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及必須營養(yǎng)素_第1頁
一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及必須營養(yǎng)素_第2頁
一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及必須營養(yǎng)素_第3頁
一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及必須營養(yǎng)素_第4頁
一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及必須營養(yǎng)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教 案 20172018學年第 二 學期 課 程 名 稱 營養(yǎng)與膳食 開 課 系 部 護 理 開 課 教 研 室 授 課 教 師 羅靈茜 職 稱 授 課 班 級 護理二、三 學 生 人 數(shù) 長 沙 醫(yī) 學 院 教 務 處 制長 沙 醫(yī) 學 院 教 案課程名稱營養(yǎng)與膳食授課題目(章節(jié)或主題)營養(yǎng)與膳食概述授課教師羅靈茜所屬系(部)衡陽校區(qū)所屬教研室職稱無授課時間2018年9月10日 第一周 星期一、三 第57節(jié)課 第一次課授課時數(shù)3學時授課班級護理 專業(yè)(本科 ??疲?2018級 護理二、三班教學課型 理論課 實驗課 見習課 習題課 討論課

2、 其它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營養(yǎng)與膳食 季蘭芳 主編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7年 第3版教學目的要求:1.掌握膳食營養(yǎng)素的種類、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參考攝入量及其食物來源。 2.熟悉人體能量的消耗方式、攝入量標準及其食物來源。 3.了解醫(yī)院常見膳食種類及其實際應用。4.面向公眾提供基本公共營養(yǎng)指導。 重點與難點:重點:1.營養(yǎng)素的種類、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難點:2.能量平衡 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 討論法 啟發(fā)式 自學輔導法 練習法(習題或操作) 讀書指導法 教學法 C B L教學法 其他 教學手段(請打選擇):板書 實物 標本 掛圖 模型 投影 幻燈 錄像 CAI(計算機輔助教

3、學)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第一章 營養(yǎng)與膳食概論 第一節(jié) 膳食營養(yǎng)相關概念提問:今天你吃早餐了嗎?學生回答:包子、粉、面包、油條、方便面等等。教師回答:1、早餐種類單一,營養(yǎng)不均衡。(包子、粉類)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體質變弱。2、 不吃早餐或者少吃早餐。(面包類或者不吃)導致小部分人因各種原因未吃早餐,容易導致胃病、低血糖、膽結石、易患心腦血管病、影響智力。3、 熱量有余,營養(yǎng)不足。(油條、方便面類)導致(三高)肥胖、腦部缺氧、思維遲鈍。1、 營養(yǎng)與營養(yǎng)素1、基本概念營養(yǎng)(nutrition):指機體通過攝取食物,經(jīng)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作為構建組織器官、滿足生理功能和

4、體力活動需要的生物學過程。營養(yǎng)素(nutrients):指食物中能向機體提供能量、機體構成成分、組織修復和生理調節(jié)功能的化學成分。 2、分類六大類: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水宏量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微量營養(yǎng)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產能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3、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1、平均需要量EAR是根據(jù)某些指標判斷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的群體中50%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2、推薦攝入量RNI相當于傳統(tǒng)使用的RDA(營養(yǎng)素推薦每日攝入量),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shù)(97%-98%)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

5、。3、適宜攝入量AI是通過觀察或者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量。主要用于個體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目標。4、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I每日攝入營養(yǎng)素的最高限量。特別注意:該標準不是病人營養(yǎng)治療標準;不是以往患過營養(yǎng)缺乏病人營養(yǎng)補充標準;該標準是應用于健康人的膳食營養(yǎng)標準。4、常用膳食種類正常人膳食:主要為普食 醫(yī)院膳食:面向各類人群,種類較多 醫(yī)院膳食四大類:常規(guī)膳食、特殊治療膳食、診斷用試驗膳食、代謝膳食 醫(yī)院中常規(guī)膳食:普食、軟食、半流食、流食、清流食和冷流食。其他膳食多數(shù)都是在基本膳食的基礎上衍化而來,如高蛋白普食、低鹽半流食等 (1)普食:與正常人平時所用膳食基本相同。醫(yī)院中食用此種膳食的患

