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6 1從實際問題到方程教學目的1 通過對多個實際問題的分析,使學生體會到一元一次方程作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的作用。2 使學生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3 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某個方程的解。重點、難點4 重點: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5 難點:弄清題意,找出“相等關系”。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小學里已經(jīng)學過列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讓我們回顧一下,如何列方程解應用題?例如:一本筆記本12元。小紅有6元錢,那么她最多能買到幾本這樣的筆記本呢?解:設小紅能買到工本筆記本,那么根據(jù)題意,得1.2x=6因為1.2X5=6,所以小紅能買
2、到5本筆記本。二、新授: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個例子:問題1:某校初中一年級328名師生乘車外出春游,已有1輛校車可以乘坐64人,還需租用44座的客車多少輛?問: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有哪些方法?(讓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再作講評)算術法:(32864)+44=264+44=6(輛)列方程解應用題:設需要租用x輛客車,那么這些客車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車的64人,就是全體師生328人,可得。44x+64=328(1)解這個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結果。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試試看?(學生可能利用逆運算求解,教師加以肯定,同時指出本章里我們將要學習解方程的另一種方法。)問題2:在課外活動中,張老師發(fā)現(xiàn)同
3、學們的年齡大多是13歲,就問同學:“我今年45歲,幾年以后你們的年齡是我年齡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學很快說出了答案?!叭辍?。他是這樣算的:1年后,老師46歲,同學們的年齡是14歲,不是老師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師47歲,同學們的年齡是15歲,也不是老師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師48歲,同學們的年齡是16歲,恰好是老師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來解呢?通過分析,列出方程:13+x=1(45+x)(2)3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你能否從小敏同學的解法中得到啟發(fā)?這個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樣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學的方法啟發(fā)了我們,可以用嘗試,檢驗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將x=1,
4、2,3,4,代人方程(2)的兩邊,看哪個數(shù)能使兩邊的值相等,這個數(shù)就是這個方程的解。把x=3代人方程(2),左邊=13+3=16,右邊=(45+3)=X48=16,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3就是這個方程的解。這種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這也是一種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也可以據(jù)此檢驗一下一個數(shù)是不是方程的解。問: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同學們動手試一試,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同樣,用檢驗的方法也很難得到方程的解,因為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數(shù),該從何試起?如何試驗根本無法人手,又該怎么辦?這正是我們本章要解決的問題。三、鞏固練習1 教科書第3
5、頁練習1、2。2 補充練習:檢驗下列各括號內的數(shù)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1)x-3(x+2)=6+x(x=3,x=4)(2)2y(y1)=3(y=1,y=2)(3)5(x1)(x2)=0(x=0,x=1,x=2)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談你的學習體會。五、作業(yè)。教科書第3頁,習題6.1第1、3題。6.2解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的簡單變形教學目的通過天平實驗,讓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歸納出方程的兩種變形,并能利用它們將簡單的方程變形以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重點、難點1重點:方程的兩種變形。2難點:由具體實例抽象出方程的兩種變形。教學過程一、引入上一節(jié)課
6、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列出的方程有的我們不會解,我們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變形成x=a形式,本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如何將方程變形。二、新授讓我們先做個實驗,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碼。測量一些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將它放在天干的左盤內,在右盤內放上砝碼,當天平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顯然兩邊的質量相等。如果我們在兩盤內同時加入相同質量的砝碼,這時天平仍然平衡,天平兩邊盤內同時拿去相同質量的砝碼,天平仍然平衡。如果把天平看成一個方程,課本第4頁上的圖,你能從天平上砝碼的變化聯(lián)想到方程的變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方程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方程的解不變。問:若把方程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方程的解有沒有變
7、?如果把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呢?把天平兩邊都拿去2個大祛碼,相當于把方程3x=2x+2兩邊都減去2x,得到的方程的解變化了嗎?如果把方程兩邊都加上2x呢?方程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方程的解不變。讓學生觀察(3),由學生自己得出方程的第二個變形。即方程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shù),方程的解不變:通過對方程進行適當?shù)淖冃?可以求得方程的解。例1.解下列方程(1)x5=7(2)4x=3x4解:(1)兩邊都加上5,得x=7+5即x=12(2)兩邊都減去3x,得x=3x43x即x=-4請同學們分別將x=7+5與原方程x5=7;x=3x43與原方程4x=3x4比較,你發(fā)
