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造型工具參考模板_第1頁
PROE造型工具參考模板_第2頁
PROE造型工具參考模板_第3頁
PROE造型工具參考模板_第4頁
PROE造型工具參考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77啟動造型啟動造型在頂部菜單條中,單擊“插入插入”(Insert)“造型造型”(Style),啟動“造型”。也可單擊菜單欄中的 ?!霸煨驮煨汀?Styling) 菜單添加到菜單條中,且在 Pro/ENGINEER 窗口的頂部和側面各添加一個“造型”工具欄。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組合鍵組合鍵在“造型”操作中,可使用以下組合鍵:組合鍵組合鍵命令命令操作操作右鍵單擊全部命令出現(xiàn)快捷菜單。左鍵單擊全部命令選?。ㄈ笔。〤TRL + 左鍵單擊選取取消對于以前選定圖元的選取選取多個圖元中鍵單擊。全部命令完成當前操作重復雙擊選取重定義SHIFT 鍵創(chuàng)建曲線曲線編輯捕捉現(xiàn)有幾何。當按下 SHIFT

2、 鍵并按住鼠標按鈕時,將有捕捉光標跟隨指針。松開 SHIFT 鍵,則捕捉關閉。注意注意:通過使用頂部菜單條中的“造型造型”(Styling)“捕捉捕捉”(Snap),也可捕捉現(xiàn)有幾何。CTRL 鍵選取復制幾何然后移動CTRL + SHIFT 鍵選取只移動幾何,而不進行復制ALT 鍵曲線創(chuàng)建和編輯垂直拖動鎖定有關在 UNIX 中配置 ALT 鍵的詳細信息,請參閱“啟用 ALT 鍵”主題。SHIFT + ALT 鍵曲線編輯延伸點CTRL + ALT 鍵曲線創(chuàng)建和編輯水平/垂直拖動鎖定ALT 鍵曲線編輯當切向量可見時約束切線角度CTRL + ALT 鍵曲線編輯當切向量可見時約束切線長度另請參閱另請參

3、閱關于造型特征啟用 ALT 鍵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關于造型特征關于造型特征“造型”是 Pro/ENGINEER 中的設計環(huán)境,可以方便而迅速地創(chuàng)建自由形式的曲線和曲面,并能將多個元素組合成超級特征?!霸煨汀碧卣髦员环Q為超級特征,因為它們可以包含無限數(shù)量的曲線和曲面。新“造型”用戶界面提供了兩種建模環(huán)境的精華 - 它是一個功能齊全、直觀的建模環(huán)境,也是 Pro/ENGINEER 的特征。用戶可創(chuàng)建真正的自由“造型”特征并使用參數(shù)化和相關的 Pro/E 功能?!霸煨汀碧卣鞣浅l`活;它們有其自己的內(nèi)部父子關系,并可與其它 Pro/ENGINEER 特征具有關系。使用“造型”可完成以下所有任

4、務:在單視圖和多視圖環(huán)境中工作。多視圖環(huán)境功能在 Pro/ENGINEER 中功能非常強大;可同時顯示四個模型視圖并能在其中操作。在零件級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創(chuàng)建簡單特征或多元素超級特征。創(chuàng)建“曲面上的曲線”(COS),這是一種位于曲面上的特殊類型的曲線。從不必被修剪成拐角的邊界創(chuàng)建曲面。編輯特征中的單個幾何圖元或圖元組合。創(chuàng)建“造型”特征的內(nèi)部父/子關系。創(chuàng)建“造型”特征和模型特征間的父/子關系?!霸煨汀杯h(huán)境包括以下元素:頂部菜單條上的“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 - 包含創(chuàng)建和修改曲線和曲面的“造型”命令主集?!熬庉嬀庉嫛?Edit)、“視圖視圖”(View)、“分析分析”(Analy

5、sis) 和“信息信息”(Info) 菜單中的“造型”命令 - 如用于撤消和重做“造型”曲線操作、進入“解決”模式、顯示曲率圖,以及設置“造型”優(yōu)先選項(曲面網(wǎng)格,曲線質(zhì)量)等命令?!霸煨汀笨旖莨ぞ邫?- 提供“編輯編輯”(Edit)、“視圖視圖”(View) 和“分析分析”(Analysis) 菜單中的“造型”命令的快捷方式?!霸煨汀惫ぞ邫?- 包含“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命令的快捷方式。多視圖顯示 - 在頂視圖、等軸圖/斜軸圖、主視圖和右視圖間切換,或同時顯示四種視圖。視圖在窗口中的位置如下所述:頂視圖等軸圖/斜軸圖/ 用戶定義的主視圖右視圖另請參閱另請參閱啟動造型造型指南概述

6、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啟用啟用 ALT 鍵鍵使用以下步驟可以正確配置 ALT 鍵,在運行“通用桌面環(huán)境”(CDE) 的系統(tǒng)上操作,包括下列系統(tǒng):Sun SolarisHewlett Packard HP-UXIBM AIXCompaq OSF11.如果在本地目錄中沒有文件/.dt/dtwmrc,請鍵入以下內(nèi)容從系統(tǒng)區(qū)復制此文件:cp /usr/dt/config/C/sys.dtwmrc /.dt/dtwmrc2.編輯文件,用“井”字符 (#) 在下列行的開頭將其標出: ALT icon|window f.move ALT window f.minimize3.通過退出然后再登入來重新啟動

7、窗口管理器。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快捷菜單快捷菜單在“造型”中有多個快捷菜單可用。執(zhí)行任務時右鍵單擊可訪問其快捷菜單。缺省快捷菜單包含下列命令:下一個下一個 (Next) - 在選取過程中,可選取“造型查詢范圍”中的下一項。上一個上一個 (Previous) - 在選取過程中,選取“造型查詢范圍”中的上一項。顯示選取范圍顯示選取范圍 (Show Sel Bin) - 顯示“造型查詢范圍”中的幾何。取消選取上一個取消選取上一個 (Unselect Last) - 撤消選取上一圖元。曲線曲線 (Curve) - 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曲線創(chuàng)建選項。曲線編輯曲線編輯 (Curve Edit) -