6、者最多,一般占醫(yī)院病人的50%或更多 (2)軟食:質軟,易于咀嚼,比普通飯易于消化。 (3)半流食:比軟飯更細軟,呈半流質狀食物 (4)流食:是由液體食物組成,不需咀嚼,易于吞咽。 治療膳食:在常規(guī)膳食基礎上采取調整膳食中營養(yǎng)成分或制備方法而設置的膳食(1)高熱能高蛋白膳食 (2)低蛋白膳食(3)限鈉(鹽)膳食(4)高鉀和低鉀膳食(5)調整膳食纖維的膳食(6)限脂肪膳食(6)其他膳食2、 人體對能量的需求1、能量的單位 卡(calorie,cal)或千卡(kilocalorie,kcal)卡路里,千卡路里 千焦耳(kJ)或兆焦耳(MJ)國際通用2.換算1千卡(kcal)=4.184千焦耳(kJ

7、)1000千卡(kcal)=4.184兆焦耳(MJ)1千焦耳(kJ)=0.239千卡(kcal)1兆焦耳(MJ)=239千卡(kcal)3、概念基礎代謝(BM);是指人體處于空腹、靜臥、適宜的室溫(20-25)及清醒狀態(tài)下,測定的維持體溫、心跳、呼吸等機體最基本生命活動基礎代謝率(BMR):KJ(kcal)/(m2.h) 體力活動(PAL占人體總能量消耗的15%-35%)影響體力活動能量消耗的因素:勞動強度、持續(xù)時間、體重、肌肉發(fā)達狀況、工作熟練程度等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又稱為食物熱效應:因攝食而引起的能量額外消耗 生長發(fā)育等能量消耗(孕婦、乳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4、能量攝入量標準(1)能

8、量攝入和能量消耗保持平衡是制定能量需要量、供給量的理論依據(jù)。(2)確定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的方法查表中國居民膳食參考攝入量à體重正常的人群à估算方法為:能量需要量=BMR×PAL 根據(jù)勞動強度、標準體重和每千克標準體重所需能量進行計算適用于超重、肥胖或者消瘦人群。 5、能量食物的來源產能營養(yǎng)素:1g碳水化合物:16.81kJ(4kcal)、1g脂肪:37.56kJ(9kcal)、1g蛋白質:16.74kJ(4kcal)(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適宜膳食能量構成: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質11%15%6、 高能量與低能量膳食應用1.高能量膳食適應

9、癥:消瘦、體重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病后康復期病人要 求:每天比正常能量需要高出300700kcal(12502920KJ) 2.低能量膳食適應癥:需減輕體重者、為控制病情須減輕機體代謝負擔的病人。要 求:每日能量攝入量在15001800kcal(62707520KJ) 3、 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1、蛋白質1、 蛋白質的功能:構成和修復組織、促進機體生長發(fā)育、參與免疫、維持體內水分正常分布、參與許多重要物質的轉運、供給熱能4kcal(16.74kJ)/g2、 蛋白質的組成:C 5055%、H 6.77.3%、O 1924%、N(平均16)、S 04必需氨基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賴氨酸、異亮氨

10、酸、亮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天門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同學們可通過記憶口訣來記憶必需氨基酸:笨蛋來宿舍晾一晾鞋3、 凱氏定蛋法:樣品中蛋白質含量(g%)=每克樣品中含氮量(g)×6.25×100%4、 氨基酸模式:某種蛋白質中各種必需氨基酸構成的比例(包括種類和含量)可聯(lián)系木桶理論,木桶的短板就是限制氨基酸。5、 蛋白質互補:概念: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所含的氨基酸可以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從而提高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 應用舉例:谷類缺少賴氨酸,豆類缺少蛋氨酸,谷豆混合食用可

