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典型例題_第1頁
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典型例題_第2頁
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典型例題_第3頁
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典型例題_第4頁
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典型例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WORD格式整理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典型例題一、選擇題:1(2008全國卷理)已知三棱柱的側(cè)棱與底面邊長都相等,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為的中心,則與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C )AB CD1.解:C由題意知三棱錐為正四面體,設(shè)棱長為,則,棱柱的高(即點到底面的距離),故與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另解:設(shè)為空間向量的一組基底,的兩兩間的夾角為長度均為,平面的法向量為,則與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二、填空題:1(2008全國卷理)等邊三角形與正方形有一公共邊,二面角的余弦值為,分別是的中點,則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1題圖(1)1.答案:.設(shè),作,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結(jié)合等邊三角形與正方形可知此四棱錐為正四

2、棱錐,則,1題圖(2)故所成角的余弦值另解:以為坐標(biāo)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biāo)系,則點,則,故所成角的余弦值.三、解答題:1(2008安徽文)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四邊長為1的 菱形,, , ,為的中點。()求異面直線AB與MD所成角的大??;()求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1方法一(綜合法)(1) 為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或其補角)作連接,所以 與所成角的大小為()點A和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相等,連接OP,過點A作 于點Q,又 , 線段AQ的長就是點A到平面OCD的距離,所以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方法二(向量法)作于點P,如圖,分別以AB,AP,AO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坐標(biāo)系,(1)設(shè)與所成的角

3、為, , 與所成角的大小為(2) 設(shè)平面OCD的法向量為,則即 取,解得設(shè)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則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絕對值, , .所以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2(2008安徽理)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四邊長為1的菱形,, , ,為的中點,為的中點。()證明:直線;()求異面直線AB與MD所成角的大??; ()求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2 方法一(綜合法) (1)取OB中點E,連接ME,NE又 (2) 為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或其補角)作連接, 所以 與所成角的大小為(3)點A和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相等,連接OP,過點A作 于點Q,又 ,線段AQ的長就是點A到平面OCD的距離,所以點B到平面

4、OCD的距離為方法二(向量法)作于點P,如圖,分別以AB,AP,AO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坐標(biāo)系,(1)設(shè)平面OCD的法向量為,則即 取,解得(2)設(shè)與所成的角為, , 與所成角的大小為(3)設(shè)點B到平面OCD的交流為,則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絕對值, 由 , 得.所以點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3(2008北京文)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求證:PCAB;()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3解法一:()取AB中點D,連結(jié)PD,CD.AP=BP,PDAB.AC=BC.CDAB.PDCDD.AB平面PCD.PC平面PCD,PCAB.()

5、AC=BC,AP=BP,APCBPC.又PCAC,PCBC.又ACB90°,即ACBC,且ACPC=C,ABBP,BEAP.EC是BE在平面PAC內(nèi)的射影,CEAP.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在BCE中,BCE=90°,BC=2,BE=,sinBEC=二面角B-AP-C的大小為aresin解法二:()AC=BC,AP=BP,APCBPC.又PCAC.PCBC.ACBC=C,PC平面ABC.AB平面ABC,PCAB. ()如圖,以C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C-xyz.則C(0,0,0),A(0,2,0),B(2,0,0).設(shè)P(0,0,t),PB=AB2,t=2,P

6、(0,0,2).取AP中點E,連結(jié)BE,CE.AC=PC,AB=BP,CEAP,BEAP.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E(0,1,1),cosBEC=二面角B-AP-C的大小為arccosACBDP4(2008北京理)如圖,在三棱錐中,()求證:;()求二面角的大??;()求點到平面的距離4解法一:()取中點,連結(jié),平面平面,ACBEP(),又,又,即,且,平面取中點連結(jié),是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ACBDPH二面角的大小為()由()知平面,平面平面過作,垂足為平面平面,平面的長即為點到平面的距離由()知,又,且,平面平面,在中, 點到平面的距離為解法二:(),又,平面平面

7、,()如圖,以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A(chǔ)CBPzxyHE則設(shè),取中點,連結(jié),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為(),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為正的中心,且的長為點到平面的距離如()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點的坐標(biāo)為 點到平面的距離為5 (2008福建文) 如圖,在四棱錐中,側(cè)面PAD底面ABCD,側(cè)棱PA=PD=,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CD,AD=2AB=2BC=2,O為AD中點。(1)求證:PO平面ABCD;(2)求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點A到平面PCD的距離5.解:如圖,A(0,-1,0),B(1,-1,0),C(1,0,0),D(0,1,0),P(0,0,1)所以