8、 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曲線編輯選項。曲面曲面 (Surface) - 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曲面創(chuàng)建選項。缺省方向缺省方向 (Default Orientation) - 將視圖設置為其缺省方向?;顒悠矫娣较蚧顒悠矫娣较?(Active Plane Orientation) - 使活動基準平面平行于屏幕來顯示模型。設置活動平面設置活動平面 (Set Active Plane) - 可用來設置當前基準平面以創(chuàng)建幾何。編輯定義編輯定義 (Edit Definition) - 可用來重定義選定的“造型”曲線或曲面。再生全部再生全部 (Regenerate All) - 可用來再生“造型”特征。隱藏

9、隱藏 (Hide) - 關閉選定圖元的顯示。孤立孤立 (Isolate) - 關閉除選中圖元外的其它圖元的顯示。取消隱藏全部圖元取消隱藏全部圖元 (Unhide All Entities) - 顯示以前隱藏的所有圖元以及未隱藏的圖元。另請參閱另請參閱關于造型特征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造型菜單造型菜單“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包含以下選項:優(yōu)先選項優(yōu)先選項 (Preferences) - 打開“造型優(yōu)先選項造型優(yōu)先選項”(Styling Preferences) 對話框,可在其中設置顯示、曲率圖和曲面網(wǎng)格的優(yōu)先選項。設置活動平面設置活動平面 (Set Active Plane) -

10、 可用來設置活動基準平面,以便創(chuàng)建和編輯幾何。內(nèi)部平面內(nèi)部平面 (Internal Plane) - 打開“基準平面基準平面”(DATUM PLANE) 對話框,可在其中創(chuàng)建“造型”特征的內(nèi)部基準平面。跟蹤草繪跟蹤草繪 (Trace Sketch) - 打開“跟蹤草繪跟蹤草繪”(Trace Sketch) 對話框,在其中可由參照的圖像創(chuàng)建跟蹤草繪。捕捉捕捉 (Snap) - 打開和關閉捕捉。缺省情況下關閉。(在按鼠標鍵的同時按住 SHIFT 鍵,也可啟用捕捉。)曲線曲線 (Curve) - 顯示使用插值點或控制點來創(chuàng)建“造型”曲線的選項。放置曲線放置曲線 (Drop Curve) - 顯示將曲

11、線放置到曲面上以創(chuàng)建 COS 的選項。偏移偏移 COS (Offset COS) - 允許在與 COS 相同的曲面上或與其所在曲面垂直的曲面上偏移 COS。曲線來自基準曲線來自基準 (Curve from Datum) - 將在“造型”外創(chuàng)建的曲線或邊轉(zhuǎn)換為“造型”自由曲線。來自曲面的曲線來自曲面的曲線 (Curve from Surface) - 允許從曲面的 isoparametric 直線中創(chuàng)建自由或 COS 曲線。曲線編輯曲線編輯 (Curve Edit) - 用來通過拖動點或切線來編輯一條或多條曲線。曲面曲面 (Surface) - 顯示由邊界曲線和內(nèi)部曲線創(chuàng)建曲面的選項,該曲面可以

12、有三條或四條邊界。曲面連接曲面連接 (Surface Connect) - 顯示用于更改曲面間連接的選項。修剪修剪 (Trim) - 允許使用一組曲線修剪曲面和面組。完成完成 (Done) - 退出“造型”,完成“造型”特征并最終確定 Pro/ENGINEER 幾何數(shù)據(jù)庫中的所有幾何。退出退出 (Quit) - 取消對“造型”特征的所有更改?!熬庉嬀庉嫛?Edit)、“視圖視圖”(View)、“分析分析”(Analysis) 和“信息信息”(Info) 菜單中的其它選項,可用來控制“造型”視圖及獲取有關“造型”圖元的信息。另請參閱另請參閱關于造型特征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造型工具欄造型工具

13、欄創(chuàng)建“造型”特征時,缺省情況下將有兩個“造型”工具欄被添加到 Pro/ENGINEER 界面中。在窗口頂部添加“快捷工具欄”,在窗口的右側添加“工具欄”。造型快捷工具欄造型快捷工具欄“快捷工具欄”(缺省情況下顯示在圖形窗口的頂部)中有下列圖標:圖標圖標命令命令說明說明撤消撤消撤消上一“造型”操作。重做重做 (Redo)重做撤消的“造型”操作。重復重復執(zhí)行使用的上一個“造型”工具(命令)。顯示全部視圖顯示全部視圖在顯示四個視圖或一個全屏視圖間切換。顯示曲率顯示曲率顯示各選定曲線的曲率圖。清除所有曲率清除所有曲率從顯示中移除所有曲率圖。再生全部再生全部再生所有過期的“造型”特征。模型更新時交通燈

14、呈綠色;模型過期時呈黃色;如果再生失敗則呈紅色。造型工具欄造型工具欄“工具欄”中的圖標提供“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中最常用的“造型”操作的快捷訪問。缺省情況下,“工具欄”中包含以下圖標:圖標圖標命令命令說明說明選取選取用于選取“造型”幾何。設置活動平面設置活動平面為幾何創(chuàng)建和編輯設置當前基準平面。內(nèi)部平面內(nèi)部平面用于創(chuàng)建“造型特征”的內(nèi)部基準平面。曲線曲線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曲線創(chuàng)建選項,可使用這些選項來創(chuàng)建曲線。曲線編輯曲線編輯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用于編輯曲線的選項。落下曲線落下曲線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曲線投影選項,利用它可通過向曲面投影來創(chuàng)建 COS(曲面上的曲線)。曲面

