋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漬。大棚和露地栽培,選晴暖天氣中耕12次,適時澆水追肥,前期淡糞勤澆,保持畦面濕潤,植株基本封壟時,可嫩株上市。以莖為產品的,每畝澆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萵筍,苗齡25天定植,株行距25×(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20厘米。選陰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時澆壓蔸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wǎng),緩苗后撤去。少中耕、淺中耕,淡糞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在植株封壟期前后,每畝施34成腐熟人畜糞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萵筍,

7、苗床底肥不宜過足。苗齡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蓋定植,株行距(3035)×(3040)厘米。成活后追施12次淡糞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應注意煉苗,不宜肥水過勤,防止苗期生長過旺,冰凍前重施1次防凍肥水。翌春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1次,追肥濃度由小到大。莖基開始膨大后,追肥次數(shù)減少,濃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風管理。 五、病蟲害防治    霜霉?。喝~面淡黃綠色圓形病斑、背面白色霜狀霉。用藥氟嗎啉、氟嗎錳鋅、施得益、銳撲等防治;炭疽?。喝~背灰褐色病斑,后變淡紅色橢圓形斑。用愛可、苯醚甲環(huán)唑等防治; 菌核?。和獗碚?,內莖心暗黑色,裂莖

8、處長黑霉點,高溫多濕莖腐爛。用愛可、嘧霉胺、異菌脲丙森鋅、百菌清、等防治;白粉病:葉面黃點、背面白色毛狀菌絲。用愛可防治。萵筍的蟲害發(fā)生較少,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和菜青蟲,以及美國斑潛蠅。蚜蟲可用蟲螨立克進行防治;白粉虱、菜青蟲、斑潛蠅可用比丹等藥劑防治。6、 采收、采種    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采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延遲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毫克/千克矮壯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時每隔5天噴2500毫克/千克青鮮素2次。    萵筍采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征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見方,去掉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