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考點分類29《氨 硝酸 硫酸》_第1頁
201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考點分類29《氨 硝酸 硫酸》_第2頁
201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考點分類29《氨 硝酸 硫酸》_第3頁
201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考點分類29《氨 硝酸 硫酸》_第4頁
201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考點分類29《氨 硝酸 硫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氨硝酸硫酸一、選擇題1(2013·試題調(diào)研)下列各物質(zhì)中,常溫下能持續(xù)發(fā)生反應,且產(chǎn)生多量氣體的是()A鐵跟濃硫酸 B碳跟稀硫酸C銅跟稀鹽酸 D銅跟濃硝酸【答案】D【點撥】鐵在濃H2SO4中發(fā)生鈍化,碳與稀硫酸、銅與稀鹽酸都不反應。2關(guān)于濃H2SO4、稀H2SO4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濃H2SO4、稀H2SO4都難揮發(fā)B濃H2SO4、稀H2SO4都有氧化性,故濃H2SO4、稀H2SO4都是氧化性的酸C濃H2SO4、稀H2SO4在加熱時都能與銅反應D濃H2SO4、稀H2SO4在常溫下都能用鐵制容器貯存【答案】A【點撥】由于硫酸沸點較高,所以難揮發(fā),濃硫酸屬于氧化性酸,但稀硫酸不屬于氧化

2、性酸,稀硫酸在加熱條件下也不與銅反應,由于稀硫酸能夠與鐵反應,所以稀硫酸不能用鐵制容器盛裝。3“濃硫酸可用鐵罐貯存,但其外表常有嚴重的腐蝕現(xiàn)象”這句話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A強氧化性和脫水性 B強氧化性和吸水性C不揮發(fā)性和酸性 D脫水性和吸水性【答案】B【點撥】能用鐵罐貯存說明發(fā)生了鈍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強氧化性;腐蝕的原因是吸水成為稀硫酸,與鐵反應。4(2013·經(jīng)典習題選萃)取三張藍色石蕊試紙濕潤后貼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順序分別滴加濃硝酸、98.3%的濃硫酸、新制氯水,三張試紙最終變成()A白、紅、白 B紅、黑、白C紅、紅、紅 D白、黑、白【答案】D【點撥】將濃硝酸滴到試紙上,最終

3、被濃硝酸漂白,濃硫酸將試紙?zhí)炕兒冢轮坡人畬⒃嚰埰住?(2013·試題調(diào)研)碳跟濃硫酸共熱產(chǎn)生的氣體X和銅跟濃硝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Y同時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鋇溶液的洗氣瓶中(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洗氣瓶中產(chǎn)生的沉淀是碳酸鋇B在Z導管出來的氣體中無二氧化碳C洗氣瓶中產(chǎn)生的沉淀是硫酸鋇D在Z導管口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答案】CD【點撥】碳與濃硫酸共熱產(chǎn)生的X氣體為CO2和SO2的混合氣體,銅與濃硝酸反應產(chǎn)生的Y氣體是NO2,同時通入時因NO2與水和SO2共同作用要產(chǎn)生SO和NO,NO在空氣中又會生成NO2,故C、D正確,A、B錯誤。6(2013·試題調(diào)研)著名丹麥物理

4、學家尼·玻爾(N·Bohr)將他鐘愛的金制諾貝爾獎章用王水溶解成“金溶液”,化學方程式可簡單表示為:AuHNO33HCl=AuCl3NO2H2O,AuCl3HCl=HAuCl4(四氯合金酸)。納粹分子對這種溶液“愚笨”得視而不見、毫無所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物理學家又根據(jù)以下反應,煉出黃金并鑄出更加燦爛奪目的獎章:2HAuCl42HCl3Cl22Au。表現(xiàn)出偉大科學家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和非凡智慧。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王水能溶解黃金,但不能溶解白金B(yǎng)HAuCl4具有很強的氧化性C鹽酸有很強的還原性D濃鹽酸和濃硝酸按照體積比1:3能配成王水【答案】B【點撥】選項A王水的氧化性很強,