15、曲面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用于通過邊界和內(nèi)部曲線來創(chuàng)建曲面的選項。曲面連接曲面連接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用于在曲面間創(chuàng)建連接的選項。裁剪裁剪在“造型”操控板中顯示通過使用曲線來修剪曲面的選項。完成完成完成“造型”特征并最終確定 Pro/ENGINEER 幾何數(shù)據(jù)庫中的所有幾何,然后退出“造型”。退出退出取消所有更改并退出“造型”。另請參閱另請參閱關于造型特征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編輯菜單編輯菜單“編輯編輯”(Edit) 菜單包含以下“造型”選項:再生全部再生全部 (Regenerate All) - 用于在“造型”內(nèi)局部再生幾何。在“造型”再生中,只再生“造型”特征中的圖元,而不是整個 P

16、ro/ENGINEER 模型。撤消撤消 (Undo) - 撤消上一“造型”操作。重做重做 (Redo) - 重做上一“撤消撤消”(Undo) 操作。請參見上面的“撤消撤消”(Undo)。復制復制 (Copy) - 復制所選的“造型”曲線,并可將其定位。如果有效,則在復制過程中會保留軟點;否則將禁用此選項。按比例復制按比例復制 (Copy Proportional) - 復制選定的幾何,并在復制過程中,將選定幾何中的第一條曲線的端點移動到新位置的時候,保留原始比例。移動移動 (Move) - 允許重新定位選定的“造型”曲線。轉(zhuǎn)換轉(zhuǎn)換 (Convert) - 用于將曲線從一種類型轉(zhuǎn)換為另一種類型。

17、斷開鏈接斷開鏈接 (Unlink)斷開“造型”圖元和任何其可選參照之間的相關性。曲面的可選參照包括內(nèi)部曲線和連接。曲線的可選參照包括軟點。放置曲線沒有可選參照。刪除刪除 (Delete) - 選取選定的“造型”曲線、曲面、內(nèi)部基準平面或被裁剪的面組部分。解決解決 (Resolve) - 用于解決再生失敗的“造型”特征。打開“解決解決”(Resolve) 對話框。編輯定義編輯定義 (Edit Definition) - 允許重定義“造型”幾何。打開適當?shù)膶υ捒?,在其中可編輯曲線或曲面等圖元。注意:注意:“造型”中的移動和復制功能僅適用于“造型”曲線。它適用于平面曲線和自由曲線,但不適用于 COS

18、。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視圖菜單視圖菜單“視圖視圖”(View) 菜單中有以下“造型”選項:顯示所有視圖顯示所有視圖 (Show All Views) - 顯示用于建模的全部四個視圖。此命令也可從快捷菜單中訪問。顯示下一視圖顯示下一視圖 (Show Next View) - 在單視圖顯示模式,按逆時針方向顯示活動視圖的下一個視圖。方向方向 (Orientation) - 按下列選項調(diào)整視圖:缺省方向缺省方向 (Default Orientation) - 將視圖調(diào)整為保存的缺省視圖。 活動平面方向活動平面方向 (Active Plane Orientation) - 調(diào)整視圖,使活動基準平

19、面與屏幕垂直。上一視圖上一視圖 (Previous) - 在上一視圖中顯示模型。 重新調(diào)整重新調(diào)整 (Refit) - 調(diào)整對象,使其在圖形窗口中完全顯示。重定位重定位 (Reorient) - 打開“方向方向”(Orientation) 對話框,在其中可以指定視圖的方向。可見性可見性 (Visibility) - 允許有選擇地顯示圖元。可以使用“隱藏隱藏”(Hide)、“取消隱藏取消隱藏”(Unhide) 或“取消隱藏全部取消隱藏全部”(Unhide All)。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分析菜單分析菜單“分析分析”(Analysis) 菜單中有以下“造型”選項:顯示曲率顯示曲率 (Show

20、Curvature) - 顯示所選曲線的曲率圖。清除曲率清除曲率 (Clear Curvature) - 移除所選曲線的曲率圖。清除全部曲率清除全部曲率 (Clear All Curvatures) - 從顯示中移除所有顯示的曲率?!氨4娴姆治霰4娴姆治觥?Saved Analysis) - 顯示“保存的分析保存的分析”(Saved Analysis) 對話框?!皠h除所有刪除所有”(Delete All) - 刪除所有保存的分析。 單擊“分析分析”(Analysis)“幾何幾何”(Geometry) 時,下列“造型”選項可用:曲率曲率 (Curvature) - 計算并顯示曲線、邊或曲面的曲率

21、。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說,曲率等于 1/半徑。 剖面剖面 (Sections) - 計算曲面的連續(xù)性,尤其是在共享邊界上的曲面連續(xù)性。允許您加亮曲面上的剖面曲線或顯示平行于選定參照平面的截面。偏距偏距 (Offset) - 計算并顯示選定的曲線、邊或曲面組的偏距。著色曲率著色曲率 (Shaded Curvature) - 為曲面上的每個點計算并顯示最小和最大法向曲率值。 反射反射 (Reflection) - 顯示從指定的方向上查看時描述曲面上因線性光源反射的曲線。拔模拔模 (Draft) - 分析零件設計以確定對于要在模具中使用的零件是否需要拔模。顯示草圖的彩色出圖。斜度斜度 (Slope) -

22、彩色顯示相對于零件上的參照平面、坐標系、曲線、邊或基準軸的曲面的斜率。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信息菜單信息菜單“信息信息”(Info) 菜單中有以下“造型”選項:圖元圖元 (Entity) - 在信息窗口中顯示關于選定的“造型”圖元的信息。當前特征當前特征 (Current Feature) - 在信息窗口中顯示關于當前“造型”特征的信息。注意:注意:單擊“造型”中某些參數(shù)旁的復選框,可在“造型”外修改這些“造型”參數(shù)。在“造型”外單擊“信息信息”(Info)“特征特征”(Feature),也可顯示這些參數(shù)的有關信息。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造型用戶界面概述造型用戶界面概述“造型”模塊有其