11、互補。 營養(yǎng)指導:葷素搭配、糧豆肉同食、粗細糧搭配都可以提高食物蛋白質的利用率。食物種類應多樣化,避免偏食。 6、 蛋白質評價:含量: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食物被測定的含氮量×6.25。 消化率:反映蛋白質被機體消化酶分解程度利用率 :決定于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及相互比值 生物學價值或生物價:反映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后被機體利用程度的一項指標 7、 蛋白質食物來源:動物性蛋白質 :肉類、奶類、 蛋類 植物性蛋白:豆類、 糧谷類、 硬果類 2、脂類1、脂類的分類:類脂(磷脂、固醇、類固醇等)與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酸)脂肪酸分類:按照肪酸飽和程度:飽和脂肪酸(SFA)、不飽和脂肪酸(USFA)(

12、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否必須食物提供: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非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空間結構:順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2、 脂類的功能:供給能量37.56kJ(9kcal)/g構成人體組織增加飽腹感,改善食物感官性狀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器官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供給必需脂肪酸3、 脂類的來源:動物脂肪組織、肉類、蛋類、油料植物種子或植物油、豆類和堅果類4、 脂肪適宜攝入量(AI)脂肪供給能量占總能量的百分比,兒童青少年25%30%,成人和老年人20%30%;成人和老年人膽固醇含量低于300mg/d。 3、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概述:碳水化合物也稱糖類、碳水化物,是由

13、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一大類有機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分3類:單糖、雙糖、多糖2、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供給和儲存能量、碳水化合物是能量最經(jīng)濟和最重要的來源16.81kJ(4kcal)/g、構成人體組織、節(jié)約蛋白質作用:能預防體內蛋白質消耗、抗生酮和解毒、增強腸道蠕動和消化功能。3、碳水化合物來源:主要來自谷類(小麥、稻米、玉米、小米、高粱米等):含量70%75%;干豆類(綠豆、赤豆、豌豆、蠶豆等):含量50%60%;薯類(甜薯、馬鈴薯、芋頭等):含量20%25%(主要含淀粉)甘蔗和甜菜是蔗糖的主要來源;蔬菜和水果除含少量可利用的單糖、雙糖外,還含有纖維素和果膠類。4、適宜攝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應

14、占總能量的55%65%,精制糖不超過總能量的10%。4、礦物質1、定義:除了碳氫氧氮等主要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以外,其余各種元素無論數(shù)量多少、存在形式如何統(tǒng)稱為礦物質。2、類別:礦物質有60多種元素,其中:含量大于體重0.01%的元素的元素稱為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如鈣、磷、鈉、鉀、氯、鎂與硫等;含量小于體重0.01%并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元素為微量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有鐵、碘、鋅、銅、硒、鈷、鉬及鉻,可能必需微量元素有錳、硅、硼、釩及鎳。3、鈣: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正常成人含鈣10001200g,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主要生理功能:構成骨骼和牙齒;維持神經(jīng)與肌肉活動;促進體內某

15、些酶活性等;參與血凝過程、激素分泌、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等。吸收影響因素:促進因素維生素D、蛋白質或氨基酸、乳糖、胃酸和膽汁分泌等抑制因素草酸、植酸、脂肪酸、食物纖維、絕經(jīng)期和老年等鈣的缺乏癥:佝僂病、骨質疏松癥和骨質軟化癥。鈣的食物來源:奶與奶制品、水產品中小蝦皮、海帶、豆類及其制品。適宜攝入量:成人800mg/d、孕婦8001200 mg/d、乳母1200 mg/d、成人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2000mg/d。4、碘:碘的生理功能通過甲狀腺激素完成,主要是促進和調節(jié)代謝及生長發(fā)育 機體因缺碘所導致系列障礙統(tǒng)稱為碘缺乏病,在成人可引起甲狀腺腫,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期可引起克汀病。較長時間高碘