5、既能溶解黃金(Au),又能溶解白金(Pt)。由反應2HAuCl42HCl3Cl22Au知,該分解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由此可知HAuCl4一定具有很強的氧化性(類似于強氧化性酸如硝酸的分解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因此選項B正確。選項C很明顯是錯誤的。選項D配制王水的時候濃鹽酸和濃硝酸的體積比應為3:1。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將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BNa2O2與水反應,紅熱的Fe與水蒸氣反應均能生成氣體CLi、C、P分別在足量氧氣中燃燒均生成一種相應氧化物DNaHCO3、Na2CO3、(NH4)2CO3三種固體受熱后均能生成氣體【答案】BC【點撥】A項稀HNO3、稀H2SO4均

6、不能將木炭氧化成CO2,濃HNO3和濃H2SO4在加熱條件下能將木炭氧化成CO2;B項Na2O2與水反應,紅熱的Fe與水蒸氣反應均能生成氣體;C項Li、C、P分別在足量氧氣中燃燒均生成一種相應的氧化物,分別是Li2O、CO2、P2O5;D項Na2CO3加熱不反應。8(2013·試題調(diào)研)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生成NO2的量()A0.2 molB0.6 mol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答案】C【點撥】據(jù)化學方程式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可以計算出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

7、的濃硝酸反應生成0.6 mol NO2,事實上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的濃度逐漸減小,所以產(chǎn)生的NO2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0.6 mol。9(2013·試題調(diào)研)把6 mol銅粉投入含8 mol硝酸和2 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則標準狀況下放出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A2 molB3 molC4 mol D5 mol【答案】B【點撥】n(Cu)6 mol;n(H)12 moln(NO)8 mol根據(jù)離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可知n(H)的量不足,應根據(jù)n(H)的量進行計算,解得n(NO)3 mol。10(2013·試題調(diào)研)如圖表示Cu與HNO3反應的量的關(guān)系,問

8、哪一點表示銅與稀HNO3反應中被還原的HNO3與Cu的量的關(guān)系()【答案】A【點撥】Cu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硝酸只有被還原,故被還原的HNO3與Cu的關(guān)系為:3Cu2HNO3(還原),A正確。二、非選擇題11(2013·經(jīng)典習題選萃)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guān)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可抽動銅絲的作用是_。(3)試管中現(xiàn)象為_;可證明_。試管中現(xiàn)象為_,可證明_;(4)試管的管口用浸有堿(NaOH溶液)的棉團塞住,其作用是_;發(fā)

9、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5)實驗開始時,取a g銅絲和V mL 18 mol/L濃硫酸放在試管中共熱。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銅絲還有剩余,且能深入溶液內(nèi),但發(fā)現(xiàn)繼續(xù)加熱,銅絲不再溶解。該小組同學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的硫酸剩余,你認為原因是_。該小組同學通過實驗測得剩余銅絲質(zhì)量為b g(假設反應前后溶液的體積不變),則剩余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mol/L?!敬鸢浮?1)Cu2H2SO4(濃)CuSO4SO22H2O(2)抽動銅絲,以隨時終止反應(3)品紅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石蕊溶液顯紅色SO2溶于水顯酸性(4)吸收SO2氣體,防止空氣污染SO22NaOH=Na2SO3H2O(5)反應

10、過程中濃硫酸在被消耗的同時還有水生成,濃硫酸逐漸變稀,而銅不與稀硫酸反應1812(2013·試題調(diào)研)在化學課上,圍繞濃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將適量的蔗糖放入燒杯中,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濃硫酸,迅速攪拌,放出大量的熱,同時觀察到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請回答:(1)生成的黑色(單質(zhì))物質(zhì)是_(填化學式)。(2)這種黑色物質(zhì)繼續(xù)與濃硫酸作用會產(chǎn)生兩種氣體,其中一種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是大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這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成分是_(填化學式),這種黑色物質(zhì)繼續(xù)與濃硫酸作用,產(chǎn)生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3)根據(jù)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的實

