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礎加固方案_第1頁
塔吊基礎加固方案_第2頁
塔吊基礎加固方案_第3頁
塔吊基礎加固方案_第4頁
塔吊基礎加固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塔吊基礎加固方案一、工程概況頂山街道大新村4號地塊保障房項目6#、7#、8#、9#、10#、11#住宅樓、17#配電房、36班中學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區(qū)頂山街道大新村,東至萬壽路、南至北十字河、西至中心大道、北側為一條規(guī)劃路。由6棟住宅樓,一棟配電房及一座36班中學及其附屬工程組成,總建筑面積:113205.09 ,其中住宅部分地上建筑面積87536.74,地下建筑面積5725.88。本工程住宅部分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物住宅部分地上耐火等級一級,地下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防火設計分類:一類高層住宅。住宅部分地下室防水等級為II級

2、,屋面防水等級為II級。塔吊基礎形式為樁基承臺,采用預應力空心管樁600(130)承臺混凝土等級:C35,矩形承臺邊長:H=5.5m,樁間距:a=4.0m,樁入土深度:29m,承臺厚度:Hc=1.4m,樁直徑:d=0.6m,樁型與工藝:預制樁,塔吊型號:QTZ63A(5510)。塔吊現(xiàn)場現(xiàn)場實際布置情況:、6#、7#樓塔吊基礎中心位置為:K軸北偏5米,4軸東偏2.5米。、8#樓塔吊基礎中心位置為:M軸北偏5.7米,19軸西偏1.75米。、9#樓塔吊基礎中心位置為:26軸東偏1.5米,交L軸。、10#樓塔吊基礎中心位置為:22軸東偏5米,交D軸。、11#樓塔吊基礎中心位置為:22軸東偏4米,交D

3、軸。二、編制依據(jù)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3、塔式起重安全規(guī)程GB5144-20064、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50661-20115、南京市建筑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專家論證報告書,2016年4月13日三、存在的問題住宅樓基礎筏板底標高與塔吊基礎樁頂標高的關系:6#、7#、10#、11#樓基礎墊層底的絕對標高為0.55m,塔吊樁頂絕對標高為2.4m。主樓土方開挖深度與塔吊基礎底面的高差約為1.75m。8#、9#樓基礎墊層底絕對標高為0.85m,樁頂絕對標高為2.4m。主樓土方開挖深度與塔吊基礎底面的高差約為1.45

4、m。由于落差太大,且從地質報告中看出該地區(qū)土質大多為沙土、粉質黏土,再加上該地區(qū)緊靠長江,地下水位較高,透水性較強,現(xiàn)場塔吊基礎邊土方出現(xiàn)坍塌的跡象,使得塔吊基礎存在不穩(wěn)定的可能,抗剪能力減弱。作業(yè)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不安全狀況。如下圖所示四、處理方案2016年4月13日我單位組織5位專家對現(xiàn)場進行論證,對現(xiàn)場住宅樓區(qū)域的5臺塔吊做以下處理方案:1、把5個塔吊基礎四周與主樓落差的土體全部挖除,從而卸載來自側面對塔吊基礎的土壓力,形成獨立的單位個體,以減弱側向土壓力對塔吊基礎樁體的擾動。2、對臨空的管樁四邊都設置上下各一道14#槽鋼抱箍(見附圖二),上面一道距離塔吊基礎底向下0.2m,下面一道距離原土體

5、向上0.35m,并和管樁有效連接,上下兩道槽鋼間設置斜撐并焊接牢固,四周連成一個整體。斜撐與斜撐呈V字型連接。3、塔吊管樁下部四周水平2m范圍內(nèi)先澆筑100mm厚C15混凝土墊層,然后對塔吊樁基周圍進行壓密注漿,深度為3m,孔直徑50mm,排距600mm,孔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共計3排。(見附圖一),當四周遇基礎筏板或電梯井地坑等無法施工到上述尺寸時,以靠近筏板的尺寸為準。3.1、壓密注漿地基加固工藝流程:振動插管人工制漿定 位注 漿漿液攪拌漿管下沉至樁 底拔 管 注 漿至 樁 頂 完拔管注漿3.2、地基采用單管靜壓注漿進行加固處理,注漿深度3.0m。具體布置見施工布置圖。壓密注漿施

6、工要點如下:(1)壓密注漿原理是通過注漿管將漿液均勻的注入地層中,漿液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等方式,趕走土顆粒間或巖土裂隙中的水份和空氣后占據(jù)其位置,經(jīng)人工控制一定時間后,漿液將原來松散的土?;蛄严赌z結成一個整體。因考慮到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注漿量每米孔深注漿水泥用量80kg。水泥漿采用P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水泥漿的水灰比0.5,注漿壓力為0.2Mpa。 (2)單管靜壓注漿的壓力宜采用低壓滲透,注漿速度與注漿壓力取值應以地表面冒漿為控制原則。 (3)注漿過程中有地下水冒出地面時,需在周圍設置排水溝,安排人員用潛水泵排出施工場地;待漿液冒出后,須停止一小段時間后在注漿。3.3

7、、壓密注漿將全部展開施工,注漿先施工四周一圈,待水泥漿達到一定強度后再施工內(nèi)排,內(nèi)排施工壓漿時采用跳壓法施工(跳孔12個間隔的順序方式進行施工)。 3.4、壓密注漿施工需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注漿過程中主要通過聽聲音、看壓力表、看注漿量來判斷注漿的實施效果;聽聲音是否有異常,看壓力是否過高,看注漿量是否達到設計的注入量;這個過程主要靠注漿司機來控制,另外注漿司機還要做好注漿記錄,并保證記錄的真實性。若遇特殊情況,須及時與設計單位聯(lián)系研究處理。4、待壓密注漿完成后在原澆筑墊層范圍內(nèi)再澆筑200厚C15混凝土墊層。5、對塔吊使用初期進行監(jiān)測。五、技術與安全事項1、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應戴好安全帽

8、,焊工應持證上崗。2、焊工應在焊完后立即清理干凈焊縫表面的焊渣、飛濺物;外觀均勻、成型較好,焊道與焊道、焊道與基本金屬間過渡較平滑。3、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二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飛濺、電弧擦傷、弧坑裂紋等缺陷。4、在未對塔吊基礎加固前,并且壓密注漿強度未達到設計值時,嚴格控制塔吊的使用,不得使用塔吊,以免引起對塔吊基礎的再次擾動。5、在注漿施工中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對布孔方式、注漿參數(shù)及漿液配比作進一步試驗調整,并在以后注漿施工過程中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注漿效果。 6、如出現(xiàn)堵管,堵管的處理要快速及時,不能慌亂,要按順序一步步盡快處理。7、注漿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止堵管,如多做試驗選定合理的凝結時間,注意壓力的變化,如壓力升高要及時提升鋅管。8、水泥漿液若發(fā)生沉淀、離析現(xiàn)象,應進行二次攪拌。9、施工過程中做好注漿施工的各種記錄,及時了解注漿壓力和流量變化情況并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注漿效果是否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