23、自己的用戶界面(與“草繪器”相似),下面將解釋有關不同的圖標、對話框和菜單可執(zhí)行的操作。下圖即為顯示“造型”界面的 Pro/ENGINEER 窗口。“造型快捷工具欄”在該窗口頂部水平顯示,“造型工具欄”在窗口右側垂直顯示。造型工具欄造型工具欄下圖中的幾何工具與“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中的很多功能相同:選取設置活動基準平面創(chuàng)建曲線編輯曲線通過投影創(chuàng)建 COS創(chuàng)建曲面連接曲面修剪面組完成造型快捷工具欄造型快捷工具欄下圖“快捷工具欄”中的工具是“造型”中的常用功能。造型分析快捷工具欄造型分析快捷工具欄下圖“快捷工具欄”中的工具是“造型”中的常用分析功能。曲率:曲線的曲率、半徑、相切選項,

24、曲面的垂直選項。截面圖:剖面的曲率、半徑、相切、位置選項和加亮的位置。偏移:曲線或曲面著色曲率:高斯、最大、剖面選項反射拔模檢測斜度顯示“保存的分析”(Saved Analysis) 對話框刪除所有保存的分析造型菜單造型菜單“造型造型”(Styling) 菜單包含多個命令。其它菜單中的造型命令其它菜單中的造型命令“編輯編輯”(Edit) 菜單包含多個“造型”命令?!耙晥D視圖”(View) 菜單中也有“造型”選項?!霸煨驮煨汀?Styling) 菜單中的“造型”優(yōu)先選項可設置顯示、曲率圖和曲面網(wǎng)格的優(yōu)先選項。如果單擊“造型造型”(Styling)“優(yōu)先選項優(yōu)先選項”(Preferences),會

25、打開以下對話框:快捷菜單快捷菜單快捷菜單如下。在主窗口的任意位置右鍵單擊,可打開視圖快捷菜單。右鍵單擊切線可打開切線快捷菜單。右鍵單擊軟點可打開軟點快捷菜單。右鍵單擊曲線上的端點(而不是軟點),打開點快捷菜單。在曲線上右鍵單擊內(nèi)部點(非軟點)可打開點快捷菜單。在選取的曲線上(不是在某一點上)右鍵單擊任意位置可打開曲線快捷菜單。四視圖布局四視圖布局在“造型”中,用戶可在單視圖中工作,這與在頂級 Pro/ENGINEER 中相同,或單擊 (或單擊“視圖視圖”(View)“顯示全部視圖顯示全部視圖”(Show All Views))切換到下圖所示的四視圖布局。再次單擊 可返回單視圖。1 垂直框格2

26、水平框格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建模技術概述建模技術概述本指南概述了一些“造型”建模技術,包括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渲染曲面以及了解曲面連接。有關各主題的詳細指南,請參考單個標題的“目錄”。建立四條曲線建立四條曲線在本練習中,使用圓柱作為螺距的基本形狀,并建立四條曲線來定義管口的形狀。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overview_start.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overview_start.prt,單擊“打開打開”(Open)。會在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中打開由參數(shù)化圓柱和基準點組成

27、的起始零件。圓柱高度為 270,半徑為 80。點距表面的偏距為 30。3.單擊“插入插入”(Insert)“造型造型”(Style)。4.單擊 ?!霸煨汀辈倏匕屣@示與曲線相關的選項。然后,在圓柱的頂部創(chuàng)建一個管口形狀。該形狀由四條曲線組成 - 兩條曲面上的曲線 (COS) 和兩條自由曲線。5.單擊 COS。6.在曲面上選取兩個位置,將在這兩個位置創(chuàng)建作為管口側面的 COS 的兩個點。7.單擊 (或中鍵單擊)。8.在曲面上選取兩個位置,將在這兩個位置創(chuàng)建作為管口底面的 COS 的兩個點,如以下線框模型所示:1 兩條自由曲線2 兩條 COS9.單擊 (或中鍵單擊)。10. 單擊“自由自由”(Fre

28、e)。11. 按住 SHIFT 鍵,然后選取兩個位置,以創(chuàng)建一條自由曲線的兩個點,該曲線將作為管口的頂邊(一個點捕捉至基準點,另一個捕捉至 COS)。12. 中鍵單擊。13. 按住 SHIFT 鍵,然后選取兩個位置,以創(chuàng)建一條自由曲線的兩個點,該曲線將作為管口的外側邊(一個點捕捉至基準點,另一個捕捉至 COS)。參見上圖。14. 單擊 。顯示點顯示點如果某曲線參照其它一些幾何,則該曲線被稱為其它幾何的子項,該曲線上的點被稱為軟點。根據(jù)參照物的不同,點可以顯示為以下四種形狀中的一種??臻g中的自由點以實心點顯示。參照曲線、多面數(shù)據(jù)和實體或曲面邊的軟點以圓顯示。參照曲面或?qū)嶓w面的軟點以空心正方形顯示

29、。固定點受到完全約束,以 x 顯示。建立曲面建立曲面本練習展示如何由曲線建立曲面。1.單擊 ?!霸煨汀辈倏匕屣@示與曲面相關的選項。2.按住 CTRL 鍵,選取先前創(chuàng)建的四條曲線。曲面即創(chuàng)建完畢。3.單擊 。見下圖:將自由曲線連接至曲面將自由曲線連接至曲面曲線與曲面的連接類型,可導致曲線與曲面之間的過渡具有非常大的形狀差異。1.選取作為管口頂邊的自由曲線。2.單擊 ,編輯所選曲線。3.單擊位于曲面上的端點,以顯示切線。4.右鍵單擊切線,顯示以下切線快捷菜單:5.選取“曲面相切曲面相切”(Surface Tangent)。6.對另一條自由曲線重復此步驟。7.單擊 。8.單擊 ,再生此特征。理解更新

30、理解更新“造型”特征是包含曲線、曲面、關系和內(nèi)部歷史的超級特征。因此,它有內(nèi)部再生和更新機制。 類似于一個交通燈。修改一個超級特征的元件后,必須使用 更新其子項。將造型曲面連接至將造型曲面連接至 Pro/ENGINEER 曲面曲面盡管曲線已經(jīng)連接,但還是必須進行曲面連接。1.選取“造型”曲面。2.單擊 。連接圖標在曲面上以箭頭顯示,如下圖所示:3.單擊連接箭頭以更改其方向和級別。o單擊圖標端點以更改連接方向。o單擊圖標中部可提高連續(xù)性級別(如果曲線連接允許更改)。o按住 SHIFT 鍵單擊鼠標可移除連接。4.單擊 。創(chuàng)建法向切線創(chuàng)建法向切線 在本練習中,將垂至于基準平面連接“造型”曲面的頂部和