11、驗現(xiàn)象,說明濃硫酸具有_(填序號)。A酸性 B吸水性C脫水性 D強氧化性(4)將實驗(2)產(chǎn)生的刺激性氣味氣體通入氯水中,可以看到氯水_,說明這種氣體具有_性;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敬鸢浮?1)C(2)SO2C2H2SO4(濃)CO2SO22H2O(3)CD(4)褪色還原SO2Cl22H2O=2HClH2SO413(2013·經(jīng)典習題選萃)下圖甲是課本中驗證銅和濃硝酸反應的裝置,乙、丙是師生對演示實驗改進后的裝置:(1)甲、乙、丙三個裝置中共同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2)和甲裝置相比,乙裝置的優(yōu)點是_,_。(3)為了進一步驗證NO2和水的反應,某學生設計了丙裝置。實驗時先關(guān)閉

12、活塞_,再打開活塞_,才能使NO2氣體充滿試管;當氣體充滿試管后,將銅絲提起與溶液脫離。欲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應如何操作?_。【答案】(1)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可以控制反應可吸收NO2氣體,防止污染環(huán)境(3)ca、b先關(guān)閉b,再關(guān)閉a,然后打開c,用手捂住試管【點撥】根據(jù)題目給定的裝置圖可知乙裝置有尾氣處理裝置,同時可以通過移動銅絲來控制反應的發(fā)生。14(2013·經(jīng)典習題選萃)將32.64 g銅與140 mL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chǎn)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請回答:(1)NO的體積為_L,NO2的體積

13、為_L。(2)待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zhuǎn)化成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_mol·L1。(3)欲使銅與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在NaOH溶液中全部轉(zhuǎn)化為NaNO3,至少需要30%的雙氧水_g。【答案】(1)5.85.4(2)(3)57.8【點撥】(1)設混合氣體中NO的物質(zhì)的量為x,NO2的物質(zhì)的量為y。根據(jù)氣體的總體積為11.2 L,有xy0.5 mo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有3xy mol×2(左邊為N得電子數(shù),右邊為Cu失電子數(shù),得失電子總數(shù)相同)。解方程組得:x0.26 mol,y0.

14、24 mol。則V(NO)0.26 mol×22.4 L·mol15.8 L,V(NO2)11.2 L5.8 L5.4 L。(2)HNO3在反應中一部分變成了NO和NO2氣體(共0.5 mol),一部分以NO的形式留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中的Cu2恰好全部轉(zhuǎn)化為沉淀,則溶液中只有NaNO3,其物質(zhì)的量為103 aV mol,也就是以NO形式留在溶液中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103 aV mol。所以,c(HNO3) mol·L1。(3)0.5 mol NO和NO2的混合氣體要全部轉(zhuǎn)化為NaNO3,需失去的電子數(shù)應與Cu失去的電子數(shù)相等,也與加入的H2O2所

15、得到的電子數(shù)相等。由于1 mol H2O2在反應中得到2 mol電子,則m(H2O2)×34 g·mol1÷30%57.8 g。硫酸的工業(yè)制法接觸法早在公元2世紀,我國東漢末年煉丹家狐剛子(字狐丘),在其撰寫的出金礦圖錄中已載有“煉石膽取精法”,是指干餾石膽,取部分冷凝所得的精華。實驗證明,石膽即膽礬,隔絕空氣加熱到650,可分解出三氧化硫和水,冷凝后可得硫酸:CuSO4·5H2OCuOSO35H2O;SO3H2O=H2SO4。由此可知我國對硫酸的制取,比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金家的蒸餾明礬而得礬精(即硫酸)還要早五六百年。如今硫酸的工業(yè)制法為接觸法,現(xiàn)介紹如下:(1)反應原理焙燒階段:4FeS211O22Fe2O38SO2(在沸騰爐中)轉(zhuǎn)化階段:2SO2O22SO3(在接觸室中)吸收階段:SO3H2O=H2SO4(在吸收塔中)(2)設備沸騰爐:煅燒礦石(黃鐵礦:FeS2)得到二氧化硫,礦石被氣流吹起呈現(xiàn)沸騰狀,這樣礦石燃燒最充分。接觸室:使二氧化硫轉(zhuǎn)化成三氧化硫。接觸室中部有熱交換器,通過熱量交換,二氧化硫和氧氣混合進行預熱,便于轉(zhuǎn)化;生成的三氧化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