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精選125首及練習(作業(yè))_第1頁
詩歌鑒賞精選125首及練習(作業(yè))_第2頁
詩歌鑒賞精選125首及練習(作業(yè))_第3頁
詩歌鑒賞精選125首及練習(作業(yè))_第4頁
詩歌鑒賞精選125首及練習(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完成前60題詩歌鑒賞精選128首及練習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答: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張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咀ⅰ?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

2、投筆從戎的故事。 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jié)尾更好?請簡述理由。要求:所答內(nèi)容不少于80字。答:蟾宮曲九日 張可久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xiāng)習俗。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后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

3、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答: 觀 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 這首詩頷聯(lián)中“疾”“輕”二字用是極為微妙傳神。你對此是怎樣理解的?全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答: 漢江臨泛 王 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2)頸聯(lián)中哪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并簡析。(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答:(1)(2) 待儲光羲不至 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

4、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jīng)明了。空復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jù)什么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jié)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jié)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答:(1)(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 后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答:渭

5、川田家 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此詩的核心字是什么?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散文創(chuàng)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這首詩歌中的“散”與“不散”。答:清平樂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注挼,讀ruó,“揉搓”之意。(1)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jié)合詞句說明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3分)。(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賞梅的不同

6、感受。請選擇其中一種手法來說明。(3分)答:(1)(2) 江樓舊感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闭堉赋鲞@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答:內(nèi)容: 寫法: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7、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2分)(2)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lián)的表達效果。(4分)答: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甲帳:漢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ぁ<滓跃由?,乙以自居?!薄胺羌讕ぁ币庵笣h武帝已死。丁年,壯年。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jié)歸來,

8、漢宣帝賜他爵關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 這是一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思想感情?答:商山早行 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檞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注征鐸(duò):裝在車馬上的鈴。檞(ji),又讀(xiè),樹名。枳:樹名,又稱臭橘、枸橘,開白花。杜陵:古縣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回塘:回環(huán)曲折的池塘。(1)前人評論“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lián)為“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請結(jié)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2)“枳花明驛墻”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請說出妙在何處。答:(1) (2) 送

9、人歸東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見日,尊酒慰離顏。 注首聯(lián)“戍”字,名詞,堡樓。頷聯(lián)“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 清朝有位文學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lián)“起調(diào)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diào)。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lián)(“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的理解和評價。 答:              昭君怨 鄭域     道是春來

10、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 ,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答:(1) (2) 落日悵望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nèi)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4分)答:(1)   (2)江城子·密州

11、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3分)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3分)答:(1) (2) 蝶 戀 花 蘇 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12、#160;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1)在詞史上,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這首詞中,作者把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請你結(jié)合此詞上闋的內(nèi)容作簡要的賞析。(4分)(2)作者平時所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謝民師書)。請你結(jié)合此詞下闋的內(nèi)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這一藝術(shù)特色的。(2分)答:(1)(2分)東欄梨花 蘇軾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lián)系全詩作

13、簡要分析。 (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答:(1) (2)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答: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側(cè)面結(jié)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蒙迷離的境界和氣氛?!把U裊”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tài),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 (2)古人對于后兩句詩曾有“造語之奇,構(gòu)思之巧”的評價,請結(jié)合三、四兩句詩來賞析一下。答: 浣溪沙    

14、0;蘇 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注:子規(guī):杜鵑鳥;黃雞:白居易詩有“黃雞催曉”句,用以感嘆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評價這首詞時認為“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運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詞進行簡要賞析。答: 幽居初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注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1)詩人寫景是從哪幾方面突出表現(xiàn)一個“幽”字的?試作簡要分析。 (2)這

15、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復雜的思想感情?答:(1)(2) 訴衷情 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注。注:滄州,水邊,古時隱者所居。陸游晚年住在紹興鏡湖邊的三山。古人評論這首詞的下闋,說第一句有三個詞用得好,你認為是哪三個詞?它們好在哪里?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賞析。答: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注: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diào)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聯(lián)系注釋,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塵”和“酒痕”分別有什么含 義? 第三句是一個問句,第四句是如何回應的?從中可以看