31、底部水平曲線,然后使管口曲面中心線保持連續(xù)。建立法向切線的兩條準則是:到達中心平面的曲線在與中心平面的接觸處必須具有“垂直”類型的切線。位于中心平面上的曲線必須平整(可以是平面曲線或 2D 形狀的自由曲線。)1 中心平面上的曲線1.單擊 ,然后選取曲線進行編輯。2.打開基準平面的顯示。3.單擊附著到基準點的頂部水平曲線的端點,以顯示切線。4.右鍵單擊切線,顯示切線快捷菜單。5.從菜單中選取“垂直垂直”(Normal)。6.選取基準平面。7.對于底面水平曲線,重復步驟 2 到步驟 5。8.將曲面連接至基準平面。1 連接此邊2 至此平面注意:注意:如果看到曲面連接圖標,而并沒有相鄰曲面,則可能是此

32、類“垂至于平面”連接。退出造型特征退出造型特征退出“造型”特征可用來將兩個曲面合并為一個面組。1.單擊 (完成(Done))。2.將兩個曲面合并為一個面組。重定義造型特征重定義造型特征在本練習中,將重定義“造型”特征,并編輯曲面上的曲線 (COS),以更改管口的形狀。1.選取“造型”特征。2.在特征樹中右鍵單擊,顯示快捷菜單。3.單擊“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4.選取一條 COS。5.單擊 。6.移動曲線上的點以修改曲線形狀,注意要使中心線曲線保持在中心線平面上,以便能正確鏡像。7.單擊中鍵以重復操作。8.選取另一條 COS。9.移動曲線的點。10.單擊 。11.

33、單擊 ,再生此特征。12.退出“造型”特征?,F(xiàn)在,可以參數(shù)化地修改基準點,以增加或減小管口開口的深度。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此處所示的方法是曲線和曲面創(chuàng)建工具的示例。在本程序中,您將學習修改烤箱模型曲面的方法,該方法通過插入空腔來減輕重量并使其更為美觀。此處所用的方法可用于許多產(chǎn)品。打開起始零件打開起始零件在本練習中,將打開并設置烤箱的基本模型。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create_curve_surf.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create_curve_surf

34、.prt 并單擊“打開打開”(Open)。就會打開起始零件。3.在“模型樹”中,向上拖動“在此插入在此插入”(Insert Here) 箭頭,直至其剛好位于基準曲線下方。請注意,在移動插入箭頭后,位于其下面的特征在“模型樹”和圖形窗口中均被隱含,如下圖所示:在模型上創(chuàng)建曲線在模型上創(chuàng)建曲線在下一練習中,開始修整烤箱模型的側面以改善其美觀程度,此時將創(chuàng)建三條要放置到曲面上的曲線。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將草繪矩形的三條直線放置到延伸的外部曲面上,如上圖所示。所創(chuàng)建的特征類型稱為“通過放置創(chuàng)建的 COS”。COS(曲面上的曲線)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曲線,該類曲線被約束到單個曲面之上。通過放置創(chuàng)建通過放置創(chuàng)建

35、 COS1.單擊“插入插入”(Insert)“造型造型”(Style),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造型”特征。2.單擊 ,選取目標曲面(曲線將被放置于其上)和基準平面(定義放置方向)。3.選取要放置 COS 的曲面,然后中鍵單擊。4.選取草繪矩形的頂部和側面曲線,如下圖所示:1 選取這些曲線2 選取此曲面5.選取“右”基準平面作為放置方向。6.選取基準平面后,曲線即被放置到曲面上,且在操控板的“曲面曲面”(Surfaces) 文本框中將顯示所選圖元的名稱。7.單擊 ,完成 COS。創(chuàng)建其它曲線創(chuàng)建其它曲線在本節(jié),將再創(chuàng)建兩條曲線:一條用于定義曲面的底面,另一條用于在烤箱側面創(chuàng)建空腔。 該曲線將位于穿過每個

36、基準點的平面之中。兩條曲線的中點均位于基準點。創(chuàng)建用于空腔的曲線創(chuàng)建用于空腔的曲線1.單擊 。2.在操控板中,單擊“平面平面”(Planar)。3.單擊“參照參照”(Refs),打開“平面或自由平面或自由”(Planar or Free) 對話框。4.在“偏移偏移”(Offset) 框中鍵入 80,然后按 ENTER 鍵。活動基準平面會移動而經(jīng)過 PNT1。5.按住 SHIFT 鍵,單擊在前一練習中放置到曲面上的每一條垂直 COS。6.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新曲線位于偏離底部曲面 80 個單位的平面內(nèi)。7.單擊 。8.單擊“自由自由”(Free)。9.單擊“是是”(Yes),將曲線轉(zhuǎn)換為自由曲

37、線。這也會將端點轉(zhuǎn)換為軟點。10. 單擊 ,然后選取該曲線的端點。11. 在曲線上單擊右鍵,然后選取“中點中點”(Midpoint)。中點即創(chuàng)建完畢。12. 單擊 。13. 按住 SHIFT 鍵選取中點,然后將其向基準點 PNT1 移動,直至該點以紅色加亮顯示。這會使中點捕捉至 PNT1。14. 單擊 ,完成曲線。創(chuàng)建底部曲線創(chuàng)建底部曲線1.單擊 。2.單擊“平面平面”(Planar)。3.按住 SHIFT 鍵單擊,在每條豎直放置曲線的底部各創(chuàng)建一個點。如此便在模型的基礎創(chuàng)建了平面曲線。4.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5.單擊 。6.單擊“自由自由”(Free)。7.單擊“是是”(Yes),將曲線轉(zhuǎn)