8、現(xiàn)了這些方程的變形。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就是說把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就相當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樣的變形叫做移項。注意:“移項是指將方程的某一項從等號的左邊移到右邊或從右邊移到左邊,移項時要先變號后移項。例2.解下列方程(1)5x=2(2)-x=-23這里的變形通常稱為“將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化為1”。以上兩個例題都是對方程進行適當?shù)淖冃?,得到x=a的形式。練習:課本第6頁練習1、2、3練習中的第3題,即第2頁中的方程先讓學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他們說出每一步變形的根據(jù),由他們自己得出采用哪種方法簡便,體會方程的不同解法中所經(jīng)
9、歷的轉化思想,讓學生自己體驗成功的感覺。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7頁,練習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天平實驗,得出方程的兩種變形:1 把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整式方程的解不變。2 .把方程兩邊都乘以或除以(不等零)的同一個數(shù),方程的解不變。第種變形又叫移項,移項別忘了要先變號,注意移項與在方程的一邊交換兩項的位置有本質的區(qū)別。五、作業(yè)教科書第7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點、難點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難點;括號前面是負號時,去括號時忘記變號。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 解下列方程:(1)5x2=8(2)5
10、+2x=4x2 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二、新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前面我們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3283+x=(45+x)y5=2y+l問:大家觀察這些方程,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觀察未知數(shù)的個數(shù)和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并且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是l,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1判斷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x=3x2x3=l5x23x+1=02x+y=l3y=5下面我們再一起來解幾個一元一次方程。例2.解方程(1)2(x1)=4(2)3(x2)+1=x(2x1)方程(1)該怎樣解?由學生獨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號求
11、解,也可以看作關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進行求解。第(2)題可由學生自己完成后講評,講評時,強調去括號時把括號外的因數(shù)分別乘以括號內的每一項,若括號前面是“”號,注意去掉括號,要改變括號內的每一項的符號。補充例題:解方程3x3(x+1)(1+4)=l方程中有多重括號,你會解這個方程嗎?說明:方程中有多重括號時,一般應按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大括號的方法去括號,每去一層括號合并同類項一次,以簡便運算。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9頁,練習,l、2、3。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學習了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號時,不要漏乘括號中的項,并且不要搞錯符號。五、作業(yè)
12、教科書第12頁習題62,2第l題。第二課時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從中體會到轉化的思想。對于求解較復雜的方程,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反思求解的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重點、難點1、重點: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2、難點: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去分母時,有時要添括號。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 .去括號和添括號法則。2 .求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二、新授例1:解方程U竺=123分析:如何解這個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寫成3(x3)2(2x1)_16所以可以去括號解這個方程,先讓學生自己解。同學們,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能否把方程變形成沒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這樣,我們就
13、可以用已學過的方法解它了。解法二;把方程兩邊都乘以6,去分母。比較兩種解法,可知解法二簡便。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結論。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化為1等步驟,把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解題時,要靈活運用這些步驟。補充例2:解方程05=1523問:如果先去分母,方程兩邊應同乘以一個什么數(shù)?應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5、2、3的最小公倍數(shù)。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0頁,練習1、2(練習第1題是辨析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幫助學生在實踐中自我認識和糾正解題中的錯誤)四、小結1 解一元一次