16、攝入可導致高碘甲狀腺腫。 碘的膳食來源:主要來自食物,約占每日總攝入量的80%90%;其次來自飲水與食鹽;含碘豐富的海產品:海帶、紫菜、發(fā)菜、鮮魚、蛤干、干貝、蝦、海參及海蜇等;陸地食品中蛋、奶的碘含量較高;植物性食物含碘量最低,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參考攝入量:成人為150g /d、孕婦和乳母為200g /d、成人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2000g /d。5、 鐵:意義: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 缺乏時危害:易患缺鐵性貧血;智力發(fā)育損害及行為改變;降低抗感染能力等。 主要來源:主要為動物性食品,如肝臟、瘦肉、雞蛋、動物全血、禽類、魚類等。海帶、芝麻的鐵含量較高。豆

17、類及紅蘑、蟶子、蚌肉、油菜、芹菜、藕粉含鐵量也較豐富。鐵鍋炒菜也是來源之一。奶的含鐵量較少,牛奶的含鐵量更低,長期食用牛奶喂養(yǎng)的嬰兒應及時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口服鐵劑和輸血可致鐵攝入過多。適宜攝入量:成人男性15 mg/d,女性20 mg/d;孕婦及乳母2535 mg/d;老年人15 mg/d;成人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50 mg/d 6、 鋅:作用:鋅促進生長發(fā)育與組織再生,促進食欲,促進維生素A代謝和生理作用,參與免疫功能。 缺乏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生長遲緩、認知行為改變等癥狀。兒童常有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chuàng)傷不易愈合、易感染;第二性征發(fā)育障礙等。鋅膳食來源: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

18、類、動物內臟是鋅極好來源;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也富含鋅。鋅推薦攝入量(RNI):成年男性15.0mg/d,女性11.5mg/d; 孕婦(中后期)16.5mg/d,乳母21.5mg/d。7、 硒:硒在人體內總量為1420mg, 是重要微量元素。硒缺乏臨床表現(xiàn):硒缺乏已被證實是發(fā)生克山病的重要病因;還可引起大骨節(jié)病,主要發(fā)生于青少年,嚴重影響骨發(fā)育。硒攝入過多可致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毛發(fā)變干、變脆、易斷裂及脫落;指甲變形,肢端麻木、抽搐,甚至偏癱,嚴重者可致死亡。硒的膳食來源:動物的肝腎、肉類和海產品都是硒的良好食物來源。食物中的硒含量受當?shù)厮林形坑绊懞艽?。硒推薦攝入量(RNI):成人為50g

19、/d,孕婦為50g/d;成人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400g/d。5、維生素維生素定義: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及細胞內特異代謝反應所必需的一類微量、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分類: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族(B1、B2、PP、B6、 B12、葉酸、泛酸、生物素等)和維生素C。1、 維生素A:生理功能:維持正常視覺;維持上皮正常生長與分化;促進生長發(fā)育;抑癌作用;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 缺乏表現(xiàn):暗適應能力下降;夜盲癥;干眼??;指甲出現(xiàn)凹陷線紋;皮膚瘙癢;脫皮、粗糙發(fā)干;脫發(fā);兒童生長發(fā)育遲緩。膳食來源:動物性食品,如肝臟、魚肝油、魚卵、全奶、奶油、禽蛋等深色蔬菜和水

20、果,如菠菜、空心菜、萵筍葉、芹菜葉、胡蘿卜、豌豆苗、紅心紅薯、辣椒及芒果、杏子及柿子等。適宜攝入量:成人男性800g RE/d;成年女性700g RE/d。2、 維生素D:屬性:屬于固醇類,主要包括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在人和動物皮下組織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jīng)紫外線照射形成維生素D3;存在于藻類植物及酵母中的麥角固醇,經(jīng)紫外線照射形成維生素D2。主要功能:調節(jié)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以構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齒。 缺乏或不足表現(xiàn):嬰幼兒期出現(xiàn)佝僂??;成年人發(fā)生骨軟化癥,多見于孕婦、乳母和老年人。過量攝入表現(xiàn):多見于長期大量給兒童濃縮的維生素D;出現(xiàn)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惡心、嘔吐、腹

