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診治_第1頁
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診治_第2頁
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診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診治    摘要:結合臨床病例分析綜合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案。方法:隨機選擇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住院患者回顧性分析。結果:200例肝硬化失代償期中確診自發(fā)性腹膜炎患者60例,感染率30。腹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46例,陽性率23,以革蘭陰性菌為主。痊愈18例(30);好轉20例(33.33);無效,惡化、放棄治療16例(26.67)。其中死亡6例(10%)。結論:肝硬化失代償其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患者癥狀不典型,腹水培養(yǎng)陽性率低,需警惕,盡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關鍵詞:肝硬化;自發(fā)性腹膜炎;診治     肝硬化是常見的內科疾病,在此基礎上??梢圆l(fā)自發(fā)性腹膜炎。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Sontaneous bacterial eritonitis,SBP)是在腹腔及鄰近組織無感染源(如腹腔膿腫、肝癌、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腸穿孔等)情況下發(fā)生于腹腔感染1,又是加重病情和重要致死原因之一,且臨床表現(xiàn)多不典型,甚易漏診。早期診斷及合理處理,對降低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臨床價值較大。為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本文回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200例肝硬化失代償期中確診及疑診自發(fā)性腹膜炎患

3、者60例,提出診治中應注意的問題。現(xiàn)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200例,并發(fā)SBP(SBP組)60例,未并發(fā)SBP(非SBP組)140例,SBP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3570歲,平均54歲。非SBP組,男90例,女50例,年齡3272歲,平均52歲。SBP組33例為肝炎肝硬化,17例為酒精性肝硬化;非SBP組100例為肝炎肝硬化,40例為酒精性肝硬化。細菌培養(yǎng)無菌抽取腹水10 mL,常規(guī)進行細菌培養(yǎng),細菌鑒定用K-B法進行。1.2  SBP確診標準: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腹痛、腹脹;腹部張力增高,輕重不等的壓痛

4、、反跳痛;腹水迅速增多,利尿效果差;腹水檢查多核細胞數(shù)250mm3,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或分類可升高;腹水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致病菌。疑診標準:以上標準中符合2條或以上,但腹水培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致病菌者。1.3  療效判定:顯效:腹水消失,感染控制;有效:腹水消失,感染基本控制,病情好轉;無效:治療前后病情無改善或加重。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用SAS統(tǒng)計學軟件在微機上處理,配對資料等用t檢驗。2 結果2.1  SBP組與非SBP組相比較:見表1。表1  SBP組與非SBP組相比較  (例)組別 例數(shù) 黃疸 發(fā)熱 腹痛 腹部壓痛 腹脹 肝昏迷SBP 60 31

5、26 18 21 45 2非SBP 140 21 14 15 0 48 3注:兩組比較,P0.052.2   治療結果:SBP 60例中,顯效20例,有效28例,總有效率80%,死亡20例(20%),死因為肝昏迷,肝腎綜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中毒性休克等。3 討論腹水是肝硬化進入晚期失代償?shù)谋憩F(xiàn)。晚期肝硬化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清除細菌和腸內毒素的能力明顯降低;大多存在門脈高壓,多有腹水,腸道粘膜屏障功能弱化。腸道細菌易位可誘發(fā)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2。多數(shù)并發(fā)SBP的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缺乏特異性表現(xiàn)對SBP不典型病例,以下可作為診斷線索: 頑固性腹水經常規(guī)治療較長時間不消退,或腹水

6、短期迅速增多或消退后又增多有肝功能惡化;未明原因的發(fā)熱;血象白細胞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加;有腹水的肝病患者,出現(xiàn)未明原因的病情加重,如低血壓、黃疸加深及肝性腦病等特別是老年人患者應及時做腹水檢查,才能做到早期診斷。治療措施:加強保肝和支持治療,輸白蛋白,丙種球蛋白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糾正電解質紊亂,適當放腹水,在此基礎上酌選高效廣譜抗生素;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選用抗G-抗生素。近年來,因耐菌株的出現(xiàn),通常的聯(lián)合抗感染,選用氧哌嗪青霉素聯(lián)合氨基糖甙類治療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聯(lián)合氨基糖甙類等治療,并加入抗厭氧菌的滅滴靈等藥SBP。對疑似患者均應作腹水檢查,SBP的早期診斷主要依賴腹水中多形核中性細胞的增加

7、,它是診斷SBP一個比較特異性的指標。因大量腹水使炎性反應細胞稀釋故使白細胞數(shù)未能顯著增加,同樣李凡他試驗、比重及蛋白定量、細菌代謝有關的物質僅作為參考指標;SBP時腹水細菌培養(yǎng)的陽性不高。此病重在預防,預防措施:脾切除+分流術或斷流術;白蛋白及利尿劑的應用;加強支持治療。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和敗血癥后,常迅速加重肝的損害,應積極加強支持治療和抗菌藥物治療的應用。選用主要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并兼顧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藥物。由于本病易復發(fā),用藥時間不得少于2周,老年人應用抗生素,其體內水分少,腎功能差。應注意在與年輕人相同的劑量下造成高血藥濃度與毒性反應。肝硬化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治療:靜脈使用抗生素:腹水

8、培養(yǎng)陽性者,可根據藥敏試驗選敏感抗生素;腹水培養(yǎng)陰性者,可選對肝腎功能損害小,主要對桿菌有效,同時腹水藥物濃度高的抗生素;腹腔內注射抗生素:如患者無肝昏迷、血電解質正常,可先放出腹水5OO800 ml,然后向腹腔內注入抗生素;如腹水量少者,可直接向腹腔內注射抗生素;靜脈和腹腔可同時給藥,療效更明顯;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療程或聯(lián)合使用:本文l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是由于沒有早期應用有效抗生素,且用藥不規(guī)則,導致全身嚴重感染,最后無法控制。多數(shù)患者應用1種足量有效抗生素l014 d后,就能控制感染;但部分患者需23種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有少數(shù)患者需加用甲硝唑;積極予保肝、擴容、利尿和支持治療,同時

9、注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并防治其他并發(fā)癥,可使患者盡快康復。參考文獻:1 Garcia Tsao G.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 placations of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varicealhemorhage.as cites,and spontaneous bacterialpe ritonitisJ.Gastroenterology,2001,120(1):726.2 Bernard C,Jean-Philippe R,Tuan K,et al.Nosocomial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and b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