14、方程有哪些步驟?2 同學們要靈活運用這些解法步驟,掌握移項要變號,去分母時,方程兩邊每一項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項,另外分數(shù)線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它是除號,另一方面它又代表著括號,所以在去分母時,應該將分子用括號括上。五、作業(yè)第三課時教學目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并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重點、難點1、 重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2、 難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教學過程一、復習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論根據(jù)是什么?二、新授。先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結合填表,體會解決實際問題,重在學會探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主
15、要的等量關系,建立方程,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分析:設應從A盤內拿出鹽x,可列表幫助分析。等量關系;A盤現(xiàn)有鹽=B盤現(xiàn)有鹽完成后,可讓學生反思,檢驗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盤A現(xiàn)有鹽為513=48,盤B現(xiàn)有鹽為45+3=48。)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例2.學校團委組織65名團員為學校建花壇搬磚,初一同學每人搬6塊,其他年級同學每人搬8塊,總共搬了400塊,問初一同學有多少人參加了搬磚?引導學生弄清題意,疏理已知量和未知量:1 題目中有哪些已知量?(1) 參加搬磚的初一同學和其他年級同學共65名。(2) 初一同學每人搬6塊,其他年級同學每人搬8塊。(3) 初一和其
16、他年級同學一共搬了400塊。2 求什么?初一同學有多少人參加搬磚?3 等量關系是什么?初一同學搬磚的塊數(shù)十其他年級同學的搬磚數(shù)=400如果設初一同學有工人參加搬磚,那么由已知量(1)可得,其他年級同學有(65x)人參加搬磚;再由已知量(2)和等量關系可列出方程6x+8(65x)=400也可以按照教科書上的列表法分析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1頁練習1、2、3第l題:可引導學生畫線圖分析等量關系是:AC十CB=400若設小剛在沖刺階段花了x秒,即t1=x秒,則t2(65x)秒,再由等量關系就可列出方程:6(65x)+8x=400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實際問題,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17、在于抓住能表示問題含意的一個主要等量關系,對于這個等量關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適當?shù)奈粗獢?shù)(設元),再將其余未知量用這個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最后根據(jù)等量關系,得到方程,解這個方程求得未知數(shù)的值,并檢驗是否合理。最后寫出答案。63實踐與探索第一課時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從而發(fā)現(xiàn);圍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在發(fā)生變化,但在圍的過程中,長方形的周長不變,由此便可建立“等量關系”同時根據(jù)計算,發(fā)現(xiàn)隨著長方形長與寬的變化,長方形的面積也發(fā)生變化,且長方形的長與寬越接近時,面積越大。通過問題3的教學,讓學生初步體會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作用。重點、難點1重點:通過分析圖形問題
18、中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方程解決問題。2難點: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2 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面積公式。二、新授問題1用一根長6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1) 使長方形的寬是長的專,求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2) 使長方形的寬比長少4厘米,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3) 比較(1)、(2)所得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還能圍出面積更大的長方形嗎?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第(1)小題一般能由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教師也可提示:與幾何圖形有關的實際問題,可畫出圖形,在圖上標注相關量的代數(shù)式,借助直觀形象有助于分析和發(fā)現(xiàn)數(shù)量關系。分析:由題意知,
19、長方形的周長始終不變,長與寬的和為60+2=30(厘米),解決這個問題時,要抓住這個等量關系。第(2)小題的設元,可讓學生嘗試、討論,對學生所得到的結論都應給予鼓勵,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使學生知道,不是每道應用題都是直接設元,要認真分析題意,找出能表示整個題意的等量關系,再根據(jù)這個等量關系,確定如何設未知數(shù)。(4) 當長方形的長為18厘米,寬為12厘米時長方形的面積=18X12=216(平方厘米)當長方形的長為17厘米,寬為13厘米時長方形的面積=221(平方厘米),(1)中的長方形面積比(2)中的長方形面積小。問:(1)、(2)中的長方形的長、寬是怎樣變化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把(2)中的寬
20、比長少“4厘米”改為3厘米、2厘米、1厘米、0.5厘米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變化?猜想寬比長少多少時,長方形的面積最大呢?并加以驗證。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隨著長方形長與寬的變化,長方形的面積也發(fā)生變化,并且長和寬的差越小,長方形的面積越大,當長和寬相等,即成正方形時面積最大。實際上,如果兩個正數(shù)的和不變,當這兩個數(shù)相等時,它們的積最大,通過以后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其中的道理。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4頁練習1、2。第l題,組織學生討論,尋找本題的“等量關系”。用一塊橡皮泥捏出的各種形狀的物體,它的體積是不變的。因此等量關系是: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開展討論,解這道題的關鍵