38、換為自由曲線。此過程也會將端點轉(zhuǎn)換為軟點。8.單擊 ,然后選取該曲線的端點。9.在曲線上單擊右鍵,然后選取“中點中點”(Midpoint)。中點即創(chuàng)建完畢。10.單擊 。11.按住 SHIFT 鍵選取中點,然后將其向基準點 PNT3 移動,直至該點被加亮顯示。這會使中點捕捉至 PNT3。12.單擊 ,完成曲線。創(chuàng)建曲面并更改連接創(chuàng)建曲面并更改連接將使用模型上的五條曲線創(chuàng)建兩個曲面,然后編輯缺省的曲面連接。創(chuàng)建曲面創(chuàng)建曲面1.單擊 。2.按住 CTRL 鍵,選取四條邊界曲線(三條放置曲線和一條平面曲線)來創(chuàng)建頂部曲面,然后中鍵單擊。3.按住 CTRL 鍵,選取四條邊界曲線(兩條豎直放置曲線,一條

39、平面曲線和一條底部曲線)來創(chuàng)建底部曲面。4.單擊 。 曲面如下圖中線框所示:斷開缺省曲面連接斷開缺省曲面連接1.按住 CTRL 鍵,然后選取這兩個曲面。2.單擊 。在模型上出現(xiàn)連接箭頭。3.按住 SHIFT 鍵,然后單擊各連接箭頭的中部以斷開連接。箭頭以虛線顯示。4.單擊 。使用造型面組創(chuàng)建一個實體切口使用造型面組創(chuàng)建一個實體切口 1.單擊 ,完成“造型”特征。2.選取“造型”面組。3.單擊“編輯編輯”(Edit)“實體化實體化”(Solidify)。選取修剪圖標。4.選取“第 1 側”(紅色),使用“造型”面組創(chuàng)建一個實體切口。5.單擊 ,完成 COS。生成的模型如下圖所示:6.恢復隨后的所

40、有特征,將其重新應用于此新的實體形狀。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理解連接理解連接在“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指南中,您在烤箱模型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實體切口,使得模型顯得更為輕巧。在本指南中,將學習任何使用“造型”連接來對切口邊緣進行倒圓角,以使其可以與模型的其余部分平滑連接。從“創(chuàng)建曲線和曲面”指南最后所生成的烤箱模型開始,或載入本指南的起始零件 isdx_connect_redefine.prt。要載入起始零件: 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connect_redefine.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conne

41、ct_redefine.prt 并單擊“打開打開”(Open)。關于曲線到曲線的連接關于曲線到曲線的連接在“造型”曲面間建立連接的關鍵在于:首先應在父曲線間建立連接。先連接曲線,然后連接曲面。曲線連接使用主曲線/從(父/子)曲線概念。主曲線保持其形狀,而從曲線則適應此形狀以滿足主曲線的要求。重定義自由曲線重定義自由曲線在本練習中,將重定義在以下模型中所示的兩條水平自由曲線:1.選取“造型”面組,然后右鍵單擊。2.選取“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3.選取一條自由曲線。4.單擊 。5.單擊曲線的一個端點,激活其切線。6.在切線上右鍵單擊,顯示以下快捷菜單:7.選取“曲面

42、相切曲面相切”(Surface Tangent)。8.單擊曲線的另一端點,對其切線重復前兩步。9.選取另一條自由曲線,然后重復步驟 5 至步驟 8。10. 單擊 ,再生此特征。關于曲面連接關于曲面連接曲面連接使用主(父)和從(子)概念。主曲面不改變形狀,而從曲面會改變形狀以滿足主曲面的要求。曲面連接圖標按下圖所示在曲面上顯示。箭頭指向影響的方向(由父項指向子項)。1 無連接 (G0)2 切線連接 (G1)3 曲率連接 (G2)關于垂直連接關于垂直連接在創(chuàng)建曲面連接時,您可能會注意到,在沒有明顯連接的曲面處會出現(xiàn)連接圖標,如下圖白框所圈定的位置。這些連接是與基準平面的連接。 建立中心線相切的兩條

43、準則為:到達中心平面的曲線在與中心平面的接觸處必須具有“垂直”類型的切線。位于中心平面上的曲線必須平整(可以是平面曲線或 2D 形狀的自由曲線。)建立造型曲面連接建立造型曲面連接盡管曲線已經(jīng)連接,但還是必須進行曲面連接。1.選取兩個“造型”曲面。2.單擊 。 3.單擊每個連接圖標。這些連接根據(jù)下述規(guī)則變化:o單擊圖標端點可改變連接方向(如果曲線連接允許更改)。o單擊圖標中部可提高連續(xù)性級別(如果曲線連接允許更改)。o按住 SHIFT 鍵單擊鼠標中鍵可移除連接。4.單擊 ,完成“造型”特征。切口更新,如下圖所示:進一步修改進一步修改可使用自由形式方法或參數(shù)化方法對上圖所示的最終切口進行修改。 自

44、由形式修改通過改變兩個“造型”曲面的曲線切線長度和曲面連接類型,可以創(chuàng)建雕刻效果外觀。對于初始矩形和基準點,可以進行參數(shù)化修改。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重定義曲面重定義曲面在本指南中,將學習如何通過改變邊界參照和添加內(nèi)部曲線來重定義“造型”曲面。創(chuàng)建曲線以重定義曲面創(chuàng)建曲線以重定義曲面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surface_redefine.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surface_redefine.prt 并單擊“打開打開”(Open)。會在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中打開下圖所示

45、的起始零件:3.在“模型樹”中,選取“造型”面組。右鍵單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上選取“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見下圖。白色箭頭指示添加的新曲線。4.單擊 。5.按住 SHIFT 鍵,在靠近一條垂直曲線的底部處單擊,然后單擊另一條曲線的底部。 6.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7.單擊 。在曲線上右鍵單擊,然后選取“中點中點”(Midpoint),向曲線添加一個中點。8.單擊 ,按下 SHIFT 鍵,使中點捕捉至 PNT3。9.將新曲線的一個端點移至垂直曲線的底部,然后對另一個端點重復此操作。10. 單擊 。重定義曲面的邊界參照重定義曲面的邊界參照1.選取底面“造型”曲面。2.