8、所以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為:(2)設(shè)平面PCD的法向量為,所以 ;令x=1,則y=z=1,所以 又則,點A到平面PCD的距離為:6(2008福建理)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則面PAD底面ABCD,側(cè)棱PA=PD,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為AD中點.()求證:PO平面ABCD;()求異面直線PD與CD所成角的大??;()線段AD上是否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6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異面直線所成角、點到平面的距離等基本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滿分

9、12分.解法一:()證明:在PAD中PA=PD,O為AD中點,所以POAD,又側(cè)面PAD底面ABCD,平面平面ABCD=AD, 平面PAD,所以PO平面ABCD.()連結(jié)BO,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2AB=2BC,有ODBC且OD=BC,所以四邊形OBCD是平行四邊形,所以O(shè)BDC.由()知,POOB,PBO為銳角,所以PBO是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因為AD=2AB=2BC=2,在RtAOB中,AB=1,AO=1,所以O(shè)B,在RtPOA中,因為AP,AO1,所以O(shè)P1,在RtPBO中,tanPBO所以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是.()假設(shè)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

10、為.設(shè)QDx,則,由()得CD=OB=,在RtPOC中, 所以PC=CD=DP, 由Vp-DQC=VQ-PCD,得2,所以存在點Q滿足題意,此時.解法二:()同解法一.()以O(shè)為坐標(biāo)原點,的方向分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xyz,依題意,易得A(0,-1,0),B(1,-1,0),C(1,0,0),D(0,1,0),P(0,0,1), 所以所以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是arccos, ()假設(shè)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由()知設(shè)平面PCD的法向量為n=(x0,y0,z0).則所以即,取x0=1,得平面PCD的一個法向量為n=(1,1,1).設(shè)由,得解y=

11、-或y=(舍去),此時,所以存在點Q滿足題意,此時.7、(2008海南、寧夏理)如圖,已知點P在正方體ABCDA1B1C1D1的對角線BD1上,PDA=60°。(1)求DP與CC1所成角的大?。唬?)求DP與平面AA1D1D所成角的大小。7解:如圖,以為原點,為單位長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連結(jié),在平面中,延長交于設(shè),由已知,由可得ABCDPxyzH解得,所以()因為,所以即與所成的角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是因為,所以可得與平面所成的角為8. (2008湖北文)如圖,在直三棱柱中,平面?zhèn)让?()求證: ()若,直線AC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二面角8.本小題主要考查線面關(guān)系、直線與平面所成

12、角、二面角等有關(guān)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滿分12分) ()證明:如右圖,過點A在平面A1ABB1內(nèi)作ADA1B于D,則由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且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A1B,得AD平面A1BC.又BC平面A1BC所以ADBC.因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則AA1底面ABC,所以AA1BC.又AA1AD=A,從而BC側(cè)面A1ABB1,又AB側(cè)面A1ABB1,故ABBC. ()證法1:連接CD,則由()知ACD就是直線AC與平面A1BC所成的角,ABA1就是二面角A1BCA的頰角,即ACD,ABA1=j. 于是在RtADC中,sin=,在RtADA1中,s

13、inAA1D, sin=sinAA1D,由于與AA1D都是銳角,所以AA1D. 又由RtA1AB知,AA1DjAA1Bj,故j. 證法2:由()知,以點B為坐標(biāo)原點,以BC、BA、BB1所在的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AB=c(ca,則B(0,0,0),A(0,c,0),C(),A1(0,c,a),于是,(0,c,a),=(0,c,a)設(shè)平面A1BC的一個法向量為n=(x,y,z),則由可取n(0,a,c),于是n·=ac0,與n的夾角b為銳角,則b與q互為余角.sinq=cosb=,cosj=所以sinq=cosj=sin(),又0q,j,所以q+

14、j=.9. (2008湖北理)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側(cè)面A1ABB1.()求證:ABBC;()若直線AC與平面A1BC所成的角為,二面角A1-BC-A的大小為的大小關(guān)系,并予以證明.9.本小題主要考查直棱柱、直線與平面所成角、二面角和線面關(guān)系等有關(guān)知識,同時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滿分12分)()證明:如右圖,過點A在平面A1ABB1內(nèi)作ADA1B于D,則由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且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A1B,得AD平面A1BC,又BC平面A1BC,所以ADBC.因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則AA1底面ABC,所以AA1BC.又AA

