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水平練習(xí)題_第1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水平練習(xí)題_第2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水平練習(xí)題_第3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水平練習(xí)題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水平練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nèi)閱讀。古人談讀書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  不敢以一得自足  如何伯之觀海  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_。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國藩1請將原文中缺失的句子填寫到下方的橫線上。2給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標點。3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蓋:(_)   窺:(_)士人:(_)  下流:(_)4下列選項中,與“河伯之觀?!钡?/p>

2、“之”用法一致的是(  )。A.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C.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5結(jié)合選文,請你談一談為何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_2.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完成練習(xí)。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拙絖其父,父不在, _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訽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_。”1把課文補充完整。2結(jié)合閱讀體會,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都根據(jù)人物姓氏來借題發(fā)揮。B.楊氏之子以否認的語氣表示出楊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

3、君平的話,并不尊重。3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后,會有怎樣的反應(yīng)?請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繪。_3. 讀故事,完成練習(xí)。魏文侯與虞人(虞人:管理山澤打獵的小官)期(約定時間)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4. 課外文言文閱讀。楊布打狗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楊朱:先秦哲學(xué)家,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字子居。1解

4、釋加點的字。(1)天雨,解素衣。_(2)豈能無怪哉?_2翻譯下面的句子。(1)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_3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兩處)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來4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A.出去時穿什么衣服,回來時還要穿什么衣服。B.楊布家的狗和主人不親密,主人換件衣服它就不認識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5.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xí)。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

5、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這段文字選自_。2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譽之曰(稱贊)  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處) 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3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_  (2)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 (4)其人弗能應(yīng)也。 _4“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說的盾

6、沒有那么堅固,矛也沒有那么銳利5故事諷刺了哪一類人?   ()A.言過其實的人。B.說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的人。D.說或做不考慮后果的人。6學(xué)習(xí)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_6. 快樂閱讀(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有王告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盲者?!睍r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喚眾盲問之:“汝見象類何物?”觸其牙者言象形如萊菔根;觸其耳者言如箕;觸其腳者言如臼;觸其背者言如床;觸其腹者言如甕;觸其尾者言如繩。(注釋)告:告訴、說給。時:當時、此時。觸:觸及、摸到。類:好似、好像。萊(lái)菔(fú):蘿卜?;呼せ>剩呼?/p>

7、米的石臼。(1)短文寫的是_的故事。文中“時眾盲各以手觸”一句的意思是_。(2)文中共有_位盲人摸象,他們在摸象后說象如_、_、_、_、_、_,可是他們最終誰也沒說準象是何物,這是因為:_。7.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鷸(yù)蚌相爭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酥埂?戰(zhàn)國策)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蚌

8、方出曝(  )AbàoBpù(2)強秦之為漁夫也 (  )Awéi   Bwèi(3)兩者不肯相舍(   )Ash Bshè2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動詞用,是下雨的意思。( )(2)“漁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3)“以弊大眾”中的“弊”意思是問題、毛病。( )(4)“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句中的“恐”意思為害怕、恐慌。()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1

9、)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_(2)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_4結(jié)合短文內(nèi)容,仿句填寫。例:鷸蚌相爭,漁翁并擒。_相_,_并_。5蘇代對趙惠王講“鷸蚌相爭”的故事,目的是什么?這樣講有什么好處?_8. 閱讀理解。古人談讀書。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讀好句子,有助于理解意思,用“/”標出下列句子的停頓。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2古今字義有不同?!皣L”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

10、急”在本文中指_。3朱熹通過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_。4讀書“三到”分別是_、_、_,其中特別強調(diào)_的重要性,這是因為_。5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出了讀書的感想,成語“源頭活水”就是從“_?_”這兩句詩中凝縮而來的。9.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并用“/”畫出該句的停頓。(2)本文選自_朝_的作品。(3)聯(lián)系短文內(nèi)容,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詣:_乃:_示:  (4)聯(lián)系上下文填空。 為 

11、60; 設(shè)果。 孔指 以示兒曰(5)從楊氏之子的語言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小孩是一個 的人。小孩回答妙在何處:_10. 閱讀學(xué)弈一文,回答下列各題。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注釋弈:下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鴻鵠:天鵝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使弈秋誨二人弈:教誨B惟弈秋之為聽:只C思援弓繳而射之:援助D雖與之俱學(xué):一起2翻譯: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_3本文通過學(xué)弈

12、這件小事,作者意圖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_11. 閱讀與理解。昔者,有饋魚于鄭相者,鄭相不受?;蛑^鄭相曰:“子嗜魚,何故不受?”對曰:“吾以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得祿,終身食魚。”注釋:鄭相:鄭國的宰相?;?有人。子:您,對人的尊稱。對:回答。祿:做官的俸祿。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1)昔者: _(2)何故不受: _(3)吾以嗜魚: _2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_3請給這篇小古文擬個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_4鄭相為什么不接受別人送來的魚?(用自己的話回答)_12.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楊氏之子(節(jié)選)梁國楊氏(sì shì)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用“”畫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先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字,然后再翻譯句子。(1)孔君平詣其父,乃呼兒出。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_(3)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_3“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边@對話精妙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