21、是什么?題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通過思考,使學生明確要解決“能否完全裝下”這個問題,實質是比較這兩個容器的容積大小,因此只要分別計算這兩個容器的容積,結果發(fā)現(xiàn)裝不下,接著研究第2個問題,“那么瓶內水面還有多高”呢?如果設瓶內水面還有x厘米高,那么這里的等量關系是什么?等量關系是:玻璃杯中的水的體積十瓶內剩下的水的體積=原來整瓶水的體積。從而列出方程四、小結本節(jié)課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探索,通過分析圖形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方程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到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抓住等量關系,有些等量關系是隱藏的,不明顯,同學們要聯(lián)系實際,積極探索,找出等量關系。五、作業(yè)教第二課時教學目的通過分析儲蓄中的
22、數(shù)量關系,以及商品利潤等有關知識,經(jīng)歷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重點、難點1 重點:探索這些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由此等量關系列出方程。2 難點:找出能表示整個題意的等量關系。教學過程一、復習1 儲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義,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數(shù)本利和=本金X利息X年數(shù)+本金2 商品利潤等有關知識。利潤=售價成本=商品利潤率二、新授在本章6.l練習中討論過的教育儲蓄,是我國目前暫不征收利息稅的儲種,國家對其他儲蓄所產(chǎn)生的利息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即利息稅。今天我們來探索一般的儲蓄問題。問題2、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
23、利率為2.43的二年期定期儲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稅,所得利息正好為小明買了一只價值48.6元的計算器,問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先讓學生思考,試著列出方程,對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進行分析,找出等量關系。利息利息稅=48.6可設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為2.43%XXX2,利息稅為2.43%XX2X20%根據(jù)等量關系,得2.43%x-22.43%xx2X20%=48.6問,扣除利息的20,那么實際得到的利息是多少?你能否列出較簡單的方程?扣除利息的20,實際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2.43%x280%=48.6解方程,得x=1250例1一家商店將某種服裝按成本價提高4
24、0后標價,又以8折(即按標價的80)優(yōu)惠賣出,結果每件仍獲利15元,那么這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大家想一想這15元的利潤是怎么來的?標價的80%(即售價)成本=15若設這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每件服裝的標價為:(1+40)x每件服裝的實際售價為:(1+40%)x80%每件服裝的利潤為:(1+40%)x80%x由等量關系,列出方程:(1+40%)x80%x=15解方程,得x=125答:每件服裝的成本是125元。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5頁,練習1、2。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有關儲蓄、商品利潤等實際問題,當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要弄清題意,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
25、然后分析數(shù)學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檢驗解的合理性。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意首先尋找“等量關系”。五、作業(yè)教科書第16頁,習題6.3.1,第3、4、5題。第三課時教學目的1 使學生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問題的本質規(guī)律;通過對“工程問題”的分析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 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技能、數(shù)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重點: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時間的關系。難點: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 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
26、做2小時完成,那么甲獨做I小時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2 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做a小時完成,那么甲獨做1小時,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3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之間有怎樣的關系?二、新授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6頁中的問題3。分析:1這是一個關于工程問題的實際問題,在這個問題中,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小劉提出什么問題?已知:制作一塊廣告牌,師傅單獨完成需4天,徒弟單獨做要6天。小劉提出的問題是:兩人合作需要幾天完成?2 怎樣用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本題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等量關系是:師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若設兩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那么甲、乙分別做了幾天?甲、乙的工作效率是多少?本題中工作總量沒
27、有告訴,我們把它看成“1”,根據(jù)等量關系可得方程。(略)3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試試看,并解答這些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大膽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對于合理的問題,讓大家共同解答,對于不合理的問題,讓大家探討為什么不合理?應改為怎樣提?4 李老師把兩位同學的問題,合起來后,已知條件增加了什么?求什么?“徒弟先做1天”,也就是說徒弟比師傅多做1天5 要解決本題提出的問題,應先求什么?先要求出師傅與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兩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們各自所做的天數(shù),因此,設師傅做了x天,則徒弟做(x+1)天,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略)解方程得x=2師傅完成的工作量為(略),徒弟完成的工作量為(略)