16、出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最后兩句在感情的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該詩的整體風格是怎樣的? 答: 游  山  西  村 陸  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首詩的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對此聯(lián)作簡要的賞析。答: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鳴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鄉(xiāng)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驚殘:驚

17、醒。故鄉(xiāng):即家鄉(xiāng)。(1)這首詞“茅檐人靜”等三句描寫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2)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鵑”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答: (2)秋夜懷吳中 陸游秋夜挑燈讀楚辭,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臨水登山處,正是浮家泛宅時。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報歸期。灞橋煙柳知何限,誰念行人寄一枝。(1) 前人在評價這首詩時說,這首詩尾聯(lián)的思路獨辟蹊徑,由自己在蜀川懷吳中聯(lián)想到吳中無人懷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顯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獨與苦悶。在寫法上這一聯(lián)有兩重含義,試分析這兩重含義的所指。 (2)詩中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他怎樣的愿望?答:(1) (2) 小

18、60;       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詩緊緊圍繞詩題“小池”來描寫,取景別致,試作簡要賞析。答: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這首詩寫舟行江上的見聞感受,詩人情感變化,富有層次。請結(jié)合具體詞語簡析之。(2分)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詩人描繪的畫面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請細加品味,說一說你的看法。(4分)答

19、:    倦  夜    杜甫 竹涼侵臥內(nèi),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從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兩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詩歌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體現(xiàn)"倦'意的?(2分)答:(1) (2)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

20、意緒,鳴噪自紛紛。   (1)這首詩描寫了失群的孤雁叫喚、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試以第二、四聯(lián)中任意一聯(lián)為例,分析其表現(xiàn)手法與藝術(shù)效果。(3分)   (2)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1)   (2)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注 大歷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慶奉節(jié)),寫下了這首詩?;a:燈芯結(jié)花

21、,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詩中第一、第二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2分)  在全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復雜情感?(4分)答:(1)(2) 恨 別 杜甫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注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上元元年三月,校檢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1)分析本詩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尤其是關鍵詞語,分析本詩所表現(xiàn)了的杜甫詩的沉郁頓挫的風格。(4分)答:(1)(2)蜀 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處尋

22、?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頷聯(lián)“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去郭軒檻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注水檻:江邊的欄桿,可供垂釣、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賒:遠。這首詩的第五、六句是為人傳誦的名句,南宋葉夢得石林詩話稱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之妙”。請你談談這兩句詩的

23、“妙”處,并結(jié)合全詩說說作者作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答: 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 (2)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 (2)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注:矰繳(zng zhuó)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 這首詩題為"孤雁",&quo

24、t;孤"是全詩的關鍵??墒牵娭兄辉谧詈笠痪洳劈c出這個字。你認為詩中除了"獨"字之外,還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孤"字?試舉兩例說明。答: 早 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望春臺。   (1)你覺得頷聯(lián)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負,然而科舉失利,時有懷才不遇之感。尾聯(lián)語意雙關,"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詩人這樣寫,含蓄

25、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愿?答:(1)(2)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首句寫詩人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這一句的觀察順序是;使畫面具有動感的關鍵詞是;第二句寫塞上"孤城"及環(huán)境。從表現(xiàn)"孤城"的角度看,這一句運用了 的手法。(3分)這首詩如一幅畫卷。如果說"孤城"是"畫卷"的主體部分,那么首句與"孤城"是什么關系? (1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2分) 答:     

26、;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1)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內(nèi)容是_(不超過5個字)(1分);初夏天氣的總體特點是_(不超過4個字)(1分)(2)散文創(chuàng)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與"不散"。(4分)答:(2) 慶庵寺桃花 南宋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