21、瀉、頭痛等。膳食來源:海水魚,如沙丁魚;動物肝、蛋黃、魚肝油制劑推薦攝入量(AI)010歲-10g/d ;11歲至成人-5g/d;50歲以后為10g/d。3、 維生素E: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促進蛋白質更新合成;預防衰老;與動物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關;調節(jié)血小板粘附力和聚集作用。長期缺乏危害:嬰兒溶血性貧血;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及老年退行性病變等風險。通常人類不會缺乏維生素E。 膳食來源:植物油、麥胚、硬果、種子類、豆類、蛋黃等;綠葉植物中的維生素E含量高于黃色植物;肉類、魚類等動物性食品及水果含量很少推薦攝入量(AI):青少年、成人14mg (-生育酚當量)/d;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適當補充維生素

22、E。4、 維生素B1:硫胺素生理功能:構成脫羧酶的輔酶,與能量代謝有關;維持神經(jīng)、肌肉特別是心肌正常功能;維持正常食欲和胃腸蠕動等 缺乏危害:腳氣??;干性腳氣病:多發(fā)性周圍神經(jīng)炎為主;濕性腳氣?。阂运[和心臟癥狀為主;混合性腳氣??;嬰兒腳氣病。主要發(fā)生于以精白米面、精米糊為主食的人工喂養(yǎng)兒和胃腸道及消耗性疾病患者。膳食來源: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中;良好來源是動物內臟,如肝、腎、心和瘦肉及全谷類、豆類和堅果類。推薦攝入量(AI):成人男性1.4 mg/d;成年女性1.3 mg/d。5、 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2以FMN和FAD形式作為多種黃素酶類輔酶。 維生素B2缺乏癥:口腔生殖綜合癥、口角炎

23、、口唇炎、舌炎、陰囊炎、脂溢性皮炎、眼部的瞼緣炎。膳食來源:動物性食物:以肝、腎、心、蛋黃、乳類尤為豐富植物性食物:以綠葉蔬菜類,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類含量較多;糧谷類:含量較低,尤其研磨過于精細的糧谷類食物。推薦攝入量(AI):成年男性1.4 mg/d;成年女性1.2 mg/d。6、 維生素C:抗壞血酸生理功能:參與氧化還原過程;促進組織膠原形成,防出血;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貧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具有廣泛的解毒作用。攝入不足:致壞血?。黄?、倦怠、皮膚出現(xiàn)瘀點或瘀斑、毛囊過度角化;牙齦腫脹出血;球結膜出血;機體抵抗力下降,傷口愈合遲緩;關節(jié)疼痛及關節(jié)腔積液等。膳食來源:主要存在蔬菜和水果中

24、,如柿子、青椒、番茄、菜花及各種深色葉菜類;水果,如柑橘、檸檬、青棗、山楂、獼猴桃等,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植物種子(糧谷、豆類)不含維生素C動物性食物除肝、腎、血液外含量甚微。適宜攝入量:嬰幼兒4050mg/d;兒童6090mg/d;青少年、成人為100mg/d;孕婦100130mg/d;乳母130mg/d。7、 維生素PP:煙酸、尼克酸屬性:是一系列以NAD和NADP為輔基的脫氫酶類絕對必需成分;缺乏表現(xiàn):又稱癩皮病,主要損害皮膚,口、舌、胃腸黏膜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其典型病例可有皮炎、腹瀉和癡呆等;來源: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物中,良好的來源為肝、腎、瘦肉、全谷、豆類等,乳類、綠葉蔬菜也含相當數(shù)量。8、葉酸:屬性:葉酸作為輔酶成分,對蛋白質、核酸的合成和各種氨基酸的代謝有重要作用 缺乏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為惡性巨紅細胞性貧血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孕婦攝入葉酸不足時胎兒易發(fā)生先天性神經(jīng)管畸形 膳食來源:廣泛存在,良好來源為動物的肝、腎、雞蛋;豆類;酵母;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等。9、膳食纖維:分類:水溶性膳食纖維 :果膠和樹膠;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主要生理功能:預防便秘;控制體重和減肥;降低血糖和血脂;預防結腸癌等作用。膳食來源:水溶性膳食纖維:大麥、豆類、胡蘿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