28、所以他們兩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三、鞏固練習一件工作,甲獨做需30小時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時完成,現(xiàn)由甲獨做10小時;請你提出問題,并加以解答。例如(1)剩下的乙獨做要幾小時完成?(2) 剩下的由甲、乙合作,還需多少小時完成?(3) 乙又獨做5小時,然后甲、乙合做,還需多少小時完成?四、小結1 .本節(jié)課主要分析了工作問題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的關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X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效率2 .解題時要全面審題,尋找全部工作,單獨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個等量關系列方程。五、作業(yè)1、2、3題。小結與復習(一)教學
29、目的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據(jù)方程的特征,靈活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快速準確的計算能力,進一步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重點、難點1 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難點:靈活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且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1的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驟: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為l,把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二、練習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略)2解下列方程。(x3)=2(x3)(2) (x一3)=1x學生認真審題,注意方程的結構特點。選用簡便方法。第(1)小題,可以先去括號
30、,也可以先去分母,還可以把x一3看成一個整體,解關于x一3的方程。方法:去括號,得x3=2x+3移項,得x+x=233合并同類項,得x=5方法二:去分母,得x-3=4x+3(強調等號右邊的“2”也要乘以2,而且不要弄錯符號)移項,得x+x=4+3十3合并同類項,得2x=10系數(shù)化為1,得x=5方法三:移項(x一3)+(x3)=2即x一3=2x=5第(2)小題有雙重括號,一般情況是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但本題結構特殊,應先去中括號簡便,注意去中括號時,要把小括號看作一個整體,中括號里先看成2項。解:去中括號,得(x3)x=1x即x-3=1一x移項,得x+x=1+3+合并同類項,得x=系數(shù)化為1
31、,得x=也可以讓學生先去小括號,讓他們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3 解力程。(1) =l+(2) x=+l解:(1)去分母,得3x一(5x十11)=6+2(2x4)去括號,得315x11=6+4x8移項,得3x一5x4x=68十11合并同類項,得一6x=9系數(shù)化為1,得x=一點撥:去分母時注意事項,右邊的“1"別忘了乘以6,分數(shù)線有兩層含義,去掉分數(shù)線時,要添上括號。(3) 先利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將分母化為整數(shù)。原方程化為一x=x+1去分母,得2(105x)4x=90x+6去括號,得20一10x一4x=90x+6移項,得一10x4x90x=620合并同類項,得一104x=-14系數(shù)化為1,
32、得x=點撥:“將分母化為整數(shù)”與“去分母”的區(qū)別。本題去分母之前,也可以先將方程右邊的約分后再去分母。4 .解方程。(1) |5x2|=3(2) II=1分析:(1)把5x2看作一個數(shù)a,那么方程可看作|a|=3,根據(jù)絕對值的意義得2=3或2=,3(2)把看作一個數(shù),或把|化成|解:(1)根據(jù)絕對值的意義,原方程化為:5x-2=3或5x2=3解方程5x2=3得x=l解方程5x,2=,3得x=所以原方程解為:x=1或x=(2) 根據(jù)絕對值的意義,原方程可化為=1或=1解方程=1得x=-1解方程=-1得x=2所以原方程的解為x=-1或x=25.已知,|a3|+(b十1)2=o,代數(shù)式的值比ba十m
33、多1,求m的值。解:因為|a3|0(b+1)2>0又|a一3|+(b十1)2=0|a3|=0且(b+1)2=0b十1=0即a=3b=1把a=3,b=-1分別代人代數(shù)式,ba+m得=x(1)-3+mh3+m根據(jù)題意,得一(3十m)=l去括號得+3m=1即一十一l-十l=1二-=0m=06.m為何值時,關于x的方程4x2m=3x+1的解是x=2x3m的2倍解:關于;的方程4x2m=3x+1,得x=2m+1解關于x的方程x=2x3m得x=3m根據(jù)題意,得2m+l=2X3m解之,得m=三、小結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時要注意選擇合理的解方程步驟,解方程的方法、步驟可以靈活多樣,但基本思路都是把“復雜”轉
34、化為“簡單”,把“新”轉化為“舊”求出解后,要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四.作業(yè)1.教科書第21復習題A組第1、2B組9、10選做C組13、14。小結與復習(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能以一元一次方程為工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借助圖表整體把握和分析題意,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等量關系,恰當?shù)剞D化和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1 重點: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2 難點:尋找等量關系,間接設元。教學過程一、復習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二、新授例1為了準備小勇6年后上大學的學費5000元,他的父母現(xiàn)在就參加了教育儲蓄,下面有兩種儲蓄方式。
35、(1) 直接存一個6年期,年利率是2.88;(2) 先存一個3年期的,3年后將本利和自動轉存一個3年期。3年期的年利率是2.7。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開始存人的本金比較少?分析:要解決“哪種儲蓄方式開始存入的本金較少”,只要分別求出這兩種儲蓄方式開始存人多少元,然后再比較。設開始存入x元。如果按照第一種儲蓄方式,那么列方程:xX(1十2.88%X6)=5000解得x弋4263(元)如果按照第二種蓄儲方式,可鼓勵學生自己填上表,適當時對學生加以引導,對有困難的學生復習:本利和=本金十利息利息:本金X利率X期數(shù)等量關系是:第二個3午后本利和=5000所以列方程1.081x(1十2.7%X3)=5000