15、1AD=A,從而BC側(cè)面A1ABB1,又AB側(cè)面A1ABB1,故ABBC.()解法1:連接CD,則由()知是直線AC與平面A1BC所成的角,是二面角A1BCA的平面角,即于是在RtADC中,在RtADB中,由ABAC,得又所以解法2:由()知,以點B為坐標(biāo)原點,以BC、BA、BB1所在的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AA1=a,AC=b,AB=c,則 B(0,0,0), A(0,c,0), 于是設(shè)平面A1BC的一個法向量為n=(x,y,z),則由得可取n=(0,-a,c),于是與n的夾角為銳角,則與互為余角.所以于是由cb,得即又所以10. (2008湖南理)如圖

16、所示,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點,PA底面ABCD,PA2. ()證明:平面PBE平面PAB;()求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10解: 解法一 ()如圖所示,連結(jié)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邊三角形.因為E是CD的中點,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為PA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PABE.而AB=A,因此BE平面PAB.又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延長AD、BE相交于點F,連結(jié)PF.過點A作AHPB于H,由()知平面PBE平面PAB,所以A

17、H平面PBE.在RtABF中,因為BAF60°,所以,AF=2AB=2=AP.在等腰RtPAF中,取PF的中點G,連接AG.則AGPF.連結(jié)HG,由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得,PFHG.所以AGH是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銳角).在等腰RtPAF中, 在RtPAB中, 所以,在RtAHG中,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是解法二: 如圖所示,以A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相關(guān)各點的坐標(biāo)分別是A(0,0,0),B(1,0,0),P(0,0,2),()因為,平面PAB的一個法向量是,所以共線.從而BE平面PAB.又因為平面PBE,故平面PBE平面PAB

18、. ()易知 設(shè)是平面PBE的一個法向量,則由得所以 設(shè)是平面PAD的一個法向量,則由得所以故可取 于是,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是11(2008湖南文) 如圖所示,四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菱形,E是CD的中點,PA底面ABCD,。(I)證明:平面PBE平面PAB;(II)求二面角ABEP和的大小。11解:解法一(I)如圖所示, 連結(jié)由是菱形且知,是等邊三角形. 因為E是CD的中點,所以又所以又因為PA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而因此 平面PAB.又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II)由(I)知,平面PAB, 平面PAB, 所以 又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9、在中, 故二面角的大小為解法二:如圖所示,以A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相關(guān)各點的坐標(biāo)分別是(I)因為平面PAB的一個法向量是所以和共線.從而平面PAB. 又因為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II)易知設(shè)是平面PBE的一個法向量,則由得 所以故可取而平面ABE的一個法向量是于是,故二面角的大小為12(2008江蘇)記動點P是棱長為1的正方體的對角線上一點,記當(dāng)為鈍角時,求的取值范圍12解:由題設(shè)可知,以、為單位正交基底,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有, 由,得,所以 顯然不是平角,所以為鈍角等價于 ,則等價于即 ,得因此,的取值范圍是13(2008江西文、理) 如圖,正三棱錐的

20、三條側(cè)棱、兩兩垂直,且長度均為2、分別是、的中點,是的中點,過的平面與側(cè)棱、或其延長線分別相交于、,已知(1)求證:面;(2)求二面角的大小13解 :(1)證明:依題設(shè),是的中位線,所以,則平面,所以。 又是的中點,所以,則。 因為,所以面,則,因此面。(2)作于,連。因為平面,根據(jù)三垂線定理知,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作于,則,則是的中點,則。設(shè),由得,解得,在中,則,。所以,故二面角為。解法二:(1)以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所以所以 所以平面 由得,故:平面 (2)由已知設(shè)則由與共線得:存在有得同理: 設(shè)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則 令得 又是平面的一個法量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

21、ABCDEFPQHG14(2008遼寧文)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中,AP=BQ=b(0<b<1),截面PQEF,截面PQGH()證明: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證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定值,并求出這個值;()若,求與平面PQEF所成角的正弦值14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中的線面關(guān)系和面面關(guān)系,解三角形等基礎(chǔ)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滿分12分解法一:()證明:在正方體中,又由已知可得,所以,所以平面所以平面和平面互相垂直4分()證明:由()知,又截面PQEF和截面PQGH都是矩形,且PQ=1,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是定值8分