46、右鍵單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上選取“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3.單擊“邊界邊界”(Boundary) 選取箭頭。4.選取新曲線作為曲面邊界。5.單擊 ,完成曲面定義。向曲面添加內(nèi)部曲線向曲面添加內(nèi)部曲線在本練習中,將在已經(jīng)重定義的曲面上創(chuàng)建內(nèi)部曲線。內(nèi)部曲線通過添加放樣可改變曲面的形狀。1.單擊 。2.單擊 ,選取活動基準平面。3.選取“正面”基準平面,如下圖所示:4.在“造型”操控板中,單擊“平面平面”(Planar)。缺省情況下,偏移應為 0.0。5.按住 SHIFT 鍵,捕捉曲面的頂部曲線,然后捕捉底部曲線,在“正面”基準平面上創(chuàng)建一條平面曲線。6.根據(jù)需要編輯

47、曲線形狀。7.單擊 。向曲面添加內(nèi)部曲線向曲面添加內(nèi)部曲線1.選取“造型”曲面。2.右鍵單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上選取“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3.單擊“內(nèi)部內(nèi)部”(Internal) 選取箭頭。4.選取新的內(nèi)部曲線(如下圖中的箭頭所指示),然后單擊鼠標中鍵。5.單擊 。6.單擊 ,完成“造型”特征。 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使用按比例更新使用按比例更新按比例更新允許曲線的自由點相對于軟點按比例進行移動。所以,在進行編輯時,曲線按比例保持形狀。 在本指南中,將修改真空吸塵器模型的形狀,在減少其內(nèi)部容量的同時保留整體設計意圖。首先將看到單條曲線按比例更新的簡單示例。下

48、圖顯示了一條曲線,其兩個軟點捕捉至其它兩條曲線,這是曲線按比例變化的最低要求。下圖顯示在關閉曲線的“按比例更新”(Proportional Update) 選項后,移動右側軟點進行編輯的結果。僅被拖動的點進行移動。下圖顯示在打開“按比例更新”(Proportional Update) 選項時,對曲線進行相同編輯的結果。在“圖 3”中可以看到,曲線上的其它點與被拖動的點成比例進行移動。開始練習開始練習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proport_update.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proport_u

49、pdate.prt 并單擊“打開打開”(Open)。會在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中打開下圖所示的模型:按比例重定義特征按比例重定義特征當曲線具有兩個(或更多)軟點時可以使用按比例更新,所以需要一條構造曲線來引導按比例變化。在輪廓曲線的兩個端點上建立構造曲線,然后斷開與輪廓曲線端點的鏈接。1.在“模型樹”中選取特征 STYLE-BODY-LOWER,右鍵單擊,然后選取 “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 現(xiàn)在,出現(xiàn)如下圖所示的模型。將在頂角間創(chuàng)建一條構造曲線,然后斷開與軟點的鏈接。2.單擊 。3.捕捉(按住 SHIFT 鍵單擊)輪廓曲線的頂角,創(chuàng)建一條新曲線。1

50、 用捕捉創(chuàng)建的軟點2 頂部輪廓曲線4.單擊 ,然后選取曲線。5.右鍵單擊一個軟點,打開下圖所示的快捷菜單:6.單擊“斷開鏈接斷開鏈接”(Unlink),斷開與軟點的鏈接,然后對曲線上的其它軟點重復步驟 5 和 6。7.選取頂部輪廓曲線。8.按住 SHIFT 鍵并單擊以選取一個端點,然后拖動端點,捕捉構造曲線的端點。9.對于輪廓曲線的其它端點重復以上步驟。如果現(xiàn)在單擊一個端點并移動,則只有一個點移動。10. 單擊正面端點并移動,可以看到該曲線不按比例進行縮放。11. 從“造型”操控板中,選取“按比例更新按比例更新”(Proportional Update) 選項。12. 單擊正面端點并移動,現(xiàn)在

51、就能看到曲線已按比例進行縮放。1 現(xiàn)在,輪廓曲線按比例調(diào)整大小將模型其余部分按比例更新將模型其余部分按比例更新您可能希望模型上的正面(垂直)曲線在更新時可按比例移動。1.撤消在前一步驟中移動曲線的最后一步編輯。2.單擊 。3.選取正面(垂直)曲線。4.選取“按比例更新按比例更新”(Proportional Update) 選項。5.現(xiàn)在,編輯頂部曲線的形狀,直至獲得滿意的形狀。6.單擊 ,完成“造型”特征。最終模型如下圖所示。兩條曲線均已打開按比例更新選項。1 按比例更新的曲線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創(chuàng)建曲面上的曲線創(chuàng)建曲面上的曲線 (COS)本指南講述通過在曲面上放置曲線或在曲面上為曲線創(chuàng)

52、建點,以此方法來創(chuàng)建“曲面上的曲線”(COS)。創(chuàng)建曲線輪廓創(chuàng)建曲線輪廓在本練習中,將創(chuàng)建兩條曲線并將其放置到模型的曲面上以形成模型的前邊。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create_cos_start.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create_cos_start.prt 并單擊“打開打開”(Open)。就會打開起始零件。在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打開起始零件(由作為模型的頂面和正面的兩個平整曲面組成)。3.創(chuàng)建從 FRONT 和 TOP 基準平面偏移的兩個基準平面,如下圖所示。4.單擊“插

53、入插入”(Insert)“造型造型”(Style)。5.單擊 ,指定活動基準平面。6.選取 DTM1 基準平面。7.單擊 。8.創(chuàng)建作為模型正面輪廓的曲線。9.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10. 單擊 更改活動基準平面。11. 選取 DTM2 基準平面。 12. 單擊 。13. 創(chuàng)建作為模型頂面輪廓的曲線。14. 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下圖顯示這兩條曲線的輪廓。1 兩條曲線將輪廓曲線放置到曲面上將輪廓曲線放置到曲面上1.單擊 。“造型”(Style) 操控板打開。2.選取頂部曲面并單擊中鍵。3.選取 DTM2 基準平面上的曲線并中鍵單擊。4.選取 TOP 基準平面指定放置的方向。5.中鍵單擊以完成該