36、解得x4279這就是說,大約4280元,3年期滿后將本利和再存一個3年期,6年后本利和達到5000元。因此第一種儲蓄方式即直接存一個6年期)開始存人的本金少。例2解答下列各問題:(1) 據(jù)北京日報2000年5月16日報道:北京市人均水資源占有300立方米,僅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問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多少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多少立方米?(2) 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當于新建一個自來水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市至少有6X105個水龍頭,2X105個抽水馬桶漏水,如果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能漏掉a立方米水,一個漏水馬桶,一個月漏掉b立方米水,那么一個月造成的水流失量至少有
37、多少立方米?(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3) 水源透支令人擔憂,節(jié)約用水迫在眉睫,針對居民用水浪費現(xiàn)象,北京市將制定居民用水標準,規(guī)定三口之家樓房每月標準用水量,超標部分加價收費,假設不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1.3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2.9元,某住樓房的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費22元,請你通過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規(guī)定三口之家樓房每月標準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三、鞏固練習1爸爸為小明存了一個3年期的教育儲蓄(3年期的年利率為2.7),3年后能取5405元,他開始存入了多少元?2一收割機收割一塊麥田,上午收了麥田的25,下午收割了剩下麥田的20,結果還剩6公頃麥田未收割,這塊麥田一共有多少公
38、頃?3兒子今年13歲,父親今年40歲,父親的年齡可能是兒子年齡的4倍嗎?四、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列方程解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在尋找等量關系時可以借助圖表等,在得到方程的解后,要檢驗它是否符合實際意義。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7.1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它的解教學目的1 使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2 使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義,會檢驗一對數(shù)是不是它們的解。3 通過引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使用代數(shù)中的方程去反映現(xiàn)實世界中的等量關系,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優(yōu)越性。重點、難點1 重點:了解二元一次方程
39、。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義,會檢驗一對數(shù)是否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2 難點;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義。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樣檢驗一個數(shù)是否是這個方程的解?2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二、新授問題1:暑假里,新晚報組織了“我們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請賽,勇士隊在第一輪比賽中共賽9場,得17分。比賽規(guī)定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分,勇士隊在這一輪中只負了2場,那么這個隊勝了幾場?又平了幾場呢?這個問題可以用算術方法來解,也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來解,請同學們選一種方法試一試。解后反思:既然是求兩個未知量,那么能不能同時設
40、兩個未知數(shù)?學生嘗試設勇士隊勝了x場,平了y場。讓學生在空格中填人數(shù)字或式子:(略)(見教科書)那么根據(jù)填表結果可知x十y=73x+y=17這兩個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且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這里的x、y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勝與平的場數(shù)和是7場;另一個是這些場次的得分一共是17分,也就是說,兩個未知數(shù)x、y必須同時滿足方程、。因此,把兩個方程合在一起,并寫成x+y=73x+y=17上面,列出的兩個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不同,每個方程都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這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結合一
41、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對“元”和“次”作進一步的解釋;“元”與“未知數(shù)”相通,幾個元是指幾個未知數(shù),“次”指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用算術方法或通過列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求得勇士隊勝了5場,平了2場,即x=5,y=2這里的x=5,與y=2既滿足方程即5十2=7又滿足方程,即3X5十2=17我們就說x=5與y=2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都相等的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檢驗范例。三、鞏固練習1 教科書第25頁問題2。2 補充練習。四、小結1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2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如何檢驗一對
42、數(shù)是不是某個方程組的解?五、作業(yè)教科書第26頁習題7.1全部。7.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使學生通過探索,逐步發(fā)現(xiàn)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次方程組為一元一次方程。2使學生了解“代人消元法”,并掌握直接代入消元法。3通過代入消元,使學生初步理解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和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思想方法。重點、難點1 重點;用代入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2 難點:用代入法求出一個未知數(shù)值后,把它代入哪個方程求另一個未知數(shù)值較簡便。教學過程一、復習1 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2 .把3x+y=7改寫成用x的代數(shù)式表示y的形式