22、ABCDEFPQHGN()解:設(shè)交于點,連結(jié),因為平面,所以為與平面所成的角因為,所以分別為,的中點可知,所以12分解法二:以D為原點,射線DA,DC,DD分別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如圖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由已知得,故ABCDEFPQHyxzG,()證明:在所建立的坐標(biāo)系中,可得,因為,所以是平面PQEF的法向量因為,所以是平面PQGH的法向量因為,所以,所以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4分()證明:因為,所以,又,所以PQEF為矩形,同理PQGH為矩形在所建立的坐標(biāo)系中可求得,所以,又,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為,是定值8分()解:由()知是平面的法向量由為中點可

23、知,分別為,的中點所以,因此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2分ABCDEFPQHG15(2008遼寧理)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中,AP=BQ=b(0<b<1),截面PQEF,截面PQGH()證明: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證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定值,并求出這個值;()若與平面PQEF所成的角為,求與平面PQGH所成角的正弦值A(chǔ)BCDEFPQHGNM15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中的線面關(guān)系,面面關(guān)系,解三角形等基礎(chǔ)知識, 考查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滿分12分解法一:()證明:在正方體中,又由已知可得,所以,所以平面所以平面和平面互相垂直4分()證明:由

24、()知,又截面PQEF和截面PQGH都是矩形,且PQ=1,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是定值8分(III)解:連結(jié)BC交EQ于點M因為,所以平面和平面PQGH互相平行,因此與平面PQGH所成角與與平面所成角相等與()同理可證EQ平面PQGH,可知EM平面,因此EM與的比值就是所求的正弦值設(shè)交PF于點N,連結(jié)EN,由知因為平面PQEF,又已知與平面PQEF成角,所以,即,解得,可知E為BC中點所以EM=,又,故與平面PQCH所成角的正弦值為12分解法二:以D為原點,射線DA,DC,DD分別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如圖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由已知得,故,ABCDEFPQHyxzG

25、,()證明:在所建立的坐標(biāo)系中,可得,因為,所以是平面PQEF的法向量因為,所以是平面PQGH的法向量因為,所以,所以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4分()證明:因為,所以,又,所以PQEF為矩形,同理PQGH為矩形在所建立的坐標(biāo)系中可求得,所以,又,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為,是定值8分()解:由已知得與成角,又可得 ,即,解得所以,又,所以與平面PQGH所成角的正弦值為12分ABCDEA1B1C1D116(2008全國卷文、理) 如圖,正四棱柱中,點在上且()證明: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16解法一:依題設(shè),()連結(jié)交于點,則ABCDEA1B1C1D1FHG由三垂線定理知

26、,3分在平面內(nèi),連結(jié)交于點,由于,故,與互余于是與平面內(nèi)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所以平面6分()作,垂足為,連結(jié)由三垂線定理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8分,又,ABCDEA1B1C1D1yxz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12分 解法二:以為坐標(biāo)原點,射線為軸的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直角坐標(biāo)系依題設(shè),-3分()因為,故,又,所以平面6分()設(shè)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則,故,令,則,9分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12分17(2008全國卷文)(四棱錐中,底面為矩形,側(cè)面底面,()證明:;()設(shè)側(cè)面為等邊三角形,求二面角的大小17解:(1)取中點,連接交于點,又面面,面,即,面,(2)在面內(nèi)過點做的垂線,垂足

27、為,面,則即為所求二面角,則,18(2008全國卷理) 四棱錐中,底面為矩形,側(cè)面底面,()證明:;()設(shè)與平面所成的角為,求二面角的大小18解:(1)取中點,連接交于點,又面面,面,18題圖,即,面,(2)在面內(nèi)過點作的垂線,垂足為,面,則即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則,即二面角的大小19 (2008山東理)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菱形,PA平面ABCD,,E,F(xiàn)分別是BC, PC的中點.()證明:AEPD; ()若H為PD上的動點,EH與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 正切值為,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19()證明:由四邊形ABCD為菱形,ABC=60°,可得ABC為正