54、曲線。6.再次中鍵單擊。7.選取正面曲面并中鍵單擊。8.選取 DTM1 基準平面上的曲線并中鍵單擊。9.選取“正面”基準平面。10. 單擊 。 下圖顯示放置的曲線。1 兩條放置曲線由放置的曲線創(chuàng)建圓角曲面由放置的曲線創(chuàng)建圓角曲面1.單擊 。2.按住 SHIFT 鍵,然后捕捉至已放置曲線的端點以創(chuàng)建連接兩個端點的自由曲線。3.重復步驟 2,連接放置曲線的其它端點。4.單擊 。5.右鍵單擊自由曲線的端點并選取快捷菜單上的“曲面相切曲面相切”(Surface Tangent)。6.對于其它自由曲線的端點,重復步驟 5。7.單擊 。8.單擊 。9.在操控板中,單擊“平面平面”(Planar)。10.

55、按住 SHIFT 鍵并將平面曲線的端點捕捉到放置的曲線上,在 RIGHT 基準平面上創(chuàng)建平面曲線。11. 單擊 。12. 單擊平面曲線的端點。13. 按下列方式移動切線以編輯平面曲線的形狀。14. 對于平面曲線的其它端點,重復步驟 12-13。15. 單擊 ?!霸煨汀辈倏匕搴汀斑x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打開。16. 選取四條邊界曲線。17. 在“選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中,單擊“確定確定”(OK)。18. 在“造型”操控板上單擊“內(nèi)部內(nèi)部”(Internal) 選取箭頭?!斑x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打開。19. 選取平面曲線作為內(nèi)部曲線。20. 在“選取選取”(Sel

56、ect) 對話框中,單擊“確定確定”(OK)。即創(chuàng)建邊界曲面。21. 單擊 。下圖顯示邊界曲面。22. 單擊 以使用放置的曲線修剪曲面。23. 選取頂部面組并中鍵單擊。24. 選取頂部曲面上的放置的曲線并中鍵單擊。25. 選取兩個網(wǎng)格化曲面中的較小者。26. 單擊 。 27. 對于正面曲面,重復上述修剪面組的操作。 下圖顯示兩個修剪過的曲面。使用使用 COS 添加曲面的細節(jié)添加曲面的細節(jié)在本練習中,將在曲面上創(chuàng)建四條曲線,然后將其用作邊界曲線,以在模型正面創(chuàng)建一個細節(jié)曲面。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 COS1.單擊“插入插入”(Insert)“造型造型”(Style),創(chuàng)建另一個“造型”特征。2.單擊 。3.單

57、擊 COS。4.創(chuàng)建 COS,如下圖所示。1 曲面上的曲線 (COS)5.中鍵單擊以完成該曲線。6.重復步驟 4-5 以創(chuàng)建如下圖所示的四條 COS。使用 SHIFT 鍵以將每條 COS 捕捉至其它 COS 的端點。1 曲面上的四條曲線 (COS)7.單擊 。 8.選取 RIGHT 基準平面作為活動平面。9.單擊 。10. 創(chuàng)建平面曲線,并將其端點捕捉至正面曲面和頂部曲面附近的 COS。11. 單擊 。 12. 右鍵單擊平面曲線的端點,并單擊快捷菜單上的“曲面相切曲面相切”(Surface Tangent)。 13. 右鍵單擊平面曲線,并單擊快捷菜單上的“添加中點添加中點”(Add Midpo

58、int)。中點即被添加。14. 選取該中點,并將其稍微向內(nèi)側移動,修改平面曲線的形狀如下。1 平面曲線修剪圓角曲面修剪圓角曲面1.單擊 。2.從放置的曲線中選取先前創(chuàng)建的圓角曲面,并中鍵單擊。3.選取先前創(chuàng)建的四條 COS 并中鍵單擊。從曲面中移除 COS 之間的部分。最終面組如下圖所示。4.單擊 。“造型”(Style) 操控板和“選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打開。5.選取四條 COS 作為邊界曲線。6.在“選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中,單擊“確定確定”(OK)。7.在“造型”操控板上單擊“內(nèi)部內(nèi)部”(Internal) 選取箭頭?!斑x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打開。8.

59、選取平面曲線作為內(nèi)部曲線。 9.在“選取選取”(Select) 對話框中,單擊“確定確定”(OK)。曲面即創(chuàng)建完畢。10. 單擊 。最終模型如下圖所示。顯示瀏覽窗口顯示瀏覽窗口 使用內(nèi)部解決模式使用內(nèi)部解決模式在本指南中,您將學習如何使用“造型”的內(nèi)部解決功能來解決“造型”特征中的更新失敗問題?!霸煨汀眱?nèi)部解決模式的一個獨特之處在于,即使再生失敗,仍能繼續(xù)處理模型。 了解解決了解解決1.將下列文件拖入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內(nèi):isdx_resolve_mode.zip“文件打開文件打開”(File Open) 對話框打開。2.選取 isdx_resolve_mode.prt,單擊

60、“打開打開”(Open)。在 Pro/ENGINEER 圖形窗口中打開下面的零件:3.從“模型樹”中選取“造型”特征。4.右鍵單擊,然后選取“編輯定義編輯定義”(Edit Definition)。5.選取電話機頂部的內(nèi)部曲線。6.單擊“編輯編輯”(Edit)“刪除刪除”(Delete)(或按 DELETE 鍵)。顯示“刪除刪除”(Delete) 對話框。之所以出現(xiàn)“刪除刪除”(Delete) 對話框,是因為要刪除的圖元包含子項,而“造型”必須在刪除父曲線后能夠處理子項。o刪除刪除 (Delete) - 刪除子項。o斷開鏈接斷開鏈接 (Unlink) - 從曲面中移除內(nèi)部曲線。o掛起掛起 (S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