43、。二、新授回顧上一節(jié)課的問題2。在問題2中,如果設應拆除舊校舍xm2,建新校舍ym2那么根據(jù)題意可列出方程組。y-x=20000X30%y=4x怎樣求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呢?方程表明,可以把y看作4x,因此,方程中的y也可以看著4x,即將代人(得到一元一次方程,實際上此方程就是設應拆除舊校舍xm2,所列的一元一次方程)。這樣就二元轉化為一元,把“未知”轉化為“已知”。你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解問題1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嗎?讓學生自己概括上面解法的思路,然后試著解方程組。對有困難的同學,教師加以引導。并總結出解方程的步驟。1 .選取一個方程,將它寫成用一個未知數(shù)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記作方程。2 .把代人
44、另一個方程,得一元一次方程。3 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得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4 .把這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人,求出另一個未知數(shù)值,從而得到方程組的解。以上解法是通過“代人”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將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來解的,這種解法叫做代人消元法,簡稱代入法。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29頁,練習。四、小結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2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五、作業(yè)1教科書第34頁習題72題第1題。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代人消元法的基本思想和代入法解題的一般步驟。2 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根據(jù)方程組未知數(shù)系數(shù)的特點,選擇較為合理、簡單的表示方法,將一個未知數(shù)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重點、難
45、點1 重點:熟練地用代人法解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組。2 難點:準確地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教學過程一、復習1方程組2x+5y=-2如何求解?關鍵是什么?解題步驟是什么?x=8-3y2.把方程2x-7y=8(1)寫成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y的形式。(2)寫成用含y的代數(shù)式表示x的形式。二、新授2x-7y=8例:解方程3x-8y-10=0分析:這兩個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都不是l,那么如何求解呢?消哪一個未知數(shù)呢?如果將寫成用一個未知數(shù)來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那么用x表示y,還是用y表示x好呢?(讓學生自己探索、歸納)因為x的系數(shù)為正數(shù),且系數(shù)也較小,所以應用y來表示x較好。嘗試解答。教師板書
46、解方程的過程。這里是消去x,得關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否消去y呢?讓學生試一試,然后通過比較,使學生明白本題消x較簡單。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30頁,練習1、2(1)(2)四、小結對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用代入法求解關鍵是選擇哪一個方程變形,消什么元,選取的恰當往往會使計算簡單,而且不易出錯,選取的原則是:1 選擇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是1或l的方程;2 若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都不是1或1,選系數(shù)的絕對值較小的方程,將要消的元用含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再把它代人沒有變形的方程中去。這樣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了。對運算的結果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五、作業(yè)教科書第30頁,第2題的(3)、(4)。第三課時
47、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解方程組的消元思想。2使學生了解加減法是消元法的又一種基本方法,并使他們會用加減法解一些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重點、難點1 ,重點: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2 難點:兩個方程相減消元時對被減的方程各項符號要做變號處理。教學過程一、復習1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 用代人法解方程組3x+5y=53x-4y=23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板書。二、新授對復習2的反思并引入新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只有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才能把二元轉化為熟悉的一元方程求解,為了消元,除了代入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讓學生主動探求解法,適當時教師可作以下引導)觀察方程
48、組在這個方程組中,未知數(shù)x的系數(shù)有什么特點?怎樣才能把這個未知數(shù)消去?你的根據(jù)是什么?這兩個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系數(shù)相同,都是3,只要把這兩個方程的左邊與左邊相減、右邊與右邊相減,就能消去x從而把它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把方程兩邊分別減去方程的兩邊,相當于把方程的兩邊分別減去兩個相等的整式。為了避免符號上的錯誤(3x+5y)-(3x-4y)=5-23板書示范時可以如下:3x+5y-3x+4y=-18解:把一得9y=18y=2把y=2代入,得3x+5X(2)=5解得x=5.x=5這結果與用代入法解的結果一樣y=2也可以通過檢驗從上面的解答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新解法嗎?讓學生自己概括一下。例