28、三角形.因為 E為BC的中點,所以AEBC. 又 BCAD,因此AEAD.因為PA平面ABCD,AE平面ABCD,所以PAAE.而 PA平面PAD,AD平面PAD 且PAAD=A,所以 AE平面PAD,又PD平面PAD.所以 AEPD.()解:設(shè)AB=2,H為PD上任意一點,連接AH,EH.由()知 AE平面PAD,則EHA為EH與平面PAD所成的角.在RtEAH中,AE=,所以 當(dāng)AH最短時,EHA最大,即 當(dāng)AHPD時,EHA最大.此時 tanEHA=因此 AH=.又AD=2,所以ADH=45°,所以 PA=2.解法一:因為 PA平面ABCD,PA平面PAC, 所以 平面PAC平

29、面ABCD. 過E作EOAC于O,則EO平面PAC, 過O作OSAF于S,連接ES,則ESO為二面角E-AF-C的平面角, 在RtAOE中,EO=AE·sin30°=,AO=AE·cos30°=, 又F是PC的中點,在RtASO中,SO=AO·sin45°=, 又 在RtESO中,cosESO= 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為解法二:由()知AE,AD,AP兩兩垂直,以A為坐標(biāo)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又E、F分別為BC、PC的中點,所以E、F分別為BC、PC的中點,所以A(0,0,0),B(,-1,0),C(C,1,0),D(0,

30、2,0),P(0,0,2),E(,0,0),F(xiàn)(),所以 設(shè)平面AEF的一法向量為則因此取因為 BDAC,BDPA,PAAC=A,所以 BD平面AFC,故 為平面AFC的一法向量.又 =(-),所以 cosm, =因為 二面角E-AF-C為銳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為A1AC1B1BDC20(2008陜西理)三棱錐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的幾何體如圖所示,截面為,平面,()證明:平面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20解法一:()平面平面,在中,A1AC1B1BDCFE(第20題,解法一),又,即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如圖,作交于點,連接,由已知得平面是在面內(nèi)的射影由三垂線定理知,為二面角的平

31、面角過作交于點,則,在中,A1AC1B1BDCzyx(第20題,解法二)在中,即二面角為解法二:()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點坐標(biāo)為,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取為平面的法向量,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則,如圖,可取,則,即二面角為A1AC1B1BDC21.(2008陜西文) 三棱錐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的幾何體如圖所示,截面為,平面,為中點()證明:平面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21解:22(2008四川文) 如圖,平面平面,四邊形與都是直角梯形,分別為的中點()證明: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四點是否共面?為什么?()設(shè),證明:平面平面;22【解1】:()由題意知,所以又,故所以四

32、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四點共面。理由如下:由,是的中點知,所以由()知,所以,故共面。又點在直線上所以四點共面。()連結(jié),由,及知是正方形故。由題設(shè)知兩兩垂直,故平面,因此是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根據(jù)三垂線定理,又,所以平面由()知,所以平面。由()知平面,故平面,得平面平面【解2】:由平面平面,得平面,以為坐標(biāo)原點,射線為軸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則由題設(shè)得所以于是又點不在直線上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四點共面。理由如下:由題設(shè)知,所以又,故四點共面。()由得,所以又,因此即又,所以平面故由平面,得平面平面【點評】:此題重點考察立體幾何中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四點共面問題,面面

33、垂直問題,考察了空間想象能力,幾何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突破】:熟悉幾何公理化體系,準(zhǔn)確推理,注意邏輯性是順利進行解法1的關(guān)鍵;在解法2中,準(zhǔn)確的建系,確定點坐標(biāo),熟悉向量的坐標(biāo)表示,熟悉空間向量的計算在幾何位置的證明,在有關(guān)線段,角的計算中的計算方法是解題的關(guān)鍵。23(2008四川理) 如圖,平面平面,四邊形與都是直角梯形,()證明:四點共面;()設(shè),求二面角的大??;23【解1】:()延長交的延長線于點,由得 延長交的延長線于同理可得 故,即與重合因此直線相交于點,即四點共面。()設(shè),則,取中點,則,又由已知得,平面故,與平面內(nèi)兩相交直線都垂直。所以平面,作,垂足為,連結(jié)由三垂線定理知為二面角的平面角。故所以二面角的大小【解2】:由平面平面,得平面,以為坐標(biāo)原點,射線為軸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則故,從而由點,得故四點共面()設(shè),則, 在上取點,使,則從而又在上取點,使,則從而故與的夾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點評】:此題重點考察立體幾何中四點共面問題和求二面角的問題,考察空間想象能力,幾何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