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灌溉總渠_第1頁
蘇北灌溉總渠_第2頁
蘇北灌溉總渠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北灌溉總渠位于淮河下游江蘇省 北部,西起洪澤湖 邊的高良澗,流經(jīng)洪澤,清浦、淮 安,阜寧、射陽,濱海等六縣(區(qū)),東至扁擔港口入海的大型人工河道。全長 168km。它既是淮河排洪入海出路之一,又是引洪澤湖水發(fā)展廢黃河以南地區(qū)灌溉,并輔助總渠北部地區(qū)排澇及兼有航運。 發(fā)電等多功能的河道。這項工程于 1951年冬開工,次年春完成。同時,在靠總渠北堤外平行開挖排水渠一條,用 于排除總渠北部地區(qū)內澇積水。沿總渠在渠首、渠中和渠尾分別建有高良澗進水 閘、運東分水閘、阜寧腰閘和六垛擋潮閘,并在高良澗,運東、阜寧三閘附近分 別建有水電站,船閘等配套梯級建筑物。沿總渠兩岸建有灌排涵洞36座,渠北排澇閘2座和

2、跨河公路橋梁4座??偳c二河之間還建有高良澗越閘,增辟了 一個排洪入總渠的口門,以發(fā)揮總渠的排洪潛力??偳O計引水流量500m3/s,計劃灌溉里下河和渠北360多萬畝農田,汛期排洪流量 800ms/s,當渠北地區(qū) 內澇加重時,則利用總渠和排水渠之間的渠北,東沙港兩排水閘,調度澇水經(jīng)總渠排泄入海,以減輕排水渠排水負擔。江蘇省灌溉總渠管理處負責總渠沿線各級 工程樞紐的管理和調度運用。渠堤由沿線各縣地方管理部門負責維修管理,均建立有安全觀測和管理運用的規(guī)章制度??偳?jīng)過多年行水、行洪考驗,均能達到設計運用要求。1965年最大安全行洪流量達848ms/s ,為里下河地區(qū) 灌溉和 淮河下游排洪作出了重要

3、貢獻。通揚運河通揚運河(Tongyang Canal )貫通江蘇揚州、泰州、南通三市,有兩條,一條是兩千多年歷史的老通揚運河,一條是解放后新開挖的新通揚運河。兩條通揚運河近乎平行。南面的一條為歷史悠久的老通揚運河, 起于揚州市灣頭鎮(zhèn),經(jīng)宜陵、泰州、姜堰、海安、如皋而達于南通,全長159公里,稱通揚運河為區(qū)別于新通揚運河,也常稱之為老通揚運河,老通揚運河在328國道附近,對于現(xiàn)在的船舶來說,老通揚運河有點窄。通揚運河始建于西漢文景年間(公元 前179前141 ),其前身是西漢吳王劉濞時開鑿的一條西起揚州茱萸灣(即今 灣頭鎮(zhèn))、東通海陵倉(今泰州)及如皋蟠溪的一條運河。當時開挖這條運河的 目的,主

4、要是為了便利運鹽,所以后來稱之為鹽運河,亦名邗溝、運鹽河、南運 河。西漢文景時,吳王劉濞在封域內“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開鑿鹽運河后,淮南鹽場的鹽通過水運集中到揚州,然后轉輸各地,“以故無賦國用饒足”(漢 書)。并在公元前154年以此作為發(fā)動“吳楚七國之亂(的經(jīng)濟資本。自劉濞之后, 歷代統(tǒng)治者為攫取鹽稅這一重大財源,又逐漸將其向東南延伸,最終直達南通。 到1909年這條運河正式改稱為通揚運河。因此,通揚運河是中國最早的鹽運河。 北面的一條,西起江都縣芒稻河,經(jīng)宜陵、郭村、邠州、泰州、姜堰到海安與 通榆運河 相接,全長90公里,開挖于1958年。先后挖河兩次,為有別于原有 的通揚運河,故稱新通

5、揚運河。越往西河道越寬,越往東河道越窄,我家屋后的 那段有約200米寬,到姜堰時窄至50-60米通揚運河,貫通江蘇省南通、揚州2 市的人工河道。古稱邗溝。為南通、揚州 2市及其沿岸各市、縣的主要航道。延 伸于江蘇省長江北側。始建于西漢文景年間(公元前179前141 ),由吳王劉濞主持開鑿。用以運鹽,亦稱運鹽河、鹽河。經(jīng)歷代改建和延伸而達南通。清宣統(tǒng)元年(1909)改稱通揚運河?,F(xiàn)今之通 揚運河西起揚州市東郊灣頭,與里運河相接,東經(jīng)江都縣、泰州市、泰縣至海安縣與串場河相會,再折向東南,經(jīng)如皋縣至南通市入長江,長150公里。1958年后,江都、海安間,沿通揚運河北側,又開辟新通揚運河90公里,可引江都水利樞紐的江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