49、2.解方程組3x+7y=94x-7y=5怎樣解這個方程組呢?用什么方法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先消哪個未知數(shù)比較方便?電得7x=14相反x=2方程將x=2代入,得6+7y= 9y =兩個方程中,未知數(shù)y 的系數(shù)是互為數(shù),而互為相反數(shù)的和為零,所以應把的兩邊分別加上方程的兩邊x=2y=以上兩個例子是通過將兩個方程相加(或相減),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將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來解,這種解法叫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31頁,練習1、2。四、小結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另一種方法一一加減法,它是通過把兩個方程兩邊相加(或相減)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請同學
50、們歸納一下,什么樣的方程組用“代入法”,什么樣的方程組用“加減法”。五、作業(yè)教科書第31頁練習3、4。第四課時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能熟練地用加減法解較復雜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重點、難點1 重點:將方程組化成兩個方程中的某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2 難點:將方程組化成兩個方程中的某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教學過程一、復習下列方程組用加減法可消哪一個元,如何消元,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3x+4y=-3.44x2y=5.66x-4y=5.27x2y=7.7二、新授例l.解方程組9x+2y=153x+4y=10分析如果用加減法解,直接把兩個方程的兩邊相減能
51、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嗎?如果不行,那該怎么辦呢?當兩個方程中某個未知數(shù)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時,可用加減法求解,你有辦法將兩個方程中的某個系數(shù)變相同或相反嗎?方程中y的系數(shù)是方程中y系數(shù)的2倍,所以只要將x2例2解方程組3x4y=1015x+6y=42這個方程組中兩個方程的x,y系數(shù)都不是整數(shù)倍。那么如何把其中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變?yōu)榻^對值相等呢?該消哪一個元比較簡便呢?(讓學生自主探索怎樣適當?shù)匕逊匠套冃危拍苻D化為例3或例4那樣的情形。)分析:(1)若消y,兩個方程未知數(shù)y系數(shù)的絕對值分別為4、6,要使它們變成12(4與6的最小公倍數(shù)),只要X3,X2(2)若消x,只要使工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等于15。(3與5
52、的最小公倍數(shù),因此只要X3,X2)請同學們用加減法解本節(jié)例2中的方程組。2x 7y=83x8y10=0做完后,并比較用加減法和代人法解,哪種方法方便?教師講評:應先整理為一般式。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33頁,練習1.3。四、小結(教師說出條件部分,學生回答結論部分)。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兩方程中若有一個未知數(shù)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可直接加減消元;若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絕對值不等,則應選一個或兩個方程變形,使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然后再直接用加減法求解;若方程組比較復雜,應先化簡整理。五、作業(yè)教科書第33頁練習2.4。第五課時(習題課)教學目的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53、2 使學生能夠根據(jù)題目特點熟練地選用代入法或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過程一、復習1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2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有哪兩種方法?它們的實際是什么?3 舉例說明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什么情況下用代人法,什么情況下用加減法當方程組中兩個方程的某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為l或有一個方程的常數(shù)項是。時,用代人法;當兩個方程中某人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或成整數(shù)倍時,用加減法。)二、課堂練習1 .方程2x+39=3與下面哪個方程所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是x=3y=tA41+6y=6Bx2y=5C.3x+4y=4D.以上都不對2 .方程組3x7y=7的解是否滿足方程2x+3y=55x2y=2滿足,解法一,先求出方程組的解為x=把x,y值代入方y(tǒng)=-程2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播種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國燃氣熱水器行業(yè)運營狀況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煙草制品行業(yè)市場運營前景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協(xié)會聘請合同范本
- 銀行承保合同范本
- 整塊土地出售合同范本
- 文具行業(yè)的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與知識產(chǎn)權保護考核試卷
- 小麥加工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互動關系考核試卷
- 科技企業(yè)網(wǎng)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 塑料件保養(yǎng)技巧考核試卷
- 《化工安全技術》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 環(huán)衛(wèi)應急預案8篇
- 《與顧客溝通的技巧》課件
- DB14-T2980-2024低品位鋁土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規(guī)范
- 2024小學語文新教材培訓:一年級語文教材的修訂思路和主要變化
- 上消化道異物的內鏡處理
- 健康教育學全套課件完整版
-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真題含解析
- 農(nóng)產(chǎn)品食品檢驗員二級技師技能理論考試題含答案
- 《財政學》財政及經(jīng)管類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質量管理體系相關標準知識講解(一)-質量管理-組織的質量-實現(xiàn)持續(xù)成功指南-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