27、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謝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東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擊元兵,兵敗后潛入山中,隱居達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強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絕食而死。  此詩即寫于隱居期間。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謝詩"尋"和白詩"覓"的對象分別是:_,_。兩詩主要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分別是:_,_。(4分) 請從兩首詩中選出一首,說說你喜歡的理由。要側(cè)重一個角度,結(jié)合詩句答:       &

28、#160;            北齋雨后 文  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雨后雙禽來占竹,深秋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野性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注此詩為文同任興元府知府時所作;文同是蘇軾的表兄,北齋是他庭院中的書齋。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160;         A中國詩與中國畫本來密不可分,細讀文同的北齋雨后,可

29、見一斑。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將下屬請到北齋處理公務。C北齋可賞奇,詩人曾在雨后看枝頭好鳥,待到深秋還可賞玩彩蝶戲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氣;"雙禽"、"一蝶"乃為對仗所造,數(shù)詞不必實解。E北齋雨后之景與品茗賞畫之樂予人"野性",更令詩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從你所認定的第(1)題的答案中任選一項,說說它為什么"不恰當"?答: 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注:浴蠶,指古代時用鹽水選蠶種。 前人這樣評論這首詩的

30、末句:“心思之巧,詞句之秀,最易啟人聰穎?!蹦阃膺@種說法嗎?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80字左右)答:要點: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注: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1)這首詩反映的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_節(jié)的情景。(2分)(2)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將“抑郁之思以曠達出之”。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試說明你的理由。(4分)答: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赤壁是一首懷古詠史之作,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這

31、個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是由什么引發(fā)“懷古之幽情”的?(2)有人認為這首詩的第四句可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1)(2)江南春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币虼?,他主張將“千里”改為“十里”。要不要將“千里”改為“十里”?為什么?請結(jié)合詩題和全詩內(nèi)容作簡要說明。答: 渡桑乾 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這是唐代詩人劉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鄉(xiāng)咸陽途

32、中所作的一首詩。前人評論詩中“無端更渡”四字乃是關鍵,“無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珍珠

33、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欄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1)觸動主人公愁緒的具體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亂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景象: 原因: (2)結(jié)尾二句“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寫法上有何新意?答:                  八聲甘州     

34、;    柳 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1)此詞上片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 (2)簡析“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意境。答:(1)(2) 踏  莎  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

35、蕪近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這首詞表現(xiàn)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 文字以少勝多,用一字而神態(tài)畢現(xiàn),境界全出,叫煉字;使思想出眾,句意警人,叫煉意。古人評詩,有“煉字不如煉意”的說法。請選出詞中煉字或煉意的一個例子并作簡析。(3分)答: 畫眉鳥 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1)這首詩寫了幾種畫眉鳥?是怎樣寫畫眉鳥的? (2)作者寫畫眉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1) (2)              &#

36、160;    春  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注:武元衡,中唐詩人,洛陽人。(1)對這首詩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這首詩是一首七絕,前兩句寫景,觸景生情,后兩句借夢抒情。 B詩題為“春興”,通過對“柳”“雨”“花”“風”的描寫構(gòu)成了一幅早春圖景。C詩中“殘花落盡見流鶯”,

37、詩人從視覺角度寫,卻使人如聞鶯語,與白居易詩中“鶯語花底滑”具有異曲同工之妙。D全詩以“春”貫穿始終,構(gòu)思巧妙。(2)詩的后兩名既寫惜春之情,又有思鄉(xiāng)之意,請分析其寫作特點。答: 瀑  布            李  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請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shù)形象。答:        飲酒

38、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細閱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回答下列問題:  (1) 前二句詩刻畫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請你說一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安删铡边@一動作中包含著詩人怎樣的志趣?(2) 把“悠然見南山”的“見”字改這“看”“望”等字,表達效果是不是一樣?這什么作者要這樣寫?(3)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知識,說說后二句景物描寫的含義。這種描寫與前二句的人物描寫有什么聯(lián)系?答:(1)(2)(3) 歸田園居(之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 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